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中国银行的历程,以为来者鉴 (转载)
[综合经验] 我的中国银行的历程,以为来者鉴(转载)
银行, 中国银行
我的中国银行的历程,以为来者鉴
入行之前:
对于中国银行,许多人会感到陌生。(我曾经遇到一个人,他说他在中行,随后顺口溜似的说了一句:中行中行,中国人民银行,差点没让我笑晕死过去。)正如2002年夏天毕业的我,起初只是认为,中国银行似乎是国家的某个只能部门一样,也许是我把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混淆了。但正是在这种误打误撞之中,我居然进入了中国银行,至今想起,真是不可思议。也许是我面试时比较诚实吧,因为他们要我谈谈我对中行历史的的了解的时候,我说“不知道”,他们也就要我了。接着是体检,当时人事教育处的干部科科长好像说让我们先付一百块体检费,等入行后再报销,只到我推出中国银行,似乎仍然没有给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我不计较了啦。
培训期间:
体检合格后,基本进入了中行。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报到,等了好久没有消息,最后还是自己去问,得知8月初的时候正式去报到,想到就要工作了,不由得一阵紧张和兴奋。8月初报到完以后,就被一辆车带到江宁,这里有中国银行的江苏省培训中心,进行21天的培训。培训的日子有点象是大学生上课,每天安排得很满,内容涉及到银行公司、零售、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就好像满汉全席一样,全。可惜当时是从学生向工作岗位过渡,对许多内容也只是理论上的理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长进。当时对汪国强的印象比较深,他是培训中心的主任,在上课的时候不时来两句蹩脚的英文,据说,他和原中国银行的总行行长,现在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是室友,可惜一个已经是部级干部,一个还是处级干部,从那一刻我就在想,20年以后,我会在什么地方呢,会不会也是一样的没落。培训的日子里,吃得很爽,一天10元,可以吃到三顿自助餐,当然,睡觉是免费的,全世界排名11位的中行还不至于和各位即将成为正式员工的大学生们要一点住宿费,最令我惬意的是我和南大金融的另外一位朋友,每天晚上回去吃瓜子喝可乐,看电视,继续着我们大学般的生活。培训最后一天,中行人事处来人和我们签合同,注意,这时是最后一道关口,如果你不准备入行的话,还有机会不签合同,不然,你就彻底算是卖给中行了。
工作初始:
8月底,填鸭式的培训结束了,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了。大概是隔了两三天吧,我们去各个分支行去报到,这里需要阐明的是,中行在南京没有市行,因此,除了少部分人进入江苏省分行,其余的都会被分到支行,一个支行的概念是什么呢,大概能管辖20个网点左右吧,这是就现在情况而言的,不过当时可没有这么多,大概10个网点。省行和支行之间原来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同样的工作,会相差20000元左右,所以,当我们在支行的时候,不停地听到支行员工抱怨,省行拿得太多了,现在换了省行的行长,据说待遇要变小了,不知道是不时真的。
由于家庭住址的原因,我当时被分在一个比较“差”的支行,开始我的中行职业生涯。现在想想,无所谓差不差,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原因后面再说。支行虽小,可是五脏俱全。最后我的去处是一个小网点,破破烂烂,只有一个房间,也就是营业厅啦,后面有一个休息室和一个厕所,里面经常有老鼠跑来跑去,乖乖,令我惊奇的是:老鼠居然还喜欢吃肥皂,新买的肥皂,第二天就不能用了,上面会多出几个老鼠印了,所以,怕老鼠的MM,进入中行之前可要想好了。
