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数目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既有中小企业的自身原因,又和中小企业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内外结合采取对策。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我国中小企业数目约占企业总数的99%,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一)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二)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相关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相应很少,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三)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四)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的资金支持是不一样的:在初始阶段筹措的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外部融资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受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限制,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急需的资金实现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只能将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锁定于银行贷款,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度,制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一)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非常有限
中小企业融资来源主要分为内部融资渠道和外部融资渠道。在美英等资本市场发达国
家,中小企业外部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在我国中小企业板刚刚发展起来,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非常有限。截至2007年1月30日,共有111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但经过分析发现,如果根据资产规模判断企业类型,这111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均为大中型企业,说明中小企业板上市资格存在严重的规模歧视,未对小型企业起到融资支持。今年3月24日中国证监会向社会公开征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意见。考虑到创业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创业板的标准对创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标准在主板市场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企业申请在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仍需达到规定的条件,比如家族制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在内部管理与规范动作、财务制度等方面进行整改与完善。同时必须认真考虑企业的主营业务及产品的高新技术含量,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等等。此外考虑到在征求意见基础上还需要对该办法进行修改和一系列配套规则有待发布,创业板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推出。
(二)正规金融特别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限
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狭窄,尽管从银行获得贷款困难较大,但是银行借贷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共有98.7 %来自银行贷款。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系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均在尝试开发中小企业授信业务,但真正形成特色产生规模效益的并不多。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审批效率方面均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尤其是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了2008年执行货币从紧的信贷政策,包括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扩大国债、提高贷款门槛、加大发行央行票据、扩张股市直接融资等,都给银行资金带来很大压力,银行在2008年信贷规模大幅萎缩,向企业发放贷款更加谨慎,中小企业要想从银行得到贷款扶持更加困难。
(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公司法》、《证券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的修订,《物权法》等法律的颁布,今年1月1日起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正式施行,全国10多个省市《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20多个省市“非公经济36条”实施意见的出台,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完善,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些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如,创业门坎高、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滞后等等。
(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选择部分省市进行试点,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地也都出台了《关于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3366家,累计担保总额8051亿元。这对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质量不高。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三是具体运作管理方式缺陷。担保公司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审查苛刻。由于担保人资产抵押及企业自身信用担保的苛刻条件,使较多的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政
策的优惠,许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同样无法获得担保公司的担保。按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现行的规定办理贷款的户数与金额,与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需求差距甚远。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要建立健全融资管理
真实、全面、准确的会计资料是银行评价企业还贷能力的主要依据,健全的财务制度也向银行展示了企业健康发展、诚实守信的良好印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此外,企业要加强对融资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融资前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融资的必要性,认真分析测算融资成本和收益;融资成功后应专款专用,制定明确的还贷计划,根据项目的收益情况,可适时对还贷计划进行修正,争取贷款到期按时偿还。这不仅是企业守信的表现,从长远来看,对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都有很大帮助。
(二)完善健全金融体系,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的间接融资,但是银行的贷款品种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15条规定:“各金融机构应当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转变服务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经营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因此,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不断开发和探索创造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和机制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刚刚开始成立,业务管理和经营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一方面要在不断摸索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管理、监督,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市场化、规范化的步伐。强化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建立起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登记制度;谨慎选择担保对象,建立起信用担保的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跟踪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起担保风险预警系统;深化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担保机构的外部约束,加强担保业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担保操作管理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不同模式的信用担保机构,推动担保产业化发展。
(四)建立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欧美许多国家都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了第二板市场,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在国内第二板市场设立之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可借助国外的第二板市场为自身的发展融资。还可考虑设立中小企业产权交易柜台,提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产权转让的场所。同时逐步放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目前我国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对中小企业来说较为苛刻,政府管制也比较严厉。政府要开启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需逐步放宽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的条件,尤其是对于发行企业规模的限制。
