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当您决定参与答卷的这一刻,我们对您在百忙中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钦佩和感谢!创意改善社会,公益温暖中国。我们深知,您的关注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期待。
⑴您认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A好B一般C差D很差 ⑵您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废料堆积 B农业生产过程 C乡镇企业发展 D卫生管理缺失
⑶您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乡镇企业发展的态度是:A支持B反对C中立D理解 ⑷您对农村沦为城市卫生治理牺牲品的看法是:
A可以理解B合理合法C合理不合法 D坚决反对 ⑸您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应是:
A政府B农民C公益组织D乡镇企业 ⑹您认为下列措施最具可行性的是:
A加大政府投入 B普及环保理念 C完善法律法规 D限制“三高”企业
⑺您对环保方面信息的关注情况是:
A经常B偶尔C极少D从未 ⑻您了解环保信息的渠道主要是:
A电视B报纸C杂志D其它 ⑼您对环保募捐的看法是:
A非常支持B强烈反对C可以尝试D意义渺茫 ⑽您的文化程度是:
A初中以下B初中至高中 C高中以上D本科以上 ⑾您的职业是:
A学生B普通职工C自由职业D其它 ⑿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B20岁至35岁 C36岁至60岁 D60岁以上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此篇问卷难免会有许多不妥之处,甚至是偏激和错误。尽管这样,但请相信,我们的愿望是良好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善良的。在您批评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得到您的建议和指导。基于此,我们推出了问卷的试验版,希望其可以在您的批评与建议中不断完善,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有一天,当一张张天真幼稚的脸仰着头问我要原本属于他们的蓝天和白云,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也许我只能对自己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也曾经努力,让它变的更好。——柴静
第二篇: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常家村
撰稿人寄宣 张溆
一调研背景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国家曾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国家实行“三农政策”后,农村的各项生活指标都朝着令人欣慰的方向发展,然而与此并不协调发展的却是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本次我们所做的调查也就是基于这个目标而进行的,虽然所调查的只是一个行政村的情况,却可以作为一个
典型来估计出广大农村的生态现状。
常家村属于咸阳市礼泉县,整体地貌属于平原,海拔高度460米。2006年总户
数159,人口608人,2006年人均收入2550元。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
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可
以很好的代表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且由村里的道路和人均纯收入情况也可看出常家
村属于中等经济水平,这也为其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方面的综
合因素使我们决定把常家村作为本次调查的目的地,虽然所得到的各项数据只是一
个行政村的生态情况指标,却由于调查点的代表性,因而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对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整体生态现状有一个较科学的认识,可以针对这
些现状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在调查的最后我们也给出了一些现状分析和
可行性建议。
二生态现状
从家庭饮用水来看,常家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使用自来水,占总比例76%,使
用大口井水约23%,且是对大口井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从用水来源和使用方式上来看
基本不存在健康隐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村民的饮用水整体上非常清澈,而
且由于工业的影响较小,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村民的习惯喝水
方式是饮用开水,目前已达97%,经过沸腾后的水对一些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进行了
处理,保障了人体对健康需求。因而从整体上来看,该地区的饮用水不会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是比较安全的。
与使用水的来源相比,各种污水的处理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家庭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分别占50%、41%。村民对使用后产
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
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
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对于养殖业污水,由于大多数的牲畜采取圈养,农户会定期对饲养圈进行清理
工作,清理后的污水也随着简陋的沟道随意排除。但在村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注
意到村子里有许多的小污水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招致许
多苍蝇,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牲畜圈养率为49%,散养为24%,其他27%。猪、鸡基本都是圈养,牛和羊散养的较多。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每年18吨,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67%、10%、11%。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
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综合起来看,农村的垃圾污染情况
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未经处理的垃圾堆积物。
另一项潜在的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潜在是由
于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
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
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
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
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
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
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
