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除计划经济的运行痕迹
消除计划经济的运行痕迹
——兼论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作 者】陈家骥/陈小权
【作者简介】陈家骥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小权 山西省国际贸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已经告别了计划经济时期,但是计划经济长期运行的组织机制并没有也不可能同时完全消除,它的痕迹仍然残存在现行体制之中,而且时刻地困扰着或者影响着我们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一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业运行的基本特点是政社合一,集体分配,计划供给。这种传统体制主要是通过两条渠道把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联结起来的:一是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即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直接把农民与工人联结起来,纳入政府的管辖之内;二是农村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和国营商业、人民银行等,直接把农业与工业联合起来,纳入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条主渠道曾经发挥过促进工农业交流、发展城乡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的积极作用。但是,毕竟在这种组织体制中,明显短缺一类中间的传媒、协调、缓冲和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即中介组织。这类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扮演“红娘”的主角,是绝对不可少的重要服务部门,通常归属于第三产业,而且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总量比重,越来越显赫地上升起来。
具体说,主要短缺两大类中介服务组织:
1.在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市场之间,缺少(1)为维护农业生产者“市场谈判”地位和抵御市场风险而服务的中介组织;(2)为维护农业生产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抵御自然风险服务的中介金融组织。
2.在农民(作为农村居民)与政府之间,缺少(1)为维护农民公共利益、公益事业和农村安定而服务的村民自治的中介社区组织;(2)为维护农民结社自由合法权益而服务的中介社团组织。
从当代国际公共行政的发展趋势看,中介经济组织和中介社会组织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以至达到普遍共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小型政府,大型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在重新划分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界限的基础上,把企业管理的经济功能和私人家庭管理的社会功能,尽量转移给中介经济组织和社团组织去承担,从而使政府变成名符其实的精干高效的依法行政机构。这样,政府扮演的再不是赛场上的运动员,而是制定规划与监督比赛,维护比赛秩序,引导、保证人们公正、公开、平等比赛的裁判员。
二
我国农业经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占有规模细小。全国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42公顷耕地,比日本农户的经营规模(户均1.17公顷)还小得多。二是生产经营方式分散。是以家庭为基础,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这就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解决好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与国内外统一市场的矛盾,是推进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农业经营规模相似的国家和地区,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依赖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去进行传导、仲裁、协调、疏通、缓冲和化解,从而达到市场配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经济总量平衡,社会政治稳定的目标。例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和台湾地区的农会,以及由他们所兴办的各类为农业和农户服务的经济实体和社区团体,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中介组织作用。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经验。
为了借鉴别国别地的经验,首先应该查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对照比较中寻找差距,才
能做到取长补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和办法。我国现有的农业中介组织,通常称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于他们是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转轨起始过程中沿袭下来或建立起来的,所以或多或少残存着计划经济长期运行的组织机制方面的缺陷。所谓缺陷,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发育程度问题,有待于不断提高和完善;另一类属于体制弊端问题,即旧体制残存的运行痕迹,有待于体制改革和组织创新。我国传统的农业服务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两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农业服务组织是在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适应小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特征十分显著,从总体上说,乡村经济基本还处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阶段。在交换关系很不发达、市场发育很不成熟的经济环境中,所谓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服务组织,其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简单的小批量商品直接供给和销售的特点。例如,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和功能,就具有这个明显的特点。其服务组织的功能单一,种类不全,缺乏中介性。
2.农业服务组织是在传统的计划体制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具有行政的色彩。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本来是农民合作性质的服务组织,逐步演变为集体性质最后又升级到全民性质的机构,或者本来就是政府事业单位。这些机构确实曾经起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历史作用。但同样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新体制要求的种种弊端,这些组织是从属于政府的机构,缺乏相对的自主、自立和自治性,难以发挥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中介服务作用。
3.农业服务组织运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残存着行政方式和道德原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采取平均供给原则进行“支农”服务;另一方面,采取公益恩赐原则进行无偿服务,实际上两者都是不等价交换的非市场原则。本来的愿望是为了体现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农业对国家工业的支援,以巩固工农联系。但是这种运营机制造成的实际后果是,农民对国家形成等靠要思想;服务组织对农民形成行政命令作风。
