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

时间:2019-05-12 19: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

第一篇: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ecology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

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

制定时间:2010年8月25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农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寻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高学习者生态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实现生命再生(社会效益)、经济再生(经济效益)与生态再生(生态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2.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以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为基本出发点,在发展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与节约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关注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关注近年来生态学在全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无论在实践和学科层面上都发展得如此之快,犹如异军突起,掀起了一场世界各个领域环境与生态学有机联系的大革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接踵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上要求学生:

(1)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与基本技能,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能流与物流状况。

(2)理解生态平衡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竞争排斥原理与生物多样性理论,具备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机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与提高途径,最终实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目的。

(4)掌握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实体内容,包括农业生态技术与农业生态工程。并能反映时代特征,改进与提高其技术手段,使其具有较大的实用与应用价值。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类专业(包括烟化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生或专科高年级学生。本课程共开设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0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生态学、资源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杨怀森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

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主要参考书:

骆世明、陈聿华、严斧《农业生态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年。

金岚《环境生态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林昌善、尚玉昌《生物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沈享理《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1988年。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理解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正确把握农业生态学任务,研究对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概念,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概念, 系统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明确农业生态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难点是掌握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方法。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2学时)。

第一节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概念。生态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生物组份与环境组份。系统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其研究方法

农业生态学任务,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6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主要生态系统:森林、淡水水域生物、草地生物、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理解种间相互作用,种间关系与种群生活史。全面掌握群落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与时间结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生活型概念,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种群概念。种群结构与种群特征;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种间关系与群落演替在农业上的应用,难点是理解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关系,群落演替顶极理论与农业的关系及应用。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6学时)。

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生活型概念。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物对环境形成的适应与生态型、生态位概念。主要生态系统:森林、淡水水域生物、草地生物、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种群

种群概念。种群结构与种群特征。种群生命表,生命曲线,种群增长型,种间相互作用,种间关系与种群生活史。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与时间结构。群落演替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型

生物多样性定义,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多样性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关系。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8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的含义,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农林立体模式,掌握食物链的加环类型,食物链解列与环保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垂直结构概念,食物链含义、类型,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间作、轮作、套作、轮养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农业生产中立体种植、立体种养模式,难点是食物链的加环与解列与农业生产、环保之间的关系。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8学时)。

第一节概述

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的含义。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景观多样性含义,边缘效应与生态学错带形成类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的因子。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垂直结构概念。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农林立体模式。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含义、类型。食物链的加环类型,食物链解列与环保关系。

第五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间作、轮作、套作、轮养等。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能量流动遵循的规律,初级生产中的能流,次级生产中的能流,理解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特征与能量转化效率,正确把握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初级生产概念,初级生产能量效率,次级生产概念,辅助能的概念,能流路径,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与次级生产力的途径,难点是利用能流图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程。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能量流动遵循的规律

能量概念、来源。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

第二节初级生产中的能流

初级生产概念,初级生产能量效率、生产力估算。提高初级生产力途径。

第三节次级生产中的能量流动

次级生产概念,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制约次级生产力的因子与提高途径。

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辅助能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特征与能量转化效率。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能流路径,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概念。能量十分之一定律。能流图与能值分析。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6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钾循环,硫循环,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全面掌握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物质循环的库、流、生物量与现存量、周转率概念,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与几种重要物质循环,难点是掌握农业生产中主要污染源的危害途径及防治措施。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6学时)。

第一节生态系统物流的一般特征

物质循环的库、流、生物量与现存量、周转率概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物质循环类型。

第二节水循环

水循环特点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第三节碳循环

碳循环与全球性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氮循环

生物固氮含义。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与平衡。

第五节磷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第六节钾循环

地球圈层和土壤生态系统中钾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钾的循环特点。

第七节硫循环

酸雨危害。农业生态系统中硫素循环、平衡。

第八节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循环的调节。

第九节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学放大作用含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

第六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3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资源,理解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正确把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三者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同步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难点是掌握农业资源分类及特点,理解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3学时)。

第一节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替代,再生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增值。

