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

时间:2019-05-12 19:3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

第一篇: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

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罗庄区委员会组织部

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

傅庄、册山、高都、汤庄街道、沂堂镇: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近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到傅庄、册山、高都、汤庄街道、沂堂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时间安排:4月19日--4月23日。

2、调研内容:农村试点社区工作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街道、镇辖区内农村社区规划编制情况;农村社区设置模式、建设内容及下一步打算、措施。

3、调研形式:

(1)召开座谈会。参加人员:街道、镇党(工)委主要领导,分管组织、民政、建设、土地工作的有关负责同志,2个农村试点社区、2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街道、镇汇报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然后进行座谈。

(2)实地查看。每个街道、镇推荐2个左右村庄合并型农村试点社区进行实地查看、座谈了解。

4、参加调研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区住建局、罗庄规划分局、罗庄国土资源分局。

5、有关要求:

(1)搞好总结汇报。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自行进行调研, 1

总结本街道、镇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及农村社区下一步的规划和打算,并形成书面材料。

(2)确保活动实效。各单位接到通知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参加座谈会的人员要积极准备发言材料,确保发言效果。

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提纲

2罗庄区民政局 2010年4月15日中共罗庄区委组织部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提纲

1、农村社区设置模式

(1)您认为以下农村社区设置模式中哪一种形式比较好?

A、独立村型B、合并村型C、中心村型D、新建小区型

(2)如何推进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

(3)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吗?

2、农村社区建设内容

(1)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应主要抓好哪些方面的建设?

(2)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完善或新建那些基础设施?

3、农村社区服务工作

(1)目前村里有哪些服务机构?能为村民提供哪些服务?

(2)农村群众还需要哪些服务项目?

4、农村社区组织建设

(1)除村“两委”外,目前农村还有哪些自我服务组织?

(2)农村社区还需要成立哪些自我服务组织?

5、农村社区建设资金

(1)目前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来源有哪些?

(2)怎样解决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

6、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理务关镇镇长助理谭政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正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功能与角色也日益彰显。继“诸城模式”农村社区的成功实践之后,胶南的农村社区建设也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各镇(处)先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农村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9年年初,理务关镇在全市率先开展以“关情社区”为品牌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其调研、试点、实施和推广等各个环节,本人均参与其中,感触颇深。我镇农村社区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日常生活,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较好地维护了农村稳定和发展大局,也为我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为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当前我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根据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扎实做好农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活动,概括起来主要进行了“多村一社区”、“一村一社区”、“农民新村社区”三种模式的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多村一社区”模式对西部乡镇的实用性相对较强。

(一)“多村一社区”模式实现了中心集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该模式打破传统管区工作模式,遵循“地域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综合考虑村庄地域特点、历史沿革、村民习

惯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规划社区分布,并选择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一个村作为社区中心村,每个社区服务3-5个行政村、人口500-1000户,村民距离中心村不超过1.5公里。与此同时,整合干部资源,下派到社区服务中心现场办公,到一线开展工作,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方式由“蜻蜓点水式”向“近距离全程服务”转变。理务关镇的“关情社区”和琅琊镇丁石洼社区可以称之为代表,海青、泊里等镇也相继进行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多村一社区”模式的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市,特别是西部乡镇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二)“一村一社区”模式促进新农村建设内涵的提升 该模式主要适宜于村级组织健全、村容村情较好、村庄原先条件较好的建制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总结、创新和提升。一方面,社区成立完善的工作组织,在保持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基础上,成立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设立集各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并理顺市行政许可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大厅、村便民服务站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目前,全市重点在102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进行了推广建设,大场镇凤墩社区可以称之为代表。

(三)“农民新村社区”模式为城郊社区建设趟出新路 该模式根据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为解决城市规划区新增居民户不再审批宅基地的问题,选定合适地域集中建设农民经济适用房,从规定入住条件、明确居民相关权利、确立社区运转方式、建立服务平台等方面入手,建设形成了“农民新村社区”。该模式以经济开发区青岛路社区为代表。

二、以“关情社区”为代表的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做法 农村社区在我市西部乡镇逐渐普及,特别是“多村一社区”

模式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其中,理务关镇的“关情社区”着重从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运行机制入手,并确定寓含“一枝一叶总关情、关心群众倾注感情、理务关镇”三重含义的“关情社区”品牌,确保了农村社区建设成果,其做法和优势也比较突出。

