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
浅论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 作者:王长伟
studa090420 李少霞编辑:
论文摘要: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指出,中小企业应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融资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信用;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企业融资能力与其资产规模、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因素成正相关,与企业风险成负相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弱等客观制约因素制约,融资困难。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CDP占到全国的60%,贡献了50%的税收,并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从政策环境、监管体系、服务机制、金融产品等不同层次,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07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的新问题。如果不对这些新问题加以及时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恶化,大量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对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信贷资金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企业融资渠道还应该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并购融资、票据贴现等…。但这些融资形式门槛高,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很少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而为达到融资目的,大量中小企业与社会审计机构串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加大,使银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这无疑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第二,融资信用不足。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信用风险偏高,银行不愿意放贷。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无法做大做强,就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银行发放的贷款少,获得的收益也就相应减少。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银企的互利关系,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环境的恶化。第三,商业信用缺失。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大量的商业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常常使用信用交易方式。但是实际上,信用交易的背后是大量的违约行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短期商业性融资。
中小企业信用的普遍缺失造成了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低下,恶劣的信用环境反过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1.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掀起联合重组浪潮,“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受到冲击。在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立足地方、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
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特色。但近两年来,一些省政府出于做大金融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对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联合重组,组建规模更大的省级地方银行。而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的急速放大,进一步诱发了银行做大项目、大客户的冲动,离中小企业越来越远。此类改革使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逐渐减少,中小企业融资不可避免因此受到影响。
2.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银行虽然实行抵押担保制度,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贷款手续繁杂,尤其是抵押手续,使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用于贷款抵押的难度较大,拥有较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3.国有银行改制,加强了风险意识,使得银行“惜贷”。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信贷体制对贷款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不足。“贷款终身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出现恐贷心理,丧失了开展贷款业务的动力。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1.资本市场不完善。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来,我国股市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在政策上限制了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中国的中小企业只有很少部分能越过这个门槛。
2.政府对民间金融的政策过于简单,行政干预过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曾经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进行了整顿,当时政府出台这些政策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对于稳定金融秩序十分重要。但是,多次反复整顿金融秩序也很容易给公众造成民间金融就是风险的错觉。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然而,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防止潜在的金融风险,对民间借贷加以严格限制,而无视它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虽然,2005年底人民银行开始为民间融资正名,并选定了4个省份的农村进行“只贷不存”的民间金融试点工作,但各方面还不完善。
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尚没有广泛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教育、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中小企业急需各种技术服务,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职工和管理层需要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而政府在诸如此类的方面却没有能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虽然部分省市已经构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远未成熟。
4.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未完善。作为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专门的信用法规尚未出台。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其次,虽然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仅仅规定了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有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要求的。
2.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作为中小企业,要相互信任、恪守信用、以诚为本。3.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机构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产生资金来源不足和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以改变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获得资金的现状。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1.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未来的社区银行中扩充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
2.完善信贷人员考核制度,适当下放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限。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应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突出对分支机构和授信人员的正向激励。并且银行应将小企业授信情况纳入对分支机构的考核范围。对小企业授信人员的考核,可采取薪酬与其业务、效益和授信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的方式。另外,适当下放贷款的审批权限,确需上收的,上级行要提高审批效率;银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金融管理能力、信贷资金占用和使用情况、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区别授信。