第二节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效益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三者间的关系。

第七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3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正确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成本外摊,收益外泄含义,中心式调控与非中心式调控机制。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信息流、资金流与能流、物流的关系,难点

是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种调控机制。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3学时)。

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资金流基本构成及与能物流关系。成本外摊,收益外泄含义。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

中心式调控与非中心式调控两种调控机制。

第八章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4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掌握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生态农业的含义,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当前广泛采用的典型模式与技术体系,难点是理解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与生态学的关系,掌握系统的定量分析设计方法。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4学时)。

第一节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农业的含义。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由来、发展前景。

第二节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

不同生态区域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与广泛采用的技术体系等。

第三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的思想由来。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各种思想。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

农业生态系统的定量设计采用:

1、线性规划法;

2、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二篇: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1

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农业生态学 课程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ecology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编号:10375001 课程归属单位:农学院

制定时间:2007年7月25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任务: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农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寻求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高学习者生态环境自我保护意识,实现生命再生(社会效益)、经济再生(经济效益)与生态再生(生态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同步发展。

2.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以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基本出发点,在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农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关注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关注近年来生态学在全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学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学科层面上都发展得如此之快,犹如异军突起,在世界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环境与生态学有机联系的大革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需要,接踵而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上要求学生:

(1)掌握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能流与物流状况。

(2)理解生态平衡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竞争排斥原理与生物多样性理论,具备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机联系其它学科知识,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及其提高途径,最终实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目的。

(4)掌握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实体内容,包括农业生态技术与农业生态工程,并能反映时代特征,改进与提高其技术手段,使其具有较大的实用与应用价值。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于农学类专业(包括烟化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本科生或专科高年级学生。本课程共开设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4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与生态学、资源环境学、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设计、耕作学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了解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杨怀森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年; 骆世明主编的《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主要参考书:

骆世明、陈聿华、严斧《农业生态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年; 金岚《环境生态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林昌善、尚玉昌《生物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沈享理《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1988年。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教学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 论(4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理解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正确把握农业生态学任务,研究对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概念,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概念, 系统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生态学与农业生态的产生与发展背景,明确农业生态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难点是掌握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方法。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4学时)。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概念。生态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2学时)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概念,生态系统的生物组份与环境组份。系统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其研究方法(2学时)农业生态学任务,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6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主要生态系统:森林、淡水水域生物、草地生物、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理解种间相互作用,种间关系与种群生活史。全面掌握群落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与时间结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生活型概念,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种群概念。种群结构与种群特征;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种间关系与群落演替在农业上的应用,难点是理解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的关系,群落演替顶极理论与农业的关系及应用。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6学时)。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生态因子、生境、生活型概念。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物对环境形成的适应与生态型、生态位概念。主要生态系统:森林、淡水水域生物、草地生物、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种 群(2学时)种群概念。种群结构与种群特征。种群生命表,生命曲线,种群增长型,种间相互作用,种间关系与种群生活史。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2学时)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与时间结构。群落演替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型(2学时)生物多样性定义,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多样性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关系。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0学时)

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的含义,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农林立体模式,掌握食物链的加环类型,食物链解列与环保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垂直结构概念,食物链含义、类型,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间作、轮作、套作、轮养等。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农业生产中立体种植、立体种养模式,难点是食物链的加环与解列与农业生产、环保之间的关系。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10学时)。第一节 概述(2学时)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的含义。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2学时)景观多样性含义,边缘效应与生态学错带形成类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的因子。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2学时)垂直结构概念。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农林立体模式。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学时)食物链含义、类型。食物链的加环类型,食物链解列与环保关系。第五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2学时)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间作、轮作、套作、轮养等。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8学时)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能量流动遵循的规律,初级生产中的能流,次级生产中的能流,理解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特征与能量转化效率,正确把握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初级生产概念,初级生产能量效率,次级生产概念,辅助能的概念,能流路径,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概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与次级生产力的途径,难点是利用能流图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程。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8学时)。第一节 能量流动遵循的规律

