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合集)

时间:2019-05-12 02:4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

第一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

鲁政字[2000]62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鲁发[1999]18号)精神,经审查,确定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等237个镇为中心镇。现予公布,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中心镇建设的领导

中心镇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的产物,是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环节。中心镇处于县域内的次中心地位,加快中心镇建设,对于带动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中心镇的重要意义,将中心镇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班子建设是搞好中心镇建设的关键,中心镇的领导班子要配好、配强,并保持相对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强中心镇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市地和县(市、区)政府要按照鲁[1999]18号文件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中心镇给予倾斜,为中心镇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扩大中心镇的规模

目前确定的中心镇,有一部分人口较少、区域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也能以实现鲁发[1999]18号文件确定的中心镇发展目标。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把当前正在编制的《小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与生产力布局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结合起来,条件成熟的地方可根据鲁发[1999]18号文件的要求,适当扩大中心镇的行政区域范围。

三、科学编制中心镇规划,搞高中心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中心镇的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具有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注得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完善中心镇的功能。按鲁发[1999]18号文件要求,中心镇的规划必须由乙级资质以上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并经过省专家委员会评审论证。要加大中心镇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到2005年中心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中心镇年度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要严格实施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

附:全省中心镇名单

二000年二月十九日

第二篇:关于公布获奖名单的通知(范文模版)

关于公布校第四届读书节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系院 :

在学校宣传部、办公室、学工处等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系院相关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半个多月的校第四届读书节已顺利落下帷幕。本届读书节,我馆本着“志比磐石读好书,气贯霄汉创示范”的主旨,开展了名师讲座、优秀读者评选、电子资源使用的培训和竞赛、好书推荐会、图书知识和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活动中院领导的讲座和师生的踊跃参与,激励了全体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远大理想,提高了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了我院数字化图书馆的进程。

现定于11月27日下午四点,在图书馆阶梯教室召开颁奖大会。敬请各系院派老师带获奖学生前来参加颁奖大会。

图书馆

2012-11-26

附:本届读书节各项活动的获奖者名单

一、2012年优秀读者名单(16人)

刘琴(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2班)、冯茜(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2班)钟招平(外语系/2011级高英教)、鄢丰云(护理学院/2010级高护4班)卢旋(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叶丹(教育系/2010级大学前1班)卢静(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1班)、叶舒青(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刘敏敏(医疗系/2011级高检2班)、朱小莲(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刘春红(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3班)、陈慧敏(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1班)陈帆(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1班)、卢玉婷(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班)

黄田(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2班)、袁小红(教育系/2010级高小教1班)

二、电子资源使用竞赛获奖名单(10人)一等奖:施思(护理学院/2012级手术1班)

二等奖:文婷(会计系/2012级电会1班)、黄文业(经管系/2012级大专班)三等奖:韩颖(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3班)、甘莹(护理学院/2012级高护2班)

张宇(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8班)

优胜奖:曾慧佳(经管系/2012天沐2班)、赖衍伶(外语系/2012级大英教班)

鄢芝佳(教育系/2012级高幼6班)、李丹(外语系/2012级大英护班)

三、图书知识和党史知识竞赛获奖名单(22人)特等奖:王兰兰

(护理学院/12级大护7班)

一等奖:简佳倩(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班)、张玉敏(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9班)二等奖:杨艳(外语系/2012级大英教班)、彭慧敏(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10班)

张文秋(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3班)、叶嫣然(教育系/2012高初教2班)三等奖:罗鹏辉(机电系/2012级数模大专班)、廖伟(会计系/2012级高会3班)杨斌(机电系/2012级模具2班)、刘莹(外语系/2012级高英教班)张雨诗(艺术系/2012级高艺教)、熊雅洁(信息工程系/2012网络班)

优胜奖:黄丽莘(教育系/2012高初教2班)、刘彩云(护理学院/2012手术2班)何紫蓉(教育系/2012高初教2班)、李金霞(护理学院/2012大护7班)

陈洁(教育系/2012高初教2班)、李馨彤(护理学院/2012级大护4班)杨丽颖(教育系/2009级高小教1班)、黄玉昭(教育系/2011级高初教1班)、王雅琼(教育系/2011级高初教1班)

第三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公布全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公布全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的通知

