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权威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
权威解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传递的政策信号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这次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应邀列席了会议。有关专家认为,此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以使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契合8亿农民的意愿,表明了党中央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坚定决心。
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
【会议内容】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一个“发展阶段”、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重要时期”,全会闭幕时发表的公报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概括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解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贯穿了这一总要求。
对历史方位的准确把握,是作出战略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专家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村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全文】
六大目标:全面描绘农村未来美好图景
【会议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农村的面貌将会怎样?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6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让广大农民
清晰地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美好图景——
“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解读】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是我们党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的进一步细化,为8亿农民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奋斗目标。
全会确立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总结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重大原则。专家表示,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和5项重大原则的提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确保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推进。【全文】
三大部署:勾勒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路径图”
【会议内容】“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解读】30年前起步的农村改革,使我国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但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力增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村的面貌仍然较落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这3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有力应对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全文】
制度创新:夯实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
【会议内容】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经过30年的不断探索,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依靠制度创新的新阶段。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解读】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进一步完善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会议内容】——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全会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突出强调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解读】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
【会议内容】——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解读】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会议内容】——“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于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解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作出全面安排,必将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全文】
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
【会议内容】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另一重要成果——
全会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解读】早在2006年,我们党就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并初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思路,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全会从7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引人关注的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被放在7项部署的首位。专家表示,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对粮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体体现。
【会议内容】此外,全会还就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作出了具体部署。
【解读】全会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作出系统部署,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真正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会议内容】在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的情况下,全会还研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强调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全程监控,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解读】这段表述虽然篇幅不长,却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可以预料,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全文】
八大举措: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会议内容】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解读】长久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较慢,而且使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最终必然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标。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就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会从8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专家表示,随着一项项极有含金量的措施的陆续出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崭新格局将不再遥远。相信在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8亿农民将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全文】
三个要求: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会议内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紧紧抓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主线,着眼于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作出系统部署——
全会强调,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做好党管农村工作的基础。全会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
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会还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解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将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全会作出的这一系列具体部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必将对建设文明、清廉、和谐的乡村产生重大而积极影响。【全文】
专家解读: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是全会释放的最强烈信号
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我们注意到政府已经将目标定到2020年,可见这将是在很长时间农村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那么在您看来,公报中有哪些是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该文件释放出来的最强烈的一个信号。此外,对于农村具体的改革措施,比如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以及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还有农村金融制度,这将是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还有一个更具体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如果从历史角度而言,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100元出头,比1934年翻了近30倍。单纯从数量上而言,我们的绝对贫困已经降低很多,这是一大进步。但今年8月份公布的数据,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达到3.33:1,显然,目前提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有很深的寓意的。【全文】
尽管目前城乡发展仍不平衡,但经济上的滴漏效应以及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公共设施投入的增加,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那么,如何判断农村的现状,尤其是现阶段农村的主要矛盾呢?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我们需要总结三十年的改革农民得到了什么,还没有得到什么,就可以归纳出当前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民首先得到的是经营自主权,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几千年来没有解决过的吃饭问题迎刃而解,都是由于经营自主权的获得。但同时,在经济放活的同时,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几千万的失地农民,这已经发展成一个社会问题,这是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农民基本自由的流动权,他们可以到城市务工,这对提高农民收入的贡献显而易见,但是农民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仍在农村,在城乡二元体制没有变动的前提下,他们还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方面,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以及农村民主的发展,农民获得社区自治权,但目前仍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利益主题。此外,2006年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提高,但是目前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仍然是向农村倾斜的,因此这也是以后解决的重点。【全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有人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土地承包第一年、或者前几年有效果,后来单单依靠土地承包农民收入没有增长,农村经济没有发展,我想简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的确我们靠搞承包解决了一个温饱的问题,因为一家人种几亩地吃饭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一户农民只种七八亩地,假定纯收入不高,但是解决不了富裕和小康问题,这就需要有农村改革配套。【全文】
不少学者认为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渐进的扶正农民对土地的私有产权,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您是如何看待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对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现在学者有很多争论,但是我想关键的一点,就是如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所说的,以农民为主体。土地流转的权利对农民而言,它是个基本的权利,有利于农民基本权益的保护,因为它确定了基本的财产权利。另外,土地不应仅仅是一种生产资料,而应真正成为他们的财产。一方面,这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从土地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资本积累,可促进农民向城市流动。
目前的农村土地政策中,“集体”是所有者,但法律并未明确它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作为个体的农民与“集体”的利益关系也不明确。因此在实际的运作中,能够享受级差地租带来好处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比如村集体的领导人以及地方政府,农民并未从这个过程中获益。他们被排斥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体系之外。农民既不能决定土地卖与不卖,也不能与买方平等谈判价格,而国家和强势集团则可以不受约束地占有农民的土地权益。【全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我们三十年的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包括,改革的方式是渐进的;改革的方向坚持市场化取向;正确处理公平于效率的关系。如果我们想坚持这样的改革思路,必须对当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作出改革。【全文】
展望下农村下一步的改革,土地与金融问题仍是最值得关注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党国英:如果现在要变革土地流转制度,那么相应配套的法律就应该及时变革,比如土地承包法、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以及征地的补偿办法。不过,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经济改革向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方面看,要素市场的改革相对滞后于产品市场的改革。今后农村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深化农村要素市场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全文】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除了土地问题,我想提醒大家关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农村的金融问题。这些年农村金融政策调整力度比较大。2007年银监会为落实上年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意见,颁布了6项文件,这些文件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设立与退出、组织机构、公司治理及经营行为作出了规范。另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民间借贷条例》,意在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所以,农村金融逐渐放开的对象将是村镇银行、农民互助金融合作组织,这也将是长期发展的一个趋势。【全文】
第二篇: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范文模版)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的“三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良玉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认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2008年10月13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七届三中全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会议站在新的起点上,描绘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线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春天。会议在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以及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要遵循的重大原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并明确了要求。
全面透视整个公报,充分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既充分肯定了成绩,又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并且为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困难、挑战提出了科学而周密的应对策略,达到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完美统一,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员令和指挥棒,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两会时说到,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召开了多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工作。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有许多宝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有许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破解,农村改革发展亟待加快推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特别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三仍然”提出的“三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清醒认识,同时也表达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坚强决心。
