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关键词:新农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这个题目正在破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样?中央提出了五句话20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否开好头,起好步,打牢基础,至关重要。
一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专家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二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时期以来,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在逐步向“三农”倾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在大幅度增加,但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政府投入重农业“大动脉”,轻“毛细血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多数地区还难以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目前,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分别占68%、80%和50%。总的来看,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
三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
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最近几年的建设使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如果今后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在采访中,农民告诉记者,既然水、电、路和有线电视都通到了家门口,何必再搬迁到新的地方去呢?专家指出,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政策约束是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对此,国家和省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
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应走出三大误区,一要走出“县级政府经济圈”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县级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一是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
二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民主性”,县域经济是“民主经济”。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把握县域经济的“民主性”,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经济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次,制定“过程规则”,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三要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特色性”,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县域经济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2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刘艳梅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
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经济部的老师刘艳梅,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既然它是一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这20个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建设,而经济建设始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的体现。
新农村建设,它有多么重要呢?我们从三个层次去理解它,首先是微观的层面,它涉及到我们的食品安全,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人,农民要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还关系到我们城里人的食品安全。我们都关心我们每天吃的东西是不是都健康,从普通的食品到无公害的,绿色的有机的食品,我们吃哪一个层次的食品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从中观层面看,涉及到的是国家的产业安全(粮食安全),农民愿不愿意种粮,城市人民有没有足够的粮食吃呢?这都涉及到新农村建设。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新农村建设怎么样,农民能不能增收,而农民如果能够增收的话,这是我们国家未来扩大内需的一种潜在的强大的力量,而扩大内需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根重要支柱。
在2013年中央的“一号文件”,它会聚焦在以下这三个问题,虽然文件没有正式地公布,但据中央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也是透露出这样的一个信号,我们2013年的中央的“一号文件”主要会聚集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深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经营体系有效的步伐;第二个方面,仍然是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三个方面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在这一讲当中,我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的环境分析。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
我为什么要讲这三个部分呢?美国战略学家叫迈克尔•波特,他提出了一种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叫做“SWOT”的分析方法,这分析方法,最初,迈克尔•波特提出来主要是用来分析制定企业的战略,怎么样去制定企业的战略呢?要有内部分析,外部的环境分析,而“SWOT”这四个字母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4个英文字母的首字母的缩写,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内部环境要分析一下,它有优势,有什么样的劣势,外部的环境分析一下有什么机会和处于什么样的危险的环境状态下,从而制定出企业的战略。那么我们可以想想,对于企业,它要制定企业的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来说,其实我们也要有一个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把握,所以今天我们要讲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同样可以应用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看一看今天的新农村建设,我们从内部的环境来看有处于什么样的优势,又是有什么样的劣势。而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有哪些机会,同时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呢?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首先,从第一部分,新农村建设的内部的环境分析。先来看优势,新农村建设,今天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的新起点上,处于哪些优势?第一点,农民持续增收。而农民持续增收,它带来的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在稳步增长。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表,在2006年的时候,农民人均的纯收入迈向了三千元的大关,而2007年的时候就超过了四千元,而到了2011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6977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每一年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地增长,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10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它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也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方面,我们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在稳步地提高,农村的经济结构在优化,在调整。以粮食产量为例,我们看这张图表,我们国家的粮食是已经达到了九年增产的一个好的局面。2006年我们还是在4亿吨的粮食总产量,到了2007年是5亿吨,等到了2011年我们就达到了5亿吨,还是在5亿吨以上,粮食每一年的供给都在不断地上涨,虽然我们的耕地面积在每年略有下降,但由于我们农药、化肥和机械设备的一些运用,劳动生产率在提高,所以我们的粮食的总产量还是每年在不断地上涨的。
而新农村建设的第三个优势,农村的社会事业在改善,而农村的公共服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实平时我们在听各种新闻,我们都知道,农村不管是农村孩子的义务教育,还是农民的养老保险或者是新农合和他的社会保障都较以前几年有了大幅度,非常明显的一些变化。
到了2011年,我国就有1.3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还有3000万的农村的寄宿生免除了寄宿费,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劣势
那么,新农村建设又有什么样的劣势呢?集中的一个表现,它的生产要素在持续地流失,生产要素持续地流失,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为工业贡献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或者是人力资源,农村能干的、身体健康的这些劳动力都为城市、为工业做出了贡献,都涌入了城市;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农村贡献了稀缺的土地资本,我们国家的土地资源转转化为土地资本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资本又流入了工业,流入了城市;第三个方面,农村为城市贡献了宝贵的金融资本,如果说过去的这几十年,我们主要是农村支持工业在发展,到了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之后,农业继续为工业做着贡献,可以这样讲。我们现在的这种情况,这种生产要素持续地又涌向了工业和城市,如果最重要的这些生产要素都流失了的话,我们的新农村建设谁来建设呢?
而这种要素的流失,它的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现在都了解的,“空心村”和“老人农业”。可以看这副图,你看这个老人的年龄一看至少在60岁以上,而我们据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我们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是50岁了,在发达地区平均的年龄超过了60岁。过去的传统的精工细作的农业现在已经被懒人农业所替代的,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我们农业的科技的推广是很难的。这就是介绍的第一个部分,内部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机会
下面介绍一下第二部分,就看一看新农村建设,我们今天的外部环境是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机会,而我们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劣势呢?
