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良寿同志就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晓阳同志就这次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求。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
革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小学机构与人
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师队伍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人为地造成学校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比例失调。因此,我们需要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高度和教育工作的全局,进一步加深对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水平,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教育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基础教育也将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我们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教育制高点,就必须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现行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学校用人和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单一,还没有普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要求的公开、平等、择优和合理流动的用
人机制。因此,基础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改革学校人事制度。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用人观念和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功能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影响中小学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流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小学人事管理相对封闭的特征将逐渐减弱或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中小学教师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和选择,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因此,改革事业单位领导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苹,是教育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推进和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为主线,以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重点,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改革共识和基本经验。因此,我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只有打破用人上的职务终身制,建立起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能创新的中小学管理干部队伍,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总之,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精神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摆在学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将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来。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与去年的学区机构改革相比,其人员调整幅度大,职数精简比例大,人员分流任务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必须切实解决好学校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超配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好,我们这次改革就不可能取真正成功。因此,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重新核定中小学领导职数。要根据学校的学生总数和班额,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不能突破机构规格、职数限额或放宽任职条件任命领导职务。对因结构布局调整等原因出现的超职数问题,必须采取竞争
第二篇: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良寿同志就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晓阳同志就这次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求。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小学机构与人
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师队伍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人为地造成学校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比例失调。因此,我们需要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高度和教育工作的全局,进一步加深对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水平,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教育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基础教育也将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我们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教育制高点,就必须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现行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学校用人和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单一,还没有普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要求的公开、平等、择优和合理流动的用
人机制。因此,基础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改革学校人事制度。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用人观念和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功能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影响中小学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流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小学人事管理相对封闭的特征将逐渐减弱或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中小学教师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和选择,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因此,改革事业单位领导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苹,是教育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推进和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为主线,以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重点,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改革共识和基本经验。因此,我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只有打破用人上的职务终身制,建立起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能创新的中小学管理干部队伍,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总之,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精神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摆在学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将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来。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与去年的学区机构改革相比,其人员调整幅度大,职数精简比例大,人员分流任务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必须切实解决好学校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超配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好,我们这次改革就不可能取真正成功。因此,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重新核定中小学领导职数。要根据学校的学生总数和班额,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不能突破机构规格、职数限额或放宽任职条件任命领导职务。对因结构布局调整等原因出现的超职数问题,必须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予以消化,确保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真正减下来。
(二)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及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实行校长聘任制,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改革,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都要进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改革指导小组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打破情面,积极为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环境。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改革,勇于竞争上岗。要通过这次改革,努力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好运行机制,确保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的选拔任命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必须认真做好人员分流工作。人员分流是这次改革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多年来,由于教育内部管理制度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模式,学校领导“只能上不能下”,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就要通过人员分流,坚决改变这种人浮于事的局面。要按规定设置的管理岗位,落实竞聘条件,实行优胜劣汰,竞聘上岗,坚决打破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铁饭碗”和“铁交椅”。要增强竞聘上岗的透明度,不能搞暗箱操作。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各种形式让全体教师参与,接受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做到严格监督,公平竞争,使该留的留下来,该分流的分流出去。教育局和各中心校要认真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不能因改革而诱发新的矛盾。落聘的原学校领导要识大体、顾大局,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正确对待岗位变化,正确对待个人去留,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要通过人员分流,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确保改革顺利成功。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努力完成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这次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任务重,政策纪律严,教师期望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县各镇,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这次改革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镇党委、政府要明确专人负责,专人专抓,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共同推进这次改革。县教育局作为主管部门,一定要勇挑重担,全权负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确保教育系统的大局稳定。各中心学校要自觉服从大局,坚决执行政策,确保工作秩序不乱,人员思想不散,确保改革不走样。新闻舆论部门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宣传改革,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改革、个个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强化工作责任。抓好这次改革,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要按照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重视支持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步子进展不快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执行政策不到位、思想工作做得不细、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中心学校,要追究校长和班子成员的责任;对歪曲改革政策、有意散布不利于改革的言论、影响改革大局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严肃追究到人。总之,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各中心学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职尽责地抓好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如果在改革过程中出了问题,是哪个人的责任,就要追究到人,是哪一级的责任,就要追究到哪一级,决不姑息迁就。
