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2 19:2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是XX大学X学院2012届毕业生,有幸通过选聘担任xx市XX区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作为一名法科学生,入职以来,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添砖加瓦,我想到了法制宣传教育这条路。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吹响了迈向新世纪、实现新跨越的号角。现在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在大力开展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解决农村当前各种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项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工作。

一、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现实意义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这些,都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障 切实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制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确保农民和农村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诚实信用,自主决定其经

济活动,依法维护农村交易安全与合法权益;确保农村市场的公正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使农村经济有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新的提高。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的客观需要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有利于畅通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渠道,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适应农村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法律行为,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和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使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工作

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就是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意志,做到村务公开,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和维护作用,提高广大村级自治组织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各项村级事务的管理,充分保证广大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行使,保证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使整个农村社会有章可循,稳定有序,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农村的实现。

二、大学生村官们如何在基层法制宣传教育中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的知识水平高、能力强,是农村建设队伍中的新血液。我们拥有过扎实的理论知识、活跃的思维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可以充分发挥上述优势,就可以有效弥补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人才短缺问题,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参与农村基层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为

推进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我在接近一年的工作中,渐渐地摸索出大学生村官如何开展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交流如何能够做的更好。

(一)走进校园开办法制讲堂,法治观念从小抓起

联系村辖区内的小学,每月一次到学校内给小学生们开展法律基础知识授课。以丰富详实的案例,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原本艰涩难懂的法律原理,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小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法制小故事不仅仅更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更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更多与自身成长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如何辩明是非、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任职一年以来,本人已先后在学校讲课10余次,反响热烈,有效地增强了村里小学生们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等主题日,进行法制宣传。

借力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际禁毒日、法制宣传日等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联系了司法局、律师事务所、法学院学生社团等单位,以大型法制宣传教育街头巡展、观看法制电影纪录片、趣味互动活动等环节将法制宣传活动深入落实到村民当中。活动过程中,我们邀请的嘉宾结合不同的主题,对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有侧重点的剖析释疑,使法制宣传活动不流于形式,更深入人心。

(三)设立法律服务站,解决村民生活法律问题

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村里设立起了XX村法律服务站,通过村委会开会通知,下村入户分发名片造势。利用空闲的时间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接待村民的来访。法律服务站成立8个多月以来,已接受村民来电来访32次,调解村民之间的纠纷3次,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代写法律文书10次,代理村民出庭诉讼业务4次。切实为村民干实事、干好事,定纷止争的同时,也起到了法制宣传的效果。

做好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全面提升,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我们大学生村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再接再厉,扎实工作,推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再上新台阶,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绵薄之力。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中央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为扎实稳步地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主线,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指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宣传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要明确一个目标,即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电台、墙报、宣传栏、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新闻、简报上有信息、村址上有横幅、墙壁上有标语、黑板上有专栏。宣传教育活动划分三个阶段,在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和行业特点展开活动,形成浓厚的宣传教育活动氛围。

具体要求:

1、指定专人编辑好工作简报,发放《致全镇人民的公开信》,在《乡土》设专栏宣传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的先进党员干部和建设新农村的村级集体典型。积极与媒体沟通与联系,争取他们多报道我镇开展宣传教育的经验、作法。

2、各单位定期出宣传专栏,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目的要求、经验做法及先进典型。在人群密集场所制作悬挂宣传横额2—3条,各村村址要制作悬挂1条以上宣传横额和30条以上宣传标语,营造活动的舆论氛围。

3、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宣讲团,结合农村和基层实际,充分利用农闲、雨天、晚上时间和节假日、农民工返乡时机开展通俗易懂、能见实效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室、寒假期间的村小学等阵地组织好学习和教育活动。

5、整个宣传教育活动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解决,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群众最关心问题的解决,推动和谐农村建设;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农村党组织与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第一阶段:学习发动阶段(3月—4月)。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并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特点,围绕“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搞好思想发动工作,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自觉参加并推动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在全镇迅速展开。

第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5月—6月)。在深入学习和动员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大张旗鼓地组织本单位、本部门职工群众,紧扣目标,围绕主题,深入实践。特别是要牢牢抓住“二十字”方针,以“发展”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着力点,全面深入地开展好宣传教育活动。

