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

时间:2019-05-12 02:2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

第一篇: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对于各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解读,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呢?个人观点看来,我们当从以下几个观点来理解论断这一意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代表的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及前进方向,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是要立足我国实际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理论升华。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敢于突破前人和禁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并不断作出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事实证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科学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作出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又有力地指导了这一伟大实践的健康发展。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命题,并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预见,但并没有也不可能拿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但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且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不但创造性探索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规律,而且创造性地探索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实践是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随着发展着的实践而不断发展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酝酿、形成、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完善发展,愈来愈显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和时代魅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脱离,导致了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相脱离,导致了理论的停滞和僵化;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导致了理论的本本化、官僚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诫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

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不断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建设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义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对于更加自觉地坚持当代中国的正确发展道路,更加紧密地团结 13亿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共同奋斗,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理论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它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又不仅仅是经典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直接翻版,更不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演和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它将从理论上指导当代和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面旗帜,既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又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理论指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总结了过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将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到它的范畴之中,合理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总体概括的难题。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时代意义: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机遇与挑战、希望与风险并存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根据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宽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意识,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我们指清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从根本上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也解答了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当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为人类寻求社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从而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独特价值和世界价值的有机统一,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必将极大调动我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奋进,积极进取,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领导下,中国必定能够创造社会主义建设辉煌的新篇章。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只有理解了伟大旗帜的意涵,才能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形势政策课课程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面旗帜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一面能够指引中国向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伟大旗帜、光辉旗帜,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来指导现代化建设。

关键字: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而刚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引导我们的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要求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十八大大会上胡锦涛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2000多名代表、8200多万党员、13亿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历史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十八大报告向党内外、国内外简明鲜明的庄严宣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于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三者的关系

概要地说,道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理论回为什么的问题。“旗帜”是在“道路”和 “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概括,它包含着 “道路”和 “理论体系”,它的实际内容就是 “道路”和 “理论体系”。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道路、理论、旗帜,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体。作为实践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条道路;作为思想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种理论;作为引领航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一面旗帜。

四、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旗帜问题至关紧要

因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力量。早在1920年,毛泽东在给罗章龙的信中就曾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

指望,才知所趋赴”。

2、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对国际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实践是检验“主义”好不好的唯一标准,人民利益是判断“道路”对不对的根本准则。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始于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由于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以上,从2002年的12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万亿元,约为2.6万亿美元(人均超过2000美元),跃居世界第四位(预计2008年超过位居第三的德国);财政收入连年增加,由2002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0.28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9649亿元,比2002年增长1.56倍,跃居世界第三位;高技术产业的进出口额占全部商品的进出口额的比重已超过30%;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95岁,比2002年提高2岁。

数字是枯燥的,但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真切的。每一个与这个时代同步的中国人都能亲身体会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利益得到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4、鲜明的针对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五、总结

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是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因此,高举伟大旗帜最为紧要的事情,是牢牢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胡锦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 2007.06.26.[3]《社会主义研究》(武汉)2011年5期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200-300字

关键词:3-5个,以空格隔开。

正文:众所周知,习近平是继邓小平以后最具有转型色彩的中国领导人,他稳健的风格中散发出自信,吸引了全世界思想领袖的目光。总书记为我国做出卓越贡献,人们也亲切地称总书记为***。其中十八届一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更是作为指导思想。而中国的复兴离不开战略的支撑,大国的领袖更加善于战略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是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员干部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好贯彻好讲话精神,才能进一步坚定主心骨,保持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才能进一步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把握发展规律、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更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切实承担起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主要体现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的总依据,是我们把握发展大势、明确目标方向的总遵循,是我们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的总动力,是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强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总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学以致用,用新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增加自己的底气和正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

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理念、思想、目标和信心,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

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治国理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充分显示了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把握,显示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内涵十分丰富,论述十分精辟。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关键要领会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领,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系列性和全面性。一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永不动摇信仰,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四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列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五是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务实求效,不断把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

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自觉加强学习,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方法,推动学习常态化,确保学习贯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系统学习。要把学习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通过系统的学习,更加全面地理解讲话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更加准确地把握讲话中的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论断,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而对于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第四篇:形势政策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把远景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也有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六中全会擘画的文化改革发展蓝图,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对肩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历史性文献。

就长远目标而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发扬光大?六中全会提出“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从阶段性目标来看,我国的文化改革发展正处于这样的历史方位:一方面,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就此而言,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丰富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无论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构建文化产业大格局,无论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还是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队伍,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蓝图已经绘就,迎着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美好前景,最大程度地焕发投身文化建设的创造热情,最大程度地凝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殿堂中,书写中华文明的壮丽史诗。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有感

经过这一学期五节课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新的了解。

首先,五位老师的课堂非常生动,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听,而老师的思维更是睿智敏捷,素材也丰富多彩,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大学教师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陶醉。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坚持反腐倡廉 筑牢执政根基”是我最令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以前一直认为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上了大学才认识到就在我们身边。走后门、找关系已经存在于大学校园中,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作风不正、对法律纪律的漠视、以权谋私是这些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坚决查办腐败案件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绝不姑息,更不手软。提倡反腐倡廉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秉承这样的信念,做一个清正的人。不行贿,不受贿。把中国建设成自由民主文明富强的共产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又怎能止步于腐败问题呢?

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形势与政策也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着。而这些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必须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也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发展。大发展决定小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应该是必须去关注的。我们未来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社会的大环境,周围的各种变化都会影响着我们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为了更好的把握住自己,必须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学习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在我们才能更好的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形势与政策课,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张雨

88144220 环境设计2班

下载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意涵(形势与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2017[范文模版]

    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一) 1【单选题】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聚焦全面从严治党?(D) A、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 B、神话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 C、解决党内存......

    形势与政策

    一、科学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 科学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也是坚定反腐败信心的基础。形势判断不准确,不仅会影响人们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还会影响今后反腐败斗争......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反腐倡廉是富国强民的重要之举 读《“反腐:呈现四大趋势”》有感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 级: 12级机电创新班 指导老师: 完成时......

    形势与政策

    成绩 论文题目: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反腐形势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 院 系: 年 级: 姓 名: 学 号: 大学生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反腐形势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它损害......

    形势与政策

    一、 大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

    形势与政策

    践行伟大的“中国梦” ——《形势与政策》学习感悟 2015级环境工程 毕研栋 在本学期学习《形势与政策Ⅱ》课程中,我详细了解了专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分析,以及中国现阶段的发......

    形势与政策

    关于2012-2013学年《形势与政策》 考试安排的通知 各班级 现将2012-2013学年《形势与政策》考试安排如下: 一、命题范围 1.本学年发放的《形势与政策》、《学习参考资料》、......

    形势与政策

    中华女子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试卷 (论文类) 论文题目 共享经济 课程代码 1011010007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 学 号 150801019 姓 名 郑文雅 院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