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系三农调查报告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调查报告学校名称:院系:工程技术学院班级:2010级4班(第六小组)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0.4指导教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为了正确认识农民工的现状,我们通过分组对农民工的就业及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关键字:三农 精神文化 就业 医疗 保障
小组成员: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30号至2011年11月25号
调查地点:
调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调查内容:分别对就业及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状况、精神文化生活、农民工心愿五个方面进行调查。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工资待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大部分农民工都享受到了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享受的公共服务也变得多种多样,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农民工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社会地位有所提升,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好。就我们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这些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前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 农民工的基本信息
通过调查,我们对内江市东兴区的部分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其中调查了40%的女性,60%的男性,年龄介于30—40之间,文化水平低60%的农民工仅仅只有小学文化,20%的没有文化,20%中学文化。婚姻状况80%已婚,20%未婚。家中人口基本都介于4-7人之间,土地拥有状况40%的拥有2亩,20%有4亩,10%有3亩,10%有8亩。打工的行业基本都是服务业,工种有销售、营业员、制衣员、技术工、建筑工人等。
二 农名工就业及工资待遇问题
1.农民工就业的现状
①就业机会与就业收入不公。目前农民工就业机会不公主要表现在由制度因素导致的3个方面:一是直接对农民工城市就业进行行政总量控制、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工大多只能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去从事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的脏、累、差等行业的工作。二是对农民工城市就业的不公平性收费。农民工离开农村时要交费办理身份证、结婚证、计生证、毕业证、待业证等,还要交计划生育季度妇检保证金、公粮水费和“三提五统”保证金。此外他们在城市还要交费办理暂住证、健康证等。这些不公性收费无意中提升了农民工的就业门槛。三是对城市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特殊优惠政策与措施,造成了竞争环境的行政干预和事实上的不平等就业,是一种变相的和更为隐蔽的保护本地居民就业排斥外来劳动力的间接性雇佣不公。
②就业权益与就业保障缺失。在就业权益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具有相同生产力的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得到了不同的待遇。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只有三成被调查者中没有出现曾被拖欠过工资的情况,这是对农民工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破坏。对农民工就业权益损害和不公容易导致农民工城市贫困和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冲突激化。
2.解决农民工就业及待遇问题的政策
①清除制度障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公平正义这一重要价值理念的推动下,现代社会发展的各项制度和保障服务正逐步公平地惠及农民工群体,引领他们走出弱势群体困境。近年来,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推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都涉及到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在实践中需消除这些制度瓶颈。
②增强法律援助,加强农民工维权体系建没。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实现机会均等与待遇平等,是国际劳工组织8项核心国际劳工公约规定的4项工人基本权利中的一项基本权利。2005年,中国批准该《公约》的行为表明,中国政府向国际劳工组织,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决定承担由于批准公约而产生的国家的国际法义务。
③完善公共就业服务,营造公平社会环境。参照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我们要在承认自然禀赋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帮助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通过“授之以渔”来逐步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参与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得到公平就业待遇。
三 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
1.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
①文化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出多元化却低水平的特点。农民工的娱乐消遣方式主要有:找老乡、朋友玩,在家看电视、录像、听音乐;实地观察显示,许多农民工闲暇时间经常聚集在街头打牌、讨论“六合彩”、喝酒消遣,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生活缺乏内涵、质量不高,较为单调。但是调查也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已经开始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当中。如,农民工手机拥有比例占达90%以上,而且部分农民工尤其新生代农民工已能够用手机上网,同时,许多农民工以电脑、MP3、MP4作为工作之余娱乐消遣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这反映了农民工文化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但是,大量资料显示,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主要是以消遣为目的,很少是用于学习。
②文化消费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的政策,现在社会出现了“用工荒”,很多农民工表示对自己的工作不担心。很多农民工会拿出工资进行娱乐活动。但是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进行娱乐活动。而且绝大部分的农民工只能从事较低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消费还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文化教育消费偏低。
四 农民工的心愿
本次调查中,大多数农民工都透露了他们的小小心愿。他们的心愿因人而异,大多数人的最大愿望是给家人较为富足的生活。
他们最想对孩子说的话是:“好好学习,要照顾自己和孝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不能长时间陪在你身边,对不起!”因为农民工由于常年在外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无法给予孩子应有的照顾和关爱。
他们最想对老板说:“,不要随意降低工资,请准时发工资,不要拖欠我们的血汗钱!”。近年来,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并不少见,农民工辛辛苦苦挣到的钱,本来钱就不多却拿不到,试想他们会多么难过。现在,有很多的公益
律师会运用法律手段为农民工讨回公道,要回工资。另一面,政府也降低了个税的起征点,保护了农民工们这些低收入群体。
他们最想对城里人说:“不要瞧不起我,我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我们不丢人!”现在的城里人,总是以一副高人一等的气势对待农民工,不顾别人的尊严,给农民工的心里造成了创伤!温家宝总理说:“农民工也是人,也是有尊严的,我们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他们最想对工作地政府说:“请多关心一下我们外来务工人员,我们背井离乡的,只能相信政府了!”农民工在外地务工,常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事,需要政府出面。像现在,政府需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以免农民工利益受损!
