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2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第一篇: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为例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及现状

1、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的自然条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我国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国家,虽然我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影响深远。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发展农业,因此绝大部分能耕土地都被开发利用。新中国建立初期,虽然也进行过开发东北、西北等宜垦荒地,但1957年后,增长速度就降低。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工业和城市用地大幅增加,耕地总量显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却在增加,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住房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不足35周岁提高到现在的72周岁。我国的人口总量也由1953年的6亿增加到2000年的12.9亿,而农村劳动力也由1952年的17317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35575万人,增加了一倍还多,农村劳动力的劳均土地由1952年的9.35亩下降到2000年的4.02亩。而据中科院有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1世纪前半叶达到峰值,总数约在14.54-15.8亿人之间。在这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净增1000万人,新增的庞大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未来20年将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也是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最多时期。中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伟大目标,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水平相当,农业就业降到美国70年代10%水平,则每年必须有18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远超过上世纪80年代年均1200万人和90年代年均900万人的规模。

2、农业技术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农村机械化的提高,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资料显示,从1952年到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8万千瓦增加到52574万千瓦,化肥施用量由7.8万吨增加到4146.4万吨.因此,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耕地所需的劳动力就更少了。其次,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和农业就业占就业总量的份额不断下降,这样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双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1、双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2008年以来,云南省双江自治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力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据统计,截止目前,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5015人,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向国外输出人、省外人、市外人、县外人、县内人。超额完成市、县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任务。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低。

在临沧市双江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加上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农业劳动者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给他们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方面带来了极大阻碍。加之许多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直接导致了这些劳动力在外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主要从事暂时性的低附加值的纯体力劳动。

3、其有改变自身状况的强烈愿望。

由于临沧地区的特点,沿海地区都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从改革开放早期,就有部分有一定生产技能、头脑较为灵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这些地区打工。近

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更加方便,绝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外出务工人员身上看到了变

化,因此也有改变自身状况的愿望。

4、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水平不高。

我省经济薄弱地区劳动力建设水平是比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

90%以上是通过自发或邻居介绍方式进行的,而通过劳务中介集体组织形式转移的非常有限。而且非法劳务中介没有杜绝,另外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的收集及发

布不能及时和准确,服务范围窄。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及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就地转移

集约化,提高农业产业化,并在农村建立农村经济人制度、增强农村公共事业、农业配套服务业,提高农业内部人员的有效接纳度。

农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农产品的深层次的加工和开发、农村产业链的延长、提高农

业产业化需要农村经纪人。如科技经纪人向农民传授有关技术,营销经纪人开拓

农产品市场,信息经纪人提供经济、技术、政策等信息服务,储运、加工经纪人

提供农产品深层次加工。同时,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需要专人负责。农

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农村公共事业都有接纳一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能

性。同时,提高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围绕某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

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

大变革和创新,临沧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制度还较低,虽然已经形成了如骨干龙头企业,但数量仍较少,规模较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农村产业化扩大了对农村经济的物质、资金、技术的投入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使农业延伸到二、三

产业,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联系在一起,有效地挖掘了农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力。既不以增加财务,促进了农业发展和提高了农民收入,又可以解

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2.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1进城务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

动,到90年代形成了一股全国关注的民工潮,发展到本世纪,常年的流动人员

在1亿多人。就目前而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自 2004年开始,双江县启动“阳光工程”,每年确保新增劳务输出

——人,到2010年实现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的目标。政府鼓励工业经济

发达、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沿海地区,根据本地用工需要,开展定向劳务培训和

输出。每年,双江县举办的劳务招聘会不少于场。今年2月初,双江县组织

——家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多个。2008年,全省返乡创业人

数达到人,创办各类企业个,当年新增就业人数人,其中农村——人。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和阻力

1、农村的教育水平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40%,有技术特长的不足20%,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5.7%。这表明我国尽管人力资源丰富,但文化和技能偏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数量。而且农村中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下劳动力素质更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广大农村大多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另一方面,适应不了非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较困难。