鲁政发〔1999〕34号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加强道路管理,确保安全畅通,根据我省公路路网现状及加强公路交通管理和控制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疫情的需要,确定对现有部分路段的固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进行调整,现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整后的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设站地点由省交通厅、林业厅按照合理布局、同点设置、分别执法、保障畅通、便于监督的原则确定,并分别设置标志。

二、各级交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的管理。公路检查工作要实行统一执法和综合执法。交通稽查站(队)和木材检查站要严格在限定的范围内执法,严禁多线检查和重复检查。站点要从简建设,执法人员应按照规定培训合格后上岗执勤,并做到人员精简、热情服务。

三、本通知自1999年5月1日起执行。省政府以前公布的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同时废止。

附: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

一九九九年四月六日

附件: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

1.济南市历城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大桥)

2.济南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崮山)

3.平阴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大桥)

4.青岛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李沧区沧沙)

5.青岛市城阳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流亭)

6.青岛市崂山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城关)

7.平度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城关)

8.淄博市博山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乐疃)

9.枣庄市台儿庄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台儿庄)

10.滕州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南郊)

11.枣庄市峄城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金寺)

12.东营市河口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河口)

13.垦利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

14.莱阳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西)

15.莱州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沙河)

16.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五指山路)1

17.潍坊市坊子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坊子)18.维坊市奎文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十里堡)19.临朐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蒋峪)20.诸城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城关)21.鱼台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22.梁山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码头)23.日照市岚山办事处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汾水)24.无棣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城关)25.惠民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26.莱芜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颜庄北)27.临邑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南关)28.乐陵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城关)29.德州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30.临清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卫运河大桥)31.曹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庄寨)32.菏泽市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

33、单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34.成武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城关)35.蒙阴县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常路)36.郯城县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店子)37.莒南县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路镇)38.临沂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九曲)39.东平县交通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旧县)40.威海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稽查站(初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和济青高速公路等收费

公路、桥梁、隧道名录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国发[1994]41号和省政府鲁政发[1994]91号文件规定,现将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和济青高速公路等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名录予以公布,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公布的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车辆通行费收费站,由其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公布设站的批准证件、工作范围、收费标准及收费期限、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凡本通知未公布的检查站、稽查站和车辆通行费收费站,一律由当地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予以取缔。

二、在公路上增设或撤销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分别由省交通厅、林业厅提出方案和申请报省政府,由省政府批交有关部门严格审核,经省政府批准后执行。

三、今后修建收费的公路、桥梁、隧道,必须符合全省公路建设规划,事前必须经省政府批准。符合收费规定的公路、桥梁、隧道建成后,省交通厅提出设立收费站点方案申请,省财政厅、物价局严格审查并核定收费期限和标准后报省政府,省政府批交有关部门严格审核,经省政府批准并公布后执行。对贷款(集资)已还清或收费期限已满的收费公路、桥梁、隧道,按上述程序予以申报,公布停止收费。

四、经批准收费的公路、桥梁、隧道,统一由交通部门负责管理收费。对已经批准设置但由非交通部门管理的公路、桥梁、隧道收费,于1995年6月底前移交给交通部门管理。

附:

一、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名录

二、济青高速公路等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名录

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设站名录

济南市:

1.历城区大桥

2.槐荫区段店

3.章丘市枣园

4.长清县崮山

5.平阴县大桥

6.商河县城关

7.济阳县回河

青岛市:

8.李沧区沧沙

9.黄岛区黄岛

10.城阳区流亭

11.胶州市小麻湾

12.即墨市城区

13.平度市城区

14.胶南市城区

15.莱西市城区

淄博市:

16.博山区乐疃

17.周村区王村

18.淄川区招村

19.临淄区齐陵

20.桓台县新城

21.沂源县悦庄

22.高青县青城

枣庄市:

23.市中区北环

24.薛城区洪洼

25.峄城区金寺

26.山亭区山亭

27.台儿庄区台儿庄

28.滕州市夏楼(设木材检查站)

东营市:

29.东营区五干

30.河口区孤岛

31.广饶县大王

32.利律县盐窝

33.垦利县溢洪堰

烟台市:

34.福山区三十里铺

35.龙口市黄城

36.莱州市沙河

37.莱阳市冯格庄(设木材检查站)38.蓬莱市城关(设木材检查站)

