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

时间:2019-05-12 19:2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

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参考

1、农村开展“守法规、讲道德、促和谐”活动之我见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3、农村党员、群众“守法规”现状调查

4、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调查报告

5、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

6、村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对策措施

7、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8、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研究

9、农村社会事业(如:水电路、农电设施、文化等)建设现状与思考

10、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情况及存在问题调查

1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研究

12、农民“三最”(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3、关于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的思考

14、党建带团建研究

15、团员在农村基层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

16、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7、如何健全和完善农村农林和土地流转的思考

18、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对策研究

19、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农村信访工作的调查报告

21、农民专业合作社最佳发展模式的探讨

22、开发区控建拆违工作的调查报告

23、休闲农业(“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

24、农村新能源建设

第二篇:公务员申论 大学生村官课题调研

忻府区重培养强管理促大学生村官在锻炼中成长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带动作用,近年来忻府区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完善了大学生村干部选派、培养、管理、使用、激励“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助推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深扎根、长才干、作贡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在工作中,忻府区统筹兼顾重选派,区委组织部首先对全区394个村的村情进行了全面掌握,并广泛征求了各村对推动当地发展需要什么样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每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所学专业、技术特长、兴趣爱好、工作意愿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坚持专业特长与农村需求相结合、有利工作与方便生活相结合、整合人才资源与兼顾性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一个村配备了合适的大学生村干部。我们还狠抓大学生村干部的素质培养,通过开展组织学习培训、跟班锻炼、结对帮扶的活动,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村干部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在管理方面,我们坚持组织部宏观管理、乡镇党委具体管理、服务农村的原则,成立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并制定出台了《中共忻府区委组织部关于对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培养、使用、考核的实施办法》,建立了一人两本(《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日 志》和《大学生村干部记事本》)、三档(个人档案、实绩档案、人才档案)、四簿(是非功过记录簿、出勤守岗登记簿、工作任务实绩簿、考核评议监督簿)、五考核(德、能、勤、绩、廉)管理机制,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开展了“六个一”(一日一日志、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小结、半年一报告、一年一考核)活动,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日常行为和工作实绩管理及考核力度。

一、我区大学生村干部的基本情况

自2006年选聘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以来,我区共选聘优秀大学生村(社区)干部351名。其中2006年选聘15人;2007年选聘72人;2008年选聘106人;2009年选聘155人;2011年选聘3人;几年来因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共解除聘用合同207名。现有大学生村(社区)干部144人,其中男76人,女68人,党员38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67人,大专学历77人。分别分布在忻府区所辖17个乡镇,3个办事处的103个村,15个社区。其中担任两委主干的22人。

二、大学生村官的积极作用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工作积极肯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当 2 地乡镇交办的事项,使农村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走访中,各村的村干部几乎一致认为,大学生村官的到来整体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文化知识水平,工作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2.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涌现出了网络营销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的燕启龙,涌现出了推广特色种植优化产业结构的李淑文,涌现出了创办村官图书室倡导先进文化的张伟,涌现出了扎根 偏远山区进行普法宣传的武强。他们是典型、是标杆,树立了忻府区大学生村干部敢吃苦、敢奉献、敢担当的团队形象。无论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是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无论是全区重点工作还是农村琐碎事务;无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还是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线;我区的大学生村干部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和蓬勃的朝气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创业创新的精神风貌。

3.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大学生村官发挥法律知识丰富、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并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4.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还参加了区“建国60周 年”系列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全体大学生村干部举办了“创业、成长、报国”演讲比赛,通过比赛,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村干部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建设农村的良好风采,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村官胸怀理想、心系农村、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组织 3.15宣讲团,带领部分大学生村干部深入农村,为农民朋友送去了丰富的农业知识;在忻府区烈士陵园举办的党员宣誓仪式,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接受了精神洗礼;不定期的参加忻州大讲堂,接受更新更前沿的思想;向沈浩同志学习,让沈浩精神指引大学生村干部投身新农村建设;宣传一号文件,为农民朋友充当政策讲解员

