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时间:2019-05-12 02: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第一篇: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

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答: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2、党的性质、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指导思想是、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党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的宗旨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答: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党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改革开放是党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提出的?

答:改革开放是党在1978年12月,11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答: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党的思想路线?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1、我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答:有无自我认真批评。

1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

答: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3、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答: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答: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答: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6、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什么?

答: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17、党员标准有哪些?

答:a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b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展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c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8、党的誓词?

答:誓词的内容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并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9、党员的学龄如何起算?

答: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20、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

答:月固定工资(税后)低于3000元者缴纳工资的0.5% ;3000--5000元者缴纳工资的1% ;5000元以上缴纳工资的1.5% ;预备党员也要缴纳党费。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07 上海→南湖)▪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06 广州)▪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04 武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04 延安杨家岭)▪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04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08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10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 北京)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07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01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06 苏联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08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10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11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11 北京)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根据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和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为制定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在上海南成路辅德里 625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高君宇、王尽美、邓中夏、施存统、李震赢、杨明斋、陈望道、项英等等12人。代表党员195 人。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部分代表,回国后参加了大会,并向大会作了报告。陈独秀主持了会议并代表中央局报告了一年来党的工作,介绍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情况。张国焘报告了远东人民会议以及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施存统报告了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及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当选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当选为候补委员。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会后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大会的不足之处是,对于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对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问题,认识尚不清楚。对于工农联盟的问题,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及建立工农政权等问题,也都还 没有认识。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陈潭秋、向警予、张国焘等30余人(其中有表决权的19人),代表党员420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大会。在大会开幕前举行了两天预备会,议决分工起草党纲、党章和各项决议案。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张太雷、向警予以及马林等参加了会议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组织工作。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同年1 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指出的“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互相配合行动是必要的”,但“党必须 保持自己本身的组织和严格集中的机构”,“无论如何不应当与它合并,不应当在这些运动中卷起自已的旗帜”等精神,讨论是否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和产业工人是否加入国民党的问题。陈独秀主持了大会,并代表上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在讨论中,多数代表着重批评了张国焘等不愿积极同国民党合作的错误意见,也不同意马林、陈独秀提出的“一切工作归国民党”的右倾观点。大会最后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经过充分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以及《关于第三国际第四次大会决议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关于党员入政界的决议案》、《劳动运动议决案》、《农民问题决议案》、《青年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等7 个决议。上述文件,内容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有许多重要内容。最后,大会选举出由9 名正式委员、5 名候补委员组成的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王荷波、朱少连、谭平山、项英、罗章龙;候补中央执行委员:邓中夏、徐梅坤、邓培、李汉俊、张连光。中央执行委员会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罗章龙为会计。其余4 名中委分派:李大钊驻北京、谭平山驻广东、项英驻湖北、朱少连驻湖南。中央局下设组织、宣传、妇女等部门,毛泽东负责组织,蔡和森、罗章龙、瞿秋白负责宣传,向警予负责妇女工作。中共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思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代表党员994 人。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陈独秀主持了会议,并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维经斯基在会上作了关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的报告。出席1924年6、7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的中共代表,向大会作了关于共产国际五大的情况和决议精神的报告。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先后在大会上讲话。各区、各地方委员会的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的工作情况。

大会回顾了三大以来党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情况,肯定了上年5 月中央扩大会议对党的工作中右倾错误的批评,重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以及关于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方面的一些方针,指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大会围绕着当前的中心工作,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和《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报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之议决案》、《对于同志托洛茨基态度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对于职工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对于青年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对于宣传工作之议决案》、《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等1 1 个重要决议。大会闭幕前一天,正值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大会为此发表了《对于列宁逝世一周年纪念宣言》。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 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 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五人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共四大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任弼时、刘少奇、邓中夏、张国焘、张太雷、李立