1、以组织编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校本教材”为依托,通过团队班会、板报、手抄报、研究性学习、主题征文、成立“小宣讲团”、上街宣传、小手拉大手走访调查、社会实践、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结合少先队“达标班、达标生”活动和团委“农村新天地、青春大舞台”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做新农村建设宣传大使、文明使者,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特别是向农民宣传党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农政策,统一群众思想、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2、紧密结合“真情服务三农”活动,开展“生产发展,科技先行”、“相信科学、消除迷信”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我为农民讲科技”活动。

3、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专、兼职文艺工作者,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到各村开展“先进文化进农村”活动。

4、紧密结合当前我镇农业农村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组织各部门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

5、紧密结合镇情,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为载体,以“我是新时期农民”和“新时期、新农民、新风采”为主题,开展典型评比活动。

第三阶段:梳理总结阶段(7月—10月)。各单位结合“二十字”方针要求

和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讨论活动对于我镇、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符合新农村建设标准、适合我镇实际的好思路、好做法,认真总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提出各自的详尽具体、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和举措,并形成总结材料,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其他要求

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本项

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精心设计活动,切实抓紧抓好。

2、各单位要充分调动好本部门、本单位人员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3、突出重点,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要围绕宣传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版面,形成宣传舆论的声势,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附:宣讲活动宣传口号

中共海青镇委员会

二○○六年三月六日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口号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新农村,促进新发展。

3、建设新农村,树立新风尚。

4、建设新农村,营造新环境。

5、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

6、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设家乡。

7、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

8、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

9、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当人民群众贴心人。

10、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做发展致富带头人。

11、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1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3、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4、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6、为党旗增辉,让人民满意。

17、胸怀全局,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18、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19、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21、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发展社保事业建设和谐农村

23、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24、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25、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三篇: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

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战略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实基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农村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但问题依然很多,形势依然很严峻,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仍然经常是人们关注和批评的焦点问题。

一、农村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引发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的法制环境令人担忧。

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我国农村地区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但在一些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法制观念依然比较淡薄,少数农村基层干部法律素质不高,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农民的法制意识仍较淡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农村法制建设逐步纳入正轨,改革开放政策提出并不断深化,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渐趋复杂,法制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广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律意识逐渐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也日益增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很多看似正常却与法不符的现象。农民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足,总存在杀人是犯法,环境污染、乱开采等涉及社会共众利益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自己没有杀人放火就不会触犯法律,自己也没有必要去学法,更谈不上用法。殊不知法律不仅调整刑事犯罪关系,还调整农民在生活、生产、政治等方方面面形成的许多法律关系,辟如农民建房,农民认为自己建房放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谁也管不着,其实里面就涉及了土管,村镇规划,邻里关系等多个法律法规。

(三)法制建设脱节引发农村多种问题 在农村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大部分人对法律意识的淡薄往往引发许多社会的不稳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意识问题。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的村民不喜欢撕破脸打官司,造成一些应该对簿公堂的当事人走了民调、信访的途径。在信访过程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往往不走正常程序,为了相互壮胆就采取集体越级上访、堵路等违法手段。

二是农民打工就业问题。土地减少,农民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县城里的各类企业、农村的乡镇企业就成为农民主要的就业谋生岗位。但由于农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很难通过市场化的原则平等地处理彼此间劳动关系,“有劳动没合同,有合同不平等”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农业执法相对薄弱,农村司法和农村法律服务和农村法律服务滞后。存在农村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农业执法主体混乱,甚至错位,农业执法人员太少,且经费严重不足,农业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农业法律法规太原则,无法依法行政,农业行政执法缺乏监督机制。

四是农民信“访”不信“法”。眼下,不少农民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不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而是采取上访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法制建设滞后的原因探究

