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农民工

时间:2019-05-12 19:4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访谈农民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访谈农民工》。

第一篇:访谈农民工

访谈新生代农民工

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出行条件、卫生条件等四个方面的打分及赋值操作,可以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对目前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为2.7分(满分4分,1为不满意,4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其中出行条件得分最高2.73分,农民工感受到了城市交通的便利。但居住条件只有2.68分,有35.5%的被访者对居住情况表示不满意。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是未来应当抓紧做好的首要工作。

新生代农民工在居住状况方面和传统农民工相比较有了一些改善。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欲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也与传统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促使他们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更大的需求。但在二元社会体制尚未打破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他们仍然不会被城市彻底接纳。他们的居住地仍然在城市的角落,主要分布在郊区或者城中村,居住条件和城市居民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0年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专题研究报告指出:所有被调查人员的居住地都有电以外,自来水、煤气等基本生活设施的拥有率在80%左右,电话的拥有率不到15%,而宽带设施拥有率仅5%。

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成的农民工居住条件差,设施不完善。居住成套的单元房(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比重低,只有22.7%。居住筒子间楼房的占6.2%,居住城镇里的普通平房的占16.6%,居住郊区的普通平房的占19.2%,居住简易宿舍的占24.8%,居住地下室的占0.6%,9.9%居住其他类型的房屋。

该调查同时显示,农民工对在务工地改善住房有强烈的期待。22.9%的人期望政府建设专门的农民工公寓,20.1%的人期望政府放开购买政策性住房的限制,17.1%的人期望单位提供更舒适卫生的集体宿舍,16.3%的人期望单位提供住房补贴,12.6%的人期望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11.1%的人期望政府改善外来人口集聚区的生活环境。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改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群体,如何让他们能够“住有所居”,已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目前,北京、辽宁等地已经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规划当中,让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不再是海市蜃楼,使他们的居住条件彻底得到改善。但这是一个长远而艰苦的任务,就目前状况来说,享受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现在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依然是个梦,在城市里有“家”的归属感依旧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第二篇:对一个农民工的访谈

调查者:王佳宾(南京大学社会学院10级学生,学号101080046)

调查对象的简单情况:男性,40岁,湖北省某市人,是一个靠外出打工维持家庭运转的农民工。调查时间为正月初六,调查对象因公司要求过年未回家,调查地点正是他所在的公司:深圳市龙岗区某保安公司。同他一起的工友都是他的老乡,他们说在一起互相有照应,过年大家就像是一家人,比较开心。

第一部分:基本生活情况介绍

我家里只有两个人,我和我的儿子。我今年40岁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只是个能识字的半文盲罢了。其实上学的时候我非常上进,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想通过我学习上的努力来改变我家里的穷困境况。但是80年代很不容易,家里兄弟姐妹又多,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父亲母亲就没再允许我读下去。

我家世代务农,听说爷爷的时候是个地主家庭,我不是很清楚,小时候听家里大人说起过,现在无从考证,也不是件很光荣的事。前两代人也谋求过“学而优则仕”这条道路,但是都无果而终,无奈啊,祖上就没这个传统,勉强不得。

我是90年结婚的,第二年就生了我现在的儿子。儿子两岁的时候,他爷爷去世了。家里本来就很穷,加上老人丧事这么一闹,就更揭不开锅了。孩子妈妈有些好吃懒做的坏毛病,便听从她妈妈的劝告离开我们跟了别人。我也没怎么阻拦,何必呢?倒是苦了可怜的孩子了。他妈妈自走就没再回家一次,真是狠心啊,不想见我没关系,亲生儿子都没感情吗?孩子他奶奶和我一手把他拉扯大,到了入学的年龄就打拼着供他上学了。虽说家里从没出过这方面的人才,但是不管怎样,还是要试一试的,不说为我自己,不试一试说不定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啊。