他们最想对大学生说:”好好学习!不要浪费大好时光啊!”农民工大多数十文化程度不高的,或是因为某些原因辍学的。他们深切知道有知识的好处,所以他们希望大学生能够好好学习。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数都已为人父为人母,他们希望大学生能够珍惜父母用血汗钱换来的入学机会。
有些心愿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算不上心愿,但正是这些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事对他们来说却是奢侈!他们要求不高,他们很容易满足!他们想要的只是家庭幸福而已。
五 意见和建议
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1.加强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教育,不要歧视农民工。
2.加强对农民工自身的教育,促进其消费,可以开一些专题讲座之类的,让专业的心理学家给他们讲解一下。
3.娱乐设施,对于农民工来说,收费可以适当便宜一点。
4.国家加强保险制度的定制,保障农民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5.农民工子女对于自己的父母养老要承担部分责任
6.法制的建设与健全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不,只有法律能够保证民主公平。
7.企业应该句有社会奉献精神,对社会不应该只是汲取,也应该付出。
参考文献:《中国劳动力转移》陈吉元 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民工》沈立人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
第二篇:情系三农调查报告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调查报告学校名称: 院系:工程技术学院 班级:2010级4班(第一小组)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2010.4指导教师:MM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关键词:农民工 农村 教育 医疗 保障
时间:2011年11月5日-2011年11月30日
小组成员: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市农民工的生活条件、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子女教育、未来设想等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培养自己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疾苦,更好的体会生活,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年龄、性别构成:在所调查的35名农民工中:男性占61%,女性占39%;年龄在18岁—30岁占19.6%,年龄在31岁—44岁占26.1%,年龄在45岁—60岁占45.年在60岁以上占0.1%根据数据显示表明:①在大批农民工中男性占绝大部分,主要原因是农民工主要靠出力赚钱,一般男性干活效率及数量都优于女性;②18-30这个阶段的青年一般都受过较高的教育,所以在农民工的队伍中所占比例不大,很多都已成为城市公民,而60岁以上的由于已经年迈所以仍然从事工作的人很少;农民工主要集中于40-60岁这个阶段,因为此时正值壮年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医疗保险状况:(1)有45.53%的农民工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参保者中有95.37%参加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工中有48.2%的人没有听说过,有26.38%的人回答在城市务工不可能享受到医疗保险;有62.53%的人不愿自行交纳医疗保险。农民工的性别、学历、婚姻状况和进城务工年限对参保态度影响最大。结论:农民工医保政策的落实既有农民工自身原因,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及政府的支持。其中大部分对现在的医疗保险存有疑心,希望能进一步的改革,使其完善。其中,降低农民工的交费标准,简便交费手续以及提高医疗服务是农民工的最大希望。(2)这一问
题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点:①医保意识差;②法律制度不够完善;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不到位;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程序过于繁琐。
从业情况: 被访农民工中生产工人有48%,个体户有 10.67%,服务员有4.67%, 技术工人有9.33%,小摊贩有18%,建筑工人共占9.3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正从以前简 单的体力劳动向多种职业延伸,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其中以长期务工经商人员为主。“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呈季节性的“候鸟式”的这一 务工经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务工经商方式所取代。据调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只有
2.67%的人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和临时性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仍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76%的农民工靠亲友或熟人推荐获得现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介绍的占 2.67%。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依然是农民工务工经商的主要渠道,因为这种就业方式的就业 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与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以挣钱改善生活为主。在外出务工经商的4个主要原因中,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的有3.33%,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 地方和职业”的有 2.67%,选择“家乡收入低,外出挣钱改善生活”的有 86.67%,选择“其他原因”的有 7.33%。由此可看出,农民工在经过常年的务工经商磨练后,挣钱养家糊口仍为主导,也有少数人员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
农民工的收入状况和生活现状:A、在所有调查对象中:10%农民工的工资在500元—1000元,23%农民工的工资在1000元—1500元,工资在1500元—2000元的占10%,工资在2000—3000元的占3%:收支相抵有结余。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2%,301—500元的占10%,501—700元的占58%,701—1000元的占24%,1001元以上的占6%。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 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B、居住条件较好,家庭为单元的租房户增多。据调查,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 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与他人合租的有 14.44%,6.67%的较高收入农民工在购房自住,还有 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单位提供 的宿舍。C、生病以选择私人诊所为主。由于城市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又贵,因此,农民工生病 时,由于难以承担城市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使 92%的农民工在生病时选择去私人诊所,只有 8%的人选择上医院。D、农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备。据调查,98.6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33% 有的人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有 15.33%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E、具有一技之长者不多。技术是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
