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现状
200x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突出抓了养殖业、劳务输出和农产品加工三个重点,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农村社会保持了基本稳定。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40.8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全市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达到68.4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4元,比上年增加134元,增长6.1。
1、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农林牧渔结构由上年的50.6:1.2:43.5:4.7调整为47.6:1.4:45.8:5.2,种植业比重降低,林业、牧业、渔业比重增大;种养业结构更趋合理,全市种养业结构由上年的51.1:48.9调整为48.3:51.7,养殖业比重首次超过种植业;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改善,粮经结构由上年的51:49调整为49.7:50.3,种植业逐步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2、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全市出栏生猪292.5万头,比上年增加27.5万头,增长10,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29.5万吨,同比增长11.4,出栏肉牛4.11万头,同比增长19.6,肉羊60.8万只,增长15.8,小家禽3309万只,增长11.6,水产品总量5.43万吨,增长18.3。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40元。
3、劳务输出扎实有效。去年,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来抓,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3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近30亿元,技能培训7.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6、17.8和306.2,劳务收入使农民人均增收50元。
4、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基本形成了一个特色支柱产业有一个龙头加工企业带动的经济格局。首次评选了经营业绩好、带动能力强、诚实守信的10大营销先进企业和10户营销明星企业。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五专”经营组织达579个,建成规模在500亩或1000头(只)以上集中成片的基地618个,分别比上年增加31个和6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5亿元,增长22.45,带动农户57.3万户,带动面达56.2。
5、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截止今年3月底止,全市农田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1535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6998万元,群众投入8352万元,累计投工2679.4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量1394.8万方,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3平方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03.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8万亩,完成85.6;新增节水面积3.72万亩,完成124;解决人饮困难3.43万人,完成57.4;改造中低产田土6.85万亩,完成97.9;完成造林10.71万亩,完成95.2;建成县乡标美路151.81公里,完成92.3;新建机耕道248公里,完成248;硬化机耕道87.2公里,完成83.9;新增提水控灌设备967台套/10033千瓦,完成96.7;新建沼气池2913口,完成116.5。龙头企业和五专组织新建农经网站17个。
6、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在政策兑现上狠抓落实,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2003年,市委、市政府首次与各县(区)委、政府签订了《关于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的责任状》,建立健全了12项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制度,杜绝了农民负担恶性案件和严重群体性事件,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粮食、耕地保护、农业税减免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了农村社会基本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资源形势日益严峻。长期以来,我市农业发展走的是一条低水平的平面垦殖面积扩张、以追求农产品数量增长为主的发展道路,资源过度消耗。现在,我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下降到0.58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而且由于忽视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了土地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我市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362立方米,占全省人均的1/9,全国人均的1/6,远低于联合国规定每人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从农业用水效率上看,农业用水浪费现象普遍,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2、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四多四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结构雷同现象较多,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经济效益不高;粮食方面,优质粮不多,普通粮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水果(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方面,品种结构不合理,产期集中,品质低,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畜牧业结构方面,畜禽品种、质量、饲料转化率、畜产品的加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渔业主要品种仍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主,名优特稀品种少,水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龙头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占的比重小,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转化率不到10,增值空间小,增值层面简单,农民受益少;农产品商品率低。我市的农产品商品率不到60。
3、农业科技支撑乏力。一是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是适应短缺经济的体系,是以追求高产量为目标的技术支持系统,难以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优化结构和提高品质、增加收入的要求;二是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四多四少”:常规技术多,关键和高新技术少;产量技术多,品质技术少;生产技术多,加工技术少;知识形态技术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少。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农技服务站严重缺位,经过几次机构改革后,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虽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乡村道路通达率低,并且许多地方通而不畅;水网改造缓慢,全市尚有83座病险水库未整治,许多水渠年久失修,渗漏十分严重。农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和电网也需加快改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农业发展不想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农业基本建设明显减缓,从去冬今春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情况看,一是投入减少。最突出的是退耕还林比去年明显减少,省以上国家投资比同期减少2627.8万元,减少51.8。群众投入比去年同期减少1327.5万元,减少13.7。二是投劳减少。“两工”逐步取消后,筹集劳动力的难度加大,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于困难较多,采用的少;加之外出务工劳力增多,农村劳动力在一些地方明显短缺,投工投劳继续减少。三是工程量小。由于资金缺乏,多数地方只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维修、改造,修修补补维持运行;除公路建设外,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少重点工程,开挖土石方少,工程量小。
