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根据农业部确定某年为全国农业科技年的决定,以及广西自治区农机化管理中心《关于开展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自治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农机推广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好范文版权所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
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广西农机“兴机富民”的战略目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方线,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着力提高农机人员素质,努力提升农机化科技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二、预期目标
通过科技“三下乡”、大型演示会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引导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增加对农机科技的投入,鼓励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提升自治区农机装备的科技含量、普及水平以及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的提高。
三、实施内容
(一)重点推广大技术
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和自然条件,“十五期间”确定了推广适用地域的项适用性强的农机技术:
⒈甘蔗深耕深松机械化技术;
⒉甘蔗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
⒊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
⒋蔗叶粉碎机械化技术;
⒌秸杆还田机械化技术;
⒍水果施肥机械化技术;
⒎经济作物植保机械化技术;
⒏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二)开展一系列的“送”、“传”、“演”农机科技活动
为进一步加快应用农机技术的步伐,提高农机科技贡献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自治区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利用科技下乡、送科技上门、大型演示会现场会的多种方式,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价廉适用的“特、优、新”农机产品,尤其是那些小巧轻便的适合山区小田块和单家独户使用的机具。
(三)搞好水稻跨区服务作业的创新
水稻是自治区种植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全区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均占粮食种植面积的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以上,但其机械化程度却很低。为了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将重点突破栽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通过组织农机产、供、销等部门的跨区机收服务队,将各类机械云集展示,以跨区作业这种模式作为载体来推广农业机械及其实用技术。
(四)创建“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
创建“农机科技致富示范村”,探索一条农机推广“以点带面”的道路。利用示范村为组织管理模式,带动广大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在示范村将示范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整合农民拥有的农机具,统一组织机械耕作、植保、收获、加工等,提高机械利用率和作业效益,并树立农机科技致富的典型。
(五)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给广大农机管理者和生产者、使用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相关的知识要及时补充和更新。为此,将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和业务培训。
(六)扩大网络信息服务
开通“农机质量与推广信息网”,为农机管理部门、企业、用户提供一个巨大的发布平台和收集信息的窗口,及时发布有关农机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农机市场供求等信息,并专门设立有“农机推广”栏目,内容包括推广动态,科技致富,教育培训,新技术新机具等。同时,开辟网上活动绿色通道,电子邮件:,热线电话:。
四、主要活动
⒈月份参与“广西第二届农业科技大集”。由广西科协、广西科技厅、广西农业厅、广西工商局联合举办,广西农机推广站组织家区(省)内外农机生产企业和单位带上台(套)新机具和块宣传牌组建“特、优、新农机化技术新产品宣传一条街”,在活动现场接受参观咨询,给农民解答技术难题,发放宣传资料。
⒉月份参加“百名科技大军进百色科技下乡活动”。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农机推广站与中国农技协、广西区科协、百色市委、百色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在活动中,广西农机推广站名农机专家通过农机新产品实物现场演示、宣传板展示、光碟播放、资料发放、专家技术咨询研讨和答疑等方式,向老区广大农民介绍农机新技术产品、农机推广应用知识和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知识。好范文版权所有
⒊月份,参加“广西名特优农产品网上展销会”。为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广西农业、农机信息网优势,开辟农产品销售与宣传新路子,该展销会由广西农业厅主办,广西农机推广站组织了种农机新产品参加。
⒋月份,举办某年农机科技下乡宣传暨新机具现场展示活动。在革命老区田东县,拟组织多台套先进适用的机具现场演示,同时接受农
第二篇:江苏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
1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农科教发〔2012〕2号)及有关部署要求,省农委决定2012年为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为开展好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各项活动,现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导向,以“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为主题,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计划、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计划,推进科技创新大联合、农技推广大协作、农业科技大培训、乡站条件大建设,全面掀起农业科技与人才兴农强农热潮,推进农业创新创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科技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二、活动原则
(一)坚持全省联动的原则。组织和动员各级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推广部门,以及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实现全省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引导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凸显农业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二)坚持分层实施的原则。省农委制订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统一部署、分层落实、分级实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农业科教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制订本地区、本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和农事季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形成统一部署、层层落实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科研攻关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 成果转化突出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科技服务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组织形式上,与三解三促、创先争优、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等活动相结合,求真务实,让农民得益、让农民满意。
(四)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构建“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实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促进农业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目标任务
(一)着力提升为农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强化地方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在全省全面建成“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启动“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试点。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全覆盖、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全覆盖。把“五有”建设与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紧密结合,强化为农服务,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二)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能力。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逐步构建适应现代市场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园艺、规模畜牧、生物农业、智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品牌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三)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大联合、大协作,凝聚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与相关企业科技资源,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以科技项目为载体,以人才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科技资源优势,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坚持基础性、前瞻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与集成应用研究相结合,着力提升农业科 技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引导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业科技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技推广,通过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农业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科技项目,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