5.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走访中,村支书都一致表示,原来村两委的基础工作不是很规范,开会没有会议记录,图书室没有人管理,文书档案也没有系统整理,更没有建立制度规范。大学生村官来了以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村里的组织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党建工作逐步得到规范。同时,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也为日渐薄弱的农村团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重培养,强管理,让大学生村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一)区委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关心他们的成长过程。并对大学生村官的生活、工作、待遇等各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七 年来,我们依托各级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教育和培养工作,使我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为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相继举办了多次座谈会及问卷调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卫东同志经常过问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注重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全区工作给予及时的指导;注重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使我区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围绕上级精神展开。

(二)出制度、抓考核、强管理、重培养。

1、制定管理制度。

为了使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和使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区委组织部相继出台了《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专职专用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工作目标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3+1”帮带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工作日志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大学生村(社区)干部督查通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包括大学生村干部责任、义务、纪律规定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村干部的聘用、解聘、考核、奖罚规定,乡、村两级组织在培养使用管理大学生村干部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等内容。

2、建立大学生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区委组织部认真研究区内大学生村干部现状,出台了《忻府区高校毕业生村(社区)干部培养管理暂行办法》,创新 考核方式 全面加强管理。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二是突出考核重点,扩充考核内容。即重点考核大学生村官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和任职以来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协助支村委干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乡村过程中承担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发挥专长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等情况,填写《大学生村干部考核登记表》,建立考核档案,加强管理;同时考察乡镇办事处党委和农村党支部培养使用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干部,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工作创条件的情况。调查了解大学生村干部任职后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三是创新考核方法,明确管理责任。针对大学生村干部主要服务农村和社区,和农村干部群众接触较多的情况,推出了以区、乡、村三级分别考核,互通情况的三级联动考核办法,村党支部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考核,包括考勤登记和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记载;在村党支部日常考核的基础上,乡镇办事处党委负责季度和半年考核,每季度汇总相关情况报区委组织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每年七、八月份,区委组织部协同乡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集中考核,由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等四类进行评议,分别由村党支部和乡镇办党委对大学生村干部一年来的工作进行评价,写出评语。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专项档案,把述职评议结果作为今后干部聘用、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之一。

3、建立起区、乡、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一是明确要求乡(镇、办)党(工)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定期督查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生活,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及时解决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确保大学生村干部住得下,用得上,能发挥作用。我区对高校毕业生村干部采取了区、乡、村三级管理机制,在已经形成的例会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述职制度、实绩管理制度和日常考勤制度等五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乡村两级高校毕业生村干部帮扶机制,推动大学生村干部早成才,快成才。

二是建立了乡镇办事处包点领导干部帮扶和培养高校毕业生村干部制度。通过开展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和项目帮扶,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政策法制观念和组织领导能力,掌握适合农村实际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真正实现留得住、用得上,志愿扎根农村,干事创业。

三是建立了党支部书记帮带大学生村干部制度。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村干部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工作带在身边,重要活动引导参与,安排任务有的放矢,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积累经验,锻炼成才。

4、培训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

一是加强“3+1”帮带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干部由一名乡(镇、办)领导、一名包村干部和一名村干部负责帮带,开展传帮带活动。邀请三至五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怎样做好一名村官”为主题,结合自己多年来担任村干部的经验教训,谈村干部的责任,做法、体会等;邀请分管农业、熟悉农村工作的区政府领导介绍区情及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传帮 带活动,促使大学生村干部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为真正实现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打好基础。

二是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大学生村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初步形成。采取每月一次大学生村干部例会形式,向大学生村干部介绍乡情、村情,工作重点、优势产业、重点项目,组织大学生村干部交流研讨,实地参观,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适应性培训和经常性培训。让大学生村干部对农村工作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为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新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大学生村干部轮训制度初步形成。为了提高大学生村干部面对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拓宽其专业业务处理能力,区委组织部结合农村现实工作重点,定期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到纪检、信访、农业、经信等相关单位进行轮训,使大家进一步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多方关爱,为大生村干部扎根农村解除后顾之忧 区委组织部在严管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的生活,每年为他们订阅《山西青年报》、中组部主办的《大学生村官报》并免费赠阅我区主办的《大学生村官报》,协调区财政为他们办理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三险一金”按时足额发放,时刻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为他们安心扎根农村提供了有力保证。几年来,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职尽责地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培养和使用工作,长征街办事处党工委、东楼乡党委坚持大学生村干部签到制度和考勤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工作中“严”字当头,着力培养“过得硬”的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曹张乡党委、高城乡党委、解原乡党委在乡政府为大学生村干部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和休 息室,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住得下,待得住创造条件,曹张乡党委还从当地情况出发,为大学生村干部每人配备一辆自行车,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较好地调动了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合索乡党委注意把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教育培养渗透到日常工作中,通过民主选举组长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村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同时,通过安排大学生村干部广泛参与各类社会救助和帮扶活动,着力增强大学生村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使大学生村干部的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五、组织开展多种活动

