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
狠抓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县地处湘中腹地,是个农业大县,全县16个乡镇,899个行政村,耕地4.1万公顷,其中水田3.37万公顷。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农业劳动力45.68万人。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民致富,依靠科技
进步,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形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大合力
县委、县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首先,建立和健全了工作机构和领导机构。2004年4月,组建成立了以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20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农民素质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16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配备专人负责。村里还设立了联络员,负责学员的组织联络工作。其次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本文转载自www.xiexiebang.com件。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双办发[2003]30号)和《关于2004——2010年全县农民工培训规划实施意见》(双政办发[2004]63号),明确提出了从2003年底开始,用7年左右时间,分重点示范(2003—2005年),全面铺开(2006—2007年),深化巩固(2008—2010年)三个实施阶段,开展以思想道德与政策法规、科学文化与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运作为内容的三大教育。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技术,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民主法制三个方面的素质。逐步增强农民科技致富、市场竞争、自主发展三种能力。到2010年,全县在职村干部80以上达到中、高等学历教育水平,90以上农民懂科技、懂法律,熟练掌握2—3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事。2004年,县农办、县组织部在全县16个乡镇共同建立了16个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县组织部门认真制定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积极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到目前为止,共建远教站点194个,培训操作管理员245名,还组织实用技术讲师团到乡镇和远教站点进行培训讲课,各乡镇组织了各远教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县农业局和县广电局联合在县电视台举办了《农事指南》栏目,每周一期,每期播放二次,每次30分钟。畜牧、林业、农机等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认真组织农民学习农业生产新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科技、科协、文化、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认真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法律、科技教育,加大了科普宣传和法律知识普及力度。组织、人事、宣传、计划、财政等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全县上下形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社会合力。
(二)依托基地,搞好示范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
近年来,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以建立培训示范基地为切入点,通过依托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效果明显。2004年,县农办、县组织部在全县16个乡镇共同建立了16个县级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共举办了各类培训162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85人。县农业局2004年在全县建立优质稻基地35万亩。县果蔬局在井字、荷叶等乡镇建立了1万亩的名特优水果示范基地。各乡镇以农科教中心为依托建立基地。如甘棠镇近年来建立了药材、生猪、礼品西瓜、经果林、蚕桑、特种水产六大基地,年产值达7880万元。这种“基地 培训”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农民欢迎,效果好。今年来,全县通过依托示范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600余期,培训农民11000余人次。培育了农村实用人才600多人。示范基地已成为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
(三)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开辟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新途径
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了乡镇、村,既为农村解决了办学缺师资无教材的状况,也为农民学习提供了方便,广大农民可以不离岗,不离乡,就地就近参加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一是开辟《农民素质教育》专栏节目,县农民素质教育办与锁石、杏子、洪山、走马四个乡镇联合,分别在乡镇电视差转台举办了《农民素质教育》栏目,每周二晚,黄金段播出,内容由县农民素质
教育办提供,包括农业种养加实用新技术、农业致富信息和技能、农村政策和法规等。同时,其他乡镇也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电视专栏节目,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二是实施“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今年四月以来,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先后在全县9个乡镇实施“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送去致富技术录音带900盒,送技术资料2500份
。三是开展培训进村,科技入户。为了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在村设立了教学站,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合、推广新技术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排忧解难相结合、专家走下去与把农民请上来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农口其他部门也根据农时广泛开展了送科技等下乡活动。如县农业局每年要编印40万份的《农业科技》资料,送到各乡镇各农户手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达210场次,送技术资料25万份,接待农民咨询2万人次。
(四)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确保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开展
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纳入了各乡镇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给予受训者录用和信贷支持。今后,从农村招聘人员,优先录用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民,工商、税务和各类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经过培训的农民自主创业和个体经营。另一方面增加投入。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很强的事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利用WTO的“绿箱”政策,以政府投入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县的财政状况相当紧张,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经费给予了一定的保障,设立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资金,今年预算了5万元,用于农民素质教育的音像教材、师资培训、多媒体教育宣传办点。同时,16个乡镇也都纳入财政预算,增加了投入,据统计,去年1—6月份,全县16个乡镇共投入农民教育培训经费120余万元。同时,全县千方百计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民素质教育,开辟筹资渠道。
