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

时间:2019-05-14 06:4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

第一篇: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

作者:朱佩佩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8年第12期

珙桐湾位于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里面有一株珙桐王,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珙桐树。

前不久,我们桑植四中生物小组的同学来到了珙桐湾。往深处走1000米,眼前呈现出一棵饱经风霜的珙桐王。它的树干高出林层,很粗,要三四个人才能合抱,其周围生长着白梓树、香桦树、八角茴树、冷草,还有龙虾花等物种。树的右侧有一条小溪缓缓地从高处流下来,永不断地冲击着珙桐王的根部。

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把小溪的水流方向引向了别处,还修筑了保护堤,减轻了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以利于珙桐王更好地生存。尽管如此,珙桐王巨大的根部还是露出了地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根系所走的方向。

从下往上看,我们还发现珙桐王的一些树干已经掉落,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询问了当地的专家。

他们介绍:珙桐王经历过很大的灾难,虽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但也受到一定的创伤。并且在这个自然群落里,新的物种不断繁衍,它们更加适应当地的气候,它们比珙桐王更加容易获取生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与它们的竞争中。珙桐王不断落后,这也不可避免地使珙桐王的生存受到威胁。随着环境的改变、斗争的加强,以及自身不断老化,终有一天,珙桐王将会被自然淘汰。

我们拾起了一些掉落的叶片,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叶脉呈网状。时子呈卵形,叶片四周为锯齿形;我们还发现了它的果实——绿色,呈椭圆形状。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碰上珙桐树开花的季节。专家介绍:珙桐树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为1000多米,湿度为20度左右。它在5月开花,花开时两个苞片张开,像飞翔的鸽子翅膀,因此,琪桐树又名鸽子树。

珙桐王是珙桐树中最古老的长者。也是我国指定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们应该尽量保护它,让它尽可能长久地存在于地球上,对此,我建议在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里工作、生活的人们,应该加强对珙桐王的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给珙桐王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增强它的竞争力、免疫力,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可以迁地保护,使珙桐王生长旺盛。但愿珙桐王永远生活在我们美好的地球上,与我们人类同在!

第二篇:织金县三塘镇珙桐调查

贵州省织金县三塘镇珙桐调查报告

何翔

珙桐(Davidiainvolucrate)英名 Dovetree, 俗称水梨子、鸽子树,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种,是与银杏齐名的第四纪冰川侵袭后幸存下来的植物活化石,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树种。

在植物分类学上,珙桐为单科单属植物,仅有一个变种光叶珙桐。

珙桐为高大落叶乔木,树形优美,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珙桐之神气在于花,每年4月份珙桐花开,暗红色的头状花序如鸽子的头部,绿黄色的柱头像鸽子的喙,花苞片像鸽子的翅膀。珙桐生物种群在自然界中极为稀少,有绿色大熊猫之称。

近年来,由于区域开发项目的增多,珙桐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致使其分布呈间断性零星分布,并导致基因交流受阻、自然更新十分困难。因此,这种古老而珍稀树种的天然分布生境和天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此,通过这次对织金县三塘镇大面积的珙桐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了珙桐的生物形态特征和生态特性以及珙桐在不同地质的分布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在没有人类活动干扰或干扰少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增加;而在有人类活动干扰较严重的区域,珙桐种群数量随年份减少;并且还发现,随着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尤其是人类的大量砍伐,致使珙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这表明珙桐种群已由优势种群衰退到濒临灭绝的境地。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加强对珙桐的研究,无疑有助于对珙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一、形态特征

在这次调查过程发现:珙桐为落叶大乔木,一般高达10m,最高可达20m 以上,胸高直径可达0.6m,树皮灰黄色,粗糙呈不规则片状脱落。树形端正,树枝上伸,树冠馒头形或圆锥形,当年生小枝为灰青色,多年生枝条为暗棕色,一年生枝条上有明显的白色气孔点,随着枝条年龄的增高,逐渐变为浅灰色。冬芽大呈圆锥形,紫褐色,好像牡丹的冬芽,芽鳞3-4对,覆瓦状排列。单叶互生,在短枝上近似簇生,心脏形或阔卵形,长9-16cm,顶端短尖尾状,基部心脏形,叶缘有三角形粗大的锯齿,具有毛刺状尖突,叶面鲜绿色,背面密生丝状白绒毛,叶柄长4-8cm,常生灰色绒毛。花杂性,由多数雄花和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头状花序。花序下有2片白色大苞片,纸质,椭圆状卵形,长8-15厘米,中部以下有锯齿,花期4-5月,果期9-10月。珙桐的花紫红色,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苞片,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当珙桐花开时,张张白色的苞片在绿叶中浮动,手掌般大小的花苞在微风吹拂下万花齐动,似成群的白鸽展翅欲飞,犹如千万只白鸽栖息在树梢枝头,振翅欲飞,十分壮观。珙桐幼树较耐庇荫,是喜光中庸或中庸偏喜光的树种。珙桐是浅根性树种,无明显的主根,侧根发达,毛细根特别多,形成了庞大的侧根系。

