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

时间:2019-05-12 02:5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

第一篇: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

为中考最后冲刺支招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试验区三元中学罗明良

临近中考,考生最容易出现急躁情绪。不少考生认为时间不多了,心浮气躁,这也想学,那也想做,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宝贵时间过去了,总分却毫无提高。因此,考生在考前这段时间里,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分数增长点”,切忌陷于盲目,不要再做过多的新题,更不要相信什么“猜题押题宝典”。关键是要消化掌握已有的知识,把漏洞补齐,把薄弱的环节夯实,把该记的东西记牢。考前虽然时间不长,但只要方法得当又符合自身实际,将总分再提高10—20分甚至更高都是完全可能的。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应试能力,下面结合近年来安徽中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及特点,给出几点复习建议,仅供参考。

一、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掌握中考命体趋势是中考取胜的前提

1.根据《考试说明》我省中考题命题体现了以下特性:(1)命题立意的创造性;(2)素材信息的时代性;(3)知识应用的实践性;(4)解决问题的探究性;(5)思维方法的多元性;(6)情景过程的综合性;(7)问题设计的开放性;(8)解答问题的多样性。

2.从各地中考研讨会上获得的消息看,我省今年中考仍体现三个稳定,即考试形式稳定;试题结构和试卷特点稳定;试题及整卷难度稳定。估计在分层的压轴题方面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命题将突出以能力测试为主,通过创新题型落实新课改理念精神。

二、审时度势,找准中考冲刺中出现的问题是中考取胜的源泉

距离2012年中考还剩下大约50多天了,如何利用好这关乎命运的50多天,对每一位考生都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最后50天的复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的问题:

1.我们大多数同学把主要精力放到复习资料上,因而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做题、核对答案上,而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依然停留在“似曾相识”的状态中。因此在考查概念性问题的时候,一些学生的出错率较高。

切记:课本是知识的源泉,中考题不会脱离教材。

2.知识零散,一些学生在复习中,复习前面的就忘记后面的知识,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虽然一些学生能掌握一些知识点,但是各知识之间依然是孤立的、零散的、解题的时候很难用上。因此一些考生在平时复习中不能举一反三,每到考试的时候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复习很长时间也不见效果。

切记:书是越学越薄的,只有当我们将知识点穿成线,铺成面,构成网,我们才对知识实现真正的掌握。提醒同学要综合性的复习知识点,知识面。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

3.在初三这一年,大考小考不断,在平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是一些学生对自己失误的地方往往不够重视,缺乏仔细分析和反思的行为,只关注答案,不关注思维过程,只注重做题量,而不关注做题目的质量。特别是在模拟考试后,要深入反思、深入纠错,所谓深入反思、深入纠错,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总结经验、总结教训。模拟考试成绩是复习工作效率的外在表现,关键要总结在解题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说的“深入反思”是指考生做对了的题,也要反思?这是重要的一环,而且也是考生最为薄弱的一环。深度纠错不是一般改正错误,学生平时习惯于改错,就是把错误更正,深度纠错就是将错误原因挖出来。特别是会做的题做错了,失分了,这是最遗憾的事情,这是深度纠错的重点。会做为什么做错?为什么失分?一定要把原因挖出来,审题马虎?计算粗心?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等,只有挖出原因才能彻底改正。不少老师主张每个考生预备一个错题本,有的考生怕麻烦,那么在试卷上的深度纠错就是必须的了。深度纠错的目标是“一题不二错”

切记: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4.一些学生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并且暗暗的和别人较劲。这是普遍的现象,包括平时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总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说通过自己全面分析自己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的程度,并且把一些愿望和计划落实到行动上,科学的复习,这是好事情。而事实中,往往不是这样的,一些学生只看到别人的分数,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觉得特别不服气,“周瑜式”的脾气就出来了。中考是竞争性很强的考试,只有我们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归纳,把自己做的“完美化”。才能在中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切记:竞争使人能够提升一个空间,水涨才能船高。

初三,是应该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希望你能非常平静,不会涕泪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

三、接受中考阅卷老师忠告,是中考取胜的策略

今天距离2012年中考还有55天,还有几十天就要中考了,在这段时间里想要让成绩突飞猛进,难度不小。此时加强对中考答题方式等方面的把握,从某种程度上讲,对考生更为重要。在这一方面,中考阅卷老师说的话一般最有权威。这里收集了一些阅卷老师的几段话,和大家分享一下阅卷老师要求学生如何答好物理试卷。

1.“卷面干净不能有错别字”

和语文一样,在答物理试卷时,要注意书写,保持卷面干净。如果字写的太小、试卷写的太乱容易看不清。建议考生,答题时字迹清晰大方,改错的时候用改错符号,写错字时用两道线直接将字划去,不要在原自来的位置涂改。同时要告诫学生答题不要太随意,如2011年中考答卷中常出现的“贯性”“贯性力”“串连”等;又如去年的第9题光线画成虚线、第19提T型连接不点圆点、第6题答案写成45或45℃等。

2.“缺少‘关键词’不得分”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也不是完全不会,但就是缺最重要的‘关键词’。老师在阅卷时,主要是看关键词,出现关键词就算对,没有关键词就算错。但很多学生把握不住,往往是答上一片,看着有那么点意思,却没有关键词,最后也不算对。

另外,答题时文字要简洁,用关键词答题。关键词主要是对学科知识内容有整体把握,知道学了哪些内容,用学科语言回答。答题的基本方向都是一定的,考生只要能看明白了题目,就知道朝哪个方向去答。一些学生往往忽略了对整个学科知识框架的把握,导致在答题时也不是完全不懂,但却不知道用物理语言去答。例如这次二摸考试中让学生回答怎样增强螺线管磁性,不少同学就回答多绕几圈。

3.“步骤重要答案更重要”

