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19:0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第一篇: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

2007年以来,在州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厅、各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州农业系统认真贯彻州党委、州政府关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安排和部署,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陈廷华同志的精神为动力,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精神文明为载体,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以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新风正气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抓落实年”、“作风建设年”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年”活动,发扬农业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在“求实、求严、求学、求新、求好”上做文章,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州直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一年来农业工作回顾

(一)农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良好

1.农牧民增收显著。州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预计州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元,比上年净增431元,增长12.95%,其中通过农业方面,人均增收90元,远超出年初制定的250元增收目标。

2.农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了农业工作要实现“八个突破”,通过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促进农牧民增收向“十个方面”要效益,为基层、为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总体目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自治州以上级龙头企业34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企业申报农产品名牌产品12个,已批准6个。完成正复播面积484.11万亩。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实际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新建户用沼气8155户。设施农业完成2.0469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6.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示范户3万户,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特色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种子生产田完成10.3万亩。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6万亩,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二)取得的成效

1.向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效益,亩效益和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围绕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四大基地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围绕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和定单农业,围绕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和特色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粮食作物面积有明显下降。今年,州直正复播面积计划470万亩,完成总面积484.11万亩,面积增加1.23%。其中,粮食作物283.34万亩,同比增加1.02%,产量预计121.91万吨,增加1.02%。经济作物200.77万亩,同比增长2.42%。产量预计276.77万吨。

----围绕外向型农业,切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制定了《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设施农业实施方案,并拿出1445万元支持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加速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65个,新技术3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参加“西洽会”、“新疆农产品展销会”、“哈洽会”等产品推介会,使伊犁州直的特色蔬菜瓜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计划2万亩,目前已完成2.0469万亩,是历年来设施农业工作力度、发展面积最多的一年。州直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7.4万亩,设施农产品产量21万吨,产值3.27亿元,纯收入2.07亿元。

----围绕“三高”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以高效益为前提,通过一些高效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特色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为大力推广“三高”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就地加工转化升值,订单生产。州直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州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了千元亩效益,结构调

整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生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八大生产格局。即:以伊宁县为中心的粮食生产区;以霍城县、伊宁县、新源县为主的糖料生产带;以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巩留县为主的优质水稻生产区;以霍尔果斯--清水河、伊宁市--伊宁县多浪农场沿线形成红地球葡萄生产带;以新源县为中心辐射巩留县、伊宁县形成的大豆生产区;以新

源县、伊宁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为主的亚麻生产区;在逆温带形成的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生产基地;以尼勒克、昭苏、新源为主的土豆生产基地;以伊宁市为中心、辐射周边西三县形成的外向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2、向发展精准、循环、节约型农业要效益,实现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新突破。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管理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和督查到位,州直各县(市)完成新建沼气池8155座,虽然因国家项目资金到位较晚,建材特别是水泥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较大,施工队伍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建池速度,但今年也是近几年来建池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州直沼气用户达17128户,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以上,占总农户的5.8%。沼气示范村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50%。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实施,已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3、向提高农民、农技人员素质要效益,实现农民培训工作新突破。深入开展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百万中专生计划”八大培训工程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菜单式培训、巡回式培训、保姆式培训、带动式培训、网络式培训、联动式培训“六大”模式。突出开展地域特色种植业、经营管理、联户营销中介、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特种养殖业,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千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宣讲行动、“培训促春耕”助农增收行动两大行动。截止目前,州直共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其中先进实用技术培训26.35万人次,农民致富技能培训3.64万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0.5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0.40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0.8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0.45万人次,乡镇企业技能培训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5万人次,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沼气)0.92万人次,其他0.32万人次,完成培训任务的101%。“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占全疆总招生人数的50%,实现农广校招生历史最新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4、向发展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新突破。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将庭院经济发展纳入州直农业工作总体规划,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把庭院经济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专业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行政推动、政策启动、科技拉动、典型带动和服务联动,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农民依靠庭院经济增收效果开始显现。截止目前,州直农户庭院面积约15.8万亩;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农户3万户,预计庭院经济收入1400万元,户均庭院增收50元,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初步形成普通型农村庭院经济、生产加工型农村庭院经济、旅游休闲型农村庭院经济和生态环保综合型庭院经济四大类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经营项目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制作、旅游服务等,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层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5、向推进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

----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按照“三跑、二强、一突出”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实现农业项目工作新突破,逐步建立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促成效的良效循环发展机制。截止目前,共申报项目81个,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是历年来申报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州直农业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取到8辆价值176万元的农业部援助新疆的科技直通车,与江苏省农林厅达成友好合作协议,第一期伊犁现代农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实现种子工程新突破。加快良种推广,实现种子工程建设新突破。推广各类良种362.41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86.2%;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226项,新品种展示田1332.3亩。良种自繁率达到70%、使用率达到95%以上。落实种子生产田面积10.3万亩,超额完成10万亩的制种任务,其中:亚麻种子生产面积3.0万亩,冬春小麦种子生产面积3.2万亩,棉花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面积为1.7万亩,大豆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甜菜种子生产面积0.1万亩,水稻种子生产面积0.2万亩,其它作物种子生产面积0.5万亩。实现增收1177万元,使制种农户人均增收30元以上,州直农牧民人均增收8.4元。

