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职院校如何服务三农
浅谈农职院校如何服务三农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凤英 刘文革
摘要:“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是农职院校的宗旨。农职院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技术、人才、模式中不断的探索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农职院校;三农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三农的关注由来已久,三农关系着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关注三农的核心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长和农村的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关系着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更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与时俱进的制定了三农工作政策,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基础,出台了一号文件,形成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方针。
一、农职院校与“三农”
农职院校是指在一定的教育基础上,面对农业从业者及后备劳动者等需要的现代农业知识、农业生产技巧的人进行农业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信息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农业这一行业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农职院校设立的目的即是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农业从业者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可以说农职院校的本源和设立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要服务于农业,以辅助发展农业为己任,以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是农职院校存在的意义。我国的农职院校几乎遍布各个省份,自从党中央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以后,农职院校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活力,为农职院校更好的服务于三农提供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三农”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产业化问题。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业,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的农业,是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而实现规模经济的农业。而我国的农业目前距离现代农业还有一定的距离,机械化水平不够高,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产供销体制也处于正在形成之中。第二,农村问题,诸如农村户籍制度问题,农村土地问题、旧村改造问题。养老医疗问题、幼儿教育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城乡二元化,农村和城市差距甚大。第三,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从业人口达到7亿,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尽管国家已经给农民减轻了一定的负担,然而农民的负担仍然较重,农民的增收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综上所述,如此多的三农问题,固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出台各项政策,然而在政府之外,农职院校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农职院校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服务三农的宗旨。
二、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途径
农职院校产出的是知识、技能以及新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和知识不可避免的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论性,而三农问题毕竟是十分现实的问题,理论和现实之间需要实践的桥梁,如何才能实现农职院校与三农现实的接轨是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关键问题,实质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农职院校如何实现农业推广的问题。农业推广与农职院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推广有利于农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在农业推广的实践中,更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经验水平,掌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充实教学内容,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农业推广有利于农职院校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农业试验基地是农业推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学校产学研的基地,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学和实验的场所,促进了学校产业的发展,更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既然农职院校和农业推广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农业推广功能呢?
1.发挥新技术的研发功能,建立产学研基地
农职院校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与高新科技园、农科院所相结合,设立教学、科研基地。近10年来,农职院校科技园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培养创新人才、转化高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这种方式不受传统教学和推广模式的制约,因而教学效果直观、说服力强,能够促进农职院校的科研发展,同时又能够促进科技成果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的发展。
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已近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美国以州立大学为基础,将洲级农业推广大学设立在州立大学中,在农学院直接领导下,进行农业推广,已经成为农业推广的典范。日本也将农业科研单位、学校和相关组织结合起来,实现科研、教学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中国的农职院校要更好的服务三农,就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在新形势下,创造更有效的合作模式。农职院校可以加强基地建设,以学校为主体,依托科技园平台,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这样的基地更有利于将新技术推广到农间地头,推广到农民中间,也更利于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另外还可以依托产学研基地,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潜在农业从业者和现有的农业从业者。产学研一体化的基地会成为教师科研、学生学习、新技术研发、农民培训的综合基地,切实的服务三农。
建立产学院一体化,2.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农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推动科技兴农。农职院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这些学生毕业会深入广大三农建设,为三农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由于农职院校占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因而需要依据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有计划的对在职的农业推广员,农业从政干部等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更新他们的农业知识。
3.计算机网络咨询系统
农业推广的是指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的发展表明,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采集、处理及传播手段能够极大的提升农业推广的质量,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传导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计算机网络走向了农村,网络成为农民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农民来说,农业信息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农业人才。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恰好能满足农民这一需求。农职院校应该帮助农民搜集、整理、分析、选择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农业要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帮助他们寻求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切实的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因而,农职院校可以建立农业推广信息网,建立专家、农业推广人员和农民的互动,快速传播农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4.科技下乡服务