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时期、一定程度的繁荣,并为30年的辉煌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在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农村的改革缺少后续政策,农村发展出现了缺乏后劲、徘徊不前的状况,农民在焦灼地等待发展的政策机遇,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最”可以说是给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党和政府必须把“三农”工作重新牢牢抓在手中不动摇、不松劲、不抛弃、不放弃。
当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稳步推进。针对目前的新形势,全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体制机制创新、现代农业建设、农民收入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这些都是确保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全会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路线蓝图已经描绘,重大决策已经部1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署。接下来就得依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加快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有了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主人翁地位的保障和落实,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和成效。
如何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新华网北京1月4日电 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就“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部署了许多带有关键性的新举措。
按照《决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点,一是“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挥好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骨干作用。“重点办好县级医院”,使其发挥县域服务和培训中心的作用;“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使其发挥医疗卫生服务的枢纽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使其发挥服务网点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深化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明确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性质、职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保障人员和工作经费,加强绩效考核和监管。抓好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卫生机构业务合并试点工作,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定向补贴,取消药品销售加成,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农村医疗机构,对承担政府任务的予以适当补助。中央财政拟通过转移支付,在边疆、山区、牧区、高原等艰苦地区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点,补助运行费用。
按照《决定》关于“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的部署,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部署,依法强化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规划、拨款、监管等方面责任,逐步提高财政投入占卫生总费用和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降低农民负担比例。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课程设置,实施“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政策,为农村基层培养适宜人才。此外,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把“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治未病”的预防保健体系。
截至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覆盖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有乡镇卫生院4万多所,村卫生室61万多个,县乡村卫生人员354万多人。到2007年底,中央和地方投入217亿元累计改造和新建了1.88万所乡镇卫生院、786所县医院、285所县中医院和534所县妇幼保健院,为1.1万所乡镇卫生院配置了基本医疗设备。怎样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试点以来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决定》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尽快惠及全体农民的总体目标出发,对“巩固和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明确了具体方向。
当前,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成熟。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支柱之一。到2007年底,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2451个,占全国总数的86%,东部地区覆盖全体农民,中西部地区覆盖85%。全国参加新农合的农民达到7.3亿人,参合率为8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水平不断改进,制度运行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统筹补偿模式逐步完善,全国农民累计已有9.24亿人次受益,累计补偿资金591亿元,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有所缓解,亿万农民群众第一次享受到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医疗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只有数年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水平偏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年龄组人口对大病威胁估计不足,加上新农合只报销大病住院费用,参合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决定》在总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绩的基础上,明确了“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要求,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有4个方面:
一是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全国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让更多农民群众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二是落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助和缴费政策,“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2007、2008两年国家将参合筹资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村的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统筹层次。
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开展建立农民健康档案试点,规范基金监管,严格基金使用,提高资金管理使用效率。
四是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其他互助保险机制,对困难人群参合缴费及其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提供补助,为贫困农民和大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筑牢医疗保障底线。从长远看,还要推进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妥善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并适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医疗互助活动和面向农民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
为什么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枢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事关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计。《决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明确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这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重大决策,也是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目标的战略举措。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薄弱环节,从普及小学到普及初中,再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一步都落后于城镇地区,质量水平也有明显差距。因此,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再到《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一以贯之,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决策,集中体现了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是农民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的客观需要。尽管相当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教育重点依然是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但从新农村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看,广大农民群众势必对接受更高水平教育提出新的迫切要求。2007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城镇地区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农村普及率仅为50%左右。2020年要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难点在农村。
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大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分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部分,2007年在校生总数为4527.5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分别为2540.5万人和1987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国15~17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恰逢低谷,在校生只需从2007年的4500多万人增至4950万人,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将达到95%,进一步覆盖农村多数学龄人口,届时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有望超过85%,进入“基本普及”的门槛。按照国家财力、学校条件和农民分担能力,如果国家资助体系和相关政策到位,分流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包括鼓励资源丰裕的沿海地区为中西部农村增多就学培训机会作出更多贡献,未来13年间增加450万在校生有把握。
如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要求。《决定》在对“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接近全面普及但城乡均衡发展任务繁重。2007年,全国99%的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国全民教育发展指数居121个被监测国家中第38位,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行列。我国农民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全国城乡15岁及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分别达到8.5年左右和10.5年,均与农村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和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直接相关。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一项长期任务。近年来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公用经费逐年增加,但还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10个百分点,再加上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依然十分明显,目前全国一半左右的县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特别是生均公用经费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7.28年,比城镇低2.4年。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定责任在政府。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世界各国通过立法对政府责任作出最为明确规定的教育类型。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决定》先后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把为城镇农村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作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义是资源均衡配置。按照《决定》的精神,当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步骤,一是在农村继续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农民工随迁儿 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残疾学生入学率和随班就读比例,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二是重点在区域内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要使所有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由政府统一确定并予以财政保障,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并定期轮换一定比例的校长与骨干教师。城区和乡镇公办学校不再设重点校和重点班,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将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由此逐步改变城乡义务教育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不均衡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为亿万农村适龄儿童少年的一生发展打下更加公平和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 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为改变这种状况,党中央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又要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既要统筹城乡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建设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不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富裕,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观念、新风尚要依靠文化建设来传播,所需的人文精神、创业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来培育,所需的舆论氛围、社会环境要依靠宣传思想工作来营造。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与其他各项任务同步推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亿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农民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但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极不适应,为农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一些偏远农村文化生活极其贫乏,一些地方黄赌毒、封建迷信等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只有不断增强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怎样继续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工程建设?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 我国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根据《决定》的部署,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0年国务院决定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程规划期到2010年。这项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为继续支持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天然林保护工程到期后将继续延长。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试点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林草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中央决定在退耕还林政策到期后继续予以扶持。对退耕农户继续给予直接补助,期限是5~8年;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
