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2 19:3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一定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这已经形成了全世界的一个共识。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而且环境污染已经像毒瘤一样,向广大农村地区蔓延之势。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这个重大课题。本次的实践报告对当前上京镇部分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实践的内容要求,主要对农村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粗略的调查。本次的实践活动主要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当地的农民们也对自己的村落的生态感到担忧。以下是一些村民们的阐述:“垃圾到处乱扔,没人管制。结果垃圾那味道简直让人感到恶心,傍晚时分,在路上蚊子到处都是,你伸手就可以抓到一把。”“还有是水质问题,我记得前几十年,那是非常清澈的,鱼在水里游都可以清楚的见得,可如今却让人难以想象,河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河水还散发出一股臭味,让人感到恶心。”“现在田里的土质变坏了,经常出现塌方。”“在矿区的田地,如今已经不能种植了,因为得不到收成。种了,也等于白忙。”“在看看那路上的粉尘,车一经过,粉尘飞得到处都是,弄得家里的到处都是飞尘。这也就是传说中的307省道中问题之一。”“对于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我觉得没什么,早就习惯了,每个人都是这么损害环境的,我又要弄什么特殊呢?我还要生存,家里还要很多人要我来养,保护环境可以让我家里的那些人得到饭吃吗?”

由上可知村民的反应也是很大,他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需要学习。希望早日改善村的生态环境,也希望我们可以帮上忙。如此的生态环境让人感到担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决。只能希望政府尽早解决这些问题。让村民们可以过上一个舒适、清新的环境。经过初步的调查,得到的结果不容客观。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整理,问题主要有:

(一)农村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生。

(二)农村沟渠河道不同程度地遭受到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畜牧业粪便排放的污染.

(三)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耕地土壤质量下降。

(四)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五)矿区的污染严重等等。

这些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中所面临的问题,要改变这一事实,还需要大家的努力,加大宣传教育等等一些有关改进生态环境的行为或者办法。但是,部分的村干部也根据自村的特点也相应的采取了一定的解决措施。

1、在垃圾方面:在家庭聚集的地方设置了个垃圾池,并由 1

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定期的把垃圾处理到指定地点。通过这一措施,适当地解决了村的垃圾乱扔的现象。

2、在水源方面:统一弄个蓄水池,每家每用上了自来水,这样给村里的人们又带来一大方便,同样也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3、为了创建新型的农村,部分的村干部经过努力,也为村里安装了路灯,方便了村民行走。据了解,许多的村干部也在大力的宣传要保护好生态资源,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环保的知识宣传,邀请农业局的相关人员对一些进行讲解,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等措施。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通过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实践调查中取得一定进展。也通过网上查资料针对性对那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或者建议。

一、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等生物工程技术,将农村集镇粪便及其他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变废为宝,生产清洁能源,净化、回收农业污水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生活污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模式。

据了解,这一措施也是政府所倡导的政策,建立一个沼气池还会给一定的经济补贴。经调查现在已经有许多户在使用沼气煮饭了,但是这也是针对些养猪户们,对全村人来说使用这个有点不太实际。我认为应该在家庭相聚的地方设立这种沼气池,最后大家在一起使用它会更好。

二、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产量的15%以上。化学农药的施用在减少虫害挽回损失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的大发生等。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虫新品种(系)可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这种抗虫植物的应用可避免反复喷洒农药,避免因有的部位难以喷药以及有的生物杀虫剂在自然条件下不稳定等而影响杀虫效果,节约人力和物力,减少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哺乳动物和一些有益昆虫不产生毒害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个生物工程的大学生来说,这也是对我们的考验。我们只有通过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创新,早日开发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问题就落在我们这些学生物的学生们的肩上了。我想在今后的几年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相信我国拥有这个实力。