机会:第一个方面,经过30多年来的积累,我们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非常地稳定,在金融危机的时期,我们也平稳度过了这样一个艰难时期,随着人均GDP在增长,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在逐步地增强,可以看这一幅图表,这是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支出的一个总量,在2006年的时候,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也只有三千亿元以上,而到了2007年是四千亿以上,到了2010年就高达八千亿之上,而2011年、2012年财政对“三农”的补助都超过了万亿元以上,这就是我们的反哺能力在逐步增强。
第二个机会,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在加速,我们现在国家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这样的历史阶段,城市化的进程在加速发展。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化率基本上是在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而到了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首次突破了50%,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我们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通过这一张图表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化率是一个稳步向上倾斜的一个线条的显示。在这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劳动力转移,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外部的机会。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威胁
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威胁呢?而这种威胁主要体现在农业方面。我国的农业,现在在全球化的这样一个大舞台上,我们的农业的国际竞争压力是在全面地加大。可以拿一个事件来说,我们的大豆产业,我们的大豆产业的国门是在2003年的时候在资本市场这个大门被打开了,我们就来回顾一下2003年春天的时候,中美之间的大豆金融战。
2003年的春天,美国芝加哥商品市场、商品期货市场大豆的价格在一路高涨,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它用一个英文的字母缩小(CBOT),在CBOT这个市场对国际上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具有绝对的一个控制的权力,因为国际大豆农产品的价格基本上就是以这个期货市场的价格为导向的,这个市场绝对拥有话语权,就在这一年,在芝加哥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大豆期货的价格一路高涨,达到了历史上的新的标准,受这个影响,我国的大豆价格也在一路高涨,中国的企业在这种狂热的暴利的驱动下,也急切地进入了南美去抢购大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一船的大豆,一周从南美运到中国,它获得的暴利就是五千万,而中国的企业正是掉进了这种狂热的资本的陷阱,大豆抢运回来了,等到2004年春天的时候,在这个期货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一路暴跌,中国企业陷入了困境,想要违约,但这个时候国际上
四大粮商,我们通常把它叫做“A、B、C、D”,A、B、C、D这两大粮商,他已经达成了一个同盟协议,不再跟中国违约企业来出口大豆,中国企业大豆的加工企业没有办法,为了避免倒闭,所以只有接受它的合资的命运,而且粮商又向中国企业要求索赔60亿高额的人民币,中国人民币为了避免失去原材料倒闭的这样的一个最坏的命运,只有接受了外资合资的要求。
通过这样的一个事件,我们大豆这个产业的国门被打开了,外资从2003年左右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缓慢地,逐渐地进入了中国的农业产业领域。外资突袭式地敲开了大豆之门,可以回顾之下我们的大豆产业,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还是大豆的一个出口国,而在1995年的时候我们是大豆的最大的出口国,2006年,大豆是作为第一个品种与国际市场进行衔接,进行接轨的第一个品种。而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国就成了大豆最大的一个进口国,到了2008年,我们大豆进口的依存度已经高达了71%,而近年来国外的大豆加工企业也加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紧了在中国的收购。
所以我们现在的食用油,很多的价格在不断地上涨,价格定价的话语权其实还掌握在美国的手中,南美是种植大豆,而在中国是销售大豆,而这个话语的控制权、定价权其实就掌握在美国的大粮商的手里,这就是今天新农村建设面临国际上的一个威胁。
新农村建设今天更加具有紧迫性、重要性,因为如果我们过去的30多年,我们在工业领域,由于我们缺乏科技等方面的最先进的技术的支持,我们吃了亏,如果我们现在农业不投入更多的科技,不提高更多的劳动率,在未来我们农业的产业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
在这样的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之后,进入第三个方面,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战略选择。怎么样来建设新农村呢?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先从空间的视角看,空间的视角是农村,农村,我们说今天一定要要素集聚化,要素的集聚化,如农村的土地和人口,它需要在空间的节约利用,而空间让它形成一种集聚的话,形成一种规模的话,这个时候,它的资源的利用的效率能够提高。第二个方面,主体的视角,谁来建设新农村呢?主体应当是农民,农民怎么办呢?农民今天需要组织化,这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第三个方面是从产业的视角来看,产业涉及到是农业,而农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的产业化,分别来看这三个方面。
(一)新农村建设:要素集聚化
要素的集聚化,我们可以想一想,城市为什么经济繁荣起来呢?是不是各种生产要素全部集聚在城市。土地、人口、资本这样的关键要素集聚在了城市,要素集聚带来的是区域的经济的增长。而农村呢?农村是资本匮乏的区域,各种生产要素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的作用下,生产要素缺乏了。
而我们要实现的目标,中央已经提出来,我们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生产要素要能够自由地流动,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由地流动呢?如果这些生产要素在城市获得的资本回报率更高的话,怎么样它能够流向城市呢?