实施草原建设和保护工程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保护优先、加强建设、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一是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落实好退牧还草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快退化草原治理,逐步恢复草场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二是落实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严肃查处擅自征用、占用基本草地或改变其用途的行为。根据区域不同情况,推行轮牧、休牧和禁牧制度。实行草畜平衡制度,根据区域内一定时期提供的饲草饲料量,确定牲畜饲养量,实现草畜动态平衡。三是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方式,建设高产人工草地和饲草饲料基地。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今后一个时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点地区是:长江、黄河等河流上中游,东北黑土区、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方崩岗侵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蚀区,以及其他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侵蚀沟治理,建设淤地坝,兴修梯田,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速度。
国家还将逐步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决定》提出要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逐步提高补偿标准。这一决策将有力地调动地方和农民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如何加强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新老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按照《决定》要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目前农村工业化学需氧量(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农村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监管,严格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治理,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农村工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小区适当集中,对污染实行集中控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
我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27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产生量6900多万吨,已经成为农村首要污染源。特别是80%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粪便、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我们要在继续推进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合理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强源头控制,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对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密度过大的水产养殖,严格控制水库、湖泊、河流网箱养殖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而利用率仅为30%-35%,流失的化肥、农药造成了水体和土壤污染。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面源污染控制,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格控制粮食主产区和蔬菜生产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
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70%左右没经过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绝大多数是随意排放,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要努力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对农业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选择典型区域进行示范,逐步推广。支持小城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逐步推广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监察体系。为什么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提高我国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有2亿多劳动力进城打工或进入乡镇企业务工,许多村庄留下老人、妇女搞农业,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村干活缺人手、创业缺人才的现象。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解决农村当前劳动者劳动能力不足以及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生产结构迅速变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必须加强区域协作,开展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同时,农产品生产过程也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区域协作、质量控制、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用传统人工方式难以实现,需要促进机械化,实现机械优势与人工优势的结合,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施行。2004-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布5个1号文件,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保险政策、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政府职责、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合作社、燃油供应等方面的扶持内容,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值得重视。如,农机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化配套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的区域结构性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下一步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将大力发展平原地区与适合山区、丘陵地带的小(微)型、复合型机械研发、使用结合起来,加大农艺与农机协同攻关的力度,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协调发展,制定符合我国实际和生产者需要的机械化发展策略,把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是完善农机补贴政策。在不断增加农机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节油、节水、节肥、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环保型机械化技术。
三是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配套体系建设。从政府公共投入的角度,要大力加强与机械化相匹配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机质量的监督管理、加强农机安全监理;构建行之有效的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市场层面,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的引导,扶持农机经营服务的中介组织,培育农机作业、维修、运输等服务市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为什么要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研究、开发和推广转基因技术。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玉米、马铃薯、番茄、大豆、棉花、瓜类、油菜、烟草、甜菜、水稻、小麦、葡萄、甘蔗、核桃、苹果、花生、甘蓝等相继进入大田试验或大规模推广种植。到2007年,全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143亿公顷。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转基因作物育种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某些项目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等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
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是依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我国国情和农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一是可以加快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三是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家畜养殖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四是能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计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将针对动植物转基因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重点在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功能基因克隆验证与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推广及产业化和条件能力建设等五大优先领域实现突破。
为此,我国将在该专项实施过程中,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加强有关部门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责权明晰、分工协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同时,还将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筹集巨额资金,系统整合我国转基因研究相关领域的设施条件和优势力量,加强转基因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等上中下游环节的沟通和有效连接,鼓励产学研紧密结合,带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最终促进我国转基因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为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如何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决定》根据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在注重巩固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成果的同时,要把改革的着力点切实放到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上来,把乡镇职能转到改善民生、服务“三农”、优化环境、维护稳定上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考虑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决定》提出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目的是让各地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第二,着眼增强基层财力,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从保障县乡政府履行基本职能的实际要求出发,在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同时,着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把现行成功的对县乡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推动财力下移。要积极培植县乡财源,增强县乡财政自我造血功能,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通过各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多种渠道,增加村级集体收入,逐步解决一些行政村运转困难问题。
第三,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各地都应把化解乡村债务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全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摸清底数,制止新债,锁定旧债,分类化解,多渠道探索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办法。必须看到,许多乡村债务是前些年兴办义务教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育、修路改水等公益事业欠下的,各级财政也应积极帮助基层化解债务,特别是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多的有利时机,通过增加化债奖励补助资金等形式,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补助机制,调动基层化债积极性,形成化解乡村债务的合力。
第四,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持续开展农村重点领域乱收费的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对农民义务教育和农民建房、殡葬、计划生育等方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的整治,重点加强对农业灌溉水费电费、排涝排渍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生产性收费的监管。要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规定,创新农民负担监管机制,严格规范村级组织向农民的收费管理,防止和纠正违背农民意愿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的行为,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教育部门自身改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什么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在《决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的高度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呢?
第一,这是由吃饭问题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头等大事。只有解决好了吃饭问题,人类才能不断繁衍和壮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延续和发展。解决吃饭问题是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就决定了发展农业和食物生产的重要性。因此,治国安邦必须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把发展农业作为头等大事。
第二,这是由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尽管解决吃饭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对人口大国而言,解决吃饭问题更为重要,解决好吃饭问题难度也更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这一特殊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吃饭问题在我国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农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毫不动摇地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第三,这是由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决定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登上新台阶的难度加大,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就耕地来讲,耕地资源的占用压力持续增大,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将难以避免。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也在增强。面对这些新挑战,必须充分认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要切实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形成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产量,保证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得到很好解决。
为什么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在《决定》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的耕作、播种、施肥、施药、灌溉与旱作农业、集约生态养殖、秸秆综合利用等节约型技术,大力推广应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业废弃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环保型技术,大力培养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观念,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集约农业等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形态,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呢?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和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农业是一个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是一个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业。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再一方面,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这充分说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一个重点。
第二,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根本途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空间很大。从用水方面看,实践证明,通过合理使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和自然降水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全面普及灌溉节水、旱作节水和生物性节水技术,每年可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节水1300亿到1550亿立方米。从用肥方面看,测算表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如果将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化肥231.9万吨;增施有机肥,将有机肥与无机肥施用比例恢复到0.45∶ 0.55,每年可替代化肥386.4万吨。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如何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在《决定》确立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目标,是一个反映广大农民心声、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目标,是一个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那么,如何更好地理解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呢?