到了网点的第一天,没什么事情做,大学生进入了新的单位,总要留给同事们好的印象啊,只好一大早来去扫地和擦门,看着人来人往,心里面不免一阵酸楚,南大的本科生,居然在这样的破落的地方擦门,真不是个滋味。好在同事们都很热情,而且对我都很好,硬件不行,软件到是挺好的。当时我是实习生,做的是柜面,也就是点钱啊,挂失啊,什么的,刚学习的时候真是头昏脑胀,许多东西要记,因为柜员的任何一笔业务都是要通过代码输入的,代码的数量太多了,有的操作是比较麻烦的,比如挂失什么的,有很多程序,我当时真的是忙不过来了,再加上业务量太大,一天一般一个柜台要有100笔以上的业务。每天晚上轧账的时候,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惊险的一跳,如果钱账对了,一天可以算是轻松结束了,如果不对就准备慢慢找错误吧,找死你为止,当然你肯定是找不出来的,这个时候,有经验的员工就会过来帮助你找错误,直到你一身冷汗出来,差不多也就OK了。但这样的生活绝对能培养你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你一分都不能有差错,虽然是低级的工作,却对一个人的终身素质是有好处的。在前30天里面,我能对的也就是5次左右吧,唉,不提了,高等数学能考满分的我,在数钱上居然是漏洞百出,可见大学生知识丰富,素质不一定高啊,自嘲一下吧.由于我是大学生嘛,所以一个网点呆的时间也不长,大概一个月吧,后来就到其他网点了,网点靠在市中心,可是去了一看,就更失望了,原来的门面还有四五米,现在的门面变成一米了,真受不了,连厕所也没有,好像是外挂的。里面的老鼠不要说了,看来中行挺有老鼠缘的,要不怎么什么地方都有老鼠呢。这个地方我倒是很喜欢,因为业务很少,一天也就只有40笔业务吧,而且考虑到人员还比较多,当时领导就要我们上两天休息两天,日子很舒服,可是学到的东西也就有限了啊,日子久了,就觉得不爽了。恰好这个时候支行的业务发展部招人,我就去竞聘了,谁知道一发便不可收拾,后来一直呆在业务发展部了。我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相比较入行两年了还在柜台上混的大学生同事们,当然是幸运多了。所以说任何一件事情无所谓好与不好,关键看你怎么去利用他好的一方面。就这样在这个网点混了3个月,顺便还带了几个中专生徒弟,到新年的时候,我就算是业务发展部的人了。期间还学会了比学校里面更厉害的一招:在椅子上做着睡觉,以前在学校都是怕着睡觉,睡醒以后,满桌的雾气,有时还有点口水什么的。因为忙着考研,所以比较辛苦啦,经常在中午没人的时候想睡觉,监控下面不能睡觉,怎么办?穷则思变,坐着睡,想不到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现在想想,还是很自豪的一门技术。
小露锋芒:
新年一过,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发展部报到,结果行长让我去另外一个网点去帮忙,唉,没办法啊,只好去作救火队员。有浪费了我一个半月的青春,每天坐的事情就是说一句话:请在支票的后面背书。还有就是来回运送支票给我的同事。大材小用啊。最让我欣慰的是,认识了一些PPMM哦,虽然,都有男友了,我也有女友。但看着总还有一点视觉上的愉悦嘛,还算是比较愉快。
好了,经过了半年的煎熬,终于来到了业务发展部。中行业务发展部主要负责支行范围内的公司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由原来的信贷科转变而来,我们的职位说得好听一点叫:客
户经理,不好听一点叫信贷员。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支行内最重要的部门,许多人挤破头都进不来啊,我学历高就冲进来了。当时和我一起进入发展部的还有一男一女。男的嘛,没过几个月就去了丹麦,女的嘛,一直干消费信贷,现在到了省分行的公司业务处。我进取以后,负责公司业务。也就是贷款啊,开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信用证、保函之类中间业务的支行内部的工作,当然不是由我们来开,由我们介绍给省行开,我们负责之前的一些风险把关。虽然没有亲自开过,但学的东西还真的不少,这是我最值得庆幸的地方,如果不是在这儿,我也不会对中行的业务如此的了解。后来发展部去丹麦的朋友留学辞职了,消费信贷没有人做了,我也就兼着作一些,所以业务也掌握得比较全面。至此,和我一起进入该支行的六个人里面已经走了三个了。有一次,我去江宁培训中旬接受培训,是关于网上银行的。回来以后,就得知支行要分家的消息了,人心不稳啊。分了三个月的家,我就去了下属的另外一个支行,继续我的业务发展。此间最让我痛苦的事是4月中旬,和我交往两年的女友和我分手了,原来我不是很喜欢她,以为只是把她当做前任女友的替代,可是在分手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我真的是爱上了她,可惜她不给我任何机会了,她也许是对的吧,我这种人活该得到这样的结果,谁让我平时不珍惜呢。
转正考试:
没过多久,我们就转正考试了,转正考试分为笔试和计算器。笔试有三种试卷可以选择,一个是信贷,一个是储蓄,还有一个是会计,我当然选的是信贷,不过当时有信贷的试卷泄漏了出来,其实也不是泄漏啦,也就是去年考试的卷子,一模一样的卷子,所以,最后就很轻松通过了,成为正式员工,不过当年好像没有什么人没有通过,通过率应该是100%吧,听说会计试卷很难,只是通过率都很高。计算器考试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在厕所里面找到了“翻打”被撕去的一页,反推回去,就得到了最后的答案,最后,许多同事都抄了一下就OK了。
迎接新同志:
等到八月一过,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们又进来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巧得很,分到我这个支行的居然有两个南京大学的校友,一个是我的师弟,一个系的。还有一个女孩,不但漂亮,而且很聪明。中行出美女啊。其实,他们都很聪明,也很用功,总之一句话,比我强多了啊。我是应届生
第二年:
我想,我的主要经历还是在于我入行的第一年,第二年也只是顺着第一年的趋势继续下来,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也许只是变得更加圆滑一点,也许是变得稍微成熟一点。当然,每天会认识不同的人,也会做着相同的事情,当然,最令我感到不愉快的是我们部门的领导,一个女孩,是上海某个学校毕业的,她做事挺认识,只是,不会管理,脾气暴躁,我们都受不了她的暴力,于是我发誓,无论如何2004年一定要离开,当然,离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薪水太低,学习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了。当然也有许多让我舍不得离开的因素,和同事们朝夕相处了2年,就要分开了,总归有点不舍,何况,还有这么多的朋友在中行,唉,为了前途,只好„„
当然,天如人愿,我终于有机会离开了中行。9月份,我就要去复旦大学去读研究生了。我的两个师弟师妹也得到了他们应该有的位置,他们都去了业务发展部门,其实他们的水平远
不止于此,但在国有企业,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能上的,有时候还需要领导对你的提拔吧,看个人的机遇吧,许多东西真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但愿南大校友们都能混得很好。正好验证那入校时的一句saying: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工作过以后才渐渐发现,南大其实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只要提起南大,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自豪,因为我们曾是南大这所百年名校的一员,因为我们都是很出色的南大人。
顺便带一句:最后,我违约了,付了10000元违约金,也许这就是我当年签合同不谨慎的代价吧,希望各个南大校友们在签约时都要考虑清楚,否则,你工作积蓄最终都要归还给单位了
第二篇:我的中国银行的历程000
我的中国银行的历程,以为来者鉴
入行之前:
对于中国银行,许多人会感到陌生。(我曾经遇到一个人,他说他在中行,随后顺口溜似的说了一句:中行中行,中国人民银行,差点没让我笑晕死过去。)正如2002年夏天毕业的我,起初只是认为,中国银行似乎是国家的某个只能部门一样,也许是我把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混淆了。但正是在这种误打误撞之中,我居然进入了中国银行,至今想起,真是不可思议。也许是我面试时比较诚实吧,因为他们要我谈谈我对中行历史的的了解的时候,我说“不知道”,他们也就要我了。接着是体检,当时人事教育处的干部科科长好像说让我们先付一百块体检费,等入行后再报销,只到我推出中国银行,似乎仍然没有给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也,我不计较了啦。
培训期间:
