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9: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第一篇: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农村妇女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要培育妇女干大事的良好氛围;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

【关键词】 农村妇女;新农村建设;现状;作用发挥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后,在全国掀起了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这也是党和国家重视“三农”,关注“三农”的伟大决策。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形成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在全国各地都有大批的农民工涌进了城市劳动,进而许多农民家庭目前的现实状况成为:男人出门做工挣取更多的收入改善家庭生活,而女人则是留守家中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这工一项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广大的农民妇女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农村妇女的现状

目前,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需要,大批农民工都从农村的田间地头走了城市建设的一线,这也使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男人作为家庭中的顶梁柱外出务工,赚取家庭收入的大头,妇女则由于要照顾老人孩子,操持家务留守家中。这样一来,农村家庭中的农业劳动力大多以农村妇女为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想更进一步的实施和推行,长期留守在农村的妇女则成为这些工作的推动者和承载者。照顾老人赡养孩子促进家庭和谐的家庭事务,以及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家庭副业,如养殖、种植、家庭作坊、农产品加工、粮食深加工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农村妇女来承担着重要责任。

随着国家提倡的九年义务基础教育的深入开展,农村女孩子和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还可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多种手段进行学习,眼界拓宽了,所拥有的文化能力也促进了她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随着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干部以其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女性突出的亲和便于沟通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露出独特的优势。根据调查显示,愿意积极认真的参与基层选举和民主生活的妇女占了被调查妇女总数的75%,有意向竞选基层妇女干部的占到被调查的妇女50%以上。

二、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妇联组织不健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基层妇联组织带领农村妇女学习科技、带着致富、保护妇女的切身利益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另外基层妇联组织的职能

作用没有发挥好,服务水平没有跟上来。另外,这些基层妇联组织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支持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是制约这项工作发展的原因。

2、受陈旧的传统观念和性别意识制约

尽管现在社会妇女与男子的受教育及政治权利等方面是平等的,但是因为受陈旧的妇女天地还是在家里的三尺锅台边的观念影响,妇女不主事不参政的性别意识约束。不能将农村妇女的素质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出来。

3、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农村妇女自结婚后,一直就是围绕着家庭生活转,社会经验不足,对国家的法规政策不了解,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没有了解透,只是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活动,不能将思想和认识水平,提高到国家宏观政策和重大建设的高度来看问题,因此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她们的行动。

4、帮扶政策、技能培训不到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到的“发展生产、生活宽裕”的要求,是要求妇女带头发家致富,通过一些农业生产或者经济建设来实现这一目的。但由于创业初期没有资金,没有生产技能,所以会无从干起,不知道去做什么、怎么样做,这也延缓了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的脚步,使广大农村妇女的劳动力作用没有用武之地。

三、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法途径

1、培育妇女干大事的良好氛围

培育妇女也能干大事的良好氛围,大力支持女性的良好风尚,摒弃轻视女性、歧视女性的狭隘观念。要落实惠农政策,强化性别意识,在制定政策上要适当向女性倾斜,形成一个有利于发挥妇女作用的良好机制,为广大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要做好农村女党员的培养和农村妇女干部的选拔工作,为妇女参政打造广阔平台。

2、加强培训,提高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对农村妇女,要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全方面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和发展生产、发家致富的本领。第一,进行思念观念的引导和基础文化的培训。打破旧的妇女从属观念,让广大的农村妇女从家庭小圈子里走出来,参与到社会生活,新农村建设中来。第二,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农村妇女根据她们自身的能力、家庭状况等情况,进行种植、养殖、或者手工制作等等生产技能的培训,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帮助农村妇女将她们的能力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出来。第三,针对创业发展的农村妇女进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内容培训,让她们及时掌握国家的新政策,了解一些法律法规,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走得踏实平稳。

3、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步伐

一是针对农村妇女致富信息闭塞和种植盲目的实际,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为农村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外出务工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服务和便捷高效的实用技术指导。二是

建议制定相关政策,优先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妇女、女致富能手给予信贷支持,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村妇女从事的农业开发、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保证她们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发挥好科技推广、项目基地的示范作用。

【作者简介】

潘 青,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基础部,毕业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刘艳梅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

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经济部的老师刘艳梅,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既然它是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这20个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建设,而经济建设始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的体现。

新农村建设,它有多么重要呢?我们从三个层次去理解它,首先是微观的层面,它涉及到我们的食品安全,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人,农民要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还关系到我们城里人的食品安全。我们都关心我们每天吃的东西是不是都健康,从普通的食品到无公害的,绿色的有机的食品,我们吃哪一个层次的食品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从中观层面看,涉及到的是国家的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农民愿不愿意种粮,城市人民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呢?这都涉及到新农村建设。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新农村建设怎么样,农民能不能增收,而农民如果能够增收的话,这是我们国家未来扩大内需的一种潜在的强大的力量,而扩大内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根重要支柱。

在2013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它会聚焦在以下这三个问题,虽然文件没有正式地公布,但据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也是透露出这样的一个信号,我们2013年的中央的“一号文件”主要会聚集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深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经营体系有效的步伐;第二个方面,仍然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三个方面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在这一讲当中,我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的环境分析。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

我为什么要讲这三个部分呢?美国战略学家叫迈克尔•波特,他提出了一种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叫做“SWOT”的分析方法,这分析方法,最初,迈克尔•波特提出来主要是用来分析制定企业的战略,怎么样去制定企业的战略呢?要有内部分析,外部的环境分析,而“SWOT”这四个字母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4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的缩写,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内部环境要分析一下,它有优势,有什么样的劣势,外部的环境分析一下有什么机会和处于什么样的危险的环境状态下,从而制定出企业的战略。那么我们可以想想,对于企业,它要制定企业的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来说,其实我们也要有一个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把握,所以今天我们要讲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同样可以应用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看一看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我们从内部的环境来看有处于什么样的优势,又是有什么样的劣势。而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有哪些机会,同时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呢?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首先,从第一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的环境分析。先来看优势,新农村建设,今天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的新起点上,处于哪些优势?第一点,农民持续增收。而农民持续增收,它带来的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在稳步增长。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表,在2006年的时候,农民人均的纯收入迈向了三千元的大关,而2007年的时候就超过了四千元,而到了2011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6977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每一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地增长,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10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它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也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方面,我们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在稳步地提高,农村的经济结构在优化,在调整。以粮食产量为例,我们看这张图表,我们国家的粮食是已经达到了九年增产的一个好的局面。2006年我们还是在4亿吨的粮食总产量,到了2007年是5亿吨,等到了2011年我们就达到了5亿吨,还是在5亿吨以上,粮食每一年的供给都在不断地上涨,虽然我们的耕地面积在每年略有下降,但由于我们农药、化肥和机械设备的一些运用,劳动生产率在提高,所以我们的粮食的总产量还是每年在不断地上涨的。