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
四是噪音污染。据了解,该村临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同时也受噪音影响较大。
在各种生活环境中噪音污染占50%,固体废弃物和水体污染紧随其后,各占25%和15%。
除了上面所说的四个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收
割的季节,村民对秸秆的就地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空气质量的危害;常年未经处
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多数村民由于没有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绿色
能源,依赖传统燃烧方式对大气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因素由于都有一定的季节性
或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那末大,然而也是不能忽视的。
三影响因素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我们的整体感觉是欣慰中带着沉重。欣慰的是农村的生活
环境还是差强人意的,生活环境污染总体情况属于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仍然比较好,环境比较清新。然而沉重的是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
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
月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产生阻碍。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府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提出一些建议之
前,我们要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
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末会把一
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知
把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渐的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
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生态方面需要加强的40%首推环保宣传力度。实现当地工业发展和环保意识主要还要靠当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别占52%、43%。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
三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任何事情的产生都不是纯粹的几方面原因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只是由这些因素决定,它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种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所给出的只是几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我们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四针对措施
在对制约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和各个因素的引发者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较低,因而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是很必要的。具体的可以由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环保的意识传递给其他的村民,可以让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
地方也应密切配合政府给予生态环境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地方的生态规划,定期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生态检查和验收。针对污水的随意排放,由地方出资修建规范的排污沟道;针对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建立一些固定的垃圾回收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垃圾的处理。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农民,地方,国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地方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投资力度加大,才可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渠道,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五 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村民热爱自己的就居住地,希望通过对自来水、卫生设施、和进村和村内道路进行治理改造,其关切程度分别占47%、22%、21%。大部分村民认为自己庭院卫生、室内卫生和厨房卫生均良好,体现了村民的良好的卫生态度。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它也促使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农村地方官员的组成中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就导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非常的片面和不科学。这固然与国家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也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农村的许多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我们的知识在那里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意向也是一次很好的指导课。
这次调查实践虽然结束了,未结束的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这是一条漫长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视。这次实践中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和进行的分析都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也希望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希望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扫除障碍。
最后:感谢常家村的村民和地方组织对本次调查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2007-9-14
第三篇:农村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与科学发展”调查问卷