(四)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应用能力。以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各类主体为对象,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培训,快速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五)着力提升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人才兴农战略,坚持把农业科技与人才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中长期农业农村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养一批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认真总结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做法,宣传推广农业科技战线先进典型,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科技与人才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提升农业科技与人才战略地位。
四、活动内容
(一)召开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会议。3月份由省农委召开,各市、县农委以及有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发布《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对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二)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百日行动。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组织全省农经农业系统广大干部和专家,开展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百日行动,深入推进“三解三促”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干部、种养大户、合作组织成员和广大农民开展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先进实用技术落地生根。深入农户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坚持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重点指导农民做好小麦、油菜、蔬菜等在田作物各项田管措施落实,打好水稻等春夏播作物生产基础,引导农民因 地制宜发展高效设施园艺,及时增养补栏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三)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贯彻落实江苏省现代农业“双百双十”人才工程,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衔接,加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启动建设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举办授牌仪式,颁发团队首席专家聘书。配合省人才办实施好“双创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
(四)实施现代种业强省攻坚计划。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强化超级稻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创新,加快蔬菜、花卉等高效设施农业、种畜禽品种创新选育工作,大力推进种源创新与种苗规模繁育,建设一批农业种源科技创新与繁育中心,提升种子种苗规模繁育科技含量与优新品种推广覆盖面。促进种业科企合作,建立种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培育一批种业科技型企业。
(五)认定一批生物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加强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农业新兴产业科技自主创新,在全省组织认定并授牌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引领能力强、研发实力雄厚的生物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提升农业高端生物制品研发水平。
(六)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组织实施2012年全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与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深度对接,重点推广38项农业重大技术。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体,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的组织模式,健全完善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制度。推进项目集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作用,提高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示范推广能力,形成技术推广合力,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七)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按照“扩大规模、量质并举、强化激励”原则,扩大到全省50个县(市、区)实施,实现全省农业县(市)全覆盖。创新管理和运行方式,着力提高驻村专家和服务时间的“量”,努力提高技术集成和推广的“质”,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农业科技示范村、镇,壮大县域优势主导产业。
(八)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内涵。在国家支持基础上,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 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按照“规模稳定、布局调优,指导到位、农民满意”的原则,强化服务效果,突出科技进村、入户入棚、入社入企,提高农业“三新”技术推广普及率和到位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步伐。
(九)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以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超级稻主体培训,推广超级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构建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超级稻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在全省示范推广超级稻1200万亩,实现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简称“双增一百”)的目标,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协调统一。
(十)全面推进“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条件建设为重点,强化能力和制度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建成“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把“五有”建设与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有机衔接,树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良好形象,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开展“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试点。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新形式,在省定现代农业示范村,开展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试点,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运作模式,推进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服务。
(十一)实施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依托现有各类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项目资源,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农业科研、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等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开展职业农民培训1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5万人,农技人员培训1万名,力争3.2万人获得国家农业职业资格证书。
(十二)推进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完善粮食作物整县、整乡(镇)整建制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关键技术措施普及到位,实现更大规模平衡增产。全省粮棉油万亩示范片达到700个以上,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20个县、50个乡(镇)实施整建制推进。启动“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纵深推进高产创建,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农业防灾减灾,与气象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服务指导。
(十三)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行动。推进重大病虫害的数字化、智能化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100个规范化、规模化的病虫害防治组织,建立10个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集成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相协调的绿色防控技术,提高水稻病毒病、“两迁”害虫、蔬菜烟粉虱等重大病虫防控水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创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飞蝗不起飞危害,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总体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加大生物农药推广力度,力争园艺作物生物农药应用比例提高2-3个百分点,重要生产基地提高5-6个百分点。
(十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对接活动。组织委属农职院校、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组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开展“结对”活动,支持园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应用水平。
(十五)开展现代农业信息进农家服务行动。办好“12316”农业服务热线、惠农短信、江苏为农服务网、《农家致富》手机报、《走进新农村》电视专栏等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农业信息资源,提升信息采编质量。加强农产品网上营销,扩大农业物联网信息技术示范应用,促进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个性化信息需求。