第一,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非常必要的。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民收入是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基础、就很难保障;农民收入也是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就没有农村工业品消费的增加,就没有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村市场扩大不了,会进一步影响整个市场的扩大,影响内需的扩大,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农民收入状况还直接关系到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农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满情绪甚至一些不良行为,农村社会肯定稳定不了,整个社会也就难以实现稳定;农民收入状况也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农民收入长期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巩固工农联盟是十分不利的。
从实际情况看,农民收入低、增长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由1985年的1.86扩大到2000年的2.79、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的3.33,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1985年的342元扩大到2000年的4027元、进一步扩大到2007年的9646元,这不仅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仅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是完全可行的。按照统计方法计算,从2009年到2020年的12年间,只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95%,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能比2008年翻一番。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已呈现出稳定较快的良好势头。2001年以来,7年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6.2%;2004年以来,4年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5%。这两个时段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所要求的速度。也就是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保持了年均达到6%以上的速度。
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如果保持在5.95%以上,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8年翻一番。按照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和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测算,今后十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可以保持在6%以上。因此,实现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是有把握的,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必须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今后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持续保持年均6%的速度,仍然是一个具有较大难度的任务。稍有不慎,农民增收就会出现徘徊甚至滑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从过去的12年即1996年到2007年的情况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年均只达到5.56%,12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6%的只有5个年份。因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较快增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决定》提出的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巩固农民增收的现有基础,广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和新空间,不断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加,以保证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决定》在阐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就是要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那么,为什么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呢?总体上讲,这是由农业现代化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决定的。
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生产发展”,首先是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现代农业建设的扎实推进,没有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生产发展”就会落空。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不起来的。
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只有现代农业水平提高了,农业实现现代化了,农业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大幅度提高,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
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也是我国整个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与这个国家的农业资源结构密切相关的。不同国家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同特别是农业资源结构不同,所选择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一般而言,农业现代化道路大致分为3种类型:
一种是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国家,主要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目标,以推进生产手段现代化为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从农业机械化入手,用机械设备替代人力畜力,用资本替代劳动,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加。
另一种是以日本、荷兰等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土地短缺国家,主要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以推进生产技术现代化为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从良种、肥料、栽培、灌溉等生物技术措施现代化入手,用资本替代土地,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加。
再一种是以法国、德国等为代表的人地比率适中的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目标和提高土地生产率目标并重,把生产手段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农业现代化同时从采用现代生产工具和现代种养技术入手,走的是生产手段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并举的路子。
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选择各自不同道路的实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才能获得成功,照搬照抄没有出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丰富,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耕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集约利用土地和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必须走出一条与我们的农业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如何准确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确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以明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奋斗方向和工作重点。《决定》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全面提出了到2020年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确定了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是我们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
准确理解《决定》确立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任务。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到更好落实。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目标任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体系。
第二,《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完整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是确定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的重要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这些新要求具体落实到自身的目标任务中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体现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要求。《决定》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发,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确立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就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具体落实和完整体现。
第三,《决定》确立的目标任务,既鼓舞人心、又扎实可行。《决定》确立的这些目标任务,全面展现了到202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非常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同时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完全实现的。这些目标任务实现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会迈上一个新台阶,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会出现一个大提高,农村整体面貌将会出现一个大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目标任务有着很高的要求,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扎实工作才能实现,每一项目标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因此,我们既要用这些目标任务激发热情、凝聚智慧、鼓舞斗志,又要奋力进取,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建立扎扎实实的落实机制,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狠抓落实,确保这些目标任务胜利实现。
为什么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述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时,开宗明义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对此,可以从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这是由农业的特性决定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形成了各种产业,但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等基本生活资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农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是社会其他生产部门存在和扩大的重要基础。农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本观念和治国方略,对我们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多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幅降低了,但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劳动力从事农业、好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仍然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
第三,这是由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决定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出发,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继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客观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加强“三农”工作
为什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议题
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许多重大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发展全局出发,决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主要有以下3点考虑。
第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国改革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以势不可挡之势推向全国。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看,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 10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积累改革经验、拓展改革领域、完善改革措施,带动全面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应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经过30年改革发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涵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农村改革发展又到了新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有利于动员全党增强忧患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第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正是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对做好“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思想认识,把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凝聚力量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权威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做客强国论坛,以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执政理念的转变
[hpty]:您觉得这次公报有哪些亮点?
贺铿: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五中全会非常突出地强调民生,强调居民的收入增长,强调社会和谐发展。
[十月份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什么会有这种提法,出发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贺铿:因为我们“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小康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根据我们现在的国情来看,要建立一个全面小康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社会的公平,应该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所以,要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必须收入相对比较公平。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能得到实惠,使得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所以,五中全会强调这个民生问题是很自然的。
[想唱就唱]:为何这次全会这么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你觉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哪些新的提法?
贺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五中全会之前就已经非常强调了,因为经济发展方式如果不转变,我们的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地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一种方式,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今年年初、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提得非常高了,而且我们的主要领导人,包括锦涛同志、家宝同志都把这个问题提得非常之高,尤其是锦涛总书记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提高到刻不容缓这样一个高度。至于说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在五中全会之前已经非常明确了。
“十二五”期间如果再不抓紧把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变,再不让各级领导同志都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真地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我们的经济要持续、较快地向前发展就会成为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全面小康也会遇到问题,所以,这次把这个问题提得很重要那是很必然的。
这一次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新的提法,我认为,在公报当中有一段就是说,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个问题实际上就体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体现在公报所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个执政理念的转变。
[丛林漫步]:贺主任,五中全会要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目标是什么?
贺铿: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很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这一次会议提出了这么一个一定要有重要的突破。我过去谈过,我说经济结构要调整,首先是收入分配结构要调整。因为我们现在积累下来的问题很突出的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我们初次分配当中劳动者报酬的比例越来越小,我们的再分配的时候,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们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因为我们内需不足,我们的经济发展也难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调整经济结构,使我们的经济能够健康的发展,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收入分配这个重要的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要使它逐渐恢复到比较合理。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国民经济当中是资源性消耗,两资一高,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大,这样的发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转变经济结构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说我们现在的一些重化工业不要,而是要我们重化工业要通过科技,使得它的污染途径、高耗能、高耗资源的问题得到解决,也就是我们公报里面所提的要两型社会,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针对这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么一个目的,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科技要上去,要真正使我们具有战略性的一些科技能够得到突破,使我们的经济结构上一个台阶。
要使得这个问题实现,首先是我们各级领导的指导思想要转变,不是一味地追求GDP怎么增长,而是要追求民生是不是得到了改善,两资一高的问题是不是得到了解决。
[强国一派]:政治体制改革这一点好象提得不多,您觉得在经济改革的同时,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
贺铿:我觉得五中全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也强调得比较突出,因为它是在要使得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好,要使我们的社会更加进步,根本的问题是归结到了改革,这个改革就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所以,五中全会关于改革的问题,强调得非常突出,我认为并没有忽略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仅仅有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不改革,那是不可能的。只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协调改革,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经济改革也才能进步。
房价调控就是要让中产阶级以上的人买得起但养不起房
[强身健国]:老贺好,十二五规划对房价怎么规划?记的你是反对高房价滴。
贺铿:公报倒没有专门谈到房地产的调控问题,但是最近中央的政策是明朗的,对于房地产的调控问题是坚定不移的,现在看来,要把房产税通过试点制定下来。要使房地产的价格,特别是住宅性的住房价格恢复到一个理性的水平,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我过去也讲过,那就是政府不能炒地、社会资金不能炒房,也就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要坚决遏制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要规范土地出让金的管理和使用。
不解决这样两个问题,房地产的发展就不可能健康的发展,房子的价格就不可能恢复到理性。所以,“十二五”期间一定要保证房地产健康发展,要使得房屋的价格恢复到理性的水平上,这是毫无疑问的。
[杜康]:征收房产税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现在买的房子使用权只有70年,征收房产税有没有必要实现房屋产权私有化?