果真我的孩子没让我们失望。很小他就表现出了在学习上的天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跟别人一提我的儿子,我说话就特别有底气。初中他考上了镇上有名的学校,高中他又进入了市知名学校,高考他又超常发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是一名重点学校本科生了。

孩子真有出息,我们很高兴。但随之而来的费用问题可让我和他奶奶费劲了心思。他初中时我的负担还不太重,就在家里干些农活,加上搞些副业就能搞定。我的身体不好,干重活就吃不消,所以那时候就没外出打工。家里累了可以自由的歇会儿,再说孩子还小,我离开了他就成留守儿童了,精神上于他不好。这孩子很懂事,虽说从

小就没了妈妈,但是从来没给我惹麻烦添乱。而且他自知家里困难,就更加努力读书。

但是高中开销大了,虽说他比较节俭,但是靠我在家里挣的钱,还是不够用。于是,我做出了外出打工的决定。是时候豁出去了。主要是在广东省找事做,这里熟人多,互相好照应,再说开放地区,工资水平也比较高。前两年做过工厂流水线作业工人,那个很累,经常生病了要去医院打针吃药。后来有个朋友推荐我去保安公司,说活不多比较轻松,工资虽说低点,但是起码不用再经常跑去医院了。于是我就来了现在工作的公司,很多熟人,非常好,已经工作有一年半了。我想继续干下去工孩子上

完大学,以后怎么样,他想考研还是工作就由他了。我想那时候我已经尽到了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

工资嘛,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有1100元钱。我的这个工作还有特殊性,工作闲暇时间还可以干些其他的事情赚些外快。这样加起来,一个月3000元钱左右吧。除掉我和他的基本开销,能存1500元左右。还要等他下一年的学费啊,一次要交五六千元,提前准备好才行啊。

还有就是孩子高中的时候,他奶奶去世了。这个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有一段时间他谁都不理,性格也变内向很多。哎,从小他就跟奶奶亲,小时候我打他时他还非常怕我。后来不打他了,我还是无法取代奶奶在他心中的地位。为这我也很难受。现在他虽然恢复到以前开朗活泼了,但是我知道心中的阴影不是那么容易擦除的。只能期望他看开点,健康快乐的成长了。

第二部分:政治参与与阶层交流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不懂政治,也跟它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都是中国的公民,都有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在家里的政治活动也就是选举村、镇、县干部啥的。一般选举的时候只有村里的几个候选人认识,为人什么的还比较了解,该选谁心里还是清楚的。但是想我们当农民的,镇里、县里的候选人怎么又机会认识呢?为人也不清楚,只是发个单子介绍他们哪个怎么样,都不信。只有凭着感觉乱选啦。我们都希望选到一个真心为人民谋利益的好官员,但是像这种选法怕是不可能哦。关键是我们普通人民与他们的沟通是在是太少了,互相之间缺乏了解。还没有要自己竞选当官的想法,现在忙着供儿子上学呢,等以后他出来了我闲下来后再说吧。可能会没事试试。一般的我的朋友也是农民,只有家里其他的亲戚组合家庭后才有可能结识其他阶层的人。比如说我的姐姐,她与一位教师结婚了,那么我就与这位教师有交流。但是很少这样的情况。算起来,与我有较亲密交流的阶层还有:白领、工薪阶层、小企业主。如果我的儿子考上了公务员的话,那我就与公务员有交流啦,哈哈。

最近国家有一些惠农政策,比如说2006年农业税废除了,实在是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还有,比如合作医疗制度啊,让我们看得起病了;退耕还林的补贴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啊,都很好。

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同样是国家的主人,为什么城市人拿那么高的工资还享受着国家这么好的福利待遇,而我们农民拿到这么点好处只有瞎沾沾自喜?对于城乡差距我感到十分不公平。不光如此啊。我现在作为一个农民工在城里,只有最低工资水平,其他的政治权利就不用说了。城里人有他们的优越感,特别是在我们农民工的面前。这似乎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就比如说我一个老乡吧,他十分有事业心,现在是一家小企业的老板,收入那比一般的市民是高多了。但是他要转一个城市户口还是托了很多关系,费了很大的劲。虽说现在他是个城里人了,但是去哪里都摆不掉他乡下人的“阴影“,去哪里人只要知道他曾经是乡下人都有种异样的眼神。这明显是歧视嘛。要知道,往前追几十年,他们的父辈不都是农民?

