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调查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调查
摘要: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容纳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1.5亿人口,目前大约有1.5亿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其中又有超过一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他们的辛酸与付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又有多少城市人在真正的关注着呢?他们无私的为城市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可城市却无法接受这个来自农村的普通的劳动者。
关键词:农民工 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城乡分割
暑期,按照学院的安排,我在家乡的村委会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重点调查了本村以及附近村庄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再结合平时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了解到的数据及信息,对于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也对此现象略作一下分析和思考。
一、分析: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必然
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按现有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率计算,种植业最多容纳2亿人,扣除转移到乡镇企业及其他方面的1.5亿人口,目前大约有1.5亿之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数目如此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倘若得不到合理安置,必定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诸如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等等,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极快,单靠城市现有的劳动力必定不能满足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目前,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短缺,便是这一问题的最好例证。于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基于各方面的原因,纷纷向城市转移。据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
以上是从数据上说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必然,下面以我家乡的村庄为例,具体分析一现象.在我们所在的村子里,有近一半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一般都是夫妻二人一同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由祖母祖父或外祖父母抚养.家庭承包的土地要么由家里的老人耕种,要么承包给他人种.而一些家庭的孩子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若没继续读书的话,也会外出打工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在我们当地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公路建设,城镇规划等等,不少耕地被征用,本来就不算多的土地就变得越来越少.一般每个家庭承包的土地,一个人基本上可以应付下来,而且大量的现代化农用机械的运用.改变了让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而且,.在农村一些70岁左右的老人仍然在田间耕作.现在有些农村.由于土地不多,即使专业种田在家种田.一年到头来也赚不了多少钱,除了种田的成本投入费用,更何况还要交农业方面的税用,抚养孩子,甚至一项教育费用就让很多家庭背上了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维持正常的生活都成问题,更不用谈什么小康和致富了.广大农民就是在这种压力下纷纷进城务工,是养家糊口的必要.二、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困难
虽然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并且这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但是农民进城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打工难,维权难,发展难”.打工难,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而且大多也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很难在比较象样的工作,他们大多数靠着卖苦力,干些又粗又重的体力活,而且有时又不稳定,随时有被炒鱿鱼的可能.更令人难发的是,他们大都是干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活,却还要遭受着城市居民的歧视,而且待遇也是很低,并且经常被拖欠!
目前我国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极不完善,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要服务于城市居民,农民工进城后根本无法通过此渠道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常常感到求职无门,有时甚至要受一些不法中介机构的欺骗.维权难.一些地方忽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甚至歧视农民工,并且一些企业利用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又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许下高额的工资承诺,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等到工作完成后,便肆意的克扣农民工工资.而农民工又无法找到合适的部门求助.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或包工头在招聘农民工时往往向农民工收保证金,押金或者扣押身份证等,这完全是不合法的行为.近年来,农民工工伤问题日益突出,大部分的农民工因没参加工伤保险,而用人单位又不负责为他们的工伤费买单,导致一些农民工因为因为看不起重伤或意外死亡,就导致全家陷入绝境.本来农民工的干的就是受重伤或意外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若没有一份工伤保险,对
于一些因工受伤的农民工来说简直就是无异于将他们往绝路上逼.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强制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但有许多用人单位并不执行这一政策.讨要工资难,是大多少农民工遇到国的最头疼的问题.虽然近几年来,经常有些”讨薪风暴”,行动开展,也为不少农民工讨要了工资,但是毕竟治标不治本是解决不根本问题的,仍有许多农民工遇到了克扣拖欠工资的事情.发展难,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即使有一些象样的工作,在其个人的发展岗位提升上也难以得到平等对待,经常是一个农村户口,就堵死了他们的出路.即使他们的工作再出色,再努力,也注定了他们要么是打零工,要么就是长期的低工待遇.同样的事情还不出现在他们的社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可以说他们的后顾之忧根本就没有消除过.由于农村户口,他们的社会保障比城里人少,医疗保险却没有.他们的子女在城市上学也必须交昂贵的借读费,而倘若将子女留在家里由老人抚养大人们又不是很放心.就如我们村子里前几年就又这样一件事,一个5岁小孩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他就一直跟着外婆一起生活,由于孩子顽皮,跑到马路边,年迈的外婆还没来得及追上他,就被一辆车给撞死了.