(十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行动。大力推进合作社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目标;推广应用信息科技,启动实施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合作社市场信息获取和 农产品市场均衡供给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二代”,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结合第六届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展销会,展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成果,彰显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载体地位。
(十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行动。结合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机构、农技推广人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创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贯彻力度,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实际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有保证。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分别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示范基地。
(十八)实施耕地质量建设推进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切实履行耕地质量管理职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地力培肥,按期完成30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任务。加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力度,实施规模40万吨。实行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示范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技术面积190万亩以上。在苏南地区继续实施绿肥种植以奖代补项目,规模稳定在20万亩。加快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巩固粮食作物,拓展经济园艺作物,狠抓整建制推进。制定发布区域配方,引导企业按方生产,农民施用配方肥,探索建立专业化统测统配服务模式,扩大配方肥推广应用。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为70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施肥技术服务。因地制宜推广农田节水措施,建立农田节水综合示范区,集成推广主导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努力提高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
(十九)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建立200个园艺作物标准园,开展蔬菜质量条码追溯示范试点,提升园艺产品质量和效益。实施设施园艺科技提升行动,加快推广苏式日光温室和标准钢架大棚,提高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等高档设施生产比重,强化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园艺产品供应能力。实施设施蔬菜“十吨工程”,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推广设施装备建设与生产高效创建“1+1”模式,培植100个设施蔬菜、果品高产高效栽培典型。创新园艺标准园技术模式和管理经验,推进标准园由“园”到“区”拓展,带动实现园艺作物在更大范围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
(二十)实施畜牧兽医科技提升行动。围绕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促进畜牧产业科技进步。组织开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新型合作经营模式、畜产品质量安全六项创建活动,加强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广一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产业化合作经营模式,建设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围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开展兽医科技推广行动。推广种畜禽场疫病检测控制净化技术,提高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经典猪蓝耳病、牲畜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禽白血病等重点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开展乡村兽医师资培训,培养师资力量,推进乡村兽医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兽医的疾病诊断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新增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500家、畜禽良种化示范场100家、动物防疫规范示范场500家,力争20%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达标,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0%,确保全年肉、蛋、奶产量增长4%。
(二十一)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驱动方式转变,力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1%用于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为龙头企业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组织全省10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赴清华大学举办科技创新高研班,引导企业树立科技强企理念。组织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会,解决中小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二十二)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科技促进行动。贯彻环保优先方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畜禽场污染治理能力建设工程为载体,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加强村庄周边河道支浜、池塘及规模连片农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一体化的农村面源氮磷生态拦截系统,形成既覆盖河道、沟塘等水面,又涵盖农田、村庄、绿地等空间的多层次生态结构体系。以行政村为单元加快建设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修复生态湿地、新增生态林(草)带、构建生态走廊,达到“恢复生态、综合控污、养分平衡、美化环境”的目标。
(二十三)开展农业科技推广表彰活动。联合省人社厅组织开展全省农林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向基层一线倾斜,表彰先进集体60个、先进工作者100名。调动广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投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
以上活动由省农委统筹安排,相关处室(单位)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农业科教单位要结合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别组织开展1-2项标志性活动。
五、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1月—2月,组织制订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各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3月—11月,组织开展全省性和地方重点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12月,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2012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委成立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协调组,由委领导担任组长,委有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方案制订、组织协调、工作督导等工作,协调组日常工作由委科教处牵头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量化目标任务,创新推进举措,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机制创新。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结合对市县农业部门绩效管理考核工作,从科技立项、科技评价、科技协作等方面入手,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绩效考评,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加强项目扶持。为保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实行政策倾斜,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现有项目资源整合力度,突出项目科技含量,做好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国家有关项目、省农业三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等重点向组织管理到位、实施成效较好的地区倾斜。
(四)加强宣传引导。省农委将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及江苏农业网、《走进新农村》电视栏目、江苏农村经济杂志、工作简报和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反映活动成效。省里将举办江苏农业科技发展成就展,全面宣传我省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展现农业科技人才风采。要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活动的意义、内容、先进事迹和典型,营造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各界支持、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年底省里将召开全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表彰大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三篇: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农业部决定2012年为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为开展好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相关活动,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促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的热情。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要有新进展,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有新进展。
二、工作原则