能量概念、来源。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第二节 初级生产中的能流(2学时)初级生产概念,初级生产能量效率、生产力估算。提高初级生产力途径。第三节 次级生产中的能量流动(2学时)次级生产概念,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制约次级生产力的因子与提高途径。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2学时)辅助能的概念。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特征与能量转化效率。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2学时)能流路径,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概念。能量十分之一定律。能流图与能值分析。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8学时)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理解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全面掌握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物质循环的库、流、生物量与现存量、周转率概念,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了解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与几种重要物质循环,难点是掌握农业生产中主要污染源的危害途径及防治措施。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8学时)。第一节 生态系统物流的一般特征

物质循环的库、流、生物量与现存量、周转率概念。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物质循环类型。

第二节 水循环(2学时)水循环特点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第三节 碳循环

碳循环与全球性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第四节 氮循环(2学时)生物固氮含义。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循环与平衡。第五节 磷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磷的循环。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第六节 钾循环(2学时)地球圈层和土壤生态系统中钾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中钾的循环特点。第七节 硫循环

酸雨危害。农业生态系统中硫素循环、平衡。第八节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特点,循环的调节。第九节 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2学时)生物学放大作用含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第六章 农业的资源与效益(4学时)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资源,理解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正确把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三者间的关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同步发展的目标,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难点是掌握农业资源分类及特点,理解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4学时)。第一节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替代,再生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增值。

第二节 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2学时)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学经济规律。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效益(2学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三者间的关系。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6学时)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正确把握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成本外摊,收益外泄含义,中心式调控与非中心式调控机制。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信息流、资金流与能流、物流的关系,难点是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两种调控机制。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6学时)。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2学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2学时)资金流基本构成及与能物流关系。成本外摊,收益外泄含义。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2学时)中心式调控与非中心式调控两种调控机制。第八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8学时)1.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了解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掌握主要的农业生态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掌握生态农业的含义,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掌握当前广泛采用的典型模式与技术体系,难点是理解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与生态学的关系,掌握系统的定量分析设计方法。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8学时)。第一节 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生态农业的含义。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由来、发展前景。第二节 中国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2学时)不同生态区域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与广泛采用的技术体系等。第三节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的思想由来。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各种思想。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2学时)农业生态系统的定量设计采用:

1、线性规划法;

2、系统动力学方法。

第三篇: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定稿)

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课程编码:Z301280 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 适用专业: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开课单位:农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

2、课程目的: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多元化的,具体到专业知识和素养方面的培养,在本课程教学中应该努力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

(1)恢复生态学基础知识内在系统性和学科整体框架的把握;

(2)了解恢复生态学知识前沿,领会社会经济发展对恢复生态学提出的任务;

(3)逐步形成生态观,提高生专业素养。动态发展、适应进化、系统协调、多态稳定、时空尺度和层次等级的界定原则是生态观的中心内容。恢复生态学的专业素养就是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把握恢复生态学知识进入并影响社会的途径和方式。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分析生态学基本信息和理论方法有效地影响社会决策,避免发展中的破坏问题,是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 论(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了解恢复生态学发展简史,提高对恢复生态学作用的认识和学习兴趣。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一、生态恢复的定义

二、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

三、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四、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历史

一、恢复生态学的社会原因及发展历史

二、恢复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恢复生态学发展趋势

3、重点内容

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系统恢复的特征;恢复生态学发展的社会原因及发展历史。

4、考核要求

(1)识记: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生态系统恢复后的特征;恢复生态学发展的社会原因。第二章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这为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支撑。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基础生态学理论

一、限制因子理论

二、群落演替理论

三、生态位理论

四、物种共生理论

五、生态适应性理论

六、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

七、生物多样性理论

八、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理论

一、人为设计和自我设计理论

二、参考生态系统理论

三、集合规则理论

四、恢复的概念模型

五、适应性恢复

六、护理植物理论

3、重点内容

(1)基础生态学理论基础及如何结合应用(2)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及如何结合应用