第三部分:对形势的看法和对生活的预想

闲暇时间也看看新闻和报纸,对一些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啦,是吧?经济总量大那不稀罕,反正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嘛,创造出这么多的GDP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又怎么样呢?山西煤矿不经常发生矿难吗?国家一直换这个省的省长,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照旧?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倒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GDP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感,特别是穷人。我看过一些什么排行榜,上面要是总量指标那中国总能居于榜首,只要一平均,那只有到末尾去找中国的影子啦。没错,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但是哪里见过有政策在为此努力?

还有我个人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很多人们所说的事业啊,那就是如何去赚钱,如何拥有房子、结婚,然后过日子。我虽然是一个农民,但是这种追求实在是太俗了。现在的社会一切向钱看啊。那我们的文化呢?其他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呢?谁来追求?等我儿子毕业了,我绝不会让他只为了赚钱打拼,他有他的理想,不是赚钱的理想。我会鼓励他去实践。

中国现在每年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钱太多了。建高速公路啊,高铁啊,摩天大楼啊。没错,21世纪进入了现代化,这些都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但是政策哪有向着大多数人啊?高铁有多少人坐得起?为什么建成高铁后要取消那么多的普快班次?这么多人花半个月的工资难倒就是为了体验一下快感?还有大楼什么的。地标式建筑追求的只是新奇前卫,一点没有人文关怀。50年不过时有什么用?有多少人对它们有亲切感?更多的是疏离感吧?盲目建设,形象工程,既浪费了钱,又不讨好。这些工程倒是干的轰轰烈烈,哪里见惠民工程搞得有那么热心的?

未来我想找一个工资高点的工作,最好不那么累。或者不换工作也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一样。儿子在学校要好好学习,多长见识。毕业后如果考研的话我继续供,那时可能要借钱或者贷款了。不过没关系,儿子有出息后再还。如果直接找工作呢,希望他找个好工作,不一定要赚钱多,但是要干的开心。大学或者以后他找个女朋友,要能真心关心他、爱他的。孩子从小没有母亲,太缺少关爱了,我很遗憾。在远点我没想,生活不容易,变化又多,走一步算一步吧,但是希望生活会越来越好。

访谈总结:

1.访谈效果:效果比较好。对象虽然操一口浓浓的地方口音,但是看得出他的真诚。能耐心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虽然有的问题学术化很严重,但是经我通俗化的解释后还是能认真回答。

2.对访谈的简要分析和自己的一些感想:

从他的回答中我可以看出他对现状的不满但是无奈,很难做出改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迷茫,自己能力不够,儿子前程未知,实现理想并非易事。他还能够 对中外国情提出很好的看法,说明他对生活有很深的思考,他是热爱生活的人。同时,他对儿子的爱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说过他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儿子。他的家庭命运也不是很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

刚开始访问他的时候,我心存怀疑,担心他没耐心回答这么多很隐私有些又很学术的问题。但是问了几个问题后我就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打动了。老实说,这方面很难要求我们的城里人也做到。

总之,访谈比较成功。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的访谈总结

关于农民工的访谈总结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曾这样反复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而近两年来,随着广东等地农民工“告急”以及内地各省纷纷争抢农民工现象的出现,关于“农民工就业”的话题开始不断升温。于是,“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抢手”的议题开始被多方关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在校大学生,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热议这个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

在毛概课上我们小组决定将对这一问题的调查访谈作为我们的课题。而要了解真实情况必须多方调研,考虑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经小组商议,我们决定以正在学校内工作的农民工兄弟为主体进行一次访谈活动,了解一下他们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与看法。