三、李维汉、陈延年、彭湃、方志敏、恽代英、罗亦农、项英、董必武、陈潭秋、苏兆征、向警予、蔡畅、向忠发、罗章龙、贺昌、阮啸仙、王荷波、彭述之等80多人,代表着5790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陈独秀主持开幕式,并代表上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政治与组织的报告》。报告的整个基调是右倾机会主义的,既没有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也没有提出挽救时局的方针和政策,并为过去的错误进行辩护,继续提出了一些错误的主张。陈独秀报告之后,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罗易作了题为《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的讲话。接着,大会代表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作了一定的批判。瞿秋白把自己写的批判陈独秀错误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的小册子,印发给大会代表,并作了系统发言。蔡和森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小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过去之弱点及现在动摇,说明能领导革命到底并取得胜利的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应以坚决的无产阶级的领导去制胜小资产阶级的动摇与犹疑。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职工运动决议案》、《组织问题决议案》、《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以及《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还发表了《为“五一”节纪念告世界无产阶级书》和《为“五一”节纪念告中国民众书》。

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的中央委员有: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周恩来、李维汉、李立

三、瞿秋白、刘少奇、苏兆征、张太雷、阮啸仙、任弼时、陈延年、罗亦农、贺昌、向忠发、彭湃、项英、彭公达、赵世炎、恽代英、谭平山、彭述之、罗章龙等29人。候补中央委员有:毛泽东、陈潭秋、陆沉、黄平、李振瀛、袁达时、林育南、吴雨铭等11人。

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大会的共有142人。

会议的主要报告有:瞿秋白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作《中国革命与中共任务》的报告。会议共通过政治、军事、组织、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和职工运动等14项决议案。这些决议案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前的政治形势正处于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还制定了中国革命现阶段的十大政纲;规定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政策;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特别是盲动主义的错误。

会议还选举了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由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组成。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历时50天。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共计755名,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选出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彭德怀、康生、陈云、陈毅、贺龙、徐向前、高岗、张闻天、彭真15人组成主席团,选举任弼时为大会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大会的主要议程是: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任弼时作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报告;通过新的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6月9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委员44名。6月10日,选举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33名。6月11日,大会闭幕,毛泽东致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第一次会议)1956年9月15日~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正式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候补代表86人(另有21人未到会)。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会议选举了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97人和候补委员73人。

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 1956年11月10~15日在北京举行。刘少奇作《目前时局的报告》,谈到埃及问题、波兰问题、匈牙利问题以及党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应记取的教训。周恩来作《关于1957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控制数字的报告》,报告充分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总结了经验教训;报告明确提出,1957年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为基本建设作适当的压缩;合理调整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的可能性。陈云作《关于粮食和主要副食品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作总结发言,同意全会所采取的各项方针和措施,并着重谈了经济问题、国际形势问题、整风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向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作斗争。

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 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作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和会议的总结发言,陈云作《关于改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和关于农业增产问题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的报告》。毛泽东在会议结束前作了题为《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讲话。会议基本通过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以及关于工业、商业、财政的管理体制和关于劳动工资、劳保福利问题的几项规定草案。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五个问题:一是关于整风和反右派斗争问题,肯定了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进行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很合适的形式;二是关于农业问题;三是关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四是关于劳动工资和劳保福利问题;五是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这次会议对1956年党中央所采取的反冒进的若干正确作法再次提出尖锐批评,这实际上是后来发动“大跃进”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八届四中全会 1958年5月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央委员会向八大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修正稿)》和《八大二次会议关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大会的决议(草案修正稿)》等文件。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58年5月5~23日在北京举行。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委员会作《工作报告》,邓小平作《关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莫斯科会议的报告》,谭震林作《关于农业发展纲要(第二次修正草案)的说明》。会议通过了上述报告。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一是对我国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分析,正式改变了“八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内主要矛盾问题的正确提法;二是根据毛泽东的倡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及其基本点;三是提出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改进管理体制和改进国家工作的任务。大会增选了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八届五中全会 1958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增选林彪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政治局常务委员;增选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增选李富春、李先念为书记处书记;递补杨献珍、王恩茂为中央委员。全会决定出版《红旗》杂志,每半月一期,由陈伯达任总编辑。