占有科技和信息优势的农职院校广大师生,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者和推广者。科技下乡是推广和宣传农业成果的有效方式,其可信性强、推广效率高、效果明显,是农职院校推广农业的重要方式,更是服务农业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忠良,石丽敏,朱自立,袁恩吉,创业教育——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必然选择,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6期
[2]王忠良,农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类型探析,职教论坛,2005年第27期
[3]张菊霞,农职院校有效开展农业推广工作的探析,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10期
[4]郭久容,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难点及其成因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第9期
第二篇:服务三农[范文模版]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各领导们争相讨论的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因此,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应此要求做了此次调查。
贫困,它就像一根针,深深刺痛着中国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而农民,是这个弱势群体的主体。农村生活的一切所见所闻,让我的心情很是沉重。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确实地关注一下弱势群体,关注一下这些贫困农民。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可怜,而是具体的行动。占着中国70%人口的农民若不富裕起来,国家的富裕从何谈起
关注国家,关注“三农”。
农业在我国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的重点。从现代化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们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统筹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产需缺口仍然较大,粮食库存继续减少,品种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减少,农民继续增收困难。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第一:大学生要抓住“三农”问题所提供给你们的人生机遇。毛泽东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要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更要有创新创业观念。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论是学习农业还是工业,学习理工还是人文,什么专业在农村都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发展机遇,不要错过。
第二:我们大学生要担当起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责任。“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现代“三农”问题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现代大学生去担当。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也正在积极组织、参与一些相关的学习调研,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断努力着。
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构造和谐社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正确处理协调机制。给予农民相关扶持,如:提供教学的各种设施,明言规定必须要做到九年义务教育。医疗设施和健全农村医疗队伍。从根本解决关系到农民生活的问题。⒉给予农民更多的就业条件,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化,让农民更充分的实现民主自治。严格保护农民的耕地,严厉打击为了自身利益所要农民耕地的行为。
⒊让城市也农村接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如大学生下乡行政等。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缩小城乡差距。产少农民负担,如减税,国家提供农业设备,科学发展农业的指导和扶持。⒋科学发展观重点在领导,关键在各级干部能带头示范,核心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多与农民交流,给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中的咨询和帮助。
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第一:大学生要抓住“三农”问题所提供给你们的人生机遇。毛泽东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要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让他们发展潜能而且为别人服务的事情,或者说没有自己到农村开辟自己事业的意识,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更要有创新创业观念。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论是学习农业还是工业,学习理工还是人文,什么专业在农村都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发展机遇,不要错过。
第二:我们大学生要担当起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责任。“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现代“三农”问题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现代大学生去担当。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也正在积极组织、参与一些相关的学习调研,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断努力着。
⒈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构造和谐社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正确处理协调机制。给予农民相关扶持,如:提供教学的各种设施,明言规定必须要做到九年义务教育。医疗设施和健全农村医疗队伍。从根本解决关系到农民生活的问题。⒉给予农民更多的就业条件,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化,让农民更充分的实现民主自治。严格保护农民的耕地,严厉打击为了自身利益所要农民耕地的行为。
⒊让城市也农村接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如大学生下乡行政等。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缩小城乡差距。产少农民负担,如减税,国家提供农业设备,科学发展农业的指导和扶持。⒋科学发展观重点在领导,关键在各级干部能带头示范,核心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多与农民交流,给农民提供农业生产中的咨询和帮助。
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各领导们争相讨论的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因此,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应此要求做了此次调查。
贫困,它就像一根针,深深刺痛着中国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而农民,是这个弱势群体的主体。农村生活的一切所见所闻,让我的心情很是沉重。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确实地关注一下弱势群体,关注一下这些贫困农民。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可怜,而是具体的行动。占着中国70%人口的农民若不富裕起来,国家的富裕从何谈起 关注国家,关注“三农”。农业在我国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也是“十一五”期间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的重点。从现代化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们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该顺应这一趋势,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统筹城乡的劳动力市场、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产需缺口仍然较大,粮食库存继续减少,品种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减少,农民继续增收困难。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第三篇:服务“三农”情况登记表
信息化“远程教育”服务“三农”