3.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银行应进一步放宽抵押品的范围。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可接受房产和商铺抵押,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仓单、提单质押,基金份额、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出口退税税单质押,资信良好企业供销合同质押,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还应完善抵押物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抵押成本和减少抵押手续。
(三)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1.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风险投资vc(venturecapi—ta1)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由于我国在政策环境、退出机制、企业制度、个人信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VC在投资总量上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政府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体制、金融秩序等外部环境。政府应该培育我国真正的风险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和出台优惠政策。尽快降低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门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融资。中小企业将持续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肯定不能满足融资的需要。中国民间资本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民间银行。国家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民间银行,然后加以推广。民间融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简便、快捷的民间融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渠道。
凡是民间融资发达地区,就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融资不发达地区,就一定是民营经济不发达地区。
3.政府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借鉴<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和《担保法》等法规,构建以互助性担保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助性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性担保联系起来,在和银行谈判时可以争取到较优惠的贷款条件;互助性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宜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地区和市级、省级、全国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应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从融资角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着手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条例》和<中小企业融资基金管理条例》等配套的法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必须制订专门的《信用法》,使治理我国的信用环境有法可依。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经济、金融在内的各项综合改革的进程,并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最终走出融资困境。
第二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浅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浅析
会计0803班魏奕飞0202080330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在国内,由于体制上、观念上的诸多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尤为突出,然而,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增强中小企业融资刻不容缓。但是,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表现,并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融资难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对策
前言
“十七大”以后,我国政府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中心、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不仅为中小企业决速发展提供了更优越的环境,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和谐稳定的增长注人了精神动力。我国中小企业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了全部工商企业登记注册数量的99%,而工业总产值和利税也分别占到了60%和50%,每年出口创汇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8%,并且消化吸收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从此意义上分析,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保持经济格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从总体上分析,中小企业在我国还是企业中的弱势力量,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少数中小企业抓住机遇,敢于挑战,超过了初创事情的艰难险阻,实现了突破的发展,跃升为大型企业。而多数中小企业还处于创业初期的成长阶段,有待于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壮大。与此同时,却有不少中小企业成立不久就没落了,也有一些中小企业虽然一时金榜题名,但并未摆脱昙花一现的残酷竞争;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夹缝中惨淡运行。所有这些问题巾,其根本性的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融资问题已经成为有前景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愈来愈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融资困难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
1.1 融资途径的匮乏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十分匮乏。初始时期,中小企业所需创业和发展资金基本上都是自给型的,不仅创业资金基本上是靠本人、亲属或者朋友出资,而且发展资金也大都靠企业自身积累,从而限制了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目前,从外部融资来看,银行贷款仍是我国中小企-1-
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而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非常困难。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6000万元。对绝大多数微小型企业来说,融资门槛太高。此外,中小企业要到海外直接上市融资,所需融资成本更大,根据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更是难以操作。
1.2 企业的“性价比”
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企业的“性价比”过高。我们这里所说的“性价比”是指:如果把中小企业自身对经济的贡献看作是某种商品的性能,而把获得贷款的能力看作是它的价格,那么我们用一般所说的商品的性价比,即O/P这个数学比率来衡量中小企业的话,中小企业便成为非常优质的“商品”。但银行“亲大远小’,倾向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达到AA级以上的企业很少,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往往集中力量抓大客户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放贷。在信贷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上,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审批权限是像严格的分级管理,审批环节过多,手续比较复杂,与中小企业本身特点不符。
1.3 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中小企业主要自筹资金和部分民间融资以及少量银行贷款维持企业正常运作。民间融资主要包括民间借贷、集资、互助会和农村合作基金会。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部分来自民间融资,年利息高达18%,如此高的成本使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再者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需求,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方法,这就使得企业的贷款成本大幅上升。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比其他国家严重,除了信息不对称外,显然有与国情密切相关的因素(资本市场、治理结构、融资效率等)存在。然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因。
2.1自身原因
(1)管理不规范
不少中小企业仍然是家族企业模式,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没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化的管理体制。许多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重要的管理岗位都有家族成员担任。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也影响了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而且这种管理模式还会降低企业的信用水平,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很多投资者和银行都不愿意向这种家族式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