5、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盲目性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规模参差不齐、规则混乱,布局不合理。二是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低。一方面,原国有农产品经营企业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农民的交易方式,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二是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运转不灵。表现在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造成生产和流通的盲目性。三是还没有建立起有效调节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机制,加大了农产品市场波动。
6、农民收入水平低。去年我市农民人均收入2334元,虽比全省水平高104元,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8元,与周边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自贡、泸州、乐山、宜宾4个市平均水平比较,低55元。在全省21个地市(州)中居第十四位。我市农民收入的差距明显存在,农民增收的问题尤为突出。
7、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弱。我市剩余劳动力达130万之多,除去已转移的80万,还有5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的剩余时间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近几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了农民增收的大头,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难度逐年加大。全市农民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8。全市83万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人员占了80,受过技能培训的不到10。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且接受教育的机会少。无力承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
8、农业投入、支持力度不够。虽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上是增加的,但比重波动较大且有下降趋势,更主要的是因为农业是弱质产业,这种增加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户的投入多注重短期利益,农户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性不高,“非农化”倾向严重。我市乡镇财力脆弱、负债较重,加之兑付“两金”后的遗留问题,严重影响了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深化农村改革
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的一条是统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工业必须反哺农业,为农业提供支持和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充分发挥乡镇工业自身优势,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一条是统筹城镇和农村发展。通过加快城镇化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寻求广阔空间,推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一条是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通过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促进各种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根本的一条是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给予农村更多的政策倾斜,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文化等公共事业的资金支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核心的一条是要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和科学化武装,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
2、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按照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兑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群众的监督;加强对粮食直补资金的监督管理,及时、足额兑现给农户,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的情况发生;积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求组织好粮油的收购和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按照规定确保粮油收购资金贷款、加强资金监管;价格主管部门搞好直补标准的调查研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直补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搞好服务;有关部门加强对粮食直补工作的督促检查。
3、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切实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因征占地而对水利等工程设施造成损坏的补偿制度,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专用资金,用于补贴土地被征用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入股、联建联营、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办法,促使农村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4、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把中央关于农业税率总体上降低三个百分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农村“两工”在去年调减的基础上,今年再调减5个工,即由去年每个劳动力负担10个工调减为5个工。“两工”以劳折资不能超过一半,每个工折资最多不超过5元,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高度重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确保乡镇政权和村社组织的正常运行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5、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统筹兼顾,广辟财源,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和农村。加强监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办法,真正起到财政资金的支持作用。
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积极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大信用社改革力度,继续扩大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覆盖面,缓解农村资金外流。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金融组织。探索中小企业投资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和农户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担保中心重点对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五专组织”提供贷款担保。
(二)择优发展种植业。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一是抓好耕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遵守耕地保护法规,坚决执行国务院“五不准”的规定,把“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抓粮食面积的扩大。抓好撂荒地复耕,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组织复耕;抓好满山青种植、抓好再生稻和晚秋作物,特别是秋菜和洋芋。三是抓粮食产量品质的提高。认真抓好“三百”粮食高产优质示范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旱育秧、抛秧、地膜玉米等先进适用的农业增产技术,积极深入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做好技术服务,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力争在产量和品质上有较大的提高。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一是优化种植业区域布局。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种植产业带,形成特色产品带动、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支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最佳资源的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围绕城市、小城镇和交通干线布局好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科技园区或示范带,形成优质大米、蔬菜、蚕桑、中药材、(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木竹、水果、柠檬、夏布等特色产业。今后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资金要相对向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集中、倾斜,以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区域化。二是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优质、专用粮油和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突出发展以反季节果蔬为主的优质、专用、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充分发挥新建成的川南农产品检测中心的作用,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续发展特色农业,将威远七星椒、镇西萝卜、资中冬尖、东兴生姜等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做大做强。坚持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培育麻竹、柠檬、用材林三大生态经济型产业