体检合格后,基本进入了中行。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报到,等了好久没有消息,最后还是自己去问,得知8月初的时候正式去报到,想到就要工作了,不由得一阵紧张和兴奋。8月初报到完以后,就被一辆车带到江宁,这里有中国银行的江苏省培训中心,进行21天的培训。培训的日子有点象是大学生上课,每天安排得很满,内容涉及到银行公司、零售、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就好像满汉全席一样,全。可惜当时是从学生向工作岗位过渡,对许多内容也只是理论上的理解,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长进。当时对汪国强的印象比较深,他是培训中心的主任,在上课的时候不时来两句蹩脚的英文,据说,他和原中国银行的总行行长,现在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是室友,可惜一个已经是部级干部,一个还是处级干部,从那一刻我就在想,20年以后,我会在什么地方呢,会不会也是一样的没落。培训的日子里,吃得很爽,一天10元,可以吃到三顿自助餐,当然,睡觉是免费的,全世界排名11位的中行还不至于和各位即将成为正式员工的大学生们要一点住宿费,最令我惬意的是我和南大金融的另外一位朋友,每天晚上回去吃瓜子喝可乐,看电视,继续着我们大学般的生活。培训最后一天,中行人事处来人和我们签合同,注意,这时是最后一道关口,如果你不准备入行的话,还有机会不签合同,不然,你就彻底算是卖给中行了。
工作初始:
8月底,填鸭式的培训结束了,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了。大概是隔了两三天吧,我们去各个分支行去报到,这里需要阐明的是,中行在南京没有市行,因此,除了少部分人进入江苏省分行,其余的都会被分到支行,一个支行的概念是什么呢,大概能管辖20个网点左右吧,这是就现在情况而言的,不过当时可没有这么多,大概10个网点。省行和支行之间原来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同样的工作,会相差20000元左右,所以,当我们在支行的时候,不停地听到支行员工抱怨,省行拿得太多了,现在换了省行的行长,据说待遇要变小了,不知道是不时真的。
由于家庭住址的原因,我当时被分在一个比较“差”的支行,开始我的中行职业生涯。现在想想,无所谓差不差,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原因后面再说。支行虽小,可是五脏俱全。最后我的去处是一个小网点,破破烂烂,只有一个房间,也就是营业厅啦,后面有一个休息
室和一个厕所,里面经常有老鼠跑来跑去,乖乖,令我惊奇的是:老鼠居然还喜欢吃肥皂,新买的肥皂,第二天就不能用了,上面会多出几个老鼠印了,所以,怕老鼠的MM,进入中行之前可要想好了。
到了网点的第一天,没什么事情做,大学生进入了新的单位,总要留给同事们好的印象啊,只好一大早来去扫地和擦门,看着人来人往,心里面不免一阵酸楚,南大的本科生,居然在这样的破落的地方擦门,真不是个滋味。好在同事们都很热情,而且对我都很好,硬件不行,软件到是挺好的。当时我是实习生,做的是柜面,也就是点钱啊,挂失啊,什么的,刚学习的时候真是头昏脑胀,许多东西要记,因为柜员的任何一笔业务都是要通过代码输入的,代码的数量太多了,有的操作是比较麻烦的,比如挂失什么的,有很多程序,我当时真的是忙不过来了,再加上业务量太大,一天一般一个柜台要有100笔以上的业务。每天晚上轧账的时候,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惊险的一跳,如果钱账对了,一天可以算是轻松结束了,如果不对就准备慢慢找错误吧,找死你为止,当然你肯定是找不出来的,这个时候,有经验的员工就会过来帮助你找错误,直到你一身冷汗出来,差不多也就OK了。但这样的生活绝对能培养你严谨的工作态度,因为你一分都不能有差错,虽然是低级的工作,却对一个人的终身素质是有好处的。在前30天里面,我能对的也就是5次左右吧,唉,不提了,高等数学能考满分的我,在数钱上居然是漏洞百出,可见大学生知识丰富,素质不一定高啊,自嘲一下吧.由于我是大学生嘛,所以一个网点呆的时间也不长,大概一个月吧,后来就到其他网点了,网点靠在市中心,可是去了一看,就更失望了,原来的门面还有四五米,现在的门面变成一米了,真受不了,连厕所也没有,好像是外挂的。里面的老鼠不要说了,看来中行挺有老鼠缘的,要不怎么什么地方都有老鼠呢。这个地方我倒是很喜欢,因为业务很少,一天也就只有40笔业务吧,而且考虑到人员还比较多,当时领导就要我们上两天休息两天,日子很舒服,可是学到的东西也就有限了啊,日子久了,就觉得不爽了。恰好这个时候支行的业务发展部招人,我就去竞聘了,谁知道一发便不可收拾,后来一直呆在业务发展部了。我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相比较入行两年了还在柜台上混的大学生同事们,当然是幸运多了。所以说任何一件事情无所谓好与不好,关键看你怎么去利用他好的一方面。就这样在这个网点混了3个月,顺便还带了几个中专生徒弟,到新年的时候,我就算是业务发展部的人了。期间还学会了比学校里面更厉害的一招:在椅子上做着睡觉,以前在学校都是怕着睡觉,睡醒以后,满桌的雾气,有时还有点口水什么的。因为忙着考研,所以比较辛苦啦,经常在中午没人的时候想睡觉,监控下面不能睡觉,怎么办?穷则思变,坐着睡,想不到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现在想想,还是很自豪的一门技术。
