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概况的调查报告
对家乡新农村建设概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朱健祥指导老师:王静
班级:草业122班
学号:2012010760
社会实践情况介绍
实践时间:2013年7月28日-2013年7月29日
实践地点: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实践内容:此次调查采用分层简单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县4个乡镇单位、20个村级单位,200户农民以及30个乡村干部进行一次性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生产情况、生活状况、基础设施与环境、文教卫生及社会保障和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望等问题。
调研内容
生产状况:
被调查对象200户农户,其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158户,占79%;养殖业6户,占3%;林业6户,3%;运输及个体经营者30户,占15%。全部调查户的耕地面积1097亩,人口926,人均耕地1.17亩。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实现了50亩地一眼井,农田有效灌溉和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5%和30%。种植业、养殖业农户绝大部分使用了良种生产,主要农作物使用了机械化收割,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经营方式为家庭为单位的自种自销,91%的村没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不高,调查显示:掌握无公害化和滴灌技术的农户仅占14%。掌握地膜覆盖技术的农户占48%,掌握病虫害疫害防治技术的占69.42%,配方施肥技术的为47%。69%的农户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生活状况
在被调查的200户农村居民中,2007年家庭总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为16%,8000-10000元的27户,占13.5%,10000元以上的141户,占70.5%。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种植业、养殖业,人均住房面积24.9平方米。农民住房主要是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房屋,分别占76%和20%,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接收器)网络已经覆盖39.5%家庭。
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有89.5%的农户家中有彩色
电视,有20.5%的家庭中有电冰箱,有68.5%的家庭中有洗衣机,有40.5%的农
户家中有电话,有80.5%的农户家中有手机,6户农民家庭中有计算机,6户农
民家庭中有小轿车,有44.5%的家庭中有摩托车,有28.9%的家庭中有电磁炉,但
农民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和提高,26.5%的家庭冬天取暖主要靠煤炉,3.5%和
1%的家庭冬天取暖用电暖器和空调。有20%的农户饮用自来水,有86.5%的农
户饮用井水,农民生活用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煤炭,分别占48.5%和43%。但家
庭使用太阳能和沼气的农户只占17%。没有洗澡条件的农户占80%,使用旱厕的农户占93.5%。对当前家庭生活状况基本满意的农户占64.5%,满意的占
20.5%,表示不满意的家庭占14%。村里有生活超市的占43.5%,56.5%的村没
有生活超市。
基础设施与环境状况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我们调查的农户所在的村
中,75.5%的村通公路。出村道路主要是柏油路和砖渣路。70.5%是柏油路,水
泥路只占8.5%。40.5%农民庭院被硬化。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占6%,农户
与饲养畜禽不在一个院内的占47%,56%的河流和池塘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
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状况。80%的农户所在村没有文化活动站,农民获取信息和了
解国家政策的渠道和途径是看电视、听广播、和别人交谈、看报纸,分别占96%、22.5%、14.5%和6.5%。96.5%的农户主要娱乐项目是看电视。87.5%的农户所
在村有卫生所,持证上岗的合格医生占82.5%,82.5%的农户参加了农村合作医
疗。农民生病后一般到个体诊所和乡村卫生所去看病,只有病情严重时才会去县
市或外地就医。政府应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显得十分重要。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加大投入,降低农村医疗收费价格。在我们调查的行
政村中88.5%的调查村没有养老院,有85%的调查者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机制,逐渐消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民主管理与社会治安状况
村里重大决策决定主要由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支部书记决定,分别
占38%、41%、17%。家庭重要事项做出决定时主要听取有文化人的意见、家
族中老人的意见、听取村里能人的意见,分别占34%、48%、18%。在调查的行政村中占82.5%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在治安方面,对目前农村治安环境的看
法,有11%人认为很好,28.5%人认为较好,41.5%的人认为一般,17.5%的人
认为差。
分析现状
农民对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示有强烈的愿望和期盼
在调查的200名农户中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占71.5%,不了解的28.5%。非常关心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户占65%,无所谓的占17%。愿意为新农
村建设愿意出资出工的农民占95.5%。另外,在调查的200名农户中农户对将来
新农村建设有六方面的期盼:第一位的是农户期盼道路畅通、配套设施齐全、实
现农业机械化,占第二位的是农户期盼住房宽敞、舒适、有电话、有自来水,占
第三位的是农户期盼有医疗、养老保险,占第四位的是农户期盼村容整洁、环境
优美,占第五位的是农户期盼社会风气良好、村内管理民主,占第六位的是农户
期盼生活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家庭消费品齐全。
农户对未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担忧:
一是担忧不尊重农民意愿,大搞形象工程。6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的项目,不能尊重农民意愿,不能结合当地的实际,搞形式主义,而使党的惠民
政策落不到实处。
二是担忧加重农民负担。58%的被调查者担心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
增加农民负担。
三是担忧刮一阵风,不了了之。58%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和以前有些工作一
样走过场,做形象工程,不是实实在在干事情,轰轰烈烈开始,匆匆忙忙收场,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四是担忧不实事求是,搞“一刀切”。37.5%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不能因地制
宜、突出各地的特色和优势,而搞“一刀切”,收不到实际效果。
五是担忧占用耕地。24%的人担心,新农村建设会搞大量工程,占用大量耕