贺铿:征收房产税应该达到两个基本的目的,一个目的就是遏制炒房,遏制投机,第二个目的就是这个制度设计不能伤及一般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征收房产税不能使一般的老百姓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我提出征收房产税应该有一个免征的界限,比如我有多少房就不要征税,就像个人所得税一样,应该有起征点。这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则。
所以,房地产税的实施,就是要让房屋的价格恢复到理性的阶段,让中等以上收入的人买得起房,但是养不起房。所谓买得起房就是价格在理性的范围之内,中等以上收入的人通过一定的资助,通过政府的资助可以买得起房,但是他要买多余的房,买更大的房,那养不起,超过一定的面积,我就要征税,而且这个税要征得你感觉到我不应该买得那么大,我更不应该买这么多的房放在那儿,因为保有这个房产是有成本的,而且要让这个成本比较高。所以,超过一定面积征房产税,我不主张太低。究竟多高,是值得研究的,一定要高到人家养不起房,养不起多余的房,更不能买房囤在那想投机,那是不行的。
房地产税征收以后,它的最大的好处就是遏制投机,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不至于过分地超经济水平,追求奢华,追求更大的房子,住的舒适就行了。
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而且许多不同意征收房产税的人往往把这个作为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说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房子只有70年的期限,70年以后怎么办?不知道。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开征房产税的一个障碍。因为我们征收的是财产税,作为一个财产,一个不动产,它总是有它的使用年限的,比如我们冰箱是一个财产,它能够使用多少年?我们的其它的东西也是一个财产,它都是有它的使用年限的。
我们的房产呢?作为一个财产,它现在是70年,70年以后政府怎么决定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好预计,但是作为一个70年的不动产,70年使用寿命的一个大的财产,这个财产就应该有它的中间的成本,比如你保存这个财产,你应该有它的保存成本,就应该征税。
如果说,70年以后再怎么说,70年以后,你这个房子还有没有使用价值,或者你的使用价值已经很少了,那个时候对于征你的房产税也可以通过你的使用年限和你的新旧程度作为不动产财产的税收,应该是有所减少。到那个时候总归是有办法的。作为一个财产,要征税,那是多数国家或者基本上没有例外的国外都是要征税的。这就是财产税的问题。和70年应该说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两个问题。
政府在考虑居民收入增长上应更多为百姓着想
[智者常乐]:五中全会强调: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比重,您怎么看?
贺铿:这个问题是学界各个方面老早就有共识的,我们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GDP增长得快,但是GDP当中劳动报酬的比例越来越小,居民的收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增加的情况和GDP的增长情况不协调。所以,我们的内需不足,我们的经济要持续发展,动力也不足。正因为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强调把居民的收入增长放在“十二五”期间,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来完成,这是非常必然的。
怎么样使居民的收入能够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当中的比例增加呢?我想具体应该以后要有一些措施,公告里面谈得很具体,我过去讲过,我说要改变这个比例关系,首先是要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就是各个企业家给工人的工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如果你不能满足这个最低的限度,那么你这个厂子是否能干下去那就是个问题了,当然有人也担心,我们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有的外商要走,有的厂商可能要破产,我说既然最低工资制度都不能保证,那你这个外商要走也没有办法。你这个厂商要破产,那也说明你的经营确实有问题,所以,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各国为了确保国民收入当中劳动者报酬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所以,我们各级政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明确,不能一屁股坐在厂商一边,对于劳工的收入漠不关心,一定要关心这个问题。
[mztyhao]:“十一五”节能减排完成得怎么样?“十二五”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哪些新要求?新举措?
贺铿:从现在的数据来看,“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单位GDP的能耗一年比一年降低,这个已经有数据公布了。但是这个问题是不是就已经很好了呢?我觉得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继续努力,应该使节能减排的问题解决得更好一些。从我刚才说的那几方面相关联,就是说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两资一高的问题要解决,再就是节能减排的问题,节约排放量,污染的问题要解决,“十二五”期间这个问题,任务还是非常重的,或者说我们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指导思想明确,应该说这个问题是可以进一步得到解决的。
[公路混混]:请问嘉宾:现阶段提出“包容性增长”有什么特别意义?
贺铿:我想总书记是在一个国际会议上讲的这个问题,在亚太地区的会议上谈的这个问题。这个包容性的问题恰恰是世界银行亚太分行有关的经济学家几年前提出来的,总书记在这个会议上强调这个问题是有它的针对性的,也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就这个包容性增长,应该说和过去所提的科学发展观在含义上没有很本质的区别。包容性增长也是希望能够协调发展,也是希望经济社会都能得到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不是单纯的追求一个GDP这样一个指标,各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包容性增长和过去所谈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没有本质的差异,只是说在这个会议上一个特色的情况之下谈这个问题有它的特殊意义和针对性。
[暴水]:要实现由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如何化解好既得利益群体阻碍社会改革的这个最大障碍?
贺铿:这个提出应该是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好的生活。国富和民富并不矛盾,应该正确地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这是我们收入分配当中一贯的主张。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要保证民富,要保障经济发展,那是不可能的。单纯的只有国富,国家比较强大,老百姓或者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生活改善得不快,那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那也不是我们******人的目标。既要注意国富,又要注意民富,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根据改革开放这30多年来的情况和我们社会当中积累的一些矛盾,更加强调民富,我认为现在是非常适时的。
[李方元]:贺主任:都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依你看到底难在何处?现在可以说已经找到突破口了吗?