1、开展“进万家、访万民”活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教育工作、强化大学生存(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的积极作用的精神,经区委同意,在全区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中广泛开展“进万家、访万民”活动,从09年六月起,凡是有大学生村干部所在的村、社区开始逐步建立起了《民情档案》。对各村每户的家庭结构、经济来源、现实生活状况等进行详尽调查摸底,为每位农户建立了档案。使大学生村干部有了一条快速了解民情,知晓民意的途径,大学生村干部据此可以有针对性的为所在村庄提供一些致富建议和措施,更好的在当地开展工作。要求大学生村干部进村入户采集基本信息,建立民情档案,及时掌握村情民意。民情日记坚持一人一册、一日一记、一月一查、一年一评。通过一些列配套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村干部实施管理引导、提供服务和帮助,确保大学生村干部 能够扎根基层,在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2、开展 “大学生村官十问”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吉久昌部长在我区调研时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出的要求,创新大学生村官工作,促进全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有作有为,结合“忻府十问”和“组织工作十问”,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十问”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通过对照比较,查找不足,找出差距,改变思路,创新方法,打造出一支有目标、有朝气、肯干事,能吃苦的大学生村官队伍。通过开展“大学生村官十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使大学生村官工作面貌一新,确实做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六、创办了全省首份由大学生自采自编的报纸---《大学生村官报》

2009年10月创刊出版了《大学生村官报》,报纸先后开设了新闻快车、一线传真、政策解读、心路历程,老村官看新村官、农民心声、村官风彩、农村表情、青春论坛、它山之石、民情日记本、民情档案天天见、村官贴吧、火花、当家人、村官一把手、党校等固定栏目,成了大学生村官自己的宣传阵地、代言喉舌。翻开一张张报纸,就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每一个镜头,每一行文字,都是当代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大学生村干部自己的报纸,是一份寄托了广大大学生村干部的青春和理想的报纸。创刊三年来,这份报纸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记述中央、省、市区领导关心支持大学生村干部的点点滴滴,热忱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大学生村干部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记录全区三百名大学生村干部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感与希望,反映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历 程,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截止目前,报纸已成功出版65期,刊载稿件2000余篇,印发20余万份,受到了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多次肯定。

创刊以来,《大学生村官报》密切关注大学生村干部群体的思想动态,关注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机制的建立完善,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成绩,推广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经验,积极鼓励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扎根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干事创业,奉献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与新农村共成长,与全面小康社会共成长。为打造一支“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七年来,我区有40名同志在大学生村干部的岗位上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85名同志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有3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被评为“忻府区十大青年标兵”,有5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被评为 “忻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有 1名高校毕业生村干部被评为 “山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有两名同志光荣的被选为忻府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忻府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中组部调研组、省委组织部大学生管理处、新华网编辑部在我区调研指导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后,对我区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七年来,目前我区尚有144名大学生村(社区)干部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为推动忻府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调研

大学生村官调研

摘要:大学生“村官”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了解该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以及其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出现的问题,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利用今年寒假时间对河北省一些县政府、乡镇机关、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以及大学生村官本人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各种调查方式,掌握了较为详细的资料和数据,通过对其系统分析,从而对大学生村官对建设新农村起到的积极作用 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 现状 问题 建议

正文:人才兴国,人才立国是个亘古不变的定律。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在积累的社会竞争中取得胜利,作为国家“四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肩负着祖国振兴、民族富强的历史使命。梁启超先生曾写到过:“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呢?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的农村地区去,在那里我们照旧能施展才华、在那里我们依旧开创事业。

