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4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收,关键是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农林界委员,于2003年8月15日至9月25日,深入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16个乡镇、48个村、160户农户,围绕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和生活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向前发展,总的形势很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仍有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部分群众收入水平较低。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707元,据统计不达2000元的乡镇有13个、村483个、人口22.51万,其中还有不达温饱线的农民8.5万。据我们入户问卷调查: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普遍维持在800—1500元这个水平。在这部分地区,农民耕作粗放,生活困难,住房简陋,家具破旧,很少看到有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摆设,除吃饭尚能自立外,其它和改革前没有多大变化。特别是到山区目睹一些困难家庭窘况,令我们心酸,让百姓心寒。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低且长期徘徊不前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之所以低且长期徘徊不前:一是纯农业收入比重过大,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基本上是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无企业。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辅之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小型家庭经营。农民收入构成分为三大块,种植业占40.2%,养殖业占16.5%,第三产业或劳务输出占43.3%。有的地方种植业收入比重更大,远远高于全市8%的平均水平。如阳城县河北镇杨柏村2002年人均收入为151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就占67.7%。有的农户则纯粹依靠种植业,一遇自然灾害,收入就大幅下降。截止2002年底我市仍有20002口人生活在人均收入300—500元水平线上,11697口人生活在人均收入300元以下水平。二是农民现金收入低,无力扩大再生产。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粮食生产基本上是维持全家人生活用,有的家庭除了卖粮外,几乎没有什么现金收入。即便是出去务工或做小本生意挣点钱,除了平时的开支外,到年底也所剩无几。如高平市寺庄镇西曲村王富贵,种有6亩地,农闲时在外卖菜。2002年粮食产量为4800斤,以实物折价收入为2400元,除去投入和上交各项税费外,实际纯收入以实物折价为1400元,仅够全家4口人生活用。一年卖菜挣2000元,除去女儿上学、全家看病、礼尚往来、油盐酱醋生活开支后,到年底还要借钱过年,大人甚至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不敢添。像王富贵这样的家庭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是传统的煤铁产业萎缩,部分乡村出现返贫现象。随着我市煤炭、铁矿资源的日渐枯竭,依靠挖煤、挖矿及其相关的运输、服务等致富的乡村一时还找不到新的替代产业,农民收入急剧下滑。陵川县夺火乡佛水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户均收入超万元的小康村,矿产资源枯竭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在1500元左右。类似现象在泽州、高平农村相当普遍。

(二)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

1、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09元,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800—1500元,城乡差别为4.11至7.6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中生产投入占较大比重,城乡差距则达到101,有的家庭甚至达到201。

2、与富裕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县与县之间农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0年,城区农民人均收入为3411元,陵川为2075元,相差1336元;2001年相差1510元,2002年相差1530元。同一个县中,乡镇与乡镇之间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差别,泽州县的巴公镇和南部的山河镇,沁水县的加丰镇和十里乡等相差在一倍甚至几倍。

3、同一乡镇、同一村农民收入不平衡趋势加剧。这种不平衡表现为“五多五少”,即有资源地方的农民收入多,反之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村农民收入高,反之少;头脑灵活,应变市场能力比较强的能人收入高,而思想守旧,跳不出小农经济,习惯于按传统生产的人,收入低;文化素质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收入高,无技术的农民收入低;家庭劳力结构多元化的收入高,而纯从事农业,尤其是以种粮为主的家庭收入低。如陵川县西河底镇焦会村由于铁矿多,农民人均收入达2019元,而西河底镇现岭村无矿产资源,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420元;六泉乡沙场村种植药材面积大,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98元,而六泉乡廖池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小,农民人均收入为1392元;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从事汽车运输的专业户人均收入达8000元,而纯从事农业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50元。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呈现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弱势群体保障难

1、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欠发达地区农村在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农民得了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是小病拖大,大病不医。对于癌症、重症传染病等,农民则干脆不治。一些家庭的主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只能硬挺,儿女们及家人围在床前眼巴巴地看着而一筹莫展,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伤心。对于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农民得了病面对医院昂贵的收费,也是望而止步。泽州县山河镇后街村农民张买玉身患脑血栓,住院半个月花了3千多,病不好就回了家,他说:“医院费用

这样的先进典型,而忽视了仍有一批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上,在感情上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产生了距离。在基层调查时,一些干部群众说:“我市216万人口中有80%以上是农民,现在是重视了百分之二十,而忽视了百分之八十,重视了富裕地区,而忽视了我们欠发达地区”。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反映了一些地方的倾向。二是在工作决策上,存在一边重、一边轻的问题。有些县、乡对煤、铁等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在决策和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很少去思考它、研究它。三是工作力度不大。对“三农”问题市里有规划,县里有计划,但有些仍停留在口头农业、文件农业上。到一些地方调查,可以普遍感到,现在无论是在叫喊“三农”的调子上,还是在抓“三农”的力度上,都比过去疲软了,说的和做的有很大差距。

(二)农民自身素质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匮乏,信息不灵,农民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首先是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欠发达地区农民观念上不解放,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特别严重。表现为一是小农意识浓厚,农民有一种想法就是种地够吃就行。在种植品种上,粮食、蔬菜、油料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要是家庭消费的都是需要种植的;二是思想保守,在引进新品种和推广先进技术上不敢试不敢创;三是怕冒风险,缺乏闯市场的勇气,坐在家里谋求生活安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到:“给你小额贷款搞规模养殖”时,有的农民还摇头说:“怕赔了钱,给子女们留下债务”。其次是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低,对科技实用型技术知之甚少。大部分人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即便有高中毕业的,也是“文革”中普及高中、勤工俭学时的毕业生。现在知识更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部分人无异等同于文盲。第三是农民身体、心理素质差。一些农民听天由命、守穷思想特别严重。有的年轻人心里懒惰,怕吃苦,宁愿在家坐着守穷,也不愿出去打工。

(三)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比较差

欠发达地区农村大多处于边远山区,山大沟深,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一是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绵延十几里汽车根本无法行驶,只能勉强通农用三轮车;二是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在一些山区根本没有水利设施,即便有也普遍老化失修,部分地区还存在水源不足、调蓄能力差等问题,老百姓吃的仍是下雨的积水;三是用电困难。一些山区至今仍不通电;四是通信落后。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几乎与世隔绝。去年,阳城县董封乡一个名叫马继春的副书记到李圪塔村开会,下午5点突然发病,由于无通讯工具,打电话还要跑25里到横河镇的索泉岭村,等打通电话,不等拉病人进城,马继春同志就牺牲在半路上;五是耕地属丘陵地和山地,土地瘠薄,地块狭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投入大产出小的问题十分明显。受十年九旱和风雹冻霜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很难旱涝保收。比如,今年上半年风调雨顺,夏收增产15%,下半年则由于雨水过多,秋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减产。泽州、高平山区农村去年一亩地能产200—250斤大豆,今年只能产140斤—180斤。

(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效果不明显。一是传统的种植结构,仍没有跳出吃饭农业的圈子。从种植结构看,粮食占58%,经济类作物占22%,油料和其它占20%,粮食仍然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户为单位,在经营行为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便是调产也是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服务、示范、引导滞后。农民不论是种地还是搞养殖只注重量的增加,不注重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在基层网破线断,一些优新品种引进不够,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仍处于总量不足、发展不够的状态。在调查时我们发现一些优质水果每斤1—2元供不应求,而高平杜寨、赵庄、釜山一带的黄梨每斤0.1—0.15元都没人要。晋城油脂化工厂在沁水年需优质大豆3万吨,没有人去考虑大豆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企业只好舍近求远从外地收购。四是没有龙头企业,即使有带动能力也不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数不少,但真正能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带动基地的不多,大多数产值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超亿元的没有一家。高平厦普赛尔饮料公司是我市最大的黄梨加工企业,但其转化黄梨数量不足高平梨产量的三分之一。陵川同仁堂党参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的药材龙头企业,其销售药材还不足陵川药材的四分之一。

(五)小城镇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

我市1987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并形成了独特的城镇发展格局,曾为我市整体脱贫达小康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小城镇建设已明显感到滞后。一是人口规模小,容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对欠发达地区辐射带动功能不够。我市最大的中心城市,城区总人口为26.45万人,非农人口18.03万人,一般城镇规模在2—5万左右,35个建制镇中有1/3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不足千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狭小,有限的就业机会对欠发达乡镇剩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二是城镇工业化水平偏低,乡镇企业发展相对疲软,农民就业无门路。我市小城镇工业布局分散,且产业结构单一。随着“五小”企业的关闭取缔,加之乡镇企业机制弱化,发展缓慢,与之相关的农村运输、采掘、餐饮、商贸等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更加狭窄。2002年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没有增加,大量农民反而重新退回到有限的土地上。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处于盲目、无序状态。一些煤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来打工人员达十几万,而本地农民很少。即便有些年轻人自找门路能够在一些建筑工地上干点活,一年收入也就是2000—3000元钱,部分民工还因发不了工资无奈返乡。据不完全统计,欠发达地区农村八成以上的富余劳动力没活干,在一些地方,其一年的生产生活状况是:三个月种地,三个月休闲,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

(六)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投入少,农民待遇不公平

农业收入是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言是弱势产业,理应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但实际上相反。一是财政上对农业的投入总量偏少。这些年来,财政用于农业资金的投入虽然每年都以一定幅度增长,但是除去事业经费增长较快外,直接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生产性资金,增幅并不大。2000—2002年我市一般预算平均增幅为19.6%,而农业支出的平均增幅为17.1%,其中事业费增幅32%,生产性支出增幅只有8.5%。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得到的投入相当可怜。2002年,市级财政安排生产性支农资金1440万元,其中产业化资金507万元,共安排各类项目35个,大部分被富裕地区的农村拿走。用于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扶贫资金400万元,其中人畜引水解困工程就拿走347万元,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扶贫资金只有53万元。三是农民待遇不公平。2002年,全市农民上交农业税约2830万元,村提留、乡统筹费用为32155万元,与生产性支农资金1440万元形成巨大反差。事实上农民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就业、道路建设等方面还要作出巨大牺牲,农民根本享受不到公平的公民待遇。比如义务教育在城市由政府承担,在农村则由农民负担;住房在城市可以享受标准价、成本价等福利待遇,在农村则完全由农民双手来建;医疗在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在农村却是农民看不起病;甚至水、电、气、暖在城市可以享受补助,在农村农民却是用不起水、烧不起煤,煤乡农民没煤烧。四是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不成比例,实际上农民申请生产性小额贷款非常艰难,有限的资金也是扶富不扶贫,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农民只能是望洋兴叹。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没有资金一切都无从谈起。

(七)“三乱”行为并未得到遏制,欠发达地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

中央明确规定:农民负担不能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实际上,在执行这一指标过程中弹性很大。一是富裕地区负担轻,欠发达地区负担重。富裕地区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涉及到三提五统等都由集体垫资,而欠发达地区集体力量比较薄弱,只能由农民个人负担。如阳城县东城办人均负担16元,润城35元,北留41元,凤城43元;而欠发达乡镇次营132元,驾岭130元,董封116元,演礼116元,寺头113元,芹池101元。二是农民人均收入有“水份”,增加了农民的空额负担。泽州县南岭乡闫庄村支书常积堆说:“乡里让报人均收入2470元,村里没企业,田也不多,出去打工的又少,村里农民人均收入顶多1500元,仅此一项空额负担近50元”。三是重复征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的果树等经济林,土地使用税要交,农林特产税也要交。沁水县龙港镇湾则村有2片果园早已退化得不结果了,村里每年还要交2000元特产税。四是名目繁多的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修路费、建桥费、学校维修费,还有许多部门、单位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都想从农民身上“榨出点油”来。五是隐性负担凸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调查时反响强烈的是,近几年的隐性负担显现,农民承受不了。过去由农民出义务修的路现在变成了等级路,一出门就要交钱交费;有的村为解决“村村通”工程资金缺口,采取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个人小额贷款的办法来解决燃眉之急,造成新的隐形负债;过去烧一吨煤不到10元,现在一吨煤100元买不到;过去孩子在本村念书,现在10多岁孩子到外地念书需有专人照顾等等都间接地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建设宽裕型小康市的需要,也是坚持农村稳定、事关全市大局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投入力度,实现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工作摆在第一位来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认识是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农业相对而言还处于劣势地位,在全市整体达小康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地区经济欠发达、部分群众生活相对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为此,希望各级领导带着感情,深入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到农户中去走一走,看一看,静下心来和农民坐一坐,查一查到底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找准问题,吃透原因,制定方案,真抓实干,把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要建立责任追究制,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因地制宜,帮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彻底扭转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要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真正把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成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变成各行各业的一致行动。

(二)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关键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我市应趁煤铁形势大好、财力充足之机,要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真正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一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饮水解困、退耕还林、以改土兴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不断优化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改变其贫困面貌的根本性措施。三是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加快欠

发达地区农村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欠发达地区要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必须走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1、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我市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多而杂、小而全,既没有特色优势,又没有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差,商品率低,农民很难从中得到丰厚的收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围绕特色进行结构调整。我市的小杂粮、中药材、蚕桑大麻、蔬菜果品、畜牧养殖等,都是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优势,要分区域进行规划,按基地进行建设。同时要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示范效应,真正在我市欠发达地区农村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农产品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基地。最终吸收和带动千家万户走向市场,把农民引向富裕之路。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在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农产品要搞加工增值,必须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龙头企业就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有些同志提出,市里建龙头、县区搞基地或者富裕地区建龙头,贫困地区抓基地等,这种思路很值得借鉴。在抓好现有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要面对市场做强做大一批有带动效益的龙头企业,真正把我市的小杂粮、桑麻、中药材、果蔬、畜产品等项目的生产带动起来。