地,而使本来就不多的人均耕地再次减少,影响农民切身利益。
六是担忧干部以权谋私。19.5%的群众担心村干部会用国家的优惠政策谋私
利,而不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使群众得不到应有的实惠。
总结存在问题
(一)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了30年以来,农业以“承包”为主的分田到户,让亿万农民在自
家的责任田里吃饱了饭,初步实现了小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家
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利于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
品的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差,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并且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受到了
影响,而且还有一系列社会问题,譬如“空心村”、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养老问
题。
(二)农民收入低,增收难,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生
活逐渐富裕,但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产出率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价格
剪刀差的影响,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还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收入是靠外出打工取
得,但也不是人人、家家都有满意的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如
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包括住房一次性投入、日常生产和生活消费支出、文
化教育需求和社会保障支出等,还不能支撑正常消费。
(三)农村基层组织执行力差,农村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打算
在农村,部分基层组织成员,由于党性不强,政治责任感不强,文化水平不
高,不作为和作不了为的干部大有人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些甚至“懒、软、散”,对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不思考、不规划、不发展。比如目前农村
农户的住宅建设,村容村貌的整体规划没有通盘考虑和长远打算,农户是各自为
政,放任自流,农户新建的房不少,村容村貌村没有大的改观,宅基地大量扩张,还有浪费土地的现象。
(四)农村社会问题多,解决问题任重而道远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按照现代农业新型农民的要求,目前农村、农民素质还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劳动技能的培训,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也多半干些体力活,挣些微薄的收
入来维持生活,在这次调查中,我县外出仅有6%的农民接受过一些短暂培训。
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富裕起来的农民十分渴望孩子获得较好的教育,国
家为了普及中小学教育,目前农村里村村基本都有小学,每乡还有不少中学,但
由于师资力量问题、学习环境问题、教师的责任心问题等造成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一个班几个人,一个学校几十个人的现象不在少数,农民一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
县城甚至县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调查显示:
85%以上的村、镇小学,80%以上的乡镇初级中学生源状况不容乐观。45%左右的中小学生到县城以上学校学习。
农村农业信贷问题。部分农民想致富,但无资金的支持,贷款无信用、无担
保,抵押手续繁琐,主要原因: 一是银行、农村信用社担心农户没有偿还能力;二是缺乏担保、抵押的财产,而得不到贷款;三是贷款手续繁琐;四是国有商业
银行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它只能解决一些生产性小额贷款,大额的生产经营性贷款仍难以贷到,农民的贷款主要依赖民间贷款。
农村环境问题。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活有了保障,但环境问题毫无改观,农村旱厕和垃圾污染、加之畜牧业养殖污染、企业排污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
村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状况每况愈下。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农村
社会保障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仅靠现有的保障机制和救助制度还不能满足人
口庞大的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和完善保障
体系。
解决问题
增强政治责任感,加强基层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是当前和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国
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责无旁贷,尤其是基层党组
织应有所作为,应该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20字方针,有所打算、有所思考、有所规划,尤其是村容村貌的整体
规划方面要有个整体布局,作长远打算,不能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无序建设。
加强引导,示范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加强对党的富民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伟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加强广大农民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
和必要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适当的投入,建成一些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使农民真正体验到新农村建设的优越,得到真正的实惠,享受到新农村
建设的成果,使更多的农民看到希望、看到前途和更加向往,使党中央新农村建
设的战略方针变成广大农民自觉自愿的行动,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
践,这样才能真正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制定优
惠政策,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民尽快脱离传统农业。以全民创业活动为契机,通过
建立完善农民创业机制,以降低创业门槛,提供资金扶持,技术市场指导等可行
措施,鼓励农民自办产业,可集中在食品加工、手工编制、餐饮运输等二、三产
业。引导农民向乡镇企业转移。利用招商引资成果,引导村民从以种地为主的农
民向以务工为主的工人转变,从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引导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
镇转移,引导他们在城里安家、生活、创业、发展,使这部分农民从根本上脱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浩大,任重道远。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全社会参