而新农村建设的第三个优势,农村的社会事业在改善,而农村的公共服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实平时我们在听各种新闻,我们都知道,农村不管是农村孩子的义务教育,还是农民的养老保险或者是新农合和他的社会保障都较以前几年有了大幅度,非常明显的一些变化。

到了2011年,我国就有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还有3000万的农村的寄宿生免除了寄宿费,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劣势

那么,新农村建设又有什么样的劣势呢?集中的一个表现,它的生产要素在持续地流失,生产要素持续地流失,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为工业贡献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或者是人力资源,农村能干的、身体健康的这些劳动力都为城市、为工业做出了贡献,都涌入了城市;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农村贡献了稀缺的土地资本,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转转化为土地资本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资本又流入了工业,流入了城市;第三个方面,农村为城市贡献了宝贵的金融资本,如果说过去的这几十年,我们主要是农村支持工业在发展,到了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之后,农业继续为工业做着贡献,可以这样讲。我们现在的这种情况,这种生产要素持续地又涌向了工业和城市,如果最重要的这些生产要素都流失了的话,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谁来建设呢?

而这种要素的流失,它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现在都了解的,“空心村”和“老人农业”。可以看这副图,你看这个老人的年龄一看至少在60岁以上,而我们据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我们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是50岁了,在发达地区平均的年龄超过了60岁。过去的传统的精工细作的农业现在已经被懒人农业所替代的,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农业的科技的推广是很难的。这就是介绍的第一个部分,内部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机会

下面介绍一下第二部分,就看一看新农村建设,我们今天的外部环境是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机会,而我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劣势呢?

机会:第一个方面,经过30多年来的积累,我们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非常地稳定,在金融危机的时期,我们也平稳度过了这样一个艰难时期,随着人均GDP在增长,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逐步地增强,可以看这一幅图表,这是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一个总量,在2006年的时候,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也只有三千亿元以上,而到了2007年是四千亿以上,到了2010年就高达八千亿之上,而2011年、2012年财政对“三农”的补助都超过了万亿元以上,这就是我们的反哺能力在逐步增强。

第二个机会,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在加速,我们现在国家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这样的历史阶段,城市化的进程在加速发展。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率基本上是在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而到了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首次突破了50%,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通过这一张图表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化率是一个稳步向上倾斜的一个线条的显示。在这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劳动力转移,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外部的机会。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威胁

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呢?而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现在在全球化的这样一个大舞台上,我们的农业的国际竞争压力是在全面地加大。可以拿一个事件来说,我们的大豆产业,我们的大豆产业的国门是在2003年的时候在资本市场这个大门被打开了,我们就来回顾一下2003年春天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大豆金融战。

2003年的春天,美国芝加哥商品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大豆的价格在一路高涨,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它用一个英文的字母缩小(CBOT),在CBOT这个市场对国际上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具有绝对的一个控制的权力,因为国际大豆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就是以这个期货市场的价格为导向的,这个市场绝对拥有话语权,就在这一年,在芝加哥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大豆期货的价格一路高涨,达到了历史上的新的标准,受这个影响,我国的大豆价格也在一路高涨,中国的企业在这种狂热的暴利的驱动下,也急切地进入了南美去抢购大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一船的大豆,一周从南美运到中国,它获得的暴利就是五千万,而中国的企业正是掉进了这种狂热的资本的陷阱,大豆抢运回来了,等到2004年春天的时候,在这个期货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一路暴跌,中国企业陷入了困境,想要违约,但这个时候国际上

四大粮商,我们通常把它叫做“A、B、C、D”,A、B、C、D这两大粮商,他已经达成了一个同盟协议,不再跟中国违约企业来出口大豆,中国企业大豆的加工企业没有办法,为了避免倒闭,所以只有接受它的合资的命运,而且粮商又向中国企业要求索赔60亿高额的人民币,中国人民币为了避免失去原材料倒闭的这样的一个最坏的命运,只有接受了外资合资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一个事件,我们大豆这个产业的国门被打开了,外资从2003年左右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缓慢地,逐渐地进入了中国的农业产业领域。外资突袭式地敲开了大豆之门,可以回顾之下我们的大豆产业,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还是大豆的一个出口国,而在1995年的时候我们是大豆的最大的出口国,2006年,大豆是作为第一个品种与国际市场进行衔接,进行接轨的第一个品种。而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国就成了大豆最大的一个进口国,到了2008年,我们大豆进口的依存度已经高达了71%,而近年来国外的大豆加工企业也加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紧了在中国的收购。

所以我们现在的食用油,很多的价格在不断地上涨,价格定价的话语权其实还掌握在美国的手中,南美是种植大豆,而在中国是销售大豆,而这个话语的控制权、定价权其实就掌握在美国的大粮商的手里,这就是今天新农村建设面临国际上的一个威胁。

新农村建设今天更加具有紧迫性、重要性,因为如果我们过去的30多年,我们在工业领域,由于我们缺乏科技等方面的最先进的技术的支持,我们吃了亏,如果我们现在农业不投入更多的科技,不提高更多的劳动率,在未来我们农业的产业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

在这样的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之后,进入第三个方面,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怎么样来建设新农村呢?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先从空间的视角看,空间的视角是农村,农村,我们说今天一定要要素集聚化,要素的集聚化,如农村的土地和人口,它需要在空间的节约利用,而空间让它形成一种集聚的话,形成一种规模的话,这个时候,它的资源的利用的效率能够提高。第二个方面,主体的视角,谁来建设新农村呢?主体应当是农民,农民怎么办呢?农民今天需要组织化,这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第三个方面是从产业的视角来看,产业涉及到是农业,而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的产业化,分别来看这三个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要素集聚化

要素的集聚化,我们可以想一想,城市为什么经济繁荣起来呢?是不是各种生产要素全部集聚在城市。土地、人口、资本这样的关键要素集聚在了城市,要素集聚带来的是区域的经济的增长。而农村呢?农村是资本匮乏的区域,各种生产要素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缺乏了。

而我们要实现的目标,中央已经提出来,我们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生产要素要能够自由地流动,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由地流动呢?如果这些生产要素在城市获得的资本回报率更高的话,怎么样它能够流向城市呢?