(三)快速发展以生猪为重点的养殖业
1、狠抓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一是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四川福润肉类食品公司、隆昌四海等肉类加工企业;扶持隆昌禽苗市场、内江金鑫公司等公司,努力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和专业养殖大户;鼓励发展精深加工,创立名优品牌,扩大出口,增强带动能力;支持内江正大和万千等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带动饲料产业的发展;支持维尔康、华蜀等动物药业公司,带动兽药产业发展;支持内江兔业协会、羊业协会、益东兔业公司,带动全市兔、羊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培育新的带动主体。对规模养殖场建设实行审批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批有实力的业主、大户和加工企业作为扶持重点,不断帮助其发展壮大,引导业主高起点、规范化饲养,健全利益分配机制,使其成为新的带动主体。三是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全市以生猪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牲畜和小家禽,建设好40个优质肉猪生产基地乡镇,实施好“三五”生猪扶贫工程。
2、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步伐。以良种繁殖场为基地,以配种站点为依托,以养殖场和大户为载体,走“引、繁、育、推”的路子,不断扩大良种覆盖面,提高畜禽品种质量。二是建设好种草养畜工程。引导农民运用氨化、青贮、微贮等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降低饲养成本。三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狠抓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养殖技能。四是抓家禽大发展,把国家关于支持家禽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3、完善服务体系,保证畜牧业快速发展。一是完善市县(区)两级畜牧管理体制,做到管理和技术相协调。二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强化基层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三是建立和完善畜牧网络体系。实现市、县(区)、乡镇站并网,确保信息畅通。鼓励成立各种养殖专业协会,要把市种猪场建成西南最大的高科技种猪示范园区。
4、大力发展水产业,在名优特上下功夫。突出发挥我市水产水域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四个亿元工程”;狠抓苗种繁育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市场营销体系、质量监督体系、渔业执法体系建设;强化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市水产批发市场、渔用生物剂生产厂、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等水产龙头企业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建和壮大一批名优水产品繁育基地。
(四)推进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规模大、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带动农户多”的要求,落实好国家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四海、福润等企业为龙头,迅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确保生猪、牛、羊、兔出栏任务的完成;以巨森竹业、嘉禾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发展竹笋加工业,重点建好15个2000亩以上的麻竹种植基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以诚信实业为龙头,建设3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厂,建好10万亩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基地。以禾嘉集团和佳美公司为龙头发展柠檬、甜橙等水果业,确保柑桔类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产量18万吨;以松林丝厂、川南绿神为龙头发展蚕桑丝绸业,推广科学养蚕技术,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6万亩,鲜茧产量达到1800吨;以隆昌禽苗市场和山川、九平公司为龙头,形成产值超过10亿元的水禽产业,以汇源、威宝为龙头,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2、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抓宣传培训。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经验、基本知识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二抓试点示范。以隆昌县家禽技术服务协会作为重点示范专合组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三抓部门配合。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职责,统筹研究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对各项政策措施进行督促检查落实,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基地+农户”、“大户带农户”等经营模式;二是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经营业主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依法规范双方行为,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三是创新投入机制,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导向,以农民和业主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农业产业化投入机制,大力发展业主经营。
4、积极培育营销大户。引导营销大户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逐步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市场主体。鼓励、引导和支持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壮大销售队伍和经纪人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对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进行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文明经商,守法经营。
5、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各种层次的农产品市场,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场网络。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管理,认真贯彻“绿色通道”政策,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培育壮大农产品市场主体,加强对供销社、营销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发挥其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主力军作用。应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和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网上销售和电子结算等业务;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城市为(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中心,农村为基础,城乡互动的连锁网络体系,进一步壮大发展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充分利用内江便利的区位交通优势把内江建成川南农产品物流中心;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并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五)做强做大以数质并重型输出为重点的劳务经济