并且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于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甚至管不住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一不小心,容易让孩子带误入岐途.而如果将孩子带在身边,成本又太高,一些农民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另外, 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也十分贫乏..白天干活,晚上连好一点的休息娱乐方式都难以找到.在我调查的人群中,他们对我的提问感到惊讶,而他们的回到更让我吃惊..他们大多数在晚上闲着的时候就是打牌和喝酒侃天,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休息娱乐方式.三、思考:农民工在城市难以发展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我们仍然要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同时这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捷径,也是我们建设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保证。
还是以我们家乡为例,这些年,我们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外打工的那些人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现在在村子里面已经鲜见瓦房了。而在以前。谁家盖上了楼房就是村里的大新闻。现在大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生活上的改观更是显而易见,吃、喝、穿、都比以前上档次了。以前上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现在人们隔三岔五的就上街消遣。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找出这些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制定出解决措施,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扫清障碍。
从宏观上看,目前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最大阻碍。在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数户籍制度了。因为农民工大都是临时工,无法获得所在城市的户口,他们只能持农村户口在城市谋生。而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一些未农民工额外支付的费用,拒绝招聘农民工,只聘用本地的下岗工人。更有甚者,即使在同一单位,同样是工人,农民工和城市本地工人的薪酬也不相同。因为农村户口,他们的社会保障也比城市工人少得多。曾经在网上出现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桩工伤索赔案件中,仅仅因为一个工人是城市户口,而另外一个工人是农村户口,同样的工伤,农民工的赔偿金额竟然只有那个城市工人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同命不同价”,这是何道理啊!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下岗的安置问题,故意抵制外来务工人员,地方保护主义色彩极为浓重。这对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极为不利。目前,我国的劳动保障部门,对于劳动力的管理仅局限于固定职业的工人,缺乏对经常打零工的农民工们的保护,致使许多弄名工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竟然投诉无门。
从农村劳动者自身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不足10%,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的需要。当前,无论是已经实现转移的,还是跨地区就业的农民,都面临转移和就业的不稳定性问题。有关人士也指出,去年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用工短缺,既反映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不够宽松的问题,也反映了农民工自身技能水平与用人单位岗位不适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以上的农民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的举措,以使农民工进城务工没有后顾之忧,他们的权益也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如何解决上诉问题
1.改变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消除户籍差别,实行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切实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清理近年来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解决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主要是清理陈欠,控制新欠,不要再发生拖欠的情况,;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健全欠薪保障制度、工资支付制度等,用法制的手段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和城市职工一样的保护。
3.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
4.做好接受农民工的工作,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律、工作条件、就业指导、创业环境以及城管、维权、人文关怀等方面为进城务工者提供方便和服务。
5.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农村的保障制度。
第二篇: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调查
林镇江 机电3班 36号
摘要:我对广州市的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怎样对待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字:进城务工农民 就业行为 农民工综合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工进城并非—般意义上的人口流动,它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发育,农民从事非农经济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农民工就业特点总体表现为“自发性、兼业性以及低层次性”,就业方式总体表现为零散作战的“游击队”。农民工综合服务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管理体系不完善、综合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一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来广州市就业务工的农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共发放了50份,回收了45份。
二结果与分析
据有关资料,我国进城农民工人数约8800万,他们每年创造的产值约两万亿元人民币。
进城务工农民情况
农村收入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快速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需求是农民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之一。调查中有几乎百分之百的农民工认为进城务工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地收入太低,希望通过进城务工增加收入。
从文化程度划分进城务工农民结构的突出特点是数量大素质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占80%。
就业找工作难
