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期末考试课后思考题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基本知识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P336
2.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336
3.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P3364、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中,核心是尊重劳动。P342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二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P3466、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其中,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P348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508、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的两大课题。P3529、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人民军队建设。P35210、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即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P357-8
二.单选题
1.“四个尊重”中,核心的是()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2、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C)
A.平等 B.团结 C.共同繁荣 D.融合3、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A)
A.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依靠广泛的统一战线
B.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
C.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D.依靠党中央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ABC)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
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2.关于现阶段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有()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C.工人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
3.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
A.尊重知识B.尊重劳动C.尊重创造
D.尊重人民E尊重人才
4、社会主义时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CD)
A.民族独立B.反对民族分裂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D.维护祖国统一E.民族自治
5.中国人民解放军是(ABCE)
A、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D、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E、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6.新形势下我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的两大课题是()
A.打得赢B.拒腐蚀C.不变质D.守得住
7.关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
A.革命化是第一位的、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
B.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现代化是第一位的C.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D.三者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8.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
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D.为联合国维和任务提供人员支持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基本知识
1.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36
3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366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P366
4.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P37
15.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P3726、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P38
1二.单选题
1.邓小平多次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B)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党的领导
C.社会主义D.无产阶级专政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C)
A.中国农民的先锋队B.中国知识分子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世界无产阶级的政党
3.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D)决定的A.党的宗旨B.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
C.党的群众基础D、党的性质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是(B)
A、改善党的领导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群众路线5、2004年9月,党的(A)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A、十六届四中全会B、十六大
C、十七大D、十六届五中全会
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B)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密切联系群众
C、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党的执政地位
7、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B、腐败
C、脱离实际D、官僚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地位是(ACD)。
A.历史和人民的选择B.中国共产党自封的C.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的需要。
2、在新的发展阶段,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就是要把党的(CD)作为主线。
A.作风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
D、先进性建设E、思想建设
3、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BE)
A、完成祖国统一B、推进现代化建设
C、反腐倡廉D、加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E、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学生成绩的确定分两部分,一部分平时成绩占20%,一部分是期末试题成绩占80%。(如有实践环节,则实践成绩占10%,试题成绩为70%。)
卷面考试形式是闭卷,题型包括:单选题30分,多选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15分,材料分析题15分。这是大概的分值,各题型可能根据情况增减。
考虑到学生复习的问题,也是根据学生的要求,依据课后思考题划出复习范围,简答题和论述题从复习范围里面出题,选择题和材料题不好划定范围,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自己把握。
2009-2010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范围
一章:P422、6、8(1)
二章:P623(1)、6
三章:P882(1)、3五章:P130
2六章:P159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6(2)
七章:P176
4八章:P2181、57、如何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九章:P2476(1)
十章:P270
3十一章:P2911、6
十二章:P31
53十三章:P335
2十五章:P3846
第七章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三者是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2)就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来说,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深化改革,必将加快发展,发展得好则会有力地支持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3)就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来说,只有通过改革和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而保持稳定则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
第八章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6.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第十五章
6.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伟大工程?
(1)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就是把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任务,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二篇: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毛概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概括地说,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二、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三、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1.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3.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内容。(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
(2)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3)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4)大众的: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5)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
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
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的调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四、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第四章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上: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产业结构状况上: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经济运行方式上: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上: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人民富裕程度上: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地区发展状况上: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体制改革上: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精神文明建设上: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国际比较上: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六章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和发展。
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拽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明确,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都是错误的表现,把按劳分配、商品生产、货币交换等许多社会主义条件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商品化社会化的东西都否定了。邓小平提出的解放生产力合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同时,邓小平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还讲解放生产力。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的经济体制,才能真真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合生产关系两方面阐述了实现这个目标途径。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资本主义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总之,邓小平对社会本质所作的理论概论为我们真真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并在实践中创造出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的战略?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二,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地衔接起来,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战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第三,党的十三大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在党的文件中将“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表达出来。第四,“三步走”战略的特点及意义。我国“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在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是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
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和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1)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目标任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 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P136 ⑴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⑵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⑷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141
第八章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五大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们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角度来看待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问题,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从而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奠定基础。
理论意义:如同任何正确的理论都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一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理论意义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特别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结果。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 同时也是理论不断升华的过程。了解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个理论是随着我国改革与建设实践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深化,从称其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到强调“公有制经济与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再到党的十
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中也使我国进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内容:1)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教育和科学,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建设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同等地位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相互统一。
1、生态文明建设会对经济建设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涵,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
2、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
1、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条件。
2、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政治建设的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2、文化建设也促进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