今天,农村的生产要素就需要重组。而农民生产要素重组的体现就主要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人口的集聚化,要建设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让这些小城镇在大城市、大中城市和农村之间架立起一座桥梁,这些小城镇接受了大中城市的辐射,接受了大中城市的技术和资本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外流,同时它又对于广大农村的腹地又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扩散的作用,这就是中小城镇,它应该发挥它的这样一个作用,让人口集聚在小城镇,把小城镇发展起来,小城镇发展起来,它会吸收各方面的要素,进入了小城镇,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土地要规模化地发展,而土地要规模化,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土地要流转,如果现在仍然是一家一亩三分地,就没有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的经营。所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相适应。

改革最初我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的年代,它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过了30多年之后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了之后,你这个时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解决不了农民的富裕问题,所以必须要规模化地经营,这是土地要流转。

土地要流转,它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在农民之间、私人之间的流转,可以通过中介组织之间的流转,最优的发展方向,有效率的一个发展方式是应该通过市场的中介,政府搭建起这样的一个流转的平台,通过市场这样的一个中介组织,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

而农民土地流转的好处,它就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每一个农民,他的种植的面积在增大,农民增收,农民种粮不就有积极性了么,农民种粮有了积极性,才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另外,现在今天的农业我们需要说的是现代化的农业,而现代化农业,它要求规模化,要求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化,不管是科技产业市场还是机械化,哪一方面能够离开土地的规模化呢?都是需要在土地规模化这样的基础上来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而我们今天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达到了从前所未有的这样一个程度,我们都希望能够吃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而农产品的这种标准化也需要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和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农民组织化

第二个方面,新农村建设要农民的组织化。我们再来简单地想一想,城市的居民是不是一般,我们要有工作,有工作是要有一种组织,你个人对于组织有一种依赖性,这个社会的竞争就变成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我们个人,你依赖于你从属的这样一个组织,不管是你企业的事业,或者是行政部门,你会依赖于你的单位,你有一种安全感。

但是你想一想,农民呢?农民他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吗?农民没有,特别是我们的税费改革取消之后,基层的政权处于比较涣散的状态,农民,他没有一个组织,而农民没有组织的结果是农民要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小农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这个结果是农民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在这个大市场当中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所以才会产生农民辛辛苦苦种的一斤蔬菜,甚至卖到6、7分钱的状态。现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就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而农民要组织起来。从理论上来说,企业为什么存在,组织为什么存在呢?组织存在是把若干要素的所有者组织起来来参与市场的交换,目的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今天我们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是让农民在这个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今天我们有研究者就提出来要“村庄的企业化”,什么是村庄的企业化呢?比如说在一个有2000人的村庄,这个村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是他成立了自己的一个现代的企业,这个时候,农民就成为了这个企业当中的一个成员,他成为了一个产业工人,这样的好处,农民获得了不同方面的收入,他有土地的收入,他有入股的收入或者他还有打工的收入,而农民对这个组织,他就有了一种依赖性,他有了一种保障,而这个企业,他可以运用的是村庄的廉价的土地或者是农村还有劳动力,这个企业也发展起来了。

所以我们看这两幅图,我们看到的这两幅图是江苏的一个农村的画面。我们看到,他们居住的环境已经是我们城里人所项目的生态化的乡村,环境非常地优美,而这幅图是农村的社区活动中心,像城市的六星级酒店一样,这就是我们村庄的企业化之后,我们就是要用财产的一种契约关系来代替过去的行政的权力关系,农民,土地入股,进入了这个企业,成为了股民,这就是财产的一种契约关系,替代过去简单的这种行政关系。而农民要把它组织起来,要建立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这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也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民组织起来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我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在2007年才颁布,从2007年我们才从国家法律的层面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个认可。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最初,就是要为农民服务,要为农民服务的利益而服务的,但经过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对于国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他们也面临了一个困境,这是生存市场化的一个问题。农民的专业合作社想要做得更好,想要和市场接轨,在国际上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必须要市场化,双方面的这种目标,一方面要为农民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是要市场化这样的接轨。

正是在世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一个发展的大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从诞生之日起,它体现的一个理念是为农民合作的这样一个理念和市场化理念的统一。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而据农业部的同志们也介绍说,没有想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经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出乎我们的意料,发展得非常快,这也是把农民要增收致富,把自身的积极性,把它完全地给调动起来了,所以说近几年来看,我们每一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速都是很快的。基于这样合作的理念,也是基于市场的这种理念,因为我国的合作社,因为是刚刚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我们现在处于的这种阶段还是规模很小,数量很多的阶段,甚至有的地方是不完善的,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像国外的这样的趋势一样,是逐渐地兼并、重组,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甚至专业合作社能够代表农民,代表国家的利益,走入国际市场展开竞争。

(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

第三个方面,新农村建设,农业要产业化。农业要产业化,我们简单地理解,农业怎么样实现它的产业化呢?国外有学者是这样提出的,农业的产业化,农业要把它打造成为第六产业,什么是第六产业呢?我们想想,1+2+3=6,而1×2×3=6,这就是要把农业的产业链条再延伸,把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到加工领域,延伸到商业领域,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要实现的是产供销、农工商的一体化。

农业要实现它的产业化,基础是什么呢?基础是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而农业产业化的支撑是科技化来引导,信息化来支持,它的核心是一体化经营,社会化的服务,这三个方面。