第二篇: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却处于融资弱势的不对称地位。2007年至今的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与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些企业不堪重负因资金链断裂而亏损甚至倒闭。中国部分专家学者2月8日—10日在具有“中国达沃斯”之称的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年会上认为,国家应将中小企业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本着公平的市场原则,建立多层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银行融资体系,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堪忧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超过一千万家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3%,其产值占GDP 的55.6%,其出口占总额的62.3%,其所创造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总岗位的75%左右。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称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内源性融资比重过高,外源性融资比重过低,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在外源性融资渠道中,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缺乏外部股权融资渠道。而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相当比例,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健康的信周环境和相关的法律保护,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较大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纠纷,同时也对国家金融秩序形成干扰。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8年全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I万多家,2/3的纺织企业面临亏损,1/3 的企业停产。该行业涉及的职工人数有2000万,其中有600万来自农村,另有一亿多农民为纺织行业提供原材料,波及面巨大。浙江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5个月,浙江规模以上企业亏损的有1.07万家,亏损面达l9.6%;而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量达11006家,增长l2.7%,企业亏损额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
---五方面原因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
温州担保协会会长郭志超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年会上认为,资金问题深刻地成为束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身弱点导致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不具备贷款条件。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分布广而分散、规模小且成立时间短、抗风险差,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可信度;自有资金不足,贷款的风险化解和补偿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贷前审查、贷后检查监督的难度,与银行执行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50%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 以下,抗风险能力较弱,而银行新增贷款80%集中在3A和2A 类企业,多数中小企业不符合银行贷款基本条件。
其次,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使中小企业缺乏更多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大都不具备发行股票、债券的条件。据统计,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其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中小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上海中小企业的外部筹资中,银行贷款的比例为73%,有价证券筹资仅为2%。
第三,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造成自身“造血”不足,形成资金匿乏。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不完全在于银行信贷或资本市场歧视,而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由于竞争的加剧,使得经营效益持续下降,盈利能力低下,而且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加大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困难。
第四,缺乏信用观念,不良资产过高,抵押担保难落实,影响融资能力。我国中小企业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比例较高,对银行资产的影响较大。我国对中小企业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比例平均高达63.93%。值得注意的是,在温州地区,由中小企业形成的不良资产占比最低,仅为21%。相反,西安市中小企业在其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高,但形成的不良资产占比反而高达90.75%。这一现象表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更多取决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而不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中小企业破产兼并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因素。在所调查的全部中小企业形成的不良资产中,破产占34.3%,兼并占16%,这既表明中小企业破产兼并是导致银行资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也表明中小企业存续状态不够稳定。
第五,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完善,不能适应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一是金融政策支持不够。由于受过去多年来传统习惯的影响较深,国有银行基本上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供应者,没有将中小企业列为其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政府虽然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抓大放小”的企业战略的实施,无形中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到次要地位。这些因素是造成中小企业外部融资难、资金占有率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做的重要贡献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二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欠佳。就中小企业自身而言,确实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稳定性差、产品扶术含量低、财务制度不健全、单笔融资数额小等特点,而且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期货业往往产权不清,银行贷款面临企业所有制改草、合并、分立等诸多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收益较小、成木较高、风险较大,因而产生了收益成本不对称、借贷双方无法对接的局面,所以贷款积极性不高。三是国内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和投资公司。随着近几年银行企业化改革力度的加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逐步由分散经营走上了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大幅度收拢了信贷管理权限,因此,极大削弱和限制了基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拓展业务的能力。
---解决融资难 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制定出台了不少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虽然相对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涉及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条款较少,这与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相比差距较大。为此,温州担保协会会长郭志超认为,国家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银
行融资体系,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着力建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他建议:
建立多层次银行融资体系,适当放宽信贷控制,调整信贷结构。一是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银行,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弱势的最直接方式。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可以发行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资金。二是中小银行向贷款业务相对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中小银行受到其资产规模小的限制,不可能从事“金融百货公司”式的综合业务,它在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与中小企业的近距离、贴身服务等特点。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是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应主要包括创业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是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
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应落实行业准入等相关政策,实现市场公平竞争,除国家明确禁入的领域外,其他行业都应逐步对民营资本开放,对外资开放的行业要坚定不移地对民营资本开放。
