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善中小企业投创业环境
中小型企业是福建省工业企业的主要构成部分,贡献着绝对多数的工业产值并吸纳着绝对多数的就业人口。厦门永同昌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样的代表,业务范 围包括投资体系,建设体系等涉及房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商品展示、汽车配件、进出口贸易、机械工业加工、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2009年底,集 团员工总数超过两万人,其中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占七成多。
厦门永同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宗真是来自工商联的福建省第十届政协委员,他充分 地肯定了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对于福建中小企业的扶持。他表示,企业界高度称赞并坚决拥护政府对经济的刺激政策。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忧虑:一是 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相对较少;二是广大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刺激方案中的受惠面不及国有大型企业。
针对这些问题,张 宗真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政府还要进一步改善市场的法制环境和公平秩序,对中小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外资和台资企业要营造相对公平的投资发展环境。第 二,政府的投资不仅要注重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也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困难的中小企业。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小企业为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 贡献,成为了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第三,福建省应该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引入广东、浙 江、江苏等地的资金。
张宗真还特别提出,建设海西重在建设自由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人性化的环境是海西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这首先需要福建 省委、省政府做好组织保证。他认为,要真正提高全省人民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力度和热情。其次对于高新科技企业,政府可以考虑补贴其15%政策资本 金,并给予土地优惠政策。
第二篇:中小企业创业期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中小企业创业期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卜永华
2012-7-19 11:20:48来源:《经营与管理》2011年第12期
在企业经历的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创业期的风险最大,一旦管理不善企业就可能夭折。在这一时期,企业因规模小、实力弱,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抗风险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企业在创业期,因为员工少、业务较繁忙,没有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未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二是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融资、业务拓展等方面。
2.薪酬制度不完善。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在薪酬设置上只注重外部公平,而忽略了内部公平。对员工的奖罚由“老板”说了算,随意性强,不具有规范性,这往往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3.员工流动性强。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往往盈利性不强、企业形象不佳,在人员招聘中处于劣势地位。有些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在人员出现空缺时才临时招聘,由于招聘时间要求较紧,因此招聘随机性较大,很难招到合适的人员。即使是招聘到人员,因在招聘过程中不专业,造成员工离职率高、流动性强。
4.用人不科学。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依赖个别人才。一些企业的核心技术、重要资料往往掌握在个别人员手里,时间长了就形成对这
些人员的过度依赖。二是企业在创业期,负担重、盈利低,企业最喜欢招聘“物美价廉”的人员,但是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就过分追求人员的经济性,而忽略人员的适用性。比如,为了降低用人成本,直接把亲属吸收进来,形成了家族制。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在创业期存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造成的。
1.人力资源管理力量薄弱。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缺少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由办公室代理相应事务,而办公室人员配备也不充足,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许多中小企业不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数量少,而且素质不高,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事务性工作。
3.管理者的认识存在误区。在企业盈利性不强的情况下,管理者大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增加盈利上,而忽略了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有些管理者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可有可无,企业只要赚钱就行。这就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被轻视,造成人才流失。
企业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1.作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许多管理者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作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中小企业不用。其实中小企业要想做强做大,从一开始就要树立规
划意识,从企业的规模、业务定位、发展计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结合企业的整体运营状况,将长期、中期、短期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相结合,常规性与应急性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相结合,以使这种规划保持一定的弹性,适应经营管理的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可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合理地招聘员工。中小企业在创业期有时很难留住优秀员工,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企业如果招聘员工不合理,就会使这种状况恶化,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所以企业要特别重视招聘工作。在招聘前,要准备详细的职务要求说明书和岗位职责说明书。这样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招聘人员的主观偏好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使招聘工作更公正。在招聘时,要注意让应聘者对企业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不能为了留住人才,只让应聘者看到企业“光鲜”的一面和即将从事的工作的大好前景,还应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某些不足,特别是即将从事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这样应聘者可依据较全面的信息,权衡利弊,作出选择,而不是因日后的现实与想象相差太远,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落差。
3.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薪酬体制。对中小企业来说,建立完善的薪酬分配制度至关重要。与大型企业的员工相比,中小企业的员工承受着更多的风险。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员工承担风险理应享受较多收益。分享收益是对参与创业的员工的最好激励。出于成本和工作方便的考虑,企业在创业期的薪酬体制可不必过于细化,但是要采用收益分享的薪酬分配模式,使之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比如,以制度形式将员工的工资与工龄、业绩等指标挂钩,采取公正合理的薪酬计算公式进行薪酬评定,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这既有利于内部的和谐,也有助于留住人才。