学生班级: 姓名: 调查地点: 省 市(县)村 2007、2008级广大同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确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建设方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积极关注新农村建设,关注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为此,在我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利用“思政实践课”的平台,开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与科学发展”大调查。请在你家所在的村,找一名比较了解情况的主要村干部作为被调查对象,力求调查客观,准确,真实,调查结果不涉及政绩,只供研究使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政教研室
1、该村的生活垃圾是怎样处置的?()口A扔到路边或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 口B扔到地里 口C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 口D卖、回田、烧等分别回收利用处理 口E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
2、该村的生活污水,如何处理?()口A泼到院子里 口B浇到地里 口C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 口D下水道收集后排外
口E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 口F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 口H 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
3、被调查人对该村的生活环境的态度:()口A满意现状 口B不太满意 口C很不满意 口D无所谓
4、该村的是否有生活垃圾箱(池): 口A有 口B无
5、如果该村有生活垃圾箱(池),其维护情况是:
口A村民自建自管 口B村里统一建设,村民自管 口C村里统一建设统一收集清运 口D其它
6、该村的公厕建设情况: 口A 有 口B无
7、该村使用的能源,除了常规电能,村民主要使用的能源还有哪些?(可多选)()
口A使用液化气瓶或管道煤气或天然气 口B焚烧秸秆等柴草 口C使用太阳能 使用风能水能 口D使用当地的沼气 口E使用各种煤 口F其他
8、该村生活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9.该村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是如何处理的?()口A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里 口B从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 口C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 口D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 口E卖给收废品的 口F该村不用薄膜
10、该村收割后的秸秆(稻杆),是如何处理的?()口A在田里焚烧秸秆 口B随意弃置秸秆 口C直接把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
口D交给秸秆收集站(厂)口E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口F使用秸秆烧饭 口G 其他处理方式 口H 该村没有秸秆产生
11、该村禽畜养殖点(场)废弃物是如何处理的?()
口A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 口B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 口C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
口D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
口E 随意弃置禽畜粪便
口F其他处理方式 口G该村没有禽畜养殖点(场)
12、被调查人认为随意弃置农用薄膜、秸秆(稻杆)及禽畜粪便:()口A破坏了环境 口B没有破坏环境 口C没有想过 口D无所谓
13、该村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口A 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 口B 使人畜饮用水受到影响,但还能使用 口C 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 口D 使用的是无害农药
14、农业废弃物利用情况: 口A没有沼气池 口B建有沼气池
如果建有沼气池,那么建沼气池户数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大概为多少
15、该村农业生产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有:
16、该村有没有乡镇集体或私有工业企业:()口A 有 口B 没有
17、该村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口A工业废水 口B工业废气 口C固体废弃物 口D其他
18、如果该村有工业废弃物(废水、废气、废固体物),其排放情况是()
口A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口B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 口C经过了严格程序处理
19、如果该村的工业废弃物排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是因为()
口A企业认为没有污染 口B知道有污染,但治理成本太高,企业承担不了 口C知道有污染,但治污技术上过不了关,处理不了 口D知道有污染,但企业不愿花钱处理 口E知道有污染,但治污是政府的事,企业不用管
20、如果该村的工业废弃物排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其结果是(可多选)口A损害了村民身体健康,产生了慢性病(名)地方病(名)口B破坏了土壤,导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减少约: 500元以下()、1000元()、1500元以下()、2000元()、2500元()3000元()、3000元以上()口C污染了空气,污染程度:严重阻碍呼吸()、空气有异味()、呼吸没什么感觉()口D污染了水源,污染程度: 人畜不能饮用()、不能灌溉农田()、轻微污染()口E破坏了生态植被,污染程度:寸草不生()、草木发黄()、轻微污染()口F其它结果
21、如果该村的工业废弃物排放经过了严格的程序处理,结果是()口A对村民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影响()、有一定影响,但给予经济补偿()、为村民定期检查身体()、其它 口B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约:500元以下()、1000元以下()、1500元以下()、2000元以下()、2500元以下()、3000元以下()、3000元以上()口C对该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定的推动作用()没有什么推动作用()口D对该村声誉的影响:获得省市级环保奖()获得地市县级环保奖()
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没有明显的提高知名度()口E其它结果
22、除以上列举因素的外,影响该村生态环境的独特因素还有:
23、除以上列举措施外,该村保护生态环境的独特措施还有:
所调查村的基本信息:
24、该村共有村民 户,人
25、你所调查村的地理特征:()口A平原 口B山区 口C丘陵 口D林区 口E 草原 口F 矿区 口G 湖区 口H 其它
26、你所调查村的生产特征(以哪种产业为主):()口A种植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口B果蔬业 口C旅游业 口D林业 口E畜牧业 口F乡镇工业 口G 渔业 口H 其它()
27、你所调查村的年人均(指劳动力人口)总收入(估算)元、纯收入 元
28、你所调查的村是否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口A是 口B否 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
29、您的文化程度:口A小学 口B初中 口C高中 口D专科 口E本科以上 口F没读过书 30、您的年龄:口A 20岁以下 口B 21—30岁 口C31—40岁 口D41—50岁 口E 50岁以上
感谢您的支持!