一、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1、待遇较差。大学生村官是新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尚未就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算“幸运儿”,毕竟他们有盼头、有奔头、有想头。但其待遇较差,基本处在收入群体的最边缘。目前因各种原因,村官的工作都大多延伸到了乡镇,他们承担甚至超出了公务员的工作量,然而他们所得到的也仅仅是财政拨款给村官应得的那点基本生活费,年薪不及一个普通农民工的二分之一,常常被个人基本开支和人情世故所累。部分乡镇领导还能考虑到这个问题,给予合情合理的精神和物质鼓励,但大多没有把他们“捡到篮子里”,总认为年轻人应该吃苦,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村官们鉴于以后的推荐、考核、考察、评比等压力,只好埋头苦干,委屈求全。

2、村官乡用。近年来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加大,致使“借调风”盛行,县属部门差人找乡镇借,大镇差人找小乡借,条件好的乡镇差人找边远地区借。所借之人基本回不到原单位,拼死拼活也要考调到机关或好单位。因此乡镇都显得人手紧缺,大学生村官自然也成了“借用品”,致使村官不能专用,通常名义上把他们安排到村,其实质就在负责乡政府某个部门或某个方面的工作。大学生村官刚步入社会,专业知识强,工作激情高,哪里差人就往哪里装,几乎成了文秘、组织、人事、远程教育“专干”。有的村官一年就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所在村里的工作,一年两年以后,也许就没多少村民能认识他们了。

3、难以立足。大学生村官有活力,也受群众欢迎,但一般难以立足,大多有插不上手、无所适从的感觉。究其原因:一是自身缺乏吃苦精神,难以适应现实条件。我们有很多村办公条件还相当差,即使有办公用房的,也形同虚设。大学生村官多是外地人,吃住行都没基本的保障,加之初来咋到,一看条件就傻了眼,村里的办公条件与农民的小康步伐相隔太远了,再一想,两年啊,怎么熬出头?二是“老村官”要保名保位,任意使唤“新村官”。很多村书记或主任在当地德高望重,工作几十年了,他们害怕丢掉手中的“杵路棍”(权利),往往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做一些业务工作,填填表、跑跑腿,像对待驻村干部一样,不给他们发挥作用的机会,更不给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三是人生地不熟,难以融入村民当中去。两年锻炼一晃就过去了,外地大学生要把自己融入村民大家庭,确实不易,不管是风土人情、语言交流和感情融洽,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对“三农”问题更是迷惘、彷徨、惶恐,难以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

二、大学生村官的建议

1.注重培养,确保“上好岗”。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围绕提高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培训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进行适岗培训,重点加强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创业技能和农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优化大学生村官知识结构,增强大学生村官适岗能力。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以乡镇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大学生村官讲坛”活动,采取大学生村官相互交流、领导上党课、典型引路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畅所欲言,谈创业经历、收获体会、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相互学习借鉴。三是结对帮带提升。建立帮扶机制,即每名大学生村官分别确定一名乡镇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成员为培养责任人,一个乡镇部门领导为结对帮扶人,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管理监护人,一名农村乡土人才为帮带联系人,共同帮带。通过工作示范、口头传教、实践指导等方式开展帮带活动,帮助他们尽快上手工作。

2.规范管理,确保“管得实”。一是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责任。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对大学生村官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指导督查、考核等工作。乡镇建立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经常性教育和培养;村级主要抓好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形成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二是推行“四个一”管理模式。“四个一”即年初一个计划。每年初,大学生村官结合自身实际和农村工作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制订具体措施,并在所任职村进行了公示;每天一篇日志。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县委组织部统一印制大学生村官工作日志,内容包括工作实录、体会收获及意见建议等内容,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天记一篇工作日志,县委组织部随时进行调阅;每月一次工作例会。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各乡镇每月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工作例会,听取近期工作情况汇报,学习政策理论,交流工作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每季度一篇工作总结。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形成思想和工作总结。三是建立民情访谈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每年对所任职村农户走访一遍,通过走家串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村、户基本情况,探索适合村经济发展路子,为村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