二、主要作用
(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批农民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通过培训,全面提高了青年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了大批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二)加快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紧密结合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把推广重点产业的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知识作为培训重点,积极树立典型,加强示范引导,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力度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长期以来,尽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但由于市场信息与生产技术的制约,农民在调整结构时,有些盲从,想调整、又无从着手的消极思想比较突出,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仅结合当地实际设置专业培训班,传授最新技术,同时,还传授市场营销和法律知识,使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作到心中有数,调整有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
三、建议
(一)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培训的经费投入
国外发展经验表明,政府对农民科技培训提供无偿投入确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大市场,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提高政府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支持力度。按照WTO规则中的“绿箱”政策,要求政府公共服务支持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必须依靠政府力量,才能推动这项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对农民素质教育工作的财政预算。
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从农业学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技推广部门选择一批素质高、技能强、热心农民科技培训事业的人员,充实农民科技培训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
《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
第二篇:人才工作经验材料
多种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管理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
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纪律严明、勤政清廉的工作队伍,着力在增强队伍的能力、活力、凝聚力、执行力上大做文章,最大限度挖掘干部的聪明才智,激发和保护干部的工作热情,鼓励和发挥干部的进取精神。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逐步实现队伍教育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
一、加强干部队伍教育
我局干部队伍整体学历偏低,应届全日制大学毕业者很少,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函授等继续教育的形式取得学历,在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及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等基本技能方面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因此,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就成为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员教育培训。着力在提高业务素质能力,提高紧急应变能力、联合执法协调能力、重点工作组织运作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既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还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既要注重全员培训,更要突出中层干部和年轻骨干的培养。
(一)挂职锻炼:依托省局对年轻干部外出挂职锻炼的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年轻的科所长到省外兄弟单位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省局或各市县局进行挂职锻炼,学习经验,开拓眼界、增长才干。1
(二)学习培训:与三亚学院协议每年举办两期公务员知识更新培训班,邀请学院老师授课,到省外兄弟单位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三)视频教学:由省局统一组织,利用视频教学形式,全局人员参加,针对一些重大政治教育活动、重点业务工作和行政执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全员培训。
(四)边干边学:充分利用以案说法、一案一训、互帮互学、以会代训等形式,开展全员业务知识大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边干边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专题研讨:每年举办一次业务专题研讨交流会,就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服务意识和消费维权等方面的难点提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业务研讨题目由市局命题,以工商所为单位开展讨论,届时举办一次演讲比赛。
(六)以考促学:组织全员业务知识考试,按照在职人员2%的数额,在考试分数排名基础上,排位靠后者待岗培训一个月,经考试合格后重新上岗工作(注: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同志可自愿报名)。全员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年终考核之一。
二、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培养
(一)根据空缺编制数和实际需求,公开录用公务员(省局统一录用),逐步解决系统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问题。
(二)凡新录用的公务员,一般先安排在基层工商所锻炼一年。
(三)在岗位编制数空缺的情况下,拿出一定数量的科长、工商
所所长职位,在全局进行竞争上岗,给年轻干部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
(四)、轮岗交流和民主测评
(一)凡所长一地任职满6年,副所长满8年,科长在一个岗位超过10年的,给予轮岗。轮岗交流在市局、分局、工商所之间进行。
(二)局领导班子以外人员的民主测评工作在每年的半年和年终各进行一次。半年测评不称职票超过总票数30%的,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年终测评时不称职票仍超过30%的,待岗培训一个月。
(三)担任领导职务人员,经过民主测评,优秀和称职票达不到80%的,经过组织考核,不胜任所担任职务的,予以免职。
三、着力干部队伍管理
1、人文关怀
(一)坚决执行国家规定的休假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凡在节假日坚守岗位的人员,可以按规定给予节假日在岗误餐补贴,也可以安排适当补休。
(二)凡是在职干部职工生日,要送200元左右的生日蛋糕给予祝贺;干部职工及其子女结婚给予祝贺;干部职工父母去世市局前往慰问;干部职工本人去世市局前往慰问;系统人员生病住院,以单位的名义前往慰问;系统人员办理退休手续后,所在单位要召开欢送会。
(三)每年“三八”、“五四”、“七一”、“元旦”等节日办公室、人事(机关党委)、工会、妇委会都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庆祝活动。
2、奖惩
(一)对于在全年工作考核、重点专项工作考评中成绩突出的;