2、造成了农村空巢及土地撂荒问题

目前,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村的强壮劳力普遍的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造成了一种乡村空巢现象,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一些安全陷患,同是也不利于农村老人的赡养,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子女教育,使下一代子女走上缺少文化的上一代老路,甚至因为教育和监护不力而染上了恶习。而一些地方农村由于缺少劳力,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了土地撂荒现象,粮食总产一直多年徘徊不前,甚至有所减少。

3、存在歧视和限制农民的现象,忽视农民工的利益

许多地方仍然存在歧视和限制农民工的政策,使农民工不能自由生活和就业,而一些企业随意克扣和拖欠工人工资,不注意农民工的劳动安全防护,忽视农民工的安全利益。近几年来,建筑工业的欠薪现象就是典型的例子,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民工荒问题也是侧面的反映。

4、对城市管理的冲击

由于种种原因以及许多农民工的盲目流动,因此对城市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典型的事例就是春节前后的数量庞大的“民工潮”,不仅给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在一些地区,由于极少数农民工的素质低下,又想不劳而获,造成了一些治安刑事案件。

五、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落实“三农”的优惠政策,在农村实施全面义务教育,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近几年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三农”的优惠政策,逐步直至2007年全面的取消农业税,农村实施全面的、免费的义务教育。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缺少职业技能,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壮大中专、技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并鼓励发展结合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并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专业。注重实效,强化技能,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同时积极鼓励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取政府出资,为农民工培训买单的措施。双江县制定《2004-2010年外出就业农民培训规划》,采用政府补贴与培训后输出挂钩、个人支付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经费补贴方式,对所有有条件的农民进行一遍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双江县投入元专项资金,鼓励社会办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转移订单式

培训。

5、加强政府的作用。

双江县四项措施确保劳动力转移:一是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中进一步加强工会、经济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三方机制建设,加强联系和沟通,调动劳动关系三方各自的职能作用。二是加强对各类用工单位实施合同制度的指导,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三是深入用工单位(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和统计建档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健全劳动用工登记制度,登记好企业与职工签订、解除和中止劳动合同情况并做好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二篇: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07春行政管理班:何小平学号:20077430011327

摘要:通过对花明楼镇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就该镇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产生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实现农民就业的主要方式,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还能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进程发挥积极作用。要更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键是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从制度、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规范和引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规范。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

本人自8月20日至9月10日就花明楼镇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方式主要以上户调查为主,走访了全镇17个村的部分村组干部和部分长期外出打工人员,在镇属各部门如花明楼镇党政办、经管站、统计站、招商办等部门查阅了相关资料,掌握了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汇总,写成了此篇调查报告。

花明楼镇位于宁乡东南部,距长沙28km,距韶山20km,毗邻湘潭、望城等地,该镇辖行政村17个,居委会2个,总人口45200人,耕地面积46000多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力不断增多,因而外出劳务日趋活跃,外出劳务收入已成为该镇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地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现状。根据农村住户调查,2006,花明楼镇总人口45200人,劳动力人数为26990人,外出务工人数为8688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2.2%,常年外出务工人员6705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24.85%。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人数500多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76%,经培训输出的688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7.92%。1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地点现状。由于沿海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经济较为发达,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加上高工资、高收入的吸引力,使我镇许多劳动力转向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随着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新城区的扩建,金洲新区的建设),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纷纷落户宁乡等均为解决本地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花明集镇的建设,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回流人员,据调查,花明楼镇2006年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约为30%分布在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25%分布在县外省内其它城市,45%分布在本镇本县。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业现状。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制衣、餐饮服务,商贸营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工作。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一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成为临时性劳动力转移人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搞活本地经济。它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一些村、组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如竹湖村吴文明,长期在外承包基建业务,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男壮劳力基本上跟随他在外打工,人平年收入实现万余元。根据全镇经济收益分配统计,2006实现劳务总收入达到5200多万元,全镇人平1150元,占人平纯收的25%(2006花明楼镇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5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