3、要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一是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二是鼓励发展农产品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队伍,将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创市场,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产品打出去。三是努力通过市场营销树立一批具有晋城特色的知名品牌的农产品,通过品牌效应拉动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有组织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做好增加非农收入和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大文章。一是要继续搞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使乡镇企业从“五小”的死胡同走出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我市乡镇企业必须有一条重要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效益。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农业领域,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这也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二是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移民并庄步伐,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特别是对那些生存条件差、人口稀少的偏远村庄,可通过移民开发解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三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务输出。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劳务开发的领导力度,要从组织领导上、政策保障上、运行机制上和工作监督上保证劳务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力争使我市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地务工人员达到一半以上;其次,要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体系,多渠道、多形式搜集用工信息,克服盲目输出、无序输出;第三,要从强化培训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第四,要强化输出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消除群众看病、子女上学、弱势群体生活之忧

1、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建立并有效运转,关键在于有无充盈的基金。市县两级政府要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尽快足额列入财政预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情况对农民医保进行适当补贴,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和“五保户”,政府应设立贫困医疗救助资金予以补助。要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捐助赞助工作,力争使这一制度一经建立便长效健康运转。

2、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欠发达地区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改变由农民负担办学为地方政府办学;二是取缔农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项目,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即对学杂费、书本费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除此之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它费用;三是建立和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四是设立政府专项教育救助资金,对那些确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高中、大学的学生进行补助;五是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捐资助学。

3、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使农村弱势群体衣食无忧。针对我市去年农村低保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了解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二是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排查力度,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要保证市级财政低保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县级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低保对象足额领取保障金;四是加强监督,严格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公平、公正。

(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

提高农民素质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民能够适应市

场经济要求,有效地组织生产增加投入。一是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破除僵化保守、小农经济、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等思想,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农民是永远富不起来的。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对农民进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的再教育工程,特别是进行文化知识、科技知识、营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这是一项战略性工程。三是要有计划地培养农村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通过这些大户,来影响和带动千家万户,这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先导力量。

(七)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欠发达地区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在全市已全面推开,要保证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落到实处。一是要执行全省统一的农业税和附加政策,彻底取消乡统筹、屠宰税、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额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村内公益事业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决不能把“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变成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二是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面积和常年产量。村和户计税产量的确定,要采取民主评议,张榜公布,让大多数群众认可的办法。计税产量确定后,要保持长期稳定不变。对承包土地较多、改革后负担有所增加的农户,要通过减免、调整常年产量等办法,把负担减下来,确保“村村减负、户户受益”。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就学、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农村结婚登记、农民建房、农民外出务工等方面乱收费的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是通过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逐步地、有条件地把农村干部的补贴性工资列入地方财政开支,以调动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八)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证

村级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生力军,要改变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认真解决当前基层班子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佳的问题。部分欠发达地区村干部过分强调地方偏僻等客观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疲软。靠这种干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没希望的;二是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工作浮夸,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对矛盾和问题很少考虑和研究。靠这种干部,农民增收只能挂在空处;三是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年龄老化、素质偏低,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个别村“主干”私心太重,不能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基层班子瘫痪的问题。个别村干部只顾个人发展,组织徒有虚名,不能带领群众走致富的道路。为此,要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正确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农民致富提供组织保证;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纳入视野,重点进行培养,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要强化教育培训,用科技知识、市场知识、法律知识等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提高其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本领;要推动民主管理进程,严格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篇: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收,关键是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为此,市政协组织部分农林界委员,于2003年8月15日至9月25日,深入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16个乡镇、48个村、160户农户,围绕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和生活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市农业和经济持续向前发展,总的形势很好。但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不平衡、政策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农村仍有部分地区经济欠发达、部分群众收入水平较低。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707元,据统计不达2000元的乡镇有13个、村483个、人口22.51万,其中还有不达温饱线的农民8.5万。据我们入户问卷调查: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普遍维持在800—1500元这个水平。在这部分地区,农民耕作粗放,生活困难,住房简陋,家具破旧,很少看到有电视机、洗衣机等现代摆设,除吃饭尚能自立外,其它和改革前没有多大变化。特别是到山区目睹一些困难家庭窘况,令我们心酸,让百姓心寒。

(一)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低且长期徘徊不前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之所以低且长期徘徊不前:一是纯农业收入比重过大,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市农村欠发达地区基本上是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无企业。家庭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辅之运输、农产品销售等小型家庭经营。农民收入构成分为三大块,种植业占40.2%,养殖业占16.5%,第三产业或劳务输出占43.3%。有的地方种植业收入比重更大,远远高于全市8%的平均水平。如阳城县河北镇杨柏村2002年人均收入为1515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就占67.7%。有的农户则纯粹依靠种植业,一遇自然灾害,收入就大幅下降。截止2002年底我市仍有20002口人生活在人均收入300—500元水平线上,11697口人生活在人均收入300元以下水平。二是农民现金收入低,无力扩大再生产。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粮食生产基本上是维持全家人生活用,有的家庭除了卖粮外,几乎没有什么现金收入。即便是出去务工或做小本生意挣点钱,除了平时的开支外,到年底也所剩无几。如高平市寺庄镇西曲村王富贵,种有6亩地,农闲时在外卖菜。2002年粮食产量为4800斤,以实物折价收入为2400元,除去投入和上交各项税费外,实际纯收入以实物折价为1400元,仅够全家4口人生活用。一年卖菜挣2000元,除去女儿上学、全家看病、礼尚往来、油盐酱醋生活开支后,到年底还要借钱过年,大人甚至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不敢添。像王富贵这样的家庭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是传统的煤铁产业萎缩,部分乡村出现返贫现象。随着我市煤炭、铁矿资源的日渐枯竭,依靠挖煤、挖矿及其相关的运输、服务等致富的乡村一时还找不到新的替代产业,农民收入急剧下滑。陵川县夺火乡佛水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户均收入超万元的小康村,矿产资源枯竭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在1500元左右。类似现象在泽州、高平农村相当普遍。

(二)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

1、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09元,欠发达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为800—1500元,城乡差别为4.11至7.61。但实际上,农民收入中实物性收入占了40%,如果考虑到农民收入中生产投入占较大比重,城乡差距则达到101,有的家庭甚至达到201。

2、与富裕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县与县之间农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0年,城区农民人均收入为3411元,陵川为2075元,相差1336元;2001年相差1510元,2002年相差1530元。同一个县中,乡镇与乡镇之间农民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差别,泽州县的巴公镇和南部的山河镇,沁水县的加丰镇和十里乡等相差在一倍甚至几倍。

3、同一乡镇、同一村农民收入不平衡趋势加剧。这种不平衡表现为“五多五少”,即有资源地方的农民收入多,反之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的村农民收入高,反之少;头脑灵活,应变市场能力比较强的能人收入高,而思想守旧,跳不出小农经济,习惯于按传统生产的人,收入低;文化素质较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收入高,无技术的农民收入低;家庭劳力结构多元化的收入高,而纯从事农业,尤其是以种粮为主的家庭收入低。如陵川县西河底镇焦会村由于铁矿多,农民人均收入达2019元,而西河底镇现岭村无矿产资源,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420元;六泉乡沙场村种植药材面积大,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98元,而六泉乡廖池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小,农民人均收入为1392元;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从事汽车运输的专业户人均收入达8000元,而纯从事农业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50元。

(三)欠发达地区农村普遍呈现农民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弱势群体保障难

1、家庭收入拮据,农民看不起病。欠发达地区农村在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正在上升。由于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计,农民得了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结果是小病拖大,大病不医。对于癌症、重症传染病等,农民则干脆不治。一些家庭的主人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只能硬挺,儿女们及家人围在床前眼巴巴地看着而一筹莫展,此情此景实在让人伤心。对于一些稍有积蓄的家庭,农民得了病面对医院昂贵的收费,也是望而止步。泽州县山河镇后街村农民张买玉身患脑血栓,住院半个月花了3千多,病不好就回了家,他说:“医院费用太贵,一天花200多,种一亩地一年也

挣不够一天的治病钱。”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张全友在一次务工时不慎从房顶掉下摔成重伤,在阳城县人民医院治疗花费了1万多元后,实在借不上钱了,只好悄悄地出了医院,回家慢慢地熬。在泽州县山河镇西土河村调查时当我们问:“家里老人得了病怎么办?”,群众说:“家里老人治病如果需要3000元以下,儿女们分摊;如果需要3000—5000元,弟兄们因为摊钱就大动干戈;如果是需要5000元以上,架都不用吵了,等着死算了”。

2、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上学难,上不起学。我市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部分处于边远山区,撤点并校后人口较少的一些村或自然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到几里甚至是十几里以外村念书。在阳城县河北镇调查时,小学四年级学生就要到几十里或近百里以外的学校寄宿上学。有的孩子小学毕业就呆在家不念书了,当我们问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家能干什么?”家长说:“现在学校收费项目太多,念初中每年就需1800—2000元,咱穷人哪能念起?!”念初中尚且如此,那么面对念高中每年需4000—5000元的费用,大部分家长有点吃不消。据对高平、阳城、陵川、沁水的调查,2002年四县(市)初中毕业生21063名,就有4308名学生因贫困放弃了考试,占21%。通过中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为10273名,占全部毕业生的49%,也就是说有51%的学生辍学流入社会,沦为新世纪的文盲,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对于每年需10000—15000元的大学费用,欠发达地区农村孩子的家长简直是望尘莫及。要么不让念,要么干脆不让考。即便一些家长咬紧牙关,为圆孩子的大学梦,最终被拖得负债累累。阳城县凤城镇尹庄村农民齐海龙之女,考入了大同机电学院,东挪西借凑了4800元,其母焦急地说:“今年入学的钱是凑够了,到明年怎么办呢?”高平市寺庄镇西曲村王生荣,他种有4亩地,养了20头猪,全家每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就这为供女儿上大学,已举债1万元。

3、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难。我市农村居民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4.9万人,随着排查的深入,农村低保人口将得到8.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2002年,据市民政局统计,全市共发放低保资金649万元,有18970人享受到了低保政策,人均年补差342元,月均28.5元。由于部分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不够好,实际上部分低保对象达不到月均28.5元,有的甚至只能达到一半,有的不能按时足额领取保障金。如陵川县统计上应发放176万元,实际上只发放低保资金80万元。由于低保资金是分级负担,有的乡镇不愿多报低保人数,人为地把部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甚至越是经济困难的乡村低保对象越少,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沁水县龙港镇固镇村81岁的闫秀英,无儿无女,每天靠和别人要菜、要粮生活,一年只能享受到村里给的20—30元救济。陵川县六泉乡沙场村农民赵小山,儿子在打工时受伤致残,老两口养活着2个孙子,去年仅享受到100元钱、一袋面的救助。但在调查中当谈到去年的救济时,赵小山老人仍激动得热泪盈眶,连称:“还是共产党好,共产党没有忘了咱穷人”。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欠发达地区农村由于贫穷,文化生活落后,剩余劳动力没事干,经济贫困导致了精神贫困。一些年轻人,游手好闲,没事找事,打架、斗殴、赌博、邻里纠纷经常不断。有的人一遇点挫折,就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偏激,对村里工作横加阻拦,干群关系十分紧张。有的乡镇地域广阔,偌大个地方连个派出所都没有,这里成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藏身之所。比如近几年偷盗树木的行为愈演愈烈,非常猖狂,等政府派人赶到事发地点,已是几小时后,盗木贼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2、农村群众办事不便。欠发达乡镇地理条件差,住户相对分散,再加上农事季节的影响,群众找政府办事和解决问题很不方便。如阳城县董封乡的农村到乡政府的平均距离为20至30公里,最远的达40多公里。群众要到乡里办事,天不亮就得上路,到了乡政府,要找的人在还好说,若不在,也不敢多等,就得赶紧返回。农民办户口往乡里跑个2趟、3趟是经常的事。有一村民为了办结婚证,往乡政府跑了5次,结果结婚的日期都过了,结婚证还没办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办事不领结婚证的现象已非常普遍。

3、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一些偏远山村,中青年人有关系和门路的人都迁移走了或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形成了“老人村”,有的自然庄只留下1—2户,形成了“无人村”。在这里几乎什么工作都无法开展。陵川县六泉乡赵家岭在农网改造时,村里连抬电线杆的人都找不到。偏远山村男人结婚成家更是个问题,光棍汉随处可见,姑娘们嫁到了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有的小伙子干脆“倒插门”也不愿再回乡。阳城县董封乡柴圪塔村是本地的一个大村,全村600口人,现在找不到对象的光棍汉就有60来个,谁家娶个媳妇已经成为稀罕的事。

4、管理与服务跟不上。欠发达乡镇由于经济落后,路途遥远,电信不通,乡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显得鞭长莫及。日常通知个会议也要派人分头步行或骑车到各村,提前两三天通知才行。乡干部最怕就是下村去工作,谁都不愿意到边远的村庄去。即使去下乡,也只能车来车去,能去的地方走马观花跑一趟,去不了的村和庄,可能几年也去不了一次。由于集体经济无收入,村干部几年的工资都兑不了现,大家心灰意冷、没精打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一工作就是收钱,群众对立情绪很大,少数村委会工作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

二、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原因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欠发达地区农村整体达小康,农民稳步增收的难度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三农”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摆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并没有把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摆到重要位置上。我市于1997年提前3年已整体达小康,我们平常更多地看到的是山耳东、东四义、皇城这样的先进典型,而忽视了仍有一批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上,在感情上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产生

了距离。在基层调查时,一些干部群众说:“我市216万人口中有80%以上是农民,现在是重视了百分之二十,而忽视了百分之八十,重视了富裕地区,而忽视了我们欠发达地区”。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反映了一些地方的倾向。二是在工作决策上,存在一边重、一边轻的问题。有些县、乡对煤、铁等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在决策和指导思想上比较重视,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很少去思考它、研究它。三是工作力度不大。对“三农”问题市里有规划,县里有计划,但有些仍停留在口头农业、文件农业上。到一些地方调查,可以普遍感到,现在无论是在叫喊“三农”的调子上,还是在抓“三农”的力度上,都比过去疲软了,说的和做的有很大差距。