今天,农村的生产要素就需要重组。而农民生产要素重组的体现就主要在两方面:第一个方面,人口的集聚化,要建设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让这些小城镇在大城市、大中城市和农村之间架立起一座桥梁,这些小城镇接受了大中城市的辐射,接受了大中城市的技术和资本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的外流,同时它又对于广大农村的腹地又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扩散的作用,这就是中小城镇,它应该发挥它的这样一个作用,让人口集聚在小城镇,把小城镇发展起来,小城镇发展起来,它会吸收各方面的要素,进入了小城镇,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土地要规模化地发展,而土地要规模化,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土地要流转,如果现在仍然是一家一亩三分地,就没有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的经营。所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的一个发展方向,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要相适应。
改革最初我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的历史的年代,它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过了30多年之后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在发展了之后,你这个时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解决不了农民的富裕问题,所以必须要规模化地经营,这是土地要流转。
土地要流转,它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在农民之间、私人之间的流转,可以通过中介组织之间的流转,最优的发展方向,有效率的一个发展方式是应该通过市场的中介,政府搭建起这样的一个流转的平台,通过市场这样的一个中介组织,把农民的土地流转起来。
而农民土地流转的好处,它就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每一个农民,他的种植的面积在增大,农民增收,农民种粮不就有积极性了么,农民种粮有了积极性,才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另外,现在今天的农业我们需要说的是现代化的农业,而现代化农业,它要求规模化,要求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化,不管是科技产业市场还是机械化,哪一方面能够离开土地的规模化呢?都是需要在土地规模化这样的基础上来发展现代化的农业。而我们今天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达到了从前所未有的这样一个程度,我们都希望能够吃到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而农产品的这种标准化也需要土地规模化作为基础和支撑。
(二)新农村建设:农民组织化
第二个方面,新农村建设要农民的组织化。我们再来简单地想一想,城市的居民是不是一般,我们要有工作,有工作是要有一种组织,你个人对于组织有一种依赖性,这个社会的竞争就变成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而我们个人,你依赖于你从属的这样一个组织,不管是你企业的事业,或者是行政部门,你会依赖于你的单位,你有一种安全感。
但是你想一想,农民呢?农民他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吗?农民没有,特别是我们的税费改革取消之后,基层的政权处于比较涣散的状态,农民,他没有一个组织,而农民没有组织的结果是农民要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小农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这个结果是农民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在这个大市场当中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所以才会产生农民辛辛苦苦种的一斤蔬菜,甚至卖到6、7分钱的状态。现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就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而农民要组织起来。从理论上来说,企业为什么存在,组织为什么存在呢?组织存在是把若干要素的所有者组织起来来参与市场的交换,目的就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今天我们需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目的是让农民在这个市场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今天我们有研究者就提出来要“村庄的企业化”,什么是村庄的企业化呢?比如说在一个有2000人的村庄,这个村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是他成立了自己的一个现代的企业,这个时候,农民就成为了这个企业当中的一个成员,他成为了一个产业工人,这样的好处,农民获得了不同方面的收入,他有土地的收入,他有入股的收入或者他还有打工的收入,而农民对这个组织,他就有了一种依赖性,他有了一种保障,而这个企业,他可以运用的是村庄的廉价的土地或者是农村还有劳动力,这个企业也发展起来了。
所以我们看这两幅图,我们看到的这两幅图是江苏的一个农村的画面。我们看到,他们居住的环境已经是我们城里人所项目的生态化的乡村,环境非常地优美,而这幅图是农村的社区活动中心,像城市的六星级酒店一样,这就是我们村庄的企业化之后,我们就是要用财产的一种契约关系来代替过去的行政的权力关系,农民,土地入股,进入了这个企业,成为了股民,这就是财产的一种契约关系,替代过去简单的这种行政关系。而农民要把它组织起来,要建立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这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也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民组织起来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我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在2007年才颁布,从2007年我们才从国家法律的层面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个认可。而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最初,就是要为农民服务,要为农民服务的利益而服务的,但经过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发展,对于国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他们也面临了一个困境,这是生存市场化的一个问题。农民的专业合作社想要做得更好,想要和市场接轨,在国际上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必须要市场化,双方面的这种目标,一方面要为农民的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是要市场化这样的接轨。
正是在世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一个发展的大趋势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从诞生之日起,它体现的一个理念是为农民合作的这样一个理念和市场化理念的统一。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而据农业部的同志们也介绍说,没有想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经推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出乎我们的意料,发展得非常快,这也是把农民要增收致富,把自身的积极性,把它完全地给调动起来了,所以说近几年来看,我们每一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增速都是很快的。基于这样合作的理念,也是基于市场的这种理念,因为我国的合作社,因为是刚刚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我们现在处于的这种阶段还是规模很小,数量很多的阶段,甚至有的地方是不完善的,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会像国外的这样的趋势一样,是逐渐地兼并、重组,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专业合作社,甚至专业合作社能够代表农民,代表国家的利益,走入国际市场展开竞争。