在城镇就业的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稳定工作。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以上的只占20%~30%。由于技能不高,又面对工资低、劳动强度大,且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使经办的工作量倍增;另一方面,在农民工社保关系不便转移的情况下,增加了管理难度,凸现现有的信息系统不能适应需要;此外,高流动性还导致单位和本人都缺乏参保积极性,也给劳动保障部门缴费基数核定及监察执法等工作带来困难。
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工择业受其自身技能低的制约。二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城市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规定一些工种不许农民进入,有些还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的条件,使进城务工农民的合理流动受到政策性刁难。
生活环境的恶劣
农民工居住处所主要有自购、租赁、自建工棚和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廉租房和免费房四种类型。自购和用人单位提供住宿房屋的条件较好,但这部分人仅占25%。这些农民工住所面积不但小,而且大多存在通风采光稳定性差、密闭性不
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几个人,有的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不足八十平米的旧房屋内。
工资得不到保障
48%的人有过出门打工但拿不到工资的经历,其中30%的人有100-1000元工资没有拿到,15%的人有1000-5000元工资没有拿到,2%的人有5000元以上的工资没有拿到。原因一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这两种关系难以分清,不懂得如何较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用人单位正是看准了这点,一般都不会与这些人签订合同。因为这样可以给他们留下很大的空间,足以他们钻法律的空子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减少自己的责任。二 由于雇主的素质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对可怜的农民工进行残酷的欺压,反映出这个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和对其保护体系的不完善。
子女的教育就学难
有60%的农民工子女不在所工作地就学。其中85%的是由于就学地区的学费和暂住费太过昂贵了,难以负荷。造成如此的原因一是因为城里教育消费太高和入学条件的苛刻规定(主要表现为按居住户藉划片入学),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地入学困难。二是因为城市教育资源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需求增长速度。
医疗得不到保障
就医难。中国高昂的医疗消费,就是城里人也“望院生畏”,何况作为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调查表明进城务工农民大都采取的“小病扛、大病拖政策”,因无力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现象十分突出。有76%的农民工承认几乎不上医院看病,88%的人认为医院的医疗费用难以承受。这使得众多农民工的身体条件变差,有病不愿医的现象常出现。
三 建议和解决方法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农民工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要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彻底改变重城镇、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就业观念和相关政策,把农业内部、农村区域和农民进城就业一并纳入国家就业计划,分类实施。近期的重点应该是,把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问题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突破口,制定政策法规,明确工作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权益保障缺失是农民工问题的症结所在。要在全社会树立权利面前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城乡之间人人平等的理念。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坚决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尽快出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重点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失业、养老四大保险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着手组织起草关于农民工权益的法规。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是治本之策。
(三)强化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培训。培训农民工,实际是造就新一代产业工人。农民工输出地要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基本技能培训,主要措施是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贴标准,试行农民工“培训券”,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之前得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农民工输入地要抓好转移后的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特别要充分发挥用工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稳妥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但是假如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弊大于利,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这些方面的工作都要注意节奏和配套,不能操之过急或单独行动。
(五)改进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农民进城的“门坎”低了,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就更重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个统筹农民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部门之间既有“各管一段”互不衔接的问题,又有“共管一段”责任不清的问题。应该从自上而下理顺农民工工作的关系,抓紧制定全国农民工就业规划、农民工工作政策措施。农民工较多的大中城市也要设立相应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切实维护权益,具体指导就业,协调管理事务,提供社会服务。
(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展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平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6(6)
2、中国问题调研网
附录
1)对于现阶段进城找工作你的感受是什么?
2)进城务工,你们的生活环境如何?
3)你们的工资是否得到保障?有没拖欠工资的情况?
4)你们对也子女进城读书遇到哪些困难?
5)你们是否有在生病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现在的医疗状况有什么看法?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
关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情况调查
姓名:施金金学号:20941p24班级:20941p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现象已经趋于普遍化,特别是农村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已经是不可遏制的趋势。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一大主要来源。为什么农村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城市呢,他们究竟是怎样想的呢,现状有是如何呢?