(一)农村立法的社会渗透力不足是造成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

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了五级政府,各级党组织也深入到农村,国家政权对基层的是渗透力不可谓不强,但国家法律在农村的推行还存在种种困难。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有关农村、农民的立法处于滞后状态。从法律的分布来看,其中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多为城市而立法,而关于农村的法律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立法的过程来看,我国制定法律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立法形式,体现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往往更多的取决和体现相关部门的意见和态度,其他“左邻右舍”机构的意见有时也能发挥一些作用。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声音和利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民与市民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机会和待遇的不平等。在这种状况下,所制定的法律往往与农民的实际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相脱离,从而使某些国家法律、法规难以在农村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是执法过程的不严肃对法治造成损害。许多地方办事靠长官意志,靠喝酒融洽关系。要让客人喝好,你首先得自己喝好。如果把客人喝醉了,那就说明接待好了。喝酒有时真能办成事,能赢得领导的好感,所以基层的干部几乎没有不会喝酒的。县上许多局长、乡镇长都有很严重的胃病,有的患了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但酒还是照样喝。法律不如文件,上级文件不如下级文件。统计问题,层层压数字。有的地方招商,申明初次行政违法免除处罚竟成招商优惠政策。公安派出所查处一个娱乐场所,要先派人去查清有无特殊背景,怕引祸上身。在当今农村,还存在少数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以权代法、以言压法的现象,这些都大大贬低了国家法律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形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法律在乡村社会难以贯彻执行,影响了法治建设在农村的进程。

三是司法公正的实现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现有的司法体制下,农民通过法院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诉讼过程的繁琐、复杂、高昂花费、司法腐败、人治干扰、某些执法官吏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办事不公等,致使农民耗了很大的成本和代价去打官司,但自己的权利仍然得不到维护和落实,从而导致农民丧失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信心,抑制了农民对寻求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造成法治建设在农村更加举步维艰。

(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农村地区法制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 2000年为1:2.79,2001年为1:2.90,2002年为1:3.11。目前我国农村尚有3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同城市比较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不配套的现象相当突出,交通、电力建设严重滞后,不少地方还靠扶贫吃饭,地方财政靠转移支付。

(三)长期的封建社会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封建意识在许多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得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我省农村的大部地方仍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严格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保障机制,农村很多地方的封建伦理规范和乡土规范还占绝对支配地位。因之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一些农村地区至今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四)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严重缺失。

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在使用时限制不够,对法制造成伤害。在农村地区,地域的间隔、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律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落后、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无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恶人恶事不闻不问,使广大农民产生权大于法的认识,认为学法无用,使得有的农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法律。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一些地方出现裂痕。有些人还故意歪曲事实挑动不明真相的农民群众对抗政府,使法律在农村很难得以真正实施。

(五)国家的法律体系还不是很完整。

调整农村、农业、农民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很多农村农业问题不能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仍要运用伦理道德或乡土规范来处理,乡政府的临时处臵权利很大,随意性很强,农村有很多复杂问题,乡干部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来临时处臵,事件的处理方式与乡干部的政策水平、法律水平有很大关系,造成农民对法律认识有误解,认为还是干部说了算,失去了对法治的信仰。

三、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思路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层方略,有力地推动了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构成,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础和保证,没有法治文明作为基础,实现政治文明是不可想象的,实现法治文明,是世界潮流,是强国富民之本。

纵观当前我省农村的各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到加快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农村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得到充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奔小康,真正形成一种法律理念与氛围,建立起稳定、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走“法制”这条路。

一是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增强立法渗透力 目前在有限的农业、农村法律中绝大部分是属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农业立法单一,覆盖面窄,与农村领域广泛、农业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对农村法制建设要求极不协调和适用,导致许多领域无法可依,给农业发展造成了制约。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改变过去封闭式的农业立法观念,当今世界各国积累了大量各方面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立法,如美国以《农业调整法》为中心,辅之以80多个重要的农业法律;日本以《农业基本法》为农业“母法”,配之以200多个法律;法国以《农业指导法》为基础,制定了有8编1336条的《农业法典》,上述当今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已成功地建立和健全了农业法规体系,真正实现了以法治农。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农业法律、立法经验和立法技术,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二是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村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城乡关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臵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40%,发达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则在70%以上。根据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才能基本稳定。可以预见,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比较乐观的预测是,按照1995年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4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0.6%,2020年达到65%;较为保守的预测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0.9个百分点的速度,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6.3%,2020年达到55.2%。从就业结构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按每年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计算(1981—2001年的20年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年平均下降1.3个百分点),到2020年,农业就业比重将由50%下降到35%左右,产业与就业结构偏差将进一步调整。

三是维护农村法治秩序,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1、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改善农村执法环境。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活动要结合普法教育,结合实际,结合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如围绕村务管理、计划生育、廉政建设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进行重点和专项治理,切实抓出成效。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书,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环境,转变工作方式和作风,坚决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和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2、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基层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基层的稳定关乎全社会的稳定。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综治办和人民调解组织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要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认真做好村民来信来访工作,做好涉法性上访事件的处理。

四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新农村法制观念。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在农村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和保障农村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五是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