(2)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披露的信息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要求,这也是造成它们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必然要求企业最大可能的披露其有关信
息与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然而,披露这些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将会给中小企业自身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很不情愿披露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同时,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恶意逃债、废债、赖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而且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报表不规范,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和审查成本。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金融机构为防止贷款风险增大,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尽量少贷。
2.2管理体制的原因
管理部门的职能是通过制定经济政策、法规,来规范、管理市场的行为,优化市场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管理部门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一大原因。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通过管理部门的引导都流向了大企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也大多贷给了大企业。近年来,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要求每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 等,但由于还未形成完整的金融政策体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各级和各界人士所普遍关注。在此,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从企业和金融机制两个层面来提出解决措施。
1.从企业层面来讲:
(1)作为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一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风险投资资金、增加合伙人或投资人、担保或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业企业最希望获得的融资途径排在第一位的是私人资本的投入;三要树立诚实信用的意识,尽力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期信任关系。要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产品有市场、拥有知名品牌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如心连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中型企业,效益好、品牌知名度高、资信状况良好、经营管理规范,成为银行追逐的优质客户。
(2)企业间加大整合和兼并的力度,发挥优势互补。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中小企业应该抛弃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把企业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优势互补、强弱互补、强强联合等方式,在解决融资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技术、市场、人才、信息、物流等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从金融层面来讲:
(1)作为银行,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支持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授信以及贷款审批制度。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引入买方贷款、融资租赁业务、定额透支等信贷模式。
(2)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银行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坚持“政策化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基本原则,形成一个以政府担保为主,其他担保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鼓励企业间实行会员制的联保,从而形成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4.总结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从产权角度、信息不对称来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虽然近几年也有学者从中小企业自身的属性来解释中小企业的内在因素,但是其研究往往缺乏较有力的理论支持。研究表明:由于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在发展中出于成本比较优势原则,应该适当多使用人力以达到充分利用资金。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科学治理结构的缺乏和投资决策的失误,往往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不能正确利用资源禀赋从而徒增企业成本,致使中小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而理性银行能对此进行正确的预期,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之,要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政府和每个国有银行必须抛弃传统落后的思想,转变观念构建起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构建完善的交易平台,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中小企业已成为勇敢的弄潮儿,我国政府应该给予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不论是在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还是社会各种服务体系,都应有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对中小企业自身来说,应扬长避短,吸引更多外部资金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
[2]华艳茹.中小企业融资难浅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80-83
[3]李绍光.中小企业融资难浅析[J].中国商界,2010(9):20-21
[4]陆圣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10(20): 34-35
[5]林耀祥.中小企业融资难破解浅析[J].福建轻纺,2010(8):38-40
[6]王绍文.从国际视野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0(9):85-89
[7]杨玉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6):173-174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
论文摘要: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指出,中小企业应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融资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要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信用;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融资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一般来说,企业融资能力与其资产规模、信用程度、企业未来成长的期望等因素成正相关,与企业风险成负相关。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较小、经营风险较大、抗冲击能力较弱等客观制约因素制约,融资困难。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CDP占到全国的60%,贡献了50%的税收,并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毫无疑问,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这一现实,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从政策环境、监管体系、服务机制、金融产品等不同层次,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07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的新问题。如果不对这些新问题加以及时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恶化,大量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对经济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冲击。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商业性贷款。信贷资金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的一部分,企业融资渠道还应该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并购融资、票据贴现等„。但这些融资形式门槛高,在我国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2.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信用缺失。财务信用缺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信用缺失的一个突出点。我国多数中小企业所有权归属于个人,很少具备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而为达到融资目的,大量中小企业与社会审计机构串通,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加大,使银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信状况进行考察。这无疑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第二,融资信用不足。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信用风险偏高,银行不愿意放贷。企业得不到银行的贷款,无法做大做强,就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另一方面,银行发放的贷款少,获得的收益也就相应减少。这样就严重地损害了银企的互利关系,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环境的恶化。第三,商业信用缺失。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大量的商业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常常使用信用交易方式。但是实际上,信用交易的背后是大量的违约行为。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短期商业性融资。