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 的技术培训,一般都是边干边学,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收 入。据调查,只有少数人在从事现在的工作前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访者的 22%。
三、农民工的心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打工最大的心愿调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有 62%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一是工资水平偏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 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 10 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9 天。
2、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由于现行的农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5.33%。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农民工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被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 3.33%。
3、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一是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维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是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性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聘的风险,因此签订劳动合同率很低。
五、调查建议:
1.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2.拓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3.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4.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5.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6.健全维护农民工权
益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7.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8.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六、调查总结:
此次对城镇农民工现状的社会调查增进了我对城镇农民工的了解与认识,对这一弱势群体有了全新的感受。农民工现象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01
(2)《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白跃世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03
第三篇:关注三农,情系农民工调查报告(定稿)
关于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刘超指导老师:方建斌
时间:2010年暑期
地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
一 调查基本的情况:
<一> 调查范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
<二> 调查对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从16岁到60岁的农民工,包括工厂工人、自主创业的小商贩、建筑工人等。
<三>:调查方式:问卷法,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余份,共回收整理有效问卷100份。
二 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实践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就业现状、生活现状、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包空了以下内容: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一> 在这次调查中,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各占调查人数的80%、20%,其中已婚的占60%,未婚的占40;拥有土地数量在3亩以上的占36%,3亩以下的占64%,其中只有26%的农民工土地经营情况较好,其余的很差或者根本就让其荒芜;输出地为本省农民工占5%,输出地为外省农民工占95%。.<二> 年龄15—19岁的为10%,20—29岁的为25%,30—39岁的为30%,40—49岁的为30%,50岁以上的占5%。
<三>学历:在调查的农民工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20%,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0%,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2 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
<一> 求职渠道:农民工的谋职渠道主要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及自己找。
在调查的人中,农民工现在的岗位是由亲朋好友介绍及自己找的各占50%、35%,是由职介机构或其他渠道找到工作岗位的仅为15%。
<二> 工作时间:80%左右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
据调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5%%,8—10小时的占45%,10—12小时的占30%,而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也占到了10%。
<三> 工资水平:清洁工人及临时工工资普遍比建筑工、工厂工人低。
调查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在600元每月以下的为20%,600——2000元每月的占60%,2000——2500元每月的占15%,2500元每月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5 %,但是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多为建筑工人及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工厂工人。
<四> 工资领取方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能够按月领取工资的占50%,需等工程完工以后领取工资的为20%,计件及其他的为30%,这次调查还反映出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业余生活方式状况: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有限的业余空闲时间内,选择喝酒打牌的占50%,看电视逛街的占30%,交流邮箱:chaoxiangpeng@163.com 1
而看书和接受技能培训的占5%,基本没有业余时间和其他的休闲方式的占15%。4 社会保障程度状况
<一> 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有80%的用人单位能提供工伤费用,而有20%的用人单位仅提供很少部分或者不提供任何医疗费用。
<二> 七成左右的农民工没有签劳动合同。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而有70%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劳动合同,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几乎没有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合同。<三> 工资拖欠处理方式:仅有四成左右的农民工愿意使用法律武器。