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将我国依法行政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法治政府,这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重要步骤。建设法治政府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职权法定,越权无效。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包括政府职能定位、管理模式和追求目标在内的完整体系。它蕴含了政府逐渐走向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的基本理念。加强依法行政。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六是坚持依法治村,推进当前农村法制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这就是说,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着眼点和发力点,不仅仅只是物质层面,而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通过以人为本,把人的文化素质提升上来,形成新的农民群体,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建设和谐社会,做好农村法制建设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法律素质的全面提升,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使命的顺利完成,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完善农村法制建设,推动农村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开拓创新,再接再厉,扎实工作。

第四篇: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司法所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优化环境暨“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听证会有评议代表提出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等问题,我局现结合单位实际做出如下答复:

首先我们对听证代表给我局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各界对我局的关注、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社会各界人士的理解和支持,经过我局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我们现以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一类单位,这不仅是市委政府、社会群众给我们的荣誉,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是对我局今后工作寄予的巨大期望,为此我局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干警,在学习上、工作上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为了不辜负群众的信任,上级的重托,我们时刻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保垒型支部、创新型队伍、复合型干部为目标,号召全体干警,特别是各部门负责同志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听证代表提出的我局工作人员素质差、基层司法所不发挥作用问题,我局认为这样理解我局的全面工作还是有失公正、有所偏颇、过于臆断的。

欲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单位、集体、个人的完善和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撮而蹴。我局目前从机构设臵到人员的配备,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设备,基础设施建设到机关队伍建设,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和健全起来的。但是由于受时间和历史条件等的局限,我局的各项工作开展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距离群众要求和社会的需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我局没有

被眼前的暂时的困难所羁绊。在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上,我局针对全体干警年龄结构差异大,知识结构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从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组织干部以个人自学和集体讨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干警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警浓厚的学习兴趣,局里还建立了学习奖励激励机制,凡是通过自考、自修取得本专学历和专业资证的干警,局里都给予通报表扬并给予物质奖励。截止目前我局在编人员本专学历以上干警以达90%以上。同时,为了激发单位科室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局内各科室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干部为骨干的工作机制,在工作中老同志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工作中积累经验传授给新同志,新同志也可以在向老同志学习的同时,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现代化办公信息和手段与老同志交流沟通,达到共同提高进步的目的。

其次,针对我局基层农村司法所不发挥作用的情况,我们认为造 成这种思想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机构改革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司法所自2001年起在机构管理、人员编制、工资薪酬上从乡镇政府脱离,纳入我局统一管理以来,但大部分司法所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这使得基层司法行政职能相对弱化,不能全方位引起农民的重视。从2010年起,省司法厅提出了加大基层规范化司法所的建设力度,目前各乡镇司法所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条件,但还有部分乡镇司法所的办公业务用房正在施工当中,未完全投入使用。二是在队伍建设,省厅要求,规范化司法所在人员编制上是每所在2至3人,而目前在全市11个司法中只有2个司法所是2人编制,其它所还都是1人1所。我们知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诸多职能,随着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司法所承担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工作越来越繁重,为了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人员编制的不足,办公条件等设施相对滞后的困难,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了能弥补我们在工作中人员上不足,我们各乡镇司法所竟聘、培训、上岗的录用程序聘用了司法协理员,协助参与各司法所的日常工作。长期以来,根据农村的实际司法需求,我们广泛的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我们通过“法律五进”活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为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在我局在全市11个乡镇(社区),85个行政自然村均设立了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展人民调解员390余人,并通过实施“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农民矛盾纠纷实际工作中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最为关心和重视的根本问题,同江市作为国家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我们基层农村司法所在推进我市农村法制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将继续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将更加优质司法行政服务提供给广大农村和农民兄弟。

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没有我们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没有来自

你我他的积极参与,就没我局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就不能更好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但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不仅是在当时还是在科技、信息、舆论广泛发展的今天都是适用的。我们诚恳的接受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局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及时批评指正,适时监督。但我们也希望您对对我们的提出的批评也是公正客观的,是实是求事的,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盖全,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同时也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当然工作好坏与否也不是哪个人能说得算的,我们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做到痛定思痛,居安思危,广言纳谏,与时俱进,时时处处装着老百姓,想民之所想,忧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那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同江市幅员面积6300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9个社区,85个行政村,总人口近2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6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县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做好做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是我们司法行政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司法所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的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等职能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密切相关。针对农村司法所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这些问题,现结合我市司法所实际工作情况,拟提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法制环境。首先围绕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深入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法律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增强农村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民主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提高农民依法办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乡镇(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维护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努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四是深化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