我们就分别再来看一下,区域化的布局和产业化的生产,我们可以看这张图表,这张图表是我国“十二五”当中规划的“七区二十三带”,我们有不同的区域,它形成了这七大区域,它有甘肃新疆的区域,南部长江流域的区域,东北部有东北平原的区域,为什么它把我们在国土面积上,把不同的农作物产区划为不同的区域呢?目的就是要发挥这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怎么样去发挥呢?不同的区域,它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它适合种植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气侯条件,把这个地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它适合种植什么呢?这样就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又发挥它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怎么发挥呢?形成了一个区域有规模化,规模化之后,我们就讲规模报酬递增,而规模化之后,它的成本是递减的,通过这种规模化,通过这种产业的集聚,它就会产生一个竞争优势,所以进行我们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从国家的布局来看,要有区域化的布局,而区域化进行布局之后就会带来大规模的产业化的生产,这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是农业进行产业化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方面,要有科技化来引导、信息化来支持。从国际的范围来看,在农业领域具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代表性的,首先是美国,美国今天的农业都是信息化的农业,是精准定位的农业,各种信息产业、各种信息高新技术都已经进入了农业领域,所以在美国,如果你作为农民,可以做一个“傻瓜农民”,因为只要你点击计算机,你就什么都一目了然了,你点击计算机,网络会告诉你气侯怎么样,未来的天气是怎么样,期货市场会告诉你你应该去种植什么,什么产品在什么时候价格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而计算这个网络,它同样也会告诉你,它们的这种信息化程度可以达到这样,你田地里需要施多少肥,用多少化肥,用多少农药,什么地方有虫害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精准定位就会告诉你,把准确的化肥料或者是准确的农药施在田里面都可以了,不用人工,全部是程序化,做起来就非常地简单,而这种精准定位的农业,它带来的好处是保护了自然环境,农药不过多地使用,化肥也不过多地使用,适量应用,节约了资源,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而美国的这种精准农业定位的这样一个前提,它高科技,GPS或者是网络、计算机各方面的高新技术都应用上去,所以它才会形成今天美国的农业,可见,农业和工业之间它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你工业在发展,你的信息技术在发展,它会带动了农业的大幅度的进步,这就是美国今天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农业,是从田地到餐桌一体化的一个农业发展模式。

另外,可以再提一提的是,在世界上的农业领域还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是荷兰。荷兰,我们称它为“创意的农业”,为什么说创意的农业呢?因为农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它融入了自己的文化,融入了它自己的创新,通过了文化、创新形成了它的创意农业,荷兰这个国家,国度很小,它的国土面积只有重庆一半的国土面积大,但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农业的出口大国,它们的主导产业,也是在农业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的。

而它们主要是鲜花出口,荷兰的鲜花出口在世界上的出口量也是最大的,荷兰的郁金香,这是荷兰有着悠久历史的这样一个种植郁金香的文化传统,它们每年3月到8月有一个郁金香季,通过郁金香这种文化作为载体,把它们的农业引入了世界,荷兰的农民非常讲究的是精益求精,不仅仅它是以种植为导向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市场、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市场上对鲜花,你的客户,你需要什么时候花多,你需要什么颜色的,你需要什么样的品种的,农民完全都可以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为你提供出它们的产品。

另外,以色列,以色列这个国度,它的著称是“节水农业”,这种“节约农业”,他们主要有一个滴灌技术,这种滴灌技术的应用为沙漠农业提供了基础性的一个技术支持,滴灌技术是以色列,犹太的夫子,他们两个人发明创造的,但后来这种滴水灌溉设备的发展使得以色列的沙漠农业也走向了世界,在世界站有一席之地,所以在国际的这些现代化农业的引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之下,我们国家的农业的发展方向也应该向这样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在去年,在2012年,我国中央对农业的“一号文件”,要以科技来指导我们的农业发展。

我们再可以看这一幅图表,这个图表是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这个水稻循环经济,它是黑龙江佳木斯和美国的一个企业合作的一个循环经济的项目,它也是世界首创,之所以说它世界首创,主要就在于它一粒稻米可以加工出来30多粒产品,是不是很难去想象,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撑,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一粒稻米,它能加工出30多种产品来,首先从育种的环节,优质的种子,然后通过订单农业,水稻的加工形成了两种品种,一种是糙米,一种是稻壳,那么这种糙米经过加工之后形成优质的品牌米,品牌米有机的产品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另外碎米经过一系列加工又形成了米淀粉、蛋白质等一系列的产品,而这个稻壳通过稻壳灰蒸汽,它可以发电或者是谷维素这种产品,其实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循环经济,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链当中,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在增加,各种各样的产品就被加工出来了,不管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的现状来看,农业要融入科技,融入信息化,这也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同时,它也验证了一句经典的观点,这就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舒尔茨,他曾经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传统农业不能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现代农业同工业一样,同样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其实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一个县,一个村庄,如果它的农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化,而且农业又有了科技信息化来支撑的话,它同样可以为这个县域,为这个省,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现在都知道山东的寿光,山东的寿光不就是蔬菜么,它的蔬菜到了今天已经打造成了一个蔬菜的产业集群,国外很多种子的加工企业都进入了寿光,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而寿光每年举行的博览会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就是产业化。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要打造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农业的产业集群,我们经常说的是工业产业集群,但农业发展出来了之后,它同样也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荷兰的鲜花的产业集群,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也同样可以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吗?

第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它的核心主要是一体化的经营和社会化的服务。我们举一个案例来说,我们曾调研过四川的一个农业公司,叫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意,它的企业的名称就叫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的一个产品是猕猴桃,我们一般吃的猕猴桃的颜色是绿色的。而这个公司,它在新西兰引进了一个新品种,黄肉品种,猕猴桃的肉的颜色是黄色的,黄肉型的猕猴桃,这也是它的一个品种的专利,而这个公司的目标是要实现品种的专利化,品种作为国内唯一的这样一个企业,它要品种专利化,种植要标准化,物流要专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业化,原因它要销售是全球化,因为它要销售全球化,而水果这样的一个品种,它需要保鲜,怎么能够把新鲜的水果运到国外,所以,它也需要物流的一个专业化,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标准的定位,中新公司在经营模式上也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创新和一种经营模式。

我们看这张图式,在这个地区,我们首先把农户组织起来,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成立了农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一土地入股,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然后这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再和中新公司进行联合,农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是30%的股,中新公司入股是70%,这两个公司再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因为它有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而不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中新公司联合又成立不同的股份合作公司,现在它大概有7、8个这样的股份合作公司,这些股份合作公司的任务是要建标准化的种植园,这些标准化的种植园谁来种植呢?它又反包给农民,让农民来种植,反包给了农民,然后这些股份合作社再进行股份的联合成立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它获得了终端的利润,这个终端的利润然后再按股进行分配,给这些股份合作公司按入股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是它的一个经营模式,它怎么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呢?因为它以土地入股,农民通过这个股份他获得多少收益,和他的利益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把这些种植园反包给了农户之后,这些农户就非常有积极性,很好地去维护这些种植园,能够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另外,农民,他合作之后,土地的股份合作社又成立了一个监事会,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民为主导的这种监事会又对股份合作社又有一个监督的作用,这样它就把农民的利益和中新公司的利益捆绑到了一起,如果我们以前有的那样一种模式是农户和企业之间联合的模式,农户和企业的联合模式,它的不利之处是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再有是合作社和企业之间的联合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模式,它也有它的弊端,怎么样能够达到双赢呢?中新公司的这种成功的模式的方式就在于它是农户,加上农民自己的组织合作社再加上公司,这样形成的一种产业化的一体化的一个模式的方式,它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这个企业也获得了自己的更多的一个利润,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所以,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式是要农业的一体化的经营,农业的产业化,产供销,农业、种植业再加上加工业,再加上商业环节,这样的一个一体化的经营。这个就是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一个内部环境,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外部的国内、国际的竞争环境,而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宏观的战略取向,在农民,以土地和人口为载体,怎么样把它集聚化。集聚化、规模化带来的一个成本的优势,这样,外部的资本、城市的资本更愿意进入农业的领域,而农民需要把它组织起来,把农民自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农民的一个主导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把它发挥出来,而对于农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业来讲,在国内、国际的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农业怎么样更好地实现它的产业化,怎么样融入科技、融入信息,让我们的农业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也能够站有一席之地。