(二)劳动力转移搞活本地经济,促进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有一部分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先进的管理

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回家创业的打算。为此,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佳宁农机、富诚机械、乐邦纸业、湘宁耐材、花明耐材、五星耐材、螺丝加工等一些规模企业纷纷落户花明楼,大热门超市、百顺超市、金龙超市、家家乐服装超市、心连心服装超市等商业物流迎运而生,花明宾馆、福利宾馆、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流通商贸业、机械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的繁荣和发展,搞活了本地经济,促进了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该镇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镇域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一方面,吸引了部分外来人员投资创业,2006,花明楼镇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本地剩余劳力也涌入了镇区经商、从业,为镇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区人口逐年增多,镇域面积逐步扩大,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外出劳动力转移人数虽然逐步增加,但转移速度却有所趋缓,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劳力的转移,一部分人员舍不了几亩田地的收入,他们无心外出劳务,甚至不愿外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一般体力型的较多,技能型的较少,制约了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术培训的较少,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他们因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从事苦、脏、累的工作,一方面,收入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同时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2006年,花明楼镇有组织输出劳动力人数500多人,仅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5.76%,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致使外出人员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如农民工工资难以按时发放、发生劳

务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等。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一般技能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低学历较多,高学历较少,专业技术的学习也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大多数外出人员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水平较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缺乏综合管理部门,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掌握,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协调解决。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是“亲靠亲”、“邻帮邻”。一些中介机构也不规范,重利益、轻服务,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

(四)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调查,去年,花明楼镇在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懂技术、有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电脑、家政、保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

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渠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劳动力转移人员保险制度,并能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尽量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就医难问题及子女就学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出租房问题,使用廉租房方式;四是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劳动纠纷,对弄虚作假、欺诈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时查处,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签订无效合同条款等进行及时调处,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更快更好转移,关键是要从制度、政策、机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实用技术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用工信息,制定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严厉打击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欺诈行为,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田走出来,农村走出去”,从事经商、办企业、务工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篇: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据“五普”数据,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约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24.9%)。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劳动力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农业劳动力约占世界农业劳动力的1/3左右。

我国农业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在新时期下,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其重重困难下,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鉴于此,在有幸参与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赴江西的活动中,我主要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了调查。我们走访了湖口县、武宁县、进贤县以及南昌市郊等地方,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一些管中窥豹的认识。

一、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全省GDP总值的21.9%。农民人均纯收入2334元。全省耕地面积2280千公顷,水面1667千公顷。2002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4876万亩,产量1549.5万吨,其中优质早、晚稻面积1893.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中,除甘蔗、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外,果树、蔬菜、花卉、中药材等都有较大增幅。畜牧水产业日渐成为江西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农口总产值的40%。肉类总产量196.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8.2万吨。肉牛、肉羊、鹅等草食畜禽及特种水产品发展较快,2002年水产品出口3065.8万美元,连续五年居全国内陆省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第一。

江西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在我们所走访的几个地方如武宁县,该县人口36万多,其中农业人口30多万,将近占80%;再如进贤县,全县人口72万,农业人口60来万,占80%多。如此巨大的农业人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重重困难。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政策、法规,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

望所能决定的。它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要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向非农产业转移,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作用的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直接决定于社会经济达到了什么样的历史水平,从而是否要求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到达一个相应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将呈现出由正三角形向桶形,再向倒三角形的结构变化。这一普遍的规律说明,要实现减少农业劳动力、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就业的目标,就必须努力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

2、产业与技术选择

在非农产业中,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劳动的需求弹性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种产业部门,在技术选择中的不同偏向也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相比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每安排一个劳力就业,所需的资金量要小得多;相对重工业而言,轻工业每安排一个劳力就业,所需的资本量要小得多。所以,第三产业、轻工业比例过低,是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

