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心得体会
今天,我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专程来到广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广州农讲所参观。屹立在我面前的是由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红墙平房所围成的一个大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俗称“农讲所”。“农讲所”虽到1926年9月就停办,但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其建筑物一直没有颓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决定在“农讲所”旧址创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经一番修葺,纪念馆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该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开办的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农民运动的真正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和彭湃等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农讲所一共开办了六届。开办农讲所的主要目的是为当时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农村干部。广州农讲所的创办,的确起到这样的作用。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农讲所所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学生,在以后各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回到农村,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他们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家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心永远和农民连在一起。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对于研究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的问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做了不懈的探索,写下了不少不朽的篇章,而这一切,就是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的。
这是一次值得回忆的课外党课学习活动,它不仅使我对新时期“三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党中央重视农村发展,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眼前的一间间古朴的教室和办公室,使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些胸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革命者,正热血沸腾、如饥似渴、积极探索的场景;一件件看起来并不起眼而却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使我感受到革命的艰难;一幕幕历史的画面,使我亲身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不断探索革命的真理,前赴后继,英勇抗击一切反动派而换来的。
通过参观和反思,我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以后,我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优秀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我将记住教书育人是祖国赋予我的光荣职责,也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将继承先烈遗志,在有生之年不断学习探索,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第二篇:2016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农讲所心得体会
2016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农讲所心得体会
来源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农讲所心得体会
今天,我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专程来到xx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xx农讲所参观。屹立在我面前的是由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红墙平房所围成的一个大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俗称“农讲所”。“农讲所”虽到1926年9月就停办,但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其建筑物一直没有颓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决定在“农讲所”旧址创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经一番修葺,纪念馆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该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开办的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农民运动的真正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和彭湃等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农讲所一共开办了六届。开办农讲所的主要目的是为当时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农村干部。xx农讲所的创办,的确起到这样的作用。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农讲所所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学生,在以后各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回到农村,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他们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家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心永远和农民连在一起。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对于研究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的问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做了不懈的探索,写下了不少不朽的篇章,而这一切,就是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xx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的。
这是一次值得回忆的课外党课学习活动,它不仅使我对新时期“三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党中央重视农村发展,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眼前的一间间古朴的教室和办公室,使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些胸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革命者,正热血沸腾、如饥似渴、积极探索的场景;一件件看起来并不起眼而却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使我感受到革命的艰难;一幕幕历史的画面,使我亲身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不断探索革命的真理,前赴后继,英勇抗击一切反动派而换来的。通过参观和反思,我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以后,我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优秀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我将记住教书育人是祖国赋予我的光荣职责,也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将继承先烈遗志,在有生之年不断学习探索,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来源
第三篇: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农讲所心得体会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参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农讲所心得体会
今天,我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专程来到xx市群众路线教育基地xx农讲所参观。屹立在我面前的是由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红墙平房所围成的一个大院,这就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俗称“农讲所”。“农讲所”虽到1926年9月就停办,但历经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其建筑物一直没有颓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决定在“农讲所”旧址创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经一番修葺,纪念馆按农讲所原貌建筑维修,复原了课堂、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图书馆、所长办公室、学生宿舍等。该馆于1953年建立,并由周恩来题写了馆名。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开办的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它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但农民运动的真正倡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因此毛泽东和彭湃等共产党人在其中起了主要领导作用。从1924年7月到1926年9月,农讲所一共开办了六届。开办农讲所的主要目的是为当时各地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基础,懂得革命道理,善于组织农民队伍参与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的农村干部。xx农讲所的创办,的确起到这样的作用。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农讲所所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学生,在以后各地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回到农村,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他们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自卫军,开展反对地主豪绅的斗争,掀起了各地农民运动的高潮,对推动全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家祖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的根在农村,我的心永远和农民连在一起。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对于研究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的问题。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做了不懈的探索,写下了不少不朽的篇章,而这一切,就是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xx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始的。
这是一次值得回忆的课外党课学习活动,它不仅使我对新时期“三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党中央重视农村发展,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眼前的一间间古朴的教室和办公室,使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些胸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革命者,正热血沸腾、如饥似渴、积极探索的场景;一件件看起来并不起眼而却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使我感受到革命的艰难;一幕幕历史的画面,使我亲身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不断探索革命的真理,前赴后继,英勇抗击一切反动派而换来的。
通过参观和反思,我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以后,我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学习和生活上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优秀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我将记住教书育人是祖国赋予我的光荣职责,也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将继承先烈遗志,在有生之年不断学习探索,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四篇:参观农讲所心得体会
入党积极分子武汉农讲所参观感受
2009112568 情报学 高连花
为增进对党的理解,培养自己的革命修养,11月20日上午,我自行参观了位于武昌红巷13号的武汉农讲所。通过参观,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我对党、对革命者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而对他们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武汉农讲所成立于1927年3月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全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同志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为了培养革命所需的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宣扬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以及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里做我党成功的调动了一大批农民干部,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毛泽东是是讲习所的实际主持者,他除负责领导所事务外,还担任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课程讲授工作。此外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李立三等一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也在这里传播他们的革命思想。农讲所共培训学生800余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学员毕业后,大多数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农讲所的旧址大门口,挂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蓝底白字的方扁;大门左边的两方围墙上,左边写着“打倒土豪劣绅”,右边写着“实行农村改革”的标语。悬挂于大门之上的是由周恩来亲笔题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匾额,它顿时让我感觉到一种庄严与肃穆。
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2850平方米,建于1904年。农讲所坐北朝南,灰瓦青墙、朱柱红檐,苍柏古翠,散发着淡淡的历史幽香。我先后参观到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员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无论是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的,有上百张长凳的“农讲所”大教室,还是学员们挥洒汗水的大操场,以及虽然简陋却彰显学员们革命情怀和革命决心的学员寝室,都让我感受到当年我们的早期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传授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坚定学生们正确的政治方向;学员们又是在怎样的环境和背景,舍生忘死,努力学习,坚持训练,坚定自己的革命信念,树立不怕牺牲,追求真理的伟大情怀。正是这样的革命情怀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工农,以“燎原之势”,取得一次次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越。
这次参观让我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使我深刻理解了当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对党的憧憬之情油然而生,更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做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怀着对党和国家建设的热情,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立志成才,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广州农讲所观后感
广州农讲所观后感
11自师
古东娇
今天我们小组组织参观了广州农讲所,一个上午的游览,我们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更深刻地领会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献身精神,更真实地感受到了共产党的艰辛历程。
广农讲所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从南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进了大门是前院的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过桥便是九行并排的花岗石板铺成的通道,直通宽敞的大成门,过大成门,是一个草木葱郁的大院,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挺拔葱郁,宏伟壮观的大成殿屹立在由花岗石砌成的台基上,沿着大成殿两侧的通道向前走去,即达崇圣殿,有东西两廊。
然后参观农讲所中展馆的图片和历史文物,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革命气氛与革命情景。一个个当时的学员用过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个个曾经起草过的文件,还有动画演示毛主席在为学员们上课的情景,我们看着这些东西,仿佛亲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景和他们的高度的革命情怀,乃至于后来他们为追求理想、革命而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于牺牲自已的生命。“没有土地革命,就不可能胜利”,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共产国际对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指导,使毛泽东在领导革命的实践中,对土地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理论,同时分析了阶级问题,而且还孕育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要推翻地主的团防局必须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我更加了解了我国农民,农业,农民运动问题在中国丰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使我深刻理解了当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党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立志在先驱们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学习、好好工作,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遗志,怀着对党和国家建设的热情,将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中,立志成才,从身边做起,脚踏实地,为献身祖国而做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