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中市中小企业局2009年工作要点(精选)
晋中市中小企业局2009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放思想、争先进位、赶超发展为指针,全力实施“以提升民营经济主导产业为核心的民营经济提升工程;以孵化小企业、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为核心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总量扩张和精深加工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以加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以优质服务推进“三大工程”顺利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二、奋斗目标
民营经济提升工程:提升民营主导产业级次,促进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5%,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孵化小企业200个;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增长15%。
农产品加工推进工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增长15%。
三、工作重点
1、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运行态势
建立主要经济指标旬报制度,50户行业龙头企业经济信息直报制度和经济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骨干企业的经营情况,主导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加强对中小企业基础数据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加强重大经济问题的协调与预警,准确预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为市委、市政府指导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坚持项目引领和技术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全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三年推进计划”,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拓市场、以龙头带集群”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大企业,组建大集团,培育东山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平川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1)要对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其在建项目加强指导服务,集中有效资源,重点扶持精深加工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大的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帮助其做强做大。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结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2)要坚持对市、县共同确定的20个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包扶责任制和跟踪监测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和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
(3)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通过我局与金融部门、担保机构建立的合作平台,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各项扶持资金,支持重点项目的建设。
(4)要依托山西农大及其它科研院所,引导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问题。
(5)要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推介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驰名品牌、名优产品、优势项目,提高市场知名度,帮助企业在海内外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3、加强科学指导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运行
要加大指导和服务的力度,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加快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促进竣工投产项目的达产达效,通过项目的带动和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市场的拓展,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平稳较快的持续增长。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完成。
4、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重点组织好第六届中小企业博览会的参展工作。全市引进资金要达到13亿元。
5、紧紧围绕服务项目建设,认真做好项目入库及其更新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全部进入中小企业项目库进行管理。
6、争取政府的支持,由财政投入一部分资本金,组织有经济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会员制的担保公司,由农产品加工企业会员单位共同注册资本金和担保资金,为会员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从而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7、紧紧围绕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反映中小企业要求、反映主管部门服务情况,认真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及时、真实地为各级领导提供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8、认真搞好以下六个方面的专题调研。一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小企业有哪些应对措施;二是支柱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情况;三是落实中央、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情况;四是转型发展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情况;五是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六是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9、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印制改革开放30年画册,在《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杂志上刊登专刊。
10、加强对市、县两级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提高信息工作人员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信息的质量。
11、积极争取各级人大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执法监督,促进各县(区、市)贯彻落
实《中小企业法》和《实施办法》,争取将“两金”纳入财政预算。
12、做好中小企业治乱减负抽样调查工作,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重点选择两个县进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题调研,探索建立治乱减负的长效机制。
13、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