4.农业服务组织的功能和效率低下,不能为农民创造理想的价值。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服务组织和机构普遍存在:一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背着沉重的离退休职工养老的包袱,这就大大增加了其服务业务的人力成本;二是基础设施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特别是信息传递滞后,反应迟钝,这就严重制约了中介服务业务的决策效率和功能效益;三是职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低,多数人员属于经验型的干部,这就直接影响了服务组织的功能和效率。三
揭示旧体制的运行痕迹,并非我们的目的。如果对当前农业改革的对象以及为什么必须对它进行改革的原因缺乏深刻的理解,那就不可能坚定不移地实施新体制的根本转变。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改革浪潮中,要避免采取那些不消除旧体制运行痕迹的表面措施,甚至复归旧体制弊端的某些危险。怎样才能沿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轨道,创造发展我国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呢?我们认为,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依靠和调动从事商品化生产的专业农户的积极性,创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完善和提高我国农业服务组织,不仅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一项跨世纪的改革任务。专业户是农村的商品生产者,是一个地方形成主导(龙头)产业的创业者,是活跃在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的主体。其中形成规模生产的专业大户,是当前农村专业化分工的代表人物。它们的生产过程,迫切要求社会化的中介服务,迅速有效地进入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以实现商品的价值。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进步的主流,也是改造传统服务组织或者新建服务组织的社会基础。
2.围绕主导(龙头)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多种形式。就是根据专业化生产的主导(龙头)产业需要,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离开发展主导产业需要,就是舍掉了根本。所以,必须立足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尊重群众的创造和意愿,选定具体的组织形式。总之,要把握中介服务的实质,组织多样化的形式。
3.目标要一次到位,步骤要渐进过渡,方法要重点突破。借鉴别国别地经验的出发点,就是要与现行的国际惯例标准接轨。要确立这个高起点的目标,才可能把握住深化改革、加强农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当然我们也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一步登天,所以,要有步骤地渐进过渡,取得典型引路的效果。
4.要进行定点试验。也就是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农业专业化地区,有组织地进行定点试验。在实践中比较、筛选较为成功的形式,以便积累经验,示范推广。全国已在安徽、陕西、河北和山西等省布置农业专业协会的试点。1994年4月,山西省选择了五个不同类型的县(市),实施借鉴日本农协经验,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现在已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
改革与创新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乃至未来农业现代化,究竟有哪些经济效益和社会功能呢?根据初步试验和探索,其最明显的效果是:
1.促进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商品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两个主要标志。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就是在农业生产专业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化服务实体。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越高,要求服务社会化的程度也越高。没有服务社会化,就不能实现生产专业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专业化与社会化产生的直接效果,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成本。据山西省试点的典型案例测算,同一生产过程,专业化比非专业化,劳动生产率可提高20%—40%,服务社会化比非社会化,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中的社会化服务含量可提高30%—60%;同时,综合生产成本可节约15%—30%。
2.促进实现“小型政府、大型社会”。如前所述,旧体制的弊端表现为“大型政府,小型社会”,其缘由就是政府部门包揽了本来应归社会组织和私人家庭自立、自主、自治管理的功能,结果造成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据山西省典型调查,在地级市政府部门的现行职能中,应归属于社会自治功能的约占40%,真正属于政府统制功能的约占60%。这就是说,培育和发展包括农业中介组织在内的社会中介组织,不仅可以节约企业和农户的直接生产成本,还可以大幅度节约包括政府行政开支在内的社会管理成本。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把政府从与企业、农户的直接利益冲突中解脱出来,变成市场、中介组织与企业、农户之间关系的协调者,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统制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
3.促进创建农村新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创办各类农业服务实体,就是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当前在山西省农协试点中普遍兴办的主要是科技服务业、产品销售业、仓储运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等。一方面它们拓宽了农村就业门路,就地消化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的分化,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成为物质财富积累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越高,从事农业中介服务事业的人力比重也越高,因而吸纳的社会就业人口也越多。
4.促进建立农业双重保护机制。所谓农业双重保护机制,是指政府职能方面对农业实行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和农民自治组织对农业采取的自我保护制度和行为,构成两个方面的农业保护机制。山西省初步实践证明,通过“官民合办”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途径,改造已有的社区农业服务组织,建立新的农业服务专业协会,支持发展农业服务专业(户)公司,是建立农民自我保护机制的有效组织形式。经过各类农协的中介经营活动,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大部分,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中不合理负担的大部分,返还给农业和农民,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强化农业自我积累的功能,积蓄农业现代化的资本实力,以进入工农业等价交换的农业“自哺”的工业化阶段。
第二篇:计划经济的概念
计划经济的概念--------
计划经济相对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重复建设、企业恶性竞争、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社会经济危机等问题。
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于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的是政府,所谓的三个经济问题是指: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而其中大部份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并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资源的,不受市场影响。其余的三种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编辑本段]
