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4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李建华 郭青 [2011-05-16 08:21:12 ] 本篇文章被330人阅读 共有0条评论,显示0条 http:///detailInfo.jsp?id=96545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开始,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已逐步占据农民工群体的多数,由于其行为特征与上一代存在差异而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个说法。

总体看来,目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多是从代际角度出发,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总数在1亿人左右,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从人口组成结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主要包括两类人,一是出生在农村、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城市就业的人群;二是随外出打工父母在城市长大的农民工子女。随着上一代农民工的逐步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当前农民工大军中的主体力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主要需求,作者在上海、四川等地进行了相关调研,主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拖着拉杆箱来的和当年扛着蛇皮袋来的还是一种人”(唐仁健,2010),此语道出了两代农民工的差异。王春光(2001)认为农村流动人口已经出现代际间的变化,他们不仅在流动动机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在许多社会特征上也很不相同。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不仅拥有比父辈当年更为优厚的物质条件,而且伴随着时代变迁,他们在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与其父辈完全不同的社会特征。

(一)渴望融入城市社会,缺乏基本的农业生产技能

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其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工厂,鲜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基本不会种地。他们不习惯也不喜欢农村生活,乡情淡薄,其中大多数人表示“宁肯在城里饿死”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和命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农民工只有15%的人想在城市定居,40~50岁的为21%,30~40岁的为37%,20~30岁的为45%,20岁以下的高达61%。刘传江、程建林(2008)2005年3月在武汉市对农民工的调查表明,在未来归属倾向与自我身份认同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中有69.9%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城市中的一员”,“应该得到和城里人同等的社会地位”;而其父辈“未来归属倾向”的系数则呈负数,这充分说明第一代农民工从来没把“自己当作是城市的一员”,就其身份而言他们“仍是农民”。

(二)文化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较高

与20世纪80年代进城的农民工多为小学文化水平或文盲的状况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中 80%以上为初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第二代农民工在来城市务工之前主要是在学校读书,其比例占到了44.3%。不仅如此,很多人还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上一代农民工是带着工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是带着文凭和证书来的。这种求学和培训经历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望与职业选择,从而决定了他们希望从事轻松而待遇较好、能够开眼界的职业。同时,也正是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了他们较宽的就业领域和工作选择余地,使得他们更不屑于父辈所从事的那些脏苦累工作,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都比较挑剔。《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 22.9% ;而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数据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朱永安(2005)调查表明,第二代农民工从事服务业的比率最大,为41.4%,而第一代农民工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16.9% ;同时,第二代农民工从事建筑、社区服务等工作的比例要低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因为职业期望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跳槽率”普遍偏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的平均水平。

(三)思想活跃,公平意识、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强

上一代农民工因为有农村生活做比较,对于迁入地对他们的不公往往能无奈地承受,对在外打工的艰苦生活也都有较强的耐受力。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好,对生活满意程度参照的主要是城市生活,缺少父辈的那种满足感。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劳动报酬外,他们较重视安全、维权等这些关乎生活质量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的政策理解水平和法律常识,往往具有更强的维权意识,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给予充分保障和平等对待。而当其较多地体会到与迁入地人群的生活地位差距时,便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人失范行为较多,犯罪率也较高,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上海闵行区公安局反映,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当前违法犯罪的主体,2009年抓获的违法犯罪人员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55.3%。

(四)勤俭意识淡化,消费观念较为现代

上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是为了养家防老,挣来的钱多寄回家中。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少子女家庭,家庭负担较轻,他们更倾向于将收入用于自我生活和发展,追求城市物质和精神生活。栾云云、张广胜(2010)在沈阳市调查显示,其平均月工资收入为 1329.07元,除去邮寄回家的 21.36%和储蓄的 33.4%,在吃(11.33%)、住(6.22%)、通讯(7.17%)、娱乐(4.37%)、社保投入(1.40%)、穿着及社会交往等其他支出(14.75%)方面的消费支出占