(一)广泛发动,全面参与。采取全国联动的方式,广泛发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活动,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快速动员组织格局,引导全国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统一部署,层层落实。农业部制订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农业科教单位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订本地、本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并根据区域重点和农事季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要有新进展;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的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有新进展。在组织形式上,与创先争优、干部深入基层实践锻炼等活动相结合,求真务实,力求实效,让农民得实惠。
(四)创新机制,开创局面。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构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通过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自主创新,提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
依托公益类行业科研专项等科技计划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新遴选立项100项农业科技项目。一是加强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遗传资源保护,在农业科技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加快培育一批有突破性的农作物、畜牧、水产新品种。二是以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三是加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的攻关与集成配套。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一批农业先进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二)强化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以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深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到社、入户。一是重点推出160个主导品种和100项农业科技成果。总结近年来行业专项成果,遴选轻简化实用技术,采取科技手册、技术明白纸、广播电视、科技网络书屋等多种形式普及与传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同时,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二是建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对接机制,实行“专家定点联系到县”。要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和行业专项专家组组成1万名左右的专家团队,定点联系农业大县。三是依托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在全国普遍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完善人才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一是加强以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推出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二是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对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对20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三是加强以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训500万职业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四是开展1亿人次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四)夯实基础条件,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合理布局、填平补齐、夯实基础的总体原则,加强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一是改善农业科研条件,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启动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1-2015)》,重点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及农业应用研究示范基地等建设。结合相关行业建设规划,加强一批农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动物防疫科技支撑、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等项目建设。二是建设1万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发挥其研究、示范、展示和培训功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对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实行全覆盖,提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四、重点活动
(一)启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召开农业专家座谈会,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听取专家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部署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结合春耕备耕,现场启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二)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
会同有关部门召开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系统总结近年来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动员与部署全国农业科技工作。
(三)实施全国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
采取部省联动的方式,广泛发动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农业科研、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四)实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推进行动。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培养。通过专项经费支持,扶持150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开展学习培训、合作研究、实践考察、交流引进等活动。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培训,选送1000名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修深造。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举办31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培训3100人。根据种养大户发展生产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支持3000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3000名农村经纪人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举办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成就展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一期农业科技成就展,重点展出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成功模式。
(六)开展“12316信息进农家”活动。组织各级农业部门的市场信息系统,依托“金农工程”、“三电合一”项目的建设成果,利用12316三农热线、农业信息网站、广播电视节目、手机短彩信服务平台等方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结合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在全国开展“12316,信息进农家”活动,促进农业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等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同时,在3月16日举办“12316,信息进农家”主题活动,发布全国统一的12316标识,动员号召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大信息进农家的力度,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七)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推广应用促进行动
组织部属四院、产业技术体系等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结对”活动,支持示范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服务,支持发展种苗繁育、农机服务、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建立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八)实施防灾减灾技术推进行动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深化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科学制定应对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突发性重大天气变化和粮食作物生长发育进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服务指导。启动“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对旱作节水技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东北标准大棚育秧和南方早稻集中育秧、小麦“一喷三防”、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水稻机械化插秧等关键技术应用进行补助,大力推广关键技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九)实施整建制高产创建推进行动
在全国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继续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0个县(市)和500个乡(镇)实施整建制推进。通过集成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等措施,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吨半粮乡”,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县(市)建设“吨粮县”。同时在小麦、玉米、水稻优势产区,鼓励支持一批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条件好、耕作制度相同、地方政府积极性高的地(市)开展整建制创建试点,推进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
