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字号:
颁布日期:2006/08/06
实施日期:2006/08/06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发文文号:浙土资发[2006]40号
颁布单位:地方人大常务委员会
浙土资发〔2006〕40号
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直属各事业单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对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本系统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要充分认识到国土资源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国土资源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责无旁贷,国土资源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有作为。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着重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持续增收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重大的支持,也是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首要职责。
(一)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要按照“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国家下达的保护任务。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国家、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和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外,其他非农建设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用地,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加强对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查,不得批准对基本农田耕作层造成永久性破坏的工程临时用地。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占用单位必须负责落实完成易地补建同等面积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征地补偿按当地的最高标准执行。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的紧急通知》中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的规定,确保基本农田的用途不改变。在基本农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应限制在种植业,并不得破坏耕作层。已在基本农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仍要按基本农田进行保护;对耕作层和农田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的,要限期恢复,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因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质量不因农业结构调整而降低。
(二)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是保持基本农田数量、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确保到2007年底全省建成并保有标准农田1500万亩。今年全省要建成3个国家级、8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要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各地要在认真落实省政府现有的各项鼓励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建设促保护。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项目,必须安排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避免城镇建设发展占用标准农田。已建成的标准农田,都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严格保护,防止边建设、边占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不得擅自将标准农田调整为建设留用地和待置换建设留用地。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周边,原本是耕地经农业结构调整的土地,可依据土地更新调查结果确认地类,经整治后划为基本农田。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充分挖掘农村现有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该退宅还耕的要退宅还耕,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走出一条既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土地合理需求,又切实保护好耕地的新路子。
(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围垦造地。抓好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围垦造地,是缓解我省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全省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0号)的要求,坚持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原则,科学制定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并与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相衔接。要合理界定,妥善处理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涉及的林地、基本农田及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格项目验收把关,确保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质量。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通知》(浙政发[2005]34号)精神,从国土资源部门职能出发,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做好围垦造地工作。
(四)抓好农业地质调查成果的利用工作。我省通过近三年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查明了主要农业经济区土地质量的新情况,基本掌握了土地资源的新优势,初步揭示了农业地质环境变化的新趋势,建立了全省农业地质环境技术支撑的新平台,拓展了浅海滩涂地质环境质量调查的新领域。要充分利用调查成果,在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特色农业资源利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农产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科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建设农村新社区服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各业用地的重要依据,是调控用地总量、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要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编制村庄整治、撤并零散自然村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专项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创新规划编制的理念、方法,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保护重要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生态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土地资源,进一步巩固农用地资源的基础地位,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强化标准农田保护为重点,统筹考虑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的区域平衡,切实维护粮食安全。
(二)合理布局空间。探索以城镇土地利用、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区域基础设施为建设用地重点,以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非建设用地重点相结合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新方法,对各类土地利用活动进行合理空间布局。
(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研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土地利用活动的模式与变迁,建立和完善城乡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考核体系,使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分解、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入等国民经济主要控制指标紧密结合,探索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新机制,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源头上缓解我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研究激励农村宅基地整治复垦的新机制和合理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定额指标。小而分散的农村宅基地布局模式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农村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是我省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义务的重要潜力所在,今后土地开发整理应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将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心由农地整理向宅基地整理转变,必须花大力气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整治复垦工作。但同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应严格按照“一户一宅”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确定,研究制订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定额控制指标。