二、生态特性 1自然环境特征

珙桐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北缘,横断山脉,秦巴山地及长江中游的中山地带,从地貌上看,多为丘陵、中山和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它们在水平及垂直分布上幅度较大,因此分布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珙桐分布区的气候为凉爽湿润型,湿潮多雨,夏凉冬季较温和,年平均气温8.9—15℃,1月平均气温0.43—3.60℃,7月平均气温18.4—22.5℃,年降水量600一2 600.9 mm,大于10℃活动积温2 897.0—5 153.9~C。珙桐分布区的土壤多为山地黄壤和山地黄棕壤,pH在4.5—6.0,土层较厚,多为含有大量砾石碎片的坡积物,基岩为砂岩、板岩和页岩。珙桐多分布在深切割的山间溪沟两侧,山坡沟谷地段,山势非常陡峻,坡度约在30度以上。2 种群和群落生态学

珙桐分布面积小,种群数量小,群落种类少,乔木层1O一14种,均为落叶成分。珙桐群落盖度0.66—0.82,高度16—18m,最大树高达20m以上;平均胸径24.5cm,最大胸径45cm。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和层间层。乔木层垂直结构可分为2亚层,12—18m为第一亚层,主要由珙桐组成,盖度0.6—0.7,枝下高6—9m,密度113—125株/hm。第二亚层6—12m,由珙桐、五裂槭、稠李、簇叶新木姜、灯台树、始建槭组成。灌木层为少量的乔木层树种的幼体。草本层很少,有凤尾蕨种(Pteridaceae)、荨麻科(Urticaceae)、蔷薇科(Rosaceae)、瑾菜科(Violaceae)、茜草科(Rubiaceae)植物,高度20—30cm;层间植物为苔藓、地衣,藤本植物少。根据Raunkiaer叶级标准可知珙桐群落植物中,以中等叶面积、草质、全缘、单叶为多,表明以落叶具中型叶面积的、落叶草质全缘单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了群落外貌的主要成分,反应了群落生境温凉湿润的特点。研究发现,在天然珙桐群落中,珙桐个体主要以根和根颈处的萌孽繁殖为主,常数株幼苗围绕母树生长。珙桐一般要2-3年才能破壳发芽,人工繁殖比较困难,加之珙桐生长的生态环境已遭破坏,数量正日趋减少,因此开展珙桐繁殖技术研究,对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稀树种十分必要。

三、使用价值及保护措施

1、使用价值 2珙桐是世界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因其花开时山风吹动像一群群跃跃欲飞的白鸽,蔚为壮观,观赏价值极高。将其植于池畔、溪旁及疗养所、宾馆、展览馆附近,既具有和平的象征意义,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珙桐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可制作家具和作雕刻材料,但是珙桐的种子壳厚而坚硬且后熟期长。

2、保护措施

基于这次野外调查的所见所闻,提出了一些保护的珙桐措施。珙桐本身数量少,加之人为干扰加剧,目前其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我国已将其列为I级保护植物,采用了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两种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是在我国珙桐生长集中的地方设立自然保护区,这对珙桐的保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异地保护是以人工的方法,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形式扩大珙桐种群的数量,也为珙桐的引种探索经验。珙桐的繁殖很困难,不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都不易成功,致使其难以批量育苗和造林,故至今仍处于濒危状态。珙桐的无性繁殖包括扦插(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埋条、嫁接、高压等方法。根据张家勋等的研究,母树年龄和枝条年龄对硬枝扦插成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大,插穗成活率显著下降,以1~2年生母树最为理想,插穗直径越小,成活率越低,以0.9~l.0cm为宜。插穗部位对成活率亦有影响,基部枝条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嫩枝扦插的时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子,6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最高。有关试验表明,在 6月扦插的已生根,而7、8月份扦插的没生根。生根是无性繁殖的关键,激素处理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清华,宋朝枢.珙桐天然分布的调查研究 主要珍稀濒危树种繁殖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2] 衡勇,吴松,何银玲等.珙桐的生物学特性与繁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 [3] 喻理飞.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J].贵州科学, 2002, 3 [4] 焦健.甘肃文县珙桐群落的组成结构数量特征[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 [5] 黎云样.珙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4(3)

第三篇:珙桐

珙桐(gǒng tóng)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洛阳绿诚农业已规模化繁育及种植成功。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

