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方红观后感
王佳佳时代庄园
《东方红》大型歌舞史诗剧观后感
《东方红》是一曲脍炙人口而又经久不衰的老“红”歌,通俗上口而又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出自于创演于1964年的同名歌舞史诗剧。作为第一首,也作为主题曲,它与其他一系列优秀的革命历史曲目构成了寓意鲜明、内容丰富、表现感人的艺术巨作---《东方红》
此剧一开演,画面便拉向了天安门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秩序的走向人民大会堂。这一夜,这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熠熠生辉;这一夜,这里会奏响中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来人民谋求解放、民主、独立的历史回眸之曲;这一夜,无数的人汇聚于此,共同追溯那可歌可泣而又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忆往昔,纵然斗转星移几度秋,亘古不变的是铭刻与人民心中、篆刻于汗青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迈向光明的历史足迹。
琴瑟相合,中西合璧的乐器谱出了悠扬的旋律,“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嘿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揭开音律的薄纱,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蹈演员们在台上舞出的婀娜身姿,金色的扇舞是主题,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丰收,远处冉冉东升的太阳位于海平面之上,这象征着当时朝气勃勃的新中国。“毛泽东领导人民的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但是,我们怎么能忘记过去,怎能忘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人物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涉过的万水千山。
看《东方红》犹如在翻阅一本讲述历史的书,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
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到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在皮鞭下苟且偷生却牛马不如,“抓壮丁”又还得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路漫漫,长夜难眠,没有希望的日子让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一声春雷,中国人民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升起了希望之星、点亮了革命之灯、燃起了燎原熊火。无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的站起来了,跟随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种种苦难与危机,最后将革命的胜利旗帜插满
了祖国每个角落。我从内心收到了教育与鼓舞: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表演,也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东方红》围绕《东方的曙光》、《星光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及《世界在前进》八大剧目,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掌的诞生开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广大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东方红》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轨迹与关联性,还将大量的笔墨挥洒于某些人物之上,从他们的事迹、命运和一个个场面中,在叙述以个人为代表所演绎的情节中,我们看到的是立于历史长河中鲜活的记忆,虽然他们很多转眼即逝,但是他们树立的形象引领着我们跳出了历史的迷雾,得出清晰的结论:正是在这些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宏伟历史。
《东方红》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缩影,也是我党走向成熟,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心路历程。从我党诞生之日起,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胜利的路程是曲折的,这不仅指与“三座大山”之间的斗争是艰辛的,也指我党在成长的过程中跌跌碰碰,经历挫折后又浴火重生的道路是铺满荆棘的。其间,多次的“左”右倾错误在革命内部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我党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自我调整领导中华民族革命的方针和路线,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和方式,最终确立了中国革命过程中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而毛泽东同志结合我国国情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武装革命斗争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东方红》用历史感悟未来,教会我们在回顾历史、获得民族骄傲和荣誉感的同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忆苦思甜,居安思危,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
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东方红》观看完毕,它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第一,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黑暗的法宝。“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最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毛泽东在领导中华民族推翻三座大山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就创新精神的力证。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面临困苦,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特色斗争道路,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将革命推向了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创新尝试,它的成功,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社会主义新星的姿态屹立于了帝国主义林立的世界。
而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也得益于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延续。改革开放就是一项伟大的创新,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总之,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无不是中国共产党当根据时间的挪移、形势的新变动,将党的思想发展路线更好的与时俱进而做出的创新之举。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新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新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走出让自己不断成熟不断成长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二,困难面前不怕失败、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是中华民族走上辉煌的手段。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也遭遇了失败,而旧民主主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太平天国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