(一)农村社区服务平台的搭建以“改造”为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该镇采取“中心村提供场所、镇党委政府负责改造、各方力量配合发展”的方式,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符合群众需求的社区服务平台,8处社区服务大厅总面积就达300余平方米。该镇前王庄社区在改建完成集社区卫生诊所、计划生育服务室、生活超市等便民机构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配臵社区创业培训室、社区综合培训大厅,专门配备电脑、打印机、远程教育网络等设备,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就业信息、农业技术培训等服务,目前已组织食用菌种植等农民科技培训班6场,培训400余人次。与此同时,着眼于把社区建成农村集体生活单元,提高农村社区承载能力,增强中心村集聚功能,实现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该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引导、中心村先行,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卫生室、文化中心、社区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对社区所在村优先考虑、优先实施,通过支持中心村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来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心村融合集聚。

(二)公共服务内容以“务实”为主,保障群众的诉求在社区得到满足。“关情社区”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将乡镇权限内的行政审批事项、执法事项、公益性服务事项下沉到农村社区,由社区服务中心负责接收办理,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农民的全覆盖,满足群众在社区卫生、社区警务、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司法调解、人口计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共受理社会保障、林木采伐等各种服务事项近80项,提供就业、计生等各类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高。

(三)运行机制以“实用”为主,确保了农村社区的正常运转。“关情社区”重点是由四个实用机制作为保障。一是组织领导机制。专门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分管副书记为组长的社区建设指导组,负责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日常管理和人员配备等。在各社区成立党总支,由挂社区领导任总支书记,社区主任兼任总支副书记,所辖村支部书记为社区总支成员,社区党总支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实现社区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二是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以镇村两级投入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目前,已投入社区建设资金近10万元,用于改建服务场所、购臵办公设备等。同时,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社区工作经费纳入镇级财政预算,确保社区正常运转。三是人员保障机制。本着“镇机关干部下社区,农村干部上社区”的原则,每个社区各安排一名党政成员挂任社区领导,一名正股级机关干部任社区主任,两名机关干部及计生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工作人员为成员,并抽调社区范围内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到社区轮流值班,建立“轮岗+定期值班”相结合的人员调配机制。四是督查考核机制。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办事特点,在社区服务中心作息时间、办事流程、服务标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党政办、社区指导办公室进行督查,严格日常考核管理,对工作

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社区工作人员,优先进行评先树优。

三、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理务关镇的“关情社区”不论是在服务平台搭建,还是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同时,通过“机关干部下社区,农村干部上社区”的做法,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群众的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纵观全市的农村社区建设现状,结合理务关镇的“关情社区”实际,目前,本人认为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乡镇对农村社区建设认识程度不同。全市各乡镇的农村社区建设可谓“形式多样”,建设的进度也不一致,有的乡镇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农村社区建设,在思想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全市农村社区系统性建设力度不够。目前,仅凭几个乡镇的创新建设,在提升农村社区建设内涵上难度较大,全市系统化建设力度仍需加大。另外,已建成的社区的部分服务事项的办理需按照原办事流程办理,与全市的办理程度在对接上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各社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在资金问题上仍有一定的缺口。

三是制约社区长久运转的因素仍然存在。社区运转的资金问题、群众的认知度、人员调配问题以及区域性经济发展问题在社区长久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

四、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社区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制约社区发展的问题和不足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

重视和解决,鉴于此,我认为,在今后的社区建设工作中,“关情社区”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值得推广和运用,另外,还应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建议要做好农村社区的规划工作。为保证我市的农村社区能够高水平谋划,高起点建设,应在市统一领导下,分类形成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由各镇做好农村社区的规划和审批工作,建立起完整的基层组织和办事机构,为社区的良性运转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议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由于各乡镇的财力情况不同,在社区推开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市有关部门对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每建成一处达标的农村社区,市财政给与10-20万元的资金奖励。

(三)建议以产业和文化带社区运转和发展。一方面积极鼓励社区采取“输血+造血”的模式,招引投资客户,采取入股的方式参与社区产业发展,部分收益用于社区运转。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社区范围内的群众性产业项目的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经济水平。同时,逐步推进社区文化、娱乐性项目的开展,统一社区居民思想,提高其生活质量。

(四)建议实行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与业务局“直通”。目前的办理方式,主要为社区代办,办事流程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对急办事项,社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如果建立市业务局、乡镇和社区“直通”的办事程序,并有业务主管局进行指导,部分权限下放社区,形成严格的问责制度,并为社区单独编号,刻制相应的专用公章,由社区人员直接办理,可提高社区办事效率,从而更加方便群众日常办事。