4、难点内容

(1)基础生态学理论原理与机制(2)恢复生态学理论原理与机制

5、考核要求

(1)识记:基础生态学理论与恢复生态学理论的相关内容(2)领会:基础生态学理论与恢复生态学理论的原理及恢复目标。

(3)应用:基础生态学理论与恢复生态学理论在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第三章 退化生态系统(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了解退化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因,理解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标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退化生态系统概况

一、退化生态系统的定义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与过程 第二节 全球及中国退化生态系统一、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

二、中国退化生态系统现状 第三节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一、生态恢复的目标

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三、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

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

五、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标准

3、重点内容

(1)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2)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3)生态恢复的目标

(4)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

4、难点内容

(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2)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标准的尺度把握

5、考核要求

(1)识记: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原因(2)领会:生态恢复的目标;

(3)简单应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及应用。(4)综合应用: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的应用,并提出生态恢复建议。第四章 退化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讲课6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退化森林、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机理,了解退化森林、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恢复注意的问题,学习掌握退化森林、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理

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二、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机理

三、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方法

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实例分析 第二节 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一、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三、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评估

四、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 第三节 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

一、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及原因

二、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评估

三、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

四、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实例分析

3、重点内容

(1)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2)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机理(3)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方法

4、难点内容

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机理

5、考核要求

(1)识记: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类型;(2)领会: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机理;(3)简单应用: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方法(4)综合应用:退化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恢复实例分析。第五章 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讲课4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机理,了解河流、水库、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及恢复注意的问题,学习掌握河流、水库、湖泊等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评估及恢复的方法。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湖泊和水库的退化与恢复

一、湖泊和水库退化原因

二、退化湖泊和水库的恢复方法

三、退化湖泊和水库的恢复实例分析 第二节 河流的退化与恢复

一、河流退化现状

二、河流退化原因

三、退化河流恢复及治理

四、退化河流的恢复实例分析

3、重点内容

(1)湖泊和水库退化原因;河流退化原因;(2)退化湖泊和水库的恢复方法;(3)退化河流恢复及治理

4、考核要求

(1)识记:湖泊和水库退化原因;河流退化原因;

(2)领会:退化湖泊和水库的恢复方法;退化河流恢复及治理;(3)应用:退化湖泊和水库的恢复实例分析;退化河流的恢复实例分析。第六章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湿地恢复的概念、功能,湿地退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就退化原因依据相应原则,制定恢复目标与策略,对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恢复。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湿地的功能及其退化

一、湿地的功能

二、湿地退化的原因

第二节 湿地恢复的概念与理论

一、湿地恢复的概念

二、湿地恢复的理论 第三节 湿地恢复

一、湿地恢复的原则与目标

二、湿地恢复的策略

三、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

四、湿地恢复的评价

3、重点内容

(1)湿地的功能;湿地退化的原因(2)湿地恢复的概念;湿地恢复中的理论

(3)湿地恢复的原则与目标;湿地恢复的策略;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4)湿地恢复的评价

4、难点内容(1)湿地恢复的理论(2)湿地恢复的策略

5、考核要求

(1)识记:湿地的功能;湿地恢复的概念

(2)领会:湿地退化的原因;湿地恢复的原则与目标;湿地恢复的策略;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

(3)简单应用:湿地恢复的过程与方法;(4)综合应用:湿地恢复的理论应用

第七章 全球变化及生物入侵(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物入侵对生态恢复的影响,了解生物外来种的定义;生物外来种与生态恢复之间的关系,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态学的关系。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生物入侵

一、生物外来种的定义

二、生物入侵的影响

三、影响生物入侵的因素

四、外来种的风险评价

五、外来种的管理

第二节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概述

二、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控制

3、重点内容

(1)生物外来种的定义(2)生物入侵的影响(3)外来种的风险评价(4)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控制

4、难点内容

(1)外来种的风险评价

(2)把握生物外来种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

5、考核要求

(1)识记:生物外来种与全球变化的定义;全球变化的内容;影响生物入侵的因素;(2)领会:生物入侵的影响;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控制;(3)应用:外来种的风险评价;生物外来种与生态系统关系 第八章 生态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生态系统健康定义、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目的在于如何准确确定生态系统是否存在退化,为进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对生态系统优化管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人与自然共生和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量度及标准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三、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四、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服务的功能价值 第三节 生态系统健康