1、逐步扩大输出规模。进一步实施“巩固东部,进军西部,面向全国,拓展海外,开发本土”的输出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市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劳务基地县建设,大力培育中介组织,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打造劳务品牌,将我市建设成为建工之乡、家政之乡、技工之乡,壮大和发展劳务经济。
2、狠抓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结合省委、省政府“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在2004至2005年用两年时间培训农民工60万人次,使现已向外转移和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基础培训。培训重点放在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单培训为主要方式,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培训后的农民工就业率达60以上。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投入机制。设立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用于补贴农民工培训。整合培训资源,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立示范基地。从2004年起,每一个乡镇在全日制学校挂牌成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对本乡镇的农民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技术教育,每个县区要确定一至二所公办职中进行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体制改革,使职业中学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每所职中都要建立农民职业培训部,鼓励市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农广校系统、劳动就业培训体系以及成人教育机构要开展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培训。
3、完善维权服务体系。一要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以司法援助体系为依托,为民工提供法律救助,以四川华西民工救助中心内江办事处为核心,为民工及时提供救助。二要切实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外出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乱收费。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
4、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劳务输出信息平台建设。形成从省、市、县、乡四级相连,覆盖到村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尽快建立大规模的本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实现劳务输出和用工信息的对接。三是重视劳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递发布,利用大众媒介,定期发布用工信息,指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六)加快发展以农业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农村民营经济
1、着力抓好招商引资。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把农业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下达,严格考核。通过招商引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业,盘活“四荒”,强化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推进土地流转,创办家庭农场、家庭畜牧场、旅游休闲农庄。抓好进行农业项目的储备、包装,充分利用中央对西部的支持和省上大力发展丘区经济的有利时机,力争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资金。通过项目作引子,把更多的市外资金、民间资金引入农村,为农业发展注入增量,增添活力。
2、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认真贯彻全省民营经济会议精神,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符合产业政策和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让出资源市场,放宽准入条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引民间资金进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管理方法科学化,偿还机制良性化。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对民营经济服务和各项承诺要落实,建立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信用担保、公平竞争的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的平等待遇和权益保护问题,让民营企业大胆闯,大胆试,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和潜能。
3、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在城镇建设中着重增强产业和人口聚集两大功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重点支持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的商业性贷款要积极支持城镇产业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城镇建设,坚决杜绝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居住地登记制度,解决务工经商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鼓励他们向城镇转移,进城镇创业发展。
4、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注重发展旅游经济。以农田、水域、林竹为依托,以绿色为主题,大力发展以农家休闲山庄为载体的城郊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开发农业新功能,既服务城市居民,又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以技术推广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服务体系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强化公益事业性、放活经营性的要求,重新配置现有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职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运用体系、农村技术推广体系、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和农产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的工作手段,加强先进技术的研制推广应用,加强气象事业建设,提高气象科学预测预报水平,拓宽气象服务领域。
2、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整合城乡各种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体系,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营销组织的信息网络建设,突出抓好种养业规模生产基地的信息网络建设,突出抓好县(区)农村信息中心和区域中心镇信息站及涉农职能部门的信息网络建设,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逐步实现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实现信息的充分有效采集和利用。
(八)强化以户办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1、突出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按照“大、中、小、微结合,蓄、引、提、节并举”的原则,切实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城镇供水,增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加大病险水库整治力度,统筹安排,如期完成任务。抓好江河堤防工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抓好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的灌区改造和渠系配套建设,推广滴(喷)灌减灾技术,解决资源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抓好农村机电提灌维修改造,搞好小流域、水库集雨区水土保持治理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加强公路路网建设。打好“交通三年大会战”,加大县际公路建设力度,改造提升县城出口公路,提高境内公路等级,完善路网体系。结合“万村通工程”和新村扶贫工程,加快我市乡村机耕道建设,完善乡村公路网络。