小露锋芒:
新年一过,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发展部报到,结果行长让我去另外一个网点去帮忙,唉,没办法啊,只好去作救火队员。有浪费了我一个半月的青春,每天坐的事情就是说一句话:请在支票的后面背书。还有就是来回运送支票给我的同事。大材小用啊。最让我欣慰的是,认识了一些PPMM哦,虽然,都有男友了,我也有女友。但看着总还有一点视觉上的愉悦嘛,还算是比较愉快。
好了,经过了半年的煎熬,终于来到了业务发展部。中行业务发展部主要负责支行范围内的公司业务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由原来的信贷科转变而来,我们的职位说得好听一点叫:客户经理,不好听一点叫信贷员。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支行内最重要的部门,许多人挤破头都进不来啊,我学历高就冲进来了。当时和我一起进入发展部的还有一男一女。男的嘛,没过
几个月就去了丹麦,女的嘛,一直干消费信贷,现在到了省分行的公司业务处。我进取以后,负责公司业务。也就是贷款啊,开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信用证、保函之类中间业务的支行内部的工作,当然不是由我们来开,由我们介绍给省行开,我们负责之前的一些风险把关。虽然没有亲自开过,但学的东西还真的不少,这是我最值得庆幸的地方,如果不是在这儿,我也不会对中行的业务如此的了解。后来发展部去丹麦的朋友留学辞职了,消费信贷没有人做了,我也就兼着作一些,所以业务也掌握得比较全面。至此,和我一起进入该支行的六个人里面已经走了三个了。有一次,我去江宁培训中旬接受培训,是关于网上银行的。回来以后,就得知支行要分家的消息了,人心不稳啊。分了三个月的家,我就去了下属的另外一个支行,继续我的业务发展。此间最让我痛苦的事是4月中旬,和我交往两年的女友和我分手了,原来我不是很喜欢她,以为只是把她当做前任女友的替代,可是在分手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我真的是爱上了她,可惜她不给我任何机会了,她也许是对的吧,我这种人活该得到这样的结果,谁让我平时不珍惜呢。
转正考试:
没过多久,我们就转正考试了,转正考试分为笔试和计算器。笔试有三种试卷可以选择,一个是信贷,一个是储蓄,还有一个是会计,我当然选的是信贷,不过当时有信贷的试卷泄漏了出来,其实也不是泄漏啦,也就是去年考试的卷子,一模一样的卷子,所以,最后就很轻松通过了,成为正式员工,不过当年好像没有什么人没有通过,通过率应该是100%吧,听说会计试卷很难,只是通过率都很高。计算器考试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在厕所里面找到了“翻打”被撕去的一页,反推回去,就得到了最后的答案,最后,许多同事都抄了一下就OK了。
迎接新同志:
等到八月一过,2003年毕业的大学生们又进来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巧得很,分到我这个支行的居然有两个南京大学的校友,一个是我的师弟,一个系的。还有一个女孩,不但漂亮,而且很聪明。中行出美女啊。其实,他们都很聪明,也很用功,总之一句话,比我强多了啊。我是应届生
第二年:
我想,我的主要经历还是在于我入行的第一年,第二年也只是顺着第一年的趋势继续下来,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也许只是变得更加圆滑一点,也许是变得稍微成熟一点。当然,每天会认识不同的人,也会做着相同的事情,当然,最令我感到不愉快的是我们部门的领导,一个女孩,是上海某个学校毕业的,她做事挺认识,只是,不会管理,脾气暴躁,我们都受不了她的暴力,于是我发誓,无论如何2004年一定要离开,当然,离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薪水太低,学习的东西也都差不多了。当然也有许多让我舍不得离开的因素,和同事们朝夕相处了2年,就要分开了,总归有点不舍,何况,还有这么多的朋友在中行,唉,为了前途,只好„„