中考中物理题型一般为填空、选择题、实验题、计算与简答题。阅卷老师一般会先看答案,再去看步骤。物理的计算题相对较长且复杂,阅卷老师在每天的7个半小时内,要阅1000份到2000份卷子。在这种情况下,阅卷老师会先看答案对不对,只要答案正确,再去看步骤。答案如果错误,步骤分就会给得非常少,或者不给分了。因此老师要提醒学生答题时,思路演算都要正确,因为答题过程虽然很重要,结果更加重要。

4.“千万别一味啃难题”

答题的基本策略考生要梳理好,在考试中忽视基础,一味地去啃难题的做法不可取。去年物理第23题并不是很难,但是却有许多卷子空着;第21题、第22题相对比较难,考生空着

答案的却比较少,但得分情况却并不理想。因此我认为,相对简单的题却有这么多考生一个字都不写,不是因为考生不会答,而是答题的顺序没有安排好,没有时间答,导致简单题白白丢分,较难的题费半天劲儿却没得几分。

四、积极调整心态走出考前焦虑,是中考取胜的保障

中考越来越近,为帮助考生轻松驱走考前焦虑,自信迎接考试,老师应给学生提如下几条建议。

第一,要调整好复习的方法。不要耗费时间做大块成套的试题,因为这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就像临近饱和的溶液,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增加。应该多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例如查看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公式,看读书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对前后知识进行穿线;要多熟悉历年考试的题型,要反复看,对这些题做到熟悉掌握,题型会使自己在考前的心情平静下来;应该重点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看过去一些大型考试的错题记录,强化对知识进行回顾,找出过去常出现的错误是错在知识型还是能力型,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还应该学会转变思维方法,过去出现的重点错误和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往往是由于思维定式造成的,只有在思维方法上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错误。

第二,要选好复习的场所。自我备考最好的场所是教室,因为教室环境是自己最熟悉、最习惯的。同学们在一起复习,能有助于相互鼓励,减轻压力。但也不要约几个同学在校园等室外环境中备考,这样容易分散精力,导致心理过分放松,缺少适当的紧张度

第三,要调整好生活节律。此时,除了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之外,还应该自觉地、有目的地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不要晚上来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

第四,要主动适应中考的气氛。把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当做是一种动力;把学校和社会对中考的宣传,当做是一种鞭策;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贴当做是一种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种平静之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以上内容是本人在中考复习中的最后冲刺阶段提醒自己和我的学生应该注意的一些肤浅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第二篇:中考研讨会交流

浅谈九年级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滨海县玉龙初级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值此春暖花开的季节,能和诸位欢聚一堂,交流历史复习经验,本人不胜荣幸。众所周知,2013年中考的战鼓已经敲响,各学校也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备考,借此机会,谨将我校的复习迎考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仁作一个汇报,权当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不吝批评指正。

一、复习形势分析 1.考试形式

盐城中考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程度,更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的新特点。所以我们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力。2.试卷结构

这几年,都是选择题25个25分,材料题3个25分,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我们也要按这种结构训练。3.试卷重难点

看看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首先,中国古代史内容比例较低,而且以选择题为主,这部分内容也相对简单,所以复习时可以适当简略一点。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现代史(也就是八年级下册)内容比例较高,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认真,多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以及热点、焦点事件,让学生去分析解决问题。最后,世界史的内容涉及范围广,而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说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尽量把这部分内容讲的通俗一点,而且尽量把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讲清楚,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4.试题难易程度

总体来说,历史学科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历史中有很多故事,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我们所学的历史当中,“以论代史”的意味较浓,因此,要想取得较高的成绩也不容易。近三年的中考试卷,2010年较难,2011年容易,2012年普遍感到难度加深,难度加深这可能是初高中接轨的必然趋势。

二、复习误区解读

1.开卷考试翻翻课本就行,不用背诵。

我们不得不承认开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但是开卷考试也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一种错觉,他们会认为历史开卷考试不用复习,答案都在书上,考试抄书就行。事实上,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命题都是基本沿袭以往历史闭卷考试的做法,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如若不加强记忆背诵,指望翻书找答案,那就必然会得不偿失。如果连选择题都靠翻书来解决,不仅考试时间不允许,而且会对教材生疏,难以从书上快速准确找到答案,更不用说将题目弄懂吃透。

2.文科考试记记背背就行,不用分析。

由于开卷考试命题基本沿袭以往闭卷考试的做法,一些学生认为文科考试记记背背就行,不用分析。事实上,历史试卷中会有大量的材料要我们去分析。另外,由于开卷考试的命题适当引入开放性试题,从这层意义上说难度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因为这种题型答案比较灵活,极具创造性,没有平时的扎实积累和系统训练,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即使翻书也难以作答。

三、复习策略探索

1.研读资料,把握中考方向。

《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制教材的基础,是中考评价的依据,也是制订《考试说明》的依据。因此,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于把握历史中考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分值及其要求等,领悟测试水平的层次及每一层次的涵义,并根据测试水平的层次来把握知识,这样在历史复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2.归类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历史中考有两大特点:涉及内容多、复习时间短。因此复习时不能依据课本逐课、逐节全面复习。教师可将所学历史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纵横串联,比较对照,形成网络。一方面,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相联系,是“横”的联系。比如将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以及中国戊戌变法进行联系比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三次改革的异同。另一方面,历史事件都前后发展、依次交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是“纵”的联系。譬如复习“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内容,可按时间先后顺序归纳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对每一时期的历史进行复习,然后将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系

统掌握。但在复习不能单纯“纵”或“横”复习,而应“纵”“横”联系,形成专题,构成知识网络体系。如此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才不易遗忘,不易混淆,运用自如。

3.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历史复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研究考纲,结合热点焦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精心编写或挑选习题,进行专题或综合训练。训练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培养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和分析、组织答案的能力,增强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当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学生能力的新、活题型,练习形式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等。每次训练,教师都要认真评阅,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典型题进行集中评讲,教给学生审题、解题方法,分析错误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要领。