【“计划经济”体制一词的来源】
“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
“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
在残酷的现实中,帝国主义演绎成为超帝国主义(如考茨基曾经预言的那样),制定规则,避免战争,开始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但世界上一部分人为了实现那个辉煌的梦想,先后破裂了第三第四国际,有了争夺利益的各类战事,如布达佩斯、布拉格、仰光等,曾经演义过的异国坦克进驻,以及科索沃与阿族之争,等等;也有了上百万上千万人的流血,如斯大林的肃反,波尔布特的清洗,等等。
列宁曾经自诩:俄罗斯人是世界上最富首创精神的民族。这话说得极是。
俄罗斯人,由彼得大帝开始,率先推行了西方化的政治制度,那时,贵族与宫廷官员们纷纷学习法国话(《战争与和平》开头就是一大段法国话),上行下效,从未有人说是崇洋媚外什么的。叶卡捷琳娜时代,又有了农奴解放运动,这是一个国家自
行解决国内矛盾的伟大举措。随后,俄国有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二月政府的成立,脆弱而又纯洁。接下来,列宁领导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实行了人类历史上从未实行过的计划经济制度。最后,又是这个俄罗斯民族,自行解体了这个国家,在惊心动魄的“休克疗法”中,埋葬了计划经济制度,完成了向自由民主的伟大过渡。
计划经济,是人类梦想中的产物。实现梦想,需要首创精神。
[编辑本段]
【计划经济在世界及中国发展过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以下特征:在经济结构方面实行纯粹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即100%公有制);商品经济将消亡,一切劳动产品将成为社会统一分配的对象;经济运行形式方面由一个社会中心用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配置社会资源,组织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即100%计划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俄罗斯得到了运用。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接着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苏联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发展,在苏联建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二战中依靠军事工业取得了胜利。从此,马列主义被奉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宝典。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夺取了政权。建国后,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的左倾思想逐渐占了上风,并先后发动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陷入彻底的混乱与倒退,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发,邓小平和陈云在1979年首次提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不矛盾的概念。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自此,“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深入人心,国家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
[编辑本段]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优点】
1、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2、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的,是一种环保经济。
3、贫富差距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虽然计划经济尚未摸索出形成价格的最佳机制,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如MIS,ERP,网络投票)等的发展,计划经济很可能得以成功运行,迄今人类在这方面的实践不仅不不足以否定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相反为其更好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实行计划经济,必须从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自然资源特点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比例关系,合理地分布生产力,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搞好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从1990年初期开始,就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编辑本段]
【计划经济获得成功的条件】
1,要有全面、准确、快速和及时的信息收集、加工和传达系统。
2,劳动者和管理人员要有劳动和工作的积极性。
3,生产经营者要有决策权。
4,不允许无偿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
[编辑本段]
[计划经济存在的弊端]
实行公有制就要强制地剥夺一切人的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就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纪律性和螺丝钉精神,服从分配按计划完成工作;基本人群要终其一生在一个单位工作和生活,以便于安排工作计划和生活物资的供应计划。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要
按照五年计划所规定的项目进行生产和科学研究,必须按计划使用资金。在前后两个五年计划中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发现和新发明,要在制订下一个五年计划时考虑是否纳入计划安排资金。
适应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必须是中央高度集权的、有庞大官僚机构来制定和执行经济计划、有强大的武装力量来镇压一切反抗言行的国家。这样的政治体制与人类追求自由和人权的本性相矛盾,就要求人们长期进行思想改造,要求人们做党的„驯服工具‟,„一生交给党安排‟。这样就使人们长期生活在极端压抑之中;国家机构越庞大,关系越复杂,办事效率越低。关系人民的事情长年累月得不到解决。这样就使人们生活在层层累积的不满之中。生活在压抑和不满中的人们的积极性是可想而知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官吏必然是选拔的,因此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越演越烈在所难免。权力的高度集中极易产生刚愎自用、昏庸无道、为所欲为、乱杀无辜的独裁者。这些都在这些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了。