在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选择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县、整乡、整村推进。以推进配方肥统配统供和机施深施为重点,扶持建立一批乡村配方肥现场混配供肥服务网点,引导一批化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肥料经销商等对接直供配方肥,培育建立一批为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等“四统一”服务的农化服务组织,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带动全国实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3亿亩,免费为1.8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的目标。
(十一)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行动
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重大病虫源头区选择800个县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扶持500个规范化、规模化的病虫害防治骨干组织,建立100个防控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重大病虫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飞蝗不起飞危害,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目标。
(十二)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
继续深入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选择600个园开展标准园创建,并选择若干产业基础好、种植规模大、品牌影响大、区域优势突出的蔬菜、苹果、柑
橘产业带建立一批标准化示范区,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通过自有基地扩展、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扩展和辐射区域扩展三种模式,将标准园成熟的技术模式、管理经验辐射到整个区域,率先实现标准园由“园”到“区”拓展,带动实现园艺作物在更大范围的提质增效、增产增效。
(十三)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科技行动
在17个水稻主产省(区、市),组织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专家,以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项目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全年推广超级稻1亿亩以上,力争实现亩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目标。
(十四)实施东北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
以栽培、种业、机械三大技术融合为技术保障,以干部、专家、技术员、农民(合作社)四方面力量为人力保障,在东北三省和内蒙东四盟(市)大力实施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实现亩增产200斤,节本增效200元的目标。
(十五)实施种业科企合作推进行动
促进种业科企合作,建立种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举办一期种业科研成果转化洽谈会;延伸种子售后服务,组织100家“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在产粮大县建立1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方,举办1000次良种良法高产技术培训班,分作物组织召开一次优良品种现场观摩会;保护育种家权益,组织开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颁布15周年宣传日活动,加强种子市场监管,打击套牌侵权违法行为。
(十六)实施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行动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重点作物机械化技术示范,促进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重点扩大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推广面积;加强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技术推广,开展南方丘陵山区适用农机化技术入户推进活动。组织开展农机化管理和科技人员培训、主要农时重点技术专项培训、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政企联动”培训等活动,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2011年计划培训农机化管理、科技和实用人才550万人次以上,不低于总人数的10%。其中: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2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化科技人员80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机操作、维修等人员培训450万人次以上,其中培训新购机农民100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鉴定15万人以上。(十七)实施畜牧科技行动
一是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推广一批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模式。二是组织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快现代奶业发展步伐。实行专家包片技术指导和培训,跟踪监测苜蓿草产量、质量和饲喂效果,打造国产优质苜蓿品牌。推进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建设与管理,针对个别管理松散、水平较低的生鲜乳收购站,强化技术指导和监管,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三是全面贯彻实施饲料新条例,加强饲料中未知风险物质排查和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等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四是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继续开展草原保护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强农牧民和基层草原管护员培训,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供强有力支撑。
(十八)实施兽医科技推广行动
围绕《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实施,分层次分类型开展兽医科技推广行动。针对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经典猪蓝耳病等重点动物疫病,在2-3个省开展种畜禽场疫病控制净化技术推广工作。针对常见疾病诊断、用药及治疗技术等,开展全国乡村兽医师资培训,培养师资力量,推进全国乡村兽医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兽医工作水平。(十九)实施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创新行动
巩固强化多双边和区域农业合作机制,加强与美西发达国家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等国际机构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中巴联合实验室、中德沼气合作中心、中新科技示范园建设,联合培养农业科技领域人才。引进国外高新农业技术、种质资源、管理经验和专家,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深化与欧盟(EU)、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的合作,申请合作项目和资金,助推我现代农业发展。
(二十)开展农垦系统高产攻关及热带作物科技活动
一是开展农垦系统种植业高产创建和畜牧业高产攻关。全年种植业万亩片高产创建单位不少于250个,其中,单项作物整体推进农场不少于10个。以奶牛、生猪为重点组织畜牧高产攻关,集成、展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组织开展“农垦奶牛场现代化管理培训计划”等活动,全年畜牧高产攻关单位不少于100个。二是开展热带作物科技活动。举办全国割胶工技能大赛,激励和带动广大割胶工学技术、用技术的热情,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热作标准化示范园创建活动,进一步扩大示范园创建规模,新增一批示范园创建单位,在巩固提高现有162个示范园基础上,新建成50个以上示范园。以示范园为载体,举办热带作物关键技术现场培训活动,组织动员技术推广、农业科研、教育培训、龙头企业等机构500名专家,选择不同农时,多形式开展技术现场培训,计划培训农户5万人次;举办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展示活动,展示热作种质资源保护成果,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促进热作种质资源共享、创新利用和新品种培育推广。(二十一)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活动
一是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在西北、华北、东北马铃薯主产区,黄土高原和环渤海苹果主产区,全国果蔬特色产业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推广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和烘干设施。二是组织农产品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示范推广。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对象,在广东、广西示范推广热带水果采后贮藏保鲜与商品化处理技术;在河南、四川示范推广红薯贮藏设施和相关技术。通过技术指导、关键设施补贴方式建设4个示范点,举办4期技术示范培训班,辐射带动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200个种植大户。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科企对接。在山东举办以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和农村微小企业为对象,30-40家科研单位参加的科企技术对接活动。通过现场发布科研成果、企业与科研单位面对面交流、搭建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平台等方式,推动成熟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技术水平。
(二十二)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实施新型渔民及推广人员培训,建立公益性渔业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开通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系统,实施百名科技专家下乡活动,开展援疆援藏及稻田综合种养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培训水产技术推广人员5000人次,农村渔业实用技术人才100万人次,建立10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区,建立10个精细化养殖示范基地。
(二十三)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科技指导行动
结合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农技推广人员,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田间地头,根据实际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有保证。
(二十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示范行动
大力推进合作社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目标;推广应用信息科技,启动实施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提升合作社市场信息获取和农产品市场均衡供给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二代”,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结合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合作社展示专区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示范行动展,重点展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取得的突出成就,进一步彰显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载体地位和基础作用。