贺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曾经说过,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已经提出来30年了,确实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在什么地方呢?问题就是说,究竟要转变什么,怎么转变,这个问题没有很好地统一,我也是在你们这个网站上一次谈过,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我认为在三个方面要明确:第一,怎么样使经济增长动力要转变,不能一味地依靠投资,要依靠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内需,居民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第二,生产方式要转变,不能一味地搞两资一高,大量地消耗宝贵的资源,消耗宝贵的能源,污染、破坏环境,应该在这个方面有明确的意识,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解决这个问题,使我们的生产真正由粗放型变成集约型,一方面政府领导要有明确的观念,要有正确的导向,另外,就是要依靠企业自主创新,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三,我们生产的目的、目标要转变,不能一味地以GDP增长得快不快来衡量我们的发展,要用民生改善了多少,就业是不是充分,医疗、教育是不是更好,用这些东西来衡量我们的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它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这一次公报里面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体,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十二五”一个基本的主导思想,所以这个一定要掌握好,因此我曾经归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是一个执政理念。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来发展我们的经济。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毫无道理
[E政案第7085号]:加紧防控国际热钱成了我国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贺铿:我想这个问题很重要的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因为人民币的汇率如果释放一种信息,它会升值,哪怕不是一次升多少,而是慢慢地一定要升值,这个热钱就可能往国内、往中国流。因为他预期人民币要升值,投资者是要赚钱的。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家宝同志说得很清楚,人民币要稳定,只有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对于中国才有利,对于世界才有利。
我不主张给世界释放一种人民币进入了所谓缓慢的或者说只能是缓慢地升值通道,因为这样做的话,等于说人民币是要升值的,现在人民币是不是要升值,有什么根据要升值,我相信这个问题任何人都说不清楚,人民币是不是升值,还是将来是不是要贬值,那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
有利于贸易国之间的利益,不要有一方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我一贯主张贸易国之间的利益要公平,就是贸易国之间的汇率要稳定,只有稳定才能维持公平。现在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汇率低估了,我不赞成。他们没有什么依据,认为中国的汇率低估了。
它凭什么说我们的汇率低估了呢?有什么依据呢?他们讲出多少道理来呢?没有道理。一条就是说它是逆差,它的逆差是汇率形成的吗?它自己贸易政策形成的。它对中国在贸易方面不友好而形成的。所以,美国一些少数的议员和少数的政客在这个问题上是说不出什么道理来的,它纯粹是一种霸道的说法,没有道理。
所以,人民币的汇率基本来说是要稳定的。至于说是不是要调整,根据贸易国之间的情况,参照于哪一个货币的情况,有贬值、有升值。汇率在波动当中也是正常的。只有把这个信息释放出去,那些投机的所谓热钱才不至于想往中国跑,他才能知道跑进来也不一定获得什么好处。真正如果说现在有大量的热钱往中国走的话,与我们的汇率政策或者我们某一些人所释放的汇率的走向信息有关。
我国不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
[E政案第7004号]:中国目前是不是有通货膨胀的危险?
贺铿:对于通货膨胀的问题,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都有很多同志担心这个问题,而且有一些同志说得很严重,在去年就提出来了,今年可能要出现两位数以上的严重通货膨胀,他们的主要依据就是所谓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归根到底就是说去年放了九万六千亿新增的贷款,再一个我们的外汇储备也增加比较快,这样的话,我们的流动性也就非常多了,或者说已经泛滥了。流动性多了,也就是说货币多了,货币多了,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就一定会产生通货膨胀。
但是直到现在,中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有一些东西涨价,涨价的幅度相对比较高,主要是食品,食品的涨价应该说带有它的道理,一个就是农产品价格过去本身就比较低,农民的收入比较低,应该有适当的杠杆;第二,今年的天气因素、灾害情况也是比较突出的,春天里有旱灾,进入夏季以后又有水灾,还有其它的季节性灾害等等,这些对于农业是有一定影响的。
我们的夏粮减产了0.3%,这样一个浮动是很小的,相对于去年来说是减产的。我们的秋粮数字现在没有出来,总体的估计,秋粮应该说是一个相对丰收的一年。但是现在一些投机者对于秋粮的收购又在进行炒作,所以,收购的秋粮价格是在一个振荡之中,这样会影响我们粮食的价格和其它的农产品的价格会有波动,这是我们今年食品涨价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农业情况,总体上是好的。粮食供应没有问题。我们的副食品供应,应该说是稳定增长的。不管是肉类、蛋类,以及蔬菜,供应还是稳定增长的。所以,我认为担心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不需要那么过分担心。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就是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的理论究竟正确不正确,要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确实是要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可是中国没有出现,那就是弗里德曼这个理论值得讨论。
因为尽管货币增发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变成老百姓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还是相对增加得比较缓慢的,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不是那么快,购买力就不会那么旺盛,购买力不旺盛,商品的价格就不可能涨得那么快。所以,通货膨胀的形势,我是比较乐观的,应该说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余乐]:你如何看待未来五年,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你对未来五年有何期待?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你抱乐观态度吗?
贺铿:“十二五”是非常重要的五年,一在这五年之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或者像公报里面所说的,打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的基础,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转变,或者要有突破性的转变。
第二协调发展方面,地区之间、东中西部、城乡之间要得到和谐的发展,要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使中西部发展得更快一点,使农村发展得更快一点。在收入分配方面应该有比较大的举措,让居民的收入有普遍的增加,而且在增加的过程中,要尽量地缩小差距,使得低收入者的增加更快一点,达到共同富裕,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社会这个方面,也要做大量的工作,使我们相对滞后的一些社会发展的问题能够发展得快一点,使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文化产业和我们的医疗机构等等等等都能得到较快的发展,扭转相对滞后的状况。尤其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使我们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向坚实的一步。“十二五”期间整个发展过程中,它的意义非常重要,它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我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现在有一些人认为我们的经济要出现回调,甚至慢慢地低到5%的增长速度,我对这个是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只要我们的宏观调控能够掌握得比较好,能够做到真正地科学,我们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保持在9%左右,甚至9%以上的发展,这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所以,我还是比较乐观的。经济发展方式要从以GDP为目标转变到以民生、就业为目标
[暴水]:公告里对文化产业的提法让人耳目一新,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新表述的,文化建设对十二五规划有何重要意义?
贺铿:我觉得加强文化方面的建设非常必要,如果说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上已经有长足的进步,我们的文化方面进步,我认为是相对滞后的,我们一些很传统的很好的东西,有忽略的趋势。国外一些不怎么好、不怎么健康的东西,对我们的社会,我觉得有清晰的迹象,说明我们的文化方面的发展相对经济的发展来说,总体上是相对滞后的。
这次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提得比较突出,而且认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决定性地作用。并且提出文化产业是一个支柱性的产业,这个提法是比较新的。所谓支柱产业,我曾经说过,这个支柱产业就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产方式都会有影响作用的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进步,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社会是会有影响作用的,是会使它更加健康的,因此把文化产业提升为支柱性产业,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不懂外语]:贺主任:为什么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的A股市场大涨,而结束后反而滞涨,是巧合还是偶然?