在谈到拖欠工资时,有40%的民工选择暴力和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而选择找老板理论和使用法律武器及找相关部门的分别占40%、20%。
<四> 在生病时,半数以上农民工会选择能扛则扛,或自己买药。
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生病时,农民工选择自己买药和能扛则扛的分别占40%和20%,选择去正规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各占10%和30%,社会关系状况
<一> 与家人及同事的联系
出门在外的日子里,很多农民工都表示他们真的很想家,很想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地方想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而每个月都通过不同渠道和家人取得联系占到了调查人数的90%,两个月左右联系一次的为5%,两个月以上或几乎没有联系的占5%。
调查结果还表明,大多数民工和同事之间经常交流,而且关系也十分融洽,有70的民工经常和同事交流,有20%的农民工偶尔也会和身边的同事们交流,仅有10%的因为各种原因基本没有和同事之间进行交流,有60%左右的民工与同事的关系十分融洽,与同事关系一般的民工占到了30%,有10%左右的民工曾因为一些原因与身边的同事发生过矛盾。6 农民工的心愿
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心愿,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设定了一些这样的问题,就是问我们的农民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爱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老板或者雇主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城里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工作地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您最想对我们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其中就“您最想对我们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29岁以下的农民工兄弟:我好羡慕你们,希望你们好好上学。
30—49岁的农民工师傅:好好学习,不要走农民工之路。
好好读书,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珍惜机会,体谅家人,有空多给他们打个电话。
50岁以上的农民工大伯:好好学习,给社会作贡献。
好好念书,学好技术,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这些话语听起来很普通也很平凡,但背后隐藏了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可怜天下民工
心,愿以后的日子,我们都能多给他们一份关注,一份关爱,而且多关心一下那漂泊在外的亲人们。
三 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的流失
众所周知,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据 本人收集 到的数据显示,该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根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的调查得知,整个村子已有70%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甘道村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二高山,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劳动力的流失严重,目前已有接近八成的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调查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在600元每月以下的为20%,600——2000元每月的占60%,2000——2500元每月的占15%,2500元每月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5 %,但是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多为建筑工人及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工厂工人。可见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了工资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5%%,8—10小时的占45%,10—12小时的占30%,而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也占到了10%。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赌博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七成左右的农民工没有签劳动合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而有70%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劳动合同,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几乎没有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合同。就对工资拖欠的处理方式:仅有四成左右的农民工愿意使用法律武器。在谈到拖欠工资时,有40%的民工选择暴力和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而选择找老板理论和使用法律武器及找相关部门的分别占40%、20%。大多
数人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觉得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 ①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经商,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其原因有:①正规医院费用太高。②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③没有钱,为了节约。
四.农民工的 住房问题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在农民工心愿调查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最想对工作地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分析得到 农民工很希望自己有一套住房。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条件的制约,进城农民工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农民工的大量输出使得很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六.农民工的输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广东省东莞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
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
四 分析总结
农民工是一个时常被提起却也总是引人深思的话题,它是一个在中国拥有近1.5亿人口的特殊而又伟大的群体。为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本篇文章是由本人于2010年暑假期间亲自深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劳动时间过长、强度大,生活开销及家庭费用大,社会保障程度低,文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些现状我有以下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民工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反观社会人士及大学生们,普遍对农民工不了解也不关注,甚至持有漠视、厌恶的态度。我希望这一份资料,这一组数据能够引起大家内心的共鸣,为大家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也许调查的情况有以偏概全的可能。但敬其后人能做出更为全面的调查,为饱受疾苦的农民尽一份力。我始终坚信一切现状都会因为我我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而好起来!