与,易于形成合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宏观指导,有利于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减少风险,少走弯路,促进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实践调查日志
第二篇:对家乡新农村建设概况的社会实践报告
对家乡新农村建设概况的调查报告
学号:cxxzczxczxczczc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班 姓名:xxxx 调查背景: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校团员青年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基层中了解国情、省情,以昂扬向上、绚丽多彩的青春实践喜迎建校45周年,经校团委研究,决定今年寒假期间继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党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在建党91周年之际,新农村建设又有怎样的发展。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在和农民亲身的接触来感受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感受农村与城市的不同,感受建党94周年下的新农村的发展方向,以充实在大学里面所学的知识,从而丰富我的寒假生活。实践内容:
通过和农民伯伯的交谈,自己下地干活的体验,和相关干部人员的了解得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时隔好多年再回到农村,这让我有很大的收获。这不再是以前我住的那个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上和县城里面差不多了。对于我一个大学生而言,看到这样的景象当然是要进行更深入的体验了,我毅然住进了村子,亲身体验这别样的农村,让我从农村到城市这些不同中学到更多实践体验。在这半个月月的农村生活中我了解到,如今的农民再也不是过去那些思想简单的农民,他们的观念已随改革的春风,焕然一新,与时共进。新气象、新面貌的新农村如壮丽的画卷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农村的教育在加强,传统的观念在转变,新的思想在焕发。
我进入农村第一眼看到的是飘在上一空的五星红旗,那美丽的教学楼。从我和农民伯伯的交谈中得知是政府出钱建的这个小学,政府常常对他们说到:“农村教育不上去,那么永远不能够脱贫,要让你们的孩子多学点知识,来改变农村。”放假了,这些农民伯伯还让老师给他们的孩子上课,争取多学点知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也比以前更甚。农民伯伯还谈到,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农村大片的土地都种上了树木,只留了一些好的土地来种。国家还给他们种地的给补助,听到乐呵呵的农民说这些,我感受到了农村不再是以前那个十分贫苦的样了。农民伯伯还说,由于劳动力多了,近几年来出外打工致富的人也多了,恋家安守的人也少了。每当春节过后,成群结队的打工者络绎不绝,如今百分之八十的青年都奔走在城乡之间,不少年轻人已经融入了城市人的行列。生孩子的观念也变了,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大多数的农村已是住房整齐,绿树成荫。房子更加宽敞,更加舒适。高档的家用电器已不在新鲜。有的村已经接入了有线电视、电讯宽带,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
二、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牢固扎实,民主制度得到了落实
我在和下乡当村官的大学生的交谈中,说到了农村的一些制度。就拿选举来说,就和以前就不一样了,现在农村的基层选举制度更加体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有志者为先,有为者当前,有智者当用”,不管你是谁,只要能了引导农民致富,使农民过上富裕日子,你就上。近几年我们这些大学生去当村官,更多的是国家考虑到农村知识分子少,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村,大力发展农村,还能让大学生体验农村的生活,培养我们年青人不怕吃苦的精神,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我还和他聊了一些关于以后农村还会怎样发展,还有农村以后会不会超越城市,和一些他大学读完后在这里当村官的一些感受。他说的最终总结为一句话:“没有足够的经验,就不能胜任更好的工作。”民主制度的发展为建设美好的新农村具备了充实的思想保障。
三、党的政策给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农民也有了高品质的娱乐生活
我从和农民伯伯的谈话中了解到党的政策得到很好落实,先后在农村实施了“减免农业税”“农业补贴”的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在我们村,记得过去喝的是井水,吃水要用„„辘辘‟‟搅,由于工业的发展,河流水受到污染,这直接影响到人畜饮水安全,现在政府又实施了„„甘露工程‟‟,自来水接到农户家,干净卫生得多了,洁净的水滋润着老百姓,人民从心底感激着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关心和保障。“点亮工程”“道路硬化工程”的实施,如今的农村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夜生活。看着那光彩夺目,五彩斑斓的夜景,走在宽阔平坦的乡间大道,闻到那沁人心脾的丰收气息,你会深深感到农村换了人间,变化巨大。
曾记得以前过节时,村子里出了和亲朋好友打下扑克和麻将外,就没有什么娱乐的了。今的新农村已经发生了改变,新农村也正与时并进,健身操,集体舞,歌舞赛,体育比赛在农村随处可见。政府还特别的提出每年都拿出几万元来修建农村体育设施,每年都举办村与村的篮球比赛。歌舞、影视、图书下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下乡了,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风貌变新了。新农村的图书馆是农村人的知识文库,读书的人们多了,知识增长了,思想观念解放了,致富的眼界开阔了。如今的农村,麻将桌上的人少了,闲聊的人少了。学习文化,谈论致富经验,享受生活的人多了。新农村的精神风貌迎着党的光辉,与时并进,天天向上。党的政策,给了新农村一片新的天空
现在农村孩子继续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去小学学费、课本费。建立从小学到高中的政府助学政策。小学至大学,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助,农村孩子上学的机遇多了,技能得到提高了,农村子弟的明天有了美好的前景。不仅如此,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也有了保障,真正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回顾近几年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归功于党的领导,正确方针的指引,在党成立91周年之际,我们深深感到党的伟大,为有这样执政为民的党感到自豪。
四、家乡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对家乡情况的了解,虽然家乡变富了,变漂亮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变好了,但是乡亲们文化知识的欠缺、对环境任意破坏、对新事物认识的不 敏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仍严重束缚农村前进的步伐。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仍对农村的发展担忧,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家乡人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很容易满足现状,通过与他们谈话,他们安于现状。就像我一个叔叔,他出门打工四五年,挣了钱回来盖了一大栋房子,还余下许多钱,我问他还要不要出门去,他说不去了,也不想种地,对于他的情况我真的很担忧,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挑战。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样,那国家怎么能富强。