4.提炼热点,掌握解题技巧。

《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中既有对学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能力的要求,又有运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社会现实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适时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焦点问题,如党的十八大,钓鱼钓问题,中美关系,重大节日活动,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大业,等等。中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归纳解题技巧,训练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中考复习应该紧扣考纲,以课为本,纵横联系,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时政,强化训练,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能从容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中考。

这就是我校初三历史复习迎考工作的方法和打算,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考复习研讨会物理备课组交流材料

2012年中考复习研讨会物理备课组交流材料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物理备课组

贾占雄

距离2012年中考还有7个月,全体师生都在全力以赴进行新课教学,以加快进度。同时马上就面临中考复习,如何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的、有效的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校中考准备工作在今年9月份就在郭校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尤其是在确定了高中升学率65%以上,府中升学率不低于50%以后,学校定期召开科任教师会,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怎样题高中考成绩。校领导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增加了辅导时间,使物理学科有充足的教学时间。

一、我们在总复习前所要做的五项工作

1、细研说明,明晰“复习什么”。《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和复习备考的依据,应认真研究,确保目标合理、方向正确,深度、难度把握准确,确定复习的重心。研究《中考说明》将有助于我们明确考试性质和命题依据、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及内容、考试的方式及试卷的结构,从而明晰复习什么。我们除了系统研读外还要求每节复习课前也要读一读、看一看。特别是研读《中考说明》中的:(1)题型示例中的试题 所蕴含折射出的有关信息。(2)考试内容的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与2011年相比有何变化。(3)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描述等。

2、研究试题,把握复习新方向。(1)关注几类试题: 一是近三到五年来我省中考试题,二是近三年来全国初中物理中考试题的新动向。(2)研究中考试题,努力做到:①明确试题特点,把握考试方向。中考试题中的基础题大部分是源于教材的原题或改编,中档题活于教材,但原型一般是相关资料中的引用、变形或组合,而创新题型将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②发现试题的地方特色,关注初高中衔接的阅读题、趣味题、和创新能力题。

3、研究教材,抓住复习根基。物理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知识点比较分散,同时每年教材都在修改和完善,特别是习题不断更新,呈现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对教材的研究要做到:1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性。现行物理知识,可以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块,各块知识之间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复习时要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沟通。2抓好双基教学,掌握通性通法。纵观我省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考查学生双基内容的试题占到70%左右,因此,物理复习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基本技能与方法的形成,明确常规题型的通用方法,掌握通性通法。

4、研究教法,明确“复习课如何教”。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每位教师最为关心和最为困惑的,当然也是不同的教师发挥空间区别最大的,正所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事实上,“学生如何教”比“知识如何教”更难。因此,我们觉得在 “如何教”方面,要从两方面去考虑: 一是要研究学生的思想“如何教”。为此,要加强学生的学习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习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在学科知识上要多研究“如何教”,如何提高复习兴趣,克服“高原现象”。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应注意:(1)重视基础知识、基础题的教学,特别是复习的前段时间,要注意处理好基础题与综合题的关系。(2)要精备例题,多以问题为中心进行一题多变、多题一讲的题组教学。(3)教师要注意精讲精导,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琢磨的机会和时间。(4)要把培养习惯和解题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建错题档案、边做边查及反思的习惯,反思解题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方法,为什么这样做,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等。(5)要有计划地进行限时解题训练的实践,强化训练在规定时间内的解题速度和准确度。(6)要充分利用好模拟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试卷讲评课要突出重点,切忌答案一对照就匆匆完事。(7)要突出对重点高中希望生的关注,要多接触、多鼓励、多辅导、多督查。

5、研究学情,保证“复习课的针对性”。解决了复习课“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要把相关的知识点和典型的习题讲解一遍,便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重要的知识点、方法、难点、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疏漏的条件、理解不到位的知识、新颖题型、解题过程的规范表达、解题规律的概括归纳、应试方法等,构成了物理复习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而上述这些即使做到了,仍只仅仅说明了我们“胸中有书”,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眼中有人”。作为教师应经常用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学生的学习经验、思维方式和个性心理变化等。因为总复习前,物理新授课的重点是理解某一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掌握新知识的简单应用,相对来说,学生还比较容易接受。而复习课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学生个体的差异必将导致对复习内容的加工速度、加工深度和加工方式带来差异,因此,作为教师,就需要从课堂、作业及考试了解和发现不同的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切忌“该点的没点到,不必点的却在唠叨”。

二、我们在复习其间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1、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知识的复习不仅要弄懂每一方面知识点,更要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技能与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表现为思考问题的方法,如类比、转化、控制变量、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只有知识掌握得多、掌握得系统,技能就练得熟练,能力才能更加提高。

2、看书与解题的关系。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错误,归根到底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掌握好。考试,无非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有缺漏,答题必然有缪误,失分在所难免。所以在九年级复习阶段,老师可择其重点,推荐典型习题,以促进学生们认认真真地看书,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好。

3、基本题与难题的关系。中考试题中,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比例为4:3:2:1。这四类试题分布于四种题型之中,从易到难放置。有些学生平时解基本题不那么重视,一味去做难题,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难题要做,但要讲一点对策——先加强基本训练,在此基础上提高解题速度,后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以中档题为主,视其情况针对性地布置些基础题和难题。夯实自己的解题基本功,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突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细心审题、规范答题。

三、我校物理中考总复习安排与措施

1、科学制定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指学科组复习计划、教师个人复习计划、学生自己复习计划。复习计划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阶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达到的效果等。

2、切实落实好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2012年4月——2012年5月)主要是过好“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概念、公式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大量应用。(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 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配套练习时,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的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第二轮(2012年5月中旬——5月底)进行专题复习,并穿插些历年的模拟卷题和中考新型题等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各单元都进行过一遍,但由于第一轮的历时较长,有些知识容易遗忘,或者说,还没有把知识连成网。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便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适应模拟测试题。因为模拟测试题难易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第三轮复习(2012年6月——考前),教学重点放在适应性模拟训练上,用收集到的信息题作适当的补充,深入实际做好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和应考心态,迎接中考。

