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

时间:2019-05-12 19:48: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

第一篇: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

长风破浪正当时灾后重建绘篇章

----称多县尕朵乡灾后重建纪实

称多县尕朵乡地处被誉为藏区“四大神山”之一的尕朵觉悟神山脚下,尕朵乡因此而得名,意为“离觉悟神山最近的地方”。汹涌澎湃的通天河在这里蜿蜒而过,尕区“四大神塔”之一的诺布塔、历史悠久的格秀经堂、独具风格的布由民宅坐落于此。而且境内生长各种名贵草药,更是珍禽异兽繁衍生息的天堂。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构成了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美画卷。全乡辖8个行政村,20个生产合作社,共有2052户,7706人,藏族人口约占99%,共有党员341名,其中农牧民党员314名。

省委书记强卫2010年4月8日在青海大学演讲时说“在这里,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壮丽,有一种触及灵魂的感动,有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动力”。玉树州委书记旦科在2010年7月28日全州干部大会上,描绘了他影像中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情淳朴、人民可爱,历史悠久、文化绚丽,资源富集、蓄势待发,历经磨难、愈挫愈奋,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的美誉。这正是对玉树,对三江源深刻的写照。的却,当你走进尕朵觉悟才能真真感受到什么是大美?什么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这里世居着世上最热情、好学、勤劳、敬业、精明、浪漫、重友情、讲奉献的康巴儿女。他们刚毅坚强、正义智慧,利他宽容、人性慈悲,诚信正直、热情好客,豪迈奔放的民族品格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闪烁在三江源头。他们的脊梁如雪山一样挺拔耸立,胸怀像草原一样宽广辽阔,智慧似江

1河一样绵延流淌。特殊的地域、环境和习俗造就了独特的康巴文化、康巴精神、康巴品格以及康巴特质。

长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尕朵乡历届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在不断深化乡情认识,着力创新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切实提升发展水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夯实生存基础;始终坚持维护大局,积极促进社会稳定,开创了尕朵乡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2010年4月14日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从此也便进一步揭开了尕朵这位“神山之子”的神秘面纱。玉树4.14地震波及尕朵乡全境,使18户1110平方米的农牧民房屋倒塌,1550户84597平方米的房屋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受灾人口达6521人。灾害发生后全乡在抽调精干力量赴结古地区参加救援的同时奋起自救,没有一人因灾害而死亡,在全乡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下,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2010年8月28日在通天河畔的秀美村庄卓木齐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开工典礼的举行标志着全乡从抗震救灾阶段正式转入恢复重建阶段。根据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方案,核定尕朵乡灾后农牧民重建住房为1777户,其中加固39户。共设置11个集中重建点,新建设户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80平方米的房屋,具体情况如下:乡政府所在地为一个点,共684户;德卓滩为一个点,共194户;赛康寺为一个点,共44户;科玛为一个点,共53户;查存滩为一个点,共477户;夏河沟为一个点,共65户;卡龙沟为一个点,共10户;玛宗沟为一个点,共24户;齐兴沟为一个点,共10户;拉

荣达为一个点,共11户;然多为一个点,共10户;搬迁至县城的有156户。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1715户,完成率为98.7%;已封顶1634户,占总户数的94.01%;已入住1076户,占总户数的61.9%。

一年来,尕朵乡干部群众与援建队伍和驻村驻点干部一道牢固发扬“大爱同心、坚忍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伟大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奋斗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你争我赶“5+

2、白+黑”的超常工作状态,按照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团结干事、激情干事、踏实干事”和骆惠宁省长“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的要求,全身心投入灾后重建。在全省人民和全国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了玉树人的精神和意志、气魄和胆略、思维和智慧、信心和力量。当前,尕朵乡城乡住房建设已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辛苦了一年多的农牧民群众将于9月2日可喜迁新居。

文化软实力的强弱体现着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精神面貌,保护好文化古迹充分挖掘文化潜力,是灾后重建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一项重大任务。尕朵乡党委、政府根据灾后重建规划中关于加强和保护宗教寺院等名胜古迹的要求和州委书记旦科第二次视察尕朵时“灾后重建要与文化古迹保护并进”的指示精神,重点对玉树藏区五大寺院之一的“賽康寺”和拥有较多珍贵文物的帮夏寺进行抢救性修缮和保护。同时,极力挖掘和打造以“尕朵觉悟神山”为核心的尕朵乡宗教民俗文化旅游圈。