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可能成功,也都可能失败。即使获得了成功者,路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取得成功之前,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历各种挫折与失败,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们应当端正自己的心态,给予它正确地认识,给予它充分的理解,坦然地面对它,接受它,并最终战胜它,征服它。失败了,总结教训,从头再来,总会有成功的一日,这时“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才体现了其中的真谛。如果只是一味的埋怨、自责、懊恼,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根本于事无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一次磨难之后,必须从中找到原因努力避免再此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篇:东方红史诗观后感
摘要 《东方红》不仅是一部壮丽辉煌的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最具权威的,著名词曲作家智慧结晶的经典巨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演于1964年,是由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和创作歌曲结合组成的,以鲜明感人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概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
关键词 东方红 歌舞剧 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是为新中国成立15周年而创作的大型歌舞剧,1965年被搬上银幕。音乐、舞蹈工作人员共三千多人联合创作演出。以《葵花向太阳》(序曲)、《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七个段落,刻画了中国人民反帝、抗日、内战至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看《东方红》是看历史。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可贵之处是“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前赴后继甘洒热血图什么?图的是“为人民谋幸福”。除了国歌,在中国大地上,还没有哪一首歌能像《东方红》那样老幼皆知。在演出现场,老艺术家们会在台上亲自指挥全场一起合唱那首红色经典———《东方红》,震撼人心的旋律是我们对伟人的最好缅怀。
此剧一开演,画面便拉向了天安门广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秩序的走向人民大会堂。这一夜,这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而熠熠生辉;这一夜,这里会奏响中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来人民谋求解放、民主、独立的历史回眸之曲;这一夜,无数的人汇聚于此,共同追溯那可歌可泣而又荡气回肠的峥嵘岁月。忆往昔,纵然斗转星移几度秋,亘古不变的是铭刻与人民心中、篆刻于汗青之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出黑暗迈向光明的历史足迹。
琴瑟相合,中西合璧的乐器谱出了悠扬的旋律,“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嘿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揭开音律的薄纱,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舞蹈演员们在台上舞出的婀娜身姿,金色的扇舞是主题,象征着硕果累累的丰收,远处冉冉东升的太阳位于海平面之上,这象征着当时朝气勃勃的新中国。“毛泽东领导人民的时代,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但是,我们怎么能忘记过去,怎能忘记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人物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涉过的万水千山。
旧中国沉重的苦难,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鲜血从事艰巨的革命斗争,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情景,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都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我从内心感到: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受过旧社会苦的年青人来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给予我们深刻的忆苦思甜教育。从《旧中国的苦难》一场里,我看到在旧社会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食不糊口、衣不遮体,他们肩上压着沉重的负担,在皮鞭下牛马似的干着活,却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残酷的国民党反动派还要抓壮丁,弄得劳动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无耻的帝国主义者,他们吸尽了中国人民的鲜血,还任意残杀中国人民。的确“不懂得剥削,就不懂得革命!”这种阶级的深仇大恨,国家民族的耻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我们要把革命进行到底,要把黑暗的剥削制度从地球上消灭干净!
看《东方红》犹如在翻阅一本讲述历史的书,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歌颂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战斗历程,赞美社会主义祖国的欣欣向荣”。
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到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在皮鞭下苟且偷生却牛马不如,“抓壮丁”又还得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路漫漫,长夜难眠,没有希望的日子让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一声春雷,中国人民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升起了希望之星、点亮了革命之灯、燃起了燎原熊火。无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的站起来了,跟随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种种苦难与危机,最后将革命的胜利旗帜插满了祖国每个角落。
第三篇:《东方红》:红色革命 观后感
《东方红》:红色革命
《东方红》是一首富有陕北民歌特色的红歌,词作者是当地农民李有源,曲子是陕北的民歌调,歌曲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无限深情,歌颂了领导人民翻身做主的中国共产党。《东方红》一诞生,就首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本营陕甘宁边区唱起。随后,传唱到烽火连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再往后,成为人民解放军中和人民群众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更是成为象征红色政权的音乐曲目极品代表,被封为中国大地红色革命歌曲中的经典。
1964年,为庆祝国庆15周年,在中央有关领导的直接支持下,由北京、上海的地方和部队系统70多个文艺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北京各业余合唱团成员共3500人集体创作编演了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是一部以歌唱、舞蹈和戏剧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全面反映中国近百年民主革命斗争历史的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音乐。《东方红》的演出,开创了一种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