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 1958年11月28日~12月10日在湖北武昌举行。邓小平作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说明》,李富春作了《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说明》。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关于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议》、《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和《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他不作下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候选人的建议的决定》。会议期间(12月1日),毛泽东写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的著名短文;12月6日,毛泽东还同有关同志谈了宣传工作问题。他提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要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实事求是,反对虚夸作风。

中国共产党八届七中全会 1959年4月2~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听取了薄一波作的《关于第一季度工业生产情况和第二季度的安排的报告》,李先念作的《关于财贸工作的情况和意见的报告》,邓小平作的《关于经济工作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配备的说明》,李富春作的《关于准备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的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说明》。全会通过了《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关于人民公社的18个问题》的会议纪要和《关于国家机构和人事配备的方案》。会议重点讨论了:(1)人民公社问题,重申计算劳动报酬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2)1959年国民经济草案;(3)毛泽东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方法问题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8月16日在江西庐山举行。7月2~15日,会议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着重讨论毛泽东提出的19个问题,包括形势、任务、体制、宣传、综合平衡、群众路线、协作区关系、公共食堂、农村初级市场、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等问题。毛泽东在会议开始时讲话,指出大跃进的主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搞综合平衡,过去安排国民经济的次序是重、轻、农,没有执行《论十大关系》确定的序列。应当反过来,以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重工业要为轻工业和农业服务。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使用“农、轻、重”的概念,是对《论十大关系》的重要发展。7月14日,彭德怀针对当时客观存在的问题,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陈述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认为彭德怀的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因而在会议后期开展了对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的斗争。8月1日,中央常委会上,算了彭德怀的历史旧帐。8月2日~16日召集了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关于撤销黄克诚同志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决定》、《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公报。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 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了八届九中全会。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李富春作的《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听取和讨论了邓小平作的《关于1960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报告》。通过《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纪要》。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一方针,编制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全会号召全国集中力量加强农业战线,贯彻执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全会还批准成立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中央局,代表中央分别加强对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领导。其中,陶铸担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担任东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担任西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担任华北局第一书记、柯庆施担任华东局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 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八届十中全会是在毛泽东同志主持下进行的。八届十中全会讨论了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并且通过了决定;讨论了关于商业工作的问题,并且通过了决定。全会还通过了关于有计划地交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全会还决定加强党的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并且增选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成员。全会增选陆定

一、康生、罗瑞卿三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同时决定撤消黄克诚、谭政两同志的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 1966年8月1~12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邓小平、周恩来、刘少奇先后讲了话。刘少奇的讲话列举了自十中全会以来的在国际、国内方面的一些工作,对派工作组承担了责任。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8月7日,会议转为集中揭发批判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子恢、薄一波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8月8日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2日,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任主席,林彪任副主席,选举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政治局常委;补选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员,李雪峰、谢富治、宋任穷为政治局候补委员;补选谢富治、刘宁一为书记处书记;候补中央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有杨得志、韦国清、罗贵波、张经武、谢觉哉、叶飞;撤销彭真、罗瑞卿、陆定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杨尚昆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职务。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 1968年10月13~31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讲了话。会议批准江青、康生、谢富治等人用伪证写成的《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决定把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九大代表产生的决定》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的决定》。会议还通过了候补中央委员递补中央委员的人员名单:黄永胜、许世友、陈锡联、张达志、韩先楚、潘复生、刘建勋、刘子厚、吴德、李大章。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69年4月1~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毛泽东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大会还选举了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九届一中全会 1969年4月28日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1970年8月23日~9月6日在江西庐山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周恩来宣布全会的议程,重点讨论修改宪法、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和加强战略问题。林彪首先发言,大赞毛泽东是天才,随后的讨论却坚决要求设立国家主席。8月25日毛泽东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全会立即休会,收回华北组第二号简报。会上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