(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
第三个方面,新农村建设,农业要产业化。农业要产业化,我们简单地理解,农业怎么样实现它的产业化呢?国外有学者是这样提出的,农业的产业化,农业要把它打造成为第六产业,什么是第六产业呢?我们想想,1+2+3=6,而1×2×3=6,这就是要把农业的产业链条再延伸,把农业的产业链条延伸到加工领域,延伸到商业领域,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要实现的是产供销、农工商的一体化。
农业要实现它的产业化,基础是什么呢?基础是区域化的布局,专业化的生产,而农业产业化的支撑是科技化来引导,信息化来支持,它的核心是一体化经营,社会化的服务,这三个方面。
我们就分别再来看一下,区域化的布局和产业化的生产,我们可以看这张图表,这张图表是我国“十二五”当中规划的“七区二十三带”,我们有不同的区域,它形成了这七大区域,它有甘肃新疆的区域,南部长江流域的区域,东北部有东北平原的区域,为什么它把我们在国土面积上,把不同的农作物产区划为不同的区域呢?目的就是要发挥这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怎么样去发挥呢?不同的区域,它有什么样的资源禀赋,它适合种植什么,它有什么样的气侯条件,把这个地方的优势发挥出来,它适合种植什么呢?这样就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又发挥它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怎么发挥呢?形成了一个区域有规模化,规模化之后,我们就讲规模报酬递增,而规模化之后,它的成本是递减的,通过这种规模化,通过这种产业的集聚,它就会产生一个竞争优势,所以进行我们农业要想实现产业化,从国家的布局来看,要有区域化的布局,而区域化进行布局之后就会带来大规模的产业化的生产,这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是农业进行产业化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方面,要有科技化来引导、信息化来支持。从国际的范围来看,在农业领域具有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代表性的,首先是美国,美国今天的农业都是信息化的农业,是精准定位的农业,各种信息产业、各种信息高新技术都已经进入了农业领域,所以在美国,如果你作为农民,可以做一个“傻瓜农民”,因为只要你点击计算机,你就什么都一目了然了,你点击计算机,网络会告诉你气侯怎么样,未来的天气是怎么样,期货市场会告诉你你应该去种植什么,什么产品在什么时候价格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而计算这个网络,它同样也会告诉你,它们的这种信息化程度可以达到这样,你田地里需要施多少肥,用多少化肥,用多少农药,什么地方有虫害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精准定位就会告诉你,把准确的化肥料或者是准确的农药施在田里面都可以了,不用人工,全部是程序化,做起来就非常地简单,而这种精准定位的农业,它带来的好处是保护了自然环境,农药不过多地使用,化肥也不过多地使用,适量应用,节约了资源,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而美国的这种精准农业定位的这样一个前提,它高科技,GPS或者是网络、计算机各方面的高新技术都应用上去,所以它才会形成今天美国的农业,可见,农业和工业之间它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你工业在发展,你的信息技术在发展,它会带动了农业的大幅度的进步,这就是美国今天大规模的产业化的农业,是从田地到餐桌一体化的一个农业发展模式。
另外,可以再提一提的是,在世界上的农业领域还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是荷兰。荷兰,我们称它为“创意的农业”,为什么说创意的农业呢?因为农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它融入了自己的文化,融入了它自己的创新,通过了文化、创新形成了它的创意农业,荷兰这个国家,国度很小,它的国土面积只有重庆一半的国土面积大,但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农业的出口大国,它们的主导产业,也是在农业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地位,在国际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的。
而它们主要是鲜花出口,荷兰的鲜花出口在世界上的出口量也是最大的,荷兰的郁金香,这是荷兰有着悠久历史的这样一个种植郁金香的文化传统,它们每年3月到8月有一个郁金香季,通过郁金香这种文化作为载体,把它们的农业引入了世界,荷兰的农民非常讲究的是精益求精,不仅仅它是以种植为导向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以市场、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市场上对鲜花,你的客户,你需要什么时候花多,你需要什么颜色的,你需要什么样的品种的,农民完全都可以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为你提供出它们的产品。
另外,以色列,以色列这个国度,它的著称是“节水农业”,这种“节约农业”,他们主要有一个滴灌技术,这种滴灌技术的应用为沙漠农业提供了基础性的一个技术支持,滴灌技术是以色列,犹太的夫子,他们两个人发明创造的,但后来这种滴水灌溉设备的发展使得以色列的沙漠农业也走向了世界,在世界站有一席之地,所以在国际的这些现代化农业的引领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之下,我们国家的农业的发展方向也应该向这样的方向去发展。所以在去年,在2012年,我国中央对农业的“一号文件”,要以科技来指导我们的农业发展。
我们再可以看这一幅图表,这个图表是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这个水稻循环经济,它是黑龙江佳木斯和美国的一个企业合作的一个循环经济的项目,它也是世界首创,之所以说它世界首创,主要就在于它一粒稻米可以加工出来30多粒产品,是不是很难去想象,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撑,我们真的很难想象一粒稻米,它能加工出30多种产品来,首先从育种的环节,优质的种子,然后通过订单农业,水稻的加工形成了两种品种,一种是糙米,一种是稻壳,那么这种糙米经过加工之后形成优质的品牌米,品牌米有机的产品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另外碎米经过一系列加工又形成了米淀粉、蛋白质等一系列的产品,而这个稻壳通过稻壳灰蒸汽,它可以发电或者是谷维素这种产品,其实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循环经济,在这样的一个产业链当中,每一个环节的附加值在增加,各种各样的产品就被加工出来了,不管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的现状来看,农业要融入科技,融入信息化,这也是发展的一个趋势。
同时,它也验证了一句经典的观点,这就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舒尔茨,他曾经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传统农业不能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现代农业同工业一样,同样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其实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一个县,一个村庄,如果它的农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化,而且农业又有了科技信息化来支撑的话,它同样可以为这个县域,为这个省,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现在都知道山东的寿光,山东的寿光不就是蔬菜么,它的蔬菜到了今天已经打造成了一个蔬菜的产业集群,国外很多种子的加工企业都进入了寿光,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而寿光每年举行的博览会在国际上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就是产业化。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要打造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农业的产业集群,我们经常说的是工业产业集群,但农业发展出来了之后,它同样也可以形成产业集群,荷兰的鲜花的产业集群,像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不也同样可以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的贡献吗?