第四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中文摘要: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农牧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城乡结合部更为明显,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在这个暑假,我随同清水河县环保局一起下乡进行实践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生态坏境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村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对坏境破坏恶劣等等。同时,我也了解到政府在着手大力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的政策和举措,在努力恢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做到环境和效益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原因、对策
引言:作为大二我的我们离社会已经越来越近了,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也不大相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求我们不仅要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要锻炼自己的交际、处事等一系列社会能力。本次暑期的实践调查我选择到深入农村。之所以选择到农村实践调查,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这有悖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国,我国农村地域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是较高的,农村地域辽阔广大,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乃至受其牵连或影响的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占总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我随从的环保局调查小组中我了解到,此行调查的大背景是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及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一系列成效的基础之上的。事实情上,中国经济在保持连年高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愈加严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其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今,环保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能否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目前,我国已把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建设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针的提出,全国围绕“三农”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措施。经过政府具体实施,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哪些问题?破坏浪费资源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调查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对于我们了解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以及以后建设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城关镇八龙湾村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明确如今农村所存在的问题。
正文:本次实践调查上级要求我们小组以明确的目的,合理的方案,准确的参考资料,科学的方案对八龙湾村进行深入了解,并即使反馈当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方案。
一、调查对象、方法、材料来源
对象: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城关镇八龙湾村 方法:实地勘察、访问村名、查阅资料 材料来源:城关镇政府、八龙湾村村名委员会
二、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一)农村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水土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现象。特点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恢复起来就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这是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一是大面积破坏林地植被,特别是破坏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人为的乱砍乱伐,用作薪材和建筑,特别是近几年出现树木买卖,大量农户将自身所承包的林地树木砍伐作为交易换取钱财。二是开发生产建设活动没有按规定和要求采取水土防护和治理措施,修公路,乱砍乱伐,破坏地表植被。据调查,全村有5处因地表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三是农业开发生产中随意超坡度开垦山坡地造成地表裸露,一遇大雨或暴雨则易形成较大的坡面径流冲刷和山洪冲击。
2、水资源缺乏。金刚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多谷地,虽然有河流但是水量却逐年递减,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的方式外流。其次,人为滥用水资源,造成有限的灌溉用水没能达到优化合理利用,影响农业生产。2009年—2011年三年间,因人们滥用水加之天气大旱,影响水稻、玉米的生长,粮食减产,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再次,村民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淡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对于养殖业污水,由于大多数的牲畜采取圈养,农户会定期对饲养圈进行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污水也随着简陋的沟道随意排除。但在村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村子里有许多的小污水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招致许多苍蝇,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牲畜圈养率为49%,散养为24%,其他27%。猪、鸡基本都是圈养,牛和羊散养的较多。最后,过分开采地下水,地下藏水锐减,全村已有超过30口井已无水,影响人们生活。
3、土地退化、荒化。八龙湾村的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的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下降,已无法种植农作物或农作物产量极低。土壤肥力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化肥的大量使用,化肥潜在的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二是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加,留守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和小孩,缺乏劳动力,无法耕种大量土地,虽然今年来国家对农业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可是返乡务农的青壮年依旧很稀少,如此便出现土地抛荒现象,久而久之土地荒废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三是发展经济方便人们生活修建公路、水利设施、房屋等,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也占用大量耕地,者也是耕地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4、固体废弃物污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各种历史原因,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依旧较低。生产生活废弃物乱堆乱倒,再加上地膜的大量使用,致使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家禽粪便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一到夏季,寄生虫滋生,严重影响农村卫生条件。
5、噪音污染。近年来,噪音污染在农村表现越来越明显。八龙湾村邻近公路,虽然公路的新修使当地交通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来来往往的运煤车了昼夜行驶,这对八龙湾村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外,乡镇企业和噪音污染较大的工厂也是造成八龙湾村噪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面所说的五个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收割的季节,村民对秸秆的就地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空气质量的危害;常年未经处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多数村民由于没有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依赖传统燃烧方式对大气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因素由于都有一定的季节性或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那末大,然而也是不能忽视的。
(二)阻碍农村生态环境进程的主要因素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府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提出一些建议之前,我们要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认为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在八龙湾村的调查中我发现村民对于对于生活污水不觉得随手倾倒有什么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的现象也很严重,村民们只要是方便,不管是垃圾还是收割后的一些秸秆之类的,他们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就地焚烧。试想下他们怎么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知把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渐的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