当然,天如人愿,我终于有机会离开了中行。9月份,我就要去复旦大学去读研究生了。我的两个师弟师妹也得到了他们应该有的位置,他们都去了业务发展部门,其实他们的水平远不止于此,但在国有企业,不是说你能力强就一定能上的,有时候还需要领导对你的提拔吧,看个人的机遇吧,许多东西真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但愿南大校友们都能混得很好。正好验证
那入校时的一句saying: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工作过以后才渐渐发现,南大其实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只要提起南大,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自豪,因为我们曾是南大这所百年名校的一员,因为我们都是很出色的南大人。
顺便带一句:最后,我违约了,付了10000元违约金,也许这就是我当年签合同不谨慎的代价吧,希望各个南大校友们在签约时都要考虑清楚,否则,你工作积蓄最终都要归还给单位了
第三篇:曾经,我以为诗歌
曾经,我以为
夕晴
曾经,我以为:
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地,你是我生命的全部。
后来,我发现:
你也只不过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而已。
曾经,我以为:
你是我的生活,你是我的世界,你是我思想的精髓。
后来,我发现:
你也只不过是我成长中的一点际遇而已。
曾经,我以为:
你是我的主宰,你是我的坐标,你是我前行的指引。
后来,我发现:
你也只不过是我夜路上的一盏路灯而已。
曾今,我也为:
你是我的现在,你是我的将来,你是我一切的一切。
后来,我发现:
你也只不过是我过去的一点残存记忆。
曾经:我以为:
我放不下你,我放不下过去,我放不下心中的留恋。
后来,我发现:
有了他我竟能将前尘过往尽抛弃。
第四篇:我与中国银行
期盼奥运,中行与我携手
——我和中国银行的故事
我是200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安商泰进出口公司计财部从事出纳工作,在当出纳之前,银行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储蓄所,外加如贷款、汇款等几个一知半解的业务名词。然而当我接触了进出口公司的出纳业务来到银行一看,才明白银行的业务覆盖面十分庞大,业务分类细致入微,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作为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还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其主营的商业银行业务中,以服务对象,即客户身份归类,有个人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资金及国际业务三类。而再往下细分,每一类客户服务,又按服务的内容进行分类。就拿企业金融服务来说,就分为存款业务,融资业务,国内支付结算,国际结算,基金业务,企业理财业务,金融机构服务,电子银行服务,资产处置,投资银行等。每项业务又再细分成多项子业务。如企业金融服务中的国际结算业务,其实就包含了进口汇利达,出口全益达,信用证业务,托收业务,汇款业务,保函业务,保理业务,国际结算融资业务,特殊贸易结算,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船情调查业务,资信调查业务,分行咨询电话,国际结算业务资费标准这十四项业务。
第一次接触除了储蓄不知道国际结算业务的我,并不是要求自己会准备单子这么简单,而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多了解国际结算各方面的
1业务,就拿外汇汇款业务来讲,企业外汇汇款业务又被细分成贸易汇款,非贸易汇款,运费,预付货款等多宗汇款类别。
在我工作之前,我就听说中国银行职员手脚伶俐,思维敏捷,业务能力强。等我自己和她们打交道后,果然名不虚传。除了对所做业务理论知识体系的精深了解与熟练运用之外,她们对业务操作技能掌握的娴熟程度令我叹为观止。
在办理外汇汇款业务初审复核时,她们能在一分钟之内,完成对客户交付的汇款材料的初审复核工作。在出现汇款材料不符汇款条例规定与要求的时候,能及时指正并提出解决办法。而当客户遇到疑问的时候,又能予以迅速准确的解答。因此,客户来银行办理汇款业务,只需极短暂候时间便得以受理。