第四篇:情系三农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经与管理学院2010级4班 行政管理专业
小组成员:张英 沈玲玲 王威力 朱国超 张玉 王元捷 阿种达石 邵茂勋 辜丽玲 郑彩美 黄丹
张茜 姜攀 指导老师:贺玲
摘要:
早在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就显示,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当前,农民工问题与我国解决城乡结构性矛盾,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密切相关。而农民工问题,也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 社会保障 教育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截至2011年2月,我国的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4亿之多,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但同时,他们也在忍受着这个社会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频频出现农民工讨薪难、就医难、出行难、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尴尬局面,员工跳楼案件更是多次出现。在很多地方,农民工的诸多权益与城镇职工还存在不平等的方面,由此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发人深思。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2011年10月20日-2011年11月20日,我组共13名成员在思政课贺玲老师的指导下,对内江市区及周边乡镇的农民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主要了解了农民工的工资、社保、住房、教育等现状,发现当前我国农民工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结合政府已采取的相关措施,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一、生存现状 1.工资水平低
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2.工资拖欠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几百万名劳动者遭遇工资拖欠问题,拖欠总额上千亿,尤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最为突出。2004年,国务院部署有关部委联手掀起建筑领域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的高潮,共追回被拖欠工资331亿元。尽管如此,拖欠行为还是屡禁不止。随着《劳动合同法》个《实施条例》的出台,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劳动关系的管制的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依然是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最普遍且最严重的问题。
2.社会保障状况
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衍生了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一套保障体系,农村居民一套保障体系,而对农村的保障力度明显低于城镇的保障力度。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农民工这一群体徘徊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时,国家没有相应的保障体系。国家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制度和法律上的缺失开始凸现出来。
3.住房问题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为省钱,图方便,喝生水,私拉电线,板房明火烧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隐患,除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充电器的电线拉得到处都是而且乱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用电器明火烧菜也让我们心惊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结构,人员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当问起为何不去集体食堂或外面的餐馆时,他们表示:当然愿意。只是外面太贵,长期下来消耗不起,只能自己“开火”,更方便,节省些。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问: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
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二、教育现状 1.学历低技能差
在农民工进城求职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中,有48.9%的农民工表示是“缺乏职业技能”,有42.5%的农民工表示是“学历低”,两项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这意味着农民工自身文化与技能素质比较差是影响其进城就业的最主要障碍。
缺技能和学历低成为农民工求职的两大软肋。目前全市349.1万名外来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只占28.69%。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外来工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在全市外来劳动力中,拥有初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只占30.64%,其中高级工及以上技工仅占2%。而从目前情况看,近七成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六成以上的单位要求求职者具有技术等级。
2.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三、社会现状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四、农民工生活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千差万别,但主要是来自经济方面,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来源。进城后虽然过着城市生活,但他们的生活习性,政治待遇,生活条件,社会保障等还没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和解决,与城镇居民仍有相当大的差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建国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在城乡关系上采取的是“一国两策”,即对城市和城市居民是一套政策,对农村和农民是另外一套政策。“一国两策”实际上没有体现国民待遇的理念,在保障基本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赋予了社会群体严格的身份归属,致使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之列。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城乡个别政策作了一些调整,给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空间,但是并没有彻底改变“一国两策”的局面。农民工的出现,直接冲击了这个制度的合理性,使传统的制度安排和管理过程的弊端进一步显现,导致社会治理的诸多问题,并引发政府和社会共同探索破解二元结构的答案。
(二)客观原因
1、偏见等错误观念的存在。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农村人”与“城市人”不只是地理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城里有些人在自我优越感的驱使下,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那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民工。有些人在内心深处把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与人格的差异联系在了一起,视农民工为“二等公民”。此外,其他一些错误观念的流行,更使农民工的处境雪上加霜。如“民工抢了城里人饭碗”、“民工潮是盲目无序的”等社会流行语,在贬抑农民工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农民工与城市人的隔阂。
2、政策性、制度性歧视的存在。观念上偏见,必然导致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工资待遇、用工规范等方面的制度缺失或滞后。
在农民工所遭受的各种歧视中,就业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歧视,是最具实质性的。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但农民工目前仍面对着三个方面的歧视:雇佣歧视,工资歧视,政治歧视。这些歧视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工资待遇不平等。农民工一月的微薄收入,不可能完成劳动力再生产、承担不了赡养老人和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而且还随时承受着被拖欠工资的心理压力。在对“城市工”和“农民工”实行分别工资待遇的同时,农民工的岗位不稳定,随时还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对农民工而言,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传统的城市管理制度等,仍然只承认和保护稳定的居民。农民工在城市中,“安家”与“立业”这一矛盾依然存在。