3、加大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探究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3)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考查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考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变量控制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认真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我们坚信,有教育局和学校的坚强领导,有九年级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2012年中考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向家长和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篇:物理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2016年中考物理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已悄然临近,预测中考命题趋势,合理安排中考复习,已成为所有九年级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把握好复习的内容与进度,制定和落实中考物理复习对策与方法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关键。

今天在座的诸位,有的可以称之为物理界的精英,有的是我县物理教师中的佼佼者,有的是学校的顶梁柱,所以我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只浅谈一下我校的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在座的各位见谅。

一、以课标为纲,立足课本,搞好考前复习。

物理教学,课标是本,课本是依据,物理总复习就是立足根本,依据教 材,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本上,依据大纲,充分挖掘教材。

初中物理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写的,这样的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便于新课教学,针对此情况,我们从知识的整体性方面进行考虑,指导学生把章节中零散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将已学过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联系起来,利用分类列表和框图形式,串联成网,从而形成有机联系的、比较完整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辨别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课本内容。

二、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准备应考。

1.抓基本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物理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

2.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这对记忆常用物理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教给学生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三、三轮复习,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第一轮: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近几年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从专家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来看,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所以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以课本为线索,将逐章逐节教材中的知识点、实验、思维方法、基本应用等,一个不漏地和学生一起回顾一遍.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再认识,再记忆,达到基础上的巩固.第二轮:专题复习。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声、光、热、力、电、电与磁六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强化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四、三讲、三不讲,精字上面做文章。

1.我们的“三讲”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

2.精讲.课前充分准备,把握住教材中主要的内容,抓住重、难、考点,抓住学生难以理解的,普遍存在的共性的问题。通过讲解,达到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效果。不仅要讲清基本的物理规律,也要讲典型问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可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

3.精练,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按照大纲的要求,把对知识点的考查归纳为若干类型的问题,精心编制习题组,让学生通过必要的巩固练习,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加深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通过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总结出同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五、分析以前试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看,看题不仔细,不准确,不全面,不能按要求做题,看不出隐含条件等;不会说,表述问题语言阐述能力欠佳;不会想,思维方法上存在问题。

六、不同学生不同要求

对于优等生:采用合理使用时间,每天进行一到二题的专项训练,让他们能更好的掌握中考的题型和题例,加强训练他们解题的速度和技巧。每天对训练的题型或题例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地进行点拔与讲解,让学生在无压力和作用下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班级中一部分不学或厌学的学生,采用课堂重点关注,课后跟踪,及时检查作业,不放过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掌握中考中应掌握的基本题型和题例,所考成绩能达到合格的争取达到合格。

总之,对我们这些九年级的物理老师而言:面对2016中考将是一个同甘共苦、思想灵动的过程;展望2016中考成绩,也必将是令人期待并更值得反思的未来。希望在座的领导和各位同仁,能对我们的工作和体会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校把物理学科的成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希望各位老师将各自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的经验体会拿来分享,使我们共同提高。最后预祝2016中考物理取得较好成绩!

2016年4月

第五篇:2009物理中考研讨会总结

2009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

纵观这几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在考试内容的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考试内容及其展现形式一改长期以来僵化、生硬、教条的现象,在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重视考察实验能力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科学探究的考察方面所做的探索,为考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命题空间。试题说教的意味减少,给人以熟悉、活泼、亲切的感觉。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其探索科学的愿望,又重视了对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些都为中考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现今中考命题越来越多的体现了课改理念,今年的中考无疑仍会沿着这个方向前进,预计今年的改革方向: 一(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避免盲目拔高

中考要体现课改理念,并非不要基础,在基础知识及主干知识上的测试仍是命题的最基本的原则。综观近两年的命题,应当说70%以上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有一点需要指出,就是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在发生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基本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即使是“知道”层次的知识,也是要求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所以,在学物理的过程中死背知识是没有意义的,死钻繁、难、偏、怪的题目肯定是吃力不讨好的!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是中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

这不仅是物理学科的要求,也是对所有考试科目的共同要求。坚持这样的命题思想,将会有效地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注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但是,目前的学生终日埋头读书,连最基本的家务活都很少去做,即使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他们有时也会觉得不知所措。这就要求中考命题既要坚持联系实际的导向,又不能太脱离学生现状的实际情况。因此,我认为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发现生活现象中的物理知识,对于联系实际的训练要点,应该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热衷于在各类资料中寻找所谓联系实际的题型去做,不是好的办法。

(3)重视联系科技成果、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凸显地方特色。注意把本地的重大时政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适当“包装”是试卷的一大亮点。试题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着入点,运用科学的原理、规律与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题过程中,渗透了人文精神和情感态度,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4)注意体现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方面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所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的世界,而不是被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这样分割开来的学科世界;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学科综合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浪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为的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因此,可以预测学科渗透将成为中考考试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在学科渗透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尝试。出现了一些学科内部综合、学科之间渗透,具有时代气息的综合试题。这些试题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物理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文等问题的综合。力图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考察。同时也力图引导我们的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关爱生命。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增强节能减耗意识。如煤气泄漏、安全用电等题型,要求学生提出节能建议。

综观中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的中考物理命题改革是以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为宗旨进行的,体现了结合具体问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察,在试题中增加了开放性问题。这些改革实践为新课程全面实施后我国各地的中考命题改革积累了经验。反过来,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我们也可以大致把握今后我国中考考试内容改革方向。

(6)适度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意在使学生从根本上摆脱接受性学习的局面。目前中考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实验题的测试上。实验题应当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实际操作过。从这两年的实验考查情况看,今后的设计性实验题会增多,但难度不会加大;对实验过程的考查应占有一定比例;各种仪器的使用应当占有一定份额。当然考查探究时,还要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7)突出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感悟