39.招远市城关

40.牟平区武宁

41.栖霞县桃村

42.海阳县留格庄

威海市:

43.文登市文城

44.荣成市崖头

45.乳山市车道

潍坊市:

46.坊子区坊子

47.寒亭区坊央路口

48.青州市城南

49.诸城市万家庄

50.安丘市城东

51.昌邑市石埠

52.高密市双胶

53.临朐县蒋峪

54.昌乐县耿王路口

55.寿光市城西

济宁市:

56.任城区接庄

57.曲阜市北张羊(设木材检查站)

58.金乡县孙庄(设木材检查站)

59.嘉祥县城关

60.鱼台县老寨

61.微山县韩庄(设木材检查站)

62.兖州市城关

63.邹城市城关

64.汶上县城关

65.泗水县李坡

66.梁山县码头

泰安市:

67.效区燕家庄

68.新泰市羊流

69.东平县大羊

70.肥城市五里垢

71.宁阳县石桥

莱芜市:

72.钢城区颜庄北

日照市:

73.东港区城关

74.日照市汾水(设木材检查站)

75.五莲县城西

76.莒县城阳

滨州地区:

77.滨州市滨城

78.沾化县城关

79.无棣县城关

80.阳信县流坡坞

81.惠民县城关

82.邹平县城关

83.博兴县柳桥

德州市:

84.德城区北园

85.乐陵市五里庄

86.陵县西蔡

87.宁津县城关

88.庆云县后张

89.临邑县南关(设木材检查站)5

90.齐河县城关

91.禹城县城关

92.平原县恩城

93.夏津县北关

94.武城县新城

聊城地区:

95.聊城市电厂

96.临清市卫运河大桥

97.莘县城关(设木材检查站)

98.阳谷县城关(设木材检查站)

99.东阿县顾官屯大秦

100.冠县城关(设木材检查站)

101.茌平县城关

102.高唐县城关

临沂市:

103.河东区九曲镇(设木材检查站)

104.郯城县店子(设木材检查站)

105.临沭县临沭镇

106.蒙阴县常路

107.沂水县沂城(设木材检查站)

108.莒南县路镇(设木材检查站)

109.苍山县向城(设木材检查站)

110.费县马兴庄

111.平邑县西郊

112.沂南县青驼

菏泽地区:

113.菏泽市石堂

114.巨野县东关

115.曹县庄寨(设木材检查站)

116.曹县青固集

117.郓城县坝头

118.单县城关

119.成武县城关

120.东明县城关

121.鄄城县城关

122.定陶县张河桥

济青高速公路等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名录

站点序号 站点名称

1.济青高速公路(各出入口、匝道)收费站

2.威泽线江家寨至九里水头段二级专用路(各出入口)收费站

3.泰莱一级专用路(各出入口)收费站

4.205国道郯城店子收费站

5.104国道泰安至曲阜段洪沟收费站

6.104国道邹城市南收费站

7.105国道金乡城北收费站

8.308国道高唐收费站

9.327国道曲嘉段(1)跃进桥收费站,(2)刘堤头收费站,(3)曲阜

收费站

10.烟青路烟台段(1)黄务收费站,(2)莱阳东收费站

11.枣曹路鱼台收费站

12.潍坊市北外环路收费站

13.济南市东南外环路收费站

14.济南黄河大桥收费站

15.平阴黄河大桥收费站

16.寿光弥河桥收费站

17.206国道安丘汶河桥收费站

18.309国道淄河桥收费站

19.烟青路青岛段收费站

20.东明黄河大桥收费站

21.滨州黄河大桥收费站

22.临沂沂河桥(包括新桥)收费站

23.205国道博山隧道收费站

24.206国道临沂罗庄收费站

25.327国道泗水收费站

26.220国道梁山后码头桥收费站

27.104国道白桥收费站

28.105国道于官屯桥收费站

29.平日路高密收费站

30.济王路辛庄收费站

31.东营黄河大桥收费站

32.烟威一级汽车专用路(各出入口、匝道)收费站

33.206国道烟台夹河桥及开发区新建夹河桥收费站

34.羊临路临朐弥河桥收费站

35.平邑浚河桥收费站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国发〔1994〕41号文件严禁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

款乱收费的通知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国发〔1994〕41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安定,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公路畅通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作如下通知:

一、严格执行国务院国发〔1994〕41号文件的规定,除公安、交通、林业部门以外,其他任何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设置任何形式的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也不得在公路上拦截车辆进行检查、罚款、收费。

二、公安部门设置检查站,交通部门设置收费站、交通稽查站,林业部门设置木材检查站,分别由省公安厅、交通厅、林业厅提出设站方案和申请,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由省经委组织有关部门严格审核,报省政府审批,并对外公布。其他各级人民政府(行署)都无权批准设置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

其他部门如确有专项检查任务,报经省政府批准后,属打击犯罪和交通安全方面的,委托公安部门代查;属经济方面的,委托交通部门代查。

三、公安部门履行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职能,不再设置固定的道路检查站。公安交通警察在公路上依法进行巡逻执勤、疏导交通、纠正违章,保证交通安全畅通,除发现有违章行为外,不得随意拦截车辆。

公安部门为围堵犯罪分子、追捕逃犯可以设置临时检查站卡,仅对来往的可疑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临时检查站卡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不能收费、罚款,任务完成后立即撤销。

四、交通部门设置的车辆通行收费站,必须严格执行交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在公路上设置通行费收费站(点)的规定》。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期限由省物价部门会同财政、交通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执行。具体办法由省交通、财政、物价部门另行制定。

凡利用贷款(包括需归还的集资)新建、改建(不包括局部改造)的高等级公路、桥梁、大型隧道,经省政府批准后,可以对过往车辆收取通行费,但是贷款(集资)还清后要立即停止收费。凡由国家投资、养路费投资、民工建勤、民办公助、以工代赈办法及个人和社会捐资修建的公路、桥梁、隧道,一律不得收取通行费。严禁在公路、桥梁、隧道正式竣工通行前,先收取通行费。

五、交通部门设置的交通稽查站,负责检查车辆购置附加费、养路费、运管费等交通规费的缴纳情况和运输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及公路的维护和管理。除统一设置的交通稽查站以外,交通部门内部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上路拦截车辆检查、收费、罚款。

六、林业部门可以在靠近用材林林区的主要公路上与交通部门合并设置木材检查站,只检查就近林区运出采伐木材的准运证件。木材检查站与交通稽查站同点设置,分别执行检查任务。

七、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应公布设站的批准证件、站点名称、工作范围,收费站还应公布收费标准及期限,以及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不得在职责、任务范围以外,从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活动。交通稽查站和木材检查站对已经检查过的车辆,应发给查讫标志,不得重复检查和处罚。

公安交警和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时,应分别按国务院规定着装,持有省公安厅、交通厅、林业厅核发的检查证件或物价局核发的收费证件。证件上应有持证人姓名、照片、工作单位、证件号码、工作区域。一人一证,不得转让,工作时必须佩带出示。持证人员只限于在本站区内工作,不得超越工作区域拦车检查、罚款、收费。无证人员不得执行检查、罚款、收费任务。

主管部门要对在公路上执行检查、收费、稽查任务的工作人员严格审查,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不准雇用合同工、临时工。

八、严禁各级、各有关部门下达车辆通行费、纠正违章罚款指标或搞罚款提成。收取车辆通行费、征收交通规费和实施罚款处罚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履行职责。要贯彻“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确需罚款的,一定要适度。收费和罚款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定的票据。罚款收入一律上交财政(补交的交通规费除外),不得截留、提取或挪用。各级审计、财政、物价、监察部门要对公安交警和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使用的根据和收费罚款情况定期检查、审计,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九、禁止任何部门、单位、组织和个人在公路上随意拦截车辆,巧立名目进行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及其他妨碍道路交通的行为。任何部门不得利用职权向过往车辆及驾驶人员强制推销各种车辆设备、配件和宣传品等,不得在公路或者城市出入口设置强制性车辆冲洗站,拦截过往车辆强制冲洗。如有违反者,由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严肃处理。

十、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通知规定进行检查、罚款、收费的,车辆驾驶员和其他人员有权进行检举揭发和控告。对违反规定的罚款和收费,应予以退还;无法退还的,一律上缴国库。对侵犯驾驶员人身权利和危害公私财物安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设站和从事检查工作的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应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十一、本通知由各市人民政府、行署组织实施,省经委、公安厅、交通厅、林业厅会同省监察厅、财政厅、物价局监督执行。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国务院国发〔1994〕41号文件和本通知规定执行,严肃查处本地区、本部门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行为。对非法设置的检查站、收费站、稽查站立即取缔。