4.建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企业在创业期,共同的平台、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事业,是构成联结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牢固基石。要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企业服务和付出,就必须让他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企业对有能力的员工要充分放权,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赋予他们作为创业者的使命感、荣耀感。企业还要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使用机制,留住一些核心和骨干人才,委以重任。
5.注重人才培养。有些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因资金有限,不舍得把钱投到员工培训上,甚至认为是一种浪费。还有些企业认为,如果培训后人才离职,那么损失就更大。于是有的企业便采取“不用不招,现用现招,不行再招,只用不养”的措施。有些企业由于在人员招聘中影响力有限,招聘的员工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于是陷入“不能干的员工被炒掉,新招来的员工还是不能干”这个怪圈。企业以适当的投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可提高员工对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还可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继而留住人才。
创业期是企业站稳脚跟并寻求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制度,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企业应根据创业期的特征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留住可用之才,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调查报告2010
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调查报告
------------------
2008-01-22访问次数:345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佳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由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所造成的。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渡过了创业的初级阶段,并进入了一个增长发展阶段,在此期间,企业融资结果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持续发展壮大,因此如何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中小企业应加大内部改革力度,苦练内功,优化融资的内部环境
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不足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1 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对国有中小企业实行积极的退出战略,走改制重组道路;对集体企业要进行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对私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
1.2 要找准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根据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商品的不同,实行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不断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1.3 要约束盲目的投资扩张行为
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前应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多考虑不利的市场竞争局面,认真分析自己的竞争力,懂得节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1.4 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应按国家财会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能充分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加强日常会计记录,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信息,增加企业经营及财务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危机。.5 要加强中小企业经营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高层领导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内培和外引,真正建立起一支经营管理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满足中小企业在经营方面多元化需求,确保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强化银行竞争,促使现有商业银行逐步关注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1 改革现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及治理结构
银行改革相对于企业改革,已出现很大的滞后性,并已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造成不利影响。而银行改革的关键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从改革过程“先易后难”的原则出发,我们认为,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相对简单,对宏观面的冲击较小,可以优先进行。但国有大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心和支撑,对其改革的政治阻力和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国有大银行的产权改革则可以相对滞后。
目前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将发展民营银行和改革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结合起来,对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这是我国银行业产权渐进改革的切入点。对国有大银行应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股权结构调整。适当分散股权,采取将现有国家部门统一所有改为政府分级监管,吸收各类社会保障基金入股,吸收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入股,公开发行个人股在境内外上市等方法将政府的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将政府持有国家股为主的股权结构逐步变为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包括个人股、外资股在内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真正按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2.2 改进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改变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总分行关系的组织模式,以价值链为核心,按不同客户对象进行划分,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实现银行结构扁平化,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更加贴近中小企业。.3 健全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注重约束与激励机制的创新,我们认为目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3.1 建立独立审查人制度。主要依赖基层信贷经理掌握的各种“软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紧密型银企关系,在中小企业融资中推行客户经理制,并赋予客户经理相应的权限,对200万元以下贷款实行独立审查人制度,操作程序比照个人贷款。
2.3.2 推行中小企业综合授信额度,允许企业在有效期和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随借随还,加速资金周转。
2.3.3 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设定一定比例的风险损失率(如日本银行为3%左右),以盈利补亏,增加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原始动力。.3.4 在现有基础上合理下放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下放全额存单质押贷款、全额保证金的承兑汇票签发权。
2.3.5 合理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环节。
2.4 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