14、按照市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领导组办公室的要求,继续做好煤焦领域反腐斗争相关工作。
15、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市、县(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从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手段出发,继续搞好以创业辅导、人才培训、信用担保、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维权和行业协会为重点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创业辅导要重点为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为初创的小企业和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完成创业辅导培训2000人次。人才培训要着重为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特别是为新建、技改项目所需人员提供岗前专业技能培训,要依托四个培训基地,完成4000人次的培训任务。信用服务要重点在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融通资金上提供服务,启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与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中心和市人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网对接,对已经完成的982户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料及时更新和完善。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的长效机制。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网发布企业供求信息,开展电子商务,特别要在中小企业网上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和招商项目发布模块;做好100家企业名片上网工作,帮助有条件的县局建立中小企业网站,努力实现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网站联网。法律维权要通过为企业起草、审查法律文书,聘请法律顾问、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系统地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行业协会要逐步建立我市各主要产业的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制度,为企业提供行业信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力争帮助中小企业解决2亿元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咨询要通过聘请专家举办专题培训班,召开研讨会和进行企业诊断服务,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要对50户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进行市场开拓知识短期培训;印制10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关信息为主的《晋中农产品加工》宣传资料;支持5-10户农产品加工企业聘请专家进行市场开拓策划。
16、继续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制度化建设,做好政务环境建设和作风建设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篇:市中小企业局2012年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一系列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发展为主题,重点抓好中小企业壮大工程、产业集群、经济强镇和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进步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2年,全市中小企业预计完成增加值2038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3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税1050亿元,同比增长12%;实交税金300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交货值340亿元,同比增长13%。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实施中小企业壮大工程。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系,积极应对中小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扭住发展不放松,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1、实施“金种子计划”。从全市中小企业中分行业、分区县选择60家企业,通过金融、财税等政策扶持,促其高于40%的发展速度迅速膨胀规模。并发挥其骨干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小微企业迅速诞生、更多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保持中小企业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对列入计划的企业按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2、加强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转型升级的要求,抓投入、抓技改,确保一批新项目上马,形成新增长点。要完善重点项目库的管理,争取从土地、金融、财税等给与重点支持,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投产、达产。
3、做好项目储备,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做好国家、省专项资金的争取工作;做好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审定和实施。
(二)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式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主题,以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淄政发[2011]135号)为总抓手,落实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扶持特色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的项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尽快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1、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能源及环保、汽车及机电装备六大新兴产业,加快内涵发展步伐。
2、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提升发展建材陶瓷、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3、培育特色产业镇。以现有的省市示范特色产业镇、中心镇为基础,通过累积式的投入、培育和延伸,在全市形成30个特色产业带,促进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三)加强经济强镇建设。围绕全市经济工作抓好经济强镇建设,加快强镇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以创业促就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强镇做大做强。
1、对全市经济强镇进行考核,重新调整强镇名单。制定2012全市经济强镇工作意见。
2、组织一次赴国内、省内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汲取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促进发展。
3、推进经济强镇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建立创业基地辅导师队伍。结合创业基地建设组织召开全市强镇会议。力争明年全市经济强镇建成10家创业基地。