对在重大事件处理和紧急情况应对方面表现突出的;对在食品安全方面没有出现问题的;对主要景区景点消费者投诉成功调解率达100%的;对于评为十佳工商所的;对于评为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给予全局通报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二)对于全年工作考核、重点专项工作考评中排名末尾的工商所要给予全局通报批评;对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因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执法不到位,造成重大失误,被上级点名批评或媒体曝光的,在搞清事实基础上,既要追究所长的责任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从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两个环节入手,以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队伍管理权、财务支配权、物资采购权和行政处分权等六种权力为重点,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防控,严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工商局长、所长面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廉政档案建设行为等活动,建立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重大建设项目、离任审计等制度,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网络。
面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和国家工商总局队伍建设“四高目标”的新要求,从本单位实际出发,认真负责地抓好人才建设与管理工作,确保队伍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工商队伍成为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
第三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实 施 方 案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是农业县,建设一支宏大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才资源,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8]16号)和《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9]1号)精神,特制定2010-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以促进广大农村劳动者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为目标,积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术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目标任务
按照我县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 1
境,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2000名左右。各乡、村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每个村联络数十名实用人才,每个乡镇培养数百名实用人才,每个县选拔数千名实用人才。并重点抓好农业技术推广、营销管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四支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围绕农业增效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技推广人才使用机制。依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素质,适度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规模。到2015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型人才总量达到400名左右。
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改革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提升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与农村经纪人的营销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建立农村商品营销网络,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推动乡镇企业与营销合作组织不断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壮大农村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营销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00名左右。
种养能手。继续抓住粮食、红枣、核桃、水果、油料、棉花、特色蔬菜、奶业、肉制品等8大优势产业,加强对种、养能手的技术培训。根据农业区域布局和种植业、养殖业的不同情况,采
取函授培训和实地讲解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以师带徒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又一批种养能手。到2015年,种养能手人才总量达到200名左右。
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长的加工、建筑等技能型人才,是生产经营和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能工巧匠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鼓励能工巧匠传播技艺与技能,并通过承包、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专业化劳务队伍等多种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学习实用技能,壮大能工巧匠队伍。到2015年,能工巧匠型人才总量达到300名左右。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依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和个人财产。
2、支持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依靠科技致富。
3、支持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带动相关区域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
4、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投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由各级财政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共同投入的人才开发机制。
5、营造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从制度上和政策上消除农村实用人才的“身份”界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实用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二)加强教育培训
1、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要有目标,有措施,要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评估制度。各部门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每年均要制定并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加强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考核、评议等制度,通过培训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带动和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农村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卫星电视教育、互联网教育、光盘教育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基本建立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要组织实施“科技平台”项目计划;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以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绿色电波入户等工程;科技部门抓好星火科技培训工程;劳动部门抓好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规划和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 4