古敢水族乡补掌小学
富源县实施“远程教育”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平台,立足优质服务、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协调农业专家指导农业生产,统筹安排各项农技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和经济发展信息的需求,加快了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步伐,为“三农”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远程教育”工作,把“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8月26日,富源县利用“远程教育”开办了与其它乡镇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农村党员SYB创业培训班,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农村优秀创业人材,为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人材保障。“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了农民致富的信息源和农业丰收的信息平台。
主要成效
1、培训铺路,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团赴各乡镇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走村串户,定期巡回举办有针对性的科技讲座,把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送到广大农民手中,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水平。县科技局组织县农业局、卫生局、畜牧局等7家单位举办“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科技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防治艾滋病、防治肺结核、农业实用技术、节能知识、产业化建设、畜禽养殖等宣传咨询活动。同时各乡镇利用赶场天组织涉农部门、卫生所等单位也进行了科技一条街活动,全县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192人,发放宣传资料25种6555份,咨询人数14400人次;共培训44期,培训农民5500余人次。各乡镇在村寨、主要街道设立15期宣传专刊、标语30幅,出动科普宣传车10辆。据统计,截至目前,服务团已深入69个村、100多个自然村寨举办培训班120余期,培训农民1.5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万份。
3、挂钩帮扶,提供全程服务。按照“专业对口,分线负责、联系到户”的原则,服务团成员挂钩联系农户,及时掌握农户生产情况,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畜牧业是我县农民增收主渠道的传统产业之一,但由于规模小、品种老化、饲养方法陈旧、防疫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效益低下,增收幅度小。近年来,县牲畜局把畜牧发展定位在“稳增生猪、主攻牛羊、重点扶持仔畜、发展家禽水产,规模饲养”这一方向上,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新法饲养、疫病防治,采取“干部+技术人员+养殖大户”的模式,规划养殖小区,扶持专业养殖村寨,建立养殖大户通讯档案,保证养殖户的问题能随时随地与入户人员取得联系,力求在养殖技术环节上减少成本支出。并通过养猪协会,将规模养殖大户与贵阳、兴义、凯里、广西、广东等市场联系起来,减少中间环节支出,避免不法猪贩压级压价,维护养猪大户利益。据统计,今年1-7月份,我县采取挂钩帮扶,共扶持发展生产项目20余个,受益户达2000余户,落实帮扶资金200余万元。
4、典型引路,促进增产增收。按不同产业情况,服务团分别选择一个乡镇开展一项或多项技术示范活动,以典型引路,转变农民种养观念。县农机局根据省局试验的成功经验,把落实200亩机械化插秧示范作为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古敢农技站一道,在草坪进行试验示范培训活动。在活动中该局就育秧环节亲自手把手的指导操作,对试验示范户就选田地丘块、耕整、灌水、机械调试、示范插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改变了群众传统插秧的观念,达到宣传推广机械插秧示范的目的。据统计,今年1-7月份,服务团在全县11个乡镇共建立远程教育培训示范基地50余个,培育示范户200余户。
2007年9月
第四篇:三农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的通知
各银监局:
现将《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实际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银监会报告。
2014年12月9日
(此件发至银监分局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监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强化普惠金融理念,加快建立三农金融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服务三农的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所指三农金融服务机制是指包括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组织架构、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绩效考核和监督评价在内的保障农村商业银行支持三农发展的系列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设。
本指引所指县域农村商业银行是指在县(市、旗)设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是指在地级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一个或几个区设立的农村商业银行,大中城市农村商业银行是指在地级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实行统一法人的农村商业银行。
第三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持续强化、提升和完善三农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条 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依法指导、监督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工作,对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
第二章 股权结构
第五条 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面向三农和服务社区的基本要求,合理设置股权结构,鼓励吸收优质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入股。
第六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风险管控和金融服务的需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鼓励城区和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定向吸收一定数量的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优质涉农企业股东,支持城区和大中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引进农村金融资源丰富、风险管控与服务创新能力强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
第七条 农村商业银行所有持股比例在1%及以上的自然人和所有企业法人股东在持股期间须作出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当地的书面承诺。
第三章 公司治理
第八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公司治理,大中城市和县域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下应设立由董事长任主任委员的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可根据实际自行决定是否设立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委员构成由农村商业银行自主确定,原则上具有三农工作经验或行业背景的委员应不低于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九条 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负责制定三农金融服务发展战略和规划,审议三农金融发展目标和服务资源配置方案,评价与督促经营层认真贯彻落实。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应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邀请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客户代表参加,就三农金融业务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措施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条 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应在每年第一次董事会上报告上一本行三农金融业务计划执行情况。
行长应在每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报告上一本行三农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监事会应将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和经营层围绕三农金融服务的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监督内容。
第十一条 农村商业银行的董事长、监事长和行长在任职期间,须作出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建立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加强三农金融服务的书面承诺。