(五)建立完善规划指标体系。形成有浙江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土地用途管制。
三、建设用地指标安排要向农村倾斜,多渠道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服务
新农村建设中会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公益服务设施用地等,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合理安排用地,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服务。
(一)在努力保障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在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上,尤其是折抵指标使用额度的安排上要向农村倾斜,村庄整治复垦周转指标要优先安排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一是要力保农业龙头企业的用地需求,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服务。二是要按规划安排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建设项目的用地,为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三是要安排好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服务。四是要安排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下山脱贫的用地,为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五是要通过村庄整治和低丘缓坡的综合开发利用,切实解决农民建房用地的实际困难,为农民安居乐业服务。
(二)按规定足额提留用于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到实处。依法加强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确保用于农业开发部分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专款专用,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围垦造地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三)制定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其收益主要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国土资源部提出的“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要求,加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研究,推进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统筹培育和发展城乡土地市场,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力度,逐步建立起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一体化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分配和监督管理体系。
(四)加大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一是继续加大“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作的省级投入,在省厅已经投入4500万元治理经费的基础上,今明两年继续从省级采矿权出让所得中拿出3000—4000万元资金,支持“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二是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废弃矿山整治,在同等条件下,安排“百矿示范”治理项目优先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三是积极探索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子,积极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废弃矿山整治工作。通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农村服务。
四、改革征地制度,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为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服务要按照中央关于“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的总体要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严格控制征地的规模。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建设用地
总量控制,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盘活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切实减少非农建设对农村土地尤其是农用地的大量占用,严格禁止“以租代征”等乱占滥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行为。
(二)严格执行征地程序。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依法征地,认真执行征地报批前的“告知、确认、论证、听证”程序,充分听取被征地农民的合理意见,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申诉权与监督权,并尽快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逐步完善对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统一年产值标准,进一步探索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方式和途径,加大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继续扩大保障的覆盖面,确保政府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努力做到即征即保,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严格征地审批管理。加强对征地行为合法性、补偿标准合理性、安置措施可行性等内容的审查,严格按照省政府关于“四个不批、一个保障”的规定,认真把好土地征用征收审核审批关。
五、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保障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
要针对我省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隐患点众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造成人员与财产损失的状况,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开展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及时查明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发展趋势,组织开展治理,消除隐患。对那些地处偏远山区,治理成本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协助当地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搬迁避险工作,确保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二)开展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48个重点县(市、区)的调查评价工作,提出防治方案,为农民选择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在台汛期,及时发布有关地质灾害预报,协助当地政府做好防灾工作,切实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加大结对帮扶力度,为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
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继续推进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做好与仙居县上张乡的结对帮扶工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今明两年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完善帮扶规划,加大帮扶力度,确保责任落实、资金落实、项目落实。同时做好对仙居县、天台县六个结对帮扶单位的牵头协调工作。
(二)积极支持做好下山脱贫工作。要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村搬迁、灵活安置”的原则,做好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的保障工作。
(三)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结对帮扶工作。要动员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以及志愿者个人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与欠发达乡镇青少年学生建立结对助学关系,鼓励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献爱心,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七、切实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为加强农村国土资源工作服务
基层国土资源所驻在农村,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重要。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切实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基层国土资源所主要工作职责;二是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制度建设;三是落实定编定员;四是改善办公条件;五是深入开展争创文明国土资源所活动,涌现出更多的毛泽平、赖金泉式的先进模范人物;六是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的素质。
八、加强国土资源国情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要把国土资源国情和土地、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作为加强农村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强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国土资源忧患
意识、国策意识和法制意识,做到十分珍惜、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资源。在“五五”普法中,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都要对乡、村干部进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二〇〇六年八月六日