培训;建设部门负责建设类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培养农村建设类实用人才;科协负责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
2、创新培训方式,更新培训内容。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不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职业角色转换能力。培训方式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培训内容要以实用知识、实用技艺为主,体现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要求,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向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延伸,做到学其所需、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3、拓宽培训渠道。选拔部分拔尖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培训;探索“校县联姻”,进行技术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发挥各类中介组织的作用,鼓励互教互学、鼓励自学成才,加快科技、信息的普及与传播。
(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1、鼓励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科研开发、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扶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全县各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优惠和支持。
2、建立定期表彰制度。对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全县3年
进行一次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表彰活动,每次选拔20名左右。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
3、对具有管理才能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按法定程序聘用他们从事相应管理工作或担任相应的领导职务。
(四)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服务体系
1、培育发展农村人才市场。进一步发挥我县人才市场(包括专业人才市场)对人才市场的带动辐射功能,推动县级人才市场,面向农村,服务农村人才。要依托我县人才市场,发挥乡镇人才服务站和农村人才服务信息点的作用,建立健全集配臵、交流、培训、开发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
2、巩固完善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推广服务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竞争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推广、传授农业技术中重要作用。
3、积极开展智力支农活动。健全县、乡、村三级专家咨询服务网络,组织各类专家服务团、科技智囊团定期深入农村第一线,在区域经济规划、技术咨询论证、实用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智力支农服务活动。同时,继续实施 “轮换式”
智力支农措施。凡申报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在任期内推广一项新技术,联系一个科技示范村;申报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在任期内推广两项以上新技术,联系一个科技示范乡。凡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凡城镇卫生技术人员在申报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分别到乡、村卫生机构工作半年至一年。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动科技下乡,智力支农,为农村提供有效的人才服务。
4、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与种养能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方面的技术研讨和交流,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为农村经济服务。
5、切实抓好网络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整合农村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加强星火科技网络建设,开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向乡镇、企业和有条件的科技示范户提供快捷、方便、准确、可靠的市场、技术信息和服务。
6、完善各类专业协会组织。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等协会组织,促进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引导这些专业协会组织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四、组织管理
(一)“农村实用人才工程”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人事局、农业局、科技局、科协、建设局、财政局、扶贫办组织实施。
(二)工程实施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每年分别重点联系一个或几个县,加强指导与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总结推广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的成功经验。
(三)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实施细则,负责“新和县农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
第四篇:人才工作经验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篇一】近年来,xx市找准人才服务脱贫攻坚的切入点,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扶贫工作中,着力打好“科技+教育+卫生+农牧+xx对口帮扶”人才精准扶贫组合拳,推动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科技人才助燃脱贫攻坚之“火”。xx市紧紧围绕贫困xx县扶贫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推动“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积极为贫困xx村开展技术帮扶。新增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三区”科技人才130名。协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向贫困地区发放甘蓝种子3200亩,推荐申报自治区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7项。同时,不断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农牧民的培训指导力度,助推当地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选聘市、县两级科技特派员666名,组建农牧业领域服务团队27个、工业领域服务团队12个。
教育、卫生人才灌注脱贫攻坚之“水”。开展调研摸底,全面掌握各xx县市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方面的人才需求状况,制作需求计划表。由市教育、卫健部门统筹选派,按照每个贫困xx县至少选派2名、其他xx县至少1名的标准,把业务能力强、志愿服务基层的中青年骨干专家选派下去,重点开展宣传讲学、专题授课、技术培训、对口指导,以传帮带方式解决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难题,为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强化人才保障。