---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信息指导农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制订《伊犁州直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伊农信息快报》,分送各县(市)委、政府和主管农业的领导,加强了对各县(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信息服务力度。注重在信息办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内涵和深度得到拓展,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受到上级领导和信息部门的重视,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共发各类信息373期,800余条。其中《农业信息》174期,《伊农信息快报》97期,《信息专报》55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10期,《督查专报》7期,《调研信息》和《调研报告》30篇。1-9月份,被州党委采用43条,州党委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1100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三位;1-10月份,被州政府采用96条,州政府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866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二位;1-11月份,被自治区农业厅采用70多条,被其它部门、《伊犁日报》、《伊犁晚报》采用50多条,调研信息或调研报告先后有19篇得到州党委、州政府领导的批示。信息工作已走在州直各部门的前列。完成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网页制作,制定网站名称,编制网页栏目内容详实,覆盖州直八县二市。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现已开通试运行,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即将开通“6786678”语音呼叫为农服务热线和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依托新疆小麦育种家伊犁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小麦育种家基地功能,构建小麦研发平台,促进伊犁州直小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冬春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培育以及相应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试验工作,引进鉴定冬春小麦新品种(系)115个,其中冬小麦79个,春小麦36个。这些试验为鉴定我区引进、选育的冬春小麦新品种的适应范围、增产效益、利用价值和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伊犁河谷新垦区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与模式研究示范,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优质大豆新品种推广,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产、高纤维亚麻新品种选育研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伊犁河谷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的研究。提供玉米、亚麻、胡麻、油葵、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系7个参加国家、自治区和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区域试验;承担国家、自治区、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中间试验15项;从国内外、区内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293份。科技成效收获颇丰,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加大。

6、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农业种植水平全面提高。积极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三定三挂钩”、科技入户等制度,服务模式、服务方式逐渐与当前农业工作的形势相适应,使农民的科技致富技能明显提高。采取在自有的试验田试验试种、承包农民土地试种、引导大户示范种植等多种途径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继续推进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强化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狠抓田间管理,在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增加亩效益。已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向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5200份,面积106万亩,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约成本25元以上。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

7、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要效益,达到节本增效。协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的各种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资金落实到位、兑现到户。据初步统计,共落实补贴资金3500万余元。按时、按要求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收到人大建议3件,完成3件;收到政协提案10件,完成10件;收到党委查办通知7项,完成7项,信息专报60期;收到效能办查办件2件,完成2件。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各县市村级会计电算化覆盖面已达40%。农牧民负担监督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不断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年”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整体推进“法治六进”和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农业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州直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63人次,执法车辆120台次,检查农资市场180个,农资经营门点1829个,收缴假冒伪劣种子、农药1952公斤,假冒伪劣肥料1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8件,检查种子、农药、化肥市场278次,查获违规经营门市45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起,组织田间现场鉴定18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8、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突破。在州乡镇企业局加挂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和农产品加工局,召开了伊犁州直首次农业产业化会议,自治区在伊犁州直召开了企农业利益联结会议,对伊犁州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力发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集群。截止目前,自治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4家。坚持“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加快建设畜牧、粮食、甜菜、亚麻、油料、特色种植、林果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康尤美、泰昆为龙头带动大豆种植50万亩,以万顺为龙头带动油菜种植30万亩,以盛康、天山为龙头带动小麦种植100万亩,以金鹰为龙头带动亚麻种植35万亩,以四方糖业为龙头带动甜菜种植40万亩的生产基地。目前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

----一村一品得到重视,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目前已建立各类农民协会、合作组织259个,比上年末增加131个,已超额完成建立200个协会组织的目标任务。州直农民专业合作经组织成员总数为172923人,比上年末增加61966人,增长55.8%。其中农民成员164658人,比上年末增加59373人,增长56.4%;带动农户数147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326人,增长141.8%。州直有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棉花、林果、药材等种植,牛、羊、家禽、蜂、马鹿等养殖,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农家乐、旅游等多种产业。

----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外向型农业。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其中工业增加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18.04%;完成出口交货值8870万元,同比增长14.84%;从业人员139650人,增长5088人;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家,营业收入1.03亿元,增加0.22亿元;1000--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家,营业收入7.8万元,增加2.17亿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营业收入5.77亿元,增加1.6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营业收入2.92亿元,增加0.55亿元。

9、要向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进展。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州直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认定面积126.1万亩,比去年增加123.86万亩,完成计划的6.3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各县(市)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配备检测人员,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已正常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以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制定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成立蔬菜协会,初步构建市场准入体系,打造品牌,组织上报各类农业品牌11家,批准6家,品牌意识和品牌效益开始显现,“特绿”、“伊惠”牌蔬菜,“茁由”牌花生,“西域龙珠”牌葡萄,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质性的新进展。

10、向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非农收入增长。通过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明显增加,层次明显提高。预计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外出务工使农民人均增收90元。

二、“三个文明”一起抓,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新台阶。制定了农业系统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七项措施促进党建工作,在全系统开展十项廉政文化建设和“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五型班子建设,大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基本规范和干部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班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班子团结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局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与下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和机关各处室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对班子建设提出建议,对单位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化解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矛盾,增进班子团结。