(二)农民自身素质低,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

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匮乏,信息不灵,农民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首先是观念落后,市场意识不强。欠发达地区农民观念上不解放,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特别严重。表现为一是小农意识浓厚,农民有一种想法就是种地够吃就行。在种植品种上,粮食、蔬菜、油料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要是家庭消费的都是需要种植的;二是思想保守,在引进新品种和推广先进技术上不敢试不敢创;三是怕冒风险,缺乏闯市场的勇气,坐在家里谋求生活安稳,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到:“给你小额贷款搞规模养殖”时,有的农民还摇头说:“怕赔了钱,给子女们留下债务”。其次是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低,对科技实用型技术知之甚少。大部分人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即便有高中毕业的,也是“~”中普及高中、勤工俭学时的毕业生。现在知识更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部分人无异等同于文盲。第三是农民身体、心理素质差。一些农民听天由命、守穷思想特别严重。有的年轻人心里懒惰,怕吃苦,宁愿在家坐着守穷,也不愿出去打工。

(三)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比较差

欠发达地区农村大多处于边远山区,山大沟深,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一是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绵延十几里汽车根本无法行驶,只能勉强通农用三轮车;二是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在一些山区根本没有水利设施,即便有也普遍老化失修,部分地区还存在水源不足、调蓄能力差等问题,老百姓吃的仍是下雨的积水;三是用电困难。一些山区至今仍不通电;四是通信落后。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几乎与世隔绝。去年,阳城县董封乡一个名叫马继春的副书记到李圪塔村开会,下午5点突然发病,由于无通讯工具,打电话还要跑25里到横河镇的索泉岭村,等打通电话,不等拉病人进城,马继春同志就牺牲在半路上;五是耕地属丘陵地和山地,土地瘠薄,地块狭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民投入大产出小的问题十分明显。受十年九旱和风雹冻霜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很难旱涝保收。比如,今年上半年风调雨顺,夏收增产15%,下半年则由于雨水过多,秋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减产。泽州、高平山区农村去年一亩地能产200—250斤大豆,今年只能产140斤—180斤。

(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效果不明显。一是传统的种植结构,仍没有跳出吃饭农业的圈子。从种植结构看,粮食占58%,经济类作物占22%,油料和其它占20%,粮食仍然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生产经营过于分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户为单位,在经营行为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便是调产也是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三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服务、示范、引导滞后。农民不论是种地还是搞养殖只注重量的增加,不注重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在基层网破线断,一些优新品种引进不够,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仍处于总量不足、发展不够的状态。在调查时我们发现一些优质水果每斤1—2元供不应求,而高平杜寨、赵庄、釜山一带的黄梨每斤0.1—0.15元都没人要。晋城油脂化工厂在沁水年需优质大豆3万吨,没有人去考虑大豆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企业只好舍近求远从外地收购。四是没有龙头企业,即使有带动能力也不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数不少,但真正能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带动基地的不多,大多数产值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超亿元的没有一家。高平厦普赛尔饮料公司是我市最大的黄梨加工企业,但其转化黄梨数量不足高平梨产量的三分之一。陵川同仁堂党参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的药材龙头企业,其销售药材还不足陵川药材的四分之一。

(五)小城镇建设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

我市1987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小城镇发展战略,并形成了独特的城镇发展格局,曾为我市整体脱贫达小康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时至今日,小城镇建设已明显感到滞后。一是人口规模小,容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对欠发达地区辐射带动功能不够。我市最大的中心城市,城区总人口为26.45万人,非农人口18.03万人,一般城镇规模在2—5万左右,35个建制镇中有1/3的小城镇非农业人口不足千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狭小,有限的就业机会对欠发达乡镇剩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二是城镇工业化水平偏低,乡镇企业发展相对疲软,农民就业无门路。我市小城镇工业布局分散,且产业结构单一。随着“五小”企业的关闭取缔,加之乡镇企业机制弱化,发展缓慢,与之相关的农村运输、采掘、餐饮、商贸等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更加狭窄。2002年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没有增加,大量农民反而重新退回到有限的土地上。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处于盲目、无序状态。一些煤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外来打工人员达十几万,而本地农民很少。即便有些年轻人自找门路能够在一些建筑工地上干点活,一年收入也就是2000—3000元钱,部分民工还因发不了工资无奈返乡。据不完全统计,欠发达地区农村八成以上的富余劳动力没活干,在一些地方,其一年的生产生活状况是:三个月种地,三个月休闲,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

(六)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投入少,农民待遇不公平

农业收入是欠发达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相对工业和第三产业而

言是弱势产业,理应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但实际上相反。一是财政上对农业的投入总量偏少。这些年来,财政用于农业资金的投入虽然每年都以一定幅度增长,但是除去事业经费增长较快外,直接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生产性资金,增幅并不大。2000—2002年我市一般预算平均增幅为19.6%,而农业支出的平均增幅为17.1%,其中事业费增幅32%,生产性支出增幅只有8.5%。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得到的投入相当可怜。2002年,市级财政安排生产性支农资金1440万元,其中产业化资金507万元,共安排各类项目35个,大部分被富裕地区的农村拿走。用于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扶贫资金400万元,其中人畜引水解困工程就拿走347万元,真正用于农业生产的扶贫资金只有53万元。三是农民待遇不公平。2002年,全市农民上交农业税约2830万元,村提留、乡统筹费用为32155万元,与生产性支农资金1440万元形成巨大反差。事实上农民在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就业、道路建设等方面还要作出巨大牺牲,农民根本享受不到公平的公民待遇。比如义务教育在城市由政府承担,在农村则由农民负担;住房在城市可以享受标准价、成本价等福利待遇,在农村则完全由农民双手来建;医疗在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在农村却是农民看不起病;甚至水、电、气、暖在城市可以享受补助,在农村农民却是用不起水、烧不起煤,煤乡农民没煤烧。四是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不成比例,实际上农民申请生产性小额贷款非常艰难,有限的资金也是扶富不扶贫,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农民只能是望洋兴叹。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奔小康,没有资金一切都无从谈起。

(七)“三乱”行为并未得到遏制,欠发达地区农民负担相对较重

中央明确规定:农民负担不能超过上年农民人均收入的5%,实际上,在执行这一指标过程中弹性很大。一是富裕地区负担轻,欠发达地区负担重。富裕地区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涉及到三提五统等都由集体垫资,而欠发达地区集体力量比较薄弱,只能由农民个人负担。如阳城县东城办人均负担16元,润城35元,北留41元,凤城43元;而欠发达乡镇次营132元,驾岭130元,董封116元,演礼116元,寺头113元,芹池101元。二是农民人均收入有“水份”,增加了农民的空额负担。泽州县南岭乡闫庄村支书常积堆说:“乡里让报人均收入2470元,村里没企业,田也不多,出去打工的又少,村里农民人均收入顶多1500元,仅此一项空额负担近50元”。三是重复征税。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的果树等经济林,土地使用税要交,农林特产税也要交。沁水县龙港镇湾则村有2片果园早已退化得不结果了,村里每年还要交2000元特产税。四是名目繁多的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修路费、建桥费、学校维修费,还有许多部门、单位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都想从农民身上“榨出点油”来。五是隐性负担凸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调查时反响强烈的是,近几年的隐性负担显现,农民承受不了。过去由农民出义务修的路现在变成了等级路,一出门就要交钱交费;有的村为解决“村村通”工程资金缺口,采取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个人小额贷款的办法来解决燃眉之急,造成新的隐形负债;过去烧一吨煤不到10元,现在一吨煤100元买不到;过去孩子在本村念书,现在10多岁孩子到外地念书需有专人照顾等等都间接地加重了农民负担。

三、增加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建设宽裕型小康市的需要,也是坚持农村稳定、事关全市大局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投入力度,实现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工作摆在第一位来抓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认识是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市农业相对而言还处于劣势地位,在全市整体达小康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地区经济欠发达、部分群众生活相对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为此,希望各级领导带着感情,深入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到农户中去走一走,看一看,静下心来和农民坐一坐,查一查到底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症结在哪里。找准问题,吃透原因,制定方案,真抓实干,把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来抓。要建立责任追究制,继续实施对口帮扶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要因地制宜,帮群众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力争用3—5年的时间,彻底扭转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要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真正把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成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变成各行各业的一致行动。

(二)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关键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我市应趁煤铁形势大好、财力充足之机,要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真正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一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实施“村村通”、饮水解困、退耕还林、以改土兴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不断优化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这是改变其贫困面貌的根本性措施。三是加快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欠发达地区要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必须走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1、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我市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多而杂、小而全,既没有特色优势,又没有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差,商品率低,农民很难从中得到丰厚的收入。要改变

这种状况,必须围绕特色进行结构调整。我市的小杂粮、中药材、蚕桑~、蔬菜果品、畜牧养殖等,都是欠发达地区的种植优势,要分区域进行规划,按基地进行建设。同时要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示范效应,真正在我市欠发达地区农村形成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农产品品质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业基地。最终吸收和带动千家万户走向市场,把农民引向富裕之路。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在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农产品要搞加工增值,必须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龙头企业就谈不上农业产业化。有些同志提出,市里建龙头、县区搞基地或者富裕地区建龙头,贫困地区抓基地等,这种思路很值得借鉴。在抓好现有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的同时,要面对市场做强做大一批有带动效益的龙头企业,真正把我市的小杂粮、桑麻、中药材、果蔬、畜产品等项目的生产带动起来。

3、要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一是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二是鼓励发展农产品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以及农民经纪人队伍,将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创市场,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产品打出去。三是努力通过市场营销树立一批具有晋城特色的知名品牌的农产品,通过品牌效应拉动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有组织地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路子,做好增加非农收入和减少农业人口这两篇大文章。一是要继续搞好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使乡镇企业从“五小”的死胡同走出来,重新焕发新的生机。我市乡镇企业必须有一条重要的发展思路,就是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方面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效益。在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农业领域,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这也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二是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移民并庄步伐,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特别是对那些生存条件差、人口稀少的偏远村庄,可通过移民开发解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三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务输出。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劳务开发的领导力度,要从组织领导上、政策保障上、运行机制上和工作监督上保证劳务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力争使我市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地务工人员达到一半以上;其次,要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体系,多渠道、多形式搜集用工信息,克服盲目输出、无序输出;第三,要从强化培训入手,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加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第四,要强化输出管理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消除群众看病、子女上学、弱势群体生活之忧

1、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建立并有效运转,关键在于有无充盈的基金。市县两级政府要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尽快足额列入财政预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根据情况对农民医保进行适当补贴,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和“五保户”,政府应设立贫困医疗救助资金予以补助。要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捐助赞助工作,力争使这一制度一经建立便长效健康运转。

2、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欠发达地区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的投入。一是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落实“在xx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改变由农民负担办学为地方政府办学;二是取缔农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项目,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即对学杂费、书本费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除此之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它费用;三是建立和健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逐步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四是设立政府专项教育救助资金,对那些确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高中、大学的学生进行补助;五是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捐资助学。

3、全面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使农村弱势群体衣食无忧。针对我市去年农村低保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一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了解这一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二是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排查力度,力争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做到应保尽保;三是要保证市级财政低保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县级配套资金的落实,确保低保对象足额领取保障金;四是加强监督,严格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确保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公平、公正。

(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素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

提高农民素质的目的就是要使农民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效地组织生产增加投入。一是转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思想观念,破除僵化保守、小农经济、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等思想,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农民是永远富不起来的。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各种措施,对农民进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的再教育工程,特别是进行文化知识、科技知识、营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和科技水平,这是一项战略性工程。三是要有计划地培养农村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和经营大户。通过这些大户,来影响和带动千家万户,这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先导力量。

(七)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欠发达地区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在全市已全面推开,要保证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农村落到实处。一是要执行全省统一的农业税和附加政策,彻底取消乡统筹、屠宰税、农业特产税,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资额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村内公益事业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决不能把“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变成农民负担的固定项目。二是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面积和常年产量。村和户计税产量的确定,要采取民主评议,张榜公布,让大多数群众认可的办法。计税产量确定后,要保持长期稳定不变。对承包土地较多、改革后负担有所增加的农户,要通过减免、调整常年产量等办法,把负担减下来,确保“村村减负、户户受益”。三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生就学、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农村结婚登记、农民建房、农民外出务工等方面乱收费的专项治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四是通过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逐步地、有条件地把农村干部的补贴性工资列入地方财政开支,以调动农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

(八)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切实改进领导作风,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证