以上重点活动由农业部统筹安排,机关司局会同相关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农业部直属单位、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共建农业大学可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分别组织开展1-2项标志性活动。
五、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1月—2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制订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各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展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第二阶段:2012年3月—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开展全国性和地方重点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总结阶段。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2012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部成立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协调组,由部领导担任组长,部内有关司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总体方案制订、综合协调、政策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协调组日常工作由科技教育司牵头落实。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列为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结合农业部绩效管理工作,从科技立项、科技评价、科技协作等方面入手,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绩效考评,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到社、入户开展科技服务;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加大经费投入
为保证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要依托现有项目,加强资源整合力度,重点做好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
(四)注重总结宣传
年底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总结成效、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同时,农业部成立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信息宣传组,及时编印简报,报送相关信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扩大科技年活动影响,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四篇:XX县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XX县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根据州农业局《关于印发XX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抓好我县农业科技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结合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工作实际,特制定《XX县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县掀起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确保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制定《XX县〈优质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重点做好各项试验示范技术的推广
按照《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XX县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方案》,科技攻关重点在优质专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及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优质水稻、玉米、香葱、大蒜等农作物新品种协作选育及试验示范,建设好优质柑桔、鲜食葡萄、石榴、大枣等水果生产基地和香葱、大蒜等蔬菜生产基地,做强做大宾川柑桔产业和葱蒜产业。
(二)突出重点抓好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科技配套服务
按照最适宜区域布局原则,结合XX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香葱、大蒜、亚麻、蔬菜、水果甘蔗、香叶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按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布局,抓实种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准备。做好技术储备,为做大做强各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做好农户的宣传发动和科技培训工作。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调整充实,巩固提高,主抓相关重点产业的科技力量,强化技术培训,保证技术到位,高标准建设好生产基地,打牢农业发展基础。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
以全州重大农业推广技术为主体,大力推广优质粮经作物良种工程,优质无公害蔬菜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优质柑桔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稻规范化条栽,平衡施肥,新型农机具,信息技术推广等各项农业科技推广。实施宾川县科教兴农与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新机制、新途径,充分发挥宏宇、金鸿、兆丰、云福、清水河等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和宾川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营销示范大户、各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努力提高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率。做好水果、蔬菜、香料等特色产业开发。
(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继续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农科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培训,培训农民10000人以上。稳步推进农业第二次创业,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积极争取农业部和农业厅等有关部门支持,逐步完善我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改善培训条件和手段,建立新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五)改善农村能源,加强农业环保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完善我县生态家园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实施好农业部列项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农业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素质和效益,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和产品的检测试点工作,争取发展一批,申报一批,使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面上推广。
(六)深化农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
通过推行聘用制来转换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由固定使用科技人员制度向合同用人制度的转变,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搞好内部分配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按贡献定酬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农科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内容主要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项目论证、情况收集分析、政策法规的制订和执行,产业发展和科技推广的示范引导、招商引资、组织科技试验示范、农产品安全管理和质量检验检测等,由农业扩大到包括农业在内的“三农”领域。观念要转变,素质要提高,把营销理念引入农业、农村工作,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新型农业干部。
(七)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和农业执法工作
一要增强执法意识,自觉执法,主动执法,发挥农业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能职责。二要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和涉农人员的农业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三要依法办事,规范执法,对具体执法行为,定性准确,法律适用得当,程序合法,过程清楚。四要文明执法,为民服务。逐步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对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行为要严厉打击,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从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八)认真组织科技成果推荐申报工作,从而推动科技活动年开展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农科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配合科技年活动的开展,认真组织好科技成果的鉴定推荐申报工作。向上级推荐申报一批突出贡献奖,科技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
三、主要活动
(一)全县标志性活动
1、传达全州农业科教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农业科教工作。
2、建立农民科技书屋,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组织,精心筹划,搞好“农民科技书屋”的建设,推进我县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3、积极组织参加农民科技知识大奖赛。
4、科技三下乡活动。积极组织科技普及活动,发送科普资料、良种、农药,开展现场咨询活动。
5、在《宾川农业信息网》上开辟“宾川农业科技活动年”专栏,宣传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标志性活动动态和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等科技信息。
6、召开农业科技年活动表彰大会。通报表彰在农业科技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二)行业活动
1、种植行业