在汇款操作环节上,柜台业务职员的操作水平也着实让我大开眼界。目前国际上银行的汇款业务,主要是通过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这一重要的国际金融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操作的。过程主要是将汇款行名称地址与收款行的SWIFT 编码,收汇双方的个人资料,汇款金额及银行账户通过电脑输入系统,与整个汇款的流程相比,这似乎很容易操作,然而要真正将这份简单的工作做好,做到精益求精、不出差错,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办理出纳业务这6年中,她们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然而,最令人感到惊讶的还是她们打计算器的速度。由于打计算器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
因此,中国银行要求每位职员都要能出色掌握这项技能,除了快,还要正确。银行为此还特意安排了每年一次的业务技能测试,以此来督促和保证职员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柜台业务职员数钱比点钞机还快,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实在令人感到望尘莫及。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目前在国内进出口企业中享有相对的威望和优势,有着国家信誉的坚实支持,国际上声誉卓著, 有着一大批热爱中行事业、精通国际金融结算业务的专业人士、也有着几十年的资金积累和国内外庞大的分支机构和网络。这是人所共和的事实,也是其他银行,特别是外商银行所望尘莫及的。在我办理国际结算业务中,工作人员都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消除你的陌生感,在办理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工作人员耐心仔细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因为出纳只是简单的银行业务,开证申请书都有业务人员自己填写,我并不能明白具体信息,但6年后的我,已然成为了“审单高手”(吹牛!比起工作人员我还差太多太多)。可以说是她们手把手带我学习,在工作中她们一丝不苟,想客户所想。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单位着急开证,由于单位到银行就需要1个小时时间,过了时间今天信用证就开不出去了,我很着急的给她们打电话,她们得知情况后,在2楼柜台等我,当我第一时间到达银行就将开证资料取走,替我办理初审复核手续,等我存好信用证保证金上楼,她们已经开好了。可以说:她们是工作伙伴却更象自己的朋友。
仔细想想,其实她们也并非天才,她们的业务水平能够达到如此之高,除了主观上努力学习与长年累月熟能生巧之外,还有中国银行讲究高效精确的业务要求以及针对职员设立的各项业务监督与水平测试机制以保障高效运作的客观原因。因此,通过办理业务,我在对中行人业务能力感到钦佩和感叹之余,更深刻地认识到向实践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通过我在平时办理业务的观察,作为外行人来看,我觉得从全面衡量和较高要求看,中行职员的工作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对待客户的服务态度上仍有很大改善潜力与提高空间。对公业务职员因为她们都接受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再加上平时大家经常见面彼此也有感情,服务态度往往很好,可是我在个人结算业务中看见,他们在受理客户业务的时候,往往是一脸漠然,毫无表情。面对客户提出的种种问题,也只能作出标准答案式的机械回答。因此,如果说他们的业务操作水平是高超的,回答的问题是正确的,回答问题的态度则是缺乏温情的,影响了服务质量。越是高层次的服务行业,对职员的服务态度要求越高,作为顶级服务性行业的银行则更要通过自身服务体现职员高素质。仅仅业务操作高水平毕竟是低标准的,服务水准的高低最终是以客户的整体感受来确定的,在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同时,必须满足其受到尊重的心理需求。这一点,对公柜台及结算处是值得学习表扬的。
二是我所接触的银行职员中,很多只精通自己的业务,而对业务