村级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生力军,要改变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认真解决当前基层班子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精神状态不佳的问题。部分欠发达地区村干部过分强调地方偏僻等客观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精神状态疲软。靠这种干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是没希望的;二是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工作浮夸,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对矛盾和问题很少考虑和研究。靠这种干部,农民增收只能挂在空处;三是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有的村干部年龄老化、素质偏低,起不到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个别村“主干”私心太重,不能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基层班子瘫痪的问题。个别村干部只顾个人发展,组织徒有虚名,不能带领群众走致富的道路。为此,要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规范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正确处理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农民致富提供组织保证;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纳入视野,重点进行培养,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的活力;要强化教育培训,用科技知识、市场知识、法律知识等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提高其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本领;要推动民主管理进程,严格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施“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篇: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市)出现了“洼地崛起”的可喜现象。在省委、省政府和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工作队及其后方单位的大力帮扶下,灌云县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发生了“谁都意想不到”的显著变化,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最近,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到灌云县进行了调查,对“洼地”里奏响跨越奋进的新乐章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报告之一:发自“洼地崛起”的最强音灌云因南有大川灌河、北倚名山云台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是一片盐碱地,灾害频发,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灌云历届县委、县政府怀着崛起振兴的强烈愿望,带领干部群众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直到XX年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全省洼地中的“锅底”。XX年初,县委领导班子调整以后,这个长期处于洼地“锅底”的重点贫困县,却奏响了“洼地崛起”的最强音,以出人意料的速度三年三大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始迈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比连创历史新高,横向比在省、市持续进位,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被评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设施栽培先进县、绿化造林先进县、社会治安安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特别是去年在困难和挑战异常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获得连云港市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三年来,最可惊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长期以来,灌云县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小步慢跑的状态,甚至一度在徘徊之中。XX年以前灌云各项经济指标都排在全省县(市)后列,有的指标甚至排在全省县(市)末位。到“十五”期末的XX年,财政总收入仅2.4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仅1.48亿元,仅有一个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2/3的乡镇低于500万元,还有7个乡镇不到300万元;人均gdp连续3年、财政收入连续4年、人均财政收入连续5年排全省倒数第一。但近三年多来,灌云县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斐然。一是总量翻番。gdp由XX年的46.48亿元增加到2012年96.72亿元,三年增长了1.1倍,年均递增27.67%,比“十五”期间高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由XX年的26.2亿元增加到123.6亿元,三年增长了3.7倍,年均递增67.72 %,比“十五”期间高5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入由XX年的6.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三年增长14.4倍,年均递增148.7%,比“十五”期间高136.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由XX年的1632万美元增加到1.55亿美元,三年增长了9.5倍,年均递增111.7%。二是质态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XX年的36.4∶33.9∶29.7调整到2012年的30.5∶43.8∶25.7,经济结构初步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三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金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4.7%,三年提高了54.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7.6%,三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达81.1%,三年提高了34.6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市)的排名三年上升了15个位次。三是效益倍增。2012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达11亿元,是XX年的44倍,年均增长14.3倍;财政总收入达17.01亿元,是XX年的6.6倍,年均增长87.0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1亿元,是XX年的4.6倍,年均增长65.73%,增幅位居全省52个县(市)第二,总量排名三年内前移了8位。

三年来,最可叹的变化,是县城面貌的变化。三年前到过灌云县的同志脑海中留下的是这样一种印记:县城破旧、道路狭窄、房屋凌乱,管理不到位,环境不优美。当时全县不仅规划建设混乱,总体框架没有拉开,而且市政设施极其薄弱,城区只有一组不起作用的红绿灯、两部电梯、3条半主干道,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卫生环境都很差,“脏乱差”几乎成了灌云县城的代名词,客商不满意,百姓有怨气。如今,城区面积由XX年的22.7平方公里扩大到37.6平方公里,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新县城正在崛起。一眼望去,花园式楼房错落有致、新建马路平坦宽广、市民广场绿树成荫;城市管理、市民生活都井然有序;大自然赐予的大伊山和盐河,展现了“山”的神韵,凸显了“水”的灵气,显现了“绿”的秀美,更把灌云县城衬托得俊朗而秀丽。大伊山旅游经济区晋升为国家3α级风景区;县城的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2012年市民广场建成后,开放的第一天晚上,近6万名群众欣喜地涌入广场,争相拍照留影,真切分享城市建设的成果。

三年来,最可喜的变化,是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变化。XX年以前,灌云的民生问题困难重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各种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群众怨声载道。据资料显示,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3582元和5885元,排在全省倒数第三位和第四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66亿元,排在连云港市末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低保覆盖率远远不能达标,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都很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这种现状,灌云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着重点,同时又作为激发群众创业冲动的着力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在发展中改善民生。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33元,比XX年增长40.5%,增幅为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0元,比XX年增长5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83亿元,是XX年的2.3倍,三年净增27.2亿元;县财政三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配套资金2.04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新增部分的36.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85%以上,新增各类医疗设备397台(件),较好地完成了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装备任务;三年新铺县乡村(居)道路1416公里,新增安全饮用水受益人口23.2万人,完成水利土方4705万立方米;高标准完成了教育“六有四配套工程”,定点完小以上学校网络接入率达100%,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一个达标篮球场和农民图书室;城镇登记失业率从XX年的4.12%回落到2012年的2.68%,新增城镇就业2012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5412人,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家庭的“零就业”问题。三年来,最可贵的变化,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过去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灌云人对前途甚感渺茫,因而得过且过、精神萎靡、自甘落后,甚至自暴自弃。很多干部求稳怕乱、无所作为,群众听天由命、无所事事。社会风气不正,治安环境极差,偷盗抢劫时有发生。前几年,一韩国客商就被谋财害命惨死在歹徒之手,周边地区发生了案子也都指认是灌云人所为,即使灌云本地人也不敢随意在外行走,害怕遇到不测。因此,灌云在外形象差,在内也受鄙视。过去,无论是出差在外的灌云干部,还是在外学习、工作的灌云籍人士,大都不愿意讲家在灌云;省、市表彰奖励,基本上没有灌云的份,只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然而,近三年来,灌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变化,让干部群众看到了灌云发展的希望,激发了沉寂已久的发展激情,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县各级干部把敢思敢想、敢闯敢试,敢做敢为作为行为准则,把事事争第一、样样争先进、项项争一流作为目标追求,“吃三睡五干十六”、白天基本不开会、晚上大都在加班、节假日经常不休息已经成为灌云干部的工作常态。群众思富求富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现在,灌云人在外再也不用躲躲闪闪,而是以“我是灌云人”为自豪;现在,灌云人再也不仅仅是坐在台下为别人鼓掌,而是充满自豪走上主席台领奖。去年,县长走上主席台领取灌云县获得全市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奖项的闪亮镜头已经永远定格在灌云人民心中。由于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以“xxxx”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逐步深入人心;遵纪守法、争做合格公民的法制观念在全社会逐步普及,三年来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11.2个万分点;特别是感恩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逐步发扬,义务献血、义务保洁、义工助弱已成为灌云人的一种时尚。2012年春节前,灌云县成立慈善基金会,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较低的干部群众一下子就捐助了350万元。

三年来,最可赞的变化,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变化。过去,由于长期经济发展落后,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群众对现状普遍不满,上访集访非常频繁,干部遇到问题绕道走,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干群矛盾十分突出。灌云县从XX年起连续2年被确定为省信访重点管理县、连续3年信访工作考核全市倒数第一,信访量是连云港其他3个县的总和,从XX年到XX年连续4年县政府大门没有打开过。现在,灌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XX年县委专门成立民情巡视办公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直接对县委负责,使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能够更加快捷地得到解决;同时开通书记、县长热线,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跨越时空的无障碍交流。全县信访总量3年下降了68.7%。县委书记唐铁飞同志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晚饭后,都要带领部门的同志走街串巷10华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实地解决问题。有的群众早早等在路口,为的就是与书记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甚至拉着书记一起合个影。群众都说:“我们与书记没有距离。”今年高考期间,唐铁飞同志接到一个特殊的信息,一位家长因孩子参加高考,十分紧张和焦虑,希望他能够回个信息,以此舒缓紧张的情绪,唐铁飞同志欣然满足了这位家长的要求。反映普通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事、烦恼事的信息,唐铁飞同志每天都要收到十多条,他都认真地一一答复。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带动下,各级党员干部都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了解民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民之忧,帮民之困。由此带来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深刻变化,县委、县政府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三年快速发展的实绩,各级干部作风的改变,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广大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也激发了广大群众支持改革、投身发展的巨大热情。

灌云的发展变化是显著的、深刻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灌云县的老百姓都说:“三年前谁能想到灌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灌云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同志都说:“这一届县委、县政府做成了我们过去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凡是过去到过灌云的或了解灌云的人,看到灌云三年来的变化,也无不惊讶和交口称赞。XX年5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到灌云调研视察时,对灌云“xxx”以来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灌云的变化使我们对苏北的发展、对“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信心更加增强了。省委书记梁保华同志十分关注和关心灌云,充分肯定灌云的发展变化,给灌云的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同志把灌云短短三年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称之为“灌云速度”。XX年以来,省内外各地到灌云参观考察的人一批接着一批,不仅有苏北的同志,也有苏南的同志,最远的来自重庆,接待50人以上考察团达70多批次。

灌云县三年来所发生的惊人变化再次证明,“贫穷不会生根,落后不会永远,一切全靠奋斗”。洼地崛起,虽然不能跨越发展的阶段,但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大大缩短特定发展阶段的时间和过程。凡是到灌云来参观考察的人,在惊叹之余,都会提出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灌云县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会发生如此“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其奥秘究竟在哪里?为破解这个问题,我们对灌云县三年发展的历程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

报告之二:来自科学决策的“主旋律”

剖析灌云县三年来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洼地锅底”奏响的跨越奋进的新乐章,其主旋律就是“发展是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其主基调就是“崛起振兴、跨越奋进”。围绕这个“主旋律”、“主基调”,灌云县委、县政府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与灌云县的基本县情结合起来,提升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实事求是而又坚决果断地在三个层面上制定了科学的决策,由此,在县域发展的舞台上演绎成为跨越奋进的新乐章。

第一个层面上的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全县生产力的总体布局。

灌云县的领导同志认为,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头等大事,也是县域经济决策的首要任务。灌云资源禀赋充足,背靠陇海铁路,紧接连云港港,高速公路密度为全国县级之最,区位优势独特,特别是拥有39公里海岸线、140平方公里的滩涂盐田,是发展临港大工业、大产业、大物流的理想之地。但长期以来,这些丰富的战略资源由于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处于抛荒或浅层次的粗放开发状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规划就是生产力,抓发展首先要抓规划。XX年初,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3000多万元聘请深圳规划设计院依据灌云资源优势,对县域经济、港口、县城及重点区域编制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据此确立并快速拉开了“一城一港四区”的生产力布局:凸显山、水、城相拥的优势,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为苏北有位的旅游生态城市;策应连云港市“一体两翼”大组合开发,努力把燕尾港打造成为连云港港重要的组合配套港;以扩张临港产业、现代都市工业和大物流为重点,努力把临港产业区打造成为江苏沿海新兴的产业高地,把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大伊山旅游经济区打造成为苏北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把杨集物流区打造成为苏北重要的物流中心。融入经济带、产业带和地理空间带概念的“一城一港四区”生产力布局,充分显示了灌云人跨越发展的开阔视野和敢于超越的气魄胆略,特别是规划所显露出来的巨大商机越来越引起了海内外广大战略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投资20亿元的华能风电入驻了,投资15亿元的五洲造船进来了,投资10亿元的汽车轮毂落户了……重大项目集聚的“热岛效应”正在灌云加快形成。

第二个层面的科学决策:正确制定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战略。

灌云的领导同志认为,在明确全县生产力总体布局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按什么样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发展战略来实现“一城一港四区”的总体布局。他们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借鉴苏南发达县(市)和周边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灌云县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指导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

一是富民强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规定了县域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在灌云县提出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总定位、总目标的简单贯彻和延伸,而是蕴含了灌云县委、县政府对基本县情的清醒认识和发展任务的深入思考。他们认为,像灌云这样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贫困县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民穷”、“县弱”。因此,让全县百万人民逐步富起来,使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强起来,是灌云现阶段发展的两大任务。而这两大任务,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富民是强县的目标,民不富,无以称强县;强县是富民的途径,县不强,无以致民富。三年来发展的实践表明,“富民强县”这一在全省带有普遍性的口号,在灌云这一长期贫困的地区发生了特殊的作用。它使各级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它顺应了广大群众长期以来的所期所盼,成了凝聚人心、团结拼搏、艰苦创业、跨越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工业兴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明确了现阶段灌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灌云县的领导同志认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在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程度低,而市场化、城市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工业化的水平。直到XX年,灌云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3.9%,低于第一产业2.6个百分点,还处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工业增加值仅11.69亿元,没有一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经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尽快实现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阶段性转变,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范围的主体经济。正是紧紧抓住和坚定实施工业兴县战略,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XX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建国后56年都未能实现的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阶段性转变。

三是环境立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灌云县委、县政府从本地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和决心。灌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在制定和实施工业兴县战略过程中,认真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和苏南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初期走过的“高投入,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从中引出的深刻教训,深刻认识到贫困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要求,避免苏南发达地区曾一度走过的曲折道路,在“上项目、铺摊子”的工业化起始阶段,就进入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三年来,他们始终坚持“起步虽然晚,但起点决不能降低”的原则,坚守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底线,明确提出“宁可速度慢一点,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决不引高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决不承接低层次的淘汰转移项目,决不建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的项目,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着力打造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海岸,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xxx”以来,灌云先后拒绝了大体量的高污染项目近30个,投入环保和生态建设资金2.83亿元,2012年全县万元gdp单位耗能比“十五”末下降12%,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了1143吨,占连云港全市减排总量的45.7%。这对处在工业化初期的贫困地区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个层面的科学决策:选准战略突破口。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正确的发展战略,只有认真实施、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实施和落实的首要关键,在于正确选择战略突破口。选准了战略突破口,才能形成工作重点,有效集聚和配置组合各种优势资源和优质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初战告捷的实际成效来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也才能以此为基础,向纵深开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灌云县委、县政府从本县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实际出发,选准了三个战略突破口: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以园区建设、项目引进为突破口。在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时,灌云县的领导同志把灌云的情况与苏南县(市)工业化初期的情况作了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到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苏南县(市)的工业化是由当地农民创办乡镇工业起步的,而灌云不具备当年苏南创办本土企业的主客观条件,工业化的起步,必须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外来项目为主要途径;二是苏南县(市)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布点向园区集中的发展过程,而后发地区发展工业,应该也可以超越布局分散、处处点火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就应该以园区为载体,把引进的外来项目向园区集中。为此,自XX年以来,灌云县抓住全省沿海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果断实施工业东进战略,举全县之力建设临港产业区、县经济开发区;并明确提出“有项目就有希望,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的口号,把抢抓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工作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三年来,全县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19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74个、超10亿元的12个,新投产项目345个,新增规模企业127家,一大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和壮大,产业集聚、资本集约、企业集群的效应明显增强,初步构建了船舶制造、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十五”末增长了4.1倍,工业入库税金比“十五”末增长了44倍,继XX年一举结束十多年来无一家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过300万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历史后,2012年入库税金过百万元的工业企业达69家,三年新增64家,其中过500万元的16家,过千万元的7家。XX年兴办的县经济开发区,到XX年底仅落户11家企业,财政收入仅98.3万元。从XX年开始,按照都市工业园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定位,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到2012年底,进区项目累计达152个,投产企业累计达110家,初步形成了以连云港腾翔金属材料、恒辉轮毂制造、鲜禾制鞋等企业为代表的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全区从业人数1.6万人,2012年销售收入41.5亿元,入库税金1.7亿元(是XX年的173倍)。XX年新创办的临港产业园区,三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8亿元,不断强化服务效能,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着重从浙江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区招引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项目,从长三角地区招引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精细化工项目,从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招引清洁能源、机械制造项目。三年累计进区企业31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58个,超10亿元项目11个,竣工投产项目143个。2012年销售收入达80亿元,入库税金在XX年的零起点上突破8亿元。