1973年8月24~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毛泽东主持大会。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上述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十届一中全会 1973年8月3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十届二中全会 1975年1月8~10日在北京举行。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会议讨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决定将《宪法修改草案》及其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成员的候选人名单提请全国人大讨论。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李德生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 1977年7月16~2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通过《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还通过了关于提前召开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定。

第五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党的一大人员风雨历程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他们是: 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 武汉小组:董必武、陈潭秋; 长沙小组: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小组: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小组:陈公博(后因故未参加嘉兴会议); 旅日小组:周佛海; 陈独秀个人代表: 包惠僧

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历经几十年大浪淘沙,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后,上述13人,5人在革命胜利前牺牲,两人加入国民党,后成为汉奸,三人信仰摇摆,3人信仰坚定,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李达:(1890.10-1966.8)

李达

1890年10月生,湖南永州人。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8月至1925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员。1921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请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主编自修大学机关刊物《新时代》。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险恶环境中,他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阵地,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37年5月在上海出版《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誉为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号召党的高级干部学习此书。建国后,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和中国哲学学会会长,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毛泽东曾当面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

2、李汉俊(1890~1927)

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湖北潜江人。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回国后主要从事著述和翻译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与陈独秀、李达等共同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界》周刊。12月即代理上海党支书记,并主编《新青年》。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因与陈独秀、张国焘意见不一,回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曾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教育主任。1923年参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领导工作。是中共第二、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后脱离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湖北党部青年部长。1926年春赴上海任教。1927年底被军阀胡宗铎逮捕,同年12月17日在汉口遇害,年仅37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1] 历史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一位与李大钊齐名,却不愿在党中央担任领导职务,同样被国民党暗中杀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就是李汉俊。二李以高超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功臣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上,李大钊和李汉俊是公认的二大功臣,以前许多文章只提到了李大钊,这一点有点不公正。应当说,北方受李大钊影响,南方受李汉俊的影响,特别是一大代表中,十三人中就有五个湖北佬(董必武、陈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说明李汉俊功不可没。

李汉俊协同陈独秀创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实际上是后来的共产党支部,由于陈独秀的事务多,后来又出任广东省教育厅长,上海的党支部工作一直由李汉俊负责。在中共中央没成立之前,上海党支部在指导和组建中国共产党时起了决定性作用。各地的代表来上海开会,是李汉俊一 一暗中通知。又一一从《星期评论》刊物中拿出费用,寄给代表做路费。

李汉俊在组建了上海支部后,对湖北、湖南和山东的共产党支部组建也起了很大作用。首先是湖北,董必武1917年春和张国恩从鄂西去上海认识了李汉俊,李汉俊介绍了许多马列的书让董必武学习。后来董老回忆说:“李汉俊是我的马列主义学说的老师。”可见对李汉俊的评价多么高。

李汉俊不只是传播马列主义,而是让董必武回湖北后,组建湖北党组织,还专程回湖北。与董必武一起组建了湖北的第一个党支部。又通过对董必武与湖南的关系,支持毛泽东等人组建长沙党组织。山东的王尽美,也是通过李汉俊文章的学习,在李汉俊支持下创建了济南党支部。李汉俊一生中介绍了许多人加入共产党,特别是介绍了沈雁冰入党。这位新文学的巨人,与李汉俊建立了革命友谊。1981年3月14日,沈雁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吐露出心声,他是李汉俊介绍入党的,应当是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因战争原因与党失去了联系,盼望死后仍承认他是党员之一。这年的8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他的党籍的决定,明确指出:“1921年沈雁冰在上海先后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这一正确结论,也是对李汉俊革命功劳的肯定。

3、董必武(1886-1975)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者。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

董必武

1903年考取秀才。

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

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

1918年回国,参加护法运动。

1919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

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

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1]

4、陈潭秋(1896-1943)、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回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5、何叔衡(1876-1935)

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次年秋赴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左”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途经福建上杭县时,为敌人追捕,英勇牺牲。

6、王尽美(1898-1925)

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山东省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党的创建和早期革命活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1925年11月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王尽美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进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4月,他去青岛与邓恩铭等一起领导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迫使日本资本家签订了9项复工条件。同年6月,因肺病复发,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回到家乡养病,后到青岛治疗。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终年27岁