3.关心关爱,确保“待得住”。一是思想上注重引导。组织部门应带头定期不定期下乡入村,与大学生村官面对面谈心交流,引导其调整心态、转变角色,通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等形式,使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二是生活上用心照顾。创造条件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问题,为每名大学生村官安排适宜居住的场所,提供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需确保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女村官的安全。三是待遇上认真落实。受聘高校毕业生在聘期内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按照有关规定,为受聘高校毕业生办理有关社会保险,以解除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4.发挥作用,确保“干得好”。一是推行一职多岗。明确受聘高校毕业生所在村职务和工作岗位,由所在乡镇根据其素质能力安排。是中共党员的,可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是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可安排村委会主任助理;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或副书记。每名大学生村官应根据自身专业和特长,承担一些村级具体事务,同时兼任“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联络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的管理员、村务决策的参谋员、农村信访员、基层组织工作的信息员等,最大限度地为其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施展才能提供平台。二是挂职锻炼,才尽所能。大学生村官在不脱离所在村工作的基础上,可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人爱好,可以到乡镇直部门、管区、企业、项目区等进行挂职,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发挥内在能力。三是鼓励创业,助推“两个增收”。通过加强创业培训、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设立“创业讲坛”、建立创业实践基地等一系列服务措施,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

5.严格考核,确保“流得动”。一是实行三级联动考评。即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三级各负其责,构建以“平时日志管理—季度督查通报—半年述职—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评链。日常日志管理由村党支部负责,村党支部建立大学生村官管理日志,对其平时工作、生活,特别是工作日志记录情况、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出勤、为民办实事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每季度一督查一通报,由乡镇党委负责。乡镇每月对大学生村官的上岗情况、履职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及工作实绩督查一次。半年述职由村支部和乡镇党委共同负责,考核由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定期述职评议制度。述职评议与所在村干部述职一并进行,每半年一次,要求大学生村官就半年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回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接受党员和村民代表的评议和监督,评议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管理档案。三是建立正常退出机制。对严重违反工作纪律、不安心基层工作、实际工作能力差、群众认可度低,在评议考察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大学生村官按照合同规定依法及时予以解聘。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调研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第三批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本人于8月2日至8月25日,对安徽省下仓镇下辖的12个行政村进行了认真调研,尤其以自己家乡所在的下仓镇东洪村为调研重点,现根据自己近一个月调研情况,以下仓镇新农村建设为整体背景,以走访大学生村官村为重点,点面结合,就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调研如下:

一、目前下仓镇新农村建设整体情况

2009年以来,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为载体,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涌现了马山、东洪、东洪、王田等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下仓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根本出发点,以“十有六化”为目标,制定了“整合空间,传承文化,提升产业”三大战略,务实推进本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圆满完成了各级既定目标任务,尤其在推进镇区建设和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中更是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得以充分体现。

本人将下仓镇成功做法总结如下:

第一,组织领导到位,新农村建设工作责任层层落实

下仓镇建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成立了以镇长为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三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各片区设立片长,细化了责任分工,镇里与各区办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全镇助理级干部分区驻点,并明确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专人具体抓,有关单位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经费保证工作开展,形成组织领导保障体系。规划控制方面,建立了“建设审批一支笔”制度,由镇长根据全镇总体规划对新增、改扩建项目进行审批,确保了规划的实效性。

第二,宣传引导到位,创建有利工作氛围

下仓镇宣传部门在各村建立了宣传阵地,依托群众秧歌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新道德观,同时,积极倡导各村根据自身特点,固定活动场所,组建秧歌队、拔河队等群众自娱自乐组织,为群众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2009年10月,下仓镇成功举办了宿松县“四新”文化演出之《金秋唱响新下仓》文艺演出,各村积极参与,群众热情高涨,本人也参演了诗歌朗诵节目并表演了武术节目,县有关部门领导列席观看。

第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

全镇12个行政村,严格执行了村务公开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且无挪用村级资金事件发生,还完成了洋浦村、东洪村、马山村等3个村的会计电算化,有力地推动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第四,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镇党委紧紧依托大官湖的优势,大力发展远东洪滩涂养殖业。镇党委引进日本对虾、硬壳蛤等新品种,推广虾蟹健康养殖等新技术,使临湖产业日趋科技化、集约化、高效化。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不断培育湖德益、前湖产品等骨干加工企业10家,将淡水产品转化成商品,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在做好沿湖产业文章的同时还全力推进内陆村庄的工业化进程。借助沿湖丰富的废旧渔网资源,借助浙江客商示范带动,以王田村为试点,扶持发展污染少、投资小、见效快、带动作用强的废旧渔网再生颗粒加工业,既解决了废旧渔网处理难题也为老百姓开辟了致富路。