三是要严肃改革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能不能完成,关键是有没有铁的纪律。因此,在改革中,必须严肃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政纪律,确保改革健康有序进行。不准任人唯亲,不准打击报复,不准拉帮结派,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无理取闹,不准借改革之机侵吞国家财物。这“六个不准”是这次改革的纪律规定,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违者将从严查处。
同志们,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关系到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关系到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体教师队伍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齐心协力,知难而进,扎实做好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篇:县委副书记在全县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良寿同志就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晓阳同志就这次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求。他们都讲得很好,很具体,操作性很强,我表示完全赞同。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中小学机构与人
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教师队伍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人为地造成学校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比例失调。因此,我们需要从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高度和教育工作的全局,进一步加深对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水平,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的教育将逐渐与世界接轨,基础教育也将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我们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占领教育制高点,就必须加快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对现行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学校用人和校长选拔任用方式单一,还没有普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改革要求的公开、平等、择优和合理流动的用
人机制。因此,基础教育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从管理体制入手,改革学校人事制度。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部门的用人观念和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功能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影响中小学人力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流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小学人事管理相对封闭的特征将逐渐减弱或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中小学教师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和选择,这就迫切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因此,改革事业单位领导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制度,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推进和深化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苹,是教育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推进和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改革,逐步形成了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校长负责制为主线,以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为重点,以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为目标的改革共识和基本经验。因此,我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只有打破用人上的职务终身制,建立起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能创新的中小学管理干部队伍,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高。
总之,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是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机构改革精神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是摆在学校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将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一件大事来抓,作为建立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来。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
这次全县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与去年的学区机构改革相比,其人员调整幅度大,职数精简比例大,人员分流任务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整体推进。具体来讲,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必须切实解决好学校机构设置和领导职数超配问题。目前,全县中小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尤其是中小学领导职数超配问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好,我们这次改革就不可能取真正成功。因此,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重新核定中小学领导职数。要根据学校的学生总数和班额,合理设置学校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不能突破机构规格、职数限额或放宽任职条件任命领导职务。对因结构布局调整等原因出现的超职数问题,必须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予以消化,确保内设机构和领导职数真正减下来。
(二)必须改进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及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实行校长聘任制,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改革,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都要进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改革指导小组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打破情面,积极为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竞争环境。各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改革,勇于竞争上岗。要通过这次改革,努力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好运行机制,确保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的选拔任命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必须认真做好人员分流工作。人员分流是这次改革的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多年来,由于教育内部管理制度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模式,学校领导“只能上不能下”,管理人员越来越多,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就要通过人员分流,坚决改变这种人浮于事的局面。要按规定设置的管理岗位,落实竞聘条件,实行优胜劣汰,竞聘上岗,坚决打破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铁饭碗”和“铁交椅”。要增强竞聘上岗的透明度,不能搞暗箱操作。改革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采取各种形式让全体教师参与,接受广大教职员工的监督,做到严格监督,公平竞争,使该留的留下来,该分流的分流出去。教育局和各中心校要认真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不能因改革而诱发新的矛盾。落聘的原学校领导要识大体、顾大局,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正确对待岗位变化,正确对待个人去留,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要通过人员分流,确保教师队伍稳定,确保改革顺利成功。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努力完成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这次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任务重,政策纪律严,教师期望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县各镇,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确保这次改革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各镇党委、政府要明确专人负责,专人专抓,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共同推进这次改革。县教育局作为主管部门,一定要勇挑重担,全权负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确保教育系统的大局稳定。各中心学校要自觉服从大局,坚决执行政策,确保工作秩序不乱,人员思想不散,确保改革不走样。新闻舆论部门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宣传改革,努力营造人人关注改革、个个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强化工作责任。抓好这次改革,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要按照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重视支持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步子进展不快的单位,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执行政策不到位、思想工作做得不细、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中心学校,要追究校长和班子成员的责任;对歪曲改革政策、有意散布不利于改革的言论、影响改革大局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严肃追究到人。总之,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各中心学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职尽责地抓好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如果在改革过程中出了问题,是哪个人的责任,就要追究到人,是哪一级的责任,就要追究到哪一级,决不姑息迁就。