(五)建议完善社区人员配备机制。“关情社区”采用的“机

关干部下社区、农村干部上社区”的人员调配机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定期值班+轮岗”的方式在保证自身业务工作不受影响的同时,推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新农村大学生相对比较年轻,知识水平相对较高,接受能力也相对加强,建议将他们充实到社区,从而也能够帮助其成长。

(六)建议健全农村社区建设绩效评估和奖励机制。将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对镇工作目标考核,适时召开现场会,组织现场观摩,并且实施以奖代补政策,以进一步调动各镇(处)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督查部门将农村社区建设列入督查范围,确保农村社区建设目标任务的按期完成。

总之,我市,特别是西部乡镇的农村社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诸如社区经营与社区服务、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环境伦理与社区卫生等课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市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一定能够逐步展开,也一定能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三篇: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

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

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的%。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万亩,户均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

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

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

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

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

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五)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满足群众的购买能力而忽视工程质量。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要按照建设集约化、居住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电、水、沼气、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科技信息网络)、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有(休闲广场、农家店、农家书屋)、一集中(垃圾集中处理),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生产布局等通盘考虑,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确保群众买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社区

管理服务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和社区服务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就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早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新途径,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蓄积力量。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调研问卷

农村社区建设调研问卷

1.作为县级政府,您认为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以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

答:作为县政府要改变官本位思想,让农民充分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全面参与农村社会管理。

2.您认为应构建一种怎样的领导机制来组织协调各政府部门合力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答:建立“干部包村、部门包村,结对帮扶”的领导机制,各级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要扮演积极能动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起到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

3.您认为财政资金应重点支持农村社区哪些设施的建设?应如何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答:水利、道路、卫生、环境、民生、教育、医疗、救灾救济、娱乐设施、村级活动场所等。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政府要设立农村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专项经

费,安排一定比例的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建立结对帮扶农村社区制度,特别是涉农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资金、设备、技术、信息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建设,动员社会力量以捐款、投资方式举办社区服务项目,逐步建立起以各级财政资金、村集体积累资金、村民投入为主体,以单位帮扶为辅助,社会各界参与、捐助为补充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搞好宣传发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4.本县(市、区)哪几个乡镇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成效较为显著,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答:不知道

5.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您认为乡镇政府应完成哪些职能的转变?如何理顺乡镇政府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关系?

答:简政放权,积极引导农民而非制约,凡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务,政府都不再干涉。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

6.您认为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农村社区组织和管理体制,发挥出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答:要形成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居民参与的互助服务、市场提供的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网络,要基本实现社区参与多元化,让驻地居民都自愿参与本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兴办,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7.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哪几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成效较为显著?分别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介绍。

答:无

8.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农村社区建设应如何确定职能定位?

答:深化村民自治,提高农村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水平;切实加强农

村社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积极繁荣农村社区文化,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民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

9.如何合理设置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之间的财权、事权,破解“村财乡管”困局?

答:真正落实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规范会计管理等

10.如何定位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答: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加强群众自治的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力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法制保障;加强载体建设和机制创新;

11.如何保障村(社区)自治?如何减轻村(社区)工作负担? 答:基层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村民自治来解决。政府要警惕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村(社区)工作不要干涉过多,而应是指导。

减少和规范工作事项;减少和规范上墙制度;减少和规范公示展板;减少和规范资料报表;减少和规范检查评比、台账资料;减少和规范工作会议

12.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社区)自我保障能力?

答:加强培训,着力提高村干部带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发挥领头人作用。建立村主职干部基本报酬发放与集体经济壮大相挂钩的考核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考核村主职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充分激发村干部带头发展的积极性

13.如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三社互动”如何发挥各自作用? 答:着力理顺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工互动,三方合作 三社互动

14.如何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实现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答:政府必须要表明态度,从可见之处抓起、抓牢,让社会组织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第一,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组织运作进行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确保社会组织的发展遵循着可持续的健康方向发展。这不仅要求政府本身的法制要健全,还要求社会组织从遵纪守法的立场出发,符合群众的利益为原则。第二,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应明确定位在合作和竞争的层面上,在公共服务的领域内,双方的发展要能实现互利互惠的双赢,政府从政策、法律上保证社会组织发展的客观条件稳定有序,社会组织也应该以政府的政策方针为指导方向,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5.如何完善基层民主监督机制?如何准确定位、协调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开制度,按照制度定期执行村务公开,主

动接受村民的监督;二是要大力推进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现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三是完善村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制度;四是要建立村民监督组织,如村民监督委员会

明确职责,准确定位,各司其职;理顺相互关系形成合力

16.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如何畅通基层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如何激发民众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答:(1)在理论上进一步明晰其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定位;完善基层民主协商的参与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协商的协商机制;建立民主协商后的反馈机制