计划经济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体系,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我国的经济改革一直以来就是在抛弃计划的体制,这个过程新并没有结束.经济改革最早是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农村公社的高度统一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开始了城市工业的改革.国企改革后来成为经济改革的中心,一直延续到现在.计划经济体制除了经济方面外,还有社保、医疗、教育等一些社会方面。我国的改革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大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并良好发展。目前面临较大的问题正是社保、医疗这些公共部门方面。如看病难、社会保障落后等,这些部门的问题已经形成经济增长的瓶颈,亟待解决。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经济改革其实是改变这种体制,引入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最终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我国对计划经济的改革并没有结束。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由于底子太薄,人均资源过少,又枉搞了多次社会运动,物质产品从来没有丰富过。前苏联资源丰富,政治运动基本没有对生产造成大的干扰,到了中后期物质产品总量还比较丰富。但是前苏联的产品主要是最终消费品,多年一贯制,缺乏改进和创新,品种、样式、花色少得可怜,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商品琳琅满目形成鲜明对照。越是到后期,越是在和平年代,差距越大。不要小看在产品多样化方面的差距,这成为计划经济被抛弃的重要原因之一。先是可以接触到西方的前苏东国家外交官、高层人士对计划经济的怀疑,继而越来越多的群众知道了真相,整个社会对计划经济的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
3.计划经济消灭竞争也就消灭了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
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彻底否定竞争的积极意义。在实践上,各计划经济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修正,有的搞“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的实行其他激励机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竞争是不存在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发现的生物界基本法则。这一法则也一直支配着人类社会。争夺生存空间的竞争在人与其他动物之间普遍存在,在人类不同家族、部落、种族、民族、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竞争造成的压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同时竞争又是残酷的、血腥的。在近代市场经济社会,不仅以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生存竞争极其残酷,和平时期的经济竞争-提高产量的竞争、扩大市场的竞争、压低工资水平提高利润率的竞争,企业兼并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往往是你死我活的。
十八、十九世纪的市场经济大大强化了竞争,一方面造成大多数人越来越贫困,一方面使得生产过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有鉴于此,计划经济不仅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且消除竞争-从根本上消除上述社会弊端。
问题是,消除了竞争,个人与经济组织努力工作(包括学习和创造)的压力和动力一同被消除了,社会如何进步?这个重大疑问在计划经济理论创立的十九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在思想界被严肃认真地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在公有制-计划经济下,人类将成为真正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人们将自觉地、更有成效地工作,社会进步将更快,而且快得多的多。这个设想和预期基于人类天性的改变,很难证实或証伪,因此赞成和反对的人总是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这个问题只能留待社会实践来回答。
计划经济建立初期的社会实践,似乎在证明经典作家关于在无竞争状态下人们将更加自觉劳动的预言-计划经济国家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发展更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国家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以致任何宣传工具都难以否认。在计划经济国家,在劳动者层面,“出勤不出工,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是普遍现象;在企业层面,安于现状,不求进步,几十年一贯制甚至每况愈下。为了改变上述状况,计划经济国家尝试了多种办法,不同主张的派别之间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有的偏重精神因素,注重教育或政治运动,有的偏重物质刺激、物质奖励;有的主张采取高压政策、高指标,以从上到下的压力促使人们努力工作,有的主张更多依靠自觉和荣誉感,计划指标应宽松,使各级经济组织都易于超额完成计划。但是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虽然在局部地区、少数企业、个别时段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谁也无法扭转劳动热情普遍下降这一大趋势。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曾有许许多多忘我劳动、无私奉献的人。但是人们最终不得不承认,忘我劳动的人在总人口中只占极少数。少数人的忘我劳动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低效率。就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切身的利益-首先是物质利益其次是安全感、荣誉、社会地位等等,没有生存压力,没有竞争,个人和组织的积极性是比较低的,而且互相影响,有越来越低的趋势。一个社会不能促使大多数人努力工作,它必然是没有效率的,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
第三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1、计划经济
(1)计划经济含义: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
(2)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中央政府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企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3)计划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条件;激励条件;偏好条件
2、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含义: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
(2)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每个消费者、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是相互独立的,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不进行直接干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完全由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目标,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
(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互独立的企业拥有完全的经营决策权利,个人拥有比较充分的消费和就业选择的权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决定
(4)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
①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
②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
③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一、胜利油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胜利油田有9000多人在作物资供应管理,庞大的体系给采购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胜利每年采购资金的85个亿中,有45个亿的产品由与胜利油田有各种隶属和姻亲关系的工厂生产,很难将其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同类产品比较,而且价格一般要比市场价高。例如供电器这一产品,价格比市场价贵20%,但由于这是一家由胜利油田长期养活的残疾人福利工厂,只能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接受他们的供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样,胜利油田使用的大多数涂料也是由下属工厂生产,一般只能使用3年左右,而市面上一般的同类型涂料可以用10年。还有上级单位指定的产品,只要符合油田使用标准、价格差不多,就必须购买指定产品。