五月十二号中午我们小组几位同学趁着农民工兄弟休息的时间来到他们的住处进行访谈。通过对农民工兄弟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了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整理如下。

如今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外出打工,种地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这部分人出去打工找不到合适工作又没有太大的经济支出,所以在家安安稳稳的种地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其他从二十岁到五十岁的大都在外打工。他们找工作的方式大都是通过亲友介绍,自己找工作也能找得到,但非亲非故的一般都不放心,怕有拖欠工资等方面的隐患。农民工工作的种类一般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三四十岁的人也就是我们父辈那一代人大多能吃苦能受罪,所以找的工作都是建筑工人这类比较辛苦但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而二十多岁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不上学打工的大多不能吃什么苦,一般都是去工厂干些熬时间、干净但不太累、工资也相对不太高的工作。至于五十岁左右的人,辛苦的活一般都力不从心了,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些零活或是看个门什么的,因为选择比较少,所以工作也相对难找,有不少人找不到工作,找到了工资也不会太高,所以抢手的现象即使有也绝不会出现在这一个群体。

从我们采访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发现农民工抢手这一现象的突出性。没有用工单位因为出现用工荒而到处抢人,当然也没有人因此而受惠。例如工资,一般二十多岁在工厂工作的年轻人,工资在一两千左右,能达到两千的就比较高的了。而三十多岁的建筑工人每天大概一百元左右,出去吃饭等花销,每月净剩绝不会达到三千。至于年龄再大一些的干零活看门的每月能剩一千块就很不错了。

以上是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到的农民工的一些情况。对于大学生我们了解的信息如下。就目前来说,农村已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很小的一个群体,当我们问到为什么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农村孩子学习差,退学是自然的,上着上着就不上了。不过我们还了解到目前正在就读的大学生以及将要进入大学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意味着以后大学生的比例还会不断提升。我们还从接受采访的民工叔叔那里了解到他们村里已经工作的大学生所找的工作还都不错,即使一时找不到好工作也先找个工作作着,有了更好的工作就跳槽。总的来说,工资待遇普遍比那些打工的要高,有些都已经很少回家了。所以在农村人的意识里,大学生仍然是优越的群体,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是不太正常的,应该是因为大学生要求太高了。我想这应该就是农村家庭培养孩子成为大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的原因吧。

由此来看,在农民工叔叔的眼里,大学生就业难这种现象也基本上不存在,与社会上对这种现象的普遍观点相差甚大。这就引发了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农民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最淳朴的一个群体。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一位农民工叔叔本来已经出门准备上工了,听到我们的要求后又返回住处配合我们的访谈,真的令我们非常感动。而他们又是这个社会中最辛苦的一个群体,我们小组是中午去的他们住处,感觉这个时候应该是他们的吃饭休息时间,这样就不会耽误他们工作了。而当我们到达他们住处的时候,他们却都正准备出门上工,中午十二点多,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他们却还要工作。所谓的农民工抢手没有给他们带来一点实惠。虽然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已经得到不错的解决,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民工仍然存在被欺骗的担心,连找工作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骗。而且他们还面临许多其他问题,主要问题是:没受过什么教育,没有什么优势,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力气来挣辛苦钱;法律知识淡薄,维权意识差,导致经常被雇主非法剥削。同时农民工作为家庭的一员,他门还面临着住房、医疗、子女上学、赡养老人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从我们访谈的结果来看,目前要解决的农民工方面的问题不是农民工抢手的问题,而是怎么样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政府层面,要赋予他们更多的法定权益,就目前来看,他们平均工作时间12小时,没有周末。节假日工作情况:有些人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放假一天,但十一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等节日照常工作,并且没有任何加班费。其他的人是没有假期这个概念的,因为上班就有工资,不上班就没有,就是这样。工作条件:噪音大,尘土多,卫生条件较差。工资,多的3000,少的就不好说了,不足一千都有可能。所以政府及需要解决的是以上问题。而从个人层面上,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仍然是社会的底层,而我们是天之骄子。不管事实如何,他们是这样想的,并且因此有些需自卑。所以对我们来说,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谦让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发挥巨大的力量。

