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工作
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重点工作
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将紧紧围绕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主要通过面向广大农民的科技教育、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等工作,树立农民的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能源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生活能力,实现进一步增产增效增收。同时,努力搭建农民培训、农村和农业科普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探索创建符合我国“三农”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机制。
今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将制定并印发《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全年工作以宣传、实施《大纲》为重点,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和乡村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科技大院、科技书屋、农村党员活动站、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科技入户直通车、科普大篷车等,向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广泛宣传《大纲》,调动农民主动参与。(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广电总局、林业局、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国家民委、环保总局和各省、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参与)
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大纲》通俗创作有奖征集活动,争
取创作出一批生动形象地反映和宣传《大纲》的诗歌、快板、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或图书、画册、挂图、动漫、flash等文艺作品和宣传品,并对优秀者予以奖励。(中宣部、广电总局、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国家民委、环保总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参与)
三、组织有关专家、教育和科普工作者,进一步编制《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大纲实施细则》)和有关教育教学方案、图书、挂图、光盘、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材及制品,以指导面向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普等工作。(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劳动保障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农业部牵头,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人事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全国总工会、中国工程院和有关农民教育、教学机构共同参与)
四、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今年的工作部署,配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大力开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全社会宣传活动。(科技部、中国科协、安全监管总局、广电总局、林业局、国家民委、环保总局、农业部牵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有关省、市、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五、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一周年前后,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农业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牵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林
业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国家民委、环保总局、北京市郊区或周边地区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首都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参与)
六、尝试与央视七频道、部分省级电视台、地方文艺团体、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和有关事业、企业单位合作,充分发挥高、中等院校在校学生、毕业生等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开展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广电总局、国家民委、环保总局、中国科协、农业部牵头,央视七频道、部分省级电视台有关省、市、县科协、文艺系统和事、企业单位共同组织)
七、开展《大纲》的实施试点工作。以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等项目为依托,整合资源、开展合作,根据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要求,以农业主产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主,分别在东、中、西部选择一些试点村,直接面向农户,开展《大纲》和《大纲实施细则》的实施试点工作,为明年大力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奠定基础。(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国家民委、林业局和有关省、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确保2007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事业、企业单位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要深入基层、讲求实效,明确工作重点、下沉工作重心,把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在实处、务求扎实推进。二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相互之间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好重点工作。三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要点,精心计划、组织、实施好本部门的相关工作。四要调动地方和农民的积极性,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紧密合作,根据农民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五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与社会方方面面相互配合,认真做好宣传、推动、监督、评价工作,探索形成政府牵头、各方配合、公众参与、社会联动的局面,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不断推向深入。
第二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精选)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规定,以及《XX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初期制定的目标任务。今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
高度重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
1、为了把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落到实处,且有强力的组织保障,XX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时任局长邓英华任组长,副局长刘勇、安跃斌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市农广校,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和组织协调。
2、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进行。
二、动员宣传,深入调研,切实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需求。
3、在行动初期,主要工作就是全面展开动员宣传,并深入到各镇、村、社进行细致的访问、调查和研究。切实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了解农村、农业发展工程中的具体问题。
4、在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三、积极组织行动的落实和实施。
在《XX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指导下,以实现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注重技术创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农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为基本目标,全面组织落实,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
在十一五期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紧紧围绕XX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项目建设,以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晒烟、食用菌、蔬菜、中药材、茶叶、猕猴桃七大优势种植业为主导,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
具体培训内容主要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包括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沃土工程、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培训基本口粮田建设培训;粮油高产创建培训;优质水果栽培技术培训;优质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人员和制种农户培训;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及优质油菜的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以及贮藏、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要领培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的制种及引种技术培训;晒烟栽培技术培训。
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包括返乡农民工培训。如:农村能源建设人员培训等。
3、专业农民培训。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员、基本口粮田建设施工员、农业标准化建设技术员、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员、农村基层专业会计和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农村经纪人等的培训。
4、绿色证书培训。农业“绿色证书”教育和致富新技术培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规摸的,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养殖专业户(专业农民)而开展的旨在普及推广种养殖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进行从业资格认证的教育培训。
5、大中专学历教育(涉农专业)培训。在国家新形势、新政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涉农专业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培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热爱农村农业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