基层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住了基层,就抓住了基层党建工作这个“牛鼻子”。尕朵乡党委、政府以灾后重建工作为契机,紧抓党建工作不松手,按照县委书记李

毅在尕朵乡检查指导“两基一强”和第三个“基层组织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时。要把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两基一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和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要求。扎实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强一线为主要内容的“两基一强”活动。抓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促工作落实;抓思想建设,以创新的思想推政策执行;抓阵地建设,以坚固的阵地聚各方力量;抓队伍建设,以强大的队伍夯组织基础;抓集体经济建设,以发达的经济带群众致富;抓民主建设,以完善的民主显体制优越;抓素质建设,以较强的素质助能力提升;抓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展党员风采。

同时,在尕朵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全乡农牧民群众以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自觉地把知恩之心、感恩之情转化为自强自立、奋发进取的强烈愿望,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埋头苦干、重建家园的实际行动,不等不靠、不拖不推,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的伟大实践中。会手艺的农牧民操起瓦刀砌石头、建地基、砌墙面,不会手艺的便搬石头、运材料、拌沙灰,到处出现农牧民忙碌的身影。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给重建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还增加了家庭收入。农牧民群众不仅亲身参与重建,住上了党和政府为他们新建的房屋,而且不出家门,就可以就地投工投劳挣到钱。更为值得庆幸的是农牧民群众通过参与重建工作,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跟援建的施工人员学到了砖瓦垒砌、放线、焊接、混泥土浇筑等一些基本建筑的施工技术,提高了劳动技能和水平,这对以后农牧民群众劳务输

出,增强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老百姓对重建的房屋“建的放心、住的舒心”,在重建过程中,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不仅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进行重建劳动,而且还选出有较高威望并懂施工技术的老党员,老干部对建筑的质量进行监督,真正使老百姓成为灾后重建的受益者、监督者和施工者,使“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目标真正得到实现。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尕朵乡广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真诚发扬感恩载德、有情有义、有德报德、知恩图报的民族品格和藏族人知恩感恩、铭恩报恩的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开展了一系列“知恩感恩,铭恩报恩”活动。乡卫生院组织医疗队伍深入重建点开展现场义诊,免费义诊954人次,发放九味美活颗粒、牛黄消炎片、麝香膏、云南白药创可贴、三通液、泡渗消毒片、板蓝根颗粒等常用药品1652盒(箱、瓶),价值达5.5万余元。乡党委、政府为各施工队送去了2.5斤的面粉和蔬菜,价值达3.5万元。各村农牧民群众自发地组织到施工地上开展为援建人员“端一碗奶茶,拌一碗糌粑,敬一杯青稞酒,献一条哈达”等感恩活动,用点滴的实际行动发自肺腑地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支持表示无限的感恩之情。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密切了与施工人员的关系,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更进一步树立了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中各民族大爱同心,风雨共济的民族精神。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尕朵建设的宏伟目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和解决。只要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精诚团结、创新思路、真

抓实干、开拓进取,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中共尕朵乡委员会尕朵乡人民政府

2011年8月15日

第二篇:×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灾后红卫更靓丽

今年,红卫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1、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4.24”、“8.29”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95.59万元,同比增长1.7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1.9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0.86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红卫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2620.1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1.97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6.5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5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1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控固在95%以上。

2005年全乡的工作思路是:

1、继续坚持以“云雾山旅游开发区”建设为主线,枪抓机遇,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协调、服务性工作,为云雾山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围绕两个增长,即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生产,推广科技含量,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一村一品特色乡域经济新局面。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县乡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同时对桥涵建设,堰渠的恢复,饮水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抓对象。

4、对传统产业蚕桑、畜牧业发展要有新的突破,要丛科技上、规模上、效益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我乡传统产业的潜力,使传统产业为我乡支柱产业。

5、继续加大劳务输出这项新型产业的开发,要引导富余劳动力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掌握实用技术,为当地经济创收。

6、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力争全面完成县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

7、继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激化干部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红卫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其主要措施是:

一、改革现行政府运行机制。

(一)打破干部现行管理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实行工资待遇与各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避免部分干部整天人浮于事,工作不能深入,影响整体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部分干部带薪从事企业、产业入股经营,实现产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到村任职。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 新的作风开创2005年各项工作。

第三篇:XX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XX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灾后XX更靓丽

今年,XX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XX年“4.24”、“8.29”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95.59万元,同比增长1.7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1.9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0.86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XX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2620.1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1.97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6.5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XX年工作思路