45.24%,在收入中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接近一半在城市中消费掉。他们中 80%的人拥有手机或小灵通,闲暇时间生活更为丰富多彩,除了看电视、听广播,还会经常光顾网吧、迪厅、酒吧、溜冰、卡拉 OK等。

(五)更加注重交往,更加注重自身学习和子女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跨越农村和城市的中间人群,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圈和社交圈,交往范围是老乡、同学、亲戚、朋友等。因为交通、通讯便利,他们交往比较频繁。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困难,多通过这个“圈子”而不是通过正常渠道和合法途径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继续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他们目前最迫切学习的是专业技能知识、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98.78%)的最强烈愿望。“如果有机会,您最想学什么 ”,排在首位的是 “专业技术 ”(49.69%),其次是“创业致富的经验”(17.18%),第三是“文化基础知识”(11.04%),随后依次是“电脑或外语知识”、“管理知识”、“法律常识”、“时事政策 ”、“医疗保健知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学习十分重视,期望值也较高,大多数人希望子女能接受高等教育。

三、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的鲜明特点将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实现 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在于农村青年,而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中的主力。因此,“十二五”规划和未来新农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到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反映他们的内心呼声,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满足他们的合理期待。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其中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除了户籍以外已经没有了农民的影子,他们没有农业技能,更不希望回到农村。无论从就业技能到心理预期都将自己定位于城市,这不是一种短期行为。他们的最终归属是产业工人、市民,而不是城市过客,不是农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比上一代农民工更容易接受城市行为规范,更容易融入城市。这就决定着我国的城市发展应充分考虑上亿新生代农民工可能将长期生活在城市这一现实。农民工能否实现由农民群体角色向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平等地融入城市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有序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城农民工采取“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 ”,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规划不把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需求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考虑之中,在子女教育、妇幼保健等方面存在着歧视性政策。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供都是根据户籍人口设计,已远无法满足实际居住人口的需求。上海市松江区 2006年规划,到 2020年居住人口为 125万,但目前就已经达到 130万。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城市建设要由按户籍转为按实际居住人口设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上亿农民工及其他流动人口的需要。蔡昉(2010)认为我国未来的深度城市化战略的要点是新老居民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资源的统筹管理,维护农民工的相关权益,确保社会稳定。新生代农民工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并有较高期望值,要加快配置教育资源,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教育规划,城乡一视同仁,让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在城市扎根和安家乐业。

(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战略性转移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几乎已无地可用,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恶化、资源瓶颈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工 “候鸟”式的打工方式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白发斑斑的老人见不到自己的儿女,咿呀学语的孩童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亿万个农民家庭亲情被分隔,这绝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大多数农民工都反映,如果在家乡当地能找到工作且收入差不多,还是在当地打工好,老人和小孩都能得到照顾。“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速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战略性转移。此举既可发挥中西部地区在劳动成本、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禀赋优势,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也有利于实现农民工的就近就业,不再让亿万农民背井离乡,还他们一个完整的家庭生活,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

(三)把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成新一代农民的美好家园

近两年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由于农村地区基础差、历史欠账多,除个别典型村、示范村有较大改善外,大部分地方变化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村庄错落分散,尤其是山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巨大。调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举家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四川省三台县玉星村 489户人家有 127户举家外出打工,比例高达 25%。他们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两三年甚至几年不回,村里有10% ~20%空房长期闲置。为了一个小山村,为了几十户、上百户人家,花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太高,综合算账划不来。调查中发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挣钱后都选择在县城或小城镇买房,而非在家乡建房。这是因为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他们已不习惯;城市房价高、消费高,他们也不适应。四川省盐亭县八角镇、富驿镇的新建商品房,20%的房子被新生代农民工所买,据当地房地产商介绍,近年来农民工在县城和小城镇买房的增幅在15%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如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在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吸引更多农民工前来居住。2009年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将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重点,这就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使内地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尤其是县城和中心镇有更多的发展机会(陈锡文,2010)。未来新农村美丽的图画应该是,农民在较近处打工,居住生活在县城和小城镇。