中小企业信用的普遍缺失造成了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低下,恶劣的信用环境反过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
(二)银行方面的原因
1.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掀起联合重组浪潮,“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受到冲击。在我国的银行金融机构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立足地方、坚持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形成特色。但近两年来,一些省政府出于做大金融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对省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联合重组,组建规模更大的省级地方银行。而资产规模和资本规模的急速放大,进一步诱发了银行做大项目、大客户的冲动,离中小企业越来越远。此类改革使得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逐渐减少,中小企业融资不可避免因此受到影响。
2.抵押条件过于苛刻,贷款程序复杂,贷款成本高。银行虽然实行抵押担保制度,但落实起来却很困难,贷款手续繁杂,尤其是抵押手续,使很多中小企业贷不到款或不愿贷款。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用于贷款抵押的难度较大,拥有较大规模厂房和先进设备的个体、私营企业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评估登记部门分散、手续繁琐、收费高昂。企业资产评估登记要涉及土地、房产、机动车、工商行政及税务等众多管理部门,而且各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如果再加上正常贷款利息,所需费用几乎与民间借贷利率相近,普通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3.国有银行改制,加强了风险意识,使得银行“惜贷”。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信贷体制对贷款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很重,而激励机制不足。“贷款终身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出现恐贷心理,丧失了开展贷款业务的动力。
(三)政府方面的原因
1.资本市场不完善。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来,我国股市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国家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在政策上限制了企业股权融资的门槛。中国的中小企业只有很少部分能越过这个门槛。
2.政府对民间金融的政策过于简单,行政干预过多。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曾经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和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进行了整顿,当时政府出台这些政策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对于稳定金融秩序十分重要。但是,多次反复整顿金融秩序也很容易给公众造成民间金融就是风险的错觉。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有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然而,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防止潜在的金融风险,对民间借贷加以严格限制,而无视它给中小企业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虽然,2005年底人民银行开始为民间融资正名,并选定了4个省份的农村进行“只贷不存”的民间金融试点工作,但各方面还不完善。
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尚没有广泛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息咨询机构,提供咨询、教育、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中小企业急需各种技术服务,以便能更好地进行产品创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职工和管理层需要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企业人才素质,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而政府在诸如此类的方面却没有能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虽然部分省市已经构建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但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远未成熟。
4.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未完善。作为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还不完善。首先,专门的信用法规尚未出台。与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信用活动的法规,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其次,虽然2003年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法对于融资问题仅仅规定了20个条文,且都是概括性的规定,并且尚未出台有关的实施措施和办法。对于民间融资,该法也只有几个抽象性的条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缺乏与之相配套的金融、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强化自身素质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强化财务管理,杜绝造假现象。中小企业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资料应该数据准确、真实有效,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就必须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规范经营,自我约束,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也是中小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要求的。
2.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对于中小企业自身而言,在目前直接融资渠道还不畅通的情况下,要想通过间接融资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需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它拒绝欺诈,排斥投机取巧,鄙视一切不讲信誉的行为。作为中小企业,要相互信任、恪守信用、以诚为本。3.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机构来实现的,渠道单一。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不仅会产生资金来源不足和资金紧张的后果,而且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应积极发展资本市场,并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以改变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获得资金的现状。
(二)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1.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我国应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或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未来的社区银行中扩充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业务,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
2.完善信贷人员考核制度,适当下放基层行贷款审批权限。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应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突出对分支机构和授信人员的正向激励。并且银行应将小企业授信情况纳入对分支机构的考核范围。对小企业授信人员的考核,可采取薪酬与其业务、效益和授信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的方式。另外,适当下放贷款的审批权限,确需上收的,上级行要提高审批效率;银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和金融管理能力、信贷资金占用和使用情况、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区别授信。