1、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
2、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与条件。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其一。我们要正确认识彼此之间关系,坚持“五位一体”,建设一个更为美丽的中国,实现人们更有尊严的活着。
第九章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和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朝气蓬勃的雄姿,使中华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
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邓小平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清楚表露。第二阶段: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政策(叶九条)。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同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对特别行政区作出了专门规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正式形成。第三阶段,1984年5月召开的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批准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两岸同胞要开展经济大合作,扩大两岸直接“三通’”,厚植共同利益,形成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双赢。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加强人员来往,扩大各界交流。两岸同胞要扩大交流,两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要扩大交流,加强善意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第十章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
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的中心任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
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3亿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无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因素。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第三篇:毛概思考题
1.公有制的性质、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P161
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性质: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公有制是就所有制性质而言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当前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公有资产的这种优势地位不能简单的从数量和比重加以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共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在坚持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地位的条件下,只有强调质的提高,努力使公有制经济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果,注重结构优化和规模经济效益。(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公有制,要看谁占主导地位)
2.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P173
“又好又快”,简单地说,就是好中求快,坚持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在“好”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发展速度不但要“快”,质量和效益也要“好”。
必然性(原因):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是从现实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快”,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如何做到:国际金融危机下:扩大内需为基本点,结构调整为方向,深化改革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支撑,改善民生为目的。
强调“又好又快”发展意义何在:一方面,“又好又快”准确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概括地说,就是“又好又快”。“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另一方面,强调“又好又快”,在当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可以有效避免和克服我们在发展观问题的盲目求快倾向所造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等弊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3.统筹区域发展P182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分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1、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2、党中央确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方针):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3、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及意义,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21世纪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
4.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P237
和谐社会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
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⑵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⑶社会和谐是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⑷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发展利益。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P189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做主的各项民主权利,是依法治国的实质)。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6.台湾问题P252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抗拒统一,两岸分离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之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变化,适时制定和实施了对台方针政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上,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的过程。
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在2003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台独”势力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时台海局势的紧张状况,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
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7.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P29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中分化出来的。
新的社会阶层由来是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允许下出现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主导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总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其经营活动都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根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8.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P315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第一,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法)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党政)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党自身)
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措施)。
9.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P318
①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②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之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③新中国成立后,党不断通过整党整风等多种形式密切党群关系。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容的。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10.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P18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1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问题P235、244
社会公平和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密不可分。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立足于公平的基本理念,才有可能既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提升社会的整合程度,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社会的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维护社会公平。
首先,维护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其次,维护社会公平才能更好地稳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合理调整收入格局:①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②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③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④要取缔非法收入;⑤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1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320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了一下几个的基本原则。
第一.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①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②是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利益关系;③是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才能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据,尊重群众的意愿,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需求,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它落实到党的一切执政活动和各项工作中去。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第四篇:毛概思考题
毛概思考题key
一.如何理解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4+1(6)+15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具体表现在:一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容易改的问题都已经改了,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硬骨头又不是来自某一方面,而是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二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必然要涉及到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三是深化改革必然要涉及到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如所有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诸如此类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涉及到其他多项改革,涉及到千千万万人的直接利益。四是改革涉及面越来越广,不仅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国防和军队体制以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我国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涉及面最广、受众最多、程度最深、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赵振华)
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任务(15项):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3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4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5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6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二.如何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6+1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1)新型国际关系,“新”在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2)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国与国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面对挑战,没有一国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同舟共济。这是提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背景。
(3)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4)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5)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6)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7)各国人民应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三.如何更好地实行依法治国?3+5+5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目前,有法不依的情况比较严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突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还不够强,需要更好地实行依法治国。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法律制度与社会性质紧密相连,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2.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的地位。③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要更好地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①加强立法工作,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联系的重点领域立法;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是执法主体,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法律实施的核心。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③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④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⑤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
四、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如何处理简政放权与政府监管职能之间的关系?2+1+2
(1)认清简政放权与监管职能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简政放权目的在于让我们的政府放下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承担起该管的责任,意味着政府实施监管职能的空间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讲,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助力。
(2)政府要切实做到简政放权,重新定位自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减少、下放直接管理经济社会的权力。这样才能去掉沉重的权力包袱,放下沉重的身段,实现有效转身。在现代法治社会里,政府应当秉持着 “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政府发挥作用的空间界限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
(3)同时,政府应不折不扣的在应该管的领域实施监管职能。对自己应该管的事政府必须“睁开眼”、“握起拳”,实施有效监管,才能高效地应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变化。