并且,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多素质不高,若过分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大量地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因此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不可忽视发展简单技术产业对吸收低技术层次劳动力的作用。

3、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

从我国农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是我们今后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因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另外,乡镇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使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更为滞后。与此同时,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总之,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将有下降的趋势。

4、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期望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有不少地方甚至都未纳入规划,政府部门对当地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有关的具体问题并未进行详细调查,对何地需要劳动力、需要多少、需要什么专业工种的劳动力等问题也无法掌握,难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规划,难以制定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措施和决定,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自发的。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对策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

(二)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

1、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江西省可利用的山地资源丰富,内陆水域面积很大,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开发潜力极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以此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如湖口县,全县国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2.01%,水域面积 28.2%,耕地面积25.1%。经济水产种类有100余种,特种水产如鲥鱼、螃蟹、银鱼等驰名中外。再如武宁县,该县拥有林地、山地300多万亩,水域面积40多万亩。宽阔的水域为发展淡水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地。同时,利用山地、林地种植名贵中药材。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比率。如今,武宁县已种植黄姜5万多亩,黄姜的生产已初具规模。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即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如武宁县,已初步建立了黄姜基地,现在正在发展黄姜的深加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姜加工业将为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提高农民收入做出较大贡献。因此,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

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万面)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现阶段应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注重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如武宁县,该县十分注意流通体系的建设,现已形成一个以批发大市场为主框架,以各级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农民购销组织为补充的大市场流通网络。全县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7个,总面积1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8亿多元。该县在石门楼镇建立了辐射全国的生姜批发市场,年销售量达300多万公斤;在新宁镇建立粮油批发大市场,年吞吐量达2亿多公斤;建成集各种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于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48个;在北京、浙江、南昌、九江等地兴建“窗口”市场。同时还有10万农民流通大军,2万农民职业购销员走南闯北,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经济,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此外,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

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如集名江、名湖、名山、名岛于一体的湖口县,山水风光独特,文化积淀丰厚,开发潜力巨大。湖口县加大旅游开发步伐,以现代市场理念规划旅游发展,组建旅游开发总公司,整体包装湖口旅游项目,重组旅游资源,使旅游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人文资源。重点分期开发陶渊明县令古城、民俗文化村;投资20多万元建设石钟山艺术馆,建设石钟山宝钟寺,对石钟山千年沉淀下来的丰富文化进行搜集、整理,让游客更深切地感受石钟山独特的文化魅力。着手建设鄱阳湖森林公园环湖公路,加快森林公园开发,力争今年部分开园;开辟鄱阳湖水上观光旅游项目,建设鞋山岛候鸟观光景点,构筑以山江湖为主体的湖口旅游二日游格局。把发展旅游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拓宽石钟山广场,以建设沿湖、沿江路为重点,有序改造县城老区,建成以城防堤为主体的展现江湖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区。把湖口逐步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江南新兴旅游县城。再如武宁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并在筹建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