训班、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律考试等,努力提高其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指导,建立有效的检查考评与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的素质。

二、要切实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在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面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首先要注重“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切实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贯穿于解决矛盾纠纷的全过程,促进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接联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引导和教育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活动,利用人民调解便民、利民和不收费独特优势,积极化解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流转、劳务纠纷、群体性纠纷等复杂疑难矛盾。落实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运行中的优先原则,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农村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指导者、实践者,需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基础建设,进一步调整、充实、巩固乡镇、村(居)委会调解组织,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和加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组织。定期开展调解员职业技能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与乡镇大调解中心建立联合排查、联合调

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健全预防处臵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提高依法预防和处臵的能力。三是要坚持以防激化为重点,开展创“四无”活动,严防因调解不成而引起自杀事件、刑事案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四是要完善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臵、联动联调和考核奖惩等机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情况报告、案件分流、调处反馈、督查通报、台帐登记、责任查究制度,真正做到底子不清不放过、情况不明不放过、矛盾纠纷不化解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放过。

三、以社区矫正、安臵帮教为工作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消除不稳定因素。农村司法所要发挥好牵头和协调职能,首先要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分析、排查核查、监督考察、惩罚奖励和教育矫正工作机制,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制教育、公益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控,严防脱管漏管。三是会同边防公安派出所、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落实帮教力量,逐步实现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规范化,对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帮教对象进行重点帮教防犯,落实帮教措施,进行动态管理,力求做到不脱管、不失控。四是创新帮教形式,积极开展大墙内外联合帮教活动,将安臵帮教工作的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亲情教育、社会帮教、职业介绍等向狱所内延伸,形成相互延伸、双向互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五是全力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基地的建设工作,协调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

策,努力提高安臵能力。六是加强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认真落实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责任田,使其回归后有条件自食其力;对丧失劳力,符合特困户、“五保户”等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落实社会最低保障制度等有关社会救助措施;对贫困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要做好帮扶工作,使其尽早脱贫致富;

四、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一是通过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乡镇、村(居)和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依法解决和处理农村反映强烈、农民迫切需求的问题,为新农村重点工程建设、农村旧村改造、优化发展环境和重大疑难涉法信访等问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法律服务,正确引导群众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解决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切实为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真正形成以县市级窗口为中心,乡镇司法所为依托、村屯居委为便民点的全覆盖,扩大受援面,针对农村困难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帮困、法律扶贫、法律维权,简化法律援助程序,快速办理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

五、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新农村的能力。农村司法所作为一级政法组织,与边防公安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共同组成乡镇一级的政法体系,是司法行政机关扎根基层,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前沿。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一是要抓住中央关于基层农村“两所一庭”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在司法所办公用房、硬件配臵、交通工具、现代化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投入。二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及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满足农

村多层次法律服务需求,增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三是要树立立足基层、面向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真心为民惠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与农民朋友真心交朋友,找准服务新农村的切入点,帮助农民朋友走向致富道路,以为换位。

农村司法所要切实解决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问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必经之路,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基层司法行政资源,才能全力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相信各基层农村司法所在中共同江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推动同江经济社会科学跨迈越发展”的工作指导精神的鼓舞下,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方针,围绕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积极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围绕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和法制建设,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围绕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等工作;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这些举措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司法所有效提高基层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同江市司法局

2011年5月23日

第五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题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终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朝天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大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整合资源,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筑起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朝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抢抓机遇,加强调解组织和阵地建设