第二篇:农发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近公布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2005年中央1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这一系列政策和要求为农发行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
给农发行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无论机制体制,还是功能和业务范围,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农业的支持不够直接、有力,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为支农的广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的粮棉流通领域,支持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支农的深度不够,主要支持传统粮棉产业化和加工企业,仅限于农业的产后服务,产前、产中尚未涉及;支农的力度不够,主要支持企业流动资金,技改和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因此,改革发展是农发行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发行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功能,拓宽业务范围,完善经营机制,尽快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要调整农发行职能定位,把农发行定位于“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由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殊职能,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示范引导、信用保障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明确其功能定位。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考虑到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需求状况,应把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实行所有农村和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归口农业发展银行统一经营和管理。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围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与集约型农业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等领域,增加中长期开发性贷款投入,支持农村的综合性开发。
要拓宽农发行业务范围。农发行应在逐步调整定位的基础上,扩大业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担当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在目前继续巩固现有的粮棉油购销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以及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业种籽贷款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批准,拓宽业务范围,重点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应主要增加开办以下贷款业务:国家确定的中小型农、林、牧、水利、水电基建和技改项目贷款;乡村道路、通信、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贷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贷款,重点包括国家确定的林业、治沙项目贷款,山区综合开发项目贷款,牧区草原建设和改造项目贷款等。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设中有偿还能力的重点项目贷款。
要加快改革步伐,完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业发展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总体构想为坚持政策性银行办行方向,按照建设新农村需要和要求借鉴国外农政策性金融管理经验,拓宽业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整合组织机构,调整业务流程,完善营运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努力构建现代银行的基本框架,逐步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使农发行真正成为引导资金回流农村的重要载体、政府支农不可或缺的农村开发性、农业服务型金融机构,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应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为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一系统工程作了具体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主动承担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实现“三农”、各级党委政府和信用社“三赢”。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农村信用社加大信贷投入,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都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支持新农建设的效果。
1、“三农”资金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薄弱的矛盾。“三农”资金需求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单个农户的贷款需求额度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的外流,使目前的单户农业生产无论是从单位面积投入还是从扩大生产面积投入上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使单户农户的贷款需求额度不断扩大。二是涉农领域不断扩大涉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三农”领域已经在人们的思想领域不断开阔,农村信用社也在不断扩大“三农”金融服务领域。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金融和“三农”赋予了更广阔的内涵。同时,农村信用社尽管在进行着深化改革,但是,由于其历史包袱沉重、自身条件较弱以及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其资金实力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与“三农”资金需求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形成了供需矛盾。
2、“三农”的资金需求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矛盾。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有着“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宗旨,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但是,农村信用社同时也是一个金融企业,必须以追求利润、防范风险为自身的经营管理目标。因此,农村信用社既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支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又要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实现经营效益的大提高,业务的大发展。
二、应对的办法及措施一是亮小额农贷品牌,满足农村多层面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应按照“扩面、增量、延伸”的应求,进一步延伸贷款对象、额度和期限,使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等城乡个体经营户的资金需求都能得到较好满足,实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因需发放、动态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其他授信和贷款保险保证等新型信贷产品,把小额农贷授信模式延伸到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群体,推行评级授信机制,全面满足农村其它方面的信贷需求。通过科学设计信用指标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信用级评定机制,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取消农户贷款证和凭证发放的机制,建立农户小额贷款信用等级发放。对新投放的小额贷款要达到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要求,使小额农贷真正做到放得出、管得住、收得回、能创效。二是加大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信用社应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支持具备区域资源优势、品质好、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大力支持订单农业,建立“公司 基地 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的发展。积极积极农户联保贷款方式,支持农户联合体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特色农业经营项目。要通过自主创新的手段,不断探索成立由政府或经济组织牵头组织成立农户大额贷款联担保组织,为大额农户贷款需求提供担保,发展区域规模农业经济。建立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库,重点支持发展一批从事国家、省、市、区级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开发经营项目的企业和利用当地资源、经营规模大、带动较强的大型涉农加工企业,培植大龙头,创造大品牌,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联结起来。三是支持农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农村城镇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城带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村信用社将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介入城市和重点镇、中心村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迅、住房、广播电视、普及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建美好家园。大力支持集体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身的休闲农业的发展,缩减都市与农村发展的差距。四是支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促进打工经济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重要剩余劳动力已经逐渐向城镇转移。为增强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农村信用社应大力拓展创业类贷款。对进成务工发放“打工路费贷款”,为打工农民提高文化技能发放“打工助学贷款”,为打工农民回乡兴业发放“打工创业贷款”,为农民打工提供信贷、结算、咨询服务,提高农民的打工收入,促进农村打工经济发展。五是深入创建“信用工程”,培育文明乡风民风。农村信用计应科学设计信用指标评价体系,认真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的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工。同时,农村信用社应加强信贷投放的管理,加快征信系统建设。要牢固树立