2.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定了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意见和计划,开展中心组学习15次,编印了240题作为干部全年学习的重点,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大讨论活动和农业系统实际,编印了《州农业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重点讨论提纲》20题、《农业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思考题》10题等,建立了州农业局机关“办文学习会”、跟班学习制度、“农情形势分析会”、考察调研汇报会、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党组成员下基层座谈讨论日等制度。先后有各县市农业局、局属各单位12名业务员到州农业局跟班学习。组织编印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典型材料汇编》3000册,供大家学习借鉴。制作宣传展板20余块,制作墙报、学习专栏30余期,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争当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领导、学习型干部,争当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模范的氛围。

今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就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学风、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等内容,作了8次专题辅导。先后组织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农村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农村经济组织、南疆特色农业考察团13批(次)赴区内外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经验。今年以来,已培训农技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1400人(次),280余人次到区内外学习考察。

(二)以绩效考核为主线,确保农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创新绩效考核方法。在绩效考核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坚持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工作。制定了《州直农业系统2007绩效考核指标及办法》,采取了各县(市)、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相互测评的考核办法,对乡镇企业、农村沼气、设施农业、种子工程、农技推广工作、项目、信息等16项农业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指标。把对各县(市)相关单位的业务指导也纳入对局属各单位的考核指标当中。上至局领导,下至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都有一定的分值对局机关各处室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变事找人为人找事,使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方式,改进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

2、创新服务模式。各级农业部门改变了传统的春催种、夏催管、秋催收、冬培训的服务模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下派工作组赴县蹲点,抓好落实。通过召开农情分析会,采取为农民算细帐、发布农业种植信息的形式,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引导农民自发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效能建设观摩会的形式,帮助各县(市)农业局、各单位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筹资3万元奖励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重大科技推广的优秀组织者及农业创新工作予以奖励。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要求各单位在文明单位的创建上都要上新台阶、有新起色。制定了《伊犁州农业系统2007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2007年农业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文明处室管理办法》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并以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学习型机关、平安单位创建和文明礼仪培训活动。提出了文明单位创建和作风建设活动要实现“一个目标”、倡导“四个看齐”、达到“十项要求”、抓好“五个环节”、注意“六个方面”、做到“七个结合”的要求。为局属各单位购买了《文明礼仪讲座》光盘,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农业系统继续开展向陈廷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促进了全系统工作作风的转变,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系统除州良种繁育中心外,其余单位申报州级、州直机关级文明单位,并都顺利通过验收。

(四)重视工青妇和老干部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3·8”、“5·1”、“10·1”、春节、元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州农业系统举办了“移动怀”庆“十七大”迎“奥运”第二届趣味运动会,局机关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添置了乒乓球等作为职工和老干部活动室。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健康,重要节日,局领导和各单位领导对老干部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农业工作的情况,广泛征求老干部们对农业工作的建议和对农业局老干工作的意见,激发老干部关心、支持农业的热情。

(五)把良种繁育中心和国有农场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制定了2007年帮扶计划、2007—2011年帮扶规划和集体与个人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措施。通过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现场办公会、专题会,督查各单位帮扶措施的落实,交流推广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好措施、好办法,帮助中心理思路,谋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到资金100万元,解决了378名农工养老统筹,解决了1450人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局属各单位和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捐款7.74万元。2007年,州良繁中心实现人均增收430元以上,扶贫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的目标。

在深入13个国有农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伊犁州直农场工作会议,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农场管理局对接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配合社保、医疗等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养老统筹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工作。目前,在职国有正式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849人,参保率达78%,离(退)休、退养人员参保率为100%。69%的农场职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范畴,农场职工人均月工资500元左右,职工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积极帮助该场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和资金,已落实自治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资金20万元,为加快农场发展创造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业全局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的还不够理想,指导农业工作全局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形势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模式和服务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服务的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业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008年农业工作思路

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采取“六项措施”,突出“十个重点”、促进“十个增效”、实现“十个突破”,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一)十项工作:一是围绕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要效益,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新突破。二是围绕把伊犁河谷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带,向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突破。三是围绕大力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实现外向型设施农业的新突破。四是围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新突破。五是围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精准农业、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要效益,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的新突破。六是围绕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快速增长,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向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实现农民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的新突破。七是围绕国发32号文件,抓好项目工作,向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支农项目要效益,实现项目工作的新突破。八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要效益,实现纠风工作新突破。九是围绕强势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向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十是围绕促进伊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增收快速增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向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实现农业部门服务质量的新突破。

(二)办好“十件实事”。一是为确保已有的17128座沼气池和新建的8000座沼气池运行正常,实现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的目标,建沼气物业管理站3个,乡村服务点25个;二是为10万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服务,应用覆盖面积达100万亩,实现亩均节本增效25元的目标;三是建成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个,县(市)级检测站6个,检测点30个,为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组织伊犁州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赴江苏农林厅检测机构培训学习;四是充分发挥伊犁河谷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子生产,力争种子生产面积达15万亩,实现制种农户人均增收50元;五是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分流班”,免费为农村培养具有中等学历专业知识人才2000人,使所有未获得学历教育的2000村级干部,均获得中专以上学历;六是抓好示范农场建设,积极为国营农场争取政策性补贴项目,资金达20万元以上;七是在每个县(市)的每个乡重点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发展;八是组织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县(市)农业局局长、书记,局属单位班子成员40人赴江苏农林厅培训;九是积极组织各县(市)农业局、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农博会、农展会、“哈洽会”等各类农产品推介会,提高伊犁农产品知名度,打造伊犁农产品品牌;十是集中全系统的力量帮助州良种繁育中心抓好稳定、发展生产,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第二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20xx年以来,在州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厅、各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州农业系统认真贯彻州党委、州政府关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安排和部署,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陈廷华同志的精神为动力,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精神文明为载体,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以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新风正气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抓落实年”、“作风建设年”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年”活动,发扬农业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在“求实、求严、求学、求新、求好”上做文章,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州直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一年来农业工作回顾