范围以外的金融知识、银行知识就相对不足了。理由很简单:他没做过那块业务。理由也很实在:就是学了既不加工资又不升职。而当这样的心态一旦具有普遍性,也就造成职员个人潜能的极大浪费。因此,很多银行职员表面上看是银行人,其实只能算起业务范围内的汇款业务员、储蓄业务员等,没有作为一个银行人所应具备的对银行业务知识的全面、整体了解,这对业务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显然是不利的。三是我平时办理业务的时候发现,很多客户来银行办理业务之前,对所办业务的所需材料和各项条例规定,并不十分了解,经常出现材料错带漏带现象。特别是办理国际结算业务,这一问题尤为严重。由于我国外汇监管制度比较严格,汇款程序相对较多,还需要经外管局等有关部门审批,才能委托银行办理汇款。比如一笔贸易汇款就需要公司间的有关贸易合同的证明,报关单,核销单,以及外汇管理局、贸易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批示文件等才能最终交由银行办理。然而,许多来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特别是新客户,由于对这些条例和规定一无所知,材料不全,常常来到银行后又被打了回票。这反映了我国银行在相关业务信息的提供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我浏览过中国银行的网页,上面没有对办理各项业务的有关规定和所需材料做出全面充分的说明,如果可以在网站上将各项业务所需材料和规定一一罗列,让每位客户能通过上网轻易得到全面准确的业务咨询那该多好。
进入WTO后,金融管制会逐步放松,金融垄断也将逐渐消失,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与一般企业的基本区别在日益缩小。它将和一般企业
同样面临着推销自己的产品, 扩大市场份额的需求。国际结算业务在大、中城市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同业竞争,当我看见关于“ 2007年中国银行境内外机构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银行业首家年国际结算业务量超越万亿美元的商业银行。”的信息后,我由衷的感到高兴,特别是“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这样的消息不仅让中行人感到骄傲,也让我这“半个”中行人自豪,我留心每个关于中国银行和奥运的点点滴滴:中国银行推出了全球首张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奥运新版人民币礼仪存单、携手奥运成长账户;推出了“奥运特色福娃存折”、“珍藏版奥运存单”、“国航知音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 中国银行参与捐资共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特别是近日,随着“好运北京”中国游泳公开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拉开战幕,这座唯一由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自愿共同出资兴建的北京奥运场馆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作为北京奥运会银行合作伙伴,利用自身遍布全球的海外机构网络,圆满完成了为捐建“水立方”工作提供金融服务的光荣使命,协助全球华人实现了捐建奥运场馆盛举。
当我看见这次征文比赛,想起6年来我和中国银行的点点滴滴,就涌起无限回忆和期待:回忆起我从一无所知到熟门熟路,游刃有余的工作历程;期待签手奥运的你有更精彩的表现!
第五篇:我以为爱情诗歌
我以为
那把火,已经熄灭
已经在心的海洋
被冻成一块
恐龙记的冰川
埋在最深最深的海底
我以为
已经把心藏好
把心藏在最黑最暗的角落
那里死寂的没有一丝生机
寂寞的没有一点空气
就连死神也无法找到
我以为
不管对也好
哪怕错也罢
自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忘记
有足够的能力让快乐的船航行在心灵的海洋
我以为记忆能赶跑
我以为痛苦会颠倒
我以为火种很稀少
我以为心的海洋
再也不会为了过去燃烧
然而,只是记忆里一个小小的瞬间
那火苗,竟死灰复燃
让整个心的海洋都沸腾
让我身体里每一个细胞
都沸腾的冒着幸福的泡泡
回忆竟是这样的美好
直到那火苗
把心海熬成了一剂苦药
青丝被熬的越来越少
我才知道,你在我的生命里
是那样的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