3.放宽抵押贷款条件,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银行应进一步放宽抵押品的范围。根据《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行可接受房产和商铺抵押,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质押,仓单、提单质押,基金份额、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抵押,出口退税税单质押,资信良好企业供销合同质押,小企业业主或主要股东个人财产抵押、质押以及保证担保等。还应完善抵押物拍卖市场和中介机构,降低抵押成本和减少抵押手续。
(三)发挥政府扶持和引导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1.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环境。风险投资vc(venturecapi—ta1)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投资。由于我国在政策环境、退出机制、企业制度、个人信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VC在投资总量上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政府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经济体制、金融秩序等外部环境。政府应该培育我国真正的风险投资主体,为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和出台优惠政策。尽快降低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的门槛,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2.要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融资。中小企业将持续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肯定不能满足融资的需要。中国民间资本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民间银行。国家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民间银行,然后加以推广。民间融资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简便、快捷的民间融资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渠道。凡是民间融资发达地区,就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融资不发达地区,就一定是民营经济不发达地区。
3.政府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借鉴<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和《担保法》等法规,构建以互助性担保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互助性担保的优势来自于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临风险时,政策性担保机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助性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与担保申请人相互较为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互助性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助性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助性担保联系起来,在和银行谈判时可以争取到较优惠的贷款条件;互助性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宜构建以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地区和市级、省级、全国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政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应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从融资角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可着手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条例》和<中小企业融资基金管理条例》等配套的法规,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环境。必须制订专门的《信用法》,使治理我国的信用环境有法可依。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经济、金融在内的各项综合改革的进程,并通过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最终走出融资困境。
第四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善金融融资渠道和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小企业的现状,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银行;借贷;政策
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民营企业吸纳90%以上劳动者就业,成为就业主渠道之一。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中国经济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严重的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如何改变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完善金融融资渠道和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来看融资的定义。国内大部分人对融资的定义有两种 : 一是资金融通;二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融资主体角度,可将企业融资方式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其中,内源融资又包括:资本金,折旧资金,存留利润,发行股票;外源融资又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间接融资又包括:发行债券、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外商资金;直接融资包括:银行信贷资金、给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典当)、商业信用。另外,发行股票也是属于间接融资。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现状
(一)首先,内源融资方面,自有资金不足,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资金积累少。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人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2005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中小企业目前筹资的首选方式中,48.41%的企业选择利用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这表明,相比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外源性融资来说,内源融资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也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向关系人借贷。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100 多万元。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
地,内源融资的比例过低,只有企业融资总额的30%左右。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问题。
(二)在外源融资方面,间接融资基本集中于银行贷款,但中小型企业或得银行贷款金额有限。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不成熟,其间接融资过分集中于银行贷款。但目前我国银行方面未能真正起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过分的注重于敛财,强调风险,对还贷风险较高的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控制太严,我国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金额非常有限,从而陷入重重困难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我国银行信贷投入量相对较少,且在投向上偏向国有企业;
2、我国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在操作技术上存在许多漏洞;
3、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结构特点、金融机构在抵押物上的偏好及政府行为的不协调,使得抵押担保贷款不足、抵押担保难以落实;
4、为我国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不健全、势力弱、服务滞后;
5、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较大,并且缺乏信用观念。
(三)在外资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能问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 万元,并要求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连续赢利。因此,平均每户注册资本100多万元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争取到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指标。从债券融资看,目前我国企业的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差的中小城市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皆有,但对于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企业自身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由于经营者自身的问题,许多企业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化管理不规范。再加上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