一、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

三、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及预测

四、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理论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一、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3、重点内容

(1)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2)生态系统管理的量度及标准(3)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4)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

4、考核要求

(1)识记: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2)领会: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生态系统管理的量度及标准;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可持续发展观

(3)简单应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理论

第九章 恢复生态学理论和实践的挑战(讲课2学时)

1、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目前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热点及面临的挑战,同时了解恢复生态学领域前沿知识及争议问题,分析实践应用中的挑战。

2、课程内容

第一节 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热点及面临的挑战

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评价标准

二、参考生态系统及其构建

三、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生态系统的构建规则

五、群落交错带、生态过渡区和景观边界理论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意义

六、生态系统恢复力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

七、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完整性

八、新兴生态系统与复合生态系统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实践面临的挑战

一、生态恢复的根本原因与动力

二、极端地区的生态学恢复

(3)退化生态系统成功恢复的一般特征与评价标准

3、重点内容

(1)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评价标准

(2)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3)群落交错带、生态过渡区和景观边界理论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意义(4)退化生态系统成功恢复的一般特征与评价标准

4、难点内容

(1)生态恢复的根本原因与动力(2)极端地区的生态学恢复

5、考核要求

(1)识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评价标准;(2)领会:生态恢复的根本原因与动力

2.教学要求

(包括课内教学要求和课外教学要求,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对本章知识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课外作业、课程论文、课外阅读资料等课外教学具体要求)。

三、参考教材

1、参考教材:

任海,刘庆,李凌浩等.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主要书目:

孙书存,包维楷.恢复生态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美]Robert E.Ricklefs 孙儒泳 尚玉昌等主译;生态学(第5版)中文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孙儒泳等编 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尚玉昌,蔡晓明.普通生态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J.L.Chapman and M.J.Reiss(eds).Ecology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期刊: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四、学习要求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类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的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课程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社会调查,结合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成绩评定方式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如: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考查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课堂讨论、平时作业),考查作业60%(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报告)。

大纲制定者:

大纲审定者:

制定时间:2010.05

第四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48 学

分:3.0

适用对象: 环境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二、课程简介

环境生态学属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课。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该课程注重生态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生态系统生态学;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损伤、生态恢复、生态系统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认识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生态学理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被污染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概念;

2.了解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3.理解环境生态学与其他关联学科的关系;

4.熟悉环境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发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1 及演变,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1.主要内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发展趋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任务。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相关学科

1.主要内容: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简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学、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简史、生态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污染生态学、人类生态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差异。

第四节 相关学科 1.景观生态学; 2.城市生态学; 3.恢复生态学; 4.保育生态学;

5.环境生物学; 6.污染生态学; 7.生态经济学; 8.类生态学。

(三)课后练习

1.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是什么? 3.你认为环境生态学与哪一门学科的关系最为紧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境的概念、类型、分类和特征; 2.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熟悉生态因子的概念、特征、类型和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原理;

4.了解主要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以及生物的适应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主要内容:环境的主要类型及环境因子的分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地球环境或地理环境)、环境的类型、环境因子的分类;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第二节 生态因子的概念和特征 1.生态因子的概念和分类

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 生态因子研究的一般规律

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 2.生态幅和限制因子。

第四节 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1.主要内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生物的适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光照强度、光质、光周期)、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温度的“三基点”、有效积温法则、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变温对生物的影响)、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水的重要作用,水对动植物发育、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动植物的适应)、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透盐性植物)。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及其生物的适应规律。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2.试述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3.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4.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上有何意义。5.水分对生物产生哪些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水分的变化? 6.试述土壤的 生态作用及盐碱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7.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种群的概念、特征、空间分布格局和阿利规律; 2.熟悉生命表的构建方法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了解种群的平衡和数量调节的相关学说; 4.了解种群繁殖的相关概念和繁殖策略;

5.理解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相互作用类型以及种间进化的机制; 6.掌握高斯假说与竞争排斥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和种群的空间格局