4、继续按照“七个一”标准,完善各经济强镇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依靠科技进步,以技术、质量、新品、品牌为重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双轮驱动,加快中小企业的转方式调结构。
1、抓好技术创新工作。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2、加强对全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的调研,对省、市级“一企一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及时调度,全面掌握全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继续开展“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创建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一批市级“一企一技术”中心,继续组织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中心。
3、抓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抓好一批创新示范企业,重点支持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促其弯道超车。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提升服务功能。
1、完善三级服务中心功能。加强市、区(县)、镇(办)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衔接,实现三级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丰富、功能互补。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内部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服务中心运营机制,重点打造融资担保、产权交易、电子商务、一站式石化电子商务、易货贸易、中德技术服务等特色服务平台及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人才与培训服务、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法律服务等一批重点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2、做好融资担保工作。依托市融资担保服务中心,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多层次、多渠道的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与银监局联合组织 “优企优待”活动,与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建立“伙伴工程”等途径,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抓好素质提升,通过高级研修班、外出考察、从业资格继续教育等途径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鼓励业务创新,重点推广小企业集合信托、诉讼保全等新型担保业务。加强业务调研,定期做好担保行业发展情况调度。指导担保机构参加全省规范担保机构、规范提升担保机构等评选活动。做好市中小企业担保专项资金的安排、审定和实施,并帮助担保机构争取省级、国家级中小企业担保扶持资金。
3、做好培训工作。实施“春雨计划”,提升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年内计划培训人员5000人以上。一是分层次分类培训。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员及政策、法律、财务、税收、电子商务、专利、技术等培训服务。二是加大对培训机构资金扶持,鼓励培训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培训力度。
4、做好企业信息化工作。一是组织企业参加信息化体验,让更多的企业从中认知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企业应用信息化的信心和动力,加快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二是做好市局网站和各区县局特色网站建设。及时搞好网站维护和内容更新,将国家、省、市出台的政策,局工作动态在局网上及时发布。并每天向省网报送2条以上信息,每周向省网报送2篇企业家风采。同时,与IT企业有效整合,逐步将区县网站建成区域特色网站。三是做好“商赢通”产品的应用活动。与市联通公司加强合作,推出更好的产品服务项目,为企业服好务。
5、搞好市场开拓。一是组织参加中博会。依据省、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精心挑选产品“专、精、特”企业参展。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二是加强与邮政局的协调配合,开展好直邮活动,丰富营销渠道。
6、做好协会、商会工作。发挥两会的组织优势与桥梁作用,加强民营企业家之间、民营企业家与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上级协会组织的活动,增加我市企业家与市外、省外企业家的沟通交流机会。推广企业家创业经验,选树创业典型,造就更多的企业家。
(六)抓好经济运行分析。
1、做好运行分析报告。每个季度最后一周集中进行运行调研,撰写季度运行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2、做好运行监测直报工作。按照国家工信部、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的要求,加大资金扶持,加强全市运行监测直报平台建设,建立起一支直报员队伍,完成10个直报区(县)、150户直报企业经营主要指标上报任务。
3、做好统计报表。结合工商、统计、税务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做好民营经济、私营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指标的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并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编发经济运行信息手册。
(七)做好企业管理工作。
1、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文化管理”转变,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
2、重点围绕ERP、六西格玛、现场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组织举办学习培训活动,邀请专家组织开展现场诊断活动。
3、认定一批精细化管理、现场管理示范企业。
(八)做好调研工作。
1、针对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调研活动,正确及时把握中小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新举措,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指导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2、围绕特色产业、经济强镇、服务体系做好专题调研。
3、各项调研活动由业务科室牵头,事前要做好方案,事中做好组织协调,事后撰写报告,年终组织评比表彰。
(九)做好宣传工作。围绕局中心工作,联合相关新闻媒体,努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氛围。
1、办好《中小企业》杂志。
2、抓好局政府门户网站管理。
3、做好全市中小企业经验典型的宣传和局重点工作的宣传。
4、提高信息质量,做好信息工作,年终总结考核。
(十)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活动,强化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廉政和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机关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机关人员政治业务学习,打造一支素质、作风过硬的队伍。
3、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依法行政纲要》及一系列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开展,为全市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优良的法制环境。