在推进城镇化上,以加快县城的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县城,是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集聚生产要素的有效平台,是承接传递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苏北少有的同时兼具山、水资源优势的灌云县城,有着可资发掘的充足禀赋。古老的盐河穿城而过,绵延的山前河、小鸭河沿城环绕,被誉为华夏第一贤相伊尹隐居的大伊山更是大自然对灌云的赏赐,大伊山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始社会墓葬群也彰显出灌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三年前的灌云县城规模小、实力弱、功能缺、形象差,既没有集聚外来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也没有带动农村的辐射力,因而不可能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灌云县的领导同志由此认识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必须加快县城的现代化建设,合理做大县城规模,着力做强县城实力,积极做优县城功能,精心做美县城形象,提升县城的地位,放大县城的作用。三年来,灌云始终坚持把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集聚生产要素、推动产业扩张、拉动增岗就业的关键之举,围绕打造“苏北有位的山水生态城市”目标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从环境综合整治入手,着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推进大伊山旅游经济区建设。三年间,县城实施了400多项重点建设工程,拆迁7000多户,其中1900余户的拆违还创造了灌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零补偿、零事故、零上访”奇迹;新开工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新建、运营了时代超级购物中心、商贸城、四星级大酒店等一批三产项目;开工建设了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集中安置小区;县文体中心、妇儿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新区高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等一大批民生文化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之中;新铺城区道路41公里,基本形成了环环相通的路网体系,并快速拉开了10平方公里新城框架;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场和管道天然气,填补了灌云城建史上的三项空白;新安装路灯1630组、红绿灯9组,新建交通隔离护栏2.3万米,新铺人行道板4万平方米,集中整治期间清运垃圾1万多吨、疏浚城区河道19公里;城区新植大树3万多棵,新增绿地530万平方米。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突破,三年新开工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凸显。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突破口。灌云是传统农业大县,过去曾受益也受累于粮棉高产,农民饱受了长期丰产不增收的痛楚。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举全县之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推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跨越,把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化为致富农民的经济产业,灌云加快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了“人人走出门、家家忙调整、户户上项目”的创业增收竞赛活动,大力推进以扩大设施栽培、花卉苗木为主攻方向的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从XX年开始实施了三年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的高效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公司运作、股份合作、能人带动等来培植发展主体。县财政在还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县三年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花卉苗木2.1万亩,大棚蔬菜热、花卉苗木热、高效养殖热正在灌云蓬勃兴起,不仅使农民在土地上掘到了“金”,而且还拉动了流通业、运输业、加工业,产生了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拉动多渠道增收的联动效应,现代高效农业已经初步成为灌云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和最主要增长点,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致使外地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明显减弱的大背景下,对农民收入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三个层面上所作的决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决策思路在苏南县(市)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许多举措在苏北洼地率先崛起的县(市)也都做过,似乎没有多少新意。从字面上看,确实如此。但对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灌云县的干部群众来说,却都是全新的理念,无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实践中也无不显示了灌云的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但认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却有很大的差别。三年来,灌云县的主要领导同志提出了许多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和发人深省的精辟观点,但没有订不切实际的目标,没有提哗众取宠的口号,没有做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没有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而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民心民意,一切从灌云的基本县情出发,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善谋天时之势,善用地利之优,善聚民众之力,谱写了一篇跨越奋进、激动人心的新乐章。这从更深层面上反映了他们开拓创新的领导艺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报告之三:源自解放思想的“大合唱”

剖析灌云三年走过的历程,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贫困地区要崛起振兴,不仅仅需要有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县情实际的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布局、正确的战略和现实的突破口,而且更需要有执行落实的力度。“不落实,一切都会落空”,在一定程度上实干比思路更重要。只有把科学的决策变成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化为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才能靠全县上下共同谱写崛起振兴的新乐章,形成跨越奋进的“大合唱”。而这一切,又都源自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提升和思维的创新。

思想上的差距是无形的差距,也是最大的差距,更是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由于经济的长期落后,在灌云的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自卑的心结,导致发展信心不足、观念封闭保守和严重的畏难情绪。灌云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从解放思想起步;希望,只能从转变观念开始”。推进崛起振兴首先必须破除思想上的障碍,加快培育内生增长机制。从XX年开始,他们重点围绕解决“敢想敢干”、“务实苦干”、“善谋会干”等问题,层层递进地推进思想大解放,在全县组织实施了以激发动力为主题的提振信心工程,用“灌云人知灌云事,灌云事靠灌云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鄙视平庸,藐视无为”、“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等理念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以激活思维为主题的更新观念工程,教育和引导全县上下不为传统的思维定势所束缚,不为既有的发展模式所局限,不为暂时的困难而却步;以激励实干为主题的创新实践工程,着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社会氛围,为实干者减压、为改革者松绑、为探索者卸担,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加快走上了推进灌云崛起振兴的舞台。观念变,一变百变;思想新,一新百新。自信不自卑、苦干不苦熬、服气不服输已成为灌云人最显著的精神特色,并转化为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知耻而后勇”。一旦打开解放思想的“闸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详细考察灌云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进程,可以发现,灌云县的领导同志不仅善于通过解放思想来扫除存在于全县干部群众中共同的思想障碍,而且十分注重紧紧围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决策,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提升、凝聚、增强、激发“四个力”上下功夫。这无疑是灌云县在解放思想进程中显现出来的一大特色。

在解放思想中,着力提升县级领导班子的指挥力。

县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解放的程度,事关整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决定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三年来,灌云县的主要领导同志在推进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把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理念的共识;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不断深化对基本县情的共识;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反复比较、研讨、论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战略突破口的共识;在总结过去“醒得晚、下床迟”的教训中,不断深化对强行入轨、强势推进工作方法的共识。正是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深化上述四个方面的共识,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才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释放出来。县委响亮地提出了“五个看齐”的口号:“基层向机关看齐,机关向班子看齐,班子向班长看齐,班长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全县各级干部向县委书记看齐”。

大家胸怀同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地提高了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仅成为善作决策的司令部,而且成为善抓落实的指挥部。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实施;事关条线的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都由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人大、政协的领导班子也都着眼大局、围绕中心,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作决策、抓落实的工作。尽管有些决策在实施之初少数人可能会不理解,甚至引起一些非议和指责,但他们始终直面矛盾困难,敢于动真碰硬,在实干中凝心聚力,在实干中突破障碍,让成功的实践来判断;对确定了的工作,立说立干,先干后说,多干少说,不达目的决不罢手,确保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灌云的实践充分说明,成功的实践,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最有力的武器。

在作决策、抓落实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两个一把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灌云县委书记唐铁飞同志,理论素养好,眼界思路宽,思想解放,观点新颖,有长期在贫困地区担任县级领导工作的经验,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既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又能正确集中集体智慧,处人处事坚持原则、刚毅果断,光明磊落,又关心同事、体谅下属,充满情义,在干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县长尹哲强同志,思想修养好,工作思路清,情况熟,作风实,能吃苦,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指挥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置疑难问题的能力。他担任灌云县县长职务已有八年之久,不计名利,勤奋工作,既能在县委班子中甘做配角、当好助手,又能在政府班子中当好“班长”、抓好协调,在干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最难能可贵的是,素质和能力都比较强的党政两个一把手,相互尊重、相互敬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包容,在工作上紧密配合,在私交上感情深厚,真正做到了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公开讲话和私下议论一个样。党政两个一把手如此精诚团结、亲密无间,带领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县级党政班子中是不多见的。这恐怕也是灌云县之所以能三年巨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解放思想中,着力凝聚机关部门的向心力。

县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是县委、县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灌云与不少地方一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中梗阻”的现象。机关各部门基本上是各守各的门、各用各的权、各做各的事、各谋各的利;有些部门遇到“好事”争权夺利,碰到“难事”推诿扯皮,甚至政出多门、相互牵制;有的部门对上看脸色,做表面文章,对下摆架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灌云县的领导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机关作风不转变,部门“中梗阻”的现象不解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就无法实施、落实到基层。为此,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他们引导机关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全体机关干部正确认识机关部门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负的重要责任,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部门既有权力和既得利益的调整,正确处理条条与块块、管理与服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由此带来了机关作风的深刻变化。机关各部门围绕中心、关注大局的意识增强了,服务块块、服务基层的气氛浓厚了,互相协作、配套联动的作风形成了。从而大大增强了机关部门的向心力,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既积极行使各自的职能,又注意相互配合,保证了整个县级机关高效协调的运作。

三年来,经贸部门认真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积极落实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举措,强势推进招商选资,全力培育规模企业,多策并举拓展服务业,强力推进民营企业在跨越发展中上新台阶,为扩大工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作出了贡献。外经贸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外贸,着力主攻外贸,开创了灌云外向型经济的新局面,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一亿美元大关,位居连云港市四县之首。农业部门坚决贯彻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重大决策,按照三年建设10万亩设施规模农业的目标,编制《灌云县设施栽培基地建设规划》,抓好土地流转,争取项目资金,丰富运作模式,加强科技服务,树立典型引路,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总体部署和加快县城现代化建设的决策,以科学规划引领县城建设、以高压靠身的责任保障县城建设,以先进的县城经营理念加快城市建设,保证了400多项城建项目有效实施,很好地发挥了担纲推进城镇化主力军的作用。财政部门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首要任务,积极打造发展财政、和谐财政、为民财政、创新财政、阳光财政,努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的文章,保证了财政实力稳步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财政形象不断提升,财政工作多次获得省、市表彰,连续三年获得“全省财政收入增收先进单位”。劳动社保部门和民政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的各项举措,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关心弱势群体,开展民政帮扶救助,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了积极努力。金融、工商、税务、供电等部门积极配合地方发展大局,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法、组织、宣传、纪检、监察等部门,也都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崛起振兴、跨越奋进创造了团结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在解放思想中,着力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面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决策的根本组织保证。三年来,灌云县委在这方面采取了三条坚决果断、卓有成效的措施:

一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把精兵强将放在第一线,为提高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树立正确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三年来,灌云始终坚持“把创业有功的人用起来,把敬业有进的人留下来,把无所作为的人调出来,把败业有余的人撤下来”的用人导向,不看说功看做工,不看资历看实绩,不唯学历看能力,选派有谋事之策、干事之才、成事之能的干部到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基层乡镇担任主要负责人。坚持实绩突出进位制、工作后进移位制、排名末位淘汰制,将干部位置与实绩位次挂钩、干部变动与发展排序挂钩,彻底打破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对实绩突出的干部给荣誉、给实惠、给地位,大力使用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做敢当的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在状态的干部,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格局。三年来,全县评选出“十佳招商能手”、“十佳公仆”等15个“十佳”,并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向连云港市委推荐提拔的1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县委提拔或重用的193名科级干部,大多是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市建设一线作出贡献的同志。正确的用人导向,对提升干部的素质、增强执行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拓宽眼界胸怀,提升知识素养,为增强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打好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精心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组织开展“从我做起,勇争一流;激情奋斗,无悔人生”的主题教育;紧贴跨越发展大局,积极开办“星期六干部学校”,创办“创新与发展论坛”,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开设相关知识讲座;先后组织66名科级干部、332名村(居)党支部书记赴韩国考察学习,20名乡镇党委书记和317名党支部书记赴华西村学习培训,100名村干部赴山东、盐城等地参观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教育、培训,多层次、多方面的参观考察,一方面,使广大干部加深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提升了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崛起振兴、跨越奋进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使广大干部提高了理论素养,拓宽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增强了从本部门、本乡镇、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实行倒逼机制,强行入轨、强势推进,为增强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养成真抓实干、紧张快干的良好作风。他们在全县干部中深入开展“治假、治浮、治庸”的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做官就要做事,做事就要尽责,尽责就要见效”的理念,大力倡导“真才实学、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绩实效”的“四真四实”作风。以“高标准、快节奏、严要求、创一流”的工作导向,强力推行责任靠身的“四个一”工作法。按照“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人为主、一段一结”的要求,把事关发展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并量化为具体项目,集中精力重点抓;将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一个个地排列出来,定人头、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一项工作由一个人具体牵头,一套班子全程负责到底;每项工作完成后及时问责问效,一事一清,兑现奖惩不欠账,从而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重点不明、责任不清、落实不力现象的发生。严格实行倒逼推进的督查机制,对每项工作都倒排进度、倒排时限、倒排任务,从头开始就以靠身的责任来压、以严格的督查来推、以到位的奖惩来促,“鞭打快牛、棒打慢牛、淘汰懒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一着不让地狠抓落实推进。县、乡(镇)机关全面推行1/3的人离岗招商、1/3的人服务基层、1/3的人留岗敬业的“三三制”工作机制,把大部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逼向”园区建设、重点工程、招商引资、拆迁拆违、信访稳定、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第一线,着力构建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灌云的实践又一次表明,在长期贫困的地区,处在崛起振兴的初始阶段,强行入轨、强势推进的做法,虽然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但却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挤压式,“压”出了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紧逼式,“逼”出了干部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从基本适应到成为习惯,习惯而后自然,进入自觉、自为的状态。在调查中,灌云的许多干部都说了同样一句发自内心的话:“我们现在承受的压力很大,工作实在太紧张,但心情舒畅,身累心不累,看到一件件事在自己手上干成了,确实很有成就感、荣誉感,想到这一点,一辈子也就无怨无悔了!”