将中小企业纳入国家创新政策体系。对中小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开拓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制定和落实促进中小企业产业升级的税收政策。支持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中小企业相对集中、产业集群和具有产业优势的地区,重点建设一批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咨询、培训等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创办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科研院所、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技术合作联盟,开展联合创新。
中小企业也应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素质,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使得担保机构和银行所需要的企业发展相关信息能够在财务数据中得到真实和准确地反映。
第三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不容乐观。究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呢?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很多探讨,但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企业本身、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虑:
(一)、从中小企业本身来看:
1、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其自身薄弱的积累不能满足其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只经过了30年的时间,无论管理经验还是资金积累都显得不足,在面临市场变化的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加之经营的不确定性,使得其经营风险很大,倒闭率很高,银行不敢向它们放款。
2、中小企业通常不能按照银行规定提供担保或其他抵押资产。银行在商业化经营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为了降低贷款风险,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其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条件则更为严格。而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产权不明晰、法律障碍多,无法用作贷款抵押品。
3、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尤其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银行难以控制信贷风险。目前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客观和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前景等情况难以了解,故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
(二)、从我国的金融机构来看
1、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
心无力。
2、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致使银行信贷投入量不足。虽然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各商业银行贷款额有所增加,但总量仍不足。在“清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内部清理整顿,迫使银行收缩信贷规模,尤其是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
3、信用担保制度不健全,抵押担保难落实。为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基本停办了信用贷款,普遍实行资产抵押担保贷款制度。由于中小企业关系简单,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另外,在我国企业信用低下、中小企业融资的要素不完全时,靠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难以顺利完成融资任务。
(三)从社会环境来看
1、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库等,这些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我国,目前还是大企业受到政府更多的重视和政策方面倾斜,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上的便利和优惠。
2、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开启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政府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对大中型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搞活中小企业,加强资金融通方面却没有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定位偏差、贷款权上收等不匹配因素。同时,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也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一)企业方面
1、中小企业要转变融资观念,逐步降低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努力吸收社会资本进入,吸引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同时,要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2、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经营业绩突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
3、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由于在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因此,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未建立是造成融资难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自身应提高其信用度,构建融资信誉。中小企业为取得融资信誉,必须比一些大中企业多付出成本,即可称为信誉成本,为取得银行的金融支持而做好自身的努力。
(二)金融机构方面
1、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要允许基层行、社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扩大授权额度。
2、要在落实信贷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激励机制,调动信贷人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做到责权分明、奖惩兑现。同时可以偿试实行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连带责任办法,从内部和外部共同防范信贷风险。
(三)社会方面
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指导机构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资金、人才培训、技术更新、科技成果转化、金融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其成为沟通中小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桥梁和纽带。
2、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要改变抵押的登记、评估、公证等收费标准不统一,综合收费率高的状况,减轻中小企业的收费负担,使有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及时得到银行融资支持。应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营业收入免征或降低营业税,或允许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损失贷款自主核销,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和处置能力。同时,中央银行在再贷款方面向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予以倾斜,增强它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能力。
第四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小企业的增多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存在,并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多方面来找出解决其融资难的方法及对策,使中小企业能够不断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都曾经历着从被轻视与否定到被重视与肯定的过程。如今,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在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并在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企业竞争的激烈,使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其中,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使最主要的因素,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发展就陷于瓶颈难以突破。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企业自身、金融机制以及政府这三个角度入手,将这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彻底的认识和解决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内源融资①是指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而在本单位内部筹集