XX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XX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XX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1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控固在95%以上。原创,尽在知音网络.com网。

XX年全乡的工作思路是:

1、继续坚持以“云雾山旅游开发区”建设为主线,枪抓机遇,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协调、服务性工作,为云雾山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围绕两个增长,即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生产,推广科技含量,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一村一品特色乡域经济新局面。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县乡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同时对桥涵建设,堰渠的恢复,饮水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抓对象。

4、对传统产业蚕桑、畜牧业发展要有新的突破,要丛科技上、规模上、效益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我乡传统产业的潜力,使传统产业为我乡支柱产业。

5、继续加大劳务输出这项新型产业的开发,要引导富余劳动力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掌握实用技术,为当地经济创收。

6、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力争全面完成县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

7、继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激化干部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XX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其主要措施是:

一、改革现行政府运行机制。

(一)打破干部现行管理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实行工资待遇与各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避免部分干部整天人浮于事,工作不能深入,影响整体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部分干部带薪从事企业、产业入股经营,实现产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到村任职。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新的作风开创XX年各项工作。

第四篇:乡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先进事迹

位于甘陕交界地带,蜀道之咽喉,陇上之锁钥,故有陇南“东大门”之称。全乡辖14个行政村44社2137户8737人。就二oo八年而言,有二个时点和事件将会让现在和将来的人民记取,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大事铭记史册。一是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带来的重创。二是六月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

锦涛在乡李家庄村慰问灾民之行的如天大爱。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次地震强度和范围都超过了发生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三时四十二分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与四川北部毗邻,且与汶川地震带殊途的甘肃省陇南、甘南、天水、平凉等10个市州受其殃及,成为仅次于四川之外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其中陇南灾情尤为严重。

覆巢之下,难保完卵。地处南北地震带的县乡,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重创。迅猛而巨大的震荡割裂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大地。猝然之间,44人在痛苦中呻吟挣扎。1407户的14111间房屋被摔得粉身碎骨,数条公路被残忍地扯断。14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的8737人全部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发生后的一个小时里,全乡所有干部在党委书记唐正林同志的带领下,在第一时间奔赴到受灾最严重的李家庄、村、何家庄等村,在电话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一口气跑完了全乡14个村中的9个村。面对频繁发作的余震,全乡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查看灾情,安抚受灾群众,稳定群众情绪。自5月12日至7月12日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乡党委书记唐正林身先士卒,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然不顾老家房子严重受损,家里多次带话让他回去的口信,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党委、政府一班人及全体干部牢记责任,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个人安危,为乡父老乡亲撑起了一片蓝天,使全乡抗震救灾工作安全有效地向前推进。地震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就安置受灾群众4320人,发放帐篷400余顶,彩条布6000平方米,设立集中安置点3处,安置灾民1100余人。

5月13日早上6时30分,当乡党委书记唐正林得知李家庄村遇难人员还未安葬时,迅速带领干部赶赴该村,了解家属困难,并现场和村社干部研究解决办法,动员干部将随身携带的资金捐给遇难者家属,解决了安葬所需棺木、费用等燃眉之急,使这位不幸者终于在十四日凌晨入土而安。紧接着,他又和干部前往县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并决定留下四名干部联系医院及照顾伤员。看到在凌晨三点钟仍忙碌的党员干部,伤员们纷纷流下了感激的泪水。一位头上被绷带裹着的伤者强忍着伤痛吃力地说:我的伤不重,你们回家休息吧,这是天灾,不怪你们。但走出医院后,唐正林仍不放心,硬是叫开一个熟人的门市部,买了三箱方便面送到了病房。

自5月16日开始,乡陆续运来抗震救灾物资,面对数量和品种繁多的爱心捐赠,乡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物资监督领导小组,抽调了责任心强,办事认真的干部组成救灾款物发放和后勤保障小组,印制了入库单、出库单、灾民领取单等监督单据,做到了入库单=出库单=灾民领取单数字的公式管理机制。为了防止评议发放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乡在全乡14个村成立了有村民代表、老党员、村社干部150余人组成的救灾款物分配评议小组,从源头上杜绝了救灾款物发放中优亲厚友、看面待客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发放的阳光透明。