传统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传授结论,老师教的时候强调的是结论,学生学的时候看中的是结论,甚至有的学生,学习物理也是死搬硬套一些结论。新的课程理念则强调体验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对物理过程的真实体验,了解规律,感受并逐渐掌握科学方法,这就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在中考命题中对过程和方法实现有效的测试。这些思路与新课改精神非常吻合。在复习时,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实的去体验、去做。如果只是要背一些相关概念则会失去意义。

二、中考物理复习对策

1.研究《物理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搞清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注重规律的形成过程

《物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和要求,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对于中考复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研究,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使自己的复习有方向、有目标,使自己的复习能有一个明确的评价依据,从而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复习更有的放矢。在研究《物理课程标准》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特别要注意教材中以下几个方面:①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最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此类题目的分值要占到10%左右。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的得到等,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②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③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④相关的物理学史。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埋头苦做习题,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阅读教材,在升学考中造成不该有的失分而后悔莫及。

2.整理知识内容,归类掌握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9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

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3.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训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的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材和历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在上升,而从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求设计的模型。因此,在复习中学生要加强训练。一般在实验中,学生尤其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4.学会关注,做个有心人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五大类热点问题:①估计、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②动态、故障分析。③科学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④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⑤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特别是要解决第①类的问题,平时就应该学会关注,做个有心人。做到关注自己:例如体重、身高、密度、体积、正常步行速度、正常体温、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压强等;关注周围:例如课桌多高、一层楼多高、一只鸡蛋质量多大、家用电器功率多大、小轿车速度多少、保温瓶容积多大、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指甲刀及自行车、白炽灯泡上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等;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露水、霜的形成、为什么冬天水管容易破裂等;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例如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人工降雨、航空航天、奥运会、四川地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三、提高复习效率的策略

理清了命题的基本思路及复习的对策,有利于把握复习方向,而要提高复习效率则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盲目使用资料

总复习阶段同学们有相当多的各类复习资料,但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复习资料,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复习资料所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题型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理念,把学习物理引入了死胡同;或者过于追求新奇,把复习物理引上歪路。所以,任何资料在使用时都要分析、选择,以避免浪费精力和时间!

2.切忌大量重复劳动

目前学生已做了大量的模拟考试题,许多学生仍然在题海中奋力拼搏,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题目一定要多做,才能熟能生巧、触类旁通。笔者认为当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大量的题目,并不是明智之举。各种类型题做过了多次,学生见到题已经没有新鲜感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并且题做得太多,会让人钝化,产生错觉。因此,应当允许学生对已经熟悉思路的题一带而过,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有疑问的问题上。另外学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

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防止身心过度疲劳

也许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古训,使人们对初中生已经严重超负荷的复习状态总不能给予格外关注,这既是无心、更是无奈。诚然,在最后冲刺阶段,适度紧张完全必要,但过度疲劳则绝对不会有好的效果,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师生共同协调,因人而异地合理安排进度和时间,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途径。

4.不要忽视心理调适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许多人会出现烦躁不安、无心复习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也许不是简单的认识或理想问题,更不是做思想工作所能奏效的。这些可能是心理出现故障的表现,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因此在总复习阶段,最重要的是心理调节,把握节奏,松弛有度,适度紧张,愉悦心态,切忌浮躁!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精选习题和例题,以提高复习效率,我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打好基础。

本阶段我们教师力求做到:

1.抓住中考说明,把握中考走向;

2.抓住物理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3.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4.抓住网络建立,形成知识体系;

5.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处理好《考试说明》与教材的关系,通过研读《考试说明》 养成“依纲扣本”的习惯;重视教材功能的挖掘、物理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以教材为载体的,再加上近几年中考命题大多数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能轻视课本,必须深钻教材和课标,要以本为本,“依本扣纲”,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比如,新教材中有很多小栏目,如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等,这些栏目有的是告诉学生知识与技能,如“摩擦与我们”、“斜面和轮轴”等等都是科学世界中出现的;有的是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的。

在第一轮复习时,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教材,不放过教材中的每个问题、每张图片,要让学生将每个知识点都真正弄懂,并尝试用它们解决新的问题。比如:注意通过课后小实验、教材课后典型练习的变式、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特别要注意: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材中每个力学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重视画图和识图能力培养,注意作图过程的规范性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有着重要意义。初中物理作图和识图的内容主要包含:“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作图、电路图和光路图。“课标”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在

图过程中要不断规范学生作图,使学生能准确作出反映要求的草图,这样更有利于准确揭示图形中蕴涵的物理规律和物理知识,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除了要求学生做好课标和课本规定的实验外,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想想做做”、STS、课外探究实验,甚至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平时有一定的背景知识积累,减少恐惧程度。中考题中难度稍微大一些的实验题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按照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进行探究,这方面的试题学生比较害怕,也没引起师生足够的关注,近几年中考题还没出现过,所以应该加强训练,以防万一。

(1)校园中的物理。比如:教室有六盏照明灯还有两个插座却只有三个开关,它们是怎样连接的,你能画出电路图吗?