诚信可贷、失信制裁的信贷投放准则,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失信户予以惩戒,分类制裁。一是停止放贷。对现有的逾期贷款户,不再注入新的信贷资金;二是加强监督。对于在金融行业有贷款逾期行为的对象申请贷款,均应特别加强监督;三是信贷制裁,对于不讲信用的贷款户,取消其贷款资格画皮是经济制裁。对失信到逾期贷款户坚决按合同规定予以加罚息;五法律制裁。对恶意逃废债行为,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诚信环境。六是积极创新农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应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度,实行“包村包片包户”信贷服务,有条件的信用社应成立支农服务中心,坚持从细处入手,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积极构建与政府、农户之间定期的信息交流机制,减少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农户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三赢”局面。
第四篇:关于农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行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在今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生产,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述要求进一步表明了党政关注、群众关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工程的核心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广袤无垠的农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天时。农业银行作为支持“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大有可为。但在这一系统工程建设中,有许多抽象、具体的问题亟待研究探索。现结合多年农村金融工作实践,对农业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性化模式谈谈看法。
一.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条件
经历和经验。在农业银行“三落四起”至实行商业化经营前的漫长岁月里,始终伴随着“三农”成长。从农业生产消费贷款、国营农、工、商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供销合作社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等业务,直至90年代中后期与农发行和农信社“一分一脱”,可以说农行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鉴证和功臣。期间,建立了几乎一乡一点的营业机构,组建了各种体制共存的员工队伍,收集了“三农”发展的档案资料,积累了农村融资的经验教训。应该说,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行来讲,不是什么新课题,只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是在新农村的“新”字上做文章,往“新”的形式里注入相应的金融服务内容。
责任和能力。早在农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就要求,农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后,必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行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交给农行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农行具有适应农村新发展所需求的配套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并且还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完全有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潜力和前途。目前,农村资金流失过多,金融投资流向严重偏离农村。在乡镇金融机构中,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初期,只吸收城乡储蓄资金,而发放贷款只是近一年来的新兴业务;在农村信贷市场可以说是经验不足;农村信用社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市场大量投放贷款,但也因风险防控手段单一,造成贷款大量形成不良,政府为此提高了信用社贷款准入条件;农行近年来实施经营战略调整,管理权限上收,贷款向城市及大中型企业集中,农户贷款几乎处于只收不放的状态;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强调自身效益,忽视社会服务,纷纷从乡镇至县城撤离,整个金融为“三农”服务职能严重削弱。加之农村金融市场中介缺位,机构锐减,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农村金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这既为农行复办农村金融业务提供了市场需求潜力,也为农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提供了商机和发展空间。
二.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把握的重点环节
(一)加大农村生产建设领域发展。一是依托“惠农卡”广覆盖要求,发挥农行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2008年,农业银行为响应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的发展要求,推出了“惠农卡”这一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这是大型商业银行对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及新途径的有益探索。农业银行应借助惠农卡发行的有利时机,加大农户贷款的投放力度,大力支持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商品流通业、加工业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三农”合理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全面进步。二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县、乡公路及连接线建设,国家能源体系建设和符合规划与环保要求的水电建设,以县域电网改造为重点的配电网建设。三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农村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以及够规模、有特色、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和行业。支持具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及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水平。四是支持县域和中心镇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包括市政工程项目、公用工程项目、环境工程项目、信息化项目、循环发展项目等。
(二)支持农村流通领域发展。一是开展农产品预期保值业务,支持农产品储运、营销流通及出口贸易,立足市、县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好、辐射范围大、管理规范化的各类批发市场建设。二是发挥农行网点网络优势,积极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电话银行、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工劳动报酬结算提供便利服务。
(三)支持农村储藏领域发展。以支持农产品保鲜为主要目的,实现季节性产品“反季”与“客串”,促使农产品就地增值。包括城市“菜篮子工程”的动、植物温室和暖棚,保鲜冷藏,农用生产资料储备,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流域治理以及农机具购销等。
(四)支持农村消费领域发展。针对农村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现状,积极复办“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业务,支持工业品下乡,支持农民改善吃、住、行条件,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立足当地资源,有选择地支持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将国家扶贫开发贷款政策用足用好,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三.农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应支持“政绩工程”,应尊重农民或客户的意愿。据各大媒体披露,有些地方强制农民建现代化的别墅小区、公路等,使农民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农民苦不堪言。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行各业都很重视,特别是各级党政部门,采取了城市各大单位包村等一系列措施,都是积极有效的。然而,有的地方,有的同志为了政绩,不考虑农民意愿,凭“想当然”强制农民做一些农民不想做、不愿做、做不好的事情,结果事与愿违。过去,农行在这个方面有着沉痛教训,也付出了昂贵的学费。诸如80年代一哄而起的乡镇企业、供销合作以及国营农业、粮食附营大发展等等,有的地方强令农民种瓜果,育树苗,农民不情愿,则以社队名誉贷款,秋后收贷时“大抹头”,以致于出现农民卖粮“打白条”,农民意见很大。农行过去贷款存量中的“两呆”贷款,除走死逃亡和少数自然灾害形成的“灾区口粮”贷款外,大部分是这方面原因造成的,农民既不认账,也不认还。农业银行在股改正式挂牌前,就已经明确了股改后的市场定位,确定了支持“三农”的工作定量和定性目标。从农业银行股份制经营的角度讲,立足“三农”市场,实现服务“三农”的工作目标,既不能盲从,又不能强制,应该尊重农民或客户的意愿,做到既积极又稳妥,支持一个见效一个,造福一方。