第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它的核心主要是一体化的经营和社会化的服务。我们举一个案例来说,我们曾调研过四川的一个农业公司,叫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意,它的企业的名称就叫科技有限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的一个产品是猕猴桃,我们一般吃的猕猴桃的颜色是绿色的。而这个公司,它在新西兰引进了一个新品种,黄肉品种,猕猴桃的肉的颜色是黄色的,黄肉型的猕猴桃,这也是它的一个品种的专利,而这个公司的目标是要实现品种的专利化,品种作为国内唯一的这样一个企业,它要品种专利化,种植要标准化,物流要专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业化,原因它要销售是全球化,因为它要销售全球化,而水果这样的一个品种,它需要保鲜,怎么能够把新鲜的水果运到国外,所以,它也需要物流的一个专业化,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标准的定位,中新公司在经营模式上也有自己的一个独特的创新和一种经营模式。
我们看这张图式,在这个地区,我们首先把农户组织起来,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成立了农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一土地入股,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然后这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再和中新公司进行联合,农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是30%的股,中新公司入股是70%,这两个公司再成立股份合作公司,因为它有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村庄有不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而不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中新公司联合又成立不同的股份合作公司,现在它大概有7、8个这样的股份合作公司,这些股份合作公司的任务是要建标准化的种植园,这些标准化的种植园谁来种植呢?它又反包给农民,让农民来种植,反包给了农民,然后这些股份合作社再进行股份的联合成立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它获得了终端的利润,这个终端的利润然后再按股进行分配,给这些股份合作公司按入股的比例进行分配,这就是它的一个经营模式,它怎么样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呢?因为它以土地入股,农民通过这个股份他获得多少收益,和他的利益是直接相关的,所以把这些种植园反包给了农户之后,这些农户就非常有积极性,很好地去维护这些种植园,能够有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而另外,农民,他合作之后,土地的股份合作社又成立了一个监事会,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农民为主导的这种监事会又对股份合作社又有一个监督的作用,这样它就把农民的利益和中新公司的利益捆绑到了一起,如果我们以前有的那样一种模式是农户和企业之间联合的模式,农户和企业的联合模式,它的不利之处是很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再有是合作社和企业之间的联合的一种模式,这样的模式,它也有它的弊端,怎么样能够达到双赢呢?中新公司的这种成功的模式的方式就在于它是农户,加上农民自己的组织合作社再加上公司,这样形成的一种产业化的一体化的一个模式的方式,它最大的一个好处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且这个企业也获得了自己的更多的一个利润,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所以,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式是要农业的一体化的经营,农业的产业化,产供销,农业、种植业再加上加工业,再加上商业环节,这样的一个一体化的经营。这个就是我们对新农村建设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什么样的一个内部环境,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外部的国内、国际的竞争环境,而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宏观的战略取向,在农民,以土地和人口为载体,怎么样把它集聚化。集聚化、规模化带来的一个成本的优势,这样,外部的资本、城市的资本更愿意进入农业的领域,而农民需要把它组织起来,把农民自身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农民的一个主导的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把它发挥出来,而对于农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业来讲,在国内、国际的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农业怎么样更好地实现它的产业化,怎么样融入科技、融入信息,让我们的农业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也能够站有一席之地。
以上,就是今天这一讲所要讲的内容,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做一个总的概括性的介绍,好,谢谢大家。
第三篇:延安市子长县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延安市子长县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张忠德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2期
摘 要: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具有观念新、思路新,发展重点突出,政策落实到位等特点。但子长县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要从加强基础建设,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促进子长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
关键词:子长县 新农村建设 特点 问题 策略
一、子长县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子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呈现出试点先行、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1.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多万元重点从环境卫生、院落整治、窑面粉涂、巷道硬化、改厕建沼、生态建设、活动广场等八个方面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截止2009年底,建设了以205省道、县道、乡道路沿线为重点的100个新农村示范村,整治院落1.3万户,改造窑洞
3.6万孔,窑面镶贴瓷砖8000多孔;硬化村内巷道300多条4万多米,铺设排洪排污管(渠)
5.6万米;新建村级活动阵地和文化休闲广场40处、休闲凉亭5个、公厕106个、垃圾坑158个、改厕6000个,清理垃圾2000多吨;栽种绿化树种60多万株。
2.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子长县累计投资2亿多元,新修通村公路600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县乡和乡与乡之间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新修基本农田2万多亩,补修加固淤地坝89座,提高了农民人均基本口粮田占有面积;解决了492个自然村
9.34万人的饮水困难,让全县19.7万农民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干净水;全县农村100%实现了三通(用电、电话、有线电视),所有乡镇开通了移动电话,互联网已覆盖全县。
3.产业开发,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
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8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4098元,增长21.7%。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养殖大户4000多户,其中百头以上养牛场和千头以上养猪场均达到17个,发展万只以上养鸡场5个。建成了多个“一村一品”产业示范村,夯实了农民增收基础。
4.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新修初级中小学各一所,缓解了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难。落实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整合了农村教师资源,提高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补助标准,普及了“蛋奶工程”;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合作医疗报销由最多3万元提高到5万元,并设立了大病救助资金;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年实现劳务收入上亿元;健全完善了党委抓基层党建的责任体系和制度,深化了“三级联创”活动;整合了农业、教育、劳动等部门力量,持续深入地对农民进行了政策法律、种养技术、劳动技能、维权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年均培训农民达到3.5万人次[1]。
5.按照新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整合了村镇
按照新的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全县的行政村总数由现有的358个减少至297个(其中,小城镇10个,中心村43个,保留村244个,撤并整合58个村)。截至2009年底,已完成12个乡镇总体规划,140个村庄建设规划,170个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按照延安市新下达的子长县新农村建设村庄建设规划70个、产业发展规划70个,相关部门已联合发文,分解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明确了时限要求。
二、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建设特点也很鲜明,呈现出坚持因地制宜,突显白于山区新农村建设风格;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狠抓产业开发,夯实农民增收的经济基础;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建设有章有序;注重社会和谐,树立农村文明新风尚等特点。但由于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的新任务、新课题,加上该县经济底子薄,农业造血功能差,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1.增加农民收入仍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虽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子长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全县来看,2009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098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接近4:1,绝对额相差1.2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但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和全省也有一定差距。农民增收不快、生活水平偏低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农村基础设建设还需大力投资