从某种程度上说,灾难本身就是对党和干部的历炼与考验,共产党最伟大的一面就是,始终和人民保持(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血肉关系。面对惊天灾难,乡党委首先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民兵抢险队”,将一面面鲜艳红旗插在了废墟之上,让广大灾民看到了希望,振作了精神。在“党员突击队”成立大会上,队长唐正林宣布了八条纪律。一是所有党员干部不论行业,一律服从服务于抗震救灾。二是必须和队旗一道深入到重灾区。三是耐心细致地接待群众,理解灾民的痛苦心情。四是不传谣、不信谣。五是对玩忽职守,私自离岗的党员干部将严肃处理。六是尽最大可能为灾民送去温暖。号召一出,几十名党员干部迅速奔赴灾区展开大规模的查灾和拆除危房工作,在灾民中树立起了党员干部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良好形象。

二〇〇八年六月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省、市、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受灾严重的县乡李家庄村视察灾情,望着布满石头、瓦砾、土块的村庄,总书记一脸凝重,关切地询问灾民和伤员,并饱含深情地说:“党中央一直惦记

着灾区,惦记着受灾群众的生活,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把新房子盖起来!”

然而,在乃至陇南人民群情高涨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却感受到又一种压力的沉重。全乡14个村2137户受灾,1407户的14111间房屋倒塌,总书记所到的李家庄村更需全部重建。这一耗资上亿元的工程,对乡镇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的困难和问题可想而知。为了抓好灾后恢复

重建,乡党委、政府从最难的李家庄和鸡山坝村开始,书记、乡长各带一个组负责重建。6月5日,乡党委书记唐正林在李家庄村的临时帐篷中召开群众会,讨论重建方案。然而,要把农户之间大小不一的宅基地整合分配,少数群众说啥也不答应,这个会议终究在有始无终中散场。第二天早上,唐正林又带领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不论到谁家,他都是问生活有没有困难,并将随车带来的十箱方便面分给灾民们。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晚上的群众会上,灾民纷纷举起右手,顺利通过了重建方案。紧接着,乡乘热打铁,雇来8台铲车清理废墟,平整地基,短短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地基的“三通一平”。在建设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抢抓深圳市援建的良好机遇,配合援建方解决道路、建材的困难,不断加快了工程进度,确保了工程的按期完成。如今,拔地而起的85座漂亮的房屋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并举行了灾民永久性住房交接仪式。74岁的老党员老吴说:“没有共产党,没有乡党委、政府领导的苦口婆心,没有深圳人民的大力援助,就没有我们李家庄的今天。”

截止目前,乡鸡山坝村52户270人易地重建已全面完成,43户乔迁新居。累计全乡第一批842户重建户中的643户完成主体工程,竣工350户,分别占第一批重建户的76.4%和41.6%,创造了县灾后重建工期最短、工效最快的最好记录。

俗话说:天热热大家,天冷冷穷人。地震使乡多户返贫,过冬困难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面对逼人的寒气,乡立即出台了灾民安全越冬实施方案。方案规定:

一、对有亲可投的受灾户,驻村干部联系灾民投亲靠友,乡政府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快速兑现“三无”、“三孤”人员生活补助。

二、对安全越冬自身没有能力解决的“三孤”、“三无”人员,乡政府采用租借形式予以解决。

三、各村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房屋,均作为“三无”、“三孤”人员越冬用房。

四、对“三无”、“三孤”人员集中安置点,乡政府统一发给棉被、棉衣、面粉、取暖用煤及煤炉,固定专人轮流以保姆式的服务予以照顾管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乡灾民安全越冬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乡党委、政府把群众的安置、重建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履行了做人民儿子的庄严承诺。许多干部家庭的房子也严重受损,但根本顾不上去看一眼,父母有病没时间探望,儿女安危无法叮嘱。加上工作中部分群众不理解的百般刁难,但大家始终以理解和宽容把每一户群众都安置好,把每一分补助款和每一样救灾物资都不折不扣地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乡党委、政府在大灾大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与执着,树立起了共克时艰,血浓于水的光辉形象,是对总书记视察这如天大爱的倾心回报,是甘肃精神、陇南精神的实践与升华,是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鲜艳旗帜,必将引领县灾后重建质与量的突破。

第五篇: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乡灾后重建工作汇报

灾后红卫更靓丽 今年,红卫乡抢灾后重建和云雾山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调整思路、转变作风、整合机构、狠抓落实,乡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乡上下面貌焕然一新,村村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全面完成年初提出的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1、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果。在2003年

“”、“”连续遭受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为加快恢复重建进程,乡党委、政府决定实施重点突破,使中心小学顺利