(2)家庭中的物理。比如:在橱房里烧菜时明明每次都是把油倒在炒锅里的,为什么灶台上和墙壁上到处都是一层油腻呢?等等。

(3)马路上的物理。比如寒冷的雨雪天车辆为什么要缓行?小车中的乘客为什么要系安全带?等等。

(4)生产生活中的物理。比如:水下的鱼为什么在云中游?机器零件的螺母下面都要垫一个垫圈?等等。

(5)自然中的物理。比如:雷电是怎样产生的?雨、雪、冰、雹、霜、露是怎样形成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等等。

第二阶段:设置专题以整合提升(约三周)

针对近两年中考命题的特点,研究泰安市近四年的中考试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用专题来整合初中所有物理知识,能达到能力的跃迁。主要是三种方式的专题:(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以力、热、光、电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稍微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2)“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主要复习作图专题、实验专题(设计、制作)、阅读专题、计算专题、开放专题、探究专题、科学探究方法专题等,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热点问题”专题复习: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我们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几年,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以及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及出舱的飞行,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第一阶段。载人飞船涉及到相当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发展”的意识,势必将成为2009年各地物理中考的热点问题。载人飞船工程中的物理知识 有

1.声学:

(1)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与地面联系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2)在返回舱内有空气,空气能传声,宇航员能正常对话,能听到机器工作时的噪音,所以睡觉时要戴专用耳塞,这是通过“在人耳处减弱”的途径减弱噪声的。

2.光学:

⑴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由于地球不是光源,同月亮一样反射太阳光形成的效果。在太空中看太阳,就只能看到黑暗太空中一个地别明亮的光球,周围却一片暗淡,这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散射光线。⑵为了在黑暗中拍摄清晰返回地面的过程,采用了红外线拍摄,因为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后

度很高,发出的红外线很明显。

3.热学:

(1)能量转换:火箭上升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和热能,且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增加;返回舱返回时机械能由于“摩擦生热”不断转化成内能,且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减小;飞船进入椭圆轨道后,在由近地点飞向远地点的过程中,飞船的动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加。

(2)火箭发射时,周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的燃气能将附近所有物体熔化,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在发射台下设计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不易升温,且水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防止损坏发射台。

(3)返回舱返回时,由于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为了防止烧坏船体,科学家在设计和制造时,除了选用耐高温的材料外,还在飞船外面覆盖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发生熔化、汽化和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返回舱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保护了飞船和宇航员的安全。

4.电学:

(1)“神舟”飞船进入太空后会展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在面向太阳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供设备使用,同时储存一部分在蓄电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在没有阳光时,蓄电池放电供设备使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天地间的通话是靠电磁波来实现的。我们看到宇航员与家人通话时略有延迟,是由于电磁波在天地间往返的路程较长(通过布置在各地的测控站间传递)引起的。

5.力学:

(1)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能够使用的仪器有:天平、弹簧测力计测动(测拉力可以)、压强计、密度计等,但温度计、刻度尺、放大镜、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仍能使用。在失重状态下浮力、液体压强将消失,在水中吹气泡,气泡将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不能以正常方式喝水,只能通过塑料袋挤进口中„„

(2)宇航员在太空漫步应穿上专用的宇航服,因为在太空没有空气,没有大气压,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易受太空垃圾的撞击等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因素。

(3)火箭上升段,推力大于阻力和重力,做加速运动。返回舱返回时阻力大于重力,做减速运动。

②关注时事新闻(如朝鲜进行核试验)

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

④关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引领、目的凸现、数据处理(全书63个表格且近四年考试都有,第一年,拉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第二年小孔成像的高度与像距的关系并画图像、第三年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并画图像、第四年声速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画图像)、评价讨论等环节。

⑤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13个、实验推理法3个“牛一定律、真空不传声、两电荷”、转化法4个(电流、分子、磁场、磁性强弱)、等效法

4、建立理想模型法(光线、磁感线、杠杆、匀速)

4、类比法,(电路和水路等)。

⑥节能与环保问题。

⑦关注生活中的现象(例如芳芳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杯牛奶要比煮沸一杯水快。这是为什么?请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善于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为中考复习服务。

课标中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有:理解密度的概念、理解压强、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机械效率、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理解电功率等,应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70%—80%左右,但有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

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对于重点知识,可采用专题复习的方式进行。而专题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而定,比如针对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或参考各市中考题,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组合进行专题提高训练。在专题训练中,要避免盲目拔高,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操作、读数)是实验的基础的基础。新课程试题强调了对基本仪器的使用的考查。重点:温度计、测力计、天平、量筒、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能力既包括实验操作能力,也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专题训练中,也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训练,因此,在复习的第二阶段,教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不提倡购买一份资料,按部就班讲练习。专题复习还是自己选题组合要好一些。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把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

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要引导学生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在这一阶段要抓住题目训练,提高解题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物理题做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的熟练。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从中考失分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生分析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是九年级复习教学的一大重点。

(1)注重审题意识,培养审题能力

历届考生在中考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考试中没有仔细审题或不会审题,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教学中可从下面几方面提醒学生注意: ①仔细阅读题文,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②善于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③画出相应的图示,反映物理过程的实质;④理清物理过程的细节,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培养应变能力

复习中要有一定的难度意识,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教学中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向深处钻研,向广处联想,注重物理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结合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归纳出一定模式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寻找创造性的解题方法,这样有益于学生解题技巧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3)、要巧做习题,不搞“题海战”

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就不会悟出熟练的解题技巧。但题目必须精选,教师在学生练习前必须先对练习进行筛选,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想性,劣质习题,特别是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习题不仅浪费学生时间,更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决不能进课堂。题目的讲解要讲究效率,要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题目解答过程的理解,以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满堂灌”式的讲题方法、仅凭教师经验讲解的讲题方法是不负责任的懒惰做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当今课堂中不应再出现。

(4)、注重解题规范化指导,培养规范意识

近年来,中考对解题的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考查学生科学地说理和准确进行文字表达的能力。复习教学中可以依据近五年来的中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总结出解题规范化的一般模式,并作为学生平时解题要求的准则。结合试卷的讲评,从物理符号的书写、作图的一般要求到文字说明、反映过程的表达式,最后到结果的陈述,逐 环节提醒学生引起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这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桥梁,没有几百道题的练习保证,就很难确保难题不丢分。但是也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做大量的题目,时间不允许,其他科目也需要学生练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总之,在复习迎考中,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