十二、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文件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一律依照本通知执行。

第四篇: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近几年来,全省上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重点,不断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教育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全面落实省委八届二次全会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如下决定。

一、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坚持将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提高义务教育实施水平。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的规划和部署,结合中小学危房改造,继续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争取“十五”期间全省农村中小学调整到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边远山区、湖区、滩区、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和图书的装备水平,基本消除办学条件薄弱学校。城市市区和经济发达的

东部地区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要重点抓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巩固扩大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到2010年,全省初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2.严格控制学生辍学,依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把保证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和规范小学、初中学生学籍管理,探索建立初中阶段学生分流制度,通过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其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对县级政府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实行动态监控,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对辍学严重超标的,一经查实,取消该县(市、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称号,限期整改。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努力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合理比例。到2007年,东部地区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有一个大的提高。

4.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公办学前教育的示范作用,鼓励发展民办幼儿教育,强化民办学前教育的主体地位,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5.依法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要认真履行国家特殊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努力改善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6.继续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省级财政要继续对西部地区欠发达县的教育工作给予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我省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的区位优势,加大对省内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支援力度。倡导城镇居民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一帮一”献爱心活动,继续倡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西行助学”等形式的助学活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7.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8.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开发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农村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学校课程。加强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等课程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为农村学校和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绿色证书。要在职业学校大力推广“双元制”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实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合作培养,开展“订单”培训。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行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相结合,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便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9.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要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加大地方课程开发建设力度,扎实有效地开发校本课程。要组织力量参与国家课程教材的编写,争取我省有更多的教材参与国家新课程实验。强化课程教材管理,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两级教材管理政策,依法保障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权限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立项审批、审定制度,防止教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严格执行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改革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体制,试行出版发行公开竞标的办法,保证教材质量,降低教材成本和价格,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公布制度,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专家共同参与的教材选用制度。在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实行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教材选用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中小学用书管理、检查制度,杜绝未经审查和批准的教材、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用书管理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10.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行“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有效载体。各级政府要根据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示范场所、科技推广基地等多种资源,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和支持农村学校积极开展各种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活动。政府有关部门和乡、村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提供少量土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场所,具体实施办法由省教育厅会同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制定。

三、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11.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市级政府要切实核定并均衡本行政区域内各县(市、区)财力.省和市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县级政府要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专题报告,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乡镇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新增扶贫资金要支持贫困乡村发展教育事业.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要明确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正常经费和危房改造资金投入,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经费投入。12.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关于调整财政体制、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问题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将县、乡财政体制调整到位,并根据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国家有关工资标准的规定,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不留缺口.进一步落实市长、县长、乡镇长负责制。中央和省下达的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各市不得留用,全部拨付到县,主要补助经过努力仍有困难的县用于工资发放。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要逐级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凡是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县,不得用财政性资金上新的建设项目,不准机关盖办公楼、买轿车,不准领导干部出国.省政府办公厅将对发生新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情况按市、县予以通报。

13.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消除现存危房.要认真落实校舍查勘、鉴定制度,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市、县(市、区)政府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所需经费列入政府预算。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03〕12号)中关于“省级财政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从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学校危房改造”的规定,省政府继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危房改造。各级也要从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补助困难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加快危房改造进度,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各地可利用银行贷款集中改造现有中小学危房,省财政对经济困难、危房改造任务重的部分县给与贷款贴息补助,具体办法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鉴于我省危房改造任务较重,经费缺口较大,各地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造危房。市级财政要增加对危房改造的转移支付资金,要加大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四项教育费的征收力度,适当增加用于危房改造的比例。鼓励、支持通过置换教育资源盘活集体性质的资产,资源置换、盘活中的有关税费给与减免。鼓励通过东西结合、城乡结合等对口支援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村进行危房改

造,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采取捐赠等形式参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鼓励村民自愿提供劳务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舍的维护和修缮。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问题,要在化解乡村债务时统盘考虑解决。