三是要严肃改革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能不能完成,关键是有没有铁的纪律。因此,在改革中,必须严肃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政纪律,确保改革健康有序进行。不准任人唯亲,不准打击报复,不准拉帮结派,不准弄虚作假,不准无理取闹,不准借改革之机侵吞国家财物。这“六个不准”是这次改革的纪律规定,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违者将从严查处。
同志们,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关系到现代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关系到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体教师队伍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齐心协力,知难而进,扎实做好中小学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第四篇: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动员讲话
同志们: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县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县中小学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刚才,**同志宣读了《**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
了这次改革的任务、步骤和要求,希望大家会后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搞好这次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清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现实紧迫性和未来长远性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全新的、高效运转的人事管理机制,建设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体现。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中央、省、市相继召开会议,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研究布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人事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编办关于黑龙江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转发了人事厅等4部门《关于全国中小学人员分流的意见》;省教育厅还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这些会议和文件,为我们进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的政策依据。现在,全省各地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都在陆续开展,形成了全面推进的“大气候”。因此,这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县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从现在开始起动,到今年寒假结束前,全面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2、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客观选择。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建设这样一支队伍,客观地需要有一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这支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我们这次中小学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职工队伍,全面推行聘任制,在全县范围内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新的用人机制、“能高能低”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才流转机制,加快我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步伐。通过我们的考察,事实也表明,凡是改革步伐较大的市县,其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也必须下大的决心,花费大的气力,通过改革,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提高我县的教育发展水平。
3、实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县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急待解决。一是用人机制不活。教职工仍然是终身制、铁饭碗、铁交椅,人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待遇能高不能低,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二是人员配置不均衡。部分乡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年龄老化、教学水平低,而县城学校却超编,人员闲置浪费;有的学校从总体上看,虽然师资充足,但在一线教学的人员短缺,而教辅人员比重过大,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分配制度不合理。勤者不奖、懒者不罚;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一样,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寥若晨星。四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县的教师队伍素质总体上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教师素质差,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和相应的业务工作能力,又不肯于钻研,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新的机制,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破除阻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壁垒。
二、突出重点,全面落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是政策性强,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突出重点,周密布署,稳步推进。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做好中小学校教职工的编制核定工作。核定编制是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尽快将编制核定到校。按照省下发的《黑龙江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并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本着精简高效、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教育层次、区域、布局、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生数、班额和教职工工作量等情况,提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草案,经批准后逐校落实人员编制。二要严格编制管理。通过定编、定岗、定员,精简和压缩非教学人员、代课人员,清理超编人员。中小学不得超编聘用人员,任
何单位和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借用中小学教职员工。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保证学生入学、控制辍学、开满学时,把教职工满负荷工作量作为核定编制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标准。要充分考虑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山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等特点,保证这些学校的编制需要,确保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三要实行编制的动态管理。基础教育的发
展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每年的学生入学数和毕业生数都在变化,学校规模也因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原因在相应变化。因此,编制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一成不变,一核到底。要根据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适时地调整编制,保证必要的教学工作。
2、要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推行教职工聘用制度,重在制度创新,机制重建,对事不对人,是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搞得好不好、公不公,不仅影响上岗人员的质量,还涉及到社会稳定问题。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关键环节,积极稳妥、扎实推进。一要将推行教师聘用制作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聘用工作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依据政策,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集中解决“人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等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用人新机制。二要将科学设岗与中小学编制核定工作相结合。核编、设岗和定员工作要统筹考虑,各校要在下达的编制数额内,结合本校实际,合理确定教师、教辅和工勤人员的结构和数量。岗位的设置要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应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尽量精简压缩非教学人员岗位,可以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设置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职员的岗位。三要在选人用人方式上全面推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等方式,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尤其要注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坚决防止个别人暗箱操作。四要实行合同管理。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建立学校和教职工之间的契约关系,合同内容要明确聘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相应待遇,按要求进行实绩考核,定期聘用,打破用人上的终身制。
3、要建立与完善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符合中小学校特点的分配激励机制。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行教师聘用制度的重要保障,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大力推行岗位工资制度,建立与聘用制相适应的教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我们说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即工资活发,是在保证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拿出工资中津贴部分的30%和奖金作为浮动工资,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制定与聘用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办法,对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对优厚的工资待遇或相应奖励。具体分配方法,方案中说得很细,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4、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大家应该明白,这次改革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绝好契机。通过改革,可以解决我县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使我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这里,我要说的是,一方面,要通过这次竞争,发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并充分发挥其典型引带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吸引、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贫困中小学支教,切实解决我县个别中小学师资短缺和教师素质不均衡问题。