第十二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明确三农金融服务信息披露政策、内容和流程。大中城市、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和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与财务报告披露相同的频率,通过当地主流媒体或公司官方网站向社会发布三农金融服务专题报告,详细披露三农金融服务开展情况,并在公司官方网站上至少保留最近两期三农金融服务专题报告。规模较小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可以简化信息披露。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披露的,应至少提前15个工作日向属地监管机构申请延迟披露。
三农金融服务专题报告应当作为年报的一部分,具备条件的也可以单独发布。
第四章 发展战略
第十三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制定全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明确三农业务发展战略目标,建立服务三农的差异化业务模式,保持和扩大比较优势,确保本行三农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
第十四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明确打造面向三农、服务社区的现代金融企业战略目标。
第十五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战略目标总要求,细分三农市场,针对性制定三农业务的客户、产品、渠道、营销等策略。
第十六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三农业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打造高效的组织架构、适用的风险管理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精干的人才队伍、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先进安全的信息系统,为战略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第五章 组织架构
第十七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符合本行发展目标的三农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第十八条 三农金融业务规模较大的大中城市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三农业务总监。
三农业务总监除应满足农村商业银行其他业务总监任职资格条件外,还应具备熟悉三农情况、具有丰富的三农金融业务从业经验等条件。
第十九条 大中城市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应设立三农业务管理部门。鼓励大中城市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三农业务垂直管理体系,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实际,不断优化组织架构,简化审批流程,持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质效。
第二十条 大中城市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业务规模较大的分支机构应按照总行部门设置相应设立三农业务部门或岗位。
第二十一条 农村商业银行前台应以服务三农为先设置部门,中后台应以三农业务为先配置资源,信息系统应以三农业务需求为先规划建设。
第六章 业务发展
第二十二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三农业务发展战略,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发展机制,制订清晰明确的三农业务经营目标。
大中城市和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应单列三农业务信贷计划,配置足够人员、经费、网络等资源,支持实现三农金融业务发展目标。
第二十三条 农村商业银行的县域新增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重点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优先满足优质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二十四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致力于促进三农发展,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重点围绕破解“三农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瓶颈,积极探索“三权”抵(质)押等有利于盘活三农资产的抵质押方式、拓展抵质押物范围、完善增信和风险缓释机制等。
第二十五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改进服务方式,由实体网点服务为主向线下与线上服务相结合转变,简化业务流程和审批手续,提高三农客户的满意度。
第二十六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主动探索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服务信息化建设,拓展电子渠道,完善线上服务功能,促进提高三农金融服务便利度和覆盖面。
第二十七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下沉经营重心,加强服务网点的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建设,将人员、经费和信贷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确保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得到便捷、及时、有效满足。
第二十八条 省联社应根据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快IT系统升级改造,引导优化绩效考核,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保障。省联社应支持具备条件的农村商业银行建设独立的IT系统或增添特色化的业务模块。
第七章 风险管理
第二十九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在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内,根据三农金融业务和自身特点,制定三农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三农金融业务的风险偏好和管理目标,合理设置风险敞口和容忍度,优化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建立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确保三农金融业务流程简明、服务高效、风险可控。
第三十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三农业务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三农经济发展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有效识别和计量三农金融业务的风险。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三农金融业务指标、流程和员工行为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
第三十一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在准确计量三农金融业务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转移、分散、缓释等手段,有效管理三农金融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农村商业银行应根据三农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不同特点,针对性制定差异化风险管理措施,确保相关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第三十二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三农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定期评估制度,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三农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第八章 人才队伍
第三十三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针对三农金融服务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构建数量充足、质量匹配、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第三十四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结合本行、本地实际,针对性选聘具有三农业务经验或行业背景的董事和监事,鼓励从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股东中选聘非执行董事充实到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提升董事、监事和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专业性。
第三十五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高素质的高管人员队伍。优先选拔使用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宏观视野、能够熟练驾驭现代金融管理工具的高端金融人才充实到三农金融人才队伍中,加大后备高管人员队伍培养。