农业基础不牢、农业装备和农业技术生产手段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村在“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服务方面和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前期建设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投入较大,挽脑畔花墙、粉涂窑面、油漆门窗、修建院墙、硬化院落为主的院落整治活动主要是面子工
程,不少村庄村民房屋内部还是破破烂烂,且占用了较大资金,也导致保障农民长期增收的农业基础设建设投入不够,农村基础设建设还需大力投资。
3.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①产业发展缺乏规模,发展不平衡。很多村都没有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小生产、小资本、小流通的特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难以面对大市场的冲击;②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产品还基本上以鲜销和农民初加工销售为主。③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去的品牌更少。④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经纪人缺乏,有的虽然组建了一些协会,但是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协会与会员之间联结松散,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很少在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同时,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功能尚不健全,对产业的拉动力弱,带动致富能力不强。⑤主导产业主导地位不明显,缺乏长期统一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子长县在近20年内,先后确立过烤烟、薯业、蚕桑、梨果、舍饲养羊、养猪、大棚蔬菜、养牛等为主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的不确定性,制约了规模效应的形成。⑥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产业发展规模小,引进发展龙头企业难和龙头企业带动辐射成为一个双向矛盾[2]。
4.留村农民综合素质低,建设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减少了农民,富裕了农民,也导致了滞留农村农民的“老、弱、病、残、幼”人员比例较大,综合素质低,使一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只能靠苦力赚钱,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无法得到应用,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智力阻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另外由于农民认识偏差以及一些干部没能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主体的关系,导致农民群众尽管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但仍有不少农民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看作是政府的事情,等、靠、要思想严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5.实际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脱节有夸大成绩现象
由于资金、人力、计划不合理、上级部门监督检查注重报告报表数据,注重样板工程、重点工程、形象工程,实地考察不够等多方原因,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些真正实惠农民群众的项目未能上马,出现了人为捻造数据,夸大成绩,地方政府与乡镇官员过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报告数据与农村调研得来的数据不吻合,有偏差的现象。
三、加快子长县新农村建设步伐与质量的策略选择
1.着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以县镇村三级卫生防治网络,提高乡村医疗卫生的软硬件建设。加强镇级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硬件建设,为群众业余时间学习、休闲、娱乐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对中小学硬件建设的投入,提高办学质量,解决农村适龄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从根本上为农民群众的子女谋出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巩固好“人畜饮水工程”的同时,着力解决好农民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业“灌溉难”问题;继续采取有效办法筹集配套资金,加快实施村村通道路改造维护工程。加强农村信息网点站建设,便捷农民群众相关信息的获取与发送。建立健全农民的养老、生育、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
2.坚持多措并举,努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增收,坚持“县级抓龙头、乡村抓基地、农民抓调产”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在产业开发上,既要培育规模种养大户,更要注重“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推进,同时,认真做好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制定实施标准化生产规程,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做好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规范现有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程序,扩大其覆盖面,并在主导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由农村干部和“能人”牵头,组建新的专业合作社,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大力发展县域二三产业促增收,发挥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一批以能源化工为龙头的三产服务项目,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和质量促增收,整合涉农培训资源,坚持不懈地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既要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更要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帮助农民克服不愿离土离乡的心理和外出务工的畏难情绪,加强与用工地政府和企业的协调沟通,千方百计稳定和拓宽劳务输出渠道。
3.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发展后劲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城市转移农民的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以城镇化改造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大资金对农业重点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拓展社会参与途径,引导人才、资金和智力等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建立社会各界支持的参与机制[2]。
4.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根本途径。通过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先进事迹,让农民自己亲身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激
发他们建设的自觉性;尊重农民,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管的机制,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总之,一定要以务实的的态度,认清问题,理清思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力争使子长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政协子长县委员会,政协子长县委员会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视察汇报[R],2009.12.[2]中共子长县委,子长县人民政府,子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R]2010.5.28.作者简介:张忠德,男,1966年4月出生,陕西延川人,西安邮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博弈论。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问题
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取向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日益成为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农村已不可逆转地融入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然而,由于我国公共产品的供给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政策,致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公共服务长期不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如何合理配置公共产品资源,真正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公共产品:边界范围与基本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求,市场不能提供或者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1](P89—94)。很显然,这些社会产品或服务会使农村受益,农民受惠,但外部性的存在又使得其中有些社会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变化,我们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种类型。经济发展型指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支撑和促进作用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气象、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型指保障农村社区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运转的公共产品,如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经济发展规则等;社会保障型指为提高农民社会福利水平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济、农村文化与体育设施等;生态保护型指有助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共存,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生态保护、环境建设、村庄绿化、农业灾害防治等。