第三篇:市中小企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市中小企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们认真落实全市“项目建设攻坚年”、“县域经济攻坚年”和“各项工作落实年”,围绕年初提出的“三更”工作目标(目标更高、重点更实、亮点更强)和“1236”工作思路(启动一项工程、完善两个体系、抓好三项重
点、打造六个平台),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启动一个工程,促进企业成长
制定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扶持措施,已经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近期将出台。金海粮油、龙鼎电气、康泰医学、宏都实业、顶大食品、香格里拉葡萄酒6家成长型企业进入全省第二批对接扶持行列,领先科技、华博晶体、四季雪面粉、祖山酒业等84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列为市相关部门重点扶持对象。
(二)完善两个体系,解决制约难题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制定出台政策。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2)力促政策落实。在全系统开展了“政策落实年”活动,对国务院36条和省政府26条辑印成册广泛宣传,对全市各部门在政策落实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和督导检查,市县(区)两级都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1)信用担保体系。在全市担保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将省政府下达的新增担保资金6500万元分解到县区,由主管市长与主管县(区)长签定了责任状。开展了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和风险补偿申报工作,恒嘉、金泰2家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有望获得免征营业税政策和省级财政风险补偿79万元。从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拨出30万元,对开展业务较好的担保机构给予资金补助。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担保资金10125.7万元,完成工作任务的202.5%,全市资本金总额达到36969.5万元,担保能力18亿元。
(2)创业辅导体系。召开了全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挂牌命名了秦皇岛市中小企业(昌黎)创业辅导基地,并确定为全省首批3家省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之一,在此基础上,又命名了3家市级创业辅导基地,县级3家,并实施挂牌管理。建立了我市首批创业辅导队伍,聘请了7名教授、专家学者、律师、会计师、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创业辅导师,10名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辅导员。争取了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家创业辅导基地获得扶持资金40万元。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40万元,对创业辅导基地给予专项重点支持。截至11月底,全市新增创业辅导基地4家,完成省任务的100%,有望超额完成。目前,全市已建创业辅导基地5家(省级2家,市级3家),在建3家,入驻企业和机构近480家,从业人员约11000人。
(3)人才培训体系。市委党校中小企业培训中心被命名为省级培训示范机构,建材学院、昌黎职业技术学院2家被命名为市级培训示范机构,确定了6家首批清华大学远程教育培训企业。组织了清华大学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中小企业品牌与管理研讨班等20次高规格培训活动。全年企业、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共举办集中培训和自主培训216期次,完成各类各级培训8.9万人次,完成省任务的113%。
(三)抓好三项重点,提高规模素质
1、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在全省率先探索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行业协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狠抓了葡萄酒、甘薯制品、玻璃纤维、缝纫机零件、面粉加工、石材等10特色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2个特色园区发展,逐步形成了规模和示范效应。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畜牧养殖产业集群和卢龙县甘薯加工产业集群入选河北省50家中小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同时,积极争取省专项扶持资金,为卢龙县甘薯产业集群、昌黎县畜牧养殖产业集群申报了省级产业集群技术服务机构项目专项扶持资金35万元,荒佃庄特色经济园区获得支持资金15万元。昌黎县5个产业集群列入示范工程,并以市政府名义在显著位置设置了标志牌。
2、抓好信用评价推进。开展了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评选活动,90家中小企业参评。目前,省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151家,市级信用优良中小企业达到84家。
3、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先后组织了优秀民营企业家诚信守法倡议活动、全市政法系统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座谈会、民营经济宣传工作座谈会、中小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等8次有市领导和民营企业家共同参加重大活动,密切了领导与企业家的联系。今年以
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了1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使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协会会员增至32人,民营企业家已成为品牌被逐渐叫响。
(四)打造六个平台,夯实服务基础
1、打造获取信息平台。对改版后的秦皇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全力加以维护、更新,及时发布信息,发展网络会员200余家。开展了54家民营企业184个职位的“中小企
业网上招聘活动”,开通了8个县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网和全市优秀企业家协会网,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企业四级联网。
2、打造资金扶持平台。组织参加了全市金融政策通报暨银企项目对接会和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座谈会,35家企业与银行签约,签约金额50.3亿元。申报了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推荐项目54项,投资额31亿元,申请贷款16亿元。开展了项目贷款贴息工作,项目申报和考核正在进行中。
3、打造联系领导平台。继续推行了市级领导联系百家民营企业制度,实行了局领导重点联系民营企业、重点联系县区和重点联系市直部门三项制度。
4、打造维权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了“金色阳光行动”,9个法律顾问室和7家法律服务单位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80多件,代理诉讼案件、协调解决经济纠纷近20起。
5、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了河北省(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等7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其中,新加坡中小企业大会已成为有我局单独组团以市政府名义参加的每年固定的招商引资活动。
6、打造舆论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简报等媒体进行宣传,在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燕赵都市报和省局民营经济周刊刊登稿件50篇,编发市民营经济简报15期,被省局、市委、市政府采用信息650多条。
此外,结合项目建设、调查研究、创新服务等方面,还做了以下工作:
在项目建设方面: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建立了月汇报、季调度、半年拉练制度,每月了解项目投资及建设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半年到项目建设现场进行拉练检查。截至11月底,新建、扩建、续建的13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中,40个已进入生产、试生产阶段,到位资金25亿元。
在调查研究方面:开展了民营经济调查研究月活动,深入重点乡镇(街道)、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走访有关人士、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了民营经济基本情况,找准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等多篇调研报告,发挥了主管部门的参谋作用;答复政协提案8件,委员对答复件满意率为100%。
在创新服务方面: 3月份首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服务窗口,推出八大服务项目,辑印成《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局服务手册》,开展面对面服务。把4月份定为全市民营企业招聘月,与市劳动局一起举办大型洽谈会28场,为960家民营企业招聘各类人员7280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745人。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1、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从数量上看,全市仅有民营企业3500家,占民营经济总数的2.8%。从企业规模上看,90%以上的民营企业属于小型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有40多家。从管理模式上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民营企业发展中尚未完全形成。
2、资金、土地瓶颈突出。一是融资渠道不畅。银行惜贷,民营企业很难获得信贷支持。担保体系不健全,虽有16家担保机构,但70%有名无实,只有5家开展了融资担保业务。据调查,80%以上的民营企业急需融资又没有融资渠道。二是企业用地困难。受国家“地根”紧缩和我市城市功能区规划影响,土地已成为项目实施的最大瓶颈,特别是中小项目的用地更为困难。
3、群体素质有待提高。民营企业主接受正规学历教育的比较少,缺乏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据统计,民营企业主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5%左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致使懂现代管理、有技术专长的人员外流,据调查,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9%。
4、服务网络尚不健全。除开发区外,其它县区均在工业促进局或改革发展局挂中小企业局牌子,但受编制限制,大多仅设立一个科(股),且配备人员少,一般3-4个人,不少工作顾及不到,致使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为民营经济服务的工作网络。
三、2010年工作要点
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引导民营经济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施一项计划
即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代市委、市政府起草《关于促进民营经济腾飞的决定》等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民营经济向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资源节约化、人才集聚化迈进,为在5年内实现民营经济总量、质量、结构、效益全方位腾飞夯实基础。
(二)突出两个工程
1、突出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针对首批“成长型”中小企业,明确帮扶重点和工作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帮扶措施,使企业在提高整体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部分企业跻身省百强。
2、突出项目建设工程。从强化项目意识着手,建立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项目库,加强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发达地区联系,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行对接,高位嫁接,借船出海。重点组织好新加坡中小型企业大会、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国内外招商平台,开展网上招商活动,增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后劲。
(三)拓展三大体系
1、拓展信用担保体系。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调整”工作思路,进一步扩大担保资本金规模,年内新增资本金5000万元。鼓励现有担保机构单体规模做大做强,争取半数以上担保机构落实协议银行,对开展业务担保机构实施奖励政策,争取省、市两级财政担保机构风险专项资金补偿,担保余额比2006年增长100%。
2、拓展创业辅导体系。出台《秦皇岛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规范运营实施意见》,组织创业辅导师、创业辅导员集中开展创业辅导服务活动。争取每个县区建立1个以上创业辅导基地,形成覆盖全市的创业辅导基地网络,其中,符合市级标准的达到8个以上,县区级的达到6个以上,在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的数量、规模和开展服务方面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3、拓展人才培训体系。启动银河培训工程,利用地缘优势,并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寻求与京津知名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先进培训项目和培训专家,举办高层论坛和专题培训。利用好省、市级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教学资源优势,开展中小企业公益性培训活动;利用规模企业的人才、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树立一批建立自主培训体系的示范企业,完善市、县、企三级培训网络。
(四)完善三项机制
1、完善环境优化机制。深入开展 “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发展环境、展示文明形象、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优化投资环境活动,制定和实施《关于创优投资环境,服务民营经济的若干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公开职权目录和事项流程。
2、完善领导、考核机制。主要是调整和完善市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深化和完善县(区)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民营经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发展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
3、完善激励机制。开展民营经济十大新闻、民营企业综合经济实力二十强、十大创业民营企业、十大纳税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十强的评选和表彰活动。争取国家、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利用好市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对优秀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资金扶持和奖励,形成多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
(五)抓实八项工作
1、培育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指导性意见》,发挥省市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示范带动作用,对重点产业集群从新建园区规划、用地、税费等提供全方位支持,逐步培育其做强做大。