2、教育负担依然繁重
对于儿童教育问题,国家实行了农村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当他们一旦上高中、大学,家长们就又发愁了,对于高额的书学费,生活费,家长们负担确实很重。
3、农村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村长虽然通过全体乡亲们选举出来的,他们不是村官而是致富带头人,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再加上在农村土生土长,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他们的能力限制着他们,又限制农村的发展。
4、农业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家乡的农业发展还是“靠天吃饭”,虽然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种植经验,但一旦遇到天灾,他们就无计可施,就如同刚过去的一年,国家发放新品种洋芋,村民们由于技术不够,再加上天气不好,去年的洋芋减半。
五、为家乡建设提几点建议
解放思想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1、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
充分利用先阶段的先进设备,传播健康、文明的先进文化,从而激发人们努力进取,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带动农民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开拓进取。二是在农村安插有农业知识的大学生或专家,指导他们合理运用科学知识,在田地里实践操作;并且向他们宣传科学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摈弃不好的传统观念,学会利用科学。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办法就是从小孩抓起。在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国家应投入补贴孩子教育的附加费用,杜绝适龄儿童退学。给贫困家庭儿童免费上学和补助,让他们都能上学,让他们在关爱下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3、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
我希望市、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以后要加强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做到定期深入农村搞宣传,或者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案例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合作医疗。
4、加强农村村容村建设注重环境保护 在农村首先必抓的就是公路,路的好坏决定一个村庄的发展。并且大力发展养殖靠种植谷物很难致富,而帮助致富的就是养殖利用科学技术带动农民向养殖方向发展。在农村限制农民乱砍乱伐,多植树造林,多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践总结:
我到农村这半个月中,我了解了国家对农村的政策,也让我体会到了农村与城市的不同,农村要想赶上城市还有一段距离,虽然农村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发展中也存在着种种弊端,如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的思想还较保守,安土重迁,还有顾虑。也有些‘‘房地产”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只顾挣钱,不顾农民的反对,强行“铲”了农民的地,占了百姓的田,伤了百姓的心。还有的居民楼盖成了,农村人却不敢住,他们的经济收入还上不去,住楼成本高,农民只能望楼兴叹。由此可见农村的城市化建设任重道远。但我相信总会有一天的城市化会实现,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还有的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落后,百姓娱乐场所还较少,虽然现在农民有了钱,但赌博之风却盛行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较少,普法教育还有待普及,公共卫生设施还有待改善,农村年轻人出外打工的多了,留守的老人孩子怎么办,违法犯罪事件也在农村时有发生,还有待我们去想法解决。但我相信新农村建设将会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光彩夺目,一切的阴影将在太阳的光辉下消失。
总之,新农村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也存在不少。我认为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就一定会消除存在的弊病,而我们的新农村将会越来越和谐,越变越现代化,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姓名:***
专业:09信息实验班
学号:****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2007年,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11年1月18号至2011年2月20号。
地点:山东省乐陵市******及附近4个村庄:陈吴村,宋寺村,张矬村,圈刘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陈皮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
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99%都有彩色电视,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近9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40%的农村家庭配备了电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大多数时间他们都是在街上闲聊,晒太阳。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是农村,今年暑假回家,对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一次调查。这几年家乡的变化还真是很大,以前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混乱的村貌、闲散的亲人已经在短短的几年中一扫而光,展现在眼前的一幢幢砖混新房、宽阔的柏油路、整洁的村庄和忙碌的亲人们。对家乡的情况进行了解,用家乡人的话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咱家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家乡的现状
我们村位于宝鸡市凤翔县的一个村落,是以种植业为主,因此是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村,当时曾经有人主张种植经济作物,又怕到季后道路泥泞运不出。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
1.村容村貌
这两年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最大、最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村级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几个方面。
村级公路的修建,由乡里统一出资修