三是用培育典型引导民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特别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富民政策后,一方面广泛动员发动,另一方面注重培育典型引导群众。XX年以来,灌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科学规划、强势推进农业设施栽培。然而,由于长期的发展滞后,农民对致富的信心不足,不愿下本钱“冒险”,因此,这项政策推行的初期,农民观望的多,参与的少。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果断地采取示范带动和典型引导的办法,让农民真切感受到设施农业看得见、学得来、见效快。XX年,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带头建设蔬菜大棚2600亩,取得初步成效后再转让给农民。同时,县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新建每个标准日光温室奖补4000-5000元、新建每个标准钢架大棚奖补1-2万元,较好地调动起了一些脱贫致富欲强、经营理念新、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镇、群众投身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培育出一批带头致富的典型。沂北乡共建设施农业6000亩,获县政府奖励33万元;龙苴镇石门村支部书记王占志不仅带动家家户户建大棚,本人也建日光温室5个,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周围人富裕的例子层出不穷,农民感受到了设施农业带来的收益,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投身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去,设施农业栽培面积和农民手中的钞票,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三年前,许多人对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10万亩设施栽培高效农业的目标持怀疑态度;三年后,县委、县政府提出再扩建10万亩的任务,很快就得到了落实。这一鲜明的对比充分表明,灌云县的广大群众已真正被动员起来了,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致富冲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激发出来了,全民自主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并必将会不断提升到更高级的程度。

实事求是地说,灌云县三年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在县域发展的征途上仅仅是良好的开端,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总量规模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群众的生活还称不上富裕,在更高水平上解决好民生问题还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但是,这三年的显著变化,给人们的启示却是十分深刻的。用灌云人自己的话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必胜信心;“谋划比计划更重要”,既要敢于冒雨而行,更要善于未雨绸缪;“实干比说教更重要”,既要靠思想教育引导,更要靠实干行动引领;“团队合作比个人奋斗更重要”,既要倡导个人激情奋斗,更要倡导团队合作拼搏。从灌云县三年的显著变化,联想到苏北其他县(市)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实践,可以引申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洼地崛起、跨越奋进,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气、神。具体地说,就是要有“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志气、“自尊自信,争先进位”的豪气、“敢试敢闯,敢冒风险”的勇气、“审时度势,善谋良策”的灵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锐气、“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静气、“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士气、“求真务实,和谐稳定”的风气。“八气”齐备,焉有不兴之理!

(调查人:顾介康 顾新华 朱采莲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江苏省经济学会)