贺铿:实际上要请大家谅解,我一向是不大谈中国的股市,因为首先我自己不炒股,其次,我觉得中国的股市存在比较大的投机性,在规范方面虽然一年比一年强,总体上来说还是不很规范,所以,对于股市我谈不了太多的意见。至于五中全会之前,股市涨了一个星期,涨得比较快,从昨天开始,又处于振荡,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如果说要有这个问题的话,前一个星期那样涨,也没有什么理由,什么理由让它这么涨,也找不出理由。现在五中全会公报发表了,就股市振荡下行,也没有道理,五中全会也没有打压股市政策的精神,所以这个涨和现在的跌都是一部分炒家造成的原因,我认为不正常,涨也不正常,振荡可能反而是正常的。
[纯情小牛牛]:本次规划中首次未提GDP,这是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强烈信号?
贺铿:我没有太关注是不是提了GDP这个问题,如果真的不强调GDP怎么增长,那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讲是有利的,我一直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的目标要转变,要由GDP为主要目标转变到以民生、就业这个方面的主要目标。五中全会公报处处都可以见到要提高一般老百姓的收入,要把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上。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GDP的增长总归是目标,但是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只要民生上去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看病、上学改善了,经济自然会增长,GDP自然会增长,这是肯定的。
[小小教书匠]:有人拿十七届五中全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预示这中国的又一次转型,有的媒体甚至说“拉开了下一个三十年”的大幕,对此你有何评论?
贺铿:我没有像网友想得这么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改革开放30年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在历史上重大的转变。五中全会要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照起来分析,我还没有认识到是这样,我觉得五中全会是对我们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所确定的基本的发展思路一个继续,是对我们已经早已提出来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强调这个问题,是一次重要的会议。它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个转变,我觉得好象这样对照起来,我没有这样对照起来分析,我只能认为五中全会很重要,强调了民生,强调了科学发展,强调了社会的和谐,而这些精神都是十五中全会、十六中全会和十七中全会以后的四次全会,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城镇化发展需稳妥推进并加强管理
[远文]:嘉宾,对未来五年我国的城镇化进展如何看?你觉得中国的城镇化将如何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贺铿:五中全会对于城镇化这个提法我正在思考。要加速城镇化,应该说我们总体发展目标是这样一个目标要求,因为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来,2020年全面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离现在只有30多年了,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城镇化就应该有一个要求,因为理论界大家都公认,韩国是现代的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台湾省也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发达的地区,中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人口都在20%以下。
南韩和台湾的农村人口,现在都是12.5%,而我们现在的农村人口还是50%以上。要在这30多年40年的时间之内,把我们国家的农村人口降到20%以下,这个城镇化的任务是很重的。如果不实现城镇化,大量的人还进行农业劳动,那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
按照这个总的要求,我计算了一下,平均每年恐怕要有1400万到1600万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个转移当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是能不能创造那么多就业岗位,二是能不能有效地解决转移到城市的农民的居住问题,那也就是中国的安居乐业的问题,有工作岗位,非农的就业岗位,又有一个基本的居住条件,那就算是真正的转移了。
这一次五中全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两句话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一句话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了稳妥两个字,过去我们都是加快城镇化,现在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那就是说,这个里面我理解就是在城镇化当中不要盲目,要真正地创造就业的岗位,要真正地解决转移到城市来的人的居住问题、管理问题。
第二句话,要加强城镇化管理,这也是很值得我们理解的,加强城镇化管理是城镇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不能盲目。现在我们的城镇化做得也不慢,每年一两个百分点向城镇转移,成绩也很大,但是确实在管理方面有很多疏漏的地方,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北京周边有200万到300万的临时住在那里的人口,用一般的说法就是在城市的岸边,这个问题在许多大城市都存在,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需要我们积极稳妥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十二五”期间城镇化要做得积极稳妥,而且要加强城镇化的管理,我觉得提得非常之好,值得我们理论界,也值得我们的各级领导,深深地去理解这个问题,使我们的城镇化能够健康地发展。
第四篇: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精选范文: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共2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追昔抚今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偶然的巧合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回眸30年大跨越,经济建设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
位于中国最西南角的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族的聚居区。经过30年发展,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腊军说:“以前家里猪也没养,包谷也不种。现在,卖猪的收入一年有三四千元,种的香蕉也投产了,年收入13000多元。这在父母那辈,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村的变化,折射着国家的变迁。
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历史性抉择。从此,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艰难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随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村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此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党的十七大对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航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道。”
回眸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无不铭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烙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30年来,我们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逐步演进与探索„„”
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回眸30年大变革,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开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xx年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如今,中国一周内创造的财富,就超过30年前一整年创造的财富。
“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确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当时为什么由农村的乡镇企业‘吃螃蟹’做个体经济?因为即使失败了,成本也很小。”被称为中国企业常青树的鲁冠球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里的关键节点,也深切地体会到成功来自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真谛。
1978年,鲁冠球把村里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作了“战略调整”,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走向全国市场。30年后,万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未来的标本式企业。
“实践证明,市场的作用每扩大一步,改革的进程每加快一步,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跃上一个新台阶。”南开大学教授李毅说。正是在改革发展的坚定实践中,经济和社会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带动力不断增强。xx年至xx年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在市场运行方面,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近年来数据看,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一直稳定在95%以上的水平。
--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经验不断丰富。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党中央、国务院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适时调控,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使得我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xx年到xx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2%和6.2%。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xx年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目前,我国城镇普遍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也于xx年年上半年初步建立。xx年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亿人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末增加1300万人以上。
„„
正是坚持在探索中勇于实践的精神,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从1978年到xx年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跃居世界第四,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转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
30年来,“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
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回眸30年大发展,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农村改革发展进程势不可挡,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胡锦涛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0年前的这片土地上,安徽凤阳小岗村18名农民在土地包产到户的“盟约”上摁下手印。随后,他们的做法在中国燃起了燎原之势。“事实上,‘人民公社’化后,包产到户的想法和实验就没断过。安徽小岗村的关键一步,让这种改革的热情在全国农村瞬间爆发。”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说,“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包产到户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因势利导地推进了这场改革。”
弹指一挥间,这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xx年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由2.5亿人减少到1500万人;粮食总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3000亿公斤增加到5000亿公斤。
农村的改革发展在实践中必须突破,不断突破--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试点积极推进„„
我们党十分重视农村改革。南开大学教授李毅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率先在农村发起了改革。纵观30年来,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30年间,10个“一号文件”清楚记载了我们党领导农民群众改革实践的历史轨迹。“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给亿万农民带来实惠,不断续写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xx年1月1日,延续了26xx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对农民实现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增加各项农业投入;从掀起清欠风暴,到推进征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农村改革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表示,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成绩之一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特别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开始。30年后,农村的改革发展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但难点也在农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主要议题,意义十分重大。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再扬改革开放的风帆,再创发展繁荣的新辉煌。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共2篇)]篇一: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追昔抚今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偶然的巧合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回眸30年大跨越,经济建设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
位于中国最西南角的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族的聚居区。经过30年发展,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腊军说:“以前家里猪也没养,包谷也不种。现在,卖猪的收入一年有三四千元,种的香蕉也投产了,年收入13000多元。这在父母那辈,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村的变化,折射着国家的变迁。
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历史性抉择。从此,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艰难探索。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随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村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此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党的十七大对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航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道。”
回眸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无不铭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烙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30年来,我们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逐步演进与探索??”