建了通过村里与各个村子连接的柏油路,并通上了公交客车,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几里路才能坐车了,村内的道路由村里出资也由原来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门了。
房屋的更新,俗话说:“看一个村子的穷富关键看房屋”初步统计这两年全村翻盖新房16座,整个村子的房屋全是砖混建筑,两幢土坯草房于前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在村里彻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设施。
村容的整治,近几年村里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干部挨家串户说服,将柴草垛和粪肥堆移到院内或移到村外,不允许堆放在村里道路两旁,解决了既影响交通又影响美观的问题,并对一些道路进行取直修理,走在宽阔的村路上心情特别舒畅。
2.经济情况
我们村经济状况在整个乡里属中下游水平,在正常年景村民人均年净收入在3500-4500元。较三年前人均净收入提高1000元。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通过和几个亲属谈话,发现他们希望孩子外出,虽然现在农村的发展国家很
重视,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补贴等政策让农民得到越来越多优惠,但也不想让孩子子承父业在家务农,近几年每年都有10个以上的孩子外出读书就业。整个村子的贫富差距不大,全村只有几户低保户,其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和国家帮助。
3.精神状态
此次回家给我感受最大的是乡亲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记得小时候农村生活是很苦,但是大家也乐哉悠哉,没有个目标,这是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现在就不一样了,种田越来越讲究,机械化种田代替,整个村子基本上都用农用拖拉机播种、喷洒农药、运输。耍钱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致富的办法上来了,家家都有几本实用书籍,遇到困难就翻一翻,现在的游闲方式也改变了,村里经常组织种、养殖户到外面取经学习,来开眼界、搞引进、弥补自己不足。现在的农村可以说很忙,甚至没有休闲的日子,就是过年了也还得喂猪喂鸡、种植大棚户更是一进大棚就是一天的情况。现在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了自己发展方向、有了追求目标,但是他们还很谦虚得说:“我们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还差多了”。
4.教育和医疗情况
教育和医疗问题是最贴近农民的问题,也是乡亲们最关注的问题。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情况,现在孩子们都能上起学了,从2006年起彻底免除了学费,根据政策规定,邻村几个特困户家庭的孩子凭特困证明还享受了免费提供课本的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调整在春节前也进行了补发,但是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仍然不强。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全村人基本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特困户由村里出资也按时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真正体验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益处。
二、家乡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家乡基本情况的了解,心情还是很凝重,家乡是变了,变富了、变美了、乡亲们变的精神了,但是乡亲们文化知识的欠缺、人居环境的任意破坏、对新事物认识的不敏感性、自主创新意识的不够仍然严重的束缚着农村前进的步伐。作为在农村长大的我仍对农村的发展担忧,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家乡人民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朴实的乡亲们很容易满足,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可知,安于现状、漠视先进文化的心理普遍存在,缺乏对生活的挑战,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
2.教育负担依然繁重
对于儿童教育问题,虽然实行了农村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儿童教育的附加费用,仅上学通勤费用、中午就餐费用每月每个孩子需要100元以上,这对农民来说负担还是很重。
3.村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
村长虽然是通过全体乡亲们选举出来的,他们不是村官而是全村致富带头人,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在加上土生土长在农村,受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他们的能力已经严重限制了其发挥的作用。
4.农业发展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家乡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天吃饭”,虽然在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几本专业书籍,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掌握;对外部先进科技信息的了解特别少,只能通过参观的形式到外部去学习,在内部无法获得系统的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生产。
5.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认识不够
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仍是造成广大农民贫困的主要因素。农民的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市的农村已经基本铺开,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通过与乡亲们谈话可知,他们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对合作医疗的认识还不是很高,对一些合作医疗的使用程序并没用真正了解,甚至非住院买药时,他们并不知道也可以报销,可见农民对合作医疗还没有真正了解。
6.注重收益,忽视环境保护
现在的乡村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和谐村镇的规划设计还有差距。在村内大量养殖禽畜造成居住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建设的村容村貌维护不够,往往因利益关系就会出现人为破坏的现象。村内的公共卫生没有专人来维护。
7.资金短缺束缚着农村的发展
当谈到现在农村最需要的是什么时,大部分人认为资金问题是最大问题,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政策性银行贷款外,再向银行贷款很难。乡亲们为了创业甚至还存在“高利贷”借款行为,因此资金短缺成了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为家乡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解放思想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一是要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墙报、文艺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传播健康、文明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净化农民的思想意识,引导农民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不断开拓进取。二是要积极更新思想观念。帮助他们转变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破除“小富即安”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鼓励农民大胆接受新观点、新理念,从根本上克服畏难情绪和依赖思想,激发敢闯市场经济大潮、迎接各种挑战的豪情和勇气。