7、邓恩铭(1901-1931)

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1901年生,水族。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积极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1920年11月,他与王尽美等组织励新学会,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抨击社会现状。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区支部,任支部委员。1928年12月,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反动派残酷地将他杀害。

8、张国焘(1897-1979)

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市(旧时称县)上栗县金山乡山明村。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

五四运动时,张国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之一。中共一大上,作为北京地区马克思主义小组的代表,他是大会的主持人。会上他和陈独秀、李达共同被选为中央局领导成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主管宣传,陈独秀任总书记。后来3次去莫斯科,受到列宁接见过。大革命失败后,张国焘先后在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工作,担任最高领导职务。长征途中,他宣布另立“中央”,与中央分庭抗礼。长征结束后,中央在陕北开始清理张国焘的路线错误,张国焘为此惴惴不安,情绪低落。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4月18日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持“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从事反共特务活动。1941年起任国民参政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1948年6月在上海创办《创进》周刊,继续进行反共宣传。同年11月去台湾。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因病去世。

9、刘仁静(1902-1987)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字养初,又名亦宇、敬云。湖北应城人。

风雨人生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刘仁静曾是党的“一大”代表,在“一大”的13位代表中,刘仁静是最年轻的一个,当时年仅19岁。这位来自湖北应城的热血男儿,怀着满腔的激情和美好向往,投身滚滚的革命洪流。然而,在这滚滚的洪流中,他人生的航船一度偏离了航向。在他一波三折的人生道路上,充满风风雨雨、艰辛和曲折。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和邓中夏创办并主编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同年9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继又出席了少共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1923年在上海任团中央书记,主编《政治生活》。1926年去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参加托洛茨基派的活动。1929年8月回国后组织托派“十月社”。1929年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曾任三青团宣传处科员,国民党第十战区战干四团教官等。1935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出狱。1948年发表反共文章《评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5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1年在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译工作,翻译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等著作,署名刘若水。195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讲授政治经济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捕,1966~1978年被关押。1986年底,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国务院参事。

10、陈公博(1892.10.19一1946.6.3)

陈公博是一个富于多变的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合流,是蒋的座上客。最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原籍广东乳源,寄籍南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0年毕业后回广州和谭平同创办《群报》,任总编辑。1921年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因投靠军阀陈炯明而被开除党籍。同年2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1925年回国任广东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加入国民党。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广东省农工厅厅长、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长等职。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务局长,1927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并任工人部部长。1927年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后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因对蒋介石独揽大权不满,1928年底在上海与汪精卫、顾孟余等到人组织“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主编《革命评论》。1931年蒋汪合流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和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部长、军委会第五部部长、11省党部主任委员等职。1938年随汪精卫叛国投敌。1939年,在香港写成《苦笑录》一书。在汪伪政府

陈公博

历任立法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训练部部长、上海市市长兼上海市保安司令、清乡委员会委员长。1944年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陈公博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最初陈还望能得到重庆接受,但最终逃亡日本,试图在当地隐姓埋名。中国政府发出对陈公博的通缉令,并在南京受降后即向日本提出引渡要求。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连自己本国的战犯都无法保护,更别提保护陈公博了。只能将其交出。陈被押回中国,交由军统看管。1946年4月在苏州狮子口的江苏高等法院受审。4月12日,以通谋敌国罪成立,处以死刑。被移往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等待执行死刑,6月3日陈公博被五花大绑,游街示众,下午时被执行枪决,终年55岁,尸体葬于上海市公墓。

11、周佛海(1897-1948)

湖南沅陵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后沦为汉奸。湖南沅陵人,曾国藩的私淑弟子,早年留学日本。是旅日代表。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居然叛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任蒋介石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司令。后在舆论压力下被捕。

1945年9月30日,周佛海等被押送重庆。次年9月押到南京。

1946年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

1947年3月,蒋介石发布特令,以“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为由,将周佛海“减为无期徒刑”。