第三十六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加大三农金融服务的中层和基层人员培养力度,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总行人员到基层一线轮岗交流制度,鼓励新招聘大学生到基层实践锻炼,熟悉掌握三农金融业务,为三农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农村商业银行应按照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和户籍地在辖内乡镇的大学毕业生,充分发挥其熟悉基层、贴近三农的优势,为三农金融业务发展奠定基础。第九章 绩效考核
第三十七条 大中城市农村商业银行应逐步实现三农金融业务单独记账、单独列示成本、单独设置不良标准、单独核算利润、单独绩效考核。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具备条件的也可以试点三农金融业务单独核算。
第三十八条 农村商业银行实行三农金融业务与其他业务差别化绩效考核政策,原则上应给予三农金融业务最高的绩效权重、最优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第三十九条 农村商业银行应建立向三农金融业务倾斜的员工等级制度、费用补贴和薪酬制度,提高基层三农金融业务人员的员工等级、业务和生活补贴以及薪酬分配权重。鼓励优先提拔使用从事三农金融业务的员工。
第十章 监督评价
第四十条 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每年一次对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三农金融服务成效应综合考虑农村商业银行所在区域、第一产业占比、涉农信贷总量、客户覆盖面、金融服务便利度、消费者保护等因素。要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和评价结果与机构市场准入、监管评级、标杆行评选、高管人员履职评价挂钩。
农村商业银行应在每年三月底前向属地监管机构报告本行上一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和执行情况。
第四十一条 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对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实施不良贷款适度容忍和尽职免责政策。允许结合农村商业银行实际,“一对一”制定差别化的涉农不良贷款率容忍度,原则上最高不超过上一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平均不良贷款水平3个百分点。允许涉农贷款出现违约后对尽职的农村商业银行相关人员实施免责。
第四十二条 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应从市场准入、监管评级等方面对农村商业银行实施正向激励。对服务三农业绩突出的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募资、业务创新、机构设立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在监管评级时予以特殊安排,允许涉农贷款不良率在容忍度以内的,资产质量要素相关评级指标不作扣分处理。
第四十三条 建立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监管上下联动和横向联动机制。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之间应强化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增强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有效性。凡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偏离支农服务方向,导致出现风险甚至损失的,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应进一步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四十四条 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应加强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动,推动出台针对性的财政、货币、监管等配套政策,为农村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机制建设提供支持。
第五篇:浅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
浅谈大学生如何服务“三农”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农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进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农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在不断的拉大,从而促使三农问题的产生。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也许,不,不是也许,而是肯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三农”,什么又是“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三农问题的内容: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为何三农问题会变的越来越严峻呢?我想是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农民的利益并未切实保障,农民的困难依旧存在,发展农村,提高农民的水平,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政府及人民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更是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奋斗。只有“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尽快实现。
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当代大学生,“三农”问题既是我们的人生机遇,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第一:大学生要抓住“三农”问题所提供给你们的人生机遇。毛泽东曾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一方面,农村、农业迫切需要需要有现代知识的青年,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村和农业,提高农村、农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村、农业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困扰着国家,其主要原因还是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不愿再回到那个环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让他们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们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更要有创新创业观念。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论是学习农业还是工业,学习理工还是人文,什么专业在农村都大有用武之地,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发展机遇,不要错过。第二:我们大学生要担当起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责任。“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促进、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有责任心的年轻人去担当,现代“三农”问题的历史责任需要我们现代大学生去担当。
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对三农问题的默然视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为三农问题,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大学生中可以来说百分之八十的来自农村。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三农的现状。可事实却是大部分同学却选择了抛弃农业、远离农村、脱离农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错误的引导,我们从小到达就被灌输了走出黄土地的思想,因而长大后总想脱离农村。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民以食为天”即农民才是粮食的创造者。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观点对人们的束缚。其次:错误的观念,大部分人总是把体力劳动与农业联系在一起,认为搞三农就是卖劳力,其实不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业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就拿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来说,很大部分有钱人却是农民。我们国家现在的目标就是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农业上。再次: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很多人把农村人和城市人划分了严格的界限,甚至在某些人潜意识里对其贴上了三六九等的标签,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思想糟粕,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改变,但改变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慢慢去引导去启发争取用比较短的时间去实现这种思想质的飞跃。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意识到三农问题形势的严峻,认真学习文化课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早日解决三农问题而奋斗,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振兴而奋斗,为早日实现现代化建设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