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0年6月9日 中纪发〔2010〕27号
为明确相关政策界限,惩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现就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一、本解释所称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是指无出国(境)公务,组织或者参加用公款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到国(境)外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行为;其中包括无实质性公务,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行为。
二、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其中,对于组织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三、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一)虚报出国(境)公务骗取批准的;
(二)购买、伪造邀请函或者编造虚假日程骗取批准的;
(三)采取伪造个人身份、资料等形式,安排与出国(境)
公务无关人员出国(境)的;
(四)避开主管部门委托非主管部门办理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手续的;
(五)违反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将一个团组拆分为若干团组报批或者审核审批的;
(六)其他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国(境)的。
四、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跨地区、跨部门团组用公款出国(境)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五、擅自批准或者同意延长在国(境)外停留时间,绕道安排行程,或者到未经批准进行公务活动的国家(地区)、城市,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六、因公出国(境)派出单位和审核审批管理部门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发生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造成较大损失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理;虽未造成较大损失,但给本地区、本单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七、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较大损失的,依
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理;虽未造成较大损失,但给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党组织负责人有前款所列行为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八、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应当责令其退赔用公款支付的各项费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发〔2003〕1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办发〔2008〕9号)、《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中纪办〔2009〕12号)
第二篇: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010年7月21日监察部第7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6月26日审议通过,国家公务员局6月24日审议通过,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0年8月12日第23号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秩序,明确相关政策界限,惩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员:
(一)行政机关公务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是指无出国(境)公务,组织或者参加用公款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到国(境)外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行为;其中包括无实质性公务,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行为。
第四条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组织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虚报出国(境)公务骗取批准的;
(二)购买、伪造邀请函或者编造虚假日程骗取批准的;
(三)采取伪造个人身份、资料等形式,安排与出国(境)公务无关人员出国(境)的;
(四)避开主管部门委托非主管部门办理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手续的;
(五)违反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将一个团组拆分为若干团组报批或者审核审批的;
(六)其他违反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管理规定的。
第六条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跨地区、跨部门团组用公款出国(境)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七条擅自批准或者同意延长在国(境)外停留时间,绕道安排或者到未经批准进行公务活动的国家(地区)、城市,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八条因公出国(境)派出单位和审核审批管理部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致使发生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条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应当责令其退赔用公款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十一条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十二条有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明确相关政策界限,惩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现就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一、本解释所称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是指无出国(境)公务,组织或者参加用公款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到国(境)外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行为;其中包括无实质性公务,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行为。
二、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其中,对于组织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三、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国(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一)虚报出国(境)公务骗取批准的;
(二)购买、伪造邀请函或者编造虚假日程骗取批准的;
(三)采取伪造个人身份、资料等形式,安排与出国(境)公务无关人员出国(境)的;
(四)避开主管部门委托非主管部门办理因公出国(境)
审核审批手续的;
(五)违反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将一个团组拆分为若干团组报批或者审核审批的;
(六)其他以不正当方式谋求本人或者他人用公款出国(境)的。
四、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跨地区、跨部门团组用公款出国(境)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处理。
五、擅自批准或者同意延长在国(境)外停留时间,绕道安排行程,或者到未经批准进行公务活动的国家(地区)、城市,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六、因公出国(境)派出单位和审核审批管理部门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发生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造成较大损失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理;虽未造成较大损失,但给本地区、本单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七、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较大损失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理;虽未造成较大损失,但给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
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党组织负责人有前款所列行为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八、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应当责令其退赔用公款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三篇: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惩处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促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现对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一、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处理:
(一)利用职权干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或者阻挠、干涉对事故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的;
(二)不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或者擅自改变上级机关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的;
(三)利用职权干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或者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的;
(四)利用职权干预安全生产中介活动的;
(五)利用职权干预安全生产装备、设备、设施采购或者招标投标等活动的;
(六)有其他利用职权干预生产经营活动危及安全生产行为的。
二、党组织负责人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处理:
(一)不执行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机关、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决定、命令、指示的;
(二)制定或者采取与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定或措施,造成不良后果或者经上级机关、有关部门指出仍不改正的。
三、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领域,违反规定实施行政许可或者审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处理:
(一)向不符合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颁发有关证照的;
(二)对不具备法定条件机构、人员的安全生产资质、资格予以批准认定的;
(三)对经责令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撤销原行政许可、审批或者不依法查处的;
(四)违法委托单位或者个人行使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权或者审批权的;(五)有其他违反规定实施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或者审批行为的。
四、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处理:
(一)批准向合法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超量提供剧毒品、火工品等危险物资,造成危害后果的;
(二)批准向非法的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或者经营者,提供剧毒品、火工品等危险物资或者其他生产经营条件的。
五、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未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组织审查验收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处理。
六、国有企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违反安全生产作业方面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理:
(一)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二)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三)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
(四)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其他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七、国有企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理:
(一)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三)出借、出租、转让或者冒用安全生产相关证照的;
(四)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其他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八、国有企业(公司)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理:
(一)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二)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三)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其他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理。
九、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对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处理。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规定在煤矿等企业投资入股或者在安全生产领域经商办企业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十、承担安全评价、培训、认证、资质验证、设计、检测、检验等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报告等与事实不符的文件材料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处理。
第四篇: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因公出国(境)管理秩序,明确相关政策界限,惩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下列人员:
(一)行政机关公务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是指无出国(境)公务,组织或者参加用公款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费用,到国(境)外进行参观、游览等活动的行为;其中包括无实质性公务,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行为。
第四条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组织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虚报出国(境)公务骗取批准的;
(二)购买、伪造邀请函或者编造虚假日程骗取批准的;
(三)采取伪造个人身份、资料等形式,安排与出国(境)公务无关人员出国(境)的;
(四)避开主管部门委托非主管部门办理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手续的;
(五)违反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将一个团组拆分为若干团组报批或者审核审批的;
(六)其他违反因公出国(境)审核审批管理规定的。第六条 组织以营利为目的的跨地区、跨部门团组用公款出国(境)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七条 擅自批准或者同意延长在国(境)外停留时间,绕道安排行程,或者到未经批准进行公务活动的国家(地区)、城市,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八条 因公出国(境)派出单位和审核审批管理部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致使发生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用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不良影响或者经济损失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条 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应当责令其退赔用公款支付的各项费用。
第十一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有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方案
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
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实施方案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举措,是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是在安全生产领域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迫切要求。为落实十二届省纪委三次全会、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和全省安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省安监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省委《实施意见》。认真学习《解释》原文,深刻领会《解释》精神,全面掌握《解释》规定,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行动,依法查办安全生产领域内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损害群众利益等案件,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法律、党纪政纪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公开、公平执法的能力,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责任“两个主体”的共产
党员廉洁自律行为,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全省安监系统学习贯彻落实《解释》活动从9月15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分为学习动员、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9月15日至10月10日)
各设区市、县(市、区)安监局要组织召开学习贯彻落实《解释》动员大会,县级安监局负责通知辖区内乡镇安监站(所)的工作人员参加动员大会,集中学习《解释》不能少于三个半天,做到人手一册,逐条逐句学习,掌握精神实质、内涵、特征、要素和处分的原则、幅度等。
(二)自查自纠阶段(10月11日至10月30日)
各设区市、县(区、市)安监局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以及从事公务的人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以自查为主,集中时间不能少于两个半天,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改,整改要有措施、要有效果。
(三)重点抽查阶段(11月1日至11月20日)
驻省局纪检组、监察室会同各设区市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各设区市安监局和县级安监局进行重点抽查。抽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材料、现场抽查、考试、暗访和走访企业等方式进行。
三、重点抽查的内容
(一)检查宣传贯彻《解释》的情况。包括:党组是否组织学习;是否召开了学习宣贯大会;采取了什么方式组织学习,是否制定学习方案;是否做到人手一册。
(二)完善和执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情况。安全生产许可、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安全生产中介等相关配套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是否执行“九条纪律”和“十不准、十严禁”;是否存在不按制度、规定办事,甚至视制度规定为“摆设”,我行我素另搞一套的问题;各项制度是否执行到位。
(三)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对违反《解释》的行为是否得到及时纠正;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行为是否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行政许可中利用审批权利谋取私利,以及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是否给予严肃查处;对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官煤勾结、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为非法厂矿充当“保护伞”的案件是否得到严厉惩处。
(四)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监管的情况。各级安监部门是否建立健全了监管制度;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检查;是否存在“轻监管”或者“乱监管”等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的问题;是否存在因缺乏有效监管造成隐患、损失、事故的现象;是否为被监管对象实施安全许可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监督管理活
动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规范,有关材料是否立卷归档;是否存在因监督检查妨碍被监管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导致被监管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等情况。
四、几点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解释》是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部署的工作之一。省局也明确指出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好《解释》,是今年我省安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安监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建立工作责任制,严防走过场。
(二)强化暗访检查。要充分发挥暗访检查的作用,深入基层了解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工作效率、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运作程序和各项制度执行等情况。对暗访检查中发现的违反《解释》、“九条纪律”和“十不准、十严禁”等规定的问题,要严肃处理。
(三)务求取得实效。要按照本通知要求,扎实工作,按时完成任务。无论是自查自纠,还是重点抽查,都要突出一个“实”字,措施要切实,检查要扎实,结果要真实,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积极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搞好整改,实实在在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应付检查的,要严肃批评,追究有关直接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交流沟通。在学习活动期间,要及时上下沟通,掌握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发现案件线索要及时报告,每个阶段要有小结,结束后要有总结并逐级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