对于农民工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通过访谈获得实际的答案,而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许受环境等各方面限制他们认识不是那么准确。但我们仍能从访谈中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我相信我们大部分或者至少一半大学生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于农村,农民我们都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我们的父老乡亲,至少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我们在就业过程中确实有一些问题,也许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和那些辛苦的我们的父辈比较,我们的问题都好解决,就像访谈的时候一位叔叔说的,就算一时找不着满意的工作,先找一个干着,我们只要肯学习,多积累,早晚有翻身的时候。而我们的农民工父辈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他们只能靠力气,靠年轻挣点辛苦钱。另外,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抱有那么高的期望,我们怎么可以辜负他们呢?我们是没有抱怨的借口理由的。我感觉我们有太多的地方应该向农民工学习。

我们都知道,虽然从理论上来看,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应该比农民工更容易就业。但农民工不挑剔而大学生找工作挑挑拣拣高不成低不就就造成了农民工的就业比大学生更为乐观。我们的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没有将自己的心态摆正。如果愿意从基层干起,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的走,那大学生就业就不会这么困难。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我们的心态问题。要放平我们的心态。这不是要求我们像农民工那样干辛苦的活,那较低的工资,而是要求我们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不要祈求一步登天。在当今就业形势的大环境下更应如此。真正的钻石何愁备埋没呢。

我们还要学习吃苦的精神。“再苦再累也无所谓”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之所以能顺利就业,能自主创业,那就是做到了这一点。而我们的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比农民工高,但心态却没有他们的成熟。所以,很多人就看到一个怪现象:大学生没有农民工那么好找工作,没有农民工工资高。其实,并不是农民工运气好,而是农民工的精神所导致。因为农民工有任劳任怨的心态,而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没有。所以,任劳任怨的农民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了,而大学生依然原地踏步踏。

小结:从访谈来看,其实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抢手并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在学校掌握了宝贵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与农民工相比,大学生仍旧有着极大的优势。农民工无论枪手与否都是这个社会最辛苦的一个群体。而大学生只要有正确的心态,就业难问题会得到大大缓解。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访谈问卷

访谈政府工作人员。访谈对象主要选取相关部门负责人(农业局、人社局、扶贫办、公安、政府研究室、人大政协农办等)和一线具体负

责的政府工作人员。

访谈提纲:

1.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总体看法?

2.您认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异同是

什么?(现状、特点、制度和政策环境、对策等)

3.您是如何看待甘肃省新生代社会融入问题的?(主要是对策)

4.您认为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过程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5.请谈一谈您在具体工作中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的事

例。

6.您是如何理解中央和省上对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的?

第五篇: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的访谈报告

一个女孩子的学校适应访谈报告

——陈怡阳

【摘 要】

为了了解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的现状及问题,我对1名被试采用了访谈法和调查法,结果发现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适应这方面确实存在问题,而且问题一般隐藏的比较深,并且自己一般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从被试的学习,交友,参与活动,语言交流,师生关系,学习主动性,心理感受等方面我展开访谈。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访谈

1问题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民朋友到城市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他们想要挣更多的钱,从而想要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有大部分的人也有在城市安家的想法,这可以理解,但并不是人人可以如愿,有很多人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回到了农村,但在这个过程中,变化最大的要数跟在他们身边的孩子,孩子随着父母到城市生活,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有时又会回到农村。这些儿童我们称为返乡农民工子女,即指原在城市读书,后随父母(城市务工)返乡回农村活城镇就读的中小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城市的环境与农村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城市的学校与农村的学校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返乡回来的很多儿童面临学校适应问题,在交友,学习,师生关系,适应新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问题的原因,以及寻找问题后面的原因。2研究方法:调查法,访谈法

2.1访谈对象: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石家营乡礼村4组的1名学生,基本情况如下:

陈怡阳,女,13岁,8年级,家里共6人,其他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妹妹,她目前就读于关中子校,现在住在石家营礼村4组。爸爸是建筑行业的,平时应酬多,经常喝醉,妈妈平时做零工,爷爷奶奶在农村的家里,妹妹上小学5年级。爸爸与她的关系一般,妈妈与她关系比较融洽。陈怡阳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直到13岁时(初一下学期)到了父母身边,随之转学到千阳念书。在即将升入初二时,又转学到了农村来念书。

2.2工具:

《返乡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的访谈提纲》主要内容包括:返乡回来前后学习的变化,返乡回来前后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回来前后家庭环境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学校环境变化对自己的影响,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主要指邻里,亲戚,同龄儿童。

2.3程序:经人介绍,预约陈晓阳,先后访谈2次,最后对访谈材料加以整理,参考其他研究成果,整理成本文。

3访谈结果:

3.1学习方面。经过访谈发现,陈怡阳在7年级时学习比较好,那时她在农村,转学到

城市,成绩下降,自己经常上网(看电视剧,军事节目,玩游戏)。8年级时,不玩游戏了,觉得没有意思了,觉得玩游戏比较幼稚。8年级第2学期,回到农村的家里,只看电视,爷爷奶奶管的严,时间有限制,自己的成绩上升了。自己觉得家里管得严点好,对自己有好处,但她有时也矛盾,有时会和爷爷奶奶顶嘴,想求得那种心理平衡。

3.2人际交往方面。7年级时,与同学经常逛街,常去手机店,饰品店,但自己说她们不怎么花钱,她们经常玩的很high,觉得没人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放得开。同学间的信任感比较强,她得同学圈子是七八十个,好朋友是七八个,大多数是女同学。回来后,还在与以前的同学经常通过电话联系,自己觉得现在交的朋友没有以前的真诚,只是表面的信任,通常不怎么交流内心,自己也觉得以后的朋友关系不可能达到以前的,好朋友只有三四个,同学圈子二十几个,自己也比较收敛了,没有以前放得开了。但她说自己之所以转回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她是从农村去城市的,感觉那里的人对外乡人歧视,尤其是农村来的,特别是城市的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她自己觉得很难接受,她必须忍受他们的任性,自傲,不过她觉得他们是过度自信了。

3.3参与活动方面。在城市时,陈怡阳不怎么参与集体活动,但她自己喜欢玩乒乓球,羽毛球,在农村的学校中,她任然是这样。

3.4语言交流方面。在城市时,由于刚从农村来,有时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但由于上课都是普通话,所以自己感觉还好。现在来,觉得不存在语言障碍,但由于是乡村学校,老师的普通话没有成标准,但她觉得习惯了就好。

3.5心理方面。陈怡阳说,是自己提出转学的,父母不同意的,但她觉得学习重要,但还有一点,就是她说自己比较讨厌城市那边的男生,觉得他们很无聊,自恋。同学对她有偏见,在地域文化上存在冲突,回来后,感觉有种回家的感觉。

3.6师生关系方面。在城市时,与文科老师关系好,偶尔会谈谈心,回来后,她觉得没有与任何一个老师谈过心,觉得不信任,不自在。

3.7学习方式方面。城市老师要求的学习方式与农村的有很大不同,她觉得各有利弊,综合利用最好。

3.8学习主动性方面。在城市时,经常发言,现在几乎不怎么发言,因为现在班上几乎没有人发言,她觉得要随大流,负责 别人会认为你发言多,就是爱显摆。不过陈怡阳说,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小心了,很谨慎了,她说自己变稳重了。

3.9与父母关系的变化。在城市时,陈怡阳说妈妈没时间与她交流,爸爸经常喝酒,自己多次相劝,但都没有效果,有时,爸爸晚上喝醉回来后,就叫醒她,她觉得很烦。父母对自己的学习也没有做过多的要求,让自己做主,这让她又高兴又矛盾,但她感觉自己离开了生活会轻松点。回到农村后,爸爸妈妈会通过电话与她联系,很多时间是问她学习怎么样了,其他就没有什么了。她感到这样很好,但有时也会想念爸爸妈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她目前与爷爷奶奶的相处的很好。