6、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各类教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全市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比如,积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对“386199人员”更多一些关注,进一步为构建和谐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文化培训和文明教育则根据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整体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展各类文化进修、科普讲座、普法宣传、道德实践活动、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等。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四、搞好后期总结和未来规划。
“十一五”农
民科学素质行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将在全面总结过去成果的基础上,更好的谋划未来,为科学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总体来说,值得肯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培训模式,保证了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不断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采取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技术示范户-带动户一条线的培训服务形式和“一场专家讲座、一张明白纸、一本技术手册”的培训模式,组织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教育培训手段和巡回课堂、农业科技热线12316、科技赶场、科技直通车等形式,开展面广量大的实用技术培训,把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鼓励农村中的各类科技户、示范户和经营大户积极参加培训,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鼓励和支持“定单”培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务市场反馈的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
2、培训工作人员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社区需要,适时实地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3、切合实际的、强有力的工措施也是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局农民培训工作。由农广校牵头负责培训的日常工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培训工作。
⑵各联镇人员充分发挥技术纽带作用,搞好调研,对所联系的镇、街道办农民对培训各阶段的要求和希望,及时汇总反馈。
⑶农民素质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农民培训的具体材料,协调安排培训计划,上报培训结果,制定相应激励机制,年末由局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评估。
⑷行动办提出培训教师建议名单,具体授课教师由联镇人员负责联系。
⑸由培训相关部门和培训教师负责培训教材、资料的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时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培训教材经农业局专家小组审定后,由培训办统一编辑发行。
⑹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还要加强和农民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
⑺农民培训工作纳入部门及个人季度和考核。
4、紧紧围绕“三农”这个核心,密切关注“三农”问题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现象,切实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制定新措施新方案,调整策略。总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更新我们的行动内容,加快我们的行动步伐。比如,对新出现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对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的关注等。
(二)、关于“十二五”期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计划如下:
1、中专学历招生1000人(涉农专业)
2、农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300000人次。
3、培训骨干农民2000人。
4、培养新型农民3000人。
5、绿色证书培训1000人。
6、农业专业技能培训1000人。
7、农村家庭教育指导培训10000人次。
第三篇:(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保护耕地、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等内容的宣传教育,推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加增收致富的能力,引导农民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普及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以及适应现代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建立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成人文化教育机构、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普通高校、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大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农民创业培
训、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双学双比、技能竞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百万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等活动,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创新和创造能力。
——继续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企业岗位实际要求,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培训或定岗培训,使其掌握初级以上职业技能或达到上岗要求。鼓励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1—2个学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组织有技术、资金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加强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其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农村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科教兴村、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三农”网络书屋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
工作者“常下乡,常在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千万乡村环保科普行动,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等宣传,开展反对封建迷信等科普活动。——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等惠农工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和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工作队等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科普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等创建活动,推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先进经验。
——健全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发展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骨干农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开展科普工作培训,重点加强对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发挥乡镇科协、村科普小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机构在农机服务中的作用,发挥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服务作用,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
——加强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探索开展科普富民兴边行动,提高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科学素质。落实国家民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普宣传品的翻译出版,加强双语科普工作。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开展面向少数民族群众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组建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支持其发挥作用。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
分工:由农业部、中国科协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卫生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中科院、工程院、气象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参加。
第四篇: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关于转发《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
工作方案》的通知 全科组办发〔2006〕6号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农业部、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定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务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科学素质的提高仍然是国家大政方针的附属品,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任务,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主要任务是:
1.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意识;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2.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和生活能力。提高农村公众了解科学文化常识、(提出了农民科学素质的基线,但没有讲明什么是农民应该了解的科学文化常识)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和城镇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3.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符合我国“三农”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体系和机制;搭建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