水杉(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武汉市将水杉列为市树。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雄球花通常单生于2年生枝叶腋;雌球花单生于当年生枝叶腋。球果两年成熟,呈卵圆形。

第四篇: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常家村

撰稿人寄宣 张溆

一调研背景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国家曾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国家实行“三农政策”后,农村的各项生活指标都朝着令人欣慰的方向发展,然而与此并不协调发展的却是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本次我们所做的调查也就是基于这个目标而进行的,虽然所调查的只是一个行政村的情况,却可以作为一个

典型来估计出广大农村的生态现状。

常家村属于咸阳市礼泉县,整体地貌属于平原,海拔高度460米。2006年总户

数159,人口608人,2006年人均收入2550元。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

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可

以很好的代表广大的农村地区。而且由村里的道路和人均纯收入情况也可看出常家

村属于中等经济水平,这也为其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提供了有利条件。各方面的综

合因素使我们决定把常家村作为本次调查的目的地,虽然所得到的各项数据只是一

个行政村的生态情况指标,却由于调查点的代表性,因而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对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整体生态现状有一个较科学的认识,可以针对这

些现状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进行改善。在调查的最后我们也给出了一些现状分析和

可行性建议。

二生态现状

从家庭饮用水来看,常家村有一半以上的农户使用自来水,占总比例76%,使

用大口井水约23%,且是对大口井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从用水来源和使用方式上来看

基本不存在健康隐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村民的饮用水整体上非常清澈,而

且由于工业的影响较小,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村民的习惯喝水

方式是饮用开水,目前已达97%,经过沸腾后的水对一些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进行了

处理,保障了人体对健康需求。因而从整体上来看,该地区的饮用水不会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是比较安全的。

与使用水的来源相比,各种污水的处理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家庭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分别占50%、41%。村民对使用后产

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

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

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对于养殖业污水,由于大多数的牲畜采取圈养,农户会定期对饲养圈进行清理

工作,清理后的污水也随着简陋的沟道随意排除。但在村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也注

意到村子里有许多的小污水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招致许

多苍蝇,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牲畜圈养率为49%,散养为24%,其他27%。猪、鸡基本都是圈养,牛和羊散养的较多。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每年18吨,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67%、10%、11%。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

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综合起来看,农村的垃圾污染情况

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未经处理的垃圾堆积物。

另一项潜在的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就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之所以潜在是由

于这些影响在短期内是不明显或是看不到的,但他们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却是不容忽

视的。随着近几年各项农药产品的大量出现和性能的不断改善,村民对农药的依赖

性不断增强。在调查过程中村民也坦言,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许多原本由人工来

进行的生产活动也改为采用化学的手段,譬如为庄稼除虫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

间地头进行劳作,现在则在庄稼仍为幼苗时就喷打农药进行根除。农药化肥中的大

量有害物质都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农田减产,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来提高产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化肥的流失率高,利用率低,不仅导致农田

土壤污染,还通过雨水等造成对水体的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在农村生态环境

破坏的进程中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的。

四是噪音污染。据了解,该村临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同时也受噪音影响较大。

在各种生活环境中噪音污染占50%,固体废弃物和水体污染紧随其后,各占25%和15%。

除了上面所说的四个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收

割的季节,村民对秸秆的就地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空气质量的危害;常年未经处

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多数村民由于没有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绿色

能源,依赖传统燃烧方式对大气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因素由于都有一定的季节性

或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那末大,然而也是不能忽视的。

三影响因素

在做完这项调查后,我们的整体感觉是欣慰中带着沉重。欣慰的是农村的生活

环境还是差强人意的,生活环境污染总体情况属于轻度污染。空气质量仍然比较好,环境比较清新。然而沉重的是村民对于村庄周围以及自己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

识不够,没有采取积极的处理的态度措施,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进行处理,日积

月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势必产生不良的后果,对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产生阻碍。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府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提出一些建议之

前,我们要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对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

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末会把一

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知

把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渐的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

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生态方面需要加强的40%首推环保宣传力度。实现当地工业发展和环保意识主要还要靠当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别占52%、43%。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

三缺乏生态环境方面的人才。21世纪注定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种矛盾不断暴露;同时,这一时期也是消耗资源最多、人与自然较量最为严重的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农村的广大地域面积与其人才的引进是不成比例的,许多人在获得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农村这样的基层去服务工作,这就造成农村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无法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工作提出科学的应对方法和保护措施,无法制定出长远合理的生态环境的维护方案。

任何事情的产生都不是纯粹的几方面原因的,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也不只是由这些因素决定,它与农村本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各种历史原因都有一定的联系。我们所给出的只是几个重要的方面,也就是我们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所要首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四针对措施

在对制约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和各个因素的引发者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

在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较低,因而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是很必要的。具体的可以由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环保的意识传递给其他的村民,可以让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