14.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各市要根据省定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核定所属县(市、区)公用经费标准,并按照核定的标准统筹安排经费。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要根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财政能力逐步提高。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来源除学校按规定收取的杂费外,其余部分由县、乡两级政府预算安排。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小学收取的杂费全部用于中小学公用经费,严禁截留、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发放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开支,严禁挪用农村中小学杂费(包括高中阶段学校收取的学费)平衡财政预算。农村中小学代收的书本费不上缴财政专户,由学校直接用于购买书本。加强农村中小学经费监管,农村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农村中小学乱收费。

15.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残疾少年儿童在2005年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省财政继续设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助学金和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资金。各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安排足够数额的专项资金,逐步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和书本费,并对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进一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6.建立和完善为“三农”服务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构建初、中、高相互衔接又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教育网络的作用,形成以县办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等为龙头、乡镇培训中心为骨干、村成人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格局。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村民委员会等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举办融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职业学校。鼓励公办职业学校进行多种形式的转制和改制试验,在不改变学校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引入民营机制,实行自主办学、自收自支、自我发展。要通过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把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引导到职业教育上来。

17.加强政府统筹,增强职业教育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功能。要逐步建立完善市、县统筹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新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县(市、区)政府统筹规划和管理当地的各级、各类职业与成人学校。统筹职业与成人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布局结构、学籍管理、经费筹措、政策措施,做到与普通教育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协调发展。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扶持和发展为农服务的职业学校。要加强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力度,城市教育费附加的使用要对面向“三农”的职业学校予以倾斜。在安排农村基础建设投资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

农村教育科技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建设经费。要办好骨干示范职业学校,在实施“十百千”工程中,重点突出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基地、学校、专业等方面的建设。

18.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600万人次,争取用6年时间将我省农村劳动力培训一遍;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每年培训100万人次,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要坚持培训与市场挂钩,先培训后输出,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用人单位出资、培训机构减免经费、农民适当分担的投入机制。继续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燎原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农村中小学、职业学校可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积极开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19.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保持合理的规模和比例,形成科学的教育结构,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

20.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定点联系县(市、区)、乡镇、村或农村学校,参与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让技术成果,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和组织师生利用假期开展科技下乡等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帮助农村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培养师资;定向招收在农村、乡

镇企业中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青年,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改革创新理念的农村和乡镇企业管理人才。

五、加快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全省教育现代化

21.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要按照“整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或校园网),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意与农村各类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与“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相结合。制定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具有山东特色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工程投入以地方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省对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扶持。

22.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要将基础教育信息网络作为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列入当地重点建设项目,予以优先保证,重点建设。省、市、县(市、区)和规模较大的学校,都要创造条件,建设满足中小学多媒体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互联需要的教育区域宽带网(校园网)。23.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应用。采取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建设基于教育区域宽带网应用的、具有我省特色、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资源库建设要在统筹规划、统一立项、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发挥各自优势,体现各自特色,避免重复建设。

六、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4.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编制。核编工作应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这些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所有地区都必须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建立编制报告制度 和定期调整制度。

25.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拓宽教师来源渠道,逐步提高新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聘任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各地要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定岗、定员和分流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教师资格定期考核考试制度。要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选聘教师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坚持依法从严治教,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严重失职的人员,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26.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选聘制。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中学校长应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小学校长应具有小学一级以上教师职务。一般均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工作经历。采取在本系统或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办法选拔任用中小学校长。校长实行任期制,对考核不合格或严重失职、渎职者,应及时予以解聘或撤职。切实扩大民主,保障教职工对校长选拔任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并努力提高社区和学生家长的参与程度。

27.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可不转户口,工资标准在原来工资基础上浮动一级。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各地要落实国家和省规定的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对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照顾。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28.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切实保障教师和校长培训经费投入。

七、加强领导,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9.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稳定和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领导,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责任制,努力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要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倾听广大教师和农民群众的呼声,主动为农村教育办实事;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狠抓农村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

30.推进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努力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新路子。各地要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破除束缚农村教育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在农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省政府将选择若干个县(市、区)作为改革试验区,各市、县(市、区)都要选择1至2个乡镇和若干所学校作为改革试验点。要通过改革试验,推出一批有效服务“三农”的办学新典型,创造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新经验。

31.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科教结合”。为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32.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督查工作。落实中央关于“将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内容”的规定,建立市、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基础教育目标责任督导考核机制。要以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教师工资发放、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制止学生辍学、危房改造等为重点内容,建立逐级督导机制,启动省对市、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的政府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33.广泛动员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数百万农村教师辛勤耕耘在农村教育工作第一线,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长期工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教师,克服困难,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级人民政