第五,一支“领头雁”队伍引领新农村建设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培养“双带双强”型基层干部队伍,全面激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一直是下仓镇工作的着力点,尤其是2004年以来,下仓镇党委一直将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工作,细化57名党组织书记第一负责人职责,12个行政村村村都有党员科技创业示范户、村村都有无职党员示范岗,每位党员能识字的都有一本《先锋日记》,每位流出党员都有一个党员证、一份流动档案,每位流入党员都有一本《组织生活指南》、一份组织生活档案,每个留守家庭都有一份支部帮扶计划、一名“爱心帮扶”党员志愿者。

第六,环境与绿化,常抓不懈

下仓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环境卫生当成一项民心工程来系统推进,同时把该项工作作为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常抓不懈,我镇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环境整洁领导小组,并下发了考核办法,并进行考核,目前全镇所有村庄的主要街道两侧没有乱堆垃圾现象。各村全部配备拖拉机、铁锹等垃圾处理设备,设立垃圾池,对垃圾进行集体处理,并设立专职人员分管。下仓镇还把党委大院工作人员分成三组,每周五下村实行义务劳动,在有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取得了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目前,东洪村村正在申报安庆市生态村。

第七,一句承诺保驾护航新农村建设

下仓镇党委在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认真贯彻上级综治工作部署,通过“一二三四”工作法,明确目标,构筑载体,突出重点,系列推进,全力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即锁定一个进入首批受国家表彰的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之列的创建目标,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强镇村两级综治工作平台,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建立边界地区治安联防、矛盾联调、警务联动 的“三联”工作机制,打造和谐省际边界;狠抓综治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的“四进”工作,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下仓镇党委在12个行政村村村建有警务室,24小时有人值班,并且下仓派出所每天晚上都有值班人员在辖内进行巡逻。

第八,关心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救助

全镇现有符合低保条件人口1520人,补助低保人口1520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镇还发放救灾款物折合1.2万元,全面完成任务,有效提高了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第十,下仓镇十分重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组织扭秧歌、篮球比赛、拨河比赛等娱乐活动,在极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群众受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与文化文明的熏陶,村民的文化素质与文明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村民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发展。下仓镇的群众体育工作多次受到市政府表彰,2005年,下仓镇被市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下仓拔河队荣获全市冠军两次、县冠军两次、市农民体育节第一名一次,东洪村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被全国老龄委誉为“老年体育之花”。下仓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室,并成功举办了多场大型文艺演出。

二、目前东洪村村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

(一)东洪村村概况

东洪村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下仓镇东北,东临泊湖、南连黄湖分汊,村域总面积760公顷,耕地2578亩,山场面积700亩,全村24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庄,803户,总人口3043人。东洪村交通便利,是农业大村,多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利用优势资源,集镇开发如火入荼,我村是镇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也是镇商业中心。目前,我村已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光纤宽带连接到户达85%。

村党支部连续18年被县镇评为“先进党支部”、连续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连续8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并被市委评为“五十优五十好村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省文明村、市综合实力“百强村”、市康居示范村、县“三十佳(社区)文明村”等。

(二)东洪村村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

1、做强经济文章,发挥党组织模范作用

东洪村村党总支一班人,在村党总支书记李志珍的带领下,认真执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以“做强经济文章,提升创建水平,巩固组织阵地”为目标,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党支部包船队、包企业、党员包船头、包班组的形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近年来,五星级党员和创业明星占党员总数的85%,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做大传统产业,做强工业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

村两委班子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坚强经济作后盾,只有发展经济,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才能真正建设好新农村。东洪村村靠的是传统的淡水渔业生产的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地域优势,以发展淡水渔业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到目前为止,全村小型渔船13艘,年创产值50多万元。同时村里还注重抓好滩涂养殖,自200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落户该村以来,进步完善黄湖牌大闸蟹等多品种立体养殖项目,养殖效益连续多年成倍增长,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东洪村村不断寻找新经济发展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抓好传统渔业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企业8多家,主要有养殖,蔬菜等。该村的示范小区已初具规模,进区项目也有3家,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纳税09年突破50万元。