所需的资金。它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积累,另一方面是某些短暂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在内源融资上相对容易一些且融资成本低,因而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和基础方法。在中小企业创业初期以及初创业期过后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但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自身积累严重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所以有大多数中小企业认为资金困难已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种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方式寻求发展的模式也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②是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都面临着重重困难。这是由于只有组织完善、规模巨大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为其经营活动进行融资。而中小企业规模相对小,且不够成熟,投资者在市场上也不容易获得有关该公司的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可流通的证券来筹集资金。间接融资③则主要是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可是由于中小企业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抵押物或保证单位,银行债权难以得到保障,银行自然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审查及限制更加严格。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多方面的因素。以下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以及它所面对的独特的外部环境,他们的财务管理工作相应也有自身的特点。第一,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力量薄弱,财务会计工作质
量差,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中小企业之中。由于受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许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短缺、专业性不强、管理机制简单、无法实现内部牵制,这些导致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这一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法有效进行。第二,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信用等级较低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企业融资带来困难。中小企业的资产少、底子薄,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是,其抵抗外部风险的能力差。例如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突显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和弱势地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越来越明显,很多中小企业陷入成本升高、产品销售困难、外贸出口受阻的困境,尤其是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和汇率波动的影响,使很多中小企业都无法承受,因此一些出口型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当然,对于其他一些中小企业已面临着这样的危机。除此之外还有由于企业自身累计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银行信贷风险增大。当出现资金周转不灵时,稍有经营不慎就可能带来破产的后果。因此,债权人往往会对中小企业的借贷制定更为严格的条款,这也增大了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难度。第三,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虽然生产经营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仍缺乏一套有效的、现代的管理机制。给企业在市场开发、财务分析等方面带来了一些困难。许多事情都必须由管理者亲自去做,这样就无效率可谈。而且不可能事事都考虑周全,这样就会使企业在经营时遇到困难,也容易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混乱,而对这样的企业,可想而知它的融资环境是
不会好的。第四,中小企业的融资要素不足。在贷款时都需要提供抵押或担保,只有提供可被金融机构接受的抵押和担保的中小企业才会取得贷款并获得相应的优惠。但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可用于贷款抵押的固定资产少等融资要素欠缺的问题,因此很难获得贷款。第五,以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自身的状况来讲,由于其实力与规模等各方面都不是特别庞大,要想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来进行直接融资,也是很不容易的。
(二)银行也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风险较高,而且企业寿命没有保障,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十分谨慎和严苛。可是除了企业的自身原因以外,银行方面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银行一向钟情于向大企业贷款,而对待中小企业就十分保守。这主要是由银行的性质决定的。因为银行经营的是资金这种特殊产品,因此银行十分注重其安全性、有效性和流动性,为避免带来损失乃至给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后果,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一些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尤为严格。而这也是一些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丧失了绝佳的发展机会。除此之外,还有银行的办贷手续复杂、信贷激励机制弱、缺乏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灵活性以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也使得信贷人员不愿涉及中小企业这个领域。
(三)政府也应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挣扎在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中,其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作为竞争弱者的中小企业,要想使其健康发展,政府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
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在税收上给中小企业一些优惠,而目前这一点做得还不够。还有,政府可以对一些有发展潜力、有前景的企业做一些担保,可以使其在向银行贷款时更容易获得。
三、解决融资难题的对策
既然找出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那就要找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
(一)要提高企业自身实力。中小企业要想长足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在市场中准确的定位自己,并通过合理经营、有效的管理来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要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优势,并不断保持这种优势,这样才能使企业发展下去。除此之外,要聘用在财务管理方、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样才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对企业的人员管理、团队合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中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这样奠定了好的基础,企业才会在今后发展中不断积累、不断进步、发展壮大。在以后筹集资金时,可以使金融机构看到其发展前途以及有能够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愿意为其融资。当然还有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融资方式,其创新经营也是不可或缺的。在众多企业中,要想脱颖而出,没有创意是不可能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上,还体现在经营管理上。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合理利用资源,使企业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二)现在一些风险投资的出现,第二板市场的存在都为中小企
业融资带来了新渠道。风险投资⑤主要由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判断、资金投入、经营管理的综合工程,它的投资对象一般为高新技术项目、起步不久、急需资金的新中小企业。这样,一些新型高科技的中小企业就会吸引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为其投资。当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风险投资,也要满足一些条件才可。如,这些企业要具有领先优势的技术或产品,并且能够容易的进入市场;技术创新效率高,适应市场的变化;管理者有成功的经验等。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中小企业才可获得风险投资。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风险投资,就必须有异于其它企业且其它方面过硬的地方才可。而第二板市场是指主板市场以外的融资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是为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成长性强的新兴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场所。对于想要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证监会有明确的规定:第一,公司必须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第二,必须是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第三,公司必须主营业务突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可以在第二板市场上市。虽然其股本规模要求比主板上市公司低,但对于初创型企业来说,还是很难达到的,这使一些中小企业止步,可是,创业板的出现,还是为一些有实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曙光和一种新的融资渠道。
第五篇: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汪杰珍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10-000-0
2摘 要 资金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在生产经营中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融资能力,以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却处于一个困境之中。本也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以希望对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原因 对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数以百万计,为社会稳定、地方经济发展、国家税收增长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小企业融资却举步维艰。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规模小、效益不稳定。