以上,就是今天这一讲所要讲的内容,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做一个总的概括性的介绍,好,谢谢大家。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以攀枝花西区**镇为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镇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农民要增收,整体面貌要改善,必须以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结合西区**镇具体实际,科学地制定农村发展战略。

一、攀枝花市西区**镇基本情况

**镇位于攀枝花市西端,地处横断山区金沙江畔。金沙江由西向东纵贯全境,东起新桥与东区银江镇毗邻,东西长21.3公里,南北宽5.2公里。**镇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雨量集中,冬无严寒,日照充足。**镇面积为117.4平方公里,占攀枝花市西区国土面积的80,辖10个行政村(新庄村、大水井村、**村、金家村、苦荞村、经堂村、烂坝村、庄上村、大麦地村、竹林坡村),56个农业合作社,5个社区居委会,86个居民小组。

**镇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煤炭资源4.8亿吨,水泥石灰石近6亿吨,溶剂石灰石3亿吨,汉白玉5700余万立方米;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占地面积1168.2公顷的24万余株野生苏铁,享誉中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龙洞石林、新庄溶洞、平江天主教堂、竹林坡森林公园、503地下战备电厂、傈僳族风情游,尤其是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漂”的中国攀枝花国际长江漂流基地,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镇2005年社会总产值超过18亿元,是十五计划中2005年计划数8.7亿元的两倍多。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5979.75万元,完成了十五计划4813万元的124;乡镇企业总产值178200万元,完成十五计划82845万元的215;财政收入640万元,完成十五计划598万元的107;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以上,完成十五计划3500元的108。免征农业税,实行“零”税率,农民负担减轻,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沈西林1964.7男四川邻水人西南林学院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分析**镇各村经济状况可知:①各村之间经济差距较大,尤其是少数民族村较为落后。其中新庄村,大水井村,**村位于城乡结合部,较为富裕。大麦地村,竹林坡村海拔较高,相对闭塞,较为落后,其它村经济处于中等水平。②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务输出和农业生产。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从土地上获得的农业生产收入相对较少。③农村经济发展以传统农业模式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相对较少,农业结构不合理。④教育落后,缺乏人才。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⑤各个村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攀枝花市西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改变农村面貌的重大举措。**镇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实现**镇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1、工农互促,实现均衡发展

为了实现工农业的均衡发展,增加农业产值比重,需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让**镇在优先发展工业的同时,农业也能够在工业的带动下,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从而让两者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为**镇的发展做出贡献。

2、城乡统筹,保持社会稳定

**镇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村面貌变化缓慢;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市的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制度健全,农村则相对滞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点,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财政支出结构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中心,抓住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条主线,大力调整、优化

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改善**镇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构建**镇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民族共存,创建平安社区

**镇属于多民族聚居区域,全镇共有汉、彝、苗、傣、傈僳等14个民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发展水平高低不同,部分少数民族村地理位置偏僻,离城镇中心较远,交通不便。其中大麦地村海拔在2000米左右,以傈僳族、苗族为主,属于山区。**镇在建设新农村的规划中,政策、财政资金应当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村,特别是向大麦地、经堂、庄上三个村的倾斜力度,帮助少数民族村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生活质量,使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创建**镇社会稳定、治安良好的有利环境,确保**镇平安、祥和的局面。

4、调整结构,建设现代农业

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之间缺少科学规划,比例失调,内部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农业产值的增加。根据市场的导向与需求,积极调整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已经成为趋势。在**镇,山多、宜林地广,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扩大经济林的覆盖范围。以经济林基地为依托,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步伐。同时,推广林下种草养殖、圈养,改变畜牧业的传统养殖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改变农业发展的落后面貌,增加农业产值比重。

5、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镇资源优势明显,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对**镇的发展十分有利。但是很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性的,随着开采量的增加,储量会越来越少。在发展过程中**镇就是要跳出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上,要着重在生态农业方面下工夫;在工业上,**镇要充分利用好二次资源,对于钢渣、铁渣、煤矸石、粉煤灰的利用,要积极提高技术含量,提取其中的稀有金属和有用成分,提升综合利用价值。对于尚未开采的矿产资源,本着循环经济的“三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利用原则和再循环即资源化原则,做好统筹规划,积极延伸产业链,建立工业发展的循环体系与机制。

6、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地增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镇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手段,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缓解并逐步缩小。

三、**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机遇

(1)党政支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完成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必然会得到上级党和政府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镇可以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有利时机,用足用活国家相关的财政、税收、农业等各项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产业布局、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配套政策体系,营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2)农民参与,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农民得到实惠。因此广大农民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资源优势,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镇在生物、旅游、光热、矿产等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长远的角度来研究**镇的资源优势,实施开发与保护并举,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源经济价值,必然会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4)交通便利,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川滇边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四川及内地南下滇西北、滇西南以及东南亚的必经通道和桥头堡。如今,作为西区唯一的乡镇,**镇铁路、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5)工业反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镇工业产值高,利润丰厚,为财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指引下,使**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获得了资金保障。

(6)攀枝花市场和川滇市场,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首先,攀枝花市属于工业型城市,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攀枝花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非常大,市场前景广阔。**镇发展农业产业时可以就近解决产品的销售问题,占领攀枝花市场。其次,由于**镇位于川滇两省交界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农产品可以直接运输到云南、四川的各大中城市。

2、**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村际发展不均衡。**镇共有10个行政村,56个农业合作社,各村之间发展不均衡,差距较大,需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规划。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镇除**、新庄、大水井村状况相对较好外,其它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比较薄弱。