三、全县教研活动安排

2009年3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研讨会

2009年4月东平县物理 优质课评比活动

中考物理失分原因及对策

一、知识因素

学生对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不够,理解不透,应用不灵活,知识掌握的不全面,记忆不扎实。如物理学科的基本常识或基本常量,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内容的掌握,学生必须记忆有关内容。物理学家的事迹及其重大发现,需要大家识记,初中需要记住一些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水的熔点沸点、一些常见的电压值等。

注意纠正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不受浮力作用;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等等。

一些物理概念容易混淆,如:实像和虚像、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等,要通过比较和整理建立正确的认识。不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这会得不偿失。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

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要重视教材内容和教材功能的挖掘,注意教材每幅插图、图表所蕴涵的物理意义。

二、能力因素

基础题部分大多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实例,体现了物理就在生活中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类题目对学生的分析、观察等能力要求较高,比单纯记忆性的题目灵活。初中生大多生活实践经验缺乏,对一些司空见惯的事实也熟视无睹,显得不理解,很难建立与物理知识的正确联系,更难正确解答。

从近年的中考试卷来看,文字题的分量有所增加。这类题往往是给出一大段文字、一组数据或一个结论,让你叙述理由和现象,这不仅要求同学们熟知各种物理现象和结论,也要求同学们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同学们在这方面也要有所注意。

考生在解答简答或开放性试题的时候,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一定要注意使用物理术语,例如浮力、合力、压强、动能等,切忌使用一些日常生活用语。虽然你理解了,但是无法得分。

很多同学在平时的练习中习惯使用计算器,中考不让用计算器时就很容易出错。现在的练习就要尽量自己算,不要借助于计算器,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学科特点因素

物理学科中实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显示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其中犹以对记录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结论学生容易失分,其原因是从一系列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规律,再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表达。对学 的实验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的能力稍有欠缺就难以得分。

要知道物理公式与数学表达式有区别,即物理公式中每个符号都代表着相应的物理量,其大小要受相应的物理量制约,不可以像数学符号那样随意改变。如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很多同学认为一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或一种物质的体积越大,其密度越小)。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表示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说,某种物质的密度是由这种物质本身决定的,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相似的公式还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燃料的热值公式──,物质的比热容公式──)。

四、积累经验,提高应试技巧

除了注意知识的积累,考试经验的总结也相当重要,不少同学平常考试成绩还不错,越到重要考试越发挥不出来,甚至很遭。这与不认真对待平时的作业和测验有关。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业和测验,养成习惯,自然水到渠成了。

平时就要认真审题,规范答卷,限定时间完成一份试卷。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尽力借助物理示意图。还要注意卷面上的不经意丢分,如填空题中注意指导语,注意不能多字、漏字,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填数字答案还应注意带单位;选择题要找准其对应的物理规律,再利用物理规律对选项的内容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做出选择;作图中要注意审题,掌握做题分寸,无关的不能多画,相关内容不能漏画,虚线实线不能混淆,该垂直的不能倾斜;解答计算题时,书写一定要规范,例如运用物理公式解题,如果每个公式都带了单位,那全部就要带单位。如果前面的数字没有带单位,在最后的结果也一定要带上单位,每年都会有学生因为这个疏忽而失分;图像题要注意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建议大家做一个错题档案,把每张试卷的所有错题都总结下来,然后把老师对这个题的讲解详细地记在旁边,并写下你错误的原因。是知识没有掌握到,是粗心,还是考虑不周全。对错题一定要反复思考、练习,才能达到改正的目的。

五、准确把握模拟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单选、)、填空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鼓励根据考查内容的需要,在试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如材料阅读题等。下面对各类常用的试题类型进行说明,并提出命题建议。

1、填空题

填空题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填入简单的词句、数字或符号。填空题的评分比较容易做到客观,能够避免学生凭猜测作答。但如果设计不好,填空题容易导向学生死记硬背。填空题可以涉及一些简单计算,但难度不宜过高。命题建议:

不要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础,不要单纯考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形式或公式。试题应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与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不鼓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死记硬背。应使要求填写的答案具体简洁,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例:挑选瓷器时,常常轻轻敲击它,由它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好坏。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题建议:

不要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础,不要单纯考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形式或公式。试题应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与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不鼓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死记硬背。应使要求填写的答案具体简洁,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例:挑选瓷器时,常常轻轻敲击它,由它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好坏。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评注:使用此题时,有的地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音调”,有的地方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音色”。其实,当一件瓷器出了毛病(主要是有裂纹)时,它的音调和音色都会发生变化。对这类物理本质比较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题目,不宜选用。

2、选择题

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若干个备选项组成,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备选项。在一份试卷中安排一定数量的选择题,有利于对《课程标准》中考查内容的覆盖,且评分标准客观。但选择题难以反映学生解题时思维过程,且由于提供了备选答案,使学生在解答时有了一定的猜测机会。因此选择题中要避免无效或低效的备选项,降低学生完全凭猜测答对的机会,提高题目的信度。命题建议:

题干本身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题呈现,一般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在有必要使用否定式的题目中,必须把题干中的否定词明显地标记出来。全部的选项都应该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致,选项在长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干扰项应该是实际中因错误解答可能得到的结果,并具迷惑性。

3、简答题

简答题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作答的试题。它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等。它可以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比较深入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简答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评分不容易做到客观,此外,那些完全照搬课本问题的简答题也容易导致学生不必理解而死记硬背。命题建议:

简答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作答,要着重避免答案就在书上的简答题,以免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评分标准的设置能对考生的答题做出有层次的评价,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问题不宜太过复杂,以适合学生回答和方便阅卷者评判为标准。

不提倡命制类似试题:遥望星空,繁星璀璨,肯定给你留下无穷的遐想空间。你了解或想了想太空什么呢?你曾幻想过些什么呢?请你就其中一个方面写一篇300字以内的科学小作文。评注:此题考查目的不明确,无法评分。

4、计算题

计算题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要求展示完整的解题过程。考虑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标准》没有对计算题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计算题的编制要在基础性上把好关,难度应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适应。试题应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相联系。