农村实用人才夯实脱贫攻坚之“土”。围绕马铃薯、燕麦、肉牛、肉羊等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按照“结构稳定、适当调整”动态管理原则,积极吸纳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充实产业指导员队伍,调整成立了1967人组成的产业指导员队伍。同时,选聘218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农牧业技术专家,组建成市县两级专家指导组,对全市产业发展指导员进行全面培训,协助产业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开展技术指导,使他们成为基层农牧业技术指导服务的行家里手。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产业指导员培训班11期,培训产业指导员1981人次,产业指导员入户宣讲和现场指导贫困农牧民4.41万人次。创建“xx市产业扶贫指导通”微信公众号,开通专家答疑、政策法规、农牧讲堂和供求信息等10个模块,为贫困户提供线上技术服务。截至目前,“xx市产业扶贫指导通”为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问题110多个。
xx人才搭起脱贫攻坚之“桥”。以xx对口帮扶为契机,搭建起xx扶贫扶智协作平台,以双向挂职、观摩培训等方式,广泛开展人才交流活动。今年,北京市选派25名干部挂职xx分管或协管扶贫工作,为推动对口帮扶、扶贫扶困搭建桥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xx市向北京市选派26名挂职干部学习锻炼,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23人跟岗学习先进技术。此外,北京市不断加大教育、医疗等方面技术人才援派力度,向xx市8个国贫xx县选派98名专业技术人才。得益于人才的双向交流,xx两地人才在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建设、农技人员培养、重点旅游推介以及教育医疗领域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拓宽了脱贫攻坚之路。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篇二】 xx市xx区在加强本土农牧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引-育-聚-用”四个环节融合贯通,让农牧实用人才有为有位,充分激发农牧实用人才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生产发展的内生动力。
靶向“引才”,促进人才资源向一线流动。紧紧围绕新时期新形势农牧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坚持“刚柔并济”引才,努力做到既用好柔性引进人才智力,更注重刚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牧实用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引进专业人才实施方案,着力引进一批专业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农牧方面急需紧缺型实用人才,确保现有人才用的好、急需人才引的进、后备人才储备足。积极拓宽引才渠道,通过“绿色通道”方式引进农牧实用专业人才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4人,进一步优化了农牧实用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了农牧实用人才队伍质量,有效储备了一批农牧实用后备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通过“柔性”方式,积极引进xx农业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指导,帮助和引导种植户解决困难、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精准“育才”,促进科技成果在一线转化。致力于提高种养殖技术水平,精准抓好农牧实用人才培育工作。坚持一手抓人才培育,一手抓带培基层种养殖户工作思路,根据种养殖规模和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通过采取“一帮一”指导、“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着力促进理论、技术、服务和经验等成果转化为种养殖户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农牧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模式效能,不定期地加强与科技示范户、种养殖户交流,了解种养殖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讲解种养殖技术,有力地帮助种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召开农业科技示范户设施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交流观摩会,农业技术人员、专家组现场介绍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新定植番茄新品种以及新引进水肥一体化设备情况。截至目前,已累计示范引进番茄、辣椒等蔬菜新品种和桑葚、葡萄、桃等水果新品种10余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治防控技术,以及重大动物疫病预防防治技术等主推技术得以示范推广。
项目“聚才”,促进技术服务往一线汇聚。坚持“项目+人才”模式,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新任务,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着力打造符合xx区实际的科技示范服务平台,推广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组建专家指导组,共选派11名农牧业技术指导员,遴选9户科技示范户,涵盖番茄、辣椒、葡萄、油桃4个农业主导产业和生猪、鸡禽2个养殖主导产业。通过建立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一对一”长期固定指导工作机制,组织农牧业专家深入农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服务,促进种养殖户与专家建立经常性联系。落实各项关键技术,做到技术培训到户、技术指导到户、信息服务到户,确保种养殖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看得见、学得会、用得好,已辐射带动种养殖小户及家庭贫困种养殖户30户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为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合理“用才”,促进人才作用在一线发挥。把用好用活农牧实用人才作为发挥人才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积极落实人才激励保障制度,通过开展“xx英才”评选工作,评选为农牧建设工作方面做出积极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牧实用优秀人才,强化典型引路和舆论引导。积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等本土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农业园区、走进田间地头,掌握种养殖户生产生活困难,采取送技术、送政策、送经验等形式,将新品种送到田间地头、圈舍棚边,帮助种养殖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同时,围绕服务生产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带培基层人才等目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积极组织农牧专家深入一线,通过有针对性地政策宣讲、对口支援等方式,切实让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一线。截至目前,已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55批次,140余人次,受益人数累计达300余人。
第五篇:人才工作经验材料
以“人才强区战略”为牵动 打造XXX建设人才新优势