2、农村生态环境未受重视,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了一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尽管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农村的环境问题似乎并没有获得政府不能的足够重视。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生态方面需要加强的40%首推环保宣传力度。实现当地环保意识主要还要靠当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别占52%、43%。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在与村委会的环保沟通上地方政府做的不够,村委会更是没有宣传环保的概念。
3、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当前农村环保主要工作靠县市级环保部门,乡镇环保组织机构标准不健全,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然而,及时是设施到位的,比如说蔬菜基地,没有后期的资金保证,也会污染到环境。因此,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4、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的矛盾。随着乡镇企业和一切高污染工厂的落户,大力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然而这些高污染企业没有良好的排污设施,为了降低成本或本身经济条件有限,一些企业将大量污染物随意排放。很多村民投身于企业当工人,虽然赚了钱可是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关部门为了经济效益的快速提高对这些污染企业的监管也不尽人意。
5、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在我过发展迅速的这个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八龙湾村的分散经营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受阻,降低了新技术的投资收益率,阻碍了农业无公害技术的顺利推广。据调查,近20年只有不到10%的家庭受过农业生产培训,小农经济中有文化的年轻人纷纷到经济发达的地区经商或打工,转向飞农业生产,使农业技术推广更加困难。任何问题的产生都不是纯粹的几方面原因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只是由这些因素决定,它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种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所给出的只是几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我们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在对制约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和各个因素的引发都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后,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在和八龙湾村村民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了近年来各种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在他们心中不断深化,这是与当地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分不开的。我们调查小组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翻阅,并且实地调查了环保政策的八龙湾村的宣传。总结起来这一系列环保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在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较低,因而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是很必要的。具体的可以由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环保的意识传递给其他的村民,可以让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再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
2、加大农村环保投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效能。近年来,各级组织已经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上级部门制定了“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主要考农民自身力量大力开展绿色名产品基地建设工作。
3、加大对农村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当地政府已经在近年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集中收集运转设施,强化了污水处理和垃圾清理条件。村民们介绍环保机构对八龙湾村产生的垃圾会定期集中进行全面清理。在村里也有了生活垃圾桶点,并且为村里配备了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组保洁、收村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此外,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通过设置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认真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村民享受良好环境的合法权益。
4、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就在近年,八龙湾村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引进山东寿光先进的塑料大棚技术,建立起一批设施完善的塑料大棚。塑料大棚的引进实现了八龙湾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了农业污染。全面推进农业的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进清洁生产,积极 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这一系列的举措已经将八龙湾村建设成为了清水河县新兴的蔬菜种植基地。
5、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加大政策拉动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农民,地方,国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地方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投资力度加大,才可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渠道,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总结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我的整体感觉是欣慰中带着沉重。欣慰的是农村的生活环境还不是差强人意的,生活环境污染总体情况属于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仍然比较好,环境比较清新。然而沉重的是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月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产生阻碍。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它也促使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农村地方官员的组成中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就导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非常的片面和不科学。这固然与国家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也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农村的许多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我们的知识在那里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意向也是一次很好的指导课。
同时,在这次时间调查中我也看到了自己明显的不足。首先,自己的沟通能力还有很不够好。例如在和村民的交谈中自己不能够很好的抓住交谈的重点。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认识到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其次,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刚开始我还担心自己对农业的了解少之又少,而且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在调查中无从下手,不过在自己努力虚心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最后,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在起初进入调查小组时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如果我们本生就沉静在这种胆怯状态下是永远都不会进步的,只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在更有自信的走出第二步。在实践中就是要努力学习,勇敢实践,这样才会有成绩。
这次调查实践虽然结束了,未结束的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这是一条漫长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视。这次实践中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和进行的分析都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也希望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希望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王恩举.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2002
2、朱清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四条成因1998
3、罗可尧.加强生态农业的建设,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4、刘助仁.中国农村生态环境评估及其保护的着力点分析
5、张智芳.环境污染与健康
6、刘飞燕.关注农产品安全提倡绿色消费
第五篇:安徽省无为县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南京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安徽省无为县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班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调查时间:
2012年7月25日至2012年8月5日
调查地点: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
调查目的:
通过对无为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及措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旨在结合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走出校园,跟农村有一次“亲密接触”,更多地关注农村,了解农村,积极回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饮用水源地、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搜集农村环境基础数据,为农村发展项目规划、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无为县农村生态环境概述:
无为地处皖中,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全县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总人口142万。下辖23个乡镇、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紧邻芜马铜经济开发带,是皖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无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棉花、油料、水产品总量跻身全国百强,特色农产品有荸荠、田藕、席草等。其中,棉花年产量超百万担,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富饶的土地下还蕴藏着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自然风光更是引人入胜,锦绣溪妩媚典雅,竹丝湖烟波浩淼,泊山洞鬼斧神工,西九华云蒸霞蔚,天井山白鹭翔集,万年台风景区风景旖旎,处处风光无限,时时景色宜人。
全县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00公顷。全年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485吨,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为98.7%,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为99.2%,已建污水处理厂1座。
无为县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缺少必要的环保知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
(二)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污染具有排放分散、隐蔽、不易监测等特点,往往被忽视。由于农药、化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产品、土壤等污染严重。根据污染源调查统计资料,全县农田化肥流失率高达30%左右,年流失化肥约2.4万多吨。废旧塑料制品和残留农膜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农田土壤结构破坏比较严重。
(三)农村生活环境状况有待改善。饮用水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乡村由于石油资源的早期粗放开发,局部水质恶化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垃圾三级处理模式一般只是简单的填埋,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多数村庄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的治污设施不配套。
(四)生态保护措施落的不实,人为破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乡村封山
禁牧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散养放牧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在林地整修梯田和道路建设过程中生态修复措施落实较差,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五)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只有西峰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西峰、庆城、宁县、正宁、华池五个县(区)建成了垃圾填埋场,其他县还未建成。
(六)监管力量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业务和职责交叉重叠,部门之间工作上缺乏协调。特别是乡村环保工作力量薄弱,与日益繁重的环保要求不相适应。
意见和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生态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6个县(区)要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区)创建标准,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建议:
(一)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政府网站开设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环保知识手册、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园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增强低碳消费意识,促使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做好清洁田园工作。一要加强化肥、农药的市场管理,加大《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规的实施力度,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的农药化肥营销网络,发挥行业管理、协调、服务职能,从源头上控制高残留、高毒性及过期农药流入市场。二要加强对沼气、秸杆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以村为实施单元,集中连片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三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四要政策扶持,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利用陇东学院农林分院和市农科院的科研技术优势,研究和推广农村污染治理技术。
2、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要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严格执行环境评审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模式,坚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畜沼果(菜、粮)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大力推进“白色”污染治理。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可通过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每个县(区)建办2-3户废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建议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给予资金扶持。根据乡村人口和地膜覆盖面积确定回收指标,依托企业,扩展回收网络,在乡镇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行政村设立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三)加大农村清洁家园治理力度。
1、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县城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建设并规范运行,发挥减排效益。在乡(镇)和人口集中的村庄应采用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沟塘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
2、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区域垃圾收集转运,应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对乡村人口密集区要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逐步做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查监测与划界定标工作,设置保护区标志。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区域集中供水。建立水质监测网,做好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四)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加强对资源开发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把子午岭林沿区乡镇全部纳入子午岭天然林保护区范围,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成果,不断推进荒山造林、三北防护林和绿色和谐家园建设。要处理好封山禁牧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加大依法禁牧力度,扩展牧草种植面积,推进舍饲圈养,建立封山禁牧的长效机制。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以环县北部的防沙治沙为重点,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遏制沙化趋势,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五)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加强管理,整合各部门的生态建设项目资金,优先集中用于重点乡镇的生态建设。建议设立农村污染防治基金,专门用于农村污染防治科技示范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补助。对重点污染减排、污染源治理、村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实行项目管理,以奖代补,以奖促治。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新机制。
(六)建立健全农村生态建设的监管机制。各级政府应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环保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和生态家园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加快编制和实施农村生态建设规划。要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在乡镇设立环保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村设立由村干部兼任的环保监督员,组设立由护林员兼
任的环保信息员,逐步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环保工作网络。要加强基层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和技术人员,建立常规监测评价体系和信息系统,定期公布区域环境状况,提升监管水平。
结束语
过去的一些教训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建设“中国梦”,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将广大农村人民团结起来,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