2.加大农村的教育补助投入
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根本办法就是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娃娃的思想观念,进而带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在实行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同时,由国家投入补贴孩子教育的附加费用,保证适学儿童全部入学,杜绝辍学现象,减轻儿童入学带给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
3.加强村政府领导班子建设
建议村级领导也实行人才引进道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在农村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制度,让大学生来担任村长职务,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大学生受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做农民创业的带头人,向农民传授良好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还能进行思想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大的收获。关于大学生的选拔工作,可以选拔志愿者参加,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国家适当给予补助,来鼓励他们在农村这块天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4.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
一是积极开展农民科学技能培训。通过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夜校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增强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和本领,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二是大力倡导科技创业。积极支持农业科技研发
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式”、“个体式”、“协会式”等多种形式自办科研机构,使农民既做科学技术的实施者和传播者,又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者和推广者。三是逐步构建农业信息平台。建立具有较强功能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建议今后的“农村三下乡”活动要坚持下去,并且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下到农村,融到农民中去,与农民一起研究农业、从事劳动。
5.加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宣传
建议市、县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以后要加强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做到定期深入农村搞宣讲,或者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案例讲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了解合作医疗,享受应得的待遇。
6.加强农村村容村貌建设,注重环境保护
一是建立独立于人居地区的禽畜养殖区,人与禽畜混居,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要彻底将人与禽畜分开,在村外建立规模的禽畜养殖场,解决禽畜对人居环境的污染。二是建议搞村级物业管理,按照城市公益性岗位管理,在农村招聘物业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村内的环境保持工作,其物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在地方环境治理费用中支付。
7.切实解决农村的资金问题
要积极探索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发挥农民主动性。新农村建设完全依靠政府,或者向农民强行摊派,都是不实际的。建立起农民主动提要求、地方政府全力组织、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各方协调,合理分担成本的建设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根据城市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制定小额农户贷款政策,国家拨一部分资金,地方配比一部分资金,根据农户的需要贷给农民,帮助农民尽快走出困境,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8月29日
第五篇: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在国家的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工作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开展,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因而需要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实践目的:
深入农村,熟悉农村,体验生活,感受发展。通过亲身融入,切身体会,丰富寒假生活,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自身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知力。在进行社会考察调研的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内容: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了解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以及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实践过程:
通过和家乡农村相关的基层干部人员的交谈,了解家乡政治的进步;通过切身体会家乡农村的节日气氛,感受家乡文化的繁荣;通过亲眼所见家乡的新农村面貌,座座楼房建起,条条公路修成,人人欢欢喜喜,体会家乡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破坏,如大量耕地被占用荒废,乡土文化景观被毁坏,传统民俗被淡化等等。实践结果分析:
一、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牢固,民主制度得到落实
我在和基层干部的交谈中了解到,自新农村建设以来,民主制度得到了落实。比如,基层干部的选举实行全民选票制度,每个公民都有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当家人的权力,“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更加得到体现。近几年,我们这些大学生去当村官,更多的是国家考虑农村知识分子少,这样做不仅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村,带领农村走向新的发展,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响应国家的号召,而且还能锻炼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农村发展的不易,从而激发自身关注社会民生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知力。民主制度的发展为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完备的政治保障。