(四)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农民工。2007 年“珠三角”、“长三角”民工荒缺少的就是这类人。目前有技能的农民工无论是沿海和内地都很“抢手”。据有关人士预测,如果将现有的农民工都培训到具有中级技能水平,使他们的月工资达到2500 ~ 3000元,将带动农民增收20 个百分点。而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只要对其进行一两年的系统培训就有可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这既可以为当地企业升级换代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也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十二五”规划要考虑加大培训补贴力度,扩大免费培训范围,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培训方面的作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引入市场化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另外,还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年龄特点,做好人生观、世界观、法律知识和公民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整体素质。

——责任编辑:潘薇

——信息来源:农业经济问题(月刊)

第二篇: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主要问题(本站推荐)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一)成长环境得天独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上生活条件优越,经受挫折较少,心智不太成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思想起伏较大。

(二)农业生产知之甚少。新生代农民工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宠爱,很少到田间地头进行劳动生产,不精通农业生产,对土地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对农村没有依恋之情。

(三)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多半接受了初中、高中、中专教育甚至大学教育,有相当的文化知识。

(四)价值取向多元化。因电视、手机、网络等的普及,人口流动加快,信息共享全球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相互影响,使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签订率低、部分岗位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社会保障参保率低等权益保障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4.4%的新生代农民工没有与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与其他年龄段的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异。

(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

由于平时工作的强度比较大需要经常加班,使得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承受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当前收入水平的满意度低。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知识技能的现实水平和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较高预期之间的矛盾。

(三)在身份认同上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缺乏幸福感,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和心理疏导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在身份认同上,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尴尬境地。当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与城市人群生活和地位有差距时,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会更加强烈。

(四)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

在未来的打算上,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在城市定居下来还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收入太低、住房问题、社会保障不完善、老人无法照料、子女教育问题等。

五、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了农民工的主体,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体制安排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1、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下来的户口登记制度。中小城市、小城镇应取消准入门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应放宽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

2、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发展上的诉求,最终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

3、从制度上和规划上整体考虑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农民工群体的住房问题。政府运用政府支持、市场融资和农民工集资等多种手段来建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

4、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加大依法纠正和行政处罚的力度,保障所有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5、积极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参保率。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会保障不仅是权益保障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在城市定居下来的重要制约因素。

6、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将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和学龄前教育都纳人城市教育规划和管理。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就读幼儿园的实际困难。

7、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政府部门和企业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和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还要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各种制度性歧视,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享受市民待遇。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及特点

摘要:本文以80、90年代的农民工为例,突出其余上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旨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并且从多层次的维度探析影响其心理特征的原因。从而以此为契机,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政策,提高其心理素质,这不仅仅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大潮,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现。时至今日,农民工的总体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加,且平均年龄正趋于年轻化,尤其是“90“后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群体。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市民化、城市化倾向明显,具有更高的生活期望与更强的权利意识。也正是这些特征,当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和第一代农民工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处境时,许多人不免会产生更大的心理不适,进而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这些状况有可能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并阻碍他们的再社会化和社会融入过程,使其既不愿或无法回归农村,又很难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因此,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点,对于理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发展变化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建议是十分重要的。适时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有助于对其思想动态、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以使其在社会化大发展的浪潮中继续大力发挥生力军的强大力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征的意义