一是抓好优质经济作物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推广柑桔、葡萄、石榴、大枣优质丰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走“巩固提高,调整优化,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的路子。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年内柑桔4000亩,葡萄1000亩,石榴1000亩,大枣500亩的水果新植任务。重点推广优良品种,高接换种,果实套袋,花果精细管理,产期调节,采后保鲜技术及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搞好水果产业化示范以及制定无公害果品栽培技术规程,大力发展一批名特优稀新品种。二是抓好粮经作物优质品种示范推广,推广实施优质稻项目,推广亚麻规模化连片集中示范。全县计划发 展优质食用型水稻4万亩,亩产632公斤,优质加工型水稻4万亩,亩产710公斤。三是继续抓好冬季农业开发,推广以冬春早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继续扩大反季蔬菜种植,并注重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葱蒜、韩国辣椒、鲜食蚕豆、豌豆、鲜食玉米等名优特稀新品种,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四是抓好以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浅插和优质柑桔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两项骨干技术为重点的各项科技措施推广。组织农科人员深入第一线,分区域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以上活动由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组织实施。
2、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物资源开发
首先,抓好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申报认证为重点的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云南宾川优质无公害果蔬产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宾川县优质果蔬科技示范园完善建设,加大对香葱、大蒜、香
叶、番茄、优质米等特色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申报认证力度,培植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其次,抓好生物资源开发,重点发展苦良姜(薯蓣)、除虫菊、红花等生物资源,抓原料基地建设和试验示范推广,根据基地建设情况,对基地建设进行培训。
以上活动由生物办组织实施。
3、网上宣传
宾川农业信息网结合宾川农业科技年活动的实施,加大对农业科技年活动的宣传报道,对此项活动的热点和亮点,要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开辟专栏,大力宣传。
以上活动由县农副产品营销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四、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5月至6月,制定和发布《宾川县农业科技年活动方案》,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和宣传发动。第二阶段:6月至12月,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2004年元月进行全面检查总结。
五、组织方式
成立XX县农业科技活动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领导和各股室、站(所)领导组成,负责全县农业科技年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科教法规股。由科教法规股牵头,各站所配合,实施全县性工作。行业活动由行业股室负责组织实施,并写出工作总结。
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场生产科、局属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具体活动的目标任务,落实措施,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集活动资金,确保农业科技年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66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XX乡人民政府文件
XX府发〔2012〕66号
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XX县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属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市农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扎实开展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根据重庆市农业委员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渝农发„2012‟1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XX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各村民委员会、镇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切实抓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并于6月10日、9月10日和12月10日前,分阶段将活动进展情况和具体做法报送镇农服中心,以便及时汇总上报县农委。
附件:1.XX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
2.XX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任务分解表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
五日 主题词:农业 科技 活动 方案 抄送:县农委 XX镇党政办公室 2012年4月25日印发 附件1:
XX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农业部将2012年确定为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市农委将2012年确定为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根据《石柱县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为扎实开展好我县农业科技促进年相关活动,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促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为主要任务,按照“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强化自主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激发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和服务的热情。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人才培育。
二、活动主题
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促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为主要任务,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要有新进展,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有新进展。
三、活动原则
(一)广泛发动,积极参与。采取各级联动的方式,广泛动员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科技示范户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活动。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共同推进”的农业科技活动格局,引导全县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中,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统一部署,认真落实。按照县农委制订全县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按照镇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并根据农事季节和工作重点,合理安排组织实施。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的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助农增收,力求实效,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四)创新机制,开创局面。完善“产业导向、稳定支持、联合协作、科学评价”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构建“镇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农业科技创新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研究。依托各级农业科技计划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攻关。一是启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农业公益性研究;二是实施动植物良种创新中试及技术集成推广专项,以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加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的攻关与集成配套;三是实施“两翼” 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专项,着力解决两翼重点农业产业中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技术难题;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一批农业先进技术,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
(二)加快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以满足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推广机制,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到社、入户。一是重点推出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总结近年来行业专项成果,遴选轻简化实用技术,采取科技手册、技术明白纸、广播电视、科技网络书屋、农民田间学校、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普及与传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二是创新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对接机制,结合“万名干部大走访,结对帮扶送温暖”、“科技特派员”等活动,实行专家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等开展“结对帮扶”。三是依托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三)改善基础条件,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合理布局、填平补齐、夯实基础的总体原则,加强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一是改善农业科研条件,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二是建设1个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发挥其研究、示范、展示和培训功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对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能力建设实行全覆盖,提升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四)重视人才培养,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从业者素质。一是加强以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业科研拔尖人才。二是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对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农技推广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三是加强以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训5000名职业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科技示范户。