3、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以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依托国家林业工程项目,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重点抓好城周绿化、馒头山治理、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兼顾江河两岸和水库四周绿化。发展生态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的林果产业。
4、加强能源信息建设。巩固农村电网改造成果,积极推进县城电网改造。实施农村能源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中小水电,加快发展沼气,发展清洁能源。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和网络规模化联网经营,加快电话“通村”工程和农经网建设步伐。
5、抓好扶贫工作和户办工程。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抓好领导、部门定点联系新村扶贫工程的落实;继续实施“五项扶贫”工程,提高扶贫开发实效;坚持锁定对象,集中力量尽快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集中解决好住房、饮水、通路和贫困农民增收问题;积极争取中央和国家的扶贫,扶贫资金使用,严格实行专储制度,报账制度,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大目标任务的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直农口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的要求,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财政列支特色产业开发资金x万元,持续推进“七个工程”建设,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区域化布局更加明显。新种紫花苜蓿**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个,肉牛饲养量**万头,肉绒羊**万只,生猪**万头,商品驴**万只;新栽苹果**万亩,种植瓜菜**万亩,其中设施瓜菜**万亩;认证有机农产品原料**个,有机农产品**个。新建、改扩建农产品加工企业**户;建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个、示范性合作社**个;组建农资龙头企业**户、区域农资配送中心**个、基层网点**个。
二是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续建管线工程已建成通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建成,**向**延伸供水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引水、**北部人畜饮水工程进展顺利;**水库、**河苦咸水淡化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市财政列支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万元,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新增安全饮水人口**万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交流推进会在我市召开。造林绿化成效明显,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万亩,荒山造林**万亩,流域治理**平方公里,兴修梯田**万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新建通乡油路**公里、通村油路和砂石路**公里。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机补贴落实资金**万元,补贴购置农机具**台件。
三是农村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率先设立了水利工作站,草原承包到户工作顺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造了经验,全市现已完成勘界确权**万亩,颁发林权证**万本、面积**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妥推进,流转面积**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成效明显,以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和资金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认真贯彻**现场会议精神,扎实开展政策落实年活动,**个重点县区、其余**县的**个重点乡镇、**个重点村示范推进,**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五是新农村建设富有成效。省级**县、市级**区**镇**村、县级**村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完成投资**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个。市县新农村总体规划和**%的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线”发展战略启动实施,试点乡村“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六是扶贫开发着力加强。制定了《**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少数民族乡村发展规划》,市财政列支扶贫专项资金**万元,深入实施贫困乡村“**大工程”和“**年增收计划”,“公共服务**大体系”建设和“环境治理**大行动”全面展开,“321”结对、部门定点、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个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实施,完成投资**万元,**万贫困人口可实现稳定脱贫。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省直农口各部门精心指导、倾情支持和全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关键,坚持三个带动,实施四大工程,谋求五个突破,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一个中心:就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力争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元。
两个关键:一是持续推进“**工程”,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三个带动:一是产业化带动。实施“**工程”,建立现代农产品加工基地。二是品牌化带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培育具有**特色的优势名牌农产品。三是城镇化带动。加强中心村、农村社区和规模化农村小区建设,使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以上。
四大工程:一是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程。重点推动省级**县、市级**村、县级**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区**镇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促进“三化”进程。二是扶贫开发开发工程。重点实施整区域整片带扶贫开发,全力抓好**羊产业化扶贫试点项目,力争**万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三是基础建设工程。重点突出水、电、路、田、房、林等八个方面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四是科技利民工程。推广“十大农业实用技术”,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五个突破:一是着力在惠农政策落实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上求突破;二是着力在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三是着力在引导服务上求突破,提升劳务输转的层次和水平;四是着力在农民教育培训上求突破,培养新型农民;五是着力在农村改革上求突破,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第三篇: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黎水镇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黎水镇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5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居民小组,3673户,13042人,耕地面积18748亩。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这里四面环山,沟壑纵横,是郁江的发源地之一。黎水镇素有九溪十八坝之称,辖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和种植中药材的理想区域。黎水镇政治稳定,人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二、当前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一亩左右,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
1、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基本没有规模化生产,纯“手工”生产,基础薄弱,结构单一。
2、以养殖为辅,主要养殖生猪、鸡、牛和羊,以放养方式为主,养殖技术落后,条件差,带给村民的收入不高。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生产技术落后,效力不高。
三、今后工作整体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对里水镇的发展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又对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要“对症下药”,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的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意识。