4讨论

经过访谈,在学校适应问题上,返乡农民工子女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儿童自身来讲,随着年龄的增加,思维原来越成熟,有时能够辨别那种环境更有利于自己发展,成长。陈怡阳,主要是考虑了学习的原因,从城市转到农村。

第二,在人际交往方面,返乡农民工子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不能够向同学,老师敞开心扉交流,人际关系方面变得比较窄,而且在交往时顾虑较多,心里有了一定的压力。

第三,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尤其是当儿童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注时,这种情绪会泛化,儿童会将这种情绪带到学校环境中,而这种负性情绪对

儿童的心理成长影响很大。陈怡阳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关系,对陈怡阳关怀不够,尤其是爸爸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陈怡阳的正常生活,这导致陈怡阳对城市的家庭的心里感受不佳,她需要从家里得到的东西,父母没能满足,导致陈怡阳寻找另一种满足,以爷爷奶奶来代替父母的角色。

第四,在学习的这方面,无论是语言上,还是学习方式上,变化都较大,不过陈怡阳处理的还比较成功,取长补短,并且效果比较好,她得成绩已经上升了。这告诉我们。儿童到了一定的阶段,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迁移能力发展得比较快,从而在方面适应的比其他方面相对要好一些。

5分析原因。

第一,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和建构学习观。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了形式运算阶段,能够把内容与形式分离开,另外,建构学习观认为,儿童是带着经验学习的,是主动学习者,当知识达到一定阶段,就会实行迁移。陈怡阳可以把学习知识与具体的学校环境结合,并且可以把不同的学习方法结合使用,正是这个理论的体现。

第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里主要指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当这些需要满足不了时,个体会很难受,会出现生理,心里的失调,这会促使她从另外和一方面得到这些满足,直到重新达到平衡。陈怡阳在爸爸妈妈那里得不到关注和爱,心里难受,所以回到农村家里,从爷爷奶奶那里寻求爱与关注,这对她的适应有积极作用。

第三,个性具有稳定性。

第四,家庭环境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很大的影响。

6结论。

一方面,返乡农民工子女在学校适应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受自身影响,家庭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隐形,表现不明显,所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才会发现。

7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著。52页,18-25

(2)《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著。328页,15-30

下载访谈农民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访谈农民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访谈材料

    访谈材料 一、被采访者:陈京台 身份:下山村村委书记 年龄: 53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书记,我想问一下30年来下山村改革是如何促进农村生产进步的? 陈:要促进生产力,必须使得生产......

    访谈材料

    访谈材料一、被采访者:陈京台身份:下山村村委书记年龄: 53 采访时间:2010.10.03 问:陈书记,我想问一下30年来下山村改革是如何促进农村生产进步的? 陈:要促进生产力,必须使得生产关系......

    农民工

    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相关问题调查报告 作者:弓娜(200922050204) 指导教师: 摘要: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僱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3月15日电 如今,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已经成为江苏溧水县农民的新时尚。 请戏上门成为普遍的时尚。溧水县和风镇沙塘庵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粮油力口工......

    农民工

    农民工如何维权——浅谈《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保护 被视为迄今为止取得最大社会共识,肩负着千百万劳动者期盼的新劳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终于在2007年......

    农民工(范文模版)

    中国农民工不高兴来源自:德广 不久前,广东的一场农民工与当地人的冲突,再次将农民工问题带入人们的视野。"世界工厂"是否需要调整劳工体制? (德国之声中文网)长期以来,中国的农......

    农民工

    论农民工培训现状与对策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

    农民工

    关于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报告姓名:姬晓迪学院:机电学院班级:木材093班学号:2009012515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姬晓迪指导教师:党怀斌时间:2010年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