2、开展信用评价。积极申报省级信用优良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披露平台,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网,逐步建立一个中小企业信息征集、评价、管理的完整体系。
3、完善技术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帮助企业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年内新增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新增iso9000认证企业30个,新增质量信得过产品4个,新增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5个(省局认定),新增河北名牌产品3个,积极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
4、推进信息化建设。出台《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完善市、县区两级中小企业网,突出信息、服务功能。举办中小企业产品网上博览会,建立民营企业项目库,并在国家及各省、市中小企业网站进行宣传。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上网工程,20强民营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率先全部上网,开展信息化试点,对2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并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
5、开展法律服务。完善网上政策法规查询系统,为社会公众上网查阅政策文件、进行政策咨询、反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等提供网络平台。辑印民营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汇编,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真正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完善法律顾问室服务功能,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减负治乱专项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6、开展银保企对接。组织2次以上较大规模的银行、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活动,全年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调贷款8亿元以上。
7、实施上市援助。开展中小企业上市调查,制定《秦皇岛市中小企业上市规划》。组织初步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参加高规格上市培训班,组织企业到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与有关中介组织进行现场对接培训。力争2家以上企业进入上市培育期。
8、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秦皇岛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塑造民营企业家形象,组织民营企业家走出去、请进来,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家内在活力,逐步建立起一个开放、灵活、高效的民营企业家培育机制,打造民营企业家品牌。
市中小企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第四篇: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2018年工作要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2018年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继续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推进法律政策落实
1.推进《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宣贯实施。会同有关部门逐条细化相关条款,加强法律宣传和落实情况的跟踪,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政策研究和储备,提高政策措施的精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调,结合《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宣贯实施,印发领导小组2018工作要点,合力推动中小企业各项政策落地。
3.推动财政部在中央本级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4.推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实体基金规范、高效运营,落实基金管理与考核机制,做好实体基金投资运作情况的跟踪,有效发挥实体基金投资作用,同时,推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设立与发展。
5.加强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运行态势和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制定和完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提供基础支撑。
6.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与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等方面的沟通协调。与民建中央继续办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等工作。
7.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氛围。在联合国确定的“中小微企业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筹备召开中小微企业发展大会,大力弘扬“改革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二)促进创业创新发展
1.研究实施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聚焦重点领域和区域,推动海尔集团“智能协同制造”、中国移动“中小企业提速降费”、“航天云网”、“中企云链”等率先开展专项行动,打造融通发展产业生态。
2.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细分领域“小巨人”,推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组织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
(五)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1.深化中小企业领域的双多边政策磋商机制,加强与主要合作国家在促进政策、贸易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组织实施好中德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项目。
2.探索建设中小企业海外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在德国设立首个“中国中小企业中心”。
3.探索中小企业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新途径,打造中小企业国际创新合作新平台,继续发挥中国银行“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平台”的作用,推动设立第二期中德中小企业合作专项贷款。
4.深入推进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建设,进一步发挥合作区载体作用和示范作用,着力培养外向型产业集群。建立完善“双元制”培训体系。
5.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创新办展机制,丰富展会内容,提高办展实效。
6.联合贸促会深入实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7.支持和指导APEC中小企业信息化促进中心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五篇:中小企业局检查