自“农民工”一词诞生二十多年以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第二代农民工,由于与第一代农民工和过渡代农民工存在着社会历史、生活环境、教育环境的差异,他们在观念和行为方面必然存在着其特殊性,特别是作为离土且离乡的他们,有了在城市生活的要求。现有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更多是关注其生存权利和身份认同问题(王春光,200l;于扬,2005;钱正武,2006;陈占江、李长健,2006),有一部分学者关注青年农民工的外出动因及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罗霞等,2003;张叶云,2006),有学者对农民工的代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突显了不同代际农民工在年龄、初次流动年代、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王东、秦伟,2002),这些研究为我们进行农民工群体比较分析提供了新颖的视角。显然,现有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从现实层面对解决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权利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农民工精神层面的关注较少。

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特征的关注不仅仅可以加强对其心理特征的把握和了解,同时关注其精神层面的状态,同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加强相应质素建设,对于规避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发他们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都重要的意义。

三、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年龄在16岁——28岁,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他们大多是一毕业就进入城市务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未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农村社会生活日渐脱离,而对城市生

【】活则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1。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分析

由于年龄、成长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民工身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被有关专家归纳为“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其实新生代民工与上代农民工的区别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需求、文化素质、法律知识乃至人生态度等方面与上代农民工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2:

第一,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新生代民工普遍受到过相对规范的教育,许多人都已初中毕业,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所以,与上一代大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

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另外,新生代民工成长在改革开放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从小受到以城市文化为主题的报刊、广播和影视的影响,接受了多元化的开放价值观,他们的行为、观念已经相当城市化、现代化了。这不仅使得他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可以通过报刊、书籍以及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来为自己服务。

第二,消费观念更加开放。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进城打工,或是从小跟随着打工的父辈在城市成长。也正因为如此,城市人的消费观念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影响很大。

第三,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生活目标上,老一代农民工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十分记挂,终归要回农村去。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长大甚至出生在城市,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因而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比起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第四,生活方式差别显著。从生活方式的变化看,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娱乐活动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新生代农民工从小接触的多是城市的大众文化,他们和城里同代人的差距相对较小,日常穿着、谈吐以及生活习惯基本都与城里人一样。受城市的大众文化和流

【】行时尚文化的影响,他们也像城市人一样重视享受生活3。

五、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1.身份认同的双重边缘化——被农村边缘化、被城市边缘化3。

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的削弱使得农民工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又阻碍政府对其身份的制度认同, 于是角色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背离使得

【】农民工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 形成“新二元结构”和自我隔离, 难以融入城市5。总之,新

生代农民工在对自己身份作总体性的认知和评价时, 呈现出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内心自我矛盾性。

【】2.价值取向发生变化6。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意识增强7,权利意识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市民化意识增强。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之消极表现也很明显。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厌

【】农”、“弃农”思想严重,亲情意识较为淡漠,道德在一定程度上迷失8。由于各方面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现代城市文明,却遭到了城里人的漠视乃至歧视。强烈的被排斥感加剧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焦虑心理,促使他们更加自卑和敏感,个别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被

【9】剥夺感以及仇视社会的心态。

【】3.心理情绪问题增多10。

【】(1)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11。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在就业、生活、医疗、教育等许

多方面与城里人隔着一条人为的然而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种身份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农民工产生自卑心理。

(2)失衡心理和焦虑情绪。城乡居民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上的巨大反差,使得农民工在心理上有一种政府的疏离感,感到自己过多地承受了改革的代价,是改革中的吃亏受损者,容易产生失衡心理和对政府、社会的失望、埋怨情绪。

(3)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很多农民工只身一人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温暖。加之他们务工的一些私营企业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业余文化生活贫乏,这种孤独寂寞使不少农民工形成封闭的心理,缺乏人际交往,对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利。

(4)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农民工的过客心理使得他们对城市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经常受到个别城市居民的不公正对待。直接伤害了农民工的自尊心,从而容易产生农民工与城里人的对立怨恨情绪。

(5)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容易使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这

种心理的长期潜伏和蔓延,必然引发对现实社会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

六、关于农民工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解释

【】1.社会心态12。

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混乱的身分认同和不满情绪等。

2.对城市的适应。

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适应城市生

【】活、从心理上认同城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生活空间的扩大,交往范围的拓展13。新生代农