三、矿床采选冶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区采选矿废水pH值、SO4^2-浓度远远超过水环境标准,选矿废水和接纳采选矿废水的河流水体中Fe、Mn、Cu、Pb、Zn、Cd的含量大部分超过地面5类水标准,少部分超过4类水标准,矿区采选矿业废水是地表水金属污染的重要源头。矿业废水pH值与金属Fe、Mn、Cu、Pb、Zn、Cd的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O4^2-浓度与金属离子Fe、Mn、Cu、Pb、Zn、Cd浓度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提出整治硫多金属矿山环境污染,应坚持因地制宜、矿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用石灰石碱性中和酸性废水,隔离覆盖尾矿矿堆,对废弃矿山植树种草进行生态修复,对效益低下的开采矿山退矿还林,对严重环境污染的矿山实行关闭,对新开矿山要进行科学规划开发。

如今政府也已经下达文件对一些违规的采矿区进行了封闭。还有加强对矿区的管理和监督和指导,把安全和生态放在首位,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心态。

我想通过以上的种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的前进,使社会的经济实力更上一城楼。通过这次的实践调查,对于自己村或者邻村有了个深刻的了解,才发现农村的生态环境是这么的不好,只有加强对农民们的宣传教育,及时的处理有关生态环境问题。这样才可以使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进而给投资商带来好影响,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向更好的一成前进。这不是一个梦,在我国的领导下,最终会成为一个事实。

理工系XX专业XX班

XXXX

第二篇:农村生态环境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现阶段生态环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申奥后各大城市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活动,但近年来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却无人重视,如果不管理将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在农村有些地方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污染严重;另外,不可降解的农用地膜也使污染加重。二是地表结构破坏严重。许多农村乱坎乱伐、无限度垦荒、放牧和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使地表结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三是空气、水污染问题。污染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四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尤其是城市、城镇近郊区垃圾污染尤为严重。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总结: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当地政府不愿花钱,人们保护的意识又不高,必须重视。

第三篇: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李娟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091班 学号:5000209081 中文摘要: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导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环保优先、城乡统筹发展,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农村环保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目标。

正文:经过调查,农村生态环境存在很大问题:

第一,耕地资源质量下降。有相当部分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粉尘的污染。其次,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由于耕地的粗放型耕种导致土地结构变得脆弱,容易造成流失。

第二,水资源质量下降呈现严重趋势。农村生活污水绝大部分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也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然后洗衣服的使用的化学物品直接进入水体中也造成了污染,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第三,农药、化肥等污染严重。长期过量使用农用化学品,使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不但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土壤中的残留物还会通过雨水的冲刷,进入地下水和江河中,对水质造成污染。地膜等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耕地环境质量。有机肥的投入不足,导致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失调,地力减退。

第四,乡镇企业污染呈加重趋势。乡镇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往往是在“富”了一方人的同时,也“脏”了一方人。大多数乡镇企业都缺乏环保处理设施,废水、废渣和废气随意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关于以上的几大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防止问题继续严重发展下去。以下是我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应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生态保护意识。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尽最大的程度让人们都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做出实际行动来维护我们的生存家园。同时让人们都了解相关的环保法规,自觉学习这些知识,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其次,农村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要采取多种合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的问题。城市周边镇,加快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和截污并网,将污水并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其余镇要建设独立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位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镇,要把脱氮除磷技术使用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条件。采取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关于农药化肥的使用问题,尽量少使用农药确保无公害,同时多使用有机肥,以此来代替那些化肥,不仅对产品有好处,同时也对耕地结构有很大的好处。

然后,逐步调整农村土地的结构。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适应新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形势,由以粮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农业向以林牧业为主的生态型农业转变,以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为调整的重点。要在保护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多种经营,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开拓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关于农村工业的调整也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待。由于工业的污染导致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在这方面农村工业需要优化结构,在不污染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维护生态的同时也增加人们的收益。明确赏罚制度,对那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厂家进行惩罚措施。

结术语: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过去的一些教训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基础,我们必须时刻提高保护意识,在不破坏它的基础上发展。从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了好多问题,农村环境对整个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以此提高整个生态环境。不仅如此,这次的调查让我明白了只有通过真正的实践才会发现真正存在的问题,才能据此做出好的整治措施或者方法,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了解实际情况才真正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第四篇:关注生态环境实践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所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大气、水源、土地、草原,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些环境资源对开创人类文明和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类没有对大自然肆意开采利用的时候,大自然中环境优美和谐,生态平衡而有序.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自身生活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且由此还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为此,我以我所居住地周围的人为调查对象展开了调查。问卷调查显示:约20%的人对环境或生态问题非常关注,55%的人对次比较关注,20%的人对此关注一般,约5%的人认为无所谓。