农村公共产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属性,还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运行成本高与利用效率低并存。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村庄布局的松散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组织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农村人口密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较低,公众受益范围较小。二是高依赖性与低供给率并存。由于制度变迁,农村集体经济制度裂变为为数众多的农户,农户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其生产和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高度依赖;农业生产是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织,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一直是重城市,轻农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三是高外在经济性与低内在经济性并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农业外的其他产业,但是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户的脆
弱性使得农村公共产品具有较低的内在经济性。农村公共产品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改善农民生活,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它有较强的外在经济性。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格局与问题透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形成,特别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的到来,农村公共产品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公共产品的供给有了长足进步。然而,必须看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单
一、区域布局不合理、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并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供给的数量。近几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我国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总量达到2626.2亿元。国债资金在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但总体上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仍然严重不足。表现为:(1)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据调查,目前全国病险水库约有3万座,占水库总数的36%,其中大中型水库的病险占有率接近30%,小型水库的病险占有率更高,结果是农业抗灾能力下降,大部分地区还是靠天吃饭。(2)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不容乐观。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限于城市,基本上没有延伸到农村;占全国总人口60%左右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的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农村中学生是城市的4倍,但教育经费只占全部教育经费总额的38%。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既有制度内的原因,也有制度外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城乡分割、工业优先、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促进工业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和资金保证。但由于国家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长期是重城市,轻农村,实行的是城乡差别政策,农村公共产品主要靠农民自筹解决,国家提供少量补助,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巨大差距。二是受分税制影响,基层政府承担了大量事权,但却没有稳定的财源,由于财权和事权分离,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错位现象严重。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等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理应由中央财政承担,而事实上这些事权却下放到了乡镇。由于基层财力有限,长期入不敷出,无力承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的数量构成和比例。我国现行社会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指标的行政化体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大多由各级政府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提供,农民缺少实质性的参与。这种方式直接导致了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供需结构失衡。据调查,近几年
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增幅较快的是交通、通讯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基础教育支出,说明农民对交通道路、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的公共产品需求增长很快,但在实际供给中,乡村道路和医疗卫生服务等严重不足。统计表明,国家教育经费投向农村的不到1/3,农民人均医疗卫生经费仅为城市居民的1/4。相反,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升级达标,倾心于“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样板工程”,不仅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而且直接导致地方债务的增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有:(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一直是“自上而下”,决策机制沿袭的是以行政手段强制性供给机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不是农民需求的表达,没有体现农民意愿,而是由上级的指令决定。在这种决策机制下,中央给地方的转移支付和支出结构容易出现错位。(2)由于县乡财政困难,基层政权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运转,无力进行公共产品供给,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60%~70%用于人员供养和行政开支,而用于基础建设的支出比重不高。(3)基层政权的目标函数和农民的目标函数并不总是一致。基层政权追求的主要是政绩,农民追求的是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和消费的效用最大化。比如,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可能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大水利,而农民直接受益的是小水利。但是,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造成公共产品供给比例不协调。
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指经济发展型、公共服务型、社会保障型和生态保护型四类公共产品配置不存在帕累托改进。总体上看,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村居住的分散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水利投资看,“十五”期间,计划的农村饮水解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国5700多万群众告别饮水困难;对213个大型灌区和23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亿亩,可以说是成绩斐然[2]。但是国家对农村小水利建设、人畜饮水、灌区节水、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农机制尚未建立。部分地区不顾农村的客观条件,热衷于投资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而不愿提供一些见效慢、期限长且具有战略性的纯公共产品。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大力修建农贸市场、休闲广场、歌舞剧院、高档宾馆等,还冠之为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美名,而实际上这些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公共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供给效率低下。一方面,农民由于受信息渠道和手段的限制,获取和拥有的信息不充分、不对称;另一方面,政府在没有充分的市场调查情况下,又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因而,常常出现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的进入和退出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供给效率低下。(2)逆向选择导致了供给效率低下。在政府有限问责制度下,项目申请人的收益不可能小于零,并可以通过项目寻租,却不需要承担项目风险。假定项目的收益一定,只有那些成功时收益较高的项目才会申请;但是,给定期望收益相同,较高的成功收益意味着较低的成功概率(较大的风险)。这样,高风险项目驱走了低风险项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逆向选择,财政支农资金得不到高效率利用。(3)长期博弈下的低水平均衡。政府的公共投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一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户居住的分散性和低水平的组织化程度,使得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这势必会在下期降低公共投资在公共财政中所占比例,进一步降低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农村公共投资将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带来供给效率的低下.三、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供给,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思路
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真正赋予农民国民待遇,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集中表现。单一的政策选择、制度变革或资本注入并不能完全改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现实,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完善政策。