【】民工对城市社会价值观念的适应要高于对城市规则的适应14。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愿望倾

向于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 很多青年农民工的愿景参照系已经由农村劳动者向城市同龄劳动者转变,由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向拿自己的现在与他人的现在比转变,由个体纵向

【】比较转向群体横向比较转变15。

3.就业问题。

农民工流入城市是农民工一种自主的选择,具有高度的自发性特征。农民工在流入城市的途径中与政府、单位的组织没有很大的联系,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政府组织的途径的比率很小,不管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第一代农民工,他们进城打工的途径主要都是通过亲友或同乡介绍,这其中主要应该是一种血缘和地缘性社会支持网络在共同起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在农民工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农民工获取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还不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工的服务水平也不高。此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期

【】望值比较高16。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权益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就业途

径仍受人际局限,专业职介体系有待加强。② 超时用工问题比较严重,正常休息难以保障③工资收入普遍偏低,欠薪现象令人堪忧④ 工作环境满意度下降,经验技术成为就业驱动因素⑤劳动合同管理不太规范,合同解除随意性大⑥农民工流动性大,保险购买形同虚设⑦

【】职工代表大会普及不够,个体维权力量单薄17。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高有三个途径:

正规教育、社会资本的支持以及“干中学”。考虑到教育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 新生代农

【】民工通过职业技术以及技术教育提升就业能力, 无疑是最佳选择18。

4.社会保障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社会保障缺失的问题18。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大方面

来说,农民工都没有得到应有完善的保障,社会保障问题也会使农民工危机意识加重,从而影响农民工心理,导致一系列随之而生的社会问题。

5.家庭因素的影响

【】通过阅读《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家庭养老的影响》19从中了解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家庭养

老中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但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家庭负担的加重与社会引导的缺失也是影响农民工心理的重要方面。农民工数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更加凸显起来,主要表现有其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进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受不公平待遇等,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不等得到有效解决也是影响心理状况的【21】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

【1】融入与冲突: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基于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郭科西北大学 2009,6

【2】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与作用韩振方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4【3】“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的身份研究季孝龙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8,01(10)

【5】社会记忆中的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胡晓红中国青年研究2008,09

【6】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化长子中社会科学报2009,04

【7】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唐有财学习与实践2009,12

【8】“新生代民工”的心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连丽霞中国农学通报2006,04(20)

【9】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梁宇三农探索2007,04

【10】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康来云求实2004,07

【11】农民工群体的心理困境与疏导策略刘亚敏农业经济2009,07

【1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许传新社会心理科学2007,01

【13】浅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及对策时光辉青年科学2009,11

【14】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李伟东北京社会科学2009,04

【15】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意识的几个特点刘俊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3

【16】新生代农民工城乡转移及就业路径探析潘寄 青谭 海燕 李娜天津理工大学、山东财政学院

【17】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的调查与思考颜海林 周建武中国青年研究 2009,09

【18】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李晓红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19】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家庭养老的影响林静江海纵横2009,02

第四篇:形式与政策论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一个我们都不陌生的概念,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农民工,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呢?对于这样一群群体,他们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呢?通过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及与它相关的一些问题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并在具备劳动能力以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都相对较高。

二、“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发生的重大转变

1、“进城”的目标:从生存到重发展的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望,他们更关心培训机会特别是接受继续教育,希望学习技术,拥有一技之长,以便未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形象和自我身份定位:从农村人到融入城镇的转变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中有 50%愿意留在城里,有27%希望成为市民,还有20%是打算干几年回家。

3、职业和薪资:从无条件到讲条件的转变

第一代农民工,亦工亦农;新生代农民工,全职非农。

4、观念和意识:从满足温饱到精神追求,从忍气吞声到敢于诉求。老一代农民工消费以家庭小工最大化为目标,新一代农民工消费以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城镇生活更能得到满足,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的动力源泉。此外,新生代农民工还具有更强烈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