第四篇:欠发达地区灌云县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而苏南、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又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矛盾和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县(市)出现了“洼地崛起”的可喜现象。在省委、省政府和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扶贫工作队及其后方单位的大力帮扶下,灌云县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发生了“谁都意想不到”的显著变化,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最近,我们怀着敬佩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到灌云县进行了调查,对“洼地”里奏响跨越奋进的新乐章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报告之一:发自“洼地崛起”的最强音灌云因南有大川灌河、北倚名山云台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是一片盐碱地,灾害频发,积贫积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灌云历届县委、县政府怀着崛起振兴的强烈愿望,带领干部群众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和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直到XX年底,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全省洼地中的“锅底”。XX年初,县委领导班子调整以后,这个长期处于洼地“锅底”的重点贫困县,却奏响了“洼地崛起”的最强音,以出人意料的速度三年三大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始迈入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纵向比连创历史新高,横向比在省、市持续进位,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被评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商品粮基地县、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设施栽培先进县、绿化造林先进县、社会治安安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特别是去年在困难和挑战异常严峻的大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获得连云港市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三年来,最可惊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长期以来,灌云县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小步慢跑的状态,甚至一度在徘徊之中。XX年以前灌云各项经济指标都排在全省县(市)后列,有的指标甚至排在全省县(市)末位。到“十五”期末的XX年,财政总收入仅2.4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仅1.48亿元,仅有一个乡镇财政收入过千万元,2/3的乡镇低于500万元,还有7个乡镇不到300万元;人均gdp连续3年、财政收入连续4年、人均财政收入连续5年排全省倒数第一。但近三年多来,灌云县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绩斐然。一是总量翻番。gdp由XX年的46.48亿元增加到2012年96.72亿元,三年增长了1.1倍,年均递增27.67%,比“十五”期间高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由XX年的26.2亿元增加到123.6亿元,三年增长了3.7倍,年均递增67.72 %,比“十五”期间高54.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入由XX年的6.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三年增长14.4倍,年均递增148.7%,比“十五”期间高136.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由XX年的1632万美元增加到1.55亿美元,三年增长了9.5倍,年均递增111.7%。二是质态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XX年的36.4∶33.9∶29.7调整到2012年的30.5∶43.8∶25.7,经济结构初步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三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工业入库税金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4.7%,三年提高了54.7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7.6%,三年提高了12.2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达81.1%,三年提高了34.6个百分点,在全省县(市)的排名三年上升了15个位次。三是效益倍增。2012年,全县工业入库税金达11亿元,是XX年的44倍,年均增长14.3倍;财政总收入达17.01亿元,是XX年的6.6倍,年均增长87.0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01亿元,是XX年的4.6倍,年均增长65.73%,增幅位居全省52个县(市)第二,总量排名三年内前移了8位。三年来,最可叹的变化,是县城面貌的变化。三年前到过灌云县的同志脑海中留下的是这样一种印记:县城破旧、道路狭窄、房屋凌乱,管理不到位,环境不优美。当时全县不仅规划建设混乱,总体框架没有拉开,而且市政设施极其薄弱,城区只有一组不起作用的红绿灯、两部电梯、3条半主干道,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卫生环境都很差,“脏乱差”几乎成了灌云县城的代名词,客商不满意,百姓有怨气。如今,城区面积由XX年的22.7平方公里扩大到37.6平方公里,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产业集聚的新县城正在崛起。一眼望去,花园式楼房错落有致、新建马路平坦宽广、市民广场绿树成荫;城市管理、市民生活都井然有序;大自然赐予的大伊山和盐河,展现了“山”的神韵,凸显了“水”的灵气,显现了“绿”的秀美,更把灌云县城衬托得俊朗而秀丽。大伊山旅游经济区晋升为国家3α级风景区;县城的功能、形象、品位和人居环境明显提升。2012年市民广场建成后,开放的第一天晚上,近6万名群众欣喜地涌入广场,争相拍照留影,真切分享城市建设的成果。三年来,最可喜的变化,是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变化。XX年以前,灌云的民生问题困难重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各种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群众怨声载道。据资料显示,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为3582元和5885元,排在全省倒数第三位和第四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为21.66亿元,排在连云港市末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低保覆盖率远远不能达标,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率都很低,城镇登记失业率居高不下。面对这种现状,灌云县委、县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发展的着重点,同时又作为激发群众创业冲动的着力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在发展中改善民生。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33元,比XX年增长40.5%,增幅为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0元,比XX年增长5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83亿元,是XX年的2.3倍,三年净增27.2亿元;县财政三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配套资金2.04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新增部分的36.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85%以上,新增各类医疗设备397台(件),较好地完成了县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装备任务;三年新铺县乡村(居)道路1416公里,新增安全饮用水受益人口23.2万人,完成水利土方4705万立方米;高标准完成了教育“六有四配套工程”,定点完小以上学校网络接入率达100%,农村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一个达标篮球场和农民图书室;城镇登记失业率从XX年的4.12%回落到2012年的2.68%,新增城镇就业20128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35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5412人,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家庭的“零就业”问题。三年来,最可贵的变化,是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过去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灌云人对前途甚感渺茫,因而得过且过、精神萎靡、自甘落后,甚至自暴自弃。很多干部求稳怕乱、无所作为,群众听天由命、无所事事。社会风气不正,治安环境极差,偷盗抢劫时有发生。前几年,一韩国客商就被谋财害命惨死在歹徒之手,周边地区发生了案子也都指认是灌云人所为,即使灌云本地人也不敢随意在外行走,害怕遇到不测。因此,灌云在外形象差,在内也受鄙视。过去,无论是出差在外的灌云干部,还是在外学习、工作的灌云籍人士,大都不愿意讲家在灌云;省、市表彰奖励,基本上没有灌云的份,只在台下为别人鼓掌。然而,近三年来,灌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变化,让干部群众看到了灌云发展的希望,激发了沉寂已久的发展激情,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全县各级干部把敢思敢想、敢闯敢试,敢做敢为作为行为准则,把事事争第一、样样争先进、项项争一流作为目标追求,“吃三睡五干十六”、白天基本不开会、晚上大都在加班、节假日经常不休息已经成为灌云干部的工作常态。群众思富求富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现在,灌云人在外再也不用躲躲闪闪,而是以“我是灌云人”为自豪;现在,灌云人再也不仅仅是坐在台下为别人鼓掌,而是充满自豪走上主席台领奖。去年,县长走上主席台领取灌云县获得全市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奖项的闪亮镜头已经永远定格在灌云人民心中。由于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以“xxxx”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观逐步深入人心;遵纪守法、争做合格公民的法制观念在全社会逐步普及,三年来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11.2个万分点;特别是感恩社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的良好风尚逐步发扬,义务献血、义务保洁、义工助弱已成为灌云人的一种时尚。2012年春节前,灌云县成立慈善基金会,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还较低的干部群众一下子就捐助了350万元。三年来,最可赞的变化,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变化。过去,由于长期经济发展落后,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群众对现状普遍不满,上访集访非常频繁,干部遇到问题绕道走,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干群矛盾十分突出。灌云县从XX年起连续2年被确定为省信访重点管理县、连续3年信访工作考核全市倒数第一,信访量是连云港其他3个县的总和,从XX年到XX年连续4年县政府大门没有打开过。现在,灌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XX年县委专门成立民情巡视办公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直接对县委负责,使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能够更加快捷地得到解决;同时开通书记、县长热线,与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贴心、跨越时空的无障碍交流。全县信访总量3年下降了68.7%。县委书记唐铁飞同志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每天晚饭后,都要带领部门的同志走街串巷10华里,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实地解决问题。有的群众早早等在路口,为的就是与书记说说心里话,拉拉家常,甚至拉着书记一起合个影。群众都说:“我们与书记没有距离。”今年高考期间,唐铁飞同志接到一个特殊的信息,一位家长因孩子参加高考,十分紧张和焦虑,希望他能够回个信息,以此舒缓紧张的情绪,唐铁飞同志欣然满足了这位家长的要求。反映普通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事、烦恼事的信息,唐铁飞同志每天都要收到十多条,他都认真地一一答复。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带动下,各级党员干部都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智慧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了解民心,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民之忧,帮民之困。由此带来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深刻变化,县委、县政府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三年快速发展的实绩,各级干部作风的改变,从发展中得到的实惠,广大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的信任,也激发了广大群众支持改革、投身发展的巨大热情。灌云的发展变化是显著的、深刻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灌云县的老百姓都说:“三年前谁能想到灌云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在灌云担任过领导工作的老同志都说:“这一届县委、县政府做成了我们过去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凡是过去到过灌云的或了解灌云的人,看到灌云三年来的变化,也无不惊讶和交口称赞。XX年5月,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到灌云调研视察时,对灌云“xxx”以来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灌云的变化使我们对苏北的发展、对“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信心更加增强了。省委书记梁保华同志十分关注和关心灌云,充分肯定灌云的发展变化,给灌云的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连云港市委书记王建华同志把灌云短短三年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称之为“灌云速度”。XX年以来,省内外各地到灌云参观考察的人一批接着一批,不仅有苏北的同志,也有苏南的同志,最远的来自重庆,接待50人以上考察团达70多批次。灌云县三年来所发生的惊人变化再次证明,“贫穷不会生根,落后不会永远,一切全靠奋斗”。洼地崛起,虽然不能跨越发展的阶段,但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大大缩短特定发展阶段的时间和过程。凡是到灌云来参观考察的人,在惊叹之余,都会提出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灌云县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会发生如此“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其奥秘究竟在哪里?为破解这个问题,我们对灌云县三年发展的历程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报告之二:来自科学决策的“主旋律” 剖析灌云县三年来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洼地锅底”奏响的跨越奋进的新乐章,其主旋律就是“发展是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其主基调就是“崛起振兴、跨越奋进”。围绕这个“主旋律”、“主基调”,灌云县委、县政府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与灌云县的基本县情结合起来,提升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实事求是而又坚决果断地在三个层面上制定了科学的决策,由此,在县域发展的舞台上演绎成为跨越奋进的新乐章。第一个层面上的科学决策:科学规划全县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灌云县的领导同志认为,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头等大事,也是县域经济决策的首要任务。灌云资源禀赋充足,背靠陇海铁路,紧接连云港港,高速公路密度为全国县级之最,区位优势独特,特别是拥有39公里海岸线、140平方公里的滩涂盐田,是发展临港大工业、大产业、大物流的理想之地。但长期以来,这些丰富的战略资源由于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处于抛荒或浅层次的粗放开发状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规划就是生产力,抓发展首先要抓规划。XX年初,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3000多万元聘请深圳规划设计院依据灌云资源优势,对县域经济、港口、县城及重点区域编制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据此确立并快速拉开了“一城一港四区”的生产力布局:凸显山、水、城相拥的优势,努力把县城打造成为苏北有位的旅游生态城市;策应连云港市“一体两翼”大组合开发,努力把燕尾港打造成为连云港港重要的组合配套港;以扩张临港产业、现代都市工业和大物流为重点,努力把临港产业区打造成为江苏沿海新兴的产业高地,把县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大伊山旅游经济区打造成为苏北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把杨集物流区打造成为苏北重要的物流中心。融入经济带、产业带和地理空间带概念的“一城一港四区”生产力布局,充分显示了灌云人跨越发展的开阔视野和敢于超越的气魄胆略,特别是规划所显露出来的巨大商机越来越引起了海内外广大战略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投资20亿元的华能风电入驻了,投资15亿元的五洲造船进来了,投资10亿元的汽车轮毂落户了……重大项目集聚的“热岛效应”正在灌云加快形成。第二个层面的科学决策:正确制定适合本县实际的发展战略。灌云的领导同志认为,在明确全县生产力总体布局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按什么样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发展战略来实现“一城一港四区”的总体布局。他们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正确借鉴苏南发达县(市)和周边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灌云县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指导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一是富民强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规定了县域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在灌云县提出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总定位、总目标的简单贯彻和延伸,而是蕴含了灌云县委、县政府对基本县情的清醒认识和发展任务的深入思考。他们认为,像灌云这样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的贫困县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民穷”、“县弱”。因此,让全县百万人民逐步富起来,使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强起来,是灌云现阶段发展的两大任务。而这两大任务,又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富民是强县的目标,民不富,无以称强县;强县是富民的途径,县不强,无以致民富。三年来发展的实践表明,“富民强县”这一在全省带有普遍性的口号,在灌云这一长期贫困的地区发生了特殊的作用。它使各级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责任、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它顺应了广大群众长期以来的所期所盼,成了凝聚人心、团结拼搏、艰苦创业、跨越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二是工业兴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明确了现阶段灌云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灌云县的领导同志认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在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程度低,而市场化、城市化的程度,又取决于工业化的水平。直到XX年,灌云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3.9%,低于第一产业2.6个百分点,还处在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工业增加值仅11.69亿元,没有一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经济发展的唯一战略选择就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尽快实现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阶段性转变,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范围的主体经济。正是紧紧抓住和坚定实施工业兴县战略,201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XX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仅用短短三年时间实现了建国后56年都未能实现的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阶段性转变。三是环境立县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体现了灌云县委、县政府从本地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和决心。灌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在制定和实施工业兴县战略过程中,认真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和苏南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初期走过的“高投入,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和从中引出的深刻教训,深刻认识到贫困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要求,避免苏南发达地区曾一度走过的曲折道路,在“上项目、铺摊子”的工业化起始阶段,就进入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三年来,他们始终坚持“起步虽然晚,但起点决不能降低”的原则,坚守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底线,明确提出“宁可速度慢一点,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决不引高污染、难治理的项目,决不承接低层次的淘汰转移项目,决不建技术落后、浪费资源的项目,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着力打造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海岸,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xxx”以来,灌云先后拒绝了大体量的高污染项目近30个,投入环保和生态建设资金2.83亿元,2012年全县万元gdp单位耗能比“十五”末下降12%,化学需氧量比上年削减了1143吨,占连云港全市减排总量的45.7%。这对处在工业化初期的贫困地区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第三个层面的科学决策:选准战略突破口。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正确的发展战略,只有认真实施、落到实处,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而实施和落实的首要关键,在于正确选择战略突破口。选准了战略突破口,才能形成工作重点,有效集聚和配置组合各种优势资源和优质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初战告捷的实际成效来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也才能以此为基础,向纵深开拓,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灌云县委、县政府从本县的资源禀赋和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实际出发,选准了三个战略突破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以园区建设、项目引进为突破口。在实施工业兴县战略时,灌云县的领导同志把灌云的情况与苏南县(市)工业化初期的情况作了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到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苏南县(市)的工业化是由当地农民创办乡镇工业起步的,而灌云不具备当年苏南创办本土企业的主客观条件,工业化的起步,必须以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外来项目为主要途径;二是苏南县(市)的工业化,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布点向园区集中的发展过程,而后发地区发展工业,应该也可以超越布局分散、处处点火的发展过程,在工业化的起始阶段,就应该以园区为载体,把引进的外来项目向园区集中。为此,自XX年以来,灌云县抓住全省沿海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果断实施工业东进战略,举全县之力建设临港产业区、县经济开发区;并明确提出“有项目就有希望,没有项目就没有一切”的口号,把抢抓重大项目作为经济工作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三年来,全县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19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74个、超10亿元的12个,新投产项目345个,新增规模企业127家,一大批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和壮大,产业集聚、资本集约、企业集群的效应明显增强,初步构建了船舶制造、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十五”末增长了4.1倍,工业入库税金比“十五”末增长了44倍,继XX年一举结束十多年来无一家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过300万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历史后,2012年入库税金过百万元的工业企业达69家,三年新增64家,其中过500万元的16家,过千万元的7家。XX年兴办的县经济开发区,到XX年底仅落户11家企业,财政收入仅98.3万元。从XX年开始,按照都市工业园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定位,主攻大投入,强攻大项目,集中大会战,强势大推进。到2012年底,进区项目累计达152个,投产企业累计达110家,初步形成了以连云港腾翔金属材料、恒辉轮毂制造、鲜禾制鞋等企业为代表的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全区从业人数1.6万人,2012年销售收入41.5亿元,入库税金1.7亿元(是XX年的173倍)。XX年新创办的临港产业园区,三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8亿元,不断强化服务效能,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着重从浙江沿海和长江沿岸地区招引船舶制造和船舶配套项目,从长三角地区招引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精细化工项目,从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招引清洁能源、机械制造项目。三年累计进区企业31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58个,超10亿元项目11个,竣工投产项目143个。2012年销售收入达80亿元,入库税金在XX年的零起点上突破8亿元。在推进城镇化上,以加快县城的现代化建设为突破口。县城,是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集聚生产要素的有效平台,是承接传递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苏北少有的同时兼具山、水资源优势的灌云县城,有着可资发掘的充足禀赋。古老的盐河穿城而过,绵延的山前河、小鸭河沿城环绕,被誉为华夏第一贤相伊尹隐居的大伊山更是大自然对灌云的赏赐,大伊山上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始社会墓葬群也彰显出灌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三年前的灌云县城规模小、实力弱、功能缺、形象差,既没有集聚外来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也没有带动农村的辐射力,因而不可能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灌云县的领导同志由此认识到,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首先必须加快县城的现代化建设,合理做大县城规模,着力做强县城实力,积极做优县城功能,精心做美县城形象,提升县城的地位,放大县城的作用。三年来,灌云始终坚持把加快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集聚生产要素、推动产业扩张、拉动增岗就业的关键之举,围绕打造“苏北有位的山水生态城市”目标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运作为手段,从环境综合整治入手,着力旧城改造,加快新区开发,推进大伊山旅游经济区建设。三年间,县城实施了400多项重点建设工程,拆迁7000多户,其中1900余户的拆违还创造了灌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零补偿、零事故、零上访”奇迹;新开工建筑面积612万平方米,新建、运营了时代超级购物中心、商贸城、四星级大酒店等一批三产项目;开工建设了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和集中安置小区;县文体中心、妇儿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新区高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等一大批民生文化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之中;新铺城区道路41公里,基本形成了环环相通的路网体系,并快速拉开了10平方公里新城框架;新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场和管道天然气,填补了灌云城建史上的三项空白;新安装路灯1630组、红绿灯9组,新建交通隔离护栏2.3万米,新铺人行道板4万平方米,集中整治期间清运垃圾1万多吨、疏浚城区河道19公里;城区新植大树3万多棵,新增绿地530万平方米。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突破,三年新开工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城镇化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凸显。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突破口。灌云是传统农业大县,过去曾受益也受累于粮棉高产,农民饱受了长期丰产不增收的痛楚。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举全县之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推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的跨越,把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化为致富农民的经济产业,灌云加快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了“人人走出门、家家忙调整、户户上项目”的创业增收竞赛活动,大力推进以扩大设施栽培、花卉苗木为主攻方向的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从XX年开始实施了三年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的高效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公司运作、股份合作、能人带动等来培植发展主体。县财政在还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县三年新扩设施栽培10万亩、花卉苗木2.1万亩,大棚蔬菜热、花卉苗木热、高效养殖热正在灌云蓬勃兴起,不仅使农民在土地上掘到了“金”,而且还拉动了流通业、运输业、加工业,产生了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拉动多渠道增收的联动效应,现代高效农业已经初步成为灌云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和最主要增长点,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致使外地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明显减弱的大背景下,对农民收入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三个层面上所作的决策,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决策思路在苏南县(市)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许多举措在苏北洼地率先崛起的县(市)也都做过,似乎没有多少新意。从字面上看,确实如此。但对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灌云县的干部群众来说,却都是全新的理念,无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实践中也无不显示了灌云的特色。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但认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却有很大的差别。三年来,灌云县的主要领导同志提出了许多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和发人深省的精辟观点,但没有订不切实际的目标,没有提哗众取宠的口号,没有做形式主义的表面文章,没有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而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民心民意,一切从灌云的基本县情出发,在客观条件许可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善谋天时之势,善用地利之优,善聚民众之力,谱写了一篇跨越奋进、激动人心的新乐章。这从更深层面上反映了他们开拓创新的领导艺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报告之三:源自解放思想的“大合唱” 剖析灌云三年走过的历程,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贫困地区要崛起振兴,不仅仅需要有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县情实际的清晰的思路、合理的布局、正确的战略和现实的突破口,而且更需要有执行落实的力度。“不落实,一切都会落空”,在一定程度上实干比思路更重要。只有把科学的决策变成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的自觉行动,化为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才能靠全县上下共同谱写崛起振兴的新乐章,形成跨越奋进的“大合唱”。而这一切,又都源自思想的解放、理念的提升和思维的创新。思想上的差距是无形的差距,也是最大的差距,更是发展滞后的症结所在。由于经济的长期落后,在灌云的干部群众中普遍存在着自卑的心结,导致发展信心不足、观念封闭保守和严重的畏难情绪。灌云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必须从解放思想起步;希望,只能从转变观念开始”。推进崛起振兴首先必须破除思想上的障碍,加快培育内生增长机制。从XX年开始,他们重点围绕解决“敢想敢干”、“务实苦干”、“善谋会干”等问题,层层递进地推进思想大解放,在全县组织实施了以激发动力为主题的提振信心工程,用“灌云人知灌云事,灌云事靠灌云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鄙视平庸,藐视无为”、“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等理念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以激活思维为主题的更新观念工程,教育和引导全县上下不为传统的思维定势所束缚,不为既有的发展模式所局限,不为暂时的困难而却步;以激励实干为主题的创新实践工程,着力营造崇尚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社会氛围,为实干者减压、为改革者松绑、为探索者卸担,使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加快走上了推进灌云崛起振兴的舞台。观念变,一变百变;思想新,一新百新。自信不自卑、苦干不苦熬、服气不服输已成为灌云人最显著的精神特色,并转化为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知耻而后勇”。一旦打开解放思想的“闸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成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详细考察灌云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进程,可以发现,灌云县的领导同志不仅善于通过解放思想来扫除存在于全县干部群众中共同的思想障碍,而且十分注重紧紧围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决策,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的思想认识问题,在提升、凝聚、增强、激发“四个力”上下功夫。这无疑是灌云县在解放思想进程中显现出来的一大特色。在解放思想中,着力提升县级领导班子的指挥力。县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思想解放的程度,事关整个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决定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三年来,灌云县的主要领导同志在推进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把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理念的共识;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中,不断深化对基本县情的共识;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反复比较、研讨、论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战略突破口的共识;在总结过去“醒得晚、下床迟”的教训中,不断深化对强行入轨、强势推进工作方法的共识。正是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深化上述四个方面的共识,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才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释放出来。县委响亮地提出了“五个看齐”的口号:“基层向机关看齐,机关向班子看齐,班子向班长看齐,班长向更高的目标看齐,全县各级干部向县委书记看齐”。大家胸怀同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极大地提高了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不仅成为善作决策的司令部,而且成为善抓落实的指挥部。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组织实施;事关条线的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都由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狠抓落实;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人大、政协的领导班子也都着眼大局、围绕中心,在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作决策、抓落实的工作。尽管有些决策在实施之初少数人可能会不理解,甚至引起一些非议和指责,但他们始终直面矛盾困难,敢于动真碰硬,在实干中凝心聚力,在实干中突破障碍,让成功的实践来判断;对确定了的工作,立说立干,先干后说,多干少说,不达目的决不罢手,确保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灌云的实践充分说明,成功的实践,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最有力的武器。在作决策、抓落实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两个一把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灌云县委书记唐铁飞同志,理论素养好,眼界思路宽,思想解放,观点新颖,有长期在贫困地区担任县级领导工作的经验,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既有高人一筹的独到见解,又能正确集中集体智慧,处人处事坚持原则、刚毅果断,光明磊落,又关心同事、体谅下属,充满情义,在干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县长尹哲强同志,思想修养好,工作思路清,情况熟,作风实,能吃苦,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很强的组织指挥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置疑难问题的能力。他担任灌云县县长职务已有八年之久,不计名利,勤奋工作,既能在县委班子中甘做配角、当好助手,又能在政府班子中当好“班长”、抓好协调,在干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最难能可贵的是,素质和能力都比较强的党政两个一把手,相互尊重、相互敬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包容,在工作上紧密配合,在私交上感情深厚,真正做到了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公开讲话和私下议论一个样。党政两个一把手如此精诚团结、亲密无间,带领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在县级党政班子中是不多见的。这恐怕也是灌云县之所以能三年巨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解放思想中,着力凝聚机关部门的向心力。县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是县委、县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灌云与不少地方一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门中梗阻”的现象。机关各部门基本上是各守各的门、各用各的权、各做各的事、各谋各的利;有些部门遇到“好事”争权夺利,碰到“难事”推诿扯皮,甚至政出多门、相互牵制;有的部门对上看脸色,做表面文章,对下摆架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灌云县的领导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机关作风不转变,部门“中梗阻”的现象不解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就无法实施、落实到基层。为此,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他们引导机关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全体机关干部正确认识机关部门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负的重要责任,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部门既有权力和既得利益的调整,正确处理条条与块块、管理与服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由此带来了机关作风的深刻变化。机关各部门围绕中心、关注大局的意识增强了,服务块块、服务基层的气氛浓厚了,互相协作、配套联动的作风形成了。从而大大增强了机关部门的向心力,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既积极行使各自的职能,又注意相互配合,保证了整个县级机关高效协调的运作。三年来,经贸部门认真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积极落实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举措,强势推进招商选资,全力培育规模企业,多策并举拓展服务业,强力推进民营企业在跨越发展中上新台阶,为扩大工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作出了贡献。外经贸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外贸,着力主攻外贸,开创了灌云外向型经济的新局面,2012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一亿美元大关,位居连云港市四县之首。农业部门坚决贯彻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重大决策,按照三年建设10万亩设施规模农业的目标,编制《灌云县设施栽培基地建设规划》,抓好土地流转,争取项目资金,丰富运作模式,加强科技服务,树立典型引路,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城镇化的总体部署和加快县城现代化建设的决策,以科学规划引领县城建设、以高压靠身的责任保障县城建设,以先进的县城经营理念加快城市建设,保证了400多项城建项目有效实施,很好地发挥了担纲推进城镇化主力军的作用。财政部门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为首要任务,积极打造发展财政、和谐财政、为民财政、创新财政、阳光财政,努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管财的文章,保证了财政实力稳步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财政形象不断提升,财政工作多次获得省、市表彰,连续三年获得“全省财政收入增收先进单位”。劳动社保部门和民政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的各项举措,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关心弱势群体,开展民政帮扶救助,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了积极努力。金融、工商、税务、供电等部门积极配合地方发展大局,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法、组织、宣传、纪检、监察等部门,也都自觉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崛起振兴、跨越奋进创造了团结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思想中,着力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面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决策的根本组织保证。三年来,灌云县委在这方面采取了三条坚决果断、卓有成效的措施:一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把精兵强将放在第一线,为提高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树立正确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三年来,灌云始终坚持“把创业有功的人用起来,把敬业有进的人留下来,把无所作为的人调出来,把败业有余的人撤下来”的用人导向,不看说功看做工,不看资历看实绩,不唯学历看能力,选派有谋事之策、干事之才、成事之能的干部到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基层乡镇担任主要负责人。坚持实绩突出进位制、工作后进移位制、排名末位淘汰制,将干部位置与实绩位次挂钩、干部变动与发展排序挂钩,彻底打破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对实绩突出的干部给荣誉、给实惠、给地位,大力使用敢思敢想、敢试敢闯、敢做敢当的干部,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在状态的干部,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格局。三年来,全县评选出“十佳招商能手”、“十佳公仆”等15个“十佳”,并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向连云港市委推荐提拔的1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县委提拔或重用的193名科级干部,大多是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城市建设一线作出贡献的同志。正确的用人导向,对提升干部的素质、增强执行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拓宽眼界胸怀,提升知识素养,为增强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打好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精心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以来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组织开展“从我做起,勇争一流;激情奋斗,无悔人生”的主题教育;紧贴跨越发展大局,积极开办“星期六干部学校”,创办“创新与发展论坛”,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开设相关知识讲座;先后组织66名科级干部、332名村(居)党支部书记赴韩国考察学习,20名乡镇党委书记和317名党支部书记赴华西村学习培训,100名村干部赴山东、盐城等地参观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教育、培训,多层次、多方面的参观考察,一方面,使广大干部加深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的认识,提升了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崛起振兴、跨越奋进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使广大干部提高了理论素养,拓宽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拓宽了知识面,积累了与时俱进的理论智慧,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增强了从本部门、本乡镇、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实行倒逼机制,强行入轨、强势推进,为增强全体干部的执行能力养成真抓实干、紧张快干的良好作风。他们在全县干部中深入开展“治假、治浮、治庸”的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做官就要做事,做事就要尽责,尽责就要见效”的理念,大力倡导“真才实学、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真绩实效”的“四真四实”作风。以“高标准、快节奏、严要求、创一流”的工作导向,强力推行责任靠身的“四个一”工作法。按照“要事第一、一事一列、一人为主、一段一结”的要求,把事关发展的重要事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作为第一位的工作,并量化为具体项目,集中精力重点抓;将发展中的大事、要事一个个地排列出来,定人头、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一项工作由一个人具体牵头,一套班子全程负责到底;每项工作完成后及时问责问效,一事一清,兑现奖惩不欠账,从而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重点不明、责任不清、落实不力现象的发生。严格实行倒逼推进的督查机制,对每项工作都倒排进度、倒排时限、倒排任务,从头开始就以靠身的责任来压、以严格的督查来推、以到位的奖惩来促,“鞭打快牛、棒打慢牛、淘汰懒牛”,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一着不让地狠抓落实推进。县、乡(镇)机关全面推行1/3的人离岗招商、1/3的人服务基层、1/3的人留岗敬业的“三三制”工作机制,把大部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逼向”园区建设、重点工程、招商引资、拆迁拆违、信访稳定、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第一线,着力构建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灌云的实践又一次表明,在长期贫困的地区,处在崛起振兴的初始阶段,强行入轨、强势推进的做法,虽然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但却是唯一有效的办法。挤压式,“压”出了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紧逼式,“逼”出了干部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从不适应到基本适应,从基本适应到成为习惯,习惯而后自然,进入自觉、自为的状态。在调查中,灌云的许多干部都说了同样一句发自内心的话:“我们现在承受的压力很大,工作实在太紧张,但心情舒畅,身累心不累,看到一件件事在自己手上干成了,确实很有成就感、荣誉感,想到这一点,一辈子也就无怨无悔了!” 在解放思想中,着力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实践表明,要想摆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形成强大的内生机制,而广大群众的创造力是内生动力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三年来,灌云县委、县政府以全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显著的成绩来凝聚民心、激发民力、引导民众,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一是用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民心向背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的成败得失,而如何为群众谋求利益是民心向背最直接最实在的尺度。灌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和意愿放在首位,精心打造民心工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来凝聚民心,赢得群众对发展的关心、支持和拥护。因此,他们在做决策、干工作时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当发展决策与群众意愿出现分歧时,始终坚持以群众意愿为先;当工作推进力度与群众承受能力产生碰撞时,始终坚持以群众承受能力为先;当干部与群众发生矛盾时,始终坚持以教育干部为先。拆迁工作被喻为城建第一难,三年多来,灌云在城市建设中,拆迁7000多户居民,其中还有1900余户的拆违工作,公共利益和某些个体利益产生矛盾在所难免。面对这种全县发展大局与部分群众利益相冲突的情况,县委、县政府不是居高临下一拆了之,而是俯下身子倾听意见,站在群众的立场作决策,明确要求不能让群众的利益受损,补偿款一分不到位,就不能动群众一片瓦。三年来兴办那么多项目,没有向群众集资一分钱,没有扣干部一分钱工资,而且在连云港市四县中首家将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的真诚善举,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城建工作中的为民谋利是县委、县政府把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一个缩影,但凡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举措,无不是在倾听呼声、了解民意、为民谋利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民群众与县委、县政府的心贴得更近了,这就为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贯彻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用关注民生激发民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民力是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要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付诸于生动的社会实践,只有把已有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才能激发埋藏于民间想富致富的强大冲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三年来,灌云县委、县政府本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所共享”的宗旨,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发展的积极性。除了各级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以外,XX年县委专门成立民情巡视办公室。4名精干的工作人员,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和形象,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深入到基层企业、深街背巷、田间地头,明察暗访,及时发现、深入了解倾向性、普遍性、敏感性的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三年来,4名工作人员平均每人行程3万公里,共察访了20个乡镇、317个行政村、61个部门单位、93个企业,接触干部、群众、客商6000余人次,接待预约来访500多人次,发展民情联络员811人,累计上报重要社情民意418条,提出建议241个,及时办结率达90%以上。设立民情巡视办公室,是灌云县的创造,它已成为县委、县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真实的依据,使群众反映的许多民生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也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随着县委、县政府关注民生的各项举措的落实,一方面,使广大群众从自身得到的实惠中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是在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谋利益,对党和政府的所作所为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到,只有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才能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有效地改善民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普通百姓支持改革、投身发展、艰苦创业的激情。三是用培育典型引导民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灌云县委、县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特别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富民政策后,一方面广泛动员发动,另一方面注重培育典型引导群众。XX年以来,灌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科学规划、强势推进农业设施栽培。然而,由于长期的发展滞后,农民对致富的信心不足,不愿下本钱“冒险”,因此,这项政策推行的初期,农民观望的多,参与的少。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果断地采取示范带动和典型引导的办法,让农民真切感受到设施农业看得见、学得来、见效快。XX年,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带头建设蔬菜大棚2600亩,取得初步成效后再转让给农民。同时,县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新建每个标准日光温室奖补4000-5000元、新建每个标准钢架大棚奖补1-2万元,较好地调动起了一些脱贫致富欲强、经营理念新、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乡镇、群众投身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培育出一批带头致富的典型。沂北乡共建设施农业6000亩,获县政府奖励33万元;龙苴镇石门村支部书记王占志不仅带动家家户户建大棚,本人也建日光温室5个,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周围人富裕的例子层出不穷,农民感受到了设施农业带来的收益,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投身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去,设施农业栽培面积和农民手中的钞票,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三年前,许多人对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10万亩设施栽培高效农业的目标持怀疑态度;三年后,县委、县政府提出再扩建10万亩的任务,很快就得到了落实。这一鲜明的对比充分表明,灌云县的广大群众已真正被动员起来了,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致富冲动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激发出来了,全民自主创业的氛围正在形成,并必将会不断提升到更高级的程度。实事求是地说,灌云县三年来所发生的显著变化,在县域发展的征途上仅仅是良好的开端,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总量规模还不大,综合实力还不强,群众的生活还称不上富裕,在更高水平上解决好民生问题还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但是,这三年的显著变化,给人们的启示却是十分深刻的。用灌云人自己的话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必胜信心;“谋划比计划更重要”,既要敢于冒雨而行,更要善于未雨绸缪;“实干比说教更重要”,既要靠思想教育引导,更要靠实干行动引领;“团队合作比个人奋斗更重要”,既要倡导个人激情奋斗,更要倡导团队合作拼搏。从灌云县三年的显著变化,联想到苏北其他县(市)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实践,可以引申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洼地崛起、跨越奋进,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提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精、气、神。具体地说,就是要有“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志气、“自尊自信,争先进位”的豪气、“敢试敢闯,敢冒风险”的勇气、“审时度势,善谋良策”的灵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锐气、“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的静气、“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的士气、“求真务实,和谐稳定”的风气。“八气”齐备,焉有不兴之理!(调查人:顾介康 顾新华 朱采莲 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江苏省经济学会)