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也让农民工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如:能否减免农民工自谋职业中的各种税费,怎样打破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属地原则,农民工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近几年来,为确保统筹城乡发展的顺利推进,重庆市委、市政府,渝北区委、区政府,集中精力与财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平等就业和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法规不完善,又仍然面临资金困境。
目前,农民工的最大资源是劳动力,配置劳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农民工自己的组织。只有民间组织把劳动力资源配置起来,与其他资源相结合,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最大化。此外,因为一些政策不到位,对农民工吸引力还不够,致使农民工不愿进城登记办证,身份转变不能顺利完成,从而使服务管理无从到位。
更为严重的是,法律制度是农民工用不起的奢侈品。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法制进程,立法工作成效较为显著,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在法律法规的落实、执行与监督上还很不够。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人们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法律需求与法律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至于有些问题还不能通过法律渠道得以解决,出现到上级部门或进京上访的群众连续不断的态势,其中包括了不少的农民工。一个农民工一年可支配的收入连养家糊口都困难,怎么打得起官司?怎么请得起律师和法官?弱势群体是用不起法律这个奢侈品的。调查中不少农民工反映,由于有些政策的不透明,他们的命运掌握在部分人手中,有的出了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理,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他们办理社会保险,加班不给加班工资,甚至拖欠工资等。明知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怕被炒鱿鱼,请律师打官司更耗钱耗时,农民工难以理直气壮地依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用不起法律的时候,法就是一些麻木不仁者用来鱼肉弱势群体的工具了。不打官司又没有其他
方式救助,一般的情况就只有忍气吞声;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们则采取过激的行为,或群体上访或阻碍交通或干扰正常的办公秩序。
在调查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当前的农民工中,有两个值得引起足够警惕的发展趋势:一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不得不违法来降低自己的生存成本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二是农民工的仇富心态在加剧。
3、“产业壁垒”和“知识壁垒”。城市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因此,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并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城市当前的主要任务。农民工在向城市进军的过程中,除了遭遇原有体制的阻碍,又遇到了新的壁垒,即“产业壁垒”和“知识壁垒”。城市中的各种产业面临升级换代,主要需要的是高学历、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而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且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承受能力,从而在向上流动中面临着自身无法逾越的障碍。
4、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矛盾,使得用工单位长期以来认为农民工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农民工根本没有与用工单位讨价还价的筹码,只能任人摆布。在此背景下,用工单位就无视相关的劳动法规,不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且随意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等等,加重了农民工的弱势地位。
正是由于这对矛盾的存在,所以长期以来,面对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我们总是过多指责农民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不适应城市社会,不适应市场经济等等,大多是歧视性的语言。很长时期,我们在谈就业、失业问题时,大多只谈城市居民,农民工则不在这个话题里。直到今天,我们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还是主要保护城里的职工,失业保障与农民工没有关系。
(三)主观原因
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与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直接相关。对于农民工来说,要融入城市生活,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障碍,就是自身素质不高。大多农民工的文化技能水平较差,没有接受岗前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所从事的职业大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个别的还有违法犯罪现象,成为破坏城市形象的不安全因素。第一代进城务工农民,基本上只停留在能够养家糊口的水平上,他们的终极目的,仅仅只是挣点钱回乡。而现在的农民工的终极目标是能够融入城市生活,最终成为城市的一员。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明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小农意识的农村情结让农民工难以完全认同城市生活规则和方式,而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更使
得农民工对处于技术进步中的城市感到手足无措。与此同时,为了寻找心灵慰藉,农民工又自设了社会交往圈,寻找同质文化,寻找“都市里的老乡”。由此也更进一步扩大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
五、农民工给社会带爱的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我们在内江市的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
六、社会针对农民工问题虽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七、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期盼
调查表明,挣钱并非是农民工惟一的希望。除了金钱目标外,他们也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理解。金钱、知识、技能是当前农民工最缺乏并最想得到的财富。农民进城务工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民工自身既增加了收入,又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从农村到城市,外出务工农民开始更新观念,转变生活方式。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还有少部分务工农民在城里买房置业,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思想观念也有明显改变。对此,他们对政府切实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条件提出了如下一些希望:
一是政府出资建立廉租房片区,便于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二是规范行业的用工及工资制度。三是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机构。四是加大力度切实解决伤残医疗、失业养老保险问题。五是投入资金,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术培训。六是严厉打击非法侵犯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七是在全社会开展尊重人格,尊重劳动的和谐社会教育活动。
八、思考建议
随着我国保障农民工政策的施行与完善,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更多的农民将会有序地转化为城镇居民。只有不断跟进机制设计和制度创新,通过改善大环境,有效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消除其后顾之忧。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把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口,为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我们认为,要从机制体制上的一系列创新,才能保障农民工放心进城,安心
工作和生活。为此,我们建议,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营造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深入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在全社会掀起“我为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活动,教育我们的干部和市民,懂得农民工的人格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必须得到尊重。新闻媒体对侵害农民工的人和事,要及时暴光。建议开展改善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社会讨论,真正树立起农民工与城市共生共荣的观念。同时,针对农民工的现状,建议由共青团、妇联、在校大学生、工会和司法界的自愿者,组成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义务为农民工的利益鼓与呼!