关键词:农民工 进城 务工 情况 作用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0年8月1日,我抽样调查了海门市多个村庄,对部分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发放和收回问卷以及上门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100份,收回100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00户被调查家庭中有77户家庭有成员外出打工,共98人,期中男性73人,女性25人,年龄50岁以下的78人,50岁以上的20人。有一人进城务工占60户,两人的有13户,三人的有4户。
(二)结果分析
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普遍存在,进城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居多,形式以一户一到两人为主。
三:论文与意见
农民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市总人口30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87万人,占总人口的61%。到去年底,全市农民工达到36.30万人,其中,本市农民工27.30万人,外来农民工9万人。主要分布在采掘、建筑、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调查农民工进城务工情况和现状有着他鲜明的特点。主要如下:
1、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临时工大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2、待遇普遍偏低,有一技之长者吃香。
3、生活质量不高,租房医疗得不到保障。
4、子女入学困难。
然而农民工进城务工一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着无法避免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作用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积极作用
一是直接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首先,农民工直接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脱贫。在农村,光是种地至多解决温饱,更不用说改善生活、供子女上学和增加工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出去打工后,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进城打工还为返乡农民创业提供了资本积累、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其次,打工族返乡创业推动了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当地农村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市场经济意识深入人心。再次,农民工带来了劳动力和资金的双向流动,为输出地农民开辟了新的收入增长源。此外,返乡创业也缓和了劳动力盲目流动所造成的交通紧张、流动成本过高等矛盾,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节省了劳动力市场交易的成本。这几年农民收入仍能维持低速增长,靠的主要是非农收入,而其中进城打工收入又占了大头,这对于缓解城乡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功不可没的。
二是直接对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劳动力队伍。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城市公共设施的改善,城市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有这些城里人引以自豪的事情,都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其次,农民工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城市居民现在越来越感到日常生活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拾遗补缺,把许多劳动强度大的脏重累险活都揽了下来,在建筑、运输、农贸、服务等领域,农民工已经成了城市经济不可缺少的力量。再次,农民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的“拉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也需要向城市转移,形成“推力”。最后.农民工实现了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促进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的发展。
三是直接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日益明显,加速了社会发展。大量农民工的存在,为我市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由于农民工在体制外就业,进入和退出岗位完全依赖市场,政府不付出制度成本,农民工便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从而提高了劳动力竞争效率,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并冲破了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推动了我市劳动力的职业竞争,为我市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推动力。的消极影响。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消极影响
一是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外流”,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同时,在一些地广人稀的高山地区,农民工转移后,留下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流转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
二是引发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隔代哺育”不利于农民工的子女成长。许多农民工由于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在外地进学校“门槛”高,又无精力照管,便纷纷将子女留给家中由老人看管,导致管理跟不上,孩子学习不用心,甚至走上了邪路;受打工潮影响,少部分农村适龄儿童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外出打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的发展。
三是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初中文化的外出务工者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流,高达71.4%。小学文化程度占14.6%,文盲半文盲占3.96%,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务工人员仅占10.04%,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且85.7%的外出者未经过职业培训,缺乏劳动技能,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致使90%以上的务工者很难进入科技含量较高的高层次企业,就业空间
狭小,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行业。因此,素质低下成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总而言之,农民工进城务工有利有弊,去其弊端,在我看来,农民进城务工,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应把维护农民工利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措施,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就此,我有如下几点意见:
第一,针对农民工找工作的盲目性,政府应加强指导,充充发挥劳务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招聘会、报纸、电视、广播、家乡政府组织的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准确的务工信息、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使他们外出时较顺利地找到工作。
第二,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劳动技能水平决定了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农民工强烈地感受到没有专业技术是外出务工的最大障碍。因此政府应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同时严格控制培训费用,让农民工真正能够从中获益。
第三,切实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佣关系。劳资双方不管是固定工还是临时工,都要签订正规、有效的合同,政府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如果发现农民工没有签订合同,要对其所在企业或者负责人严惩,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于此同时,我认为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也该市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我认为大城市有义务带动周边农村的经济发展。逐步让农民工回归农村。
参考文献:博士教育网
第四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社会实践调查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社会实践调查