五、活动内容
按照全市标志性的科技促进活动每个季度开展1-2项的要求,我镇各项专业性科技活动常年开展,做到“月月有重点,季季有标志”。
(一)标志性活动 1.冬春农业科技培训
2012年1月--4月,在全镇开展培训和咨询服务指导活动。组织技术推广、农业科研、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高产优质实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内容,对全镇农技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科技 4 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民开展培训。全镇实用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2000人次,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50人。
2.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仪式
4月初,镇政府召开全县春耕生产现场会,同时举行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仪式,对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3.春耕春防促增收百日行动 4-7月,组织镇、村农技人员及干部开展科技指导。4—5月,组织召开镇栽插现场会和万元增收第一阶段现场会。分析全镇春耕生产和农户万元增收形势,安排部署阶段工作。5—7月,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各级干部组深入村组,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实施配方施肥技术,解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病虫防治、增产增收技术等。
4.信息惠农家宣传活动
4-6月,开展送实用技术和信息到农家宣传活动,根据种、养、加不同行业和农时的季节,及时将各类实用资料和信息发送到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和应用实用技术。
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辣椒、马铃薯、中药材、魔芋、肉兔等5个专家大院,大力开展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基地建设和技术培训,建成特色鲜明、运行高效、成果显著的产业技术体系。
6.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八个一”标准,建设农民田间学校,集中农民在试验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提升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拉动当地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等产业链发展的成果,示范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7.科技促进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2012年12月召开全年工作总结会,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二)重点活动
1.开展20名科技人员和镇干部下乡支农行动
以科技赶场、院坝培训、科技小分队进村入户、技术咨询、科技展板宣传、赠送资料和良种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普及,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建立科技下乡的长效机制。每村一名蹲点技术员或镇干部、2-3户科技示范户挂牌包片,开展科技示范和带动,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2.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行动
以镇农技人员为重点,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培 5 训,有序对支书、主任等农技推广人才的知识更新和素质提升培训,每个村支书、主任每年培训1次以上。继续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重点培训一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机手等农村实用人才,全年培训农民200人以上。
3.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行动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乡镇农技体系建设全覆盖。打造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1名,培养农民“田秀才”、土专家2人。
4.实施防灾减灾技术推进行动 制定全镇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开展减灾技术培训与指导2期,培训和指导50人次。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及时预警、及时发布灾情。结合“防灾减灾日”活动,组织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宣传与指导,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农民科学种田技能。
5.实施高产创建推进行动
加强耕制改革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在瓦屋村和野鹤村分别建立千亩玉米、水稻两个高产创建示范片,高产示范片良种推广率达100%,辐射面1000亩,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6.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行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0亩,免费为1000农户提供配方施肥技术服务。组织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人员和农户20人次。围绕配方图上墙、配方卡入户、“触摸屏”进店三大重点,适时发布科学施肥信息,80%以上的村将测土信息和配方图上墙,配方卡入户率达到90%,高产示范片达到100%。在全镇、1个村试点开展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7.实施蔬菜标准园创建行动
围绕“依托科技,创新机制,让柑橘托起库区绿化与农民增收的希望”这一主题,创建1个辣椒标准村,建设面积1000亩。开展辣椒、蔬菜知识更新培训、片区应用技术培训、全镇应用技术培训5期,培训技术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其技术人员、农民100人次。标准示范村亩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节本增效10%以上,实现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
8.实施农机化科技推广行动
开展农机化科技创新行动、农机农艺融合示范行动和水稻生产机械化攻坚年行动,在水稻、玉米等产业生产加工环节的机械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以上,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超过 9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 16%,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 35%。开展农机化管理及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培训50人次,农机实用人才能力转化培训100人次。
9.实施渔业科技推广行动 开展渔业科技培训,实现基层水产科技人员和5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大户全覆盖。开展渔业科技下乡活动2场(次)以上,提供咨询50人(次)以上。
10.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质量安全保春耕放心农资送下乡”宣传周和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各村、企业、种植大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三品一标”宣传培训2期次。
11.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农业科技示范行动
大力推进合作社推广应用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努力提升合作社产品科技含量,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目标。开展本地农业科技人员与2012年市级示范社“一对一”对接活动,帮助合作社提高技术水平。
以上活动由镇农服中心统筹安排,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村要结合全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组织开展1-2项标志性活动。
五、进度安排
(一)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2年3月—4月,组织制订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宣传动员,部署落实工作任务。
(二)第二阶段,全面实施。2012年4月—11月,全面开展专项活动,全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组织开展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三)第三阶段,总结表彰。2012年12月,对全镇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服中心相关人员为成员,主要负责实施方案制订、组织协调、政策资金落实和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7 农服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各村要把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列为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科研、建设项目立项向科技促进活动倾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和表彰奖励等,进一步激励和引导科技人员进村、到社、入户开展科技服务;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镇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三)加大经费投入
为保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县农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位筹措资金,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依托万元增收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做好科技促进年各项工作。
(四)注重总结宣传
要加强信息宣传,及时编印简报,报送相关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扩大科技年活动影响,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村要抓好信息宣传工作,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报送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年底在全镇农业工作会上总结成效、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