(一)农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良好

1.农牧民增收显著。州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预计州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元,比上年净增431元,增长12.95%,其中通过农业方面,人均增收90元,远超出年初制定的250元增收目标。

2.农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了农业工作要实现“八个突破”,通过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促进农牧民增收向“十个方面”要效益,为基层、为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总体目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自治州以上级龙头企业34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企业申报农产品名牌产品12个,已批准6个。完成正复播面积484.11万亩。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实际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新建户用沼气8155户。设施农业完成2.0469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6.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示范户3万户,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特色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种子生产田完成10.3万亩。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6万亩,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二)取得的成效

1.向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效益,亩效益和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围绕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四大基地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围绕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和定单农业,围绕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和特色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粮食作物面积有明显下降。今年,州直正复播面积计划470万亩,完成总面积484.11万亩,面积增加1.23%。其中,粮食作物283.34万亩,同比增加1.02%,产量预计121.91万吨,增加1.02%。经济作物200.77万亩,同比增长2.42%。产量预计276.77万吨。

----围绕外向型农业,切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制定了《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设施农业实施方案,并拿出1445万元支持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加速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65个,新技术3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参加“西洽会”、“新疆农产品展销会”、“哈洽会”等产品推介会,使伊犁州直的特色蔬菜瓜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计划2万亩,目前已完成2.0469万亩,是历年来设施农业工作力度、发展面积最多的一年。州直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7.4万亩,设施农产品产量21万吨,产值3.27亿元,纯收入2.07亿元。

----围绕“三高”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以高效益为前提,通过一些高效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特色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为大力推广“三高”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就地加工转化升值,订单生产。州直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第三篇: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2007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坚持以农民增收集体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全镇农村条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十七大和省市县关于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跳出宝应争一流,再干两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心,团结拼搏,“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镇

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人,其中,境外输出人,同比新增人;农业条线招商引资万元,其中利用“三资”万元,外资万美元,争取国资万元;新增一般纳税人企业个,同比增长%;村级减债万元,同比增长%;增创小康先行村个。全镇农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村庄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一、围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实现较大突破

牢固确立产业化是提升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力提高国家资金注入和“三资”的开发投入,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以宝应湖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核心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通过宣传发动,提高认识,积极配合农业示范区建设,以西刘堡、渔业村为主体,在做好农民搬迁安置,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清障等工作,促进宝应湖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的顺利开展;二是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2007年,继续以机场路沿河的大桥、北闸、南闸、西刘堡等村为主,围绕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达万元;实施以西刘堡村为主的6000亩省级优质稻米基地建设项目,投入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万元;三是培植壮大规模农业企业,加快重点农业项目做大做强。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进一步培植以宝泰米业、金玫瑰园、乡村大世界园艺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宝泰米业通过实行订单收购、定点收购,加快了粮食转化,促进了粮食深度加工,提高了经济效益;依托金攻瑰园、乡村大世界园艺有限公司,通过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了花卉、苗木的种植;依托宝应湖、渔业、渔场等基地,着力培植地方“六小品种”的养殖,带动了水产养殖结构调整,加快了全镇水产养殖的发展。

二、围绕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生产经营成效明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当前政策向“三农”倾斜的机遇,十分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促进农业经济振兴。一是突出科技兴农。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送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给农民,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

1、认真做好科普宣传。在科技普及上实行“三改三扩”,即改过去只培训条线村干部,扩大到村组干部及农户代表;改过去集中培训,扩大到基层培训,改单一培训扩大到多项培训。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32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镇农技中心,水产站等部门印制发放《__镇病虫情报》、《__水产》、《__农机》等8000多份,针对季节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发放科技明白纸13万份,各类科技信息资料3100份,经过努力全镇农业科技普及率达80%。

2、加强农业科技指导。镇农业条线的镇村干部、农业科技人员坚持深入田头、圩头,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防治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先后组织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秧田控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防治等项长规与突击活动,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和疫情的发生,取得了小麦单产820斤的超历史记录,水稻在大灾之年取得单产1150斤的好收成,全镇生猪检疫率达100%,没有禽流感等疫情发生。

3、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落实国家良种补贴面积8万亩次的基础上,全年向社会提供良种三麦98万斤,水稻30万斤,良种推广覆盖率达100%。加大轻简栽培推广力度,全镇轻简栽培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的84%,其中机插秧面积1.0万亩,水直播面积2.0万亩,抛秧面积1.2万亩,麦套稻0.5万亩,小麦免少耕面积达100%,最大程度的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指导帮助渔民发展网箱养殖,积极推广“稀、大、高”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河蟹每亩纯收益在2000元以上。二是突出品牌立农。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农业生态优势,积极培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进一步打造“__”牌大米、“宝应湖”牌大闸蟹、“朗亭”牌马铃等品牌,全镇农产品品牌已