1.种群的基本概念,2.种群的内分布; 3.种群和阿利规律。

第二节 生物种群的特征及动态

1.主要内容: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对策、种群调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种群、种群的特征(数量、空间分布、遗传)、种群的增长(种群的群体特征、增长模型)、种群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对策(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季节波动、暴发、生态入侵、衰落和灭亡、r-对策、k-对策)、种群调节(气候、生物、食物、行为、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r-选择和K-选择理论,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第三节 种群的调节和种群的繁殖

1.主要内容:了解种群繁殖的相关概念和繁殖策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种群调节和调节因素,外源性因子与调节学说,内源性银子调节学说。第四节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主要内容:种内、种间关系和玛他种群;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种内关系(集群,种内竞争:资源利用性竞争、直接竞争)、种间关系(种间竞争:高斯假说、竞争模型、生态位理论,捕食,寄生与共生),玛他种群(玛他种群理论:灭绝、重建,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三)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如何利用玛他种群理论指导濒危动植物的保护。

(四)课后练习

1.如何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性?

2.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相比,种群具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3.试比较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4.什么是生态对策?r-选择和K-选择理论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一)学习目的

1.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种类组成特点; 2.熟悉群落的数量特征和测点方法;

3.了解群落的结构和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理解干扰对群落结构影响的意义;

3.掌握群落演替的基本类型和控制群落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4.了解群落的分类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群落

1.主要内容:生物群落的特征、种类组成和结构特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群落(概念、基本特征),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和综合特征(数量特征:密度、多度、盖度、频度、高度、重量、体积,综合特征: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的结构(生活型和生长型、垂直结构、水平结构)。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第二节 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因素

1.主要内容:外在干扰和生物因素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干扰,生物因素(竞争、捕食),岛屿与群落结构(物种数与岛的面积,MacArthur的平衡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对群落结构的影响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1.主要内容:生物群落的演替理论和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制约因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生物群落的演替的制约因素;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生物群落演替的单元顶级论与多元顶级论。

第四节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群落的分类; 2.群落的排序。

(三)课后练习

1.什么是生物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及其研究意义? 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结构;

2.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途径和特点;

3.熟悉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和各类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4.了解物种流动和信息流动的特点; 5.理解生态平衡的特征和调节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主要内容: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物种结构、营养结构和时空结构。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关键种,冗余种),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主要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单

一、逐级递减、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周转率,有毒物质循环的特点,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生态系统的调节(反馈调节、生态平衡)。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第四节 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1.主要内容: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比较世界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课后练习

1.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的?

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级?食物链包括哪些类型,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负反馈调节,它对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指导意义? 4.测定初级生产量的主要方法。

5.概括出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一般模式。6.提出一个普适生态系统能流模型。7.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8.地球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第六章 景观生态学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 理解斑块、廊道、基质3大景观要素的起源、类型和基本结构特征; 3.了解景观格局的主要内容,熟悉景观中各要素的主要功能; 4.了解景观生态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概述,景观要素与景观格局 景观的含义,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重要概念,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景观格局。第二节 景观的功能

斑块的功能,廊道的功能,基质的功能,网格的功能。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遥感法,数量技术。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生态系统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规划。

(三)课后练习

1.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内容是什么?其相互关系如何? 2.如何区分景观中的斑块、廊道和基质?

3.基质判定标准是什么?研究基质和孔隙度有什么意义? 4.阐述目前景观生态学有哪些应用方面?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七章

地球上的主要生态类型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常见类型; 2.了解河口生态系统和红树林生态系统;

3.熟悉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常见类型,理解湿地和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掌握陆地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熟悉各类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分布; 5.熟悉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6.掌握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基本结构; 7.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陆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规律,森林、草地、荒漠和苔原生态系统。第二节 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第三节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第四节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环境特征,河口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

(三)课后练习

1.为什么说湿地是“地球之肾”?

2.河流生态系统与湖泊生态系统的区别有哪些? 3.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哪些主要分布规律?