(3)村落分布零散。**镇村落分布零散,除少部分地势平坦的地方人居稍微集中外,其他地方居住分散。而且,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房屋和附属设施建设布局也很不合理,需要统筹规划。

(4)农民收入差距大。首先,村际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较突出,**、大水井、新庄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4400元,而大麦地、竹林坡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至今仅为1000元左右,各村之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相差很大。其次是表现在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镇既有资产逾千万元的农民,也有至今没有摘掉贫困帽子的。

(5)劳动者文化水平低。由于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以中老年为主,这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6)土地自然条件差。一是坡度大,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二是石漠化现象严重,土质差,土壤肥力不够;三是引水灌溉困难,土地缺水严重,靠天吃饭,对农业的发展形成制约。

(7)水资源制约农业发展。**镇10个行政村中,有8个行政村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缺水问题,致使一些季节性的农作物难以种植,粮食产量增加缓慢。

(8)污染问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镇农业的污染主要是大量施用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镇的工业污染则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破坏。污染问题对**镇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餐饮业产生强烈的冲击,导致**镇的经营业主存在着在此地挣钱,到别处消费的现象。这对**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制约。

(9)经营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镇存在着经营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具体表现在:在农业上,以传统农业和小农业为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在工业上,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企业存在资源浪费严重、产业链延伸受阻的困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要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上档次,更谈不上形成知名品牌。

四、**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使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教育、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

按照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及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镇的实际,提出**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具体如下:

(1)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及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实事求是。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镇实际,因地制宜,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以谋求当前发展的同时,要考虑资源消耗的过程中以及耗竭后的持续发展。

(5)系统工程。用系统思想,可以把**镇分为三个层次:

一、新庄、大水井、**三个村,位于河谷地带,距离城市最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可全面进行城镇化建设。

二、金家、苦荞、经堂、烂坝、庄上五个村,距城区稍远,经济发展居于**镇中等水平。该区域应以农业为主体进行建设,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大麦地、竹林坡两个村,位于山上,距离城区较远,经济发展落后。由于人口不多,可以进行搬迁,与其它村合并,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三个层次的逐步推进,实现**镇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2、**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3、**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体系的构建

(1)**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对各项成效进行综合考评。总的来说,**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评指标体系是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镇具体情况和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制定了36个具体评价指标,并将各指标按具体值划为初、中、高三个等级。

“生产发展”,包括乡村经济总量增长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劳动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GDP和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项。

“生活宽裕”,包括电力入户率、生产用水满足水平、饮用水合格率、有线电视入户率、电话入户率、农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镇村卫生所达标率、社保覆盖率、医保覆盖率和农村商务网点建设12项。

“乡风文明”,包括合法生育率、村级文体设施建设率、素质教育培训率(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高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大学入学率)、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五好家庭、文明户和宣传工作、邻里关系7项。

“村容整洁”,包括农户室外道路硬化率、排水管网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公共照明率、绿地率、农村能源建设(沼气、太阳能等)7项。

“管理民主”包括党支部建设、各项制度建设、村务公开满意度和群众参与度4项。

新农村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时期的不同,标准也可能不同。在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权威的范本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必须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制定适用于**镇实际的执行标准。

(2)**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体系的实现途径

由于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镇各村建设新农村的起点不一样,因此各行政村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也应不同。为此,我们把**镇辖区内十个行政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新庄、大水井、**村;第二层次:经堂、金家、苦荞、烂坝、庄上村;第三层次:大麦地、竹林坡村。第一层次的三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高级标准,第二层次的五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中级标准,第三层次的两个村用五年的时间达到初级标准。

五、**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规划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五通

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目前,**镇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重点是五通问题: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话、通网络。

(1)通水。①四个小型灌区建设。包括:梅子箐灌区、龙洞灌区、大箐沟灌区和烂田湾灌区。主要新建渠道15km,管道8km,其中大箐沟灌区主要解决金家村和苦荞村用水,梅子箐灌区解决**村用水。②严重缺水村工程建设。拟在竹林坡、金家、苦荞和烂坝4个严重缺水村新建工程315处,其中:新建山平塘8个,扩建2个,新建蓄水池305口,开挖渠道27公里,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来解决以上各村的用水问题。同时改造其它村的用水设施,确保村民用水安全、卫生。

(2)通电。在完成39个农业合作社的电网改造的基础上,要筹集资金,尽快完成其余17个农业合作社的电网改造。确保全镇生产生活用电安全、稳定。

(3)通路。①庄上村:规划公路12km,连接村委会所在地与504电厂专用道路。②经堂村:规划公路4.5km,公路通过农村社区,与504电厂专用道路相连。③烂坝村:规划公路2.5km,与310省道相连。④苦荞村:规划公路4km,连接村委会与农村社区,并与310省道相连。⑤**村:规划公路2km,公路通达农村社区,与310省道相连。⑥大水井村:规划公路3km,公路通达村委会,穿过攀钢弃渣铁路线与310省道相连。⑦新庄村:规划公路2km,公路连接农村社区,并穿过攀钢弃渣铁路线与310省道相连。

(4)通话和通网络。目前,除新庄、大水井、**三个村部分电话和有线电视基本开通外,其余几个村均未全面开通,阻碍了农村信息交流。在尽快解决新庄、大水井、**三个村通电话、通网络的基础上,加大对其它村的电话、电视、有线广播的投资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内,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

2、**镇农村社区(村庄)建设

坚持城乡整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尊重农民意愿,以社为基本单位规划农村社区的原则,按“农村五有”标准进行建设:

(1)有标准房。①方案一:占地326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46m2,生产、畜禽舍占地180m2。住房建筑面积约180m2,适合4-6人的家庭,人均生活居住面积达30m2。总投资约12万元人民币。②方案二:占地278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26m2,生产、畜禽占地面积152m2。住房建筑面积约150m2,适合5人以下家庭,人均生活居住面积30m2。总投资约10万元人民币。③方案三:占地面积220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118m2,生产畜禽舍占地102m2。住房建筑面积约120m2,适合于4人及以下家庭。总投资约8万元人民币。④方案四:占地面积180m2。其中:生活居住占地90m2,生产畜禽舍占地90m2。住房建筑面积约90m2,适合于3人及以下家庭。总投资约6万元人民币。