1.建立各级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共同承担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外溢性特征和供给的现状迫切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有效供给力度。各级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应着眼于全体公民、全部社区,尽快改变公共产品供给上的“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真正承担起农村社会最起码的公共产品供给[3]。二是重新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明确县、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农村公共产品构成上的层次性决定了各级政府间责任划分的原则:属于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三是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政府间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转变为制度内供给,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要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理顺公共分配关系,加大对农村基层的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应有中央政府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转移支付。
2.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共财政不可能覆盖到农村所有领域,也不可在短期内大规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有研究者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的回报率,了解农民最需要的公共产品。从研究结果看,对全国而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依次是科研、教育、道路、通讯、电力和灌溉。国家财政部农业司在实际调研中设计了相关问卷[4],结合对浙江、四川、陕西、河南四省的调查,财政部农业司认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优先序,对东部地区而言,第一,建立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和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第二,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重点是农村中小学必要设备的配置和师资队伍的培训;第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四,农村文化建设。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先序主要是:
(1)保障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主要是编制内的人员工资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2)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是中小学危房改造、必要教学设备的配置和师资队伍的培训;(3)支持乡村道路建设和清洁饮水主要设施建设;(4)
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防疫体系建设,重点是农村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农村大病医疗救助;
(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弱势群体发展,主要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农村扶贫开发;(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放在中部粮食主产区。
在符合WTO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财政的实力,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以及农民的关注度,笔者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优先序是,经济发展型: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乡村道路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型:乡村债务化解、乡村规划、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助;生态保护型:农业灾害防治、生态建设、村庄绿化、环境保护。
3.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各类农村公共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受益范围,因而其适应性的供给机制和制度安排也就有所不同。诚然,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但政府供给并不意味着完全由政府提供,我们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既要考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又要保证社会公众的福利最大化[5](P224—228)。根据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应广辟渠道,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主要应是政府,政府不能推卸责任,但政府绝不是惟一的供给主体。政府在目前有限的财力下,不可能在短期内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条件下,积极引进民间投资,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动员社会资源来提供农村公共产品,这样一方面可减轻财政供给公共产品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际上我国目前已出现了农村公共产品的诱致性变迁现象,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的民间供给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或大中型农机具的私人化等。政府应创造条件诱导和促进这些创新行为,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拓宽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一是采用许可证经营的方法,吸引市场资金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如学校、农资供应、小型水利设施、乡村卫生院等公共产品,以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吸引私营企业进入经营领域,让农民代表监督。今后,在明晰产权、加强管理的前提下,要有多元化投资的思路,多渠道融资,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逐步扩大范围和增加内容。二是实行政府与市场共同分担的筹资机制。改变过去单一的政府投入机制和“以农为本”的筹资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新机制,政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分别采用委托代理、公开招标等方式为农村公共产品筹集资金。
4.建立“由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必
须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和需求表达机制。一方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变迁,目前,须逐步将“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变为“自下而上”的供给模式,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另一方面,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变由外生变量即来自社区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策公共产品的供给为由社区内部需求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使一个村或一个乡范围内多数人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社区的公益事业项目进行投票表决,使农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渠道充分表达自己对公共产品的意见。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cn
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一、我国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矛盾突出。在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为主,“社会救助供养”为辅,但农村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
2.社会保障立法很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法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然要求法制化。由此导致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权威性极差、保障程度低。目前在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争议,进行仲裁或提起诉讼时,由于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或判决,一定程度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3.社会保障的法律实施机制还较薄弱。同样,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也缺乏全国性的法规。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上,由于国家立法滞后和地方立法分散,导致了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规范性和强制性不足,管理漏洞多。社保工作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力度小,权威性差。合法的筹资机制、稳定的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机制、有效的运行机制、有力的监督机制都不够
健全。
二、解决我国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1.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立法体系。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法律,不能仅忽视我国广大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积极考虑如何保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法案将对社会保障的对象的选择、范围、实施、资金筹集与应用及管理监督、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等做出规定。
2.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补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各个地区或每一个农村居民所处的不同组织可以视具体情况合理发挥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功能以显示差别。
3.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作出调整。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提出的挑战越来越大,我国包括社会保障法律在内的各项立法应不断适应这一要求。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要求各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双边甚至多边的国际经济关系,各国的法律也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为了更好的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必然要按国际规则办事,但我国的调整也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较高低,只能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