(二)抓住机遇,依托县乡经济发展,促进本村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抓住机遇,依托县乡三年内达到“人均一亩干果经济林”和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号召,发挥本村优势产业。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土地、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基地。
四、今后推动本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乘争先创优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之机,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篇: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记07年寒假下乡调研报告
李 晴
当前,国家正在响应“三农”政策,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一时间风起云涌,现在农村现状如何?我国农业改革进展又是怎样呢?通过寒假期间到济南长清万德镇六律村执教,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一、农村现状
1)、收入
农民收入大概来自土地收成和外出打工两个方面,当然个别农户还可以通过做点小本生意、搞养殖之类的方法使生活宽裕,但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六律村坐落在山上,所以土地也都是成梯田状分布在山上,而且村里人口多,可利用耕少,平均也就半亩田地,这一地带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地的平均收入也就五六百吧,可是如果去了投入,所剩也就无几了,只靠田地收成过日子显然不行,外出打工挣钱就成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外出打工也不容易,村民文化水平底,一般都是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这样就只能靠力气吃饭,外出的地点主要有济南、湖南、东部沿海和南方的一些工业城市。如果家里劳动力少,也就是家庭离不开自己的照应,不能甩手就走的村民或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就到济南干临时工,像一些房屋装修、灯饰安装之类的活。这样家里有急事或农忙时就可以回家帮忙,等到闲暇时就再出去,这部分人每月打工收入也就800—1000元吧。不过一年之中也就能在外面六七个月.去湖南的一般是些年轻力壮的男劳力,到那边主要是修铁路,一般是一年回来一次,干这种活很累,但工资也比较高,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回去的,这些人的月平均收入一般在1000—1500元之间。还有一些就是到南方沿海或一些东部的工业城市去打工,这些人一般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子,月平均收入在600—1000元之间,一般也是一年回来一次。村子里还有一些养殖户,大都以养鸡为主,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经济来源,不过,养鸡除了要吃苦受累之外,还要有睿智的经济头脑,养鸡有赚有赔,有时吃苦受累不说还赔了不少钱,这就看你的市场眼光了。
六律村虽然靠近一个叫灵岩寺的旅游胜地,但是它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小。
2)、支出
村民的主要花费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小的时候要上学,村里没有学校,孩子们要到镇上去上学,小学的孩子每天车接车送,中午在学校吃饭,这样每天的生活费就要用到五元以上,再加上书费教学用品费等,一个孩子一年也要2000—3000元的花费。村民对文化的渴望也比较底,一般是孩子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也就算了,辍学打工还可以贴补家用。这样孩子长大后花费又分两类,继续上高中考大学的家庭生活要紧迫些,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中国的教育制度使这些家庭一贫如洗。而那些辍学的孩子长大后,家里也要花很多钱在他们身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要给孩子盖房子、下聘礼、娶媳妇......总之,处处都要花钱.医疗费用也是一个大的支出,虽然村里有了合作医疗,但此过程 烦琐,要到乡镇指定的医院就医,依据病情报销15%—45%,一般情况下村民患了一些小病像头痛发热
之类的,大家都不会走这个过程,不过对于一些疾病重病村民还是很受益的。合作医疗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但对农村的普通家庭来说剩下的花费仍然不是小数,谁家有了重病患者也意味着反贫。
还有一个大的支出就是人情世事,村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都要张罗着办,即使没钱四处借也不能落人之后,亲戚邻里之间都要去送礼,如此礼尚往来,久而久之,交往范围就大了,这方面的花费也就高了,多了。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任重道远。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里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在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之中,更多的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仿效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种植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小农阶段,现在的一些农用机器在着根本就用不上,只能靠人力,就连灌溉这一最基本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2)、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村里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村里历史上形成的债务比较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严重不足,瓶颈制约,村里的农田水利设施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现在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底,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质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方面的现象有很多,村里原本耕地就少,很多村民盖新房子的时候随便占用土地,以前的老房子自愿的买卖,山里的空气新鲜,一些有钱的济南老总就在这买了土地盖别墅,自由买卖土地现象严重。还有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还表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长都没有监督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是村民不知道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不知道,或者及时知道也不会拿起法律来维护,要么忍气吞声,任人宰割,要么武力相向,自己又触犯了法律。
5)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村里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声一场大病往往意味着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少,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从未根本上改
变,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的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村里也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尚未开展,弱视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
村民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账,而当地的群众从未有过意见,村里领导干部不是村民选举,村民自治根本在某些方面就没开展。
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
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
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
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记07年寒假下乡调研报告
城市发展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0601班
李晴20062104022
二〇〇七年三月
第五篇:xx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永昌县东寨镇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专题调研报告
(2011年4月17日)
按照中共永昌县委永昌县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目前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探讨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症结,并集聚干部群众的看法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况