(2)各级领导应该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权利观,正视当前利益冲突的存在和群众利益表达行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利益调节格局,使各利益群体都能通过自己的组织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平台,使多元化的合理利益诉求通过正当、规范的渠道输入公共决策;脚踏实地的建设有回应力的政府,对群众的利益诉求予以限时回应和解决;进一步完善群众利益诉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

(3)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

文化建设工作,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努力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

第五篇: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温江区天府街道办事处 农村社区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温民发[]33号文件的精神,我街办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对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近几年社区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现状

天府街办幅员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2个行政村,有人口19100余人。所辖的5个社区全部为区划调整后新组建的社区,全部处于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转型阶段,在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均处于起步期。街办所辖的7个村被科技园区分为两个集中居住区,一个集中居住区在

金府路的从沙子沟到金马河沿线,包含学府、梓潼、金府3个社区,常驻人口约9000人,流动人口约10000人;另一个集中居住区位于原攀钢疗养院侧,占地800亩。目前小区正在建设中,设计容量为50000人,包含前进、青泰寺社区和柳江村、笼堰村5个村社区,常驻人口约10000人。两个集中居住区相距5到10千米。

由于天府所处的特殊位置,全街办各社区目前的重点工作仍为支持科技园区乃至全区的经济发展,社区干部大部分精力仍放在拆迁安置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上。社区集体经济薄弱,4个村为空壳村,只有一个社区集体年收入超过10万元,大部分村社区基本是靠拆迁工作经费过日子。

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的5个社区、2个村中只有1个社区有办公场所、2个社区活动中心正在建设,其余2个社区和2个村办公场所已经拆除和即将拆除,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设备均严重缺失。

在社区干部配置方面,在社区干部换届后,社区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新一届村委会干部队伍结构特点呈现出了“四高一低”和“中间大两头小”的良好状态。一是村支书、主任、委员交叉任职比例高。支部书记、主任交叉任职比例达到%;二是两委交叉任职比例高,居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到%;三是村委会成员中的党员比例高。村委会成员中中共党员达到31人,占100%,;四是村委会成员文化程度高。村委会成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27人,占%;五是村委员年龄明显降低。本届村委平均年龄为岁,同比上届降低岁,特别是主任职位降幅更为突出,由平均岁降为岁,降低岁;五是年龄结构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最具工作能力的良好状态。村委31人中50岁以上的7人,占%;40到49岁的14人,占%;30到39岁10人,占%。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32岁。另外各社区还配备了3名

工作人员,充实了社区服务队伍。在社区服务方面,由于现各村还处于拆迁安置阶段,社区居民大部分还在外租房过渡,社区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还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推荐就业和社会救助方面,其他服务或不具备条件或刚刚起步。

二、近几年在社区建设中好的做法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建设,陆续出台了一些得到居民和社区干部认可的好的政策,推动了社区和谐、健康发展,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区委、区政府四项改革促进社区发展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在社区建设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特别是在社区5个委员的基础上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公招了大学生助理充实到各社区、社区干部工资制和社区办公经费财政下拨四项改革解决了“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和愿意办事”的问题,得到了广泛认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村社区助理的加入给社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提高了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适应了现代办公信息化的需求,使得国家的各项政策得以在社区更好的落实;社区干部实行工资制后,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2、社区职能有很大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迈开了一大步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不复存在,社区的工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社区工作也从单纯的“催粮催款,防洪抢险,刮宫引产,打狗灭犬”阶段过渡到推进城乡一体化,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拆迁安置阶段,再到社区事务服务阶段,包括流动人口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社会救助、卫生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近两年街办、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完成大量拆迁任务的同时,在医疗、卫生、计生、社会保障、技能培训、就业推介、治保、民事

调解等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大量的服务,社区居民就业率稳步提高,社区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帮助广大的社区居民基本完成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过渡。

3、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近两年来推行的低保制度、新合医疗、就业培训、文化下乡、专业保洁、垃圾集中清运、水环境治理、城管执法、治安巡逻等惠民措施,从生活保障、安全保障、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改善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三、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然存在和新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居民身份存在的非农非城的尴

尬状态

由于科技园区和建安置房用地,我街办大部分村组耕地被占居民被整体拆迁,全街办90个居民小组只有7个没有农转非。由于科技园区用地的特殊性,被占土地大多数没有合法的征地手续,造成社区居民在法律法规需要严格执行有征地文件才能认定为城市居民的地方不能被认定为城市居民,我辖区农转非居民的新户口薄上职业栏登记为空白。我辖区居民在应征入伍时使用的是农村兵指标,在办理车祸伤赔付、购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事务时被要求须另外出具身份证明,因为户口薄不能证明。而在养老保险、就业政策、社会救济等方面认定为城市居民,由此问题引发的信访不断。