史诗《东方红》由序曲《葵花向太阳》以及《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烽火》、《埋葬蒋家王朝》、《祖国人民站起来》、《祖国在前进》、《世界在前进》八场构成。为了再现历史的真实性,在这部大型歌舞音乐中引用了许多历史上曾有过广泛影响的革命历史歌曲。作曲家们对这些深得人民喜爱的民歌和革命歌曲进行艺术加工,配上极其造型特点的大型歌舞场面,加上著名歌唱家和舞蹈演员的精湛表演,整个演出气氛感人。这部大歌舞以豪迈磅礴的革命气势和雄伟壮阔的图景,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掌的诞生开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同时表达出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决心战胜一切困难,同全世界广大人民并肩携手,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
演出在壮丽的《东方红》序曲和合唱声中揭幕。几十名女演员迎着天上从沧海中升起的一轮红日,组成一个个葵花的队形然起舞,呈现出“葵花向阳,人心向党”的生动情景 这部音乐舞蹈史诗的整个演出过程,洋溢着无产阶级的不断革命、彻底革命的精神,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仆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全国人民奋发昂扬的革命热情中诞生的。它也是继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以后,我国音乐舞蹈界在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个新的重大成就。这部作品发扬了我国人民所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形式,采用了歌舞、大合唱、齐唱、独唱、群舞、独舞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并且有民族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联合演奏。全部史诗由三十多只革命歌曲和二十多个舞蹈组成,其中包括五个大合唱、七个表演唱,还穿插了十八段朗诵。许多诗人、作曲家和舞蹈家参加了创作;首都和部队以及外地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舞台美术人中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员等业余演员们参加了这次演出。
《东方红》的演出,开创了一种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四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观后感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观后感
大家都对“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非常耳熟吧,我想大家的童年就是在这种歌声中过来的,而今天在老师的授课下有幸了解和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看后,使我久久无法平静,看《东方红》就是看中国历史。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有着许多的艰苦辛酸,说不尽,道不完;一个人的道路就已经这么艰难了,何况是一个国家呢?《东方红》让我重温了祖国走过的血雨腥风,让自己的心灵又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中震撼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信心。
《东方红》不仅是一部壮丽辉煌的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国最具权威的,著名词曲作家智慧结晶的经典巨作。是由一批革命历史歌曲和创作歌曲结合组成的,以鲜明感人的艺术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阀统治的不屈精神,艺术概括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建立红色武装到迎来祖国解放的光辉历程。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更是一部非常具有历史价值的影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价值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荟萃了从军队到地方16个专业文艺团体共计3000多名新中国优秀艺术家的珠玑精华。尤其值得今人唏嘘称道的是:这部尊为史诗的文艺巨片在创作、排练与拍摄的过程当中并未因“诗”而废“史”而是以一种严谨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和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准确把握了“诗”与“史”的审美表现关系
以“诗”证“史”
“诗”、“史”互见从而使影片既准确深刻地传达出一份厚重而苍凉的历史追怀感,又抒发了作为胜利者对于自身辉煌业绩的欢欣和满足。
二:恢弘整饬之美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艺术审美价值很高,其音乐文学既有对革命历史歌曲创作的传承又有创新、真正做到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完美结合,歌曲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恢弘整饬的审美感情体验。其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艺术表演形式是在中国传统诗、乐、舞三者并重的艺术表演形式基础上融入各种现代因素形成在整体上也体现出一种艺术的恢弘整饬之美。
三:史诗般的宏伟风格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和波澜壮阔的音乐舞蹈场面,将音乐、舞蹈、戏剧、舞台、美术及朗诵等艺术手段熔于一炉,根据内容的需要,交融变换,不拘一格,一切从内容出发,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特长,排除了艺术上的各种框框,开创了一种大型歌舞表演的新形式。
影片中旧中国沉重的苦难,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鲜血从事艰巨的革命斗争,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天安门的情景,蓬蓬勃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都教育着我,鞭策着我。我从内心感到: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看到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劳动人民备受欺凌,吃不饱、穿不暖,备受欺凌,在皮鞭下苟且偷生却牛马不如,“抓壮丁”又还得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路漫漫,长夜难眠,没有希望的日子让劳动人民苦不堪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一声春雷,中国人民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人民升起了希望之星、点亮了革命之灯、燃起了燎原熊火。无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毅然的站起来了,跟随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历经种种苦难与危机,最后将革命的胜利旗帜插满了祖国每个角落。
看完这场歌舞,联想到今天大好的革命形势,我深深感到我们青年一代肩上担子的重大。我们的革命先辈吃尽了千辛万苦,打下了今天的江山。我们青年一代能不能接好革命的班,这是关系到我们的党会不会变质,我们的国家会不会变颜色,我们的革命事业能不能进行到底的严重问题。我们决不能把先辈们流血牺牲得来的革命果实从我们手中丢掉。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要更好地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努力吸取革命先辈的革命经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走革命化的道路,走劳动化的道路,决不辜负革命先辈的期望。不气馁,不放弃,不抛弃,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希望,奋斗吧,加油!
第五篇:《东方红》歌词
东方红
演唱:李姗殷善音
东方红
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
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嗨哟 领导我们向前进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嗨哟 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嗨哟 哪里人民得解放
哪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嗨哟 哪里人民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