命题建议:题目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计算所需条件。陈述的语言简明、易懂,避免无关或容易误导的线索。提供的数据恰当合理,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刻意追求试题的难度。

5、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在分类上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题型,一般以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或计算题等形式出现。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实验操作考试,进一步促进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命题建议:

试题要能考查学生动手能力、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及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能区分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机械记忆实验步骤的学生。可以以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操作插图要规范,避免误导和不良的影响。所给出实验数据要真实,其有效数学要统一。

不提倡命制类似试题

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若不知道透镜的焦距,要先让凸透镜正对____________将其测出;实验要用的主要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和______________;实验时,已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烛焰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处,其像离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注:此类实验题只要靠记忆教材内容便可做答,无法真正考查考生是否做过实验和实验技能的高低。

从近年我市使用的中考物理卷看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从近年的中考物理卷所反映的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关心科技发展,这些理念将是我们今后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从近几年山东省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看,物理卷较好地体现了中考的功能,既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又有利于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设计简约、合理、合情,非常有利于考生发挥考试水平。

一、试卷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近年山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的内容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即考查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是新形势下学生素质的基本体现。内容结构较合理,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试卷的题型结构形式分为:选择、填空、作图、实验、计算和综合能力题。客观题比重较大,加强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开放创新能力等。

1.立意注重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试卷看,这几年的试卷都注重能力,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质,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按学科内容结构要求立意转向体现教育价值立意,避免了死记硬背和模式化现象的发生。具体说来,命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初中物理一般知识的了解和再认、识别能力、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常见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

例:

(07年卷:3题)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07年卷第3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命题都改变了传统的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做法,把知识点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熟悉的场景里蕴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考题既考查考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贴近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品质。

2.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的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因此,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考查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等。

例:(06年卷21题):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木块、铁块、细绳、钩码(已知质量,规格相同)等器材,可以进行很多力学实验,请选用其中的一些器材,设计一个力学实验,要求写出:

(1)实验研究的问题。

(2)实验所需的器材。

(3)实验步骤和分析(包括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数据处理)。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它要求学生用实验室的常规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常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对各个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掌握,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例:(05年卷25题):物理课后,小南和小雄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插入西红柿,做成一个“西红柿电池”,小南和小雄想探究“西红柿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雄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南想了想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西红柿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1)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猜想,并提出验证方法。

(2)目前人们乱扔废旧电池的现象非常普遍,请你针对这种现象,给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猜想来设计实验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4.突出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物理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从物理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唤起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对环境的关注,即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例:(07年卷:19题)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重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运营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2m。

25求:(1)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车最多能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

此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对熟悉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而05年25题之(2),则考查了学生对废旧电池危害问题的认识,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社会问题的观点,既考查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加深了 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及对社会问题的参与意识和危机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对试卷和新课标的反思──今后的教学

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卷所反映的物理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当前的实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不管教材如何改革,学科的知识结构是基本不变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但是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把握。如:串、并联电路计算、浮力、压强。密度等以往中考难点的计算要求都下降了。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基础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背定义,死记公式,并注重知识应用的过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强化知识,以知识作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夯实学生的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题,如“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和所耗电能的关系”和“通过实验,探究几种金属和塑料的弹性、硬度和导电性并说明生活中是怎样应用这些物质的属性”、“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对于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归纳、提高和发现问题。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同时重视探究中的交流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全面练习,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助,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如有些实验或探究活动可以由教师事先编写“指导卡”,让学生通过阅读卡片来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又如:教师平日应注意收集与物理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及时给学生指出获得最新相关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帮快步入自主学习的轨道。同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和广泛的联系,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程,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紧密联系,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例: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课题时可以分别从资源、人口、以及环境和生态、交通和居住等方面考虑,且注意结合本地实际,选好学生常见的事例。

在学习参照物和相对运动概念后,可引导学生讨论飞机场周围为什么要驱赶鸟类,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

电冰箱、电水壶、手机电池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家用电器,这些物品的铭牌或产品说明书,能集中反映物品的许多信息,指导学生读懂并理解它们的科学含义,可将电学、热学的知识整合起来,打破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做法,有助与让学生将较为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5.倡导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就如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所言:“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因用自制的实验器材去探究科学奥秘而产生亲切感和成功感。例:电学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可以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如:泡沫塑料、软木、塑料瓶盖、金属丝、片、子母扣、回形针等物件开展一系列的小实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用本来主要用途是别的用途的物品来进行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下载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中考物理研讨会交流材料——为中考冲刺支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物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中考物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11月24日我们物理组在一中多媒体教室举办2015年中考研讨会的汇报会议,听后很受启发,收益颇多。 本次研讨会的汇报工作由教研室高老师老师负责。会......

    物理冲刺中考简答题

    初四物理冲刺中考简答题荟萃(千万要记住啊!) 一、 比热容 1. 为什么热机用水做冷却剂? 根据Q=cm△t可知,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等质量的液体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较......

    中考数学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中考数学研讨会交流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我很荣幸能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言,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并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

    中考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探讨

    中考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初中生物中考复习探讨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见其重要性,而通过“温故”而“知新”,则使“温故”更上一个层次。“温故”其实就是复习旧的知识,它是我......

    2021年中考物理研讨会发言稿

    2021年中考物理研讨会发言稿上杭中学:陈沾荣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大家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已悄然临近,预测中考命题趋势,合理安排中考复习,已成为所有九年级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普......

    九年级中考研讨会发言稿物理

    2012年九年级中考分析 物 理 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相一致。 一、考试范围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

    2006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讲稿

    2006中考物理复习研讨会讲稿 一年一度的中考已悄然临近,预测中考命题趋势,合理安排中考复习,已成为广大初三教师、学生及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把握好复习的内容与进度,制定和落实......

    物理中考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

    构建物理中考高效复习课堂之我见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有幸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物理中考高效复习课堂的构建,我倍感荣幸,发言中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传统的物理复习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