为了了解掌握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监管体系,增设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实行不同于大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商业银行调整战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2.5 积极鼓励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营小额信贷机构
民营小额信贷机构的成立,可以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银行业格局,促使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调整市场定位,增加金融市场竞争力,强化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改善。
2.6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及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
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分系统,广泛搜集企业各类信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综合全面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同时应建立银企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较好地解决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实行较好的监控。政府部门应积极扶持与引导,营造一个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社会环境.1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司法环境
从构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及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看,虽然目前有关部门已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担保法》等法规,但相配套的法律、政策缺失,整个政策法律体系显得原则而又单薄,执行时遇到了许多障碍和空白点。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1 进一步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细则,解决中小企业整体重要性和个体弱势的矛盾。.1.2 修改完善《担保法》,引入动产抵押担保制度,扩大动产担保物范围,允许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担保物,允许在普通债权上设立担保,引入浮动担保制度,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通过引入新的担保方式,如所有权保留、信托收据、债权担保,浮动抵押、让与担保、集合抵押等,也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这些担保措施或担保品种,开拓业务,保障权利。同时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公示性动产担保权登记制度,低成本、高效率地保护动产担保权人以及信贷交
易各方的利益,增强信贷人放贷积极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健康有序地进行。
3.1.3 及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规范担保公司行为。对担保运行等关键内容、担保公司的定位、准入退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以及担保实施形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作出统一的规定。.1.4 建立再担保制度,积极营造债权流动化的环境。再担保制度有利于分散担保结构的经营风险,从而激励信用担保机构更加主动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1.5 修改或撤消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会计、统计、财政及税收等制度。
3.2 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的先天不足,特别是其较高程度的不确定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以及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阻碍了银行贷款这种融资方式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限度的政策性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这种方式效果明显。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经验,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2.1 应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有效实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一目的。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应在完成政府任务和目标的前提下,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最大化。
3.2.2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2.3 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政策性投资机构,应以财政出资为主,也可由现已成立的省地两级国资管理机构通过出售其拥有的国有资产而出资。
3.2.4 建立法制化与制度化财政弥补机制。向信用担保机构及再担保机构提供资金援助,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先可用其预提的风险准备金进行自我补偿每年的担保或再担保损失,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目前,需要考虑的是,要将财政弥补款列入每年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设立风险有限补偿基金。.3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3.1 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它主要应包括二板市场和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二板市场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则主要为达不到进入二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更需要发展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
3.3.2 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长期票据市场、租赁、典当等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
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服务。
3.4 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征信系统
目前迫切需要国务院协调和整合各方信用资源系统,加强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一套全国性的、有别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个人消费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为各种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级提供基础条件。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办法,制定科学、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实事求是地界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特别是要建立法人代表、控股大股东的信用等级评定,这是影响银行资金安全的关键。中小企业信用征信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可使信贷部门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获取中小企业以及企业主的各种定性定量信息,进行准确有效的企业综合信用等级评估及贷款风险评估,降低贷款成本;同时可促使企业主和中小企业重视自身的信用积累,形成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
3.5 成立专门机构全面负责中小企业事务
目前履行该项职责的全国最高政府部门是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司,这样的设置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极不对称。建议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部级单位,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相对独立于政府,有效行使其权限,并授权其监督其他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3.6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养服务