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回眸30年大变革,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开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xx年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如今,中国一周内创造的财富,就超过30年前一整年创造的财富。
“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确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当时为什么由农村的乡镇企业‘吃螃蟹’做个体经济?因为即使失败了,成本也很小。”被称为中国企业常青树的鲁冠球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里的关键节点,也深切地体会到成功来自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真谛。1978年,鲁冠球把村里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作了“战略调整”,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走向全国市场。30年后,万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未来的标本式企业。
“实践证明,市场的作用每扩大一步,改革的进程每加快一步,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跃上一个新台阶。”南开大学教授李毅说。正是在改革发展的坚定实践中,经济和社会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带动力不断增强。xx年至xx年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在市场运行方面,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近年来数据看,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一直稳定在95%以上的水平。
--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经验不断丰富。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党中央、国务院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适时调控,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使得我国经济连续几年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xx年到xx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2%和6.2%。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xx年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目前,我国城镇普遍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也于xx年年上半年初步建立。xx年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亿人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末增加1300万人以上。
?? 正是坚持在探索中勇于实践的精神,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从1978年到xx年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 30年来,“我们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回眸30年大发展,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农村改革发展进程势不可挡,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胡锦涛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0年前的这片土地上,安徽凤阳小岗村18名农民在土地包产到户的“盟约”上摁下手印。随后,他们的做法在中国燃起了燎原之势。“事实上,‘人民公社’化后,包产到户的想法和实验就没断过。安徽小岗村的关键一步,让这种改革的热情在全国农村瞬间爆发。”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说,“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包产到户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因势利导地推进了这场改革。” 弹指一挥间,这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xx年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由2.5亿人减少到1500万人;粮食总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3000亿公斤增加到5000亿公斤。
农村的改革发展在实践中必须突破,不断突破--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共2篇)]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试点积极推进??
下页篇二:09届十七届三中全会资料: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2008年10月12日07:2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李亚杰、谭浩、李靖、刘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追昔抚今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偶然的巧合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回眸30年大跨越,经济建设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
位于中国最西南角的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族的聚居区。经过30年发展,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腊军说:“以前家里猪也没养,包谷也不种。现在,卖猪的收入一年有三四千元,种的香蕉也投产了,年收入13000多元。这在父母那辈,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村的变化,折射着国家的变迁。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历史性抉择。从此,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艰难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随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村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此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党的十七大对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航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道。”
回眸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无不铭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烙
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30年来,我们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逐步演进与探索„„” 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回眸30年大变革,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和发展,开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200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近25万亿元--如今,中国一周内创造的财富,就超过30年前一整年创造的财富。
“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确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当时为什么由农村的乡镇企业?吃螃蟹?做个体经济?因为即使失败了,成本也很小。”被称为中国企业常青树的鲁冠球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里的关键节点,也深切地体会到成功来自在探索中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真谛。1978年,鲁冠球把村里一个生产农业机械的小作坊,作了“战略调整”,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走向全国市场。30年后,万向集团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未来的标本式企业。
“实践证明,市场的作用每扩大一步,改革的进程每加快一步,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跃上一个新台阶。”南开大学教授李毅说,正是在改革发展的坚定实践中,经济和社会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
——以公司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控制力、带动力不断增强。2002年至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从8.53万亿元增长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1%;实现利润从3786亿元增长到16200亿元,年均增长33.7%。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稳步提高。在市场运行方面,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近年来数据看,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一直稳定在95%以上的水平。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2%和6.2%。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2002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2%和6.2%。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目前,我国城镇普遍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也于2007年上半年初步建立。2007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亿人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均比上年末增加1300万人以上。
„„
正是坚持在探索中勇于实践的精神,30年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 30年前的这片土地上,安徽凤阳小岗村18名农民在土地包产到户的“盟约”上摁下手印。随后,他们的做法在中国燃起了燎原之势。“事实上,?人民公社?化后,包产到户的想法和实验就没断过。安徽小岗村的关键一步,让这种改革的热情在全国农村瞬间爆发。”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说,“我们党充分尊重农民包产到户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因势利导地推进了这场改革。”
弹指一挥间,这场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30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由2.5亿人减少到1500万人;粮食总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3000亿公斤增加到5000亿公斤。
农村的改革发展在实践中必须突破,不断突破——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目前,已有19个省份出台关于推进改革的文件,已完成承包的林地8.78亿亩,占集体林地的34.5%。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的试点积极推进„„
我们党十分重视农村改革。南开大学教授李毅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率先在农村发起了改革。纵观30年来,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30年间,10个“一号文件”清楚记载了我们党领导农民群众改革实践的历史轨迹。“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政策措施,给亿万农民带来实惠,不断续写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篇章。
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对农民实现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增加各项农业投入;从掀起清欠风暴,到推进征地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到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农村改革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表示,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最重要成绩之一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进的市场化改革。“市场[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共2篇)]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特别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30年前,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从农村开始。30年后,农村的改革发展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但难点也在农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为主要议题,意义十分重大。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再扬改革开放的风帆,再创发展繁荣的新辉煌。
第五篇: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站在新起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于10月9日在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追昔抚今30年大跨越、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
从30年前农村改革揭开序幕,到30年后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偶然的巧合昭示着历史的必然。
在实践中艰难探索--回眸30年大跨越,经济建设一直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主线
位于中国最西南角的云南省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是全国22个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之一德昂族的聚居区。经过30年发展,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李腊军说:“以前家里猪也没养,包谷也不种。现在,卖猪的收入一年有三四千元,种的香蕉也投产了,年收入13000多元。这在父母那辈,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村的变化,折射着国家的变迁。
30年前,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历史性抉择。从此,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艰难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随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会议,对于开创我国农村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以此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踏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征程。
党的十七大对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为主题。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突破,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航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道。”
回眸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之路,无不铭刻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时代烙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30年来,我们党对于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发展方式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不断成熟,并进行逐步演进与探索……”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