一、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2.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可以说我国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引起的。3.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

森林资源缺乏、林地面积急剧减少是由于人类过度的伐木开垦、毁林造田,以及火灾、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森林面积的减少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灾害。4.水土流失日益加重

造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主要有多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少,对地面的保护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从人为方面来看,主要有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5.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我国淡水资源奇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总体而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春冬少,这导致有些地区水灾频发,有些地区又极度干旱。二是人为因素,我国国民惜水、节水意识薄弱,节水措施不到位,这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6.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 我国生物多样性骤减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种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人类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不合理的引种等,此外人类非法收集、采挖、走私等行为也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7.各种污染严重

在我国,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其中,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和重心,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大肆发展第二产业,人们长期只片面的注重经济效益而置社会整体效益于不顾,先污染后治理曾是我们一度采用的发展策略。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顺应职工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1.尽量使用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2.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少开私家车 3.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随手关闭水龙头,并能提醒他人节约用水 5.一水多用,使水的利用更充分 6.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7.使用节能型灯具、电器等 8.旧物捐给贫困者,不可随意丢弃 9.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等 10.参与环保宣传,争做环保志愿者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注生态环境,学院:外国语学院班级:姓名:张茜学号:助力美丽中国

级6班

1404130102

第五篇: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通过对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出关于发展优美的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对策建议。蓬溪县区域概况

蓬溪县坐落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江中游,地处东经105°03′24″-105°59′48″,北纬30°22′17″-30°56′18″。周邻南充、盐亭、武胜、合川、潼南、遂宁、大英、射洪、西充等市县,全县幅员面积,全县面积1250.6km2,其中耕地面积92667hm,辖31个镇(乡),1个经济区,556行政村,4628个社。区域内总人口80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2.5%。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生产性污染和生活性污染,生产性污染包括农业生产污染、工业生产污染以及农村旅游业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活性污染包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畜粪便所造成的人居环境的污染等。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农村生产性的污染

2.1.1.农业生产性污染(1)农膜污染

蓬溪县农村农膜的使用量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据统计 , 2010年,全县农膜使用量达27802kg,农村现有耕地92667hm,单位耕地面积农膜使用量达 0.3kg/km,农膜回收率仅为38.67%, 约有17051kg农膜留在土壤中。当土壤中含农膜过多时,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使土壤孔隙减少,降低了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影响了水分和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传输,使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的活力受到抑制同时。也阻碍了农作物种子发芽、出苗和根系生长,造成作物减产。

(2)化肥污染

化肥对提高农业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微生物匮乏,造成土壤退化和生态破坏。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拦沟堰村十户村民进行调查。据了解,十户村民在2010年使用的化肥主要是尿素、碳氨、复合肥等,其中以碳氨为主,平均每亩使用化肥达57.6kg,每亩使用碳氨量达37kg,占使用化肥总量的64.2%。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导致58.3%-67.7%的氮进入土壤 ,化肥常含有某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化肥的流失加剧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地下水,水果、蔬菜中硝酸盐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3)农药污染

农药的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产量,但是却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据调查,每公顷农药使用量竟达24.75kg,远远高于7.5kg/hm的全国平均水平。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村民2010年使用的农药品种中 ,大部分为乳油、乙草胺、杀虫双等农药。由于技术落后和施药技术不规范导致含毒量高的化学农药大量使用。除30%~40%能够被作物利用外,其余的60%~70%通过各种方式进入环境 ,造成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 , 它不仅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积累作用最终进入人体 ,而且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4)畜禽养殖污染