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股票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有限
证券交易所建立的中小企业版实际上只能解决部分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等没有太大帮助的。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都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象搞科技型企业那样成为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
(三)国有银行惜贷严重
国有银行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定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企业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公司的治理建设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
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二)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最为关注和期盼的莫过于能够及时获得银行贷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无论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来源。国有商业银行应当承担起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
另外,还需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互助性担保制度。再者,还有几种融资路径,如发展融资租赁业,推行资产证券化,设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帮助等。
总之,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借鉴国外现有的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只有这样,我国中小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我国经济才能日益强大
[参考文献]
[1]杨令芝,周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2007(4)
[2]周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J].南方金融,2007(4).[3]黄东坡.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问题探讨.财务与金融,2008(4)
[4]顾丽文,廖乙.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分析.中国证劵业协会网站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摘要:×××××
关键词:利率;企业;融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它们不仅在创造财富、增加税收、繁荣城乡经济、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吸纳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等方面,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几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已占全国的60%和40%,而在出口方面,中小企业也已达到全国出口总额的60%。这足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纵观中小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中小企业在积累发展资金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存在着更多的困难,融资壁垒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在我国进行的调查,有41%的中小企业认为融资困难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小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 23%,中型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22.13%,而大型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为12%。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是其融资最主要的方式。面对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瓶颈,我国在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缓解融资难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采取内部融资方式,由创办人自筹资金,外部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仅依靠内部融资是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而在外部融资中,以银行贷款为主,但银行出于防范风险的目的,通常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单一的资金获取方式,极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据中国银行统计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于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总融资的1.3%。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制发育不完善,证劵市场准入条件过高,创业投资体制以及公司债券市场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另外,现在我国极为缺少切实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也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趋于狭窄。
2、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在借款时,不仅无法享受优惠利率,而且还要支付比大型企业借款高的多的浮动利率。商业银行从自身控制经营风险的角度,一般都会要求中小企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进行融资。中小企业还要支付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这些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分散、孤立、寿命短、行为不确定的现象,而且多以家族企业管理为主,固定资产少,抵押品不足,流动资产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物质形态变化,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因此,更加需要第三方提供银行申请贷款信用担保。但我国信用担保体系才开始建立,能提供担保的金融机构较少,且担保基金不足等问题都表明我国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体系作用有限,运作机制不健全。目前各类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有几百家,但分布分散且很不平衡。而且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自负盈亏的担保机构为了减少风险,只能提高担保条件并严把担保业务办理关。这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1、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管理水平低,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技术水平比较低,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企业资金使用率不高。中小企业经营透明度低,许多中小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达不到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条件和要求。中小企业还存在另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愿公开太多的内部信息,并且存在做假账的问题。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等较难取得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的认可,这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银行等信贷金融机构便紧缩面向中小企业的贷款,使中小企业难以筹集到资金。
(2)中小企业信用较低,抵押品或担保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利润回报率也比较低,从而使得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差,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容易受到削弱,中小企业出现倒闭的几率较高。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一般较小,很难向银行提供其所要求的抵押物或担保机构要求的担保物。这是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社会信用体系的缺乏,致使银行和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一方面,银行找不到一个标准来评价企业信用情况,不敢贸然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因为缺乏社会信用体系支持,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的信用情况,使自己在向银行贷款中处于不利地位。
2、金融体系的原因
(1)我国金融体系业务效率低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还是以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业务的多数份额。从所有制结构看,尽管我国银行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独资、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但根据2009年4月份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52%以上为国有银行。这样的所有制形式实质是国家对银行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连带责任,导致银行业内发展动力不足、缺乏竞争,金融业务产品供给不足,金融服务效率较低,从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业务。