有三个领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职能:
第一,对于事涉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的,政府仍需要通过行政许可实施事前监管。
第二,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利益、他人权益的活动,政府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第三,对于一些公共的领域,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组织、协调的职责。
(4)政府实施监管,是在简政放权后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方式,从根本上讲,既是政府行使权力的一种方式,更是政府应尽的一种职责。权力与职责实为一体两面,均来源于法律。政府必须不折不扣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按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管。
(5)政府应在简政放权过程中加强监管,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创新方式,提高能力。第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第三,依靠群众,借助外力。
五.原宗丽: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3+4+1+4
1.总括:(书上)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书上)。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3.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危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4.怎么做?(ppt)推进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各种因素,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
5.怎么做?(书上)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改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率;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六.罗礼太:怎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力量。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③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资源,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要清醒认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更好地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主动担当的精神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④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要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⑤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七、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3+2+1
(1)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1>《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2>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3>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主要的创始人。毛泽东是第一个在中国共产党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苏联领导人神圣的经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闪亮的例子的具体实践;其中的杰出代表,中国革命的科学总结的经验。他系统化的中国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做出原创性贡献。
(2)毛泽东晚年错误主要有:
<1>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尤其是十年文革(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历史决议),全国被批斗的达一亿以上,财产损失5000亿元。
<2>经济建设急于求成,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体来说,就其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
八、在新形势下,为什么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答案一,PPT)3+2+2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从严治党。因此党的建设工作必须不断推进。
2.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也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苏共的失败教训可以看出,必须加强党建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始终贯彻看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4.在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应继续以改革 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清醒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5.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同时还面临看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种危险更加尖锐的摆在全党面前,必须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
6.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 政治本色。
7.新形势下,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使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综上,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九.刘洪刚: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经济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最大创新和发展。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从中国生产力落后的情况出发,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打破经典作家的设想和苏联的单一公有制。在分配制度方面,根据所有制结构,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摆脱了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而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实行了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经济来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迅速发展。
在政治方面,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实践来看,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的方面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党的任务政策,民主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成的民主管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保持稳定,长治久安的关键。三是深化各项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只有理顺了党的领导方式,才能使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高度而有效,才能规范党的作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党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断增强执政的基础。)其次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再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法高效为基本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推行电子政务为现代化手段。)
在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当前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逐步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在社会方面,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中国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正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
在价值目标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压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中,逐步认识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并把这一价值目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
在方法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唯物史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现实,把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在制度设计方面,在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生产力的重要性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总结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借鉴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教训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成果,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
另一版本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就特在其实现路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就特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3.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四、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体现在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补充点依法治国的内容。
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体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五篇:毛概思考题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
一、分章复习题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9,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0,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根本方法
(二)论述题:
1,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问答题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4,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5,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论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原因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问答题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是什么?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二)论述题
1,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性质和前途)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问答题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3,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4,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论述题:
1,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3,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4,“三步走”的涵义是什么?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问答题
1,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论述题:
1,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问答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4,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5,怎样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6,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7,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和举措是什么?
8,转变入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9,为什么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1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11,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包括个性特征和共性特征)。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问答题
1,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怎样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论述题
1,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问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怎样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论述题
1,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问答题
1,江泽民同志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思想?
2,胡锦涛同志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二)论述题
1,论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问答题
1,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基本点是什么?
2,怎样理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怎样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怎样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二)论述题
1,论述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问答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二)论述题
1,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二,综合性、应用性、总结性论述题复习提纲
设计这一组论述题的直接原因是:本课程的法定学时是108学时,但本学期我校教务处排定的课堂教学学时是72学时。另外36个学时的学习任务需要通过课外的社会调查实践、公益性实践、创造性实践来完成,想用这一组论述题考核这36学时课堂外实践性学习的效果。
设计这一组论述题的深层原因是:我们要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一次切实的改革,引导学生对《概论》课进行整体性、综合性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引导学生应用《概论》课的观点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实际问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加社会调查实践、公益性实践、创造性实践,并能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和收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1,论述《概论》教材的总体设计、主题、主线、重点以及总体逻辑结构。
2,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和各自的特色论点。3,你学习了《概论》课,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收获、体会?
4,你深入学习过《概论》教材指定的哪篇代表作?有什么体会?
5,请应用《概论》课的理论观点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收入差距问题。
6,请应用《概论》课的理论观点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对新的社会阶层的评价问题。7,请应用《概论》课的理论观点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就业问题。
8,你参加过那一次较好的社会调查实践?有什么收获?
9,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性社会实践(如各种捐助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活动)?有什么收获?
10,你参加过哪些创造性实践(如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挑战杯竞赛活动、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文艺创作及发表作品情况、上述创造活动成果获奖情况)?有什么收获、体会?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概论》教研室
2008年5月11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