3、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和群众一起建设好新农村

村党支部是推进全村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全村工作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坚持做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头领好路、走好路,帮助群众一起致富,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积极参加,带头奉献,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群众真正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和根本宗旨,使老百姓真正地能够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去,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下仓镇人大副主席、东洪村村党总支书记李志珍充分发挥致富路上领头雁作用,村两委人人有致富项目,并发挥淡水渔业、老年、工业三个党支部作用,在全村形成干群一家人、科学上项目,奋力奔小康、建好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组织和人力保证。

4、树文明新风,营造良好氛围,构筑和谐新农村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东洪村村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人的和谐发展,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全村上下以“做文明公民、创文明家庭、建文明村庄”为主题,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发扬优良乡风民俗,强调邻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做法,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至2009年底全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0%以上。积极加大文化娱乐设施投入,投资40多万元,先后建立和完善了村党员活动室、科技书屋、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党员之家等,并配备了电视、电脑、VCD等电教和远程教育设备,文体活动室内购置了乒乓球台、综合健身器等文体活动器材,图书室现存书5120册,还坚持每年订阅十多种的报刊杂志。我们充分利用村广播电教室,聘请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及专业技术人员来我们东洪村村开展各类讲座和技术培训,通地培训教育,使大多数村民都能学会和掌握2-3门致富技术,增加了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能。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包括东洪村村在内,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存在几个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结构单一,长远效益不明显。

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下仓镇西部几个村还缺少有力支柱产业,有的村产业结构也很单一。就全镇而言,产业布局也不尽合理,长效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储藏、保鲜、运输、包装、精深加工、批发零售以及物流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下仓镇的淡水鱼加工项目,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湖的几个村,且多以淡水鱼初级加工为主,由于诸多原因销售不畅,也不能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效益不容乐观。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省市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本人所调查的下仓镇西部几个村,虽然组建了一些协会,但是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协会与会员之间联结松散,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很少在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同时,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尚不健全,对产业的拉动力弱,带动致富能力不强。

问题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党政部门或村两委为主要实施主体,而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主动性不强的现象。

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不利于干群建设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出现了很多领导唱戏群众看戏的局面,这也促使有些领导无法将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到彻底。

问题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以牺牲环境做代价的做法。

特别是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另外农村居民住宅区也极易出现脏乱差问题,给人居环境造成不和谐。

问题四:创新性的工作作风有待加强。

部分领导由于工作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因而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面上工作多,深入基层的时间少,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还不够热心、不够主动,也没能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群众,谈心不够,交流较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思路不宽,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够,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尚有部分干部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认真完成单位领导交给的任务,开拓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由于自己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试、缺乏知难而上、困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勇气。

四、建议及对策

1、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下仓镇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增加农业效益。目前,淡水鱼加工项目虽然存在着很大的现实困难,但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切实做好服务,帮助他们扩大生产,提倡产品深加工;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要支持他们引进、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设科技研发、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继续推广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健全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要加大对企业原材料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对有市场前景和科技含量的产业,可由政府出面给与协调部分资金贷款以扶持发展。要继续推进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鼓励和支持西北部村落的农业开发和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力度,创立品牌,占足市场份额。同时,要大力开发高、新、特、优农产品和安全、保健、绿色食品,充分挖掘新兴特色产业等。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紧紧围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区域经济三大目标,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企业的配套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四个重点,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效益水平。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坚持把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与发展小城镇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为支撑,以特色兴产业、赢市场、增活力,把小城镇建设成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和技术服务的中心。特别是可耕种面积比较少的村域,要着力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要发展工业,走工业强村工业致富道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农民增收。

3、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要积极出台旨在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的文件政策,建立和完善鼓励农民自己创业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走好三条路子:一是引导农民走好传统农业向优势产业转移的路子。二是引导农民走好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路子。三是引导农民走好优秀人才返乡回流的路子。动员和吸引有能力、有技术、有实力的在外打工人才回乡创业。同时,完善鼓励大学生回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才和技术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人才输出与回流的共振效应,从而推动农民不断自主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4、抓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在提高执行力上下功夫。