针对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现状,组织有规模、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重点向省外、国外的建筑业、商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输出,创造条件,提高劳务输出档次,扩大规模,鼓励向国际劳务市场进军,尤其是开拓国际工程劳务输出市场。武宁县有1/3左右的农民外出打工,目前还是主要停留在农民自发的状态下,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将会以较大的力度介入,正确引导民工流动。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滩歌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滩歌镇位于**县西**,距县城22公里,与**县锁龙乡、**县东泉乡接壤,辖29个行政村,157个村民小组,8200户,3.86万人,现有劳动力2.1万人,占总人口的62.18%,外出就业劳动力8100人,剩余劳动力1.29万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1.43%,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足的乡镇。镇域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镇区占地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万亩,山地4.27万亩,川地4700亩,人均占地1.2亩。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滩歌镇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大好政策的支持下,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利用,并未社会创造相应的社会财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劳动力转移。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发展小城镇规模,是一部分农民逐渐脱离从事农业工作,这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近年来滩歌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滩歌镇是**县**阴湿乡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乡镇内基本没有较大的企业,不能够大规模的就地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44531”镇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县劳务办的指导下,镇劳务工作站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得部分的农民工成为了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门路和报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2年全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0.81万人,实现务工收入0.9404亿元,人均2436.2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45%。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我镇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通过镇劳务工作站进行有组织的输转。平常注重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推动力量。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返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也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文体,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认为在家务农虽然苦了点,但是自由自在,想在什么时候休息就休息,可以照顾老婆孩子的思想严重。二怕欺负。受本村或邻村打工人员讨要工钱难的事情影响,认为打工挣钱不怎么好。出力挣钱要不到手,还不如在家种上几亩薄田,粜了粮食等农作物得到的是现钱,少受麻烦。三怕风险。因多数人年龄偏大,接受文化教育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毕竟每年的有组织输转人员都是一些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人,而且年龄也相对比较轻。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县一级组织中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但毕竟能够得到培训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而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虽然镇政府积极协调县劳务办公室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没有很好的连续性。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镇需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镇需高度重视,把打工经济当作支柱产业来抓。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负责劳务经济的组织协调、督办指导、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工作。做到镇有劳务工作,发挥正常的作用。村有劳务输转带头人,形成“上下互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强力推进”的镇、村劳务输出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发展目标。制定打工经济发展目标和技能培训规划,大力推进“两转两型一输出”,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着力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在镇区中心花园进行宣传、村级广播经常播放劳务用工信息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知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特别是落实有关保障和扶持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四是加大投入力度。镇财政要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大投入力度,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劳务输出的培训、输出、奖励、担保贷款、应急基金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低、就业难的状况,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方针,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本领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首要环节来抓。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等教育资源,通过资格审查,确定培训基地。紧扣市场需求,配合上级部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编写劳动法律法规、务工常识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技能知识手册,作为培训教材。二是探索培训途径。要积极探索各种实用、实效的培训方式,着力让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对接,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多途径地培训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与职业中学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将培训重心外向企业延伸、内向乡镇延伸。三是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初高中毕业回家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并定向输出就业。四是创新投入机制。要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签订合同、免费培训、打工还本”的扶持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新路子。

(三)依托市场,探索模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盲目性、活难找、效益差等问题,立足市场,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式,巩固老基地,发展新伙伴,大力开拓外埠劳务市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规模输出、有序转移。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定向输出。与部分企业签订常年劳务输出协议,实施定向培训、定点转移。二是政府间合作输出。由政府出面,与劳务输入地政府结为友好县市、友好乡镇,签订常年劳务协议,政府间合作开展劳务输出。三是劳务派遣输出。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组建劳务派遣公司,组织人员派往企业务工,配合用工单位共同管理,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四是打工能人带动输出。以打工能人为依托,带领本地劳动力成规模对外输出。

(四)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不限所有制形式、不限投资领域、不限经营范围,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创业成功的农民回乡投资兴业,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对滩歌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滩歌镇位于**县西**,距县城22公里,与**县锁龙乡、**县东泉乡接壤,辖29个行政村,157个村民小组,8200户,3.86万人,现有劳动力2.1万人,占总人口的62.18%,外出就业劳动力8100人,剩余劳动力1.29万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1.43%,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富足的乡镇。镇域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镇区占地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4万亩,山地4.27万亩,川地4700亩,人均占地1.2亩。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滩歌镇在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大好政策的支持下,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村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利用,并未社会创造相应的社会财富。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新农民,特别是要把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完成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于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规模化农业和劳动力转移。同时,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实情况下,必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发展小城镇规模,是一部分农民逐渐脱离从事农业工作,这是极其必要的。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需要。近年来滩歌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滩歌镇是**县**阴湿乡镇,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乡镇内基本没有较大的企业,不能够大规模的就地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44531'镇域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县劳务办的指导下,镇劳务工作站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得部分的农民工成为了有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是他们外出打工的门路和报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2年全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0.81万人,实现务工收入0.9404亿元,人均2436.27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45%。实践证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我镇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注重技能培训,通过镇劳务工作站进行有组织的输转。平常注重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从业技能。同时,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能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积累财富,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推动力量。在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人士,有的在外成就了一番事业,真正变成了'城里人',有的返乡>投资创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也实现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地转移。