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农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三年十一月四日

第五篇: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发展的意见

鲁政发〔2010〕51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加快区域金融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作用,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鲁发〔2010〕9号)要求,现就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1.努力扩大信贷投放。鼓励引导银行业机构围绕区域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黄河三角洲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及时跟踪签约项目贷款到位情况,努力提高贷款到位率,实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有效对接;推动有关部门在项目立项、投资计划、配套资金和融资担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支持项目目录及指引,为银行业机构贷款投放创造良好条件。2010年,黄河三角洲区域新增贷款达到500亿元以上,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以上。

2.实施区域信贷政策倾斜。推动各银行制定专项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政策,对区域内分支机构给予重点支持,放宽信贷审批和业务创新权限;优先审批安排区域内优势产业客户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融资申请,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给予最大限度优惠,争取总行直贷、单列规模,特别是将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特色产业项目、资源高效利用项目、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列入差别化政策;争取将区域内中心城市纳入总行市政建设“重点支持类”城市名单;支持各银行在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设立中小企业信贷分部、票据分中心等营运中心,在贷款授信、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

3.全面落实《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八家银行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引导和带动其他银行参与项目建设,加大对区域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八家银行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金融服务需求,优先选择在该区域开展新业务和管理模式试点,创新开发金融产品;推动八家银行发挥综合经营优势,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短期融资券承销发行、中期票据主承销、信托计划、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业务。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国家开发银行发挥“投贷债租”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对重大优质客户实行统一评审、综合授信;推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区域内重点出口项目、资源类进口项目和出口基地建设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在出口卖方信贷、交通运输融资、贸易融资等方面提供优惠利率;支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拓展业务范围,重点开展政府主导、实体承贷、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项下的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项目。

4.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积极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优先安排支持区域内高效生态农业、节能减排、城建环保、医疗卫生等项目建设。

二、推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5.加强上市资源培育。按照“有进有出、动态调整、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的原则,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根据境内外资本市场发展情况变化,优先选择一批区域内企业列入上市资源后备库,逐步增加区域内企业进入全省重点上市资源库的数量,争取占比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强区域上市融资后劲。

6.积极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引导区域内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到创业板上市,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兼并重组。2年内新增首发上市企业10家以上,首发融资和再融资100亿元以上。

7.支持企业发行债券。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城投债券,积极利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8.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该区域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探索设立黄河三角洲区域性股权场外交易市场,开展未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支持区域内省级高新技术园区申报“新三板”试点,为完善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创造条件、探索路子。

9.积极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加快推动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的审批设立步伐,吸引股权投资基金、信托投资基金等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三、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提高风险管理和社会保障水平

10.加快推进保险试点。逐步扩大区域内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和品种,适当提高费率;全面推开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治安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工程保险、信用保险和运输保险;积极探索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高新技术保险试点。

11.积极争取保险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组织保险资金与重点项目对接会,向各大保险集团资产管理机构重点推介区域内基础设施、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四、稳步推进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12.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制定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鼓励引导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合作。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完善区域内县域支行布局,支持股份制银行在东营、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2010年重点引进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设立分行,到2011年底,股份制银行达到6家。积极推动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跨市经营,2010年重点推动齐商银行在邹平县和滨州市滨城区、潍坊银行在寿光市、德州市商业银行在庆云县、东营市商业银行在广饶县和邹平县新设6家县域支行,年内县域支行达到14家以上,2011年实现县域全覆盖。2010年引导5家以上保险公司向黄河三角洲区域延伸机构,提高保险覆盖面。

13.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壮大。以东营市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知名工商企业投资等方式实施增资扩股,支持其做强做大,并适时申请更名为黄河三角洲银行。

14.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区域内城区农村信用社整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2010年将广饶、惠民、博兴等县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年内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增加到13家以上。

15.建立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公司。推动鲁信集团、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有关银行探索发起设立黄河三角洲开发投资公司,发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购买、储备、开发土地,抵押融资,滚动发展,采用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发行企业债等多种融资方式,为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

16.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优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并在符合条件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试点,到2010年年底率先实现县域全覆盖。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步伐,争取3年内区域内每个县设立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试点,增强区域金融发展活力