达个。大大提升了我镇农业产品的对外形象,逐步使__农业走出宝应,走向全国。三是突出投入强农。重视项目建设投入。今年农业项目建设投入累计达万元,其中,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治理项目投入万元,国家土地平整项目投入万元,土地复垦项目投入万元,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等项目投入万元。继续加大对新添置农机县的补贴投入,全年共新增各类农业作业机械台套,投入

补贴资金达万元,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加快对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资金投入。重点实施了以官沟、三团、刘庄等村为主的土地平整项目区的配套,以大桥、西刘堡等村为主的土地复垦区的配套,以运西和南片为主的防汛防旱工程的配套等,今年新建农桥

座,圩口闸4座,80泵、50泵26座,350泵7座,全镇水利配套投入资金近950万元。从而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三、围绕构建和谐发展平台,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我们坚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开展“三村联创”活动。

1、宣传发动,增进共识。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大造舆论,赢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2、精心组织,典型推动。继去年三里村创全市小康先行村后,今年在大力推广三里经验的同时,着力培植以三里、东升为主的市小康示范村,以齐心大桥、船闸为主的县小康先行村,做到以典型引路,推动面上创建活动的开展,逐步升档进位,逐年达标领牌。

3、加强指导,整体推进。镇“三村联创”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镇农经中心、农技中心等部门具体镇实施。

4、咬定目标,加快创建。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各村(场)把“三村联创”作为实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措施来抓。镇党委政府出台了相关配套奖励政策。目前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三里村已于今年月通过市小康示范村验收。

二是着力拓展“双增”渠道。

1、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优质粮、草莓、特水、花卉等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大培植力度,使之成为种养主角,促进农民增收。

2、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重视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先后进行了15期20个班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400多人次,提高了我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劳动素质。今年共新增一般农民纳税人企业个,向县外输出劳动力12868人,其中新增外境劳务输出71个,成建制输出800人,就地转移19844人,输入421人。全镇农民今年人均纯收入达6020元,比去年增加近570元。鼓励村(场)、有关居委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培大培强增收亮点,广群村级增收财源。大力压缩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实现村级减债万元,新增无债村个。

三是大力整治乡村环境。继续开展以整治村庄、河道、家沟家塘为重点的乡村环境整治活动。先后清理河道110条,14.9km,完成土方47.9万方,投入近132万元,结合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投入万元,实施农村改厕4800多座,新建垃圾池个,配备村庄卫生管理员名。制订实施了村庄家沟家塘联户保洁公约,农村卫生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四是搞好第二轮中心村庄和村民住宅小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调查研究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全镇规划了80个农户住宅小区,并分别与有关村进行了对接,其中已有22个小区正在实施。加大小区配套投入,做到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跟上。花庄小区、齐心小区、三里马庄小区等已成为新型农户住宅小区的示范小区,其中,花庄小区和三里马庄小区已分别被县市确定为农民住宅示范小区。

五是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坚持从规范村级财务入手,大力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农村财务规范化建设,制订了《__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管理暂行办法》,全面实行村级财务“双代管”,适时组织财务清理、审计,对25个村进行了财务清理,6个村(居)主要干部变动进行了财务审计。

六是加快农村通达工程建设。坚持把好工程质量关,加快实施进度。今年共实施了路、路、路等条公里的镇通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其中,镇投资金万元。路等条路均已通过市、县验收,切实改变农村交通状况。

四、围绕树立条线形象,为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今年来,全镇农业农村条线的广大党员干部都能主动服从分工,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瞄准条线全年目标任务,团结拼搏,踏实苦干,为促进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水平作出了较大努力。一是服务重点下移。镇农技中心、农经中心、水产站、劳动所、水务站等农业后勤部门,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改变衙门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把培训工作办到村(场),把涉农资料送到农民手中,加强与农民群众的交流,耐心宣传解释有关农民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使农民群众十分满意。二是服务承诺到位。农业后勤部门积极实行承诺服务,公开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主动践行承诺,尤其是在发放“三项补贴”资金,查假治假、科技服务等方面,把农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利益上,一诺千金,确保言行一致,服务到位。三是服务措施扎实。建立了有关服务管理责任制,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规范的服务章程、规章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内容任务逐一落实到每个岗位,服务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真正把为农服务,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增强农业条线工作责任,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对照镇党委政府制订的《__镇2007年农村经济工作暨干部目标考核奖励意见》、《__镇2007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和《__镇2007农业服务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的要求,由镇农业条线负责人牵头分阶段进行督查,组织考核验收,将工作实绩与经济效益挂钩,有效调动了农业后勤部门和基层农村一线同志的积极性,增强做好为农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新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了农业条线的整体形象。

今年以来,我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在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高效农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2008年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开票销售突破五十亿,财政收入超双亿”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努力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__而奋斗。

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指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农业条线利用三资万元,其中外资万美元,争取国资万元;农业劳动力转移万人,其中境外输出人,输入人;争创市级小康先行村个,县级个;新增一段纳税人企业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村级减债万元,新增无债村个。

围绕以上工作目标和要求,2008年农业和农村将力争在以下个方面求突破。

一、要求真务实,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突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围绕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按照市场需求、效益优先原则,适度缩粮扩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充分发挥有机食品基地核心区效应,做大做强有机产业规模,提升高效农业、标准化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农产品营销,搞活流通,积极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2008年力争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