关于东风路地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金台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鼓励全民创业推进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宝金发〖2006〗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辖区民营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宝金国办发(2007)5号文件《金台区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考核办法》精神及要求,结合辖区实际,现就各项内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辖区基本情况
金台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宝鸡市金陵河以东、渭河以北、陇海铁路以南,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居民21000户、6.4万人,有机关企事业单位61个。街道共辖12个社区,其中板块型社区3个,单位型社区9个。
作为金台的主要街区,东风路街道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尤其是随着宝鸡市区的东移,许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市级部门先后入驻我街,使地区人口迅速增加,高层商业及住宅楼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辖区现有10层以上商务、办公、住宅楼29栋,现已建成12个规范化居住小区,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宝鸡市副中心区,是我市商业、物流、机电、建材、信息等产业聚集区。二是社会资源丰富,辖区驻有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卷烟厂、宝钛新金属公司、电气化器材厂等一批省内外知名企业,辐射、带动功能日趋增强。三是第三产业现发展形成了机电产品一条街、建材一条街,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紧围绕辖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坚持从城市街道的实际出发,强化措施,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街道经济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按文件要求,经研究迅速成立民营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办公室。
组长:刘晓明(办事处主任)副组长:马君怀(办事处副主任)
王文杰(武装部部长)成员:谢宝翠、王宝荣、王爱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事处武装部长王文杰兼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中:一是主管领导、企业办主任能按时参加区委、区政府及主管部门召开的有关会议,高度重视辖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对会议精神能及时传达和落实。
二是建立领导小组议事制度。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办公室经常性的开展工作,每半月到辖区部分中小企业开展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和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
三是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对企业办专职人员待遇高度重视,按时发放个人工资待遇,提高了企业办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辖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在今年年初,我办为能准确掌握辖区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组织人员,由领导带队,认真做好辖区民营企业的经营情况统计工作,掌握了辖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的总量,不断提升经济强街品位,为区、街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经摸底汇总,辖区内共有民营中小企业173家,主要颁在东风路、金台大道和陈仓园。东风路以销售机电产品为主,初步形成了机电产品销售一条街。加工修理与其它工业企业座落于金台大道,服务业立足于居民生活服务区。其中:从事医疗医药、美容美发的有19家;干洗、饮用水、家政服务的有18家;个体商店、超市有30家;餐饮有22家;摩托车销售有13家;电动自行车销售有16家;工程、运输、租赁有13家;汽车销售有11家;修理、摄影有11家;以营粮油有3家;物业有2家;房地产有3家;其它项目有12家,每年上交国家税金1402万元。
三、上半年经济指标总体完成情况
今年,区委、区政府下达我街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为4000万元,上半年完成3400万元,占总任务的85%;到位资金1650万元,完成到位资金1370万元,占总任务的83%。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今年年初,街道和辖区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能够定期不定期的到企业排查安全事故隐患,上半年,辖区中小企业未发生伤亡事故,确保了辖区的安全生产稳定。
辖区内中小企业能够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认真落实有关规定,企业领导人环保意识强,上半年未出现违规行为。
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目前正多方筹资,筹建东风路企业网页,更好地为企业做好服务。
四、招商引资项目概况及进展情况
1、宝鸡市金桥物资再生利用公司(东风路31号):总投资3000万元,合同引资2400万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
经营:废旧物资购销收购加工、销售。
2、宝鸡市庆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东风路59号):总投资500万元,合同引资450万元,到位资金200万元。
经营:医疗器械
3、宝鸡市新宜景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跃进路北路1号):总投资400万元,合同引资350万元,到位资金100万元。
经营:装饰、装修、设计
4、宝鸡市宇龙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东风路32号):总投资150万元,合同引资100万元,到位资金20万元。
经营:机械租赁、土建、装饰工程
5、宝鸡市瑞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东风路59号):总投资150万元,合同引资100万元,到位资金50万元。
经营:机械加工、金属材料、化工、油漆
五、产业化项目概况及进展情况 1、华煤大厦商住楼:是市上下达我街的考核项目,也是华亭煤业集团公司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标志着华亭煤业加快进军宝鸡市场的步伐。此项目工程座落在金台大道(宝商家美佳对面),总占地面积1525.77㎡;总建筑面积30000㎡,楼高34层(地下一层,地面33层),总投资约5800万元,预计前期投资2000万元。
2、华苑宾馆:地处宝铁小区,集宾馆、餐饮、娱乐于一体,占地面积1400㎡,建筑面积5500㎡,宾馆总投资600万元,已于今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
3、石油综合办公综合楼:始建于2006年10月,计划投资3700万元,实际完成2100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占地面积2560㎡,建筑面积17920㎡,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4、东风佳园二期工程(21层商住楼):是区上下达我街的考核项目,该工程地处东风路中段,东风佳园商住楼(其中:商业用房4层,住宅楼17层)总建筑面积29000㎡,竣工面积14000㎡,计划投资5000万元,2007年实际投资2100万元,目前已施工进行到13层。
这些民营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东风路地区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加大服务力度,更好的为这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东风路街道办事处 二OO七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