(二)克服恐贷惧贷心理,加强全面风险控制。有句俗话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农行过去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确付出了巨大代价,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人的因素是主流,是经营理念偏离度过大带来的恶果。从五六十年代“哪里需要哪里贷,需要多少贷多少”的“大跃进”模式;七八十年代“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考虑内部和社会两个效益,重服务轻管理的国有专业经济模式;九十年代的以“以客户为中心”直到目前的“以优良客户为中心”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演变,足以透视出农行在农村融资过程中的改变足迹。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过渡几年时间里,恐贷惧贷心理逐渐形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免责任追究,这是业内最可怕的心理障碍,在农行的表现恐怕更为突出一些。全面风险控制是从客户开始的,只要认真落实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具体措施,坚持贷款规则,确保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统一,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三)加强金融创新,不断改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方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大概念,具有丰富生动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没有具体的教条可循,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最适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千差万别的特殊情况。目前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已由过去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支持,演变成工业反哺农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目前的农村与过去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是集体生产队出工“挣分”,现在是农户承包责任田自主经营;过去是冬天“积肥”,夏天“三铲三趟”,现在是选用优良品种施用优质肥料科学种田;过去吉林产粮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又以玉米为主,现在是向“订单”农业转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所以,必须深刻认识这种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适应这种变化,这才是理智的选择。比如筛选立项问题,抵押担保方式问题,贷款自筹资金比例和约期问题,支持结算工具问题,利率市场化问题,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分工及其竞争问题,妥善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问题等等,均需在具体融资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不断改进金融服务,不断实施有效的金融创新,确保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并实现双赢。
第五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合力推动下,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为标志,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农村金融领域发生了重要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央银行和财政税收等部门多项政策扶持作用下,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运行机制不断完善,“三农”服务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不断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推进,各地根据农村经济特点和农户实际需求,创新试点了多种符合“三农”实际特点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金融供给持续增加,“三农”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对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总体来看,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支持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支持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民金融服务水平。
一、涉农贷款稳步增长,支农力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了涉农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在加快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出了符合农民需要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涉农贷款余额明显增加,在全部涉农金融机构中占比不断提高。农业发展银行逐步拓宽涉农业务,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也逐步回到农村地区提供直接面对客户和服务中小企业的涉农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也拓展了农村地区涉农业务。在各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下,涉农贷款大幅增加。截至2010年9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11.13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5.02万亿,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达22.7%。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2.29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0.78万亿元;农户贷款2.56万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1.22万亿元。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三农”能力有所增强
(一)“花钱买机制”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之初,正是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邮储资金大量外流的时期,加之当时农村信用社自身历史包袱沉重,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信用社难以维持正常经营。为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中央提出“花钱买机制”改革思路,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思路启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在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政策的激励下,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配套政策,主动帮助农村信用社催收债务、进行产权改造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也不断加强自身经营实力,完善产权结构。经过7年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资本实力和经营业绩明显改善。此轮改革通过央行专项票据、专项借款、财政保值贴补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对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支持超过2600亿元,占全国农村信用社2002年末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比例超过80%;共消化历年亏损挂账758亿元,降幅达到58%,共有1713个县(市)(占全国的71.8%)已全额消化了历年亏损挂账。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本2829亿元,增幅14%;实现账面利润716亿元,增长23.9%;资本充足率6%,比2002年提高14.6个百分点;按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率为7.4%,比2002年末下降29.5个百分点。二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2002年末,有2356个县(市)为两级法人社,2009年末仅91个;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社由2002年末的94家发展为2009年末的2054家;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由2002年末的3家发展为2009年末的239家。三是支农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万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251%;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5.8%;农业贷款余额2.1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5%;各项存款余额为6.97万亿元,增长237%。
经过七年改革,全国绝大部分县(市)的农村信用社具备了一定的商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这一轮“花钱买机制”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正确、成效显著。农村信用社通过自身经营化解历史包袱的能力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二)主要涉农金融机构业务不断拓展
2007年以来,农业银行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和“三农”
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拓展县及县以下地区的金融业务。截至2010年9月末,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4万亿元,较2008年末增长了近56%。
农业发展银行坚持深入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方针政策,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通过开展新的涉农业务,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截至2010年9月末,贷款余额达到15347.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超过70%。