二、注重引导,在拓宽致富渠道上求突破。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重点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推进“双带”工程,培植致富典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逐步实现由务工潮向创业潮转变。新增劳动力培训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扩广运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一户带多户和新品幅射效应,促进农民增收,集体增收。2008年争取培植生猪养猪大户20户,家禽养殖大户20户以上。

三、依托载体,在发展板块经济上求突破。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化。发挥土地整理综合效益,注重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放大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核心区、正润生态园、金玫瑰园等农业园区优势,加快产业集聚效应,形成高效农业经济板块。强化品牌宣传,积极开展农业招商,扶持“三资”农业发展,促进项目和资金向农业园区集聚。2008年力争新增招商引资项目个,引资额达万元。

四、硬化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完善中心村庄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加快乡村道路、环境保护以及农村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步伐,2008年力争以推进农村通达工程为主,完成镇通村、村通村道路条,公里。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以村庄河道整治为抓手,深入实施“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程,切实改善镇容和村容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质量。2008年力争看清疏浚各类河道条,公里,完善土方45万方,完成农田林网12000亩,成片造林500亩,四旁植树15万植株。重视加强村民自治,切实保护和充分发挥村民民主权利,认真搞好村务、财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严格控制和防治新的村级债务,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发展。

五、加强领导,在增强工作能力上求突破。重视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经常开展法制和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开展各类创争活动。加强对一线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建立完善《农村经济工作和干部目标考核奖励意见》、《农村经济及农业生产考核办法》,以及《农业服务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检查考核,把工作考核与经济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刚化考核手段,确保任务落实,责任到位,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开展。

第四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一、201*年的主要工作

201*年,我们紧紧围绕强农惠农富农目标,突出“一统两新”,狠抓重点突破,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13%。争取上级资金**亿元,实现2万人脱贫。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主导产业稳定发展。一是加强粮食生产。健全粮食生产机制,粮食总产达到**万吨,超级稻高产攻关工作得到了省委书记周强的充分肯定。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争创省着名商标3个,中国着名品牌1个;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个。九龙休闲城被评为国家级五星休闲农庄。二是突出规模养殖。年出栏生猪**万头。新增3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场24个,其中5000头以上的2个。创建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个、市级示范场5个。湘润食品即将试产;生猪活体国家储备项目、**公司原种猪扩繁场正抓紧实施。三是“南烟北药”纵深推进。落实科技兴烟措施,种植烟叶3.45万亩,实现产烟10.04万担,完成烟叶收购7.55万担,均价10.50元/斤。完成了“金银花”和“龙牙百合”两个省级地方标准的修订与发布。与国药集团签订了《金银花科技产业园及公共平台项目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完成金银花品种改良几万亩、新造几万亩;百合扩大到1万亩。

(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一是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开展植树造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新造林**万亩,楠竹低改2万亩,绿色通道建设25公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两次播报了我县造林护林工作。二是扩大国有林场转型影响,我县国有林场改革被确定为“**模式”在全国推介,分别在宁夏和黑龙江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上介绍经验。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评审。三是生态家园建设深受好评。年内新建农村沼气池***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78台。建设乡、村能源服务网点23个。

(三)项目建设重大突破。一是争取了一批扶持政策。我县继续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干旱走廊治理重点县范围,成功争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全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二是争取了一批大的项目。东风水库及灌区工程获国家烟草总局批准,木瓜山水库第二水源工程和四水治理赧水河治理项目进入省市规划笼子。年内争取上级资金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三是实施了一批重点工程:⑴完成3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⑵实施集中供水工程9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9.69万人。⑶完成县城大桥下段防洪堤主体工程;羊古坳防洪工程基本完工。⑷元木山电站即将发电投产,中州电站招商复工。⑸六都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六都寨二级电站增效扩容项目完成投资2500万元。⑹农业预警与检测大楼完成三通一平,移民培训大楼落实了选址;棚户区改造一期主体工程完工,二期主体工程开工。⑺烟基工程投入资金3500万元,建设横板桥和荷香桥项目区项目121个。⑻实施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整村推进村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

(四)专项工作成效显着。一是涉农项目整合有序推进。把涉农项目整合做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的法宝,完成了横板桥项目区建设;整合农综、农业、水务等部门项目,开工建设2个项目区。二是扎实开展村级财务清理整顿。实行代理与监督相分离,做到1005个村(居、社区)“一个账户拨款、一本账记账”,化解了11个重点村的疑难问题,移交违纪违法案件6起。三是科学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开展河道专项整治和三禁一清行动,严厉打击占用河道非法建设行为,全面规范采砂行为,公开拍卖采砂权,出让收入**万元。

(五)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了全年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的目标。二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应对了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和局部冰雹等自然灾害。三是保持减负惠农工作高压态势。开展了春季、秋季开学收费情况检查,开展了减负惠农工作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四是加强原粮食、供销改制企业及库区、移民安置区不稳定群体劝访、息访工作,做好退休人员待遇落实、原农村能源服务公司改制等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了一方平安。五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推广农机具**台,发放补贴资金**万元。六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制定了小型水库管护办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乡镇综合改革同步完成。