近年来,XXXXX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培养“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切实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打造XXXX建设人才新优势,为XXXX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强化领导,注重发展,在挑战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 一是实施高规格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常委组织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合理确定了成员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夯实了人才工作的领导基础。二是坚持高标准规划。在对人才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人才队伍底数、建立人才档案的基础上,以推动XXX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组织制定了《XXX区2004——2010年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XXX区2010——2020年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明确了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基本措施等,确保了人才工作的方向性。三是采取高效率推进。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XXX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推行区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建立并严格执行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和区领导干部与优秀人才双向沟通机制,并督促和协调各单位制定完善了人才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确保外来人才引得进、本土人才留得住,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着眼大局,独辟新径,在实践中搭建人才工作平台
一是搭建育才平台,注重提高人才档次。为把全区党政领导干部培 养成XXX建设的领跑者,我们于2007年,立足党校培训基地,创造性的建立了干部教育“夜校”,对全区党政干部人才进行轮训(培训),全面促进了队伍综合素质的快速提升。在培训方式方法上,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培训内容上,制定了以XXX建设为主题的具有针对性的研讨课题,使培训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日常管理上,建立了平时考核和考试考核“双百分”考核制度,并把评价结果与党政干部的使用评价挂钩,强化了考评结果运用;在师资队伍上,通过外引高水准人才和内选政治素养高的领导干部授课等,充实师资力量。近三年来,通过“夜校”形式共对全区党政人才实施了八个轮次、2000余人次的培训,其中,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课12次,总计24学时,邀请XXXXX作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专题讲座;邀请XXXXX设计院专家就旅游开发、城市规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剖析、讲解;邀请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XXXX教授就林权制度改革进行讲解。此外,我们还采取与东北林业大学、黑河学院、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联合办班的方式,培育高学历人才30余名。二是搭建引才平台,稳步提升人才增量。为了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根据人才队伍现状和XXX建设需要,我区通过建立“林业实用人才信息库”强化人才储备,积极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大中专毕业生见面会等,广纳贤才。同时,出台了《关于提高高学历人才待遇的若干规定》,建立了定期交流、谈心沟通等管理制度,采取待遇安人、环境拴心、感情留才的方式,对各单位、部门引进的人才,优先办理各种调动手续和工资关系;对高学历人才每月补贴300元,做到工作上高看一眼,生活上厚待一点,为他们创造干事舒心、生活舒畅、环境舒适的工作氛围,保证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使人才总量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共引进高学历人才50余名,工作岗位涉及教育、医疗、旅游等多个行业。累计发放高学历人才岗位补贴10万余元,为2名新婚高 学历人才一次性补贴购房款2万元,为1名高学历人才提供了租房补助。三是搭建选才平台,着重发挥人才作用。“外引高精人才、内选乡土人才”,是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根本举措。为满足XXXXXX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区委把乡土人才开发、选拔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制定了《XXX区优秀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明确了选拔范围与标准、方法与程序、奖励与待遇、使用与管理等,大力发掘本地人才。区乡土人才、第二中学退休教师XXX扎根林区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专攻音乐特长教育,组建了“XXXX”艺术团,开设了八个门类课程,不但弥补了当地学生对特长教育的需求,而且为各类院校培养输送特长人才200余名,其中仅步入天津音乐艺术学院、北京广播电影学院、哈师大艺术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等各类大专院校的特长生就达到53名,受到了XXX的高度评价,并投资40万元用于“XXXX”艺术团的发展建设。同时,全面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针对部分单位班子结构及职位空缺的需要,打破论资排辈,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切实选贤任能。近年来,共组织3次公开选拔活动,在238名参选人员中公开选拔了24名优秀竞选者,其中2名同志被调入党委重要部门工作,4名竞选者调入政府部门工作,如今已有18名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
三、活化载体,突出宣传,在服务中助推人才工作发展
一是重宣传,提升典型带动能力。确立了“调研先行、典型引路、注重实效”的工作指导原则,组织开展了XXX区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对10名全民创业明星进行了集中表彰,树立了一批敢为人先、经营有方的多种经营优秀人才典型。并通过电视、报纸、党建网等媒体,以及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表彰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区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和促进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例,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人才强区”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选树了XXXX和XXXX两个典型,推广了XXX,把他们的事迹制作成专题片,参加了全市电教片展播,并在全市食用菌产业素质升级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对木耳生产技术的进步走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两项技术全区推广使用率达到100%。二是重联合,提升技术指导能力。一方面,加强对外联合,充分发挥外来技术指导作用。先后与市农委、旅游局、林科院、食用菌协会、北药协会等建立了广泛联系,聘请市级优秀专门人才、有关教授及专家,传授食用菌开发、小浆果种植和旅游产品开发等知识10余场(次),提高了创业职工的专业素质,坚定了发展信念,为把创业能手打造成经营骨干和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内部联合,切实发挥经营骨干指导作用。本着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教育管理和有利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推广以“支部+协会+带头人”为基础的“党群共建联合体”党建模式,以单位领导班子为基础,以创业能手为骨干建立种植、养殖、营销等多种经营行业协会42个,带动了职工增收致富。这一做法在全市林场所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三是重扶助,提升自主创业能力。为了把贫困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和带富能人,我们于2007年,建立了“贫困党员创业扶助基金”,成立了基金管理委员会,制定了有关制度及章程,对全区贫困党员进行了排查摸底,采取在“生活上扶贫、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等措施,对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贫困党员实施创业扶助。截止目前,共为贫困党员提供创业信息235条,为12名贫困党员实施创业扶助14次,无偿提供贷款11万元,提供物资价值7800余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0多个,已有8名贫困党员顺利实现创业脱贫,造就了一批贫困党员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