当前,我们的宣传教育,要强化社会认同感。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从社会基础层面,需要解决好“三个认同”:一是市民对农民工和农村的认同,包括城市愿意提供农民工共同享有增长的财富机会和平台,愿意提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技术、资金和文化帮助。二是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不再有被歧视的感觉,对城市拥有基本的归属感,并且确信自己能够在城市获得发展的机会,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在内心愿意为渝北的城市发展发挥作用。三是社会对制度安排的认同,即拥护和支持协调社会利益,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和制度,并积极参与其间,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一种认同的形成,可以从根本上克服基于身份归属而产生的冲突与危机,降低社会不和谐因素。
(二)建立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评估体系
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我们调查时设计了21个备选项。统计结果看见,排在前5位的选项分别是:为改变家庭生活境况137人,农村太苦、不愿在家苦熬131人,有一技之长、能在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57人,没有农业生产技术、做不成农活48人,为子女筹集学费的46人。其它选项依次为:家乡人多地少、收入太差41人,为提高生活质量39人,农村挣不到钱、城里挣钱机会多38人,为改变命运改变农民身份35人,羡慕城里人生活27人,为丈夫或妻子筹集医疗费23人,为父母筹集医疗费17,找点钱还债14人,找点钱回家修房子11人,为弟弟妹妹筹集学费11人,找点钱回家娶老婆8人,学到本领后回乡更好地建设家乡4人,愿为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3人,逃婚、不愿在农村成家立业2人,不愿在农村找婆家1人。
上述数据,一方面表明,农民进城务工的初衷是由家庭的自然经济现状和农村落后的生态生存状态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看出,农民工进城务工比较理智,并没有把城市看成是满地的黄金和改变命运的唯一所在。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进城,其根本动因还
是为了彻底改变自身命运。如果在城市和农村做一个选择的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自愿主动地重返乡间田园。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关爱力度,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为统筹城乡、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此,我们建议,建立农民工进城务工服务评估体系,以此为平台,针对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分步骤,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务工难、子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维权难等突出问题。
(三)创新农民工的政策机制
农民工问题的存在并日益突出,很大程度上与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紧密相联。破解农民工问题,必须创新机制,消除制度性障碍。
1、改革和创新工作制度
充分运用现有的政策和制度,结合渝北区的实际,改革和创新工作制度,一切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和制度我们要坚持,一切有损于农民工的政策和制度要坚决废除。
首先,取消歧视农民工的一些不合理政策。按2001年11月,国家计委、财政部下发《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者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部门取消一系列附加在农民工身上的不合理收费;对农民工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其次,落实好改善农民工的工作条件相关政策。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提出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等。
再次,统筹政策和制度安排。系统研究农民工的利益保障和发展问题,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出台,对农民工的待遇、教育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第四,组建渝北区农民工维权工作委员会。为了新机制的有效运转,克服农民工维权组织分散,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建议成立专门的农民工维权工作委员会(简称农维会),专司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统一领导、分工协作,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区的农民工工作。
2、完善农民工利益维护和实现的机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平等拥有社会权利,保障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首先,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降低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政策门槛,变严格的城镇准入控制为可以衡量的多元准入指标。通过市场推动与政府推动的有机结合,解决部分农民工希望入住城市的问题,指导农民有序流入城市和集镇。
其次,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就业、社会福利和保障等各项利益。通过改变社会福利和社会补偿机制,克服户籍制度的弊端,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福利问题纳入输入地管理。
3、扩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覆盖面
近年来,渝北区在改善农民工卫生条件和居住条件上做了大量工作,不再强调儿童接种疫苗必须持有本地户口等。但农民工在城市的长久居住,更要求政府在协调利益、配给资源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在政策选择上将农民工问题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利益维护统筹考虑,确保农民工共享发展的成果。其中,特别需要根据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特点,突破社保的地域限制,合理调整现有的社保体系,包括提供农民工生存必须的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等。
4、探索农村土地新政策
目前,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已经进一步降低,但在农村都有承包地。为此,在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的同时,必须解决好农民工的农村土地问题,防止大量土地撂荒。一方面,要依法保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有序流转,从而使在家农民有基本的土地保障,让进城农民工能够放心的离开土地。
(四)完善农民工培训教育体系
教育培训是农民工及其子女技能习得和素质培养的基础。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发展,提供农民工及其子女完备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未来的事业。、确保农民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
农民工子女接受完备的义务教育,是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转型社会的实际,科学制定教育政策,全面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义务教育,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城乡儿童一道,共同接受完备的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
2、强化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教育培训是提升农民工的劳务技能,实现农民工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为此,劳动力输出地和用工单位要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劳务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发挥政府、培训机构和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的作用,我国已经制定的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得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激发自我发展能力,在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展示自身价值,融入城市群体。
(五)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工程建设力度
目前,渝北区的相当部分农民工在农家乐打工和居住,工作和生活条件简陋。渝北区有近50%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不容乐观,居住在出租屋或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城区的拓展,繁华路段的一般房屋租金在一路攀升,再加上水、电、气费等负担,导致居住成本逐年增加,现在农民工大多选择居住在城乡接合部,几个人或几家人合伙居住在一起,生活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交通不便利,安全没保证。顺应农民工的强烈愿望,建议政府加大廉租房工程实施力度,逐步解决农民工居无定所的困难。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近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第五篇:“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注农民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农民工主要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和在当地或者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调查目的:
掌握本镇农民工的现状,了解和研究这部分群体的工作生存环境、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问题,为家乡制定小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社会特别是我们大学生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调查地点、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
调查对象:外地来我市县工经商的和我市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这部分人是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由外地来我市务
工经商,或者我市在镇区外或在当地镇上务工经商的农村居民。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根据农民工居住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在本市9
个行政村,313个村民组中,总共调查了150名农民工(其中:外来人员
75户,本地人员75户)。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调查时间:2012年2月5日---2012年2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一)我镇农民工现状
1.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A、我市县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据调查,在被访问的农民工中16—20岁的占17.3%,21—30岁的占25.3%,31—40岁的占38%,41—50岁的占14.7%,51—60岁的占4.67%;男性占62%,女性占3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主体是农村的壮劳力,也是在农村劳动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他们总体素质已经有所提高,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B、从事的职业分散。被访农民工中生产工人有48%,个体户有10.67%,服务员有4.67%,技术工人有9.33%,小摊贩有18%,建筑工人共占9.33%。农民工从事的职业正从以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向多种职业延伸,对城市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C、以长期务工经商人员为主。“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呈季节性的“候鸟式”的这一务工经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务工经商方式所取代。据调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务工经商,只有2.67%的人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和临时性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仍主
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76%的农民工靠亲友或熟人推荐获得现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过自己应聘找到工作,中介组织介绍的占
2.67%。靠亲友介绍或帮带依然是农民工务工经商的主要渠道,因为这种就业方式的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这与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D、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仍以挣钱改善生活为主。在外出务工经商的4个主要原因中,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的有3.33%,选择“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的有2.67%,选择“家乡收入低,外出挣钱改善生活”的有86.67%,选择“其他原因”的有7.33%。由此可看出,农民工在经过常年的务工经商磨练后,挣钱糊口观念仍为主导,也有少数人员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个人自身的发展。
2、农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现状
A、收入水平有所较高,收支相抵有结余。据调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5.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22%的人收入在1501—2000元,2001元以上的有16.7%;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2%,301—500元的占10%,501—700元的占58%,701—1000元的占24%,1001元以上的占6%。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些经济支持。
B、居住条件较好,家庭为单元的租房户增多。据调查,在75个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和15个本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与他人合租的有14.44%,6.67%的较高收入农民工在购房自住,还有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单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选择私人诊所为主。由于城市医院的检查费和药费又贵,因此,农民工生病时,由于难以承担城市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使92%的农民工在生病时选择去私人诊所,只有8%的人选择上医院。
D、农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备。据调查,有98.67%的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有3.33%的人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有15.33%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
E、具有一技之长者不多。技术是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一般都是边干边学,没有过硬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和较好的收入。据调查,只有35名在从事现在的工作前接受过技能培训,占被访者的23.33%,在这部分人中,有6人受过半个月的培训,有29人接受过1个月的培训。
3、农民工的心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打工最大的心愿(多选)调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资水平,有62%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1、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仍不理想
一是工资水平偏低,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是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9天。
2、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由于现行的农村、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15.33%。二是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农民工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被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33%,3、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是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维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是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性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聘的风险,因此签订劳动合同率很低。
4、政府的关怀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据调查,只有8%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74.67%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有17.33%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只是得到了近1成农民工的肯定。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监督和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
2.拓展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教育培训,切实加强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领导。
3.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4.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5.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6.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7.切实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
七、调查总结:
此次对家乡农民工现状的社会调查增进了我对家乡农民工的了解与认识,对这一弱势
群体有了全新的感受。农民工现象将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还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解决农民工问题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调研热点,关注民生 ”
廊坊师范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外国语学院
09本英语一班
金迪
090301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