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体制机制不灵活,奖惩不能兑现,就不能调动干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要明确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相应建设内容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也要把具体建设任务相应地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人。同时,要制定操作性强的奖惩机制,明确专人负责新农村建设的监督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

5、政府搭台,让群众唱戏,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农民群众参与,增强了民主意识,保障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自发成立各种新农村建设组织,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中实行自我管理,同时政府在为农民规划建设新居时,听一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意愿去为农民构筑美好新农村蓝图。在统一规划下,如何建设,建设什么由农民发言,提高参与度,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理解、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在于为农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乡村都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加快农民住宅建设步伐,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可以这样说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首先深入调研,在群众参与及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做好规划。各村应从农村地域出发,符合经济条件和农民意愿前提下有集中连片建筑群,还要有风格各异的新房,不要照学照搬没有自己的特色。依据“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新农村中心村规划。政府加强技术指导。政府加强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根据农民财力,量力而行,设计出一些实用美观的房屋图纸供农民建房参考。

6、狠抓农村住宅卫生创建工作。

城管部门及村委会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住宅区脏、乱、差整治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做起,狠抓农村住宅卫生创建工作。首先是要有一个好队伍。抽调公安、工商、街道、等部门人员参加组建一支经常性创建组织,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次是要有一套好工作思路,变突击整治小城镇脏乱差为常抓不懈;其三是要一套好方法。就是抓好进农民的卫生习惯意识。着力打造新时期农民整体形象,同时设立垃圾箱,聘请清扫人员保洁,并实行各户居民门前“三包”,提高农民环境意识。

7、要创新工作理念,选准切入点,围绕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工作,增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要紧密联系农村和农民思想和生活实际,从农民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农民生产、生活和思想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二是与办好事、办裙带、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与组织开展以整治村容村貌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四是与科学治乡、依法治村相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基层、贴近农民。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放在第一位,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化解农村各种矛盾,与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上来,使他们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

赶乘科学东风浪,誓把农村做大强。适逢宿松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推动,下仓镇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东洪村村,将以科学为指导,以发展为目标,以具体实践为抓手,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推进各项事业,真正把新农村建设当成一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这次调研活动,让我感触颇多。通过深入调研,我不仅更多地了解到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广大干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动力和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新农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充分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整村推进的模式,实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分步骤实施。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XX村位于河北省XX市XX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不断加速,富裕后的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卫生、居住环境和社会服务条件提出了新要求。我到村任职后,根据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对村内多个石料厂、白灰厂进行了走访调研。

一、调研发现的问题

1、安全隐患:近期国内其他地区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已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我村内个别企业也有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如部分设备老化、火药的安全存放问题、部分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

2、环境污染:石料厂、白灰厂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产生了粉尘污染,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村民对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有了较高要求,环保问题已日益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

3、手续繁杂:个别经营者反映办理证件过程比较困难,办理手续繁琐复杂,极大的影响了生产进度,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解决的途径

1、专职负责,预防隐患: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村集体应派出专人负责,定期对各厂进行检查并督促他们进行整改,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襁褓中;同时定期对员工就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保证生产安全进行。

2、洒水防尘,关注健康:对于村民反映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安排每天对街道进行晒水除尘,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洒水次数;同时鼓励村民在道路两旁种植防尘除尘的植物,吸附灰尘。

3、绿色通道,服务企业:根据石料厂、白灰厂经营者反映的证件办理困难、手续不健全等问题,村领导应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帮助企业尽快投入生产,提高人民收入,切实做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

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并有效地实施,我相信一定可以大大改善村民的工作生活环境,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七日

下载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村官调研课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安溪县龙涓乡玳堤村书记助理黄勇传 2009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玳堤村的经......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调研对象:xxxxxx村 调 研 人: xxx 调研时间:二0一三年八月2013年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2009年8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三年来,我通过与村两委干部接触,走访群......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关于大学生村官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中央出台的一项......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尤其是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村社会管理难度增大。......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课题,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为了使首批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快......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谈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状态及发展 ——关于安徽省凤阳县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 姓名:滕雯娟 学号:E10914008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0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班 摘要:大学生......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壶关县委书记关小平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我们壶关县按照省、市......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乡镇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调研报告 福星村大学生村官董晨曦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干部实际,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学生村干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从不会干到干得好,精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