一、现状
1、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临时工大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调查表明:农民工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熟人介绍。大部分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工作的老乡介绍找工作,很多同乡、亲戚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协议,但问及合同或协议内容时,仍有部分人不是非常清楚合同内容,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对于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临时工而言,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关系不大,对自身权益保护方面了解甚少,相关知识相当匮乏,受伤害在所难免。
2、待遇普遍偏低,有一技之长者吃香
调查表明,我市农民工一般月收入在900元左右,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稍高。进城农民工一般承担的是苦、累、脏、险的工作,部分农民工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且基本没休班。但是,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一方面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尚不健全的制度因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农民工工资提高步履维艰。在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的同时,有一定技术职称或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月收入要高出200-300元。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农民工都没有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究其原因,一是受经济状况影响,认为培训费过高。二是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不高,自主提高劳动技能意识不强。
3、生活质量不高,租房医疗得不到保障
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费固定支出300到400元,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多一点,主要用于食品、住宿、文化娱乐费用的支出。这点钱要维持他们在城市的日常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据调查了解,近一半的农民工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在住宿方面,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据调查,一半左右的农民工主要居住在集体宿舍或工棚。一般十几个人居住20至30平方米的房子内,地方狭窄拥挤。另外一小部分农民工在城区或城郊租房,周边环境差,交通不便利,安全没保证。在医疗方面,发生工伤后大部分单位能够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但仍普遍存在着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去正规大医院收费太高,且居住位置又比较偏,交通不便利,多数都去个体诊所就诊。
4、子女入学困难
在子女教育方面,仅有小部分农民工带子女外出就学,大部分子女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基本上都是自己与学校联系入学,大部分家长对子女外出接受教育质量情况表示满意,但普遍认为收费过高。一般农民工在城市上学须交借读费,部分还得交纳赞助费。农民工为子女每年缴纳学费1000元至5000元不等,其中借读费和赞助费达600元至3000元不等。新华居委会的王士富儿子今年上小学,每年借读费就达到600元,除费用高外,工作的不稳定性也影响到子女在城里就学,有些农民工子女因为打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辍学。
二、总计
虽然农民工在城市里遇到了诸多的困难,但我们仍然要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同时这更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捷径,也是我们建设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而且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保证。还是以我们家乡为例,这些年,我们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外打工的那些人基本上都盖上了楼房,现在在村子里面已经鲜见瓦房了。而在以前。谁家盖上了楼房就是村里的大新闻。现在大家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了。生活上的改观更是显而易见,吃、喝、穿、都比以前上档次了。以前上街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现在人们隔三岔五的就上街消遣。正因为如此,就更应该找出这些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制定出解决措施,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扫清障碍。
第五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
关键词:劳动合同收入 福利住房 入学
经过暑假一段时间的调查,现在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农民工务工的一些问题来谈下。
第一,劳动合同没签或者对内容不了解。调查表明:农民工找工作主要依靠亲戚、熟人介绍。大部分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工作的老乡介绍找工作,很多同乡、亲戚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协议,但问及合同或协议内容时,仍有部分人不是非常清楚合同内容,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对于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临时工而言,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关系不大,对自身权益保护方面了解甚少,相关知识相当匮乏,受伤害在所难免。
第二,农民工收入水平普遍很低。调查表明,我市农民工一般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稍高。进城农民工一般承担的是苦、累、脏、险的工作,部分农民工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且基本没休班。但是,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提高。因为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建筑业、制造业、居民服务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第三,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差。进城的农民工由于不被城市认可为该城市的成员,因此也被排除在福利之外。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生活补助,在社会保险上,厂方为农民工参保率低于30%,他们与城市居
民有相同工龄却获不同工资,奖金。对于住房,公费医疗,子女教育福利更没有。有94%的务工人员根本不知道“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的电话号码等等。这说明,虽然中央出台了各类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但因某些具体部门执行不利,农民就业的服务体系并未形成。
第四,住房与生活都没有保障。调查表明:农民工平均每月生活费固定支出400到500元,占到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用于食品、住宿、文化娱乐费用的支出。这点钱要维持他们在城市的日常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据调查了解,近一半的农民工对自己的生活不太满意。在住宿方面,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据调查,一半左右的农民工主要居住在集体宿舍或工棚。一般十几个人居住20至30平方米的房子内,地方狭窄拥挤。另外一小部分农民工在城区或城郊租房,周边环境差,交通不便利,安全没保证。在医疗方面,发生工伤后大部分单位能够承担一定的医疗费用。但仍普遍存在着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去正规大医院收费太高,且居住位置又比较偏,交通不便利,多数都去个体诊所就诊。第五,子女入学困难。在子女教育方面,仅有小部分农民工带子女外出就学,大部分子女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基本上都是自己与学校联系入学,大部分家长对子女外出接受教育质量情况表示满意,但普遍认为收费过高。一般农民工在城市上学须交借读费,部分还得交纳赞助费。农民工为子女每年缴纳学费1000元至5000元不等,其中借读费和赞助费
达600元至3000元不等。新化居委会的伍贤健儿子今年上小学,每年借读费就达到600元,除费用高外,工作的不稳定性也影响到子女在城里就学,有些农民工子女因为打工地点的变化而被迫辍学
总结:虽然农民工进城务工出现了好多问题,好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但对农村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或多或少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建起了新房,物质生活比以前还是提高了,接下来只希望国家的相关政策能过落实,让农民工的生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