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加强以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委托高校对中小企业的高层领导、经营管理人员有目的地分期分批地组织培训学习,学习现代经营理念、经营策略、经济法规政策等。比如,最近浙江省人事厅在清华大学首次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专门针对“草根浙商”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学费都有浙江省政府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政府对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可有效地扶持中小企业获得管理资源,使中小企业在管理现代化和合理化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也可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养资金和人力不足问题。.7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商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应将一部分管理工作社会化,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管理咨询、财务分析、融资需求、人员流动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化服务。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类服务机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管理咨询和培训机构、信息服务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等。从目前来看,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采取政府兴办为主,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功能的方法联合共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体系。
第四篇:2. 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项目申报材料要点
附件1:
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项目申报材料要点
一、小企业创业基地项目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运营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创业基地建筑面积及运营单位拥有产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4、创业基地(或依托载体)的标牌、厂房、公共配套设施等图片资料。
5、创业服务情况,包括构建众创空间、创新孵化模式、开展创业辅导等服务内容;组织中介机构参与创业服务情况;创业服务绩效(入驻企业数、经济和社会效益统计数据,培育企业成长情况,至少1家典型创业辅导案例);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活动(不低于5场次)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服务协议、活动通知、人员签到册等,开展相关服务活动的场景照片)。
6、基地内企业基本情况表,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入驻时间、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和联系电话。
7、培育进规模企业情况表,包括企业名称、主营业务、三年来(2012-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及增幅。提供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进规模材料证明。
8、运营单位上会计报表及审计报告(对创业基地厂房
筹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平台服务内容、服务进展、服务成效等。
5、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公共技术平台项目,重点反映申报项目实施期间的设备投入、服务支出以及技术服务效果等情况。信息化服务平台项目,重点反映平台上与中小企业签订服务服务合同(协议)的数量、金额、服务支出、服务业绩、成效等情况。
6、对项目评审有帮助的其他材料。如项目涉及到环保、安全等方面的,需提供有关专项验收证明材料;企业获得省以上的有关资质等。
三、融资和培训服务项目
(一)融资服务项目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融资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名单、业绩及相关证明材料。
4、融资服务平台成本支出发票或相关证明材料。
5、资金申请使用全过程承诺责任书。
6、对项目评审有帮助的其他材料。
(二)培训服务项目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项目明细(项目申报机构提供租赁厂房服务的小微企业名单;须提供经地县级及以上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盖章确认的减免租金情况明细表;减免租金详细情况,包括具有有效服务合同的小企业服务数量,服务收费与市场一般收费标准的高低比较,平均服务收费水平提高和降低比例情况,以及中小企业客户满意度等情况)。
5.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014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内容)。
(三)经贸合作交流项目
1、专项资金申请表。
2、企业营业执照或社会机构组织代码证复印件。
3、项目活动总结(含活动时间、地点、规模、出席领导、成果等)。
4、经贸交流合作项目资金支出明细表。
5、活动有关证明材料(含组团通知或会议通知等)。
6、有关合同复印件。
7、经费支出主要凭证复印件。
第五篇: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现状?
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发展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贷款难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中小企业因其独特的经营特点和发展规律导致中小企业在贷款时都要受到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多重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现状不容乐观。
中小企业银行贷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正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方式最主要的是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频率高、时间短、金额小,缺乏较强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较高的操作水平,加之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不太了解,较难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因此,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业务时的主要方式是与专业担保公司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风险隐患也同时存在。
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想要获得贷款最低有三点条件:要有实体经营场所,而不是简单的创业项目;对中小企业经营时间进行审核,通常要求企业经营为一年以上;拥有固定资产的中小企业,将固定资产作为担保抵押物,贷款是很容易实现。
随着我国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关方面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条件进一步放宽:按照银监会公布的 《通知》要求,银行在计算存贷比时,对于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未使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商业银行,对于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在满足一定前提下,可视为零售贷款。此外,《通知》还明确指出,根据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成本和核销等具体情况,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满足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贷款?
1、企业申请和贷前调查。企业填写申请书,提出借款申请。企业向银行提出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并提供企业和担保主体的相关材料。银行指派相关人员进行贷前调查,通过调查后受理业务并撰写调查报告。
2、贷中审查审批。由银行对贷款申请人各方面情况和调查人出具的调查意见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3、贷款发放。贷款审批通过后,经办银行与借款申请人签订借款合同,开立贷款账户,发放贷款资金。
总结: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如何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怎样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需要担保机构的介入。信用担保制度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但在我国,仅有8.73%的中小企业申请过担保贷款,认为通过担保可以获得贷款的企业仅占53.8%。信用担保机构体系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