4.农业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

5.如何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看待和解决城市环境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八章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退化生态系统和生态恢复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干扰与生态系统退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生态恢复的主要原则、方法和技术体系,了解典型退化生态系统 8 生态恢复的措施与方法;

3.熟悉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内容、原理和一般程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干扰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基本理论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类型和特征,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和方法,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原则,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森林、草地、淡水、海水、海岸带和农业弃耕地的恢复。

(三)课后练习

1.常见的退化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退化的特征是什么? 2.简述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的辩证关系。3.目前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4.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 5.生态恢复应该考虑哪些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九章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理解其价值和用途;

2.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及其产生原因,把握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3.掌握保育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的,了解保护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熟悉自然保护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景观尺度上的保护与管理;

4.了解生物多样性检测与管理的标准和基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概述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成因、类型和特征,全球退化生态系统现状;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和方法,典型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生态恢复的目标和原则,生态恢复的技术方法和程序,生态恢复的时间与评价标准;森林、草地、淡水、海水、海岸带和农业弃耕地的恢复。

(三)课后练习

1.常见的退化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退化的特征是什么?

2.简述生态恢复和恢复生态学的辩证关系。3.目前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4.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 5.生态恢复应该考虑哪些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十章 生态系统服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2.熟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特征;

3.了解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服务的功能价值。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 1.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服务(光合作用、生物降解等),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国外:概念的提出,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起步较晚,正在探索),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有机质的生产与生态系统产品、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护、调节气候、减缓灾害、维持土壤功能、传粉播种、控制有害生物、净化环境、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精神文化的源泉。第四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1.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及其内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评估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整体有用性、空间固定性、用途多样性、持续有用性、共享性、负效益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分类:几种分类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类型及其内涵(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法、环境偏好显示法、条件价值评估绿色国民经济帐户)。

(三)课后练习

1.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功能价值的内涵。2.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谈一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现实意义。3.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主要的评估方法?

4.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绿色国民帐户对我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含义;

2.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原则;

3.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原则,熟悉生态系统管理的技术途径; 4.了解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度量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态系统健康

生他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准、原则,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和美国太平洋西北部成过熟森林生态系统管理 成过熟森林管理计划的发展历程,FEMAT的管理目标、管理参数和健康指标;空间尺度,实施体制,适应性管理。

(三)课后练习

1.怎样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和内涵?

2.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的标准有哪些?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3.如何理解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怎样理解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10大基本原则? 5.实现生态系统管理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十二章 生态监测和生态评价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环境污染生态效应的发生机制、污染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效应; 2.熟悉生态监测的概念、类型和常规监测指标;

3.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程序及常用方法; 4.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步骤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生态监测

污染生态效应及其发生机制,环境污染的种群生态效应和生态系统效应,生态监测的概念及理论依据,生态监测的分类,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第四节 生态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价

生态影响评价的概念,生态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生态评价的概念,步骤和基本方法。

(三)课后练习

1.污染生态效应发生的机制有哪些?

2.污染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层次中分别会发生哪些生态效应? 3.生态监测根据空间尺度如何分类? 4.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5.生态风险评价的步骤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途径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生态规划的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2.了解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3.掌握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特征、内容和原则; 4.理解生态工程的含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二节 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规划的概念和原则、内容和方法,景观生态的规划;生态城市的概念、特征,内容,和建设模式,生态示范区建设。第三、四节 生态工程与技术

生态工程概述,湿地生态工程,道路绿化生态工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

(三)课后练习

1.结合实际观察,阐述对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理解。2.阐述对生态系统管理的认识。3.生态规划有何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应该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5.植被恢复对目前我国城市自然生态建设有何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第十四章 全球生态问题与生态安全危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地退化与沙漠化、酸雨、水资源短缺和森林锐减的而主要内容; 2.掌握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3.理解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转基因生物的主要危害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全球生态问题

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与沙漠化,酸雨,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

第二节 生态环境危机

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转基因生物。

(三)课后练习

1.防止全球变暖的额对策有哪些?

2.为什么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破坏有哪些主要影响? 3.阐述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途径?