在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导措施后,也要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生态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回报率较小的领域,政府必须发挥主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责任,对不合乎规范的行为予以惩治,从强制的角度提高各个责任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

地方也应密切配合政府给予生态环境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地方的生态规划,定期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生态检查和验收。针对污水的随意排放,由地方出资修建规范的排污沟道;针对固体垃圾的随意堆放,建立一些固定的垃圾回收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垃圾的处理。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需要农民,地方,国家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地方的重视程度加强,国家投资力度加大,才可以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渠道,使生态环境的发展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五 总结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村民热爱自己的就居住地,希望通过对自来水、卫生设施、和进村和村内道路进行治理改造,其关切程度分别占47%、22%、21%。大部分村民认为自己庭院卫生、室内卫生和厨房卫生均良好,体现了村民的良好的卫生态度。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它也促使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农村地方官员的组成中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就导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非常的片面和不科学。这固然与国家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也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农村的许多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我们的知识在那里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意向也是一次很好的指导课。

这次调查实践虽然结束了,未结束的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这是一条漫长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视。这次实践中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和进行的分析都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的,也希望可以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希望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扫除障碍。

最后:感谢常家村的村民和地方组织对本次调查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2007-9-14

第五篇:农村生态环境调查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当您决定参与答卷的这一刻,我们对您在百忙中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钦佩和感谢!创意改善社会,公益温暖中国。我们深知,您的关注不仅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期待。

⑴您认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状况:

A好B一般C差D很差 ⑵您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活废料堆积 B农业生产过程 C乡镇企业发展 D卫生管理缺失

⑶您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乡镇企业发展的态度是:A支持B反对C中立D理解 ⑷您对农村沦为城市卫生治理牺牲品的看法是:

A可以理解B合理合法C合理不合法 D坚决反对 ⑸您认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应是:

A政府B农民C公益组织D乡镇企业 ⑹您认为下列措施最具可行性的是:

A加大政府投入 B普及环保理念 C完善法律法规 D限制“三高”企业

⑺您对环保方面信息的关注情况是:

A经常B偶尔C极少D从未 ⑻您了解环保信息的渠道主要是:

A电视B报纸C杂志D其它 ⑼您对环保募捐的看法是:

A非常支持B强烈反对C可以尝试D意义渺茫 ⑽您的文化程度是:

A初中以下B初中至高中 C高中以上D本科以上 ⑾您的职业是:

A学生B普通职工C自由职业D其它 ⑿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B20岁至35岁 C36岁至60岁 D60岁以上 由于我们能力有限,此篇问卷难免会有许多不妥之处,甚至是偏激和错误。尽管这样,但请相信,我们的愿望是良好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善良的。在您批评的同时,我们更希望得到您的建议和指导。基于此,我们推出了问卷的试验版,希望其可以在您的批评与建议中不断完善,再次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有一天,当一张张天真幼稚的脸仰着头问我要原本属于他们的蓝天和白云,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也许我只能对自己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也曾经努力,让它变的更好。——柴静

下载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珙桐王生态环境调查.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地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山东某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调查人姓名: 学院: 专业: 校园卡号: 目录 总标题 1 前言 1 生态环境概况 2 水资源 2 土地资源 3其他方面 5 分析总结及意见建议 6、4 、7、8 山东......

    关于高淳生态环境的调查

    关于高淳生态环境的调查 芮庆庆 电气1班 12312122 综述:南京高淳地处江苏省西南部,总面积为802平方公里,人口43万。是国家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2011年7月成为江苏省第一个......

    武汉市生态环境调查问卷[大全]

    武汉市环境保护调查问卷 您的年龄: □ 10-18岁□ 19-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60岁以上 您的职业: □ 学生□ 机关干部□ 工人□ 教师□ 公司职员 □ 科技人员□......

    农村生态环境调查问卷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与科学发展”调查问卷 学生班级: 姓名: 调查地点: 省 市(县) 村 2007、2008级广大同学: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确定了“生产......

    桃源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桃源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写在污染源普查之际 颜忠明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适时做出的重大国情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

    生态环境调查问卷(合集五篇)

    调查问卷 1、请问在平时生活中,你常用新的塑料袋吗? A、每次买东西都会用B、经常使用C、偶尔使用D、很少使用 2、您家目前使用节能电器吗? A、都是节能的电器B、一部分使用C、......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调研地点:上海同济大学 调研方式:查询资料、网络调查、实地考察 调查目的: 大学校园中的绿化景观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在占地面积越来越大的同时,如何维护......

    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南京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浙江省宁波市城市生态环境调查 经济管理学院 班摘要: 生态是根,经济是树,根深才能叶茂。涵养秀山丽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瓯海才有持续发展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