二、组织实施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的安排,农业部、中国科协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工程院等部门为责任单位。
为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成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任组长,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陈凤秀和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为副组长,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成员,各司局确定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任协调小组联络员。协调小组每年召开1~2次碰头会议,研究协调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会议纪要,由相关部门落实。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日常联系,处理日常工作。
三、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由协调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以下工作:
1.6月初,提交各部门讨论、修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实施,并于今年底完成各自工作任务。
2.“七一”前后,配合“节约能源”主题,举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仪式及相关科普活动。3.下半年,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依靠广大专家,开展工作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
4.10月份,举办农民科学素质与新农村建设论坛,交流经验,探讨思路,提出下一步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意见。
5.总结地方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成功做法,向社会推荐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民科学生产和文明生活的有效模式。
四、2006年各部门工作要点
2006年,各部门在共同组织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总体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农业部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通过科技下乡、技术服务、科技直通车、农民科技书屋、农业广播电视等方式,向农民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全年培训农民争取达到
第五篇:2012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
2008年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
和2009年工作思路
余姚市国土资源局
(二00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督察的通知”(余全科组〔2008〕1号)精神和《余姚市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余全科组〔2008〕4号)文件的要求,我局主要有三项任务: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意识;积极开展国土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和提高防灾自救意识。针对以上任务,2008年,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
一是后备资源开发上取得了新成绩。今年年初,在充分调查摸底和论证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目标,即“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垦造耕地计划指标1000亩、围涂造地5000亩、建设用地复垦620亩、标准农田建设12300亩”,并抓紧根据各地的后备资源情况,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道)。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指导、督促等各种工作手段,积极推进各类项目的建设。截止到六月中 旬,已有牟山、马渚、河姆渡、大岚等乡镇开始实施低丘缓坡开发项目5只,可新增耕地530亩;有两只围涂造地项目通过验收,新增耕地2430亩;围涂二期共5只项目已通过规划评审,预计可新增耕地7096亩;马渚镇30亩的废弃山塘复垦、丈亭镇50亩的宅基地复垦等项目已进入测量设计阶段。
在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议用地复垦工作的基础上,我局利用大幅落地广告牌、墙面标语、电视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在我市城乡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农户、相关企业主的耕地保护意识。以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为例,用地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必须无偿提供表土,用于新增耕地的土壤改良,这不仅增加了用地单位的成本,而且延长了建设周期,一些用地单位难免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局利用座谈会、新闻报道等形式,大力宣传表土剥离的积极意义,使用地单位和广大农户充分地认识到优质耕作层是无法再生的宝贵资源,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提高我市新增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而使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好评。
二、积极多种形式开展第十九个“土地日”系列宣传活动 1.顺利完成余姚人民广播电台《四明热线》上线工作。围绕“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与主持人和听众朋友进行交流。
2、邀请新闻媒体参加全省地矿工作会议、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同时邀请新闻媒体对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截至目前,在《余姚日报》上刊登新闻报道30余篇,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刊登6篇。
3.与教育局、余姚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珍惜土地,造福后代”全市小记者征文比赛。目前,已圆满结束,共收到征文1200余篇。
4.电视宣传。在电视台播放土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等宣传片,在市繁华路段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相关宣传标语与内容。
5.网络宣传。利用局网站制作土地日宣传专题网页。
6.短信宣传。面向社会发送6.25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短信。
7.标语宣传。组织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局本级由办公室负责,基层所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悬挂、张贴工作)
8.专题宣传。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征求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局本级由办公室牵头负责,基层所做好各自辖区内的意见征求工作)
三、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我市是宁波市地质灾害易发市之一,截止目前,已累计 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01处,其中4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性较差,有明显的威胁对象,主要分布在我市南部7个乡镇、街道,每年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主要集中在3至4月、6至9月,主要是因强降雨诱发。是我们防治工作的重点。今年上半年除编制完成了新一轮《余姚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与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外,为保护隐患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上半年,我局下大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组织全市乡镇、街道负责人认真学习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使他们充分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和责任。
二是组织全市52名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防责任人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邀请宁波市地质环境站专家就如何预防地质灾害、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监测等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并明确了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责任人的工作职责。通过专业培训,使各责任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三是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新发放了避险明白卡330份、防灾明白卡48份、补设地质灾害警示牌11块明白卡。
虽然我局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回顾2008年的工作情况,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宣传教育范围还不够广泛,内容还不够丰富,广大农民在国土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法律意识都还急需提高等,为此,2009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实施方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做到“三个尽快”。一是要尽快完善市地质灾害防灾救灾指挥中心的建设。抓紧完成与市三防办、气象局的网络连接,抓紧研发指挥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相关软件。二是要尽快完成地灾隐患点居民的搬迁避险工作。要继续加强对乡镇的检查督促,尤其是对尚未启动相关工作的陆埠镇、梨洲街道的督促,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能尽早搬迁避险。三是要尽快完成正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的四明山镇北溪村滑坡、溪山村崩塌等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性治理,努力消除灾害隐患。
3、要长时间、多形式、多层次的搞好宣传教育活动。要落实大型落地广告位;要安排墙面宣传标语、宣传黑板报的制作,这些宣传标语等内容,在“土地日”后,将继续保留,以起到长期宣传教育的效果。要落实形式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日”宣传口号,大力宣传土地管理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同时也要对土地违法案件进行适度的曝光,组织媒体在电视、广播、报纸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报道;要发放宣传图片、宣传手册;编制发放 5 宣传土地政策法规的短信;制作一批宣传土地政策的展版,安放在闹市区街道上;针对村干部保护土地资源意识不强,对土地政策法规不熟悉的问题,要安排针对村干部的培训活动,把辖区内的村干部请到国土资源所,他们宣传有关政策法规,使这些村干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依法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