迁建,政府门口1500米河堤、8座便民桥、226户集中安置点、183户454间到房户和49户三无户建房、3处自来水工程、移动机站、农电网改造为主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恢复水毁农田300亩、堰道15公里,恢复乡村公路80公里,新修组级公路12公里,不仅改善了发展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更加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2、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农业收入4432万元,增长31;林业万元,同比增长倍;牧业369万元,同比增长倍;粮食产量2620吨,增长65。全年养蚕1750张,创产值80万元,新建桑圆300亩,推广方格簇501万片,老劣桑改良500亩;生猪存栏4580头,出拦2802头,同比增长58,大畜牧存栏1137头,出拦376头,同比增长37;羊存栏2490头,出拦1096头,同比增长27;家禽出拦万只,同比增长15;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亩。

3、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年初,红卫

乡党委、政府想方设法抽出3万余元资金对春耕生产进行扶持,使农民喜获丰收,全乡粮食产量达吨,油料产量65吨。乡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先后组织富余劳动力科学技能培训3次,达8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乡共输出1510人,同比增长倍,拒调查以创产值450余万元,同比增长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7元,均增430元。

4、退耕还林质量提高。目前,以完成万亩天然林管护,人工造林5800亩,其中荒山造林4300亩、退耕还林1500亩,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获得好评。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已完成2所校舍恢复重建,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计划生育工作争创“六好”活动准备就绪,等待验收。

6、群关系更加密切。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合理重组政府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组成6个服务队,进行转变工作作风,处处考虑群众利益,重大工程实行公开招标,重大事项张榜公布,充分接受群众监督,加大工作透明度。同时各服务队长期进村入户给群众宣讲政策,传递致富信息和技术,手把手帮助群众生产,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二、2005年工作思路

2005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枪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05年工作,为加快我乡建设小康步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5年全乡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00万元,增长25;完成固定投资650万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5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同比增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计划生育控固在95以上。

2005年全乡的工作思路是:

1、继续坚持以“云雾山旅游开发区”建设为主线,枪抓机遇,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协调、服务性工作,为云

雾山旅游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围绕两个增长,即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生产,推广科技含量,是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力争达到一村一品特色乡域经济新局面。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争达到县乡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同时对桥涵建设,堰渠的恢复,饮水设施,生态环境治理作为重抓对象。

4、对传统产业蚕桑、畜牧业发展要有新的突破,要丛科技上、规模上、效益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我乡传统产业的潜力,使传统产业为我乡支柱产业。

5、继续加大劳务输出这项新型产业的开发,要引导富余劳动力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掌握实用技术,为当地经济创收。

6、加大烤烟种植面积的落实,力争全面完成县下达我乡烤烟生产任务。

7、继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激化干部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红卫经济发展而努力奋斗。实现上述工作思路,其主要措施是:

一、改革现行政府运行机制。

(一)打破干部现行管理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实行工资待遇与各干部工作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干部的聪明才智,避免部分干部整天人浮于事,工作不能深入,影响整体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部分干部带薪从事企业、产业入股经营,实现产业发展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到村任职。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以新的作风开创2005年各项工作。

《乡灾后重12全文查看

下载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尕朵乡灾后重建绘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那就乡灾后重建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灾后重建汇报材料 ****风雹灾害使我镇遭受较大损失,造成全镇***户、**间房屋倒塌,**户、***间房屋严重受损,需拆除重建,***户、***间房屋一般受损,需进行修缮。 二、主要......

    2010年度 灾后重建 工作总结

    2010年度温暖家园灾后重建安置点工作总结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为了加快灾后重建进度,确保我镇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结合我镇重建实际情况,后洋镇政府成......

    灾后重建自查报告

    城郊乡灾后倒房重建工作自查报告 “7.18”暴雨洪灾对全乡民房等造成了灾难性损失。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乡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严格按照......

    灾后重建方案

    “7·18”、“7·2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损毁农村民房恢复重建实施方案 7月16日至25日,我省先后两次出现大范围、长历时、高强度降雨过程,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种次生灾......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年度灾后重建工作总结 2009.12.02“5.12”XX大地震给我镇造成巨大自然灾害,为又好又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灾后重建先进个人

    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材料 王茹云,女,中共党员,出生于1983年,毕业于甘肃省财会学校,1994年参加工作,现为秦许乡副乡长。 2012年5月10日的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撕裂了秦许秀美的山......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为例【摘要】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安排十分重要,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指导灾后用地布局的关键......

    灾后重建方案

    通县[2010]19号 中共通化县委通化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通化县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委各部委办局,县政府各局办、直属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