第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不够,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农民的收入低下,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加大,部分农户至今无法脱贫。长此下去必将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村稳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发现存在两个方面的文体,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认为在家务农虽然苦了点,但是自由自在,想在什么时候休息就休息,可以照顾老婆孩子的思想严重。二怕欺负。受本村或邻村打工人员讨要工钱难的事情影响,认为打工挣钱不怎么好。出力挣钱要不到手,还不如在家种上几亩薄田,粜了粮食等农作物得到的是现钱,少受麻烦。三怕风险。因多数人年龄偏大,接受文化教育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毕竟每年的有组织输转人员都是一些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的人,而且年龄也相对比较轻。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县一级组织中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但毕竟能够得到培训的农民工毕竟是少数。而农民工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虽然镇政府积极协调县劳务办公室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四是就业空间不够。从近年来'民工潮'流动的去向来看,越是大中型城市越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是城市过大、民工过多,又会造成交通、治安和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混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五是政策保障缺位。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城镇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非常薄弱,没有很好的连续性。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镇需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镇需高度重视,把打工经济当作支柱产业来抓。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负责劳务经济的组织协调、督办指导、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工作。做到镇有劳务工作,发挥正常的作用。村有劳务输转带头人,形成'上下互动、各司其职、合力攻坚、强力推进'的镇、村劳务输出长效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发展目标。制定打工经济发展目标和技能培训规划,大力推进'两转两型一输出',即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着力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强化宣传工作。通过在镇区中心花园进行宣传、村级广播经常播放劳务用工信息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知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特别是落实有关保障和扶持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四是加大投入力度。镇财政要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大投入力度,预算专项资金,用于劳务输出的培训、输出、奖励、担保贷款、应急基金和配套设施建设。

(二)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低、就业难的状况,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方针,把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本领作为发展劳务经济的首要环节来抓。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等教育资源,通过资格审查,确定培训基地。紧扣市场需求,配合上级部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编写劳动法律法规、务工常识和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劳动技能知识手册,作为培训教材。二是探索培训途径。要积极探索各种实用、实效的培训方式,着力让培训基地与用工企业对接,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输出,多途径地培训农村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与职业中学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将培训重心外向企业延伸、内向乡镇延伸。三是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对初高中毕业回家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考试考核,发放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并定向输出就业。四是创新投入机制。要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校担保、银行放贷、政府贴息、签订合同、免费培训、打工还本'的扶持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新路子。

(三)依托市场,探索模式,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针对农民外出打工存在盲目性、活难找、效益差等问题,立足市场,采取'领导干部走出去、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式,巩固老基地,发展新伙伴,大力开拓外埠劳务市场,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规模输出、有序转移。一是依托骨干企业定向输出。与部分企业签订常年劳务输出协议,实施定向培训、定点转移。二是政府间合作输出。由政府出面,与劳务输入地政府结为友好县市、友好乡镇,签订常年劳务协议,政府间合作开展劳务输出。三是劳务派遣输出。以用人单位为依托,组建劳务派遣公司,组织人员派往企业务工,配合用工单位共同管理,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四是打工能人带动输出。以打工能人为依托,带领本地劳动力成规模对外输出。

(四)搭建平台,筑巢引凤,吸引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制定返乡创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返乡创业者不限所有制形式、不限投资领域、不限经营范围,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在外创业成功的农民回乡投资兴业,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报告》

下载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双江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调查时笔者发现,一方面农村有大批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转移难”的现象。主要原因表现......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文档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摘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资源特征、地域特征、季节性特征和就业结构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社会经济结构、......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捷而又廉价的道路。......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1 摘要 我国......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

    文章标题: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策略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