在永昌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东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东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一增两化”的工作思路和镇党委“抓好八项工作、实现两个突破、达到六化目标”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了农业效益逐年提高,农村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有力维护了我镇农村发展稳定大局,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是土地流转取得新成效。坚持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北京天葵公司合作,建成土地流转示范点2个,流转面积10000亩,其中连片发展油葵制种7000亩。
村新农村示范点农民住宅楼建设任务,铺设上水工程1.26公里,镶嵌主干道路道牙665.8米,铺装人行道路面986.04m2。
五是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效。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6个村农家书屋设施配套及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建设。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94.88%、96.53%。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发放各类救灾救助及低保、五保、补助资金共157.483万元。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554.3534万元、良种补贴34.5755万元、农机具补贴189万元、家电下乡补贴27.2万元。
六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人代会各项决议,认真办理代表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圆满完成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认真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上三坝村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村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强化政务、村务、财务公开,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
二、新形势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几年的发展,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从长远看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稳定增收渠道难、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等因素制约,新时期东寨镇所面临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使
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养殖小区建设、科技示范、露地蔬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全镇有特色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的结构调整普遍局限于规模扩大,品种更新,布局调整等水平和层次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对新品种缺乏新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产品包装、运输上缺乏先进的理念。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灵,2009年出现过农民啤酒大麦待价而沽,最后遭遇滞销的情况。
(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业发展的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也是必然的。然而,单家独户的农民作为相对弱势群体,很难在庞大的市场中参与竞争,处于被大机构、大企业剥削的境地,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大机构、大企业赚去了。2008年,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镇农民自发成立东郊啤酒大麦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平台打造本地啤酒大麦品牌,参与市场竞争。但是,该合作社仍然是一个松散的团体,对于会员的约束力不大,更不能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近三年来,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风起云涌,管理混乱,效益低下,为此,我们必须指导和改革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其变成一个个经济实体,让会员更紧密地联合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真正以一个整体参与市场竞争。
三、新形势下促进我镇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思路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要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按照河灌区发展节水农业、井灌区发
动物防疫密度达到98%以上,改良羊10300只,羊饲养量达到98000只。
三要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土地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及大公司、大客户集中,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成上三坝土地流转示范点,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1万亩以上。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要倾力推动镇区和双桥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建设。着眼于打造县城东部延伸段“城外新城”,抓紧规划编制,在已完成5个中心村规划的基础上,力争完成所有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建设。全面完成汽车站和部分农宅拆迁及主干道延伸段征地任务,启动建设居民文化活动广场,硬化道路3公里,架设自来水管道3.5公里,力争建成新农宅50套。在巩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1个中心村启动建设,以此带动完成12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
二要切实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争取立项并完成末级渠系建设任务。狠抓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头坝等5个村后续工程,开工建设二坝等5个村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6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认真抓好村社道路通畅工程,争取列项逐步建设6个村10个社近15公里通社道路,同时切实加强乡村道路管护,确保规范运行、发挥作用。
三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继续抓好重点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等生态项目,切实加强村镇绿化,完成四旁义务植树6.5万株,配合完成金永高速公路永昌段绿化554亩,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工程,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认真研究国
字电视用户达到全镇总户数的1/2,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干部离任财务移交及审计制度,完成农村合作基金会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大力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及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和村干部待遇。加强民兵武装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县级文明镇创建活动,切实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贯穿于文明创建全过程,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道德实践等文明和谐创建和“清三堆、治五乱”活动,着力在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提高素质、提升文明程度上取得新成效,争取年内建成县级文明镇。
四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排查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妥善化解各类矛盾。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联户联防措施,广泛开展群防群治。加强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等安全监管,深化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健全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