(2)有垃圾填埋场。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一方面要通过燃烧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对不能燃烧的垃圾要进行填埋。各行政村要选择距离农村社区较远、荒凉、方便倾倒,且距水源较远的地方建设垃圾填埋场。对垃圾实行统一处理,确保农村清洁卫生,村容整洁,给村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3)有聚会馆。每一个行政村修建一个聚会馆,用于村民开会和技术培训。

(4)有娱乐活动场所。各村可以建设公共活动场所,用于满足村民娱乐活动之需。村民闲暇时可以在活动室打牌、下棋、看报等,在活动场参加体育锻炼,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5)有社会服务网。各中心农村社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提供农村医疗、卫生、商业、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第一年选择庄上村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庄上村有244户,916人,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且建有一定规摸的优质芒果基地,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条件相对较好,可先进行试点建设,起示范作用;第三年选择苦荞、金家、烂坝、经堂四个村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因为这四个村的人均纯收入均在4000元左右,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第五年全面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3、**镇新农村的产业发展

(1)**镇新农村的农业产业发展。首先,**镇党和政府应对其进行宏观指导和统一规划,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镇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壮大芒果主导产业。其次,要促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要求规模经营,就必须实现分工细化和生产专业化。在稳定土地承包制基础上,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实现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使土地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或龙头企业手中。

(2)**镇新农村的工业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利用**民营经济创业园区,加大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②发展优势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及焦化工业、钒钛钢铁工业。③积极发展建材产业。

(3)**镇新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①大力发展旅游业。②积极发展物流产业。③加强商贸服务行业的建设。

4、**镇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

(1)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工作

(2)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

(3)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5、**镇新农村的管理民主化建设

(1)强化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民主管理的自觉性

(2)明确主要事项,切实增强民主管理的针对性

(3)健全组织网络,切实做到全员参与民主管理

(4)实行多层互动,切实提高民主管理的运行效果

(5)加强监督约束,切实保障民主管理顺利实施

6、城乡统筹的实施方案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2)统筹文化教育。①统筹教师待遇。②统筹教育布局

(3)统筹医疗卫生。①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②多渠道解决医护人员不合理配置问题。③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

(4)统筹社会保障

六、**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1、**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解决的问题

(1)资金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工作量大、周期长、投入多的工程,资金筹措是关键,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资。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普通较弱,如此庞大的工程,单靠农户自筹远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同时不少农户不愿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投入。如果片面加大建设力度,全面开展建设,那么资金严重不足,势必导致损农伤农的事件发生,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可按“财政 农户 银行”的模式筹集资金,三方各解决一部分。另外,可以实施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获取资金,补充农村建设资金不足。

(2)科学规划问题

农村社区规划和产业规划,应与各个村的实际相结合,不能搞一刀切,应统筹兼顾,分类实施。

(3)土地利用问题

要本着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少占土地,多占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4)消费水平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应考虑农民的消费承受能力。如电话线、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接进村庄,农民使用很方便,但不能强制使用。只能在生产发展,收入增加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让其主动接受。

(5)农民意愿问题

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方案选择和实施途径上,要尊重农民意愿。

(6)污染问题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和石灰石等资源。建有多家煤矿、焦化厂、水泥厂、火力发电厂等企业,这些企业排出的“三废”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目前,要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可以对货场实施半封闭、封闭管理,并定时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对矿物运输车辆进行遮盖处理;另外,对生产企业还须实行技术改造,降低“三废”排放,为农业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措施

(1)统一思想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期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和政府都应有一个清醒认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均衡发展,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要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和谐农村社会。

(2)加强领导

**镇各级领导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意义,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途径,要身体力行去参与和组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氛围。首先各级党政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组织制定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第三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组织和领导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第四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要善于总结新经验、认识新事物、树立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培训教育

首先,必须加强对干部和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群众的培训教育,用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前景来激励他们积极配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促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成功。

(4)科学规划

在不同区域、不同乡村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是资源因素,包括土地资源、水电资源、生物资源,这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第二是市场环境,包括乡村的区位、交通状况、产品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这是选择产业的重要依据;第三要考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能脱离经济现状去选择项目,不能超过农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去超前发展;第四要考虑农民的综合素质。

(5)分类指导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对新农村面貌的完整描述,是一个目标系统。分类指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区域特征下的乡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同区域的乡村应有不同的建设内容与标准;二是对农业产业的选择进行分类指导,可按照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物流业、旅游业、商业等不同类别,从规划上、技术上、管理上、经营上进行指导;三是对农村公共设施、住房、庭院等实施指导,考虑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要求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四是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行指导。通过分类指导,实现目标系统的协调、均衡、统一。

(6)合理移民

村落分布零散,村民居住分散,少数地方居住环境恶劣,影响**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对生存条件太恶劣的乡村,必须结合各村实际,区别对待,有步骤地、分批地进行移民。

(7)加大投入

农村的经济是很脆弱的,它需要外部力量的注入。在**镇,许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政府从各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首先是资金上的扶持,许多农户有强烈的致富愿望,有些农户可能选中了发展的项目,无奈自有资金不足而无法启动。对这些农户,应该为他们出谋划策,通过短期的、长期的,专项的、银行贷款的、社会的,有偿的、无偿的、优惠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要尽一切努力帮助贫困农户解决项目启动资金问题,帮助农户发展经济以尽快摆脱贫困。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城乡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政府在宏观政策上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财政支出上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其次要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加快农村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强对农民的各种培训,让农民掌握与生产相关的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谋生能力。第三要加强对农村的人才支持力度,从政策上鼓励有技术、有专长、懂管理、善经营的各类专门人才到农村去发展事业。在相对封闭、落后的山区农村,要有意识有目的的培育一批技术能手或专业大户,以对一般农户起示范带动作用。在当前形势下,推出对农村的优惠政策,以工补农,加大投入,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8)政策配套

政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针对**镇的实际,要推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推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土地流转政策;推出有利于发展农村教育、人才流向农村的各种优惠政策;建立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服务体系;建立农村自身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9)龙头带动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要积极培育扶持专业大户、产业大户,使他们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对村中的能人要进行鼓动激励,主动帮助他们选项目,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上进行扶持,从管理、经营、市场等方面为其排忧解难,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成为技术骨干、经营能手、致富标兵。用事实说话,用发生在农民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去开导农民,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到启发,不再为产业发展犹豫不决。通过模仿、学习,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来。同时依托以专业大户和产业大户为骨干、一般农户为成员的经济合作组织,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把专业大户或产业大户培育成龙头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实行公司化运作。