二、海尔
海尔采取的采购策略是利用全球化网络,集中购买。以规模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同时精简供应商队伍。据统计,海尔的全球供应商数量由原先的2336家降至840家,其中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达到了71%,目前世界前500强中有44家是海尔的供应商。
99年海尔的采购成本为5个亿,由于业务的发展,到2000年,采购成本为7个亿,但通过对供应链管理优化整合,2002年海尔的采购成本预计将控制在4个亿左右。可见,利益的获得是一切企业行为的原动力,成本降低、与供应商双赢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促使众多企业以积极的态度引进和探索先进、合理的采购管理方式。
计划经济下的胜利油田的现象说明,封闭的体制是中国国有企业更新采购理念的严重阻碍。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薄弱,计划经济、短缺经济下粗放的采购管理模式依然具有强大的惯性。采购环节漏洞带来的阻力难以消除。
然而与胜利油田不同的是,海尔在管理中已经建立起适应现代采购和物流需求的扁平化模式,在市场竞争的自我施压过程中,海尔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采购的问题。层层贯彻与执行,彻底清除采购过程中的“暗箱”。
第四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包揽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承担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包括人大代表)和人民百姓自然不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来作出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利害关系的选择,进而在政治上可以完全依靠政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不能再包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的一切利害关系,不能再承担所有的责任。相反,却是人民百姓自身要承担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当中的利害关系和责任。
那么,政府行政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限,而人民代表大会(包括人大代表)的政治职能也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限,特别是人民百姓的政治权利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限的话,试问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当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消化?由谁来承担?是政府还是人民代表大会?难道不是人民百姓吗?
改革是必要的,但是改革的方法必须要有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必然要逐渐释放各种权限,把政府行政的职能转变于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人民百姓的利益服务的具体实践中。而在另一方面似乎是人们所忽略的,就是人民百姓在遇到与自身的利害有关的公共关系利益的问题时,如何能够有权利作出自主的选择,以化解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给自身所带来的矛盾,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包括人大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使命。
其实,中国当前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但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就是在骑驴找驴,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在那里闲置着不用,却还觉得问题很难解决。
既然政府行政不能再承担过多的责任,并且人民百姓必然要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就责任与权利的对等性而言,人民百姓必然要相应地富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利。简单地说,就是必须在法律上确定人民百姓在市场经济基础条件下的政治责任与政治权利,同时也必须在法律上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在市场经济基础条件下的政治职能。那就是,人民百姓不能直接干预政府行政,但是有权利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和要求,使得人民百姓的政治意愿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层面上得以明确形成,从而在公共权利上产生人民百姓的自主决定。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必须有权利对政府行政作出正义的支持和有效的制约,使得政府行政本身在公共关系上形成利害关系,确定适宜的行政走向,以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的公共职能,充分实现政府行政的效率,以实现社会公共关系与公共利益意义上的社会公平正义。其实,这也是避免腐败的最根本的有效办法。需要指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及人大代表没有权利替代政府决策,也绝对没有权利替代政府行政,政府行政的公共职能是不可取代的,只是必须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支持和制约,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政府行政的公共权力的归属。
就中国的现实状况而言,如果要继续延续旧的体制,那么就必然要使得腐败得以发展和流行,必然要使得社会发展的价值得以扭曲变态,必然要使得更多的穷人沦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苦和矛盾的承担者。最可怕的是,要牺牲人民百姓的幸福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这是社会主义的悲哀。体制的问题大于天。
社会主义不是一个死的形式,它的活力就来源于人民百姓。
第五篇:痕迹命题作文
知恩中学2010届学生作文“痕迹”
外婆的澎湖湾(痕迹)
知恩中学桃源书院高三(6)胡梦帆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踏着落日的余晖,暖暖的澎湖湾。一个脚印是笑音一串,消磨许多时光。直到暮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歌词引入
在记忆的深处,总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们牵肠挂肚。在记忆的深处,总有那么一些事让人难以忘记。在记忆的深处,总有那么一种爱,让我们在孤单时倍感温暖。---------排比造势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那里虽然没有那熟悉的歌谣中的澎湖湾,却有着并不巍峨的青山。幼时的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小子,总喜欢到处乱疯。到了吃饭时总找不到人。于是村里人总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外婆绕着整个村子,扯着嗓子呼唤我回家吃晚饭。有时我明明听见了,却故意躲在那里不出来,与外婆玩躲猫猫。
那时我的小脚印永远跑在外婆的大脚印前面。
稍大点,我会学着孝顺外婆,在吃完晚饭后,和外婆一起抬着一桶的衣服,到村子里的小河边洗衣服。有时候我会淘气的把脚放在河里,然后扑腾着玩,飞溅起无数小水滴,滴在外婆身上,也滴在我身上。我快乐的洗着,外婆总在这时假装严厉地呵斥我,接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洗完衣服后外婆会带着我坐在河上的青石板上,拉着我的手教我唱一首首好听的童谣。在落日的余晖中,外婆牵着我的手走过青石板桥回家去。(留下我们的脚印一串串,一大一小,一深一浅…….)