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较低,诚信意识缺乏,很难获得信用贷款;中小企业本身无多少固定资产,用于提供抵押的资产较少,所以无法满足金融企业关于抵押贷款的条件或要求,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种种原因,使得金融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将更多的融资业务投向了上市企业、国企等。
2、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中小企业大多是由于个人或多人合伙创业而至,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在管理上停留在口头管理,即使建立相关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在财务管理上,没有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或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有些甚至会出现一名会计同时兼职出纳、人事等岗位,大大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独立性,难免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疏忽,使得财务数据缺乏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问题,从而影响企业融资的困难。
3、对融资产品了解不多。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中小企业创立者文化水平偏低,聘用专业人才较少,导致其对现代化的市场融资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融资渠道上依旧采用的是向银行或信用社贷款。据相关调查,51%的被调查企业目前补充资金的渠道仍是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企业对融资可能的渠道了解不够,而导致单一的融资方式也是造成其融资难的一个原因。
(二)外部原因
1、银行体系结构不合理
国有商业银行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融资的重要渠道,而现实却是地方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有限,加上近年来国有银行撤销了部分基层网点更加剧了其融资难的局面。虽然当前民营银行开始崭露头角,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失的理念下,业务对象还是倾向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获取融资渠道并没有因此得以拓展。
2、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少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渠道上青睐于国有商业银行,而中小企业对国有银行依赖性更大。民营银行、民间借贷、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等虽然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由于风险大,利息高等因素,往往使中小企业止步,因此导致了中小企业可获取贷款的机构屈指可数。
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应为市场引导者、管理者、服务者,但在政治体制下长期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追求政绩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税收的增长和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此举其一造成金融机构放贷风险增加;其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获取政府帮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4、信用机制不健全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与企业有关的公开信息难以取得,银行无法对除自己客户以外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加上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途径,商业银行难以获得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而企业自身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的真实性往往存在令人质疑的地方,因此形成了银行难以准确对中小企业做出科学的信用评价的局面。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企业应当采取的措施
1、提高自身实力
银行设计的融资产品再好,准入条件再优越,也毕竟在控制风险的要求下十分审慎,这个时候重要的是企业自身。企业经营者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讲求诚信,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不断的完善财务制度,改善财务状况,实事求是的反映财务成果,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鉴于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中小企业应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走自主创新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革。
2、提升自身信用度
首先是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内源融资能力能为外源融资创造更为有力的融资条件。企业不仅要加强自身发展、制度建设还要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机制,特别要提的就是信用机制,良好的信用是赢得融资的必要条件,不仅会获得金融机构低门槛的贷款优惠而且还能利用信用再担保机构,打造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3、提高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及财务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要想成功的获得银行的贸易融资支持,首先就要充分了解银行,了解银行的融资产品,了解这些产品的审批过程,才能在提交申请时做到无懈可击,保证顺利通过。并在了解银行的融资产品的基础上,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融资产品,有针对性的进行申请。这就要求中小企业财务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具备银行融资和各类融资产品的特性与条件,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产品。
(二)商业银行应当采取的措施
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方,决定着对企业的放款,但商业银行也要追求利润,不可能放弃具有风险相对小,收益较丰的贸易融资业务。与中小企业的顺利合作需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银行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银行应根据客户正常贸易产生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这一特点制订专门的信用评级制度。为客户建立业务往来档案,根据客户的业务能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评定其信用等级。而当前我国银行的信用评估体系较为粗糙,缺乏科学性,同时又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进行科学有效评价,使得企业与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
2、建立完善的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对于银行而言首先要培育优质的客户群,在避免融资业务风险的管理上可以制定一个企业评价机制,以确定企业是否可以取得贷款的资格。可通过考察客户的结算量、客户业务能
力、交易对手资源及客户履约的信用记录等,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客观的评级标准。其次,建立产品评价系统。不同种类的贸易融资业务提供的担保、质押或抵押品不同,所带来的风险也不同,因此对每一业务种类的融资业务,需研究其各自系统内的风险因素,尽量使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最后,要完善内控机制。制定覆盖所有国际结算、贸易融资业务岗位和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体系,全方位加强风险防范。
(三)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
1、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中小企业的融资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政府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在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过程中,应由银行、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共同参与,把中小企业年检、纳税、经营等情况汇总在一起,使银行能方便地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降低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信用评估体系。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价基础上逐步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物权登记信息数据库、财务信息数据库、信用行为信息数据库和征信评价报告数据库。进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为企业融资与信用交易提供查询服务。
不论是当前还是未来,中小企业依旧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稳定、活跃市场经济、增加国家税收、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亟待解决,需要金融机构、政府、中小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从各自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改革举措,促进双方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吕香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2.[2]李心愉,冯旭南.公司融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3]林毅夫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2001.[4]邓敏.国际贸易实务与融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