(10)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通过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实现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话、通网络)、五有(有标准房、有垃圾填埋场、有聚会馆、有娱乐活动场、有社会服务网),让农村成为“童年有所乐、少年有所教、青年有所学、中年有所事、老年有所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篇: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一、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妇女在农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妇女不仅是家庭主妇,更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河南省许昌市在农业一线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中妇女占到65%以上;她们在维持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文化水平不高

尽管许昌市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现阶段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高。除了因为传统的“重男轻女”(多数农村家庭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会选择首先让儿子而不是女儿上学)等原因造成农村妇女受教育水平偏低、与男性相比差距较大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年轻女性和素质稍高的妇女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基本上不是文化水平不高就是年龄偏大。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据全国妇联开展的“万名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得知,农村妇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小学”占25.8%;“高中及中专”占16.1%,“没上过学”的占6.3%,“大专及以上”仅占1.2%。

3.农村妇女自觉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意识差

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既要侍候老人、抚养孩子,又要下地劳作,很少有空闲接受科学知识和技能培训;还有部分农村妇女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影响,处于“种种田、做做饭、打打牌”的生活状态,不愿尝试高效农业项目,不敢涉足发展领域,不能开辟致富新路。

4.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较低

由于针对农民的培训机构较少、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机制不太健全和传统观念影响等因素,农村妇女参与培训的比例偏低。在许昌市农广校2010年组织的16批下乡进村培训中,只要是在乡(镇)以上部门进行培训,参训人员86%以上都是男性;在村内组织培训时,不耽误做家务与带孩子的前提下,女性参训者才会接近40%。而许昌市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1.5万余人,妇女参训比例不足30%。

5.培训质量不高

在乡镇,大部分农村妇女参加的技能培训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因受到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及单一的技能培训,大部分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6.培训需求多样化

去年许昌市农广校针对阳光工程培训所作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烹调营养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需求比例提升,其中尤以子女教育和健康知识为重。这说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将成为今后农村妇女培训的新需求。

7.培训资源有限,政府对农村妇女教育培训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也不健全。政府在对农民进行的教育培训中,缺少针对农村妇女提供专项培训基金的项目。

二、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把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模式。农村妇女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请”农村妇女来参加培训。要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使农村妇女充分认识到接受教育培训的好处,激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热情。

2.广泛宣传,典型示范,转变农村妇女培训观念

以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女农民”,进一步宣传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生活、做出新业绩,并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激励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3.增强农村妇女参加培训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世界银行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育,农业产量将提高7%~22%。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妇女的思想认识,让大家认识到培训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妇女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主要任务,需要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可以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要使广大农村妇女逐步树立不等不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她们开阔眼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坚定学习和培训的信心。

4.结合农村妇女生产生活实际,培训形式多样化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村妇女不愿接受时间多于一周的培训,超过80%的农村妇女不愿参加付费培训。相比男性来说,农村妇女需要考虑家庭、安全等多种因素,更倾向于“方便不麻烦”的培训模式。因此对农村妇女的培训一定要注意针对她们的特点,把握女性的成长规律和教育需求开展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的受训比例。例如在培训时间上,要尽量缩短,以开办短期班为主,还可以灵活设置各种时间段,方便女性兼顾家务;在培训内容上,要多选择那些比较简明易于操作的,以顾及不少女性难以投入更多精力的现状。要针对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择业竞争能力。

5.结合时代发展,培训内容多元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进行培训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过于强调技术培训,忽视了对农民尤其是女性农民的心理指导、健康指导和生活指导等。为了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应结合技能培训注入文化元素,增添法律、艺术和健康知识等课程;从而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增强自信心,增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促进和谐、卫生、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因人而异,培训层次多样化

结合当前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与培训需求的差别,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妇女提供符合其诉求和能力的培训服务。围绕不同时期的农村、农业重点,分类指导,分类施教,确保培训效果最大化。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农村女青年,要针对她们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的优势,开展贴近农业发展实际的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培训,建立起一支充满活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7.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和子女的教育相结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关注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农村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教育子女和管理家庭收支的主要职责,所以她们的教育程度决定了其家务管理效率和家庭经济与发展的统筹规划能力,间接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

8.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

要从培训的指标、资金和师资等方面保证妇女平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应保证农村妇女占相应比例;要落实好培训经费,确保资金到位。

总之,女性不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也不应该只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是她们的权利。通过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不但能实现广大农村妇女求知识、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的愿望,也使她们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和释放,增强参与、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许昌市分校

梁宝锋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

学院:药学院班级:09制药工程姓名:李培培学号:09313023 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目标意义

目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农业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脆弱。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而为了我国的和平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了当前国情下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研究与分析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社会地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执政党和农民的关系。在这个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全社会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将会逐步加以切实解决,党和农民的关系必将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重新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重建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

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从目前已经制定的政策蓝图来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与十六大提出的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统领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建设要实现“三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推进新农村建设,就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倾向,全社会都来更加关注并致力于农村的综合发展。农村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逐步建立起比较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在城市中已经相对过剩的社会文化资源引向农村,适当地引入外来志愿者帮他们提供一些卫生知识、文艺知识等,帮助农民把各种社会文化组织发展起来。农村人文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全面恢复,应该重新恢复农村本来就拥有的田园风光,农民应该生活在一种相对比较和缓,比较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规划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必先统筹规划。协调问题:必须“弹好钢琴”,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要处理好“工业强省”与“重中之重”的关系;要处理好“农民主体”与“政府

主导”的关系;要处理好外部支持与自主发展的关系;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机制问题: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凝聚合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把握“四条原则”,努力达到“五新一好”目标。要把握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达到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以开展文化、科技、法律知识教育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载体,建设新村貌;以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内容,树立新风尚;以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为核心,健全新机制;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抓手,创建好班子的目标要求。

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好了,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国家必须更加注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人,认真实施农业补贴,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结束语

总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工程的过程中,在社会学的有关知识思考中,我们要明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要 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这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前进。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问题,2006,(10).[2] 韩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剩余并存[J].职业教育,2007,(15).[3] 张红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与政策建议[J].理论视野,2007,(7).

下载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妇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091136125蓸秀燕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的不断膨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发展不平衡积累的结果,严重制约了......

    关于葫芦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关于葫芦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 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时间:2011-10-31 社会实践目的:了解当前葫芦岛市社会主义建的发展问题 社会实践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我......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 毕年 专 姓论 文级:2010级 业:经济管理 名:赵安国业......

    妇联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妇联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3%,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半数,是我市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

    妇联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3%,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半数,是我市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