5、要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我们这次改革,必然要使一部分教职工面临转岗、待聘及再就业。据测算,我县中小学要精简470人,妥善安置编余人员是这次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我们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把握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做好编余人员的安置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一要坚持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的始终。教师分流的原因是超编,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绝不是简单的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包括即将被分流的教师素质都是不错的,他们工作在教学一线多年,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我们制定的各项分流优惠政策,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认识改革,正确对待分流。二要依据政策,把握原则。省里下发的关于编余人员的分流意见是我们搞好人员分流的重要政策依据,在改革中,要本着积极稳妥的方针,抓好贯彻落实。三要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千方百计把编余人员安排好。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协调、沟通有关方面,帮助分流人员做好待岗、转岗或重新上岗等项工作,保证分流人员各得其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试点市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它山之石为己用。
以上所说的几项重点工作,启动有先有后,有的贯穿始终,有的相互交叉,有的要立即启动,有的陆续实施。我们必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缜密操作,确保整个改革不出现失控和不稳定等问题。
三、加强领导,精心做好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
无论是哪一项改革,都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都不可避免地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设想哪一项改革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结果,那种皆大欢喜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座的各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1、要摆上位置,纳入日程。按照省里的要求,到寒假结束前全面完成改革的主要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育系统的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亲自挂帅,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按时实施好改革的各项工作。另外,还要与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主动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研究改革工作,确保改革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2、要吃透精神,强化宣传。国家和省市下发的一系列文件以及我县的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文件都从总体上构建了我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是我们推进改革应遵循的重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并搞好宣传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克服消极观望思想和畏难情绪,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做改革的先行者。另一方面,要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大家必须明白,广大教职工既是改革的对象,同时又是改革的主体。因此,我们要积极动员广大教职工做改革的参与者,不做被动的接受者。要让他们转变铁交椅、铁饭碗、终身制的观念,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3、要严肃工作纪律。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要严格执行政策,按程序操作。一是要严格按政策办事。改革学校人事制度,目的是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有序的流动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大家一定要按政策要求办事,坚决杜绝工作中乱开口子。二是要有章可循。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涉及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不能有丝毫的主观随意性,要形成明确的规章制度,切实保证改革工作有序进行。三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公开,只有公开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实行聘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编制数、岗位设置情况及富余人员安排的政策、渠道等等,都必须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增加透明度。特别要注意,实行聘任制整个工作,都必须阳光操作,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一环也不能少,决不能简略从事。四要坚持依靠教师。为使这次改革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要注重广泛吸收教职工参与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改革领导小组中,教师代表不应少于3人,学校制定的改革方案要由本校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通过后,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报教育局审批备案后组织实施。
4、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次改革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一定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建议教育局全体机关干部都要深入到各基层学校,实行蹲点包校,全程负责改革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尤其是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另外,教育局、各学校还应设立信访接待日和举报电话,专门受理改革过程中的来信、来访、来电。
同志们,成功地推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我县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县域经济的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希望,教育界广大同仁,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依据政策,严密程序,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确保我县这次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高质、高效、顺利地完成。
第五篇: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动员会上的讲话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党委书记 ××
(2004年7月1日)
同志们:
镇党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今天的会议既是动员会,又是部署会,标志着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刚才,张书记传达了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孙书记学习了镇党委关于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纪律规定,希望大家务必认真领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这件事关全局、事关稳定、事关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确保我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成功,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下达,我讲五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在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深刻变革,在开始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认识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客观要求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密集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聚集地,是实施我镇人才战略、提升我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阵地。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关键,是基础。有了好的用人机制,就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聚集人才的创新优势。因此,要着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创新,特别是用人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创新,在事业单位建立起充满生机的新的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开展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已成为潮流和定局,我国已加入WTO,时代与发展使我们日前融入国际化的大潮。而人才的问题,必将是永恒的、世界的话题,我们只有创造适宜的人才培养、发展、管理、环境,才能面对日益竞争的国际环境,才能经受国际竞争的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国际内形势看,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扩大。在西部开发中尽管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地区间的竞争仍然十分突出,而且日趋激烈。如果我们不尽快、尽早下决心,加快改革、奋起直追,不但赶不上全国的需要,而且更会落在全省、全市的后面。社会主义市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也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用人机制,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适应对人才的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用人形式。在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其核心就是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明确事业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平等人事主体地位,通过签订聘用合同,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单位与职工之间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改革过去那种职工与单位之间存在的行政依附关系,使事业单位人员从单位所有变成社会所有,使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基础配置中得到充分发挥。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当前用人弊端,加快事业发展和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的必然结果。我们过去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总的来讲是较为合理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变化,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特别是在我镇,这一现象更为突出。一是事业单位设置多,机构小而全,人员规模大,财政负担沉重,我镇列入财政开支的事业单位9个,在职职工达89人,占财政供养人员的55.6;二是管理体制上政事不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有事无岗、有岗无人、岗少人多、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岗的现象也较普遍;三是人事管理实行身份管理和终身制度,在岗不出力、出力不在岗、出力不出心,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内部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四是实行大一统的用人制度,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使事业单位难以通过市场和人事运作来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五是人才都是部门和单位所有,人才择岗位、岗位择人才双向选择的自主权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市场对人才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六是管理模式单一老化,分配要素和分配机制不尽合理,平均主义严重,吃的都是大锅饭,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致使有才无法施、不愿施,阻碍了人才、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七是事业单位门类繁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有行政化的、有服务化的、有公益化的、有行政服务公益相结合的,职能职责不很明确。以上多方面的弊端,牢牢地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