一是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建设。为让人民调解深入基层,更贴近群众、贴近民间,我区本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强化基础的原则,认真规划设置辖区内的调解机构,多层面搭建调解机构网络平台,在全区各乡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调解组织,其中建乡镇调委会2xxxx、村调委会21xxxx、居民社区调委会xxxx,配备调解人员125xxxx,各调委会统一制作了印章、标牌,制定完善了规章制度。全区统一制作发放规范的调解文书2240本,对申请、受理、登记、调查、调解、制作协议、回访记录等操作流程进行了统一,切实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健全,人员到位,调解规范。二是加强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心下移,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村级调解组织建设纳入“三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验收。为搞好试点带动,每村协调投入资金上万元,首批确立的中子枣树村、尧坪村、曾家太平村的调解阵地建设,由司法局长亲自带队指导,建立了标准统一的、规范的调解庭,全部达到有固定的调解室、办公室、有标牌、有印章、有规范的调解格式文书、有调解业务登记薄,调解室内设有调解主持人、调解员、书记员、当事人座牌等。各调委会建立了公示制,将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职责、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制度、调解纪律等全部公示上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在示点村的带动下,全区6xxxx村调委会阵地建设已全面完成,正在验收之中。其产权同其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样按国有资产管理,村级组织拥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余下的14xxxx村的调解组织阵地建设全部完成,到时全区农村调解组织阵地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民调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二、突破经费难点,整合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们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动出击,突破调解经费难点,整合现有资源,保障调解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局领导多次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协调区财政从2011年开始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按地区人口人平0.1xxxx列入财政预算,作为区司法局指导管理调解工作的工作经费。二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中每个村xxxx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将其中xxxx元用于搞好村调委会的阵地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现全区有xxxx乡镇调委会、6xxxx村调委会达到了“五有”、“四落实”。三是将村委会书记、村主任、村妇女主任等三职干部作为村调委会组成人员,乡镇(居民)调委会人员也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同时选配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以及在政法战线上工作过的退休老干部充实到人民调解员队伍中,村三职干部的工资每人每月300—40xxxx列入财政预算,其中近三分之一为调解津补贴,为提高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指导管理人民调解的职能,组织司法所对乡(镇)、村、组调解人员采取以会代训方式进行业务培训,调解培训及资料费每年投入一万余元,以保证调解人员每人每年都至少培训一次,提高了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以更好的适应新时期调解工作需要,真正达到善调能防。五是把人民调解工作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倒扣分,直至“一票否决”,其中调解经费被列入各级政府综合治理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三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抓调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局党组经研究决定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和性质,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大力加强农村实用法律知识宣传,印制了500xxxx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实用法律知识资料,在送法下乡活动中广泛散发,营造人民调解工作的大环境,加强人民调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力度。

二是围绕经济建设抓调解。不少经济纠纷在调委会主持下,通过双方协调达成协议,既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又保证了法律行为的严肃性,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8xxxx,经济基础薄弱,在促进农民致富,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纠纷,在司法所的指导下,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降低了当事人的成本,也依据自身职责切实维护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三是围绕重大事件抓调解。对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纠纷,调委会人员都主动参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积极发挥协调沟通作用,架起解决纠纷的连心桥,使问题得到解决。今年上半年,中子镇枣树村朱万里、文建平交通事故赔偿一案,死者家属xxxx多次在上级领导来朝天视察指导工作时,拦车喊冤,并扬言要去京上访,影响极大,经司法所和镇村调解人员努力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四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抓调解。农村用水、用电、林地权属等问题一直是引发纠纷的焦点,也是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和联动,搞排查,抓苗头,为调解这类纠纷提供了保证。在今年开展的全区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工作中,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xxxx,司法所和调委会参与调解矛盾纠纷56xxxx,其中调委会调解纠纷41xxxx,调解成功率达9xxxx,防止群体性上访xxxx,制止群体性械斗1xxxx,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组,大纠纷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真正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朝天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抓住机遇,更好地履行职责。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管理,充分利用已建的调解庭和调解室,规范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二要建立分级培训机制,提高调解人员素质,分期分批组织调解员认真学习调解工作基本理论和法律政策,让其熟悉矛盾纠纷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增强调解意识,掌握调解艺术,切实提高调解员调处预防纠纷的实战水平。三要进一步整合调解资源,形成调解合力,创新“大调解”工作机制,逐步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造“有纠纷、找调解”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好范文

下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浅谈物价部门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政府价格职能部门,应创新工作思路,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措施主动......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快农网建设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环境,离不......

    电力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加快农网建设照亮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为国......

    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最终定稿)

    实施商标兴农大战略 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工商局近几年来,我局坚持把实施商标大战略作为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切入点,明确发展重点,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发展措施,有力地......

    检察机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大的发挥新时期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有效地服务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大力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服务活动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调查一、实践目的:了解现阶段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变化,以及产生的问题。二、实践时间:2012.1.10-1.15三、实践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发言材料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区的安排部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被派驻*村。现将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工作情况进驻*村委会后,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