17.优先安排开展“金融创新示范县”工作。选择区域内3个县(市、区)进行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综合试点,重点在金融机构设立、保险业务拓展、企业上市、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培育机构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健全、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示范县”,打造金融强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18.大力开展担保方式创新。鼓励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各种担保方式,拓宽贷款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及股权、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

19.创新融资方式。支持在新兴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领域开展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试点工作,拓宽区域内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开展建设-经营-移交(BOT)、建设-移交(BT)、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融资,为区域内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重点项目服务。

20.探索开展外汇管理体制创新试点。积极争取外汇试点政策,在进口付汇核销等方面进行创新试点,促进区域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六、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21.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改善区域内融资担保制度环境和信用环境,鼓励推进资信高的中小企业之间、农户之间建立互保互助组织;推进商业银行和信用等级高的担保机构密切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共同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系统建设,重点在区域内各市培育发展至少1家注册资本2亿元以上、在各县(市、区)培育至少1家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信誉良好、经营规范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挥好省再担保集团公司信用增级和风险分散等功能,促进区域内市县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22.加大金融中介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保险中介、会计、法律、审计、证券咨询、信用评级等机构在该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能力。

23.加强支付体系建设。加快区域内支付清算系统建设,推进支付清算系统在农村地区延伸,尽快实现银行卡支付乡镇全覆盖、票据支付方式县域全覆盖。

七、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金融加快发展

24.制定金融机构奖励和风险补偿政策。将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在黄河三角洲区域贷款投放情况纳入对其工作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对贷款增幅超过全省平均增幅2%的省级银行业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将区域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纳入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范围;推动各市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风险进行部分补偿。

25.加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作用。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优先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内市、县要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设立和发展一批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黄河三角洲区域创业前期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26.完善培养引进金融人才的激励机制。区域内各级政府要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研究吸引金融人才的政策措施,在户籍办理、医疗保障、子女就学、住房、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引进金融高端人才、金融急需人才和金融机构高管人员服务区域发展。

八、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7.加快金融聚集区建设。支持区域内中心城市规划建设金融聚集区,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形成机构集中、人才汇聚和资源集聚效应,打造以金融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提升该区域的资本配置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

28.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完善区域内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拓展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覆盖面。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示范点建设和评定工作。在3年时间内先行试点,以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信用记录为重点,建立区域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九、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金融工作体制机制

29.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区域内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区域发展、金融先行”的理念,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金融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有关金融政策,从组织协调、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加强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领导和沟通服务,定期分析研究区域内经济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及时向各级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金融更好地服务保障区域经济发展。

30.认真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密切跟踪各地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学习借鉴金融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开发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对区域金融发展重点政策的研究。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金融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全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为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规划指导。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七日

下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中心镇名单的通知(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公布我院2010年度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名单的通知_mwFGJqjJ4zBBpC8y(精选)

    关于公布我院2010年度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名单的通知 国家奖学金 根据《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试行)(》沪财教[2008]5号)文件精神,经学院初评、审核......

    关于公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名单的通知

    富阳市人民政府文件 富政〔2004〕15号关于公布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的......

    关于公布2008届优秀毕业生名单的通知

    关于公布2008届优秀毕业生名单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部),处室,学生各班: 根据浙财院学〔2008〕1号文件要求,经班级民主评议,所在二级学院审核,报学校批准,以下377名同学为我校2008届优秀......

    关于公布潍坊学院学生会学生干部名单的通知

    共青团潍坊学院委员会文件 潍院团字〔2012〕57号 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学生会学生干部名单的通知 各团总支、学生分会: 根据《潍坊学院学生会章程》相关规定,按照《关于公开竞......

    山东省技工学校首批名牌专业、重点专业名单公布[优秀范文5篇]

    根据鲁劳社办[2004]28号文件,现将评估认定的全省技工学校首批名牌专业、重点专业予以公布,名单如下:(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仅摘录青岛市技工学校)一、山东省技工学校首批名牌专......

    关于公布山东省第六批教学能手的通知

    鲁教师函(2011)23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公布山东省第六批教学能手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了在全省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教师中树立一批教学......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63号 《山东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13年7月8日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郭树清 2013年7月11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

    【发布单位】81502 【发布文号】鲁政发[2001]89号 【发布日期】2001-08-31 【生效日期】2001-08-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山东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