二、201*年工作思路

工作目标:粮食总产达到50万吨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减少低收入人口2万人,争取项目资金**亿元。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做大做优特色产业做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1、切实做大粮油产业。着力提高粮食商品率,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一要抓双季稻扩面。要按照中央“稳粮保供”的要求,着力推进双季稻扩面,创办万亩示范片4个,提高粮食复种指数,稳定粮食产量;抓好集中育秧、机插等关键技术的推广。二要抓高产示范。抓好超级稻高产攻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施好超级稻100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力争推广优质稻62万亩、超级稻35万亩。三要抓冬播生产。做好与旅游结合文章,把冬播生产做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全力打造**国道沿线油菜风光带、北部油菜花海,核心区面积5万亩。

2、突出发展规模养殖。一要以“建设规范化、生产标准化、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抓好生猪规模养殖场改扩建工程,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6个,重点抓好10万头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及佳和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兴建的原种猪扩繁场项目建设,争取年内投入使用。年出栏生猪130万头以上。二要充分了解和分析农业市场,拓展畜牧水产品的销售渠道,对接广东、长沙等大市场,加强市场信息服务,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要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传入。

3、做大烟叶生产规模。要继续坚持南烟北药发展战略,加大科学种烟力度,发展集中连片种植,努力打造“百村工程”,即200亩以上的村要达到100个。确保面积不少于万亩,收购烟叶不少于10万担,上中等烟比例96%以上,争创全国烟叶重点县。

4、做大做优特色产业。一要发展金银花和百合产业。启动**亩金银花GAp基地建设,完成金银花品种改良10000亩,新造2000亩;组织金银花(灰毡毛忍冬)国家标准拟定与发布,启动2015年《中国药典》金银花正名工程和药食同源申报工作。力争发展龙牙百合基地1万亩。抓好组培苗的繁育。二要抓好“菜篮子”工程。把“三辣”做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来发展扶持,做大市场。新扩城镇专业菜地500亩,发展延季蔬菜6万亩,提高蔬菜供给能力。

5、大力创建品牌农业。把品牌建设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一要组建农业集团公司,集中力量打造品牌,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方式,做大做强“金银花”、“龙牙百合”、“金鸡牌龙牙百合”、“红薯粉丝”,“隆回烟叶”等品牌,力争每一种特色产品打造一个品牌。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制定优惠政策,新建一批休闲农业庄园,确保年内五星级休闲农庄达到7家。二要着力培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着力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吸引高素质的农民从事农业活动。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选择1-2个行业或专业进行重点培训,把我县外出务工的规模做大、品牌打响,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益。

(二)把涉农项目整合做为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要采取资源整合、资金整合、区域整合的办法,大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连片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基础。一要认真包装项目。抢抓机遇,做好我县《灌溉发展规划》,《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沟治理规划》,抓紧编制《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功能区建设详细规划》等,全年要完成项目包装50个,其中可研30个。二要突出资金争取。要认真钻研政策,争取资金5亿元以上。三要组织实施好重点项目,推进城乡统筹:①抓好新农村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南岳庙狐狸岛生态休闲产业开发,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实施好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涉农整合南岳庙、山界项目区,以小农水项目为主的三阁司项目区、羊古坳项目区。②开工建设东风水库,完成投资5000万元;③完成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50座。④抓好北山、山界、石门、滩头、南岳庙、三阁司龙拱等县城周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不安全人口8万人。⑤赧水河电站建设。元木山电站蓄水发电;中洲电站复工建设,完成投资6000万元。⑥实施白竹河流域治理工程和辰水河司门前治理工程,城南防洪堤下游段完工。完成投资3800万元。⑦烟基工程。完成荷香桥左家潭项目区和雨山磨石项目区,完成投资3000万元。⑧启动金银花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⑨完成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完成投资1000万元。⑩完成新气象台站和农业预警检测大楼建设,开工建设移民培训大楼。共完成投资1500万元。此外,还要实施好山平塘清淤、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移民后扶等民生工程。

(三)把生态建设做为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一要狠抓造林绿化。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楠竹低改2万亩,实施绿色通道建设50公里,建设绿化示范村庄30个。重点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荒山配套等工程。每个乡镇要创办一处100亩以上的造林示范点,建设3至5处高标准楠竹示范基地。把林地面积巩固在281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巩固在60.02%以上。二要以白马山森林公园、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平台,建设林业与生态、湿地与生态两大系统,建设山青水秀、鸟欢鱼乐的美丽隆回。三要继续开展城乡环境同治,整合资金改造村容村貌,努力争取并实施生猪清洁养殖示范县项目,进一步改善卫生环境。四要着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900口,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50处,大型沼气工程1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0台。

(四)把底线工作做为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1、守住减负惠农底线。一要加强减负惠农政策宣传,开展经常性的明查与暗访,防止发生涉农恶性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二要确保惠农资金发放到位,特别是种烟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理赔资金要按政策要求全部打卡到户。三要加强对国土、教育、电力等重点单位监管。四要成立村级财务审计站,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

2、守住农业生产安全底线。一要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创建“平安农机”。二要抓好科学防灾。完善森林火灾、灾害性天气、地质性灾害等防灾应急预警体系,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千分之一以内,无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确保不垮库垮坝,无群死群伤。三要抓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特别是加强对黑条矮缩病的控制。四要继续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治理,巩固治理成果。