三、“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和利益结构加快调整,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优势时,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2、3、4、四、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问题 发展问题 情感和心理问题 社会融入问题 怎样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和社会的作为:在改革早期阶段,国家有关农民工的政策主要是放开农村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上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做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民工的行政管理;进入新世纪,国家开始出台政策保护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此外,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农民工问题的新工作格局。

为了更进一步的解决农民工的问题,采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和他们外出就业和融入城镇的能力的措施,加快研究针对性政策措施。首先,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能力,其次,要注意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最后,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对城镇化政策进行调整,以便为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扫清制度性障碍。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参加城镇的政治、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消除心理障碍,真正融入城镇。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可能随处可见。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事,也不是单靠政府或个人便能完成的事。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时间的积累下一点一滴的完成,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形式与政策论文: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过去的城市“过客”,今日的城市“细胞”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年龄多在18岁到25岁。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与其长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很多特点:(1)受教育水平较高,在文化程度、人格特征、打工价值观、生活方式、工作期望等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迥然不同;(2)基本上没有务农的经历,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外出的,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3)从动机上看,他们基本上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4)他们的“城市梦”也比他们的父辈更执著,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

城市需要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前沿而又现实的挑战突出表现在:(1)劳动供给和就业行为明显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导致“民工荒”现象;(2)渴望融入城市的愿望与难以立足城市的现实矛盾之下,成为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真正的“两栖人”,对社会保障的需要超过第一代农民共;(3)市民化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随着第二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特别是其市民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累积到一定时期和规模时很有可能引发为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的一代已经成长为农村流动人群的主力,他们的生活逐渐被城市化,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细胞”,如何为他们提供就业教育机会、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完善进城配套政策等已成为当前政府部门思考的课题。然而面对新一代农民工,一些城市仍然“我自岿然不动”,无动于衷,低保、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这些为城市中低收入者设计的福利政策没有他们的份儿,农民工子弟的上学问题仍得不到有效解决。我们仍然看不到农村流动人群如何分享城市发展、繁荣的成果。甚至有个别城市拆迁“城中村”,让流动人群无容身之地,从而企图变相地迫使他们离开。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只要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差别和地区差别,那么城市的繁荣就会吸引农村流动人群向城市流动。

新一代农村流动人群不会“坐以待毙”,总要寻找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生活空间。在城市社会的排斥下,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会。长此以往,城市将形成双重结构:主流社会和边缘社会。当边缘社会不断扩大,势必对主流社会产生强大的冲击,从而会带来隔离、断裂后的紧张、矛盾和失序,城市居民也就不会有安稳的日子。

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果出现,每个城市都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将农村流动人群排斥在外,不能再继续把他们仅仅当做“过客”,新一代农村流动人群的出现和壮大,已经让城市没有多少时间去享受流动人群的“红利”了,继续靠农村流动人群的廉价劳动维持繁荣和发展的余地将越来越小。因此,只有给予农村流动人群以基本的市民待遇,让他们分享城市改革、发展和繁荣之成果,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实现和睦相处、社会和谐的理想,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下载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代农民工(模版)

    三、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13.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的说法,首次出现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他们占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主体,约有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以“三高一......

    新生代农民工

    2010.12.10 从近几年的“用工荒”到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在近半年内发生了“十二连跳”系列自杀之后,“新生代农民工”也日渐作为一个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

    新生代农民工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调查报告 前言: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

    新生代农民工

    思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2010年10月28日09:58 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8期 作者:徐新林 浏览:106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渐行渐远又融不进城市,职......

    新生代农民工

    关注和关爱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是现阶段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存在着制度、培训内容等方面的诸......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权益和保障性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问题对策及评价 学院:商学院班级:08会计5班姓名:徐丽娜学号:08211527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并在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