二、相关民生政策的出台,让惠民更加明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台解决了以前农民的“看病难”问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集资金为每人每年30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近几年,村卫生室的建立,药物品种增多,实行药物“零差价”政策,更是解决了农村“缺药少药”以及“药物贵”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农民生活得更好;农业税的免除,“农业补贴”政策更是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另外,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措施中有一项为:为年龄低于16周岁的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光荣证(当然是以自愿办理为前提),拥有此光荣的家庭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补贴(直到子女年满16周岁),当他们的父母年满60岁时,更是享有国家的保障,这一政策虽然在当前的惠民不明显,但从村民积极响应政策的实行的情况来看,村民养老有了保障。
新世纪以来,国家出台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一条又一条,为我们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农村有了新面貌
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等多方面措施,加强乡村公路网建设。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农村公路发展了,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就改善了,能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随着公路的建设,沿着公路建起了座座楼房,家家住进了新房,高高兴兴过着新年。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破坏
乱砍滥伐树林,开山采石,为建造房屋提供材料,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自然资源枯竭,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并未将来的农业发展埋下隐患;修路,建房大量占用耕地,导致农业用地不足;进行新农村建 设,对农村进行改造,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让人难以释怀的是,“由于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如果建设不当,很容易对其造成破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在开发利用的名义下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对原生态的乡村,按照现代人的审美口味加以改造,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被大量机械性复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繁荣了这个项目,其实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极大伤害。”旧的村子拆掉了,新的村子出现了,承载这个村庄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也随之灰飞烟灭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农村里原生态的赶集、庙会等传统,正随着建设的深入在慢慢流逝。
五、新农村建设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青少年大多外出务工,村中剩下的多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建设新农村缺少主力军;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的要求差距甚远;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集约效应等等。
六、新农村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
虽说新农村的房屋价格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对于收入甚微的农民们来说无疑不是一笔巨大的资产,要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搬出住了几代人的老家,花钱住进新农村,这又有巨大的挑战。另外,新农村是聚集在一起的,一个镇,一个村农民都是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假使农民们真的搬进了新农村,那原来留在老家的许多耕地就会由于无人耕种而荒废,就算去耕作,路途的变长又无疑会成为一种负担,会大大的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好后,一个地区聚集的人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人口的聚集必然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一旦邻里发生一些争执,是否应该有一些类似于社区的专门的居民委员会进行协调。人口聚集后,相应的基础设施是否能跟上,是否能配套建设一些休闲设施和娱乐场所,或者一些日常的商铺以便居民们购买日常生活必须品,以及相应的医疗机构等。
另外,新农村建设后对当地的生态又会造成怎样的改变,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是否还会像以前在农村一样随手乱丢乱扔,能不能像城里社区一样集中打包,统一处理。住进新农村后,居民的素质能不能跟得上,这又无疑是一大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为了更好地让农民朋友们得到真正的实惠,享受时代发展的成果,就必须完善政策,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并想好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新农村的建设才会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它应该发挥出的作用。。
实践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以及村民的努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作用。而且,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家乡新农村的独特风味,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我们真切地为家乡的发展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知道了国家实行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易与艰难,不仅要狠下心花大价钱来进行建设,同时还要考虑各样的问题以及顾及各方的感受,只有做到了面面俱到,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工作顺利开展。
“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现在只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知识财富,才能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出一份力,帮助自己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