4.全球对水资源短缺和森林锐减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5.转基因生物对人体产生的生态风险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盛连喜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第五篇:农业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经典生态学: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物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图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的过程,就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

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系统构成的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②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③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④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②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①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②物质流。③信息流。④价值流。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1.生物构成方面: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②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

4.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生物小循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浓集效应):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的现象。

种群: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

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密度改变时,就必定会对相邻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最小面积(表现面积):指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和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物种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层片: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生态变异。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具有类似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物种类群。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稳定性:生态系统与其组成成分(种群或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在一个系统中,具有同一功能的组分数量超过必须的数量,处于备用状态,这称为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系统的反馈作用: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为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回到系统调控中心,对系统未来动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过程称系统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的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食物网的类型: 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竞争排斥原理:对环境资源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由于对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使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最后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三种类型的循环: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养分库,即植物库、家畜库和土壤有效养分库。

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

种群增长模型: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Nt+1=N0λt,如果λ>1,则种群上升;λ=1,种群稳定;λ<1,种群下降;λ=0,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间相互关系:①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②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和寄生。决定群落的外貌因素:①植物的生活型②组成物种③植物的季相④植物的生活期。任何一个生物群落的形成,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过程: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光的生态作用体现在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影响生物分布的三个条件:光,温度,水。

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

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②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为分解者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这一点很重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均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分解归还于环境;第二条路径:各个营养级中的部分已死亡的生物有机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变为CO2、H2O等,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第三条路径:呼吸作用,维持生命代谢。

能量流动的途径特点:①能流是单向流动②能流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③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效率的特点:大型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能利用较多的初级生产量。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很高,但生长效率极低。变温动物的同化效率比较低,但生长效率极高。变温动物的总能量转化效率要比恒温动物高的多。变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更有效的“生产者”。

能流分析的步骤:①确定系统的边界②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③确定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④将实物量转化为能量⑤绘制能流图⑥能流分析:包括输入能量的结构分析、输出能量的结构分析、能量转化效率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①扩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②强库:一是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贮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二是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③截流: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可能地截留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生态系统内能流与物流的关系:①都增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则;②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③能流是单向流动,只能利用一次;而物流是往复循环,可重复利用;④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只会改变形态而不会消失,可在系统内永恒循环;⑤而能流会在转化过程中逐渐衰变,最终转变为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特点: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养分循环的调节:①调节的基本原则:合理输入;建立养分再生机制;强调养分保蓄,供求同步;充实有机质库;提高投入效率;系统的整体优化。②调节的具体途径: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类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用养结合)。农林牧相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种群的特征;①数量特征;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②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生态对策的特征: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如农田中的昆虫、杂草等。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扩散能力弱,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 k 水平,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利用r 型生物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利用k 型生物稳定环境。

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②稻田养鱼、养鸭、养萍等;③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相利用。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①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②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位于下层。③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④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群落的结构要素:①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②生长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因子的多样性和对生物起作用的综合性(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的非等价);③直接和间接作用(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④阶段性作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⑤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性(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自然调控的方式:①程序调控;②随动调控;③最优调控;④稳态调控。

生态系统健康原理:动态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创造性原理,有限性原理,多样性原理,人是特殊组分原理。

下载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选修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生态学

    浅谈生态农业 农学院 农村与区域发展 纪朋涛 20116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学(范文大全)

    农业生态学重点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一、选择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3、种群的......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系统特性 .生态系统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3.农......

    农业生态学[本站推荐]

    “桑基鱼塘”模式 [摘要] "桑基鱼塘"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关键性作用 Silvio Gianinazzi & Armelle Gollotte & Marie-Noëlle Binet & Diederik van Tuinen & Dirk Redecker & Daniel Wipf 摘......

    森林生态学教学大纲

    《 森林生态学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森林生态学 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 学时:40 ;学分:3 ;实验课时:8;实践教学:一周。 适用对象:生态学、林学本科。 先修课程:植物学、树木学、植物生......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五篇模版)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机械学 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machinery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0803101021 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制定时间:2007年1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