1948年2月28日因心脏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狱中。

12、包惠僧(1894-1979)包惠僧,男,1894年生,湖北黄冈人。包惠僧出生于小土地经营者家庭。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在武昌教书半年,后任《汉口新闻报》、《大汉报》、《公论日报》、《中西日报》等报记者。1919年于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同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武昌组织共产党临时支部,任支部书记。

包惠僧

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与陈公博代表广州区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一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1950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

12、毛泽东(1893.12.26-1976.9.9)(呵呵,不用多说了)

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1976年逝世于北京。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建党伟业》中出现的一些人物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3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8月当选为第二届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局委员长,中央局委员、组织部主任等职。后来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3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时年39岁

方豪(1894-1955)

浙江金华人。北京大学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及其后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的首任主席,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领袖之一。方豪在五四运动后即选定以教育为终生职业,到解放时为止,他连续担任了30年省立重点中学的校长,实现了自己的宿愿。解放以后,不是方豪不愿意继续担任校长,而是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一个跟着一个。如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等等,加上他解放前加入过国民党、三青团,担任了相关职务,当过国大代表,参议会议长等,有一连串“头衔”。所以每次政治运动,方豪都无法逃脱挨批、受整的厄运。所幸新中国教育部长马叙伦是方豪的老师,当年在北大教书时对方豪十分了解。经马叙伦的帮助,方豪被调到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才免遭厄运。学习结束以后,方豪被分配到杭州蕙兴中学教书,终止了他长达三十年的校长生涯。

王会悟(周迅扮演原型)(1898-1993)

1898年7月8日,王会悟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她的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王会悟6岁就开始接受父亲的文化启蒙教育。

1918年,王会悟到湖州湖郡女塾(现湖州二中)攻读英语。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编陈独秀等人写信,表示赞成提倡白话文,拥护《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1919年,她前往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途径。经上海学联介绍,被黄兴夫人徐宗汉安排到上海女界联合会做文秘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湖南人李达,1920年两人结为伉俪,婚礼在陈独秀家的客厅里举行。

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作为中国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大会期间,由于密探闯入,会议必须另

[1]选地点。王会悟立即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与会者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嘉兴南湖红船上,完成“一大”所有议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1922年底,李达应毛泽东之邀到湖南自修大学主持教务,王会悟随往,并在该校附属中学教英语。在大革命失败后,她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1933年至1937年,王会悟夫妇移居北京;1944年,抵达重庆。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王会悟参加了重庆妇女界欢迎毛泽东举行的大会,会后受到毛泽东的单独接见。

1946年春,王会悟自重庆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养病。1949年5月乌镇解放,王会悟北上与丈夫团聚,被安排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工作。

1993年10月20日18时25分,王会悟病逝于北京,享年96岁。

„„„

还有一些,有兴趣的欢迎补齐啊^_^

下载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随想

    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其随想 吴原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副教授 1945年10月1日至12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上清寺“特园”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四川、西康、云南......

    关于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五篇范文]

    关于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预 备 通 知2006年04月14日附件1中国科协七大学会代表团组成全国性学会按理、工、农、医、交叉学科分别组成11个代表团。一、......

    支部委员第一次召开

    支部委员第一次召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和区教育党工委的有关精神和部署,5月30日下午,中共上......

    忠诚于党

    忠诚于党 ——二谈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忠诚是军人最可贵的品格。忠诚于谁和如何实践这种忠诚,在不同的军队差异很大。胡主席把忠诚于党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

    忠诚于党

    胡锦涛主席关于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强化全军官兵......

    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报效国家 忠诚于党 献身使命 崇高荣誉 一、忠诚于党是传统忠诚的升华 忠诚于党是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要理解忠诚于党,必须弄清什么是忠诚。忠诚,即忠贞诚......

    忠诚于党

    《忠诚于党》读后感之演讲稿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首先,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讲台上,为大家发表一点我对当代革命军人忠诚于党的认识,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忠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报告。会后,据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