自从2008年12月8日,蓬溪县被国家农业部、国家财政部确立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以来。全县畜禽养殖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方向迅速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猪饲养量的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年出栏40万头发展到现在的年出栏100万头的养殖规模。目前蓬溪县规划布局重点发展牛、羊、兔、禽为专业养殖为主的布局模式,大力发展蓬溪县畜牧业。2010年12月底,全县存栏生猪59.6万头(其中母猪6.24万头)、牛4.05万头、山羊20.84万头、兔27.25万只、家禽482.24万只;全县出栏生猪60.98万头、牛0.75万头、山羊13.96万头、兔33.14万只、家禽298.36万只。蓬溪县9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年产粪污约3.5×105t。由此可见,我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量大、排放量大,是农村和农业最大的污染行业,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非常大,对我县境内河流、水库、塘堰造成巨大影响。2.1.2.工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蓬溪县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工业企业逐步增加,造成集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金桥乡、红江镇、天福镇、赤城镇、荷叶乡、吉祥镇、大石镇的全部,宝梵镇的西南部、高坪镇的西部和蓬南镇的北部。蓬溪县现有蓬山酒业公司、县弘桥实业公司、蓬溪美宁食品公司、四川嘉兴丝绸公司等10个重点工业污染源,主要涉及食品、纺织、门业、建筑业等蓬溪的支柱产业,2009年,全县乡镇企业废气排放总量为6.40×107m3,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25×106t,工业固体废物1.37×106t。

2.2 农村生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2.1.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在农村日常生活中,大量生活污水急剧增加,是影响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农村大部分未被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农村生活环境严重的污染。据统计,2010年,蓬溪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13500t,排放方式主要是随意排放和明沟排放,随意排放占到81%。其中每年流入各河流的达7200t,流入坑塘的有1800t,还有4500t则是流入农田。2.2.2.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据统计,2010年,蓬溪县农村生活垃圾年产量约41×103t,每年约有10.2×10t生活垃圾以直接再利用方式进行处理,还有约30.8×10t垃圾未被直接利用。其中直接被利用的生活垃圾仅占24.88%。未被利用的生活垃圾达75.12%。目前农村垃圾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等处理方法。

333 导致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

3.1 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了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农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3.2 传统的农业格局被打破

以往传统的畜禽养殖规模较小,种植、养殖一条龙,畜禽粪便大部分作为农家肥,对农村环境污染较轻。但是,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中化、专业化、商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污染总量大幅增加,而且污染呈相对集中趋势,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

3.3 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广大农村大多采取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速度。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4.1 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环保知识宣传册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蓬溪县广大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使其认识到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4.2 科学规划,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确定明确的规划目标,以五年为一个预防和治理为一个周期,逐步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4.3 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它讲求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绿色为导向去发展经济,因此具有更好地协调经济、环境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是一种更好发展经济,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农村循环经济,其本质是一种农业生态经济。

4.4 增强科学技术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贡献

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环保关键和适用技术。围绕农业面源污染形成和消除机理、污染土壤修复、水体自然生态修复等重要课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科技攻关。

下载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通过对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提出关于发展优美的蓬溪县农村生态环境对策建议。 1蓬溪县区域概况 蓬溪县坐落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x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范文(1)一、基本情况x乡x村位于x乡东南部,与x镇隔江相望。20xx年行政村调整后由前方和桥头江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域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人口x人,耕地面积x亩,林地......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常家村撰稿人寄宣 张溆一调研背景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负责人:正文:(1) 前言洪铺镇是皖江城市安庆的一个偏南小镇,是怀宁县辖镇。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洪镇村与五桥村同是洪铺镇中非常重要的乡村,其中,洪镇村是镇政......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当您决定参与答卷的这一刻,我们对您在百忙中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钦佩和感谢!创意改善社会,公益温暖中国。我们深知,您的关注不仅是一种肯......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看!迈向城镇的小乡村--关于安庆市怀宁县洪镇村·五桥村的生态环境调查日志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11-2班胡慧宁 调查时间:2013年8月16日--2013年8月19日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怀......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国家实行“三农政策”后,农村的各项生活指标都朝着令人欣慰的方向发展,然而与此......

    大学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暑期农村生态环境调研报告 ——记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桥乡东马坊村撰稿人:高飞 张仕真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