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继续发挥其贴近农村、网点众多的优势,不断拓展涉农业务,在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同时,逐步探索向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批发贷款和开展银团贷款等模式加大支农力度。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逐步深入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2006年,“进一步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相关政策出台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于2007年正式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进一步改善了“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填补了部分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截至2010年11月,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425家,其中开业319家。
2008年以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小额贷款公司在引导民营资本“支农支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11月末,各地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达到2451家,贷款余额1741.6亿元。
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推进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差异大,抵押担保物缺乏等特点,2008年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在中部六省、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试点工作。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得到扩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推进,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四、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一)推进农村支付系统建设,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便利
人民银行始终将解决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难”问题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吸收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成立全国性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中心、督促和指导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等方式,不断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清算服务。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共有27529家农村信用社、1231家农村合作银行、1066家农村商业银行、211家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
2009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224号),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推广示范县的经验做法,全面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改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国各地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高农民对非现金支付的认知;因地制宜,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普及,大力推广银行卡、转账电话、网上银行支付等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地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与管理。
(二)开展农民工银行卡服务,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储汇兑
为解决农民工携带现金回乡的安全和便利问题,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在贵州省率先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试点,农民工在打工地利用银行卡存入现金后,可以在家乡就近的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实现跨行柜台取现,并可享受比较优惠的费率。截至2009年末,贵州、湖南等23个省(区、市)辖内5.2万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全国31个省(区、市)辖内1.5万个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业务。2009年,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实现交易221.02亿元,同比增长1.77倍。
(三)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近年来,人民银行从信用信息服务入手,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通过组建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全国1300多万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信用档案,逐步扩大征信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同时,为配合并推动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农村地区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大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建立了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共为
1.1亿多个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7600万个信用农户,7000多万个农户获得了支持。
五、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支持涉农金融机构支农工作开展
(一)有效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继续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为保证农村地区信贷资金充足,在当前紧缩流动性的前提下,对农村信用社仍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共上调6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对农村信用社等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仅上调3次。目前,农村信用社执行比大型商业银行低6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涉农贷款比例较高、资产规模较小的农村信用社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比大型商业银行低7个百分点。据估算,截至2010年9月末因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而留存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约4608亿元。同时,村镇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照当地农村信用社执行。
(二)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
近年来,按照向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倾斜的原则,人民银行加强了对支农再贷款额度的地区间调剂。同时,将村镇银行纳入支农再贷款支持范围。2010年春耕旺季,对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调增支农再贷款额度100亿元。调增后,以上地区支农再贷款额度所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3%。支农再贷款对引导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0年9月末,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91亿元。
(三)对涉农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适时发挥再贴现促进结构调整和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对涉农票据和中小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进一步加大金融支农力度。今年以来,累计对办理再贴现的涉农票据、中小企业票据占比较高的地区调增再贴现限额410亿元。2010年9月末,再贴现总量中涉农票据占19%,中小企业签发、持有的票据占63%,较好发挥了引导信贷投向、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四)研究制定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在当地发放贷款的具体考核办法 为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入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2010年9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鼓励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的考核办法(试行)》(银发〔2010〕262号),正式建立考核机制,明确了考核程序、考核条件和激励政策,并确定按照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力度的大小进行系统评价和分类扶持。从2011年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全部县域和东部地
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试点实施。这不仅鼓励加大农村资金投入,也为现有优惠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标准。
(五)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有利于为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培育创造更多的信贷切入点。2010年1月,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0]5号),要求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和激励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提供有效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