3、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坚持集中整治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严格农业执法和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升农产品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能力。严厉打击销售违禁农业投入品、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二要加强“三品”认证,新增1-2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重点打造1-2个优质农产品,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品质。三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年内要建好乡镇综合农业站站房,整合和配备好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等,为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4、守住信访维稳底线。一要做好农口战线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已改制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息访工作。各单位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抓住关键的时刻、关键的部位、关键的人做工作。二要做好单位原临时聘用非城镇居民人员和移民等特殊群体的稳定工作。要耐心解释,按政策答复;对原临时聘用人员,凡解聘时待遇没有完全到位的应按政策补齐。三要做好重点村难点村的矛盾化解工作。对在村级财务清理整顿中走过场,群众反映强烈的,必须从严查处。

第五篇: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市农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农业“三新”推广、农业服务创新、农业项目开发、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及机关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了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市农业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

一、全年农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

粮食:预计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5.5万亩,比上年的90万亩增5.5 万亩,增6.1%;预计总产量达45.34万吨,比上年的42.5万吨增2.84万吨,增6.7%。其中夏粮面积25.7万亩,比上年增0.95万亩,增3.86%,总产7.56万吨,比上年增加0.44万吨,增6.15%;秋粮种植面积69.97万亩,比上年增4.63万亩,预计总产达37.76万吨,比上年增2.4万吨。油料:预计全市油料种植面积46.4万亩,总产量达8万吨。其中夏油种植油菜39.5万亩,比上年增2.3万亩,增6.2%,总产量5.92万吨,比上年增0.22万吨,增3.85%。秋油种植面积6.9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08万吨。棉花:全市棉花收获面积7.5万亩,比上年的8.5万亩,减加1万亩,减11.76%。预计总产量(皮棉)0.796万吨,比上年增0.01万吨,增长1.2%。水果:预计全市种植面积31万亩,比上年增1.6%,总产达26.8万吨,比上年增9.5%。

蔬菜:预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6.2万亩,比上年增3.4万亩,增14.9%,总产量达60万吨,比上年增1.9%。渔业:预计全市放养水面14.6万亩,比上年增1.1万亩,增8.1%,总产达6万吨,比上年增1.92万吨,增47.05%。农机:预计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3.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25万千瓦,增8%;拖拉机拥有量35061台,比上年增加2285台,增7%,拖拉机配套农具达98171台(套),农机具配套比达1:2.8(不含拖车);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水平达80%。预计全市实现农业(种植业和水产业)总产值35.2533亿元,比上年的29.833亿元增5.4203亿元,增18.2%。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860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四个”到位,确保基础产业稳定发展

1、强化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2009年,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全市共发放各种惠农补贴资金9081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375万元、小麦良种补贴230万元、水稻良种补贴626万元、玉米良种补贴209万元、油菜良种补贴394万元、棉花良种补贴116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09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961万元。所有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一折通”一次性发放到各农户,让党的惠农政策惠及农村千家万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油的积极性,确保了我市基础产业的稳定发展。

2、强化轻简化栽培实用新技术推广到位。今年全市大力推行小麦板田直播技术、油菜机械化直播收割示范、配方施肥、稻草覆盖、板田移栽、化学除草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全市水稻推广塑盘抛秧25万亩,旱育保姆6万亩,无盘抛秧5万亩,直播5000亩,免耕1500亩。同时加大了以油菜直播为主的轻简化配套组装技术应用力度,全市秋播油菜直播面积达到33万亩,占总面积的85%。

3、强化各类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到位。今年我市是全省高产创建活动承担作物最多、面积最大、任务最重的县市区之一。高产创建示范区有水稻、油菜、棉花和马铃薯四种作物7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水稻4个,油菜1个,棉花1个,马铃薯1个。水稻高产创建总面积为5.9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14.1%,涉及13个村8399个农户。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729.06公斤。油菜高产创建在河溶镇前合、前程、前进3个村实施,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达192.1公斤。棉花高产创建在草埠湖镇符台、金龙、开源3个村实施,预计创建示范片平均亩产籽棉300公斤以上。马铃薯高产创建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现在的4万多亩;种植季节向现在的春秋栽培并重;种植方式向稻草复盖免耕栽培发展;销售渠道向订单农业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4、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到位。今年我市通过完善病虫监测网络体系、信息发布体系、机防服务体系,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会商制”和防治效果“督查制”,加大大田普查频率,合理布点,提高了系统观测点的校正,为全市农业生产及时提供防治信息和防治指导服务,为全面夺取今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今年主要作物病虫危害综合损失率为3.8%。水稻以“两迁”为主的“三虫三病”防控效果居宜昌之首;柑桔、棉花、蔬菜、油菜菌等作物病虫

下载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思路[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18年农业工作总结及18年工作思路

    乡镇2018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2010-06-27 22:51:0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

    农业局年度农业和粮食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五篇

    农业局年度农业和粮食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农业和粮食部门以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

    县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农业发展工作思路

    县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农业发展工作思路xx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xxxx”行动,以“......

    稽东镇2010年度农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度工作思路

    稽东镇2010年度农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度工作思路 2010年,稽东镇农业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年度总体工作目标,按照“重安全、强基础、创品牌、拓三产”的思路,立足于本镇......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1125)(模版)

    2011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石门县农业局 一、2011年农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1、粮棉油生产稳中有增。全县落实水稻、玉米等粮食面积90.5万亩,总产3......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下一年工作思路

    一、2012年的主要工作 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强农惠农富农目标,突出“一统两新”,狠抓重点突破,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开新局。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

    2014年区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4年区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4年,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

    镇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大全)

    镇2009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委、区水务局及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