那时我们的脚印是并着的,一大一小,一深一浅,相映成趣。
上初中后,爸爸妈妈把我接回了家,带到小镇上去小学。那里没有乡间泥泞的小路,也没有桥上的青石板桥,更没有可以嬉戏的河流,只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一定要考上好的高中的沉重负担。于是回外婆家的日子少了,和外婆散步的日子没了。没有我陪伴 外婆总是拄着那根爸妈刚买的拐杖,一个人在村子里闲逛。
那时,乡间的小路上只有外婆孤单一人的脚印和拐杖的陪伴。(具体的痕迹)高二时,外婆离开了,我又回到了那无比熟悉的乡下。走在那曾经与外婆共同走过的青石板桥上。我一路寻着旧时的脚印走下去,我看到了一张张昏黄的老照片,感受深浓的爱。(可修改,带读者沉浸到沉思回忆往事的氛围中)爱的力量,在大地上留下痕迹。跟着旧时的痕迹一直走下去,我相信外婆一定在遥远的澎湖湾看着我长大。外婆留给我的爱化作青石板上的痕迹,有这些痕迹的陪伴,我不会孤单。
点评:此文开头设置情境,营造气氛;全文构思精巧,以三次脚印串成美丽而不乏忧伤的回忆;选材生动形象,写出孩提时代顽皮淘气的特点,情感真挚贴切。
痕
迹
飞鸟掠过云端,似风无声,但那风便是那痕; 鱼儿划过浪尖,似水无痕,但那波便是那痕。
知恩中学 高三(5)陈嘉宁——题记
一朵花开过的痕迹,一根草舒展的痕迹,一缕风吹过的痕迹,一点雪融化的痕迹„„还有许多许多美好逝去的痕迹,似风无声,似梦无形。______(快速切题)
但是我记得。
妈妈一个笑容绽放过的痕迹,爸爸一个眉头紧紧皱起的痕迹,朋友一滴泪水划过的痕迹,„„一切的一切我记得。
那些开放在生命里的痕迹,是我青春的巨轮轧过的凹凸,回头望去,驰目神移,那暗香隐约飘来,提醒我那些永恒的痕迹。______(过渡精彩)依然记得那个昏暗的傍晚,年幼的我因打磕睡坐过了站。寒风瑟瑟,当我背着书包蹲在终点站的入口,数着悄然出现的星星时,车站工作的一位阿姨为我披上了外套,陪我一起等待爸爸的到来。那位阿姨弯弯的眉眼,舒展的笑意在我心上留下的痕迹,每次回想便觉温暖。
抚摸着那些不平的痕迹,细数那些零点的感情,体味那些缕缕的温暖,我不禁为能留下痕迹而暗自庆幸。
______(过渡精彩)
却也有一些痕迹,想来令人不觉发呆。曾与弟弟为一个枕头而大打出手,曾背着姐姐偷穿她的高跟鞋,曾因为听了鬼故事害怕得半夜钻进妈妈被窝,曾因贪吃拉了二天肚子„„
有些已然不记得,似乎已隐去,飘散在夜风中,但我相信,无论是历经岁月不蚀,或是不待日久消失的记忆,都在我生命中留下了痕迹,说不定在某年某月某日又会记起,不觉讶然失笑,暖暖在心。_________(体验感悟)从某种意义上讲,痕迹是永恒的,还会有人记得。哪怕只是零星的片断,但记忆真实的存在过,我们大声的笑过,哭过,怅惘过,那便有永恒。
向日葵记得梵高的泪与才华;
《命运交响曲》记得贝多芬的失聪与掌声; 波西米亚姑娘记得雨果的笑与痛苦; 桑德尔庄园记得《简爱》的自尊与自爱; 大海记得海子的孤独与恐惧; 柳条记得冬天来过; 沱花记得鱼儿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