2、在行政管理上的二元性,造成社区服务对象和服务区域脱节的现象

从理论上讲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应该是所辖区域内的居民和单位,而事实上我街办并非如此。科技园区占我街办

所辖面积一半以上,科技园管理是独立于我街办的单独的行政单位,连街办对科技园区企业都存在门难进的问题,更不要说社区一级了,社区实际上已失去对该辖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例如金府社区成立于,由原金义村和维新村合并而成,所辖区域内建有锦丰纸业、申达地板、金星啤酒、三全食品、统一企业等20多家企业,所辖居民从1992年开始陆续搬迁到原金义村、梓潼村、柏树村、德全村辖区,这些区域现归3个社区管辖,这些搬入其他社区的居民的各项服务仍由金府社区进行,而社区所辖区域的企业则由科技园提供服务,形成了社区机构和服务范围完全脱节的特殊现象。其他各社区也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

3、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急待跟上

我街办的社区均为农民拆迁异地安置后新建的社区,原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居民活动场所全部被拆除,异地安置后

首先解决的是居民的住宿安居问题,而社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办公场所、活动场所、卫生服务机构、农贸市场等均严重缺失。辖区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因在拆迁区域内而长期未改造、维修、投入,加之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大量增加,学校已达到容量极限,条件很差,急需新建或改造。在新校选址上,由于科技园横亘在辖区的中央,无论校址选在那个集中居住区都会造成另一个集中居住区居民子女上学距离远的问题,最远达10公里以上,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交通、安全更成问题。

4、社区干部和居民的素质仍需提高 街办各社区居民都是洗脚上田的农民,在失地后,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需要改变,这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引导和教育。我们的社区干部大部分干部由原村委会人员转任,工作方式方法政策法律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已满足社区居民转型后的需求。

近两年虽配备了大学生助理,对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但仍不能满足,还需要引进新机制、新人才。

5、居民社区建设参与度不高,共同价值观有待培育

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击,现在的农村社区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的因素越来越少,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价值意识的多元化,要培育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难度很大。农民群众虽然有着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但主动参与性不强,认为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

6、社区干部待遇有待提高 社区干部实行工资制后,政府和群众对社区干部的工作要求显著提高,要求实行坐班制。随着政府对群众服务项目的增多,社区干部的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社区干部由原来的兼职变为现在的专职。而社区干部报酬为每月700元,扣除养老保险后仅500余元,接近最底工

资标准,远远低于成都市人平工资标准,这种收入水平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极不相当,加之近来物价水平上涨,这种表现更为突出。

7、各自为政、各种创建活动、调查不断,展板林立

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向社区延伸的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现象,样样都重要,样样都是必须,各种达标创建层出不穷,各种调查五花八门,各种展板、标牌铺天盖地,社区有时简直成了政府的职能部门。

另外,随着通讯的发展,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方式都能及时快速的获得资讯,从传统的报刊获得资讯的方式大大减弱,而以任务的形式下达的订报数量却不减少,村每年订报刊的费用达4000到6000元,占全年办公经费的15%到20%。

四、社区建设的建议:

1、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只应起引子和助力的作用,而不是把社区建成政府的延伸

机构。在区职能部门服务向社区延伸工作中确定牵头部门设计涵盖全面服务内容的资料统一对外公开,避免展板林立;在职能部门要求社区协助各项调查时坚持费随事转。

2、上级部门要引导社区建设实现和谐,又要把社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加大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向社区派出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等,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基层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分类整理,印制成基层社区工作守则,便于基层工作中使用。

3、提高社区干部的收入水平,使之接近和达到平均水平;增大社区建设投入,不断提1 2 下一页

下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活动的(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调研报告:努力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城乡统筹、促进社会公平,xx街道把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北京市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提纲

    北京市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提纲 (一)关于农村社区建设 1、当前的农村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人口规模、村庄类型、办公服务设施、资金投入等情况。 2、区县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体......

    农村社区建设对策调研报告

    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不仅体现出凝聚性与组合性,同时更加具有包容性。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可以不断提升社区居民......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6年,中央明确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要求,由民政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市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市委、市政府继新农村建设之后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社......

    2010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刘桥 姜志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

    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爱民佳苑社区是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而建成的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干部几年的团结努力下,取得了各级政府对社区工作的肯定。为更好地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

    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朱小丹指出,今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还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体系。要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