(2)我国金融机构的融资程序和融资条件阻碍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金融机构针对资金使用的原则是“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在实际操作中的金融机构以有效担保作为向客户提供贷款的前提条件,但是中小企业却因为自身资本的限制无法提供足额担保。此外,中小企业融资量少,频率高,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简捷迅速的融资服务。然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其自身融资安全度,推行严格完整的融资程序和融资企业资格条件,这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融资业务简捷迅速的要求,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
(3)我国金融机构高息贷款增加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从银行的贷款业务来看,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把经营战略定位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导致贷款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银行一般会根据市场情况,采取动态方式来制定,即使某一时期制定上浮或下降一定比例的标准,具体执行起来,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定。尤其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信贷资产质量,近年来普遍实行了授权授信制度,客观上使贷款条件更加严格,环节更加复杂,增加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
由于中国大中型银行的体制改革滞后,小型银行的数量太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远未根本解决。目前,国家成立的一些政策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费比较高,小额贷款公司利息更高。
三、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定价——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述评
(一)成本加成模式
该模式的公式为:预定利差水平=[目标利差收益/贷款总额—(贷款收入—借入资金成本)/贷款总额]*100%。该模式在计算贷款的最低利率时,全面考虑资金成本、贷款管理成本、风险补偿水平和目标收益率。银行以最低利率为底线,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相对于客户的谈判地位确定贷款利率,以保证每一笔贷款都能获取目标收益。
(二)基准利率加点模式
该模式公式为:贷款利率=优惠利率(或基准利率)*[1+系数(即风险加点)]。该模式是国际银行业广泛采用的贷款定价方式。主要是把对资信最好的客户发放的短期营运资金贷款的最低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每笔贷款根据其违约风险和期限风险的大小,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或乘以一个系数来确定。
(三)客户盈利分析模式
该模式公式为:贷款额*利率*期限*(1—营业税及附加税率)+其他服务收入 *(1—营业税及附加税率)=为该客户提供服务发生的总成本+银行的目标利润。该模式强调银行确定贷款利率时,以客户为中心,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试图从银企全部关系往来中寻找最优,得出具有竞争力的利率水平。
上述三种模式各有优劣:成本加成模式可以保证银行每笔贷款有利可图,但这种内向型的定价模式可能影响贷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力;基准利率加点模式表现出更强的市场导向,但作为“外向型” 的贷款定价模型,它由于对资金成本重视不够,有时可能导致占有市场而失去利润;成本收益分析模式较为全面,使银行在贷款得到合理回报的同时,又保有银行贷款对高质量客户的吸引力,但该模型更适用于银行大客户,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适用性一般。在实践中,银行必须根据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和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身的定价模式。
四、对策及建议
1、重视企业内部管理,实现内部资金良性循环,提高信用水平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其自身素质。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得企业内部资金充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改变其保守落后的管理观念,满足现代经营管理的需要。其次,需要制定适合中小企业的正确的经营战略,积极创新培育名牌特色产品,突破自身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的局限性。
强化信用观念,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企业必须强化信用意识,保全银行债权,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要注重健全规范财务制度,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增强信誉,创造良好的贷款条件,以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及时、完整、准确提供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
加强银行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企业规模、存续时间以及企业拥有可抵押资产等信息反馈给银行,降低银行获取信息的成本,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
商业银行也应充分重视与中小企业的合作项目,不断完善现行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
2、强化政府部门的支持保障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资金筹措能力低,在市场竞争中一般处于劣势地位。政府应当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确保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缓解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辅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财政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实施力度,积极设立落实中小企业贷款奖励
专项基金,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和创造更多的渠道与选择。
3、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具有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有利于解决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使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应做好以下工作:
(1)调整中小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管理模式。
(2)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力度,控制市场风险。
(3)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的弹性利率调整机制。
(4)建立科学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根据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风险保障能力、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等,综合评出其信用等级,作为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4、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趋势,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决策权力,在合理判断中小企业类型和实际调研其贷款用途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贷款定价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贷款资金的应用,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5、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较少,而国外直接融资方式要成熟很多,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1)制定多套标准大力发展二板、三板市场,加快创业板市场发展,对不同的企业设定不同标准。(2)降低债券市场在企业规模、发行额度等方面的标准,为中小企业发展风险提供担保,鼓励经营情况良好、偿债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 冯玮.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李臣.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3] 管海艳,陈天宇,李明.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1.[4] 邱红星,陈杰,吴狄.基层银行小企业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5] 孙瑛,殷克东,高祥辉.利率市场化趋势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多元决策分析[J].经济理论研究.[6] 江苏银监局.融资寒流袭击小企业[J].中国改革,2008.[7] 马方方.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信贷配给现象及对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8] 罗亮森,刘海东,李东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J].调查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