第五篇: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今天,我省欠发达地区如何把握机遇,推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在于:一是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迫切需要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创新;二是改变农村人才素质低和人才缺乏,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开发步伐;三是破除农村旧的人才观念,迫切需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益。欠发达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经济落后了,必然要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较差,必然要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同时,搞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

二、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资料表明:世界银行所确定的十项现代化标准,泄辛钌形创锏剑绕湓诟叩冉逃⒄购途梅⒄顾缴系牟罹嘧畲螅锵执曜嫉?/span>10.7%和26.3%;其次在“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和“城市化水平”两项标准上,也只达60%左右。很容易看到,千万差距的因素很多,但关键的因素在于中国广大农村发展缓慢,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经济依然落后。其中最重要问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差。以缙云县为例:目前,全县人口43.53万,其中农民人口39.66万,农村劳动力22.73万,外出务工人员5.5万,农民人均收入2362元(2003年农经统计年报),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培训或教育的只占10%,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公占4.5%,在农村同龄人中公有5%左右的人能够进入中等学院学习,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回到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处于低层次、自发性阶段。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其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原始性、自发性阶段;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尚存在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与物质酱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还存在着体制上的障碍,流动尚未达到“自由”状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质量低下,限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深入基层的太少,网络不健全,技术到第一线的更少。从缙云县情况来看,农村科教体系是“网散、人散、线短”。真正的科教网络没有建立起来,根本没有主渠道。虽然开发了农业科技成果,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主要问题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到生产第一线,长期坚持从事农村成人再教育、技术更新培训的人很少,乡镇农技站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大部分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几乎不过问学习。

下载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范文合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今天,我省欠发达地区如何把握机遇......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

    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查报告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小面额货币硬币化,是货币发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以耐磨损、流通次数多、使用寿命长、节约流通......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精选5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今天,我省欠发达地区如何把握机遇......

    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五篇)

    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查报告 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查报告2007-12-12 15:35:4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查报告欠发达地区硬币流通情况的调......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共五则范文)

    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全党、全社会调度重视人才开发利用的......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关于和林地区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 前言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也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难......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作为一个农村人,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利用假期时间对自己所在县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