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有感

时间:2019-05-12 02:4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庸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庸有感》。

第一篇: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点,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是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

护理学院张芳

第二篇:《中庸》读后有感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哲学

班级:20哲学班

姓名:邓枭帅

学号:202009309160

课程选题:《中庸》读后有感

《中庸》读后有感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后经北宋二程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与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道理。

《三字经》中有对中庸的论述:“中不偏,庸不易”,宋代程颐将中庸解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由此可见:“中”即适中,“庸”即不变化,中庸即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且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内心情感的向外表现符合礼仪法度,就是中和。也就是说,在表现内心情感之前,需要以自我审量、理性思考为前提,采取符合礼仪法度的表现方式与表现符合礼仪法度的情感。那么在该表现过程中,要求表现方式与表现内容皆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故也需表现过程、表现习惯都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面我举一例来说明我以上观点:我现在十分生气导致我很想对使我生气的那个人使用暴力,但是我得经过大脑理性思考与判断,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符合礼仪法度的。经过我的理性思考,我得出了“我不该生气”、“我不能这样做”、“我应该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我的情感”等结论,而后我的确没有使用暴力且表现出友善的行为--那么问题来了,我该如何保证下次同样的情况还能正确处理呢?所以重点在于培养表现习惯,使表现习惯(不表现也是一种“表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故在我看来,可将“中和”看作是中庸的内涵的一部分。

“中庸其至矣乎!”该书将中庸视作最高的德性标准,认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但“中庸不可能也”,为什么中庸之境难以企及呢?因为“知者过之,愚不可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就像人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既然很难达到中庸的境界,《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目的为何?我们修养的目的在于“诚”——“诚者,天之道也;成人者,人之道也”。“诚”是上天赋予我们的道理,实行“诚”就是认为的道理。又有:“自诚明,谓之性”,事物真实存在,便是诚自身意义的体现,由“诚”而明白道理是我们的天性。

《中庸》中的“诚”具有天道性和普遍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诚者,天之道也”,《中庸》认为人与万物的本性其实都包含着“天道”,不论是普通人或者圣人都具有天命意义上的“诚”。只不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往往普通人都不知自身天理之所在,因己身原因未能察觉到存于本心的“诚”。“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对于圣人来说,“诚”不需要外在的努力和勤奋,自然存在心中,无需通过思考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也只有参透天地造化、知晓天性的圣人,才能达到“至诚”。那么常人该如何为“诚”?

一是前文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学习、修养入手,慢慢开启、发展,成就自己内在的道德良知,即“自明诚”。二是要以圣人的指点、教导为途径,从而启发一个具有道德良知的人,让本然的道德良知显现出来,成为自觉的道德良知,这就是“自明诚”。常人为“诚”,充分唤醒自身的道德良知,使之成为自觉、自然之时,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完备的时候。儒家主张的通过内心德性修养,以至“知天命”、“天人合一”,实际上就是“诚”与“明”相互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诚是一种道德修养的境界,诚不及为伪,有意而诚为过之。《中庸》中的诚讲究出自本心、自然而为之,只要有一点有意的“诚”都不是真正的诚。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析》认为:成,是象形字,像斧铖劈斩一长形物之形,会誓盟之意,因此有“就、终、平、和解”等意。那么,“言”加“成”就可以理解为“用语言表达真实、永不变易”之意。从字源来看,“诚”具有“真且不易”之意,且“中庸”的“中”即“不易”。如此这般,可以说“诚”是中庸思想的现实体现。也可以说:诚即中庸,但中庸非诚。

如果以中庸思想为出发点去观察整个时空与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中庸之道始终贯穿或体现于其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就是强调人的原初材性与后天文饰要达到中庸调和、相得益彰之境,才能成为君子。荀子性恶论中的“化性起伪”体现的也是一种中庸调和的状态。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欲望,不加以节制就必然造成混乱、动荡。所以荀子主张变化人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性”与“伪”之间相互冲击、磨合,而后达到内生的人性本身的中正。此外,荀子主张的“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在体现礼与法、德与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同时也深刻体现了蕴于其中的中庸思想。不仅如此,今天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揭示出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统一联系,实则是中庸思想在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方面的生动体现......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以上例子在体现中庸思想的同时也有唯物辩证法的影子。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更倾向于使旧事物灭亡,使新事物生长。而中庸是更高的哲学理念,无论一个国家的兴亡、一个世界的有无,中庸之道都是贯穿始终的,它更像是一种普遍的至理,蕴含于时空当中。

第三篇:再读《中庸》有感

再读《中庸》有感

前段时间,我再次阅读了《中庸》,读后再次感到颇有所获。更深的体会到高中的物理老师的话“每次读诸子百家的东西都会有新的收获,其中尤其是《老子》、《中庸》、《孟子》、《荀子》为最。”

记得最早看《中庸》还是在初中的时候,那时候处于懂事和不懂事之间的状态,朦朦胧胧中依稀能够窥探到《中庸》中所阐述的思想的一角,后来在老师的影响下,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读《中庸》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觉。渐渐的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在遇到我自己很难克服的困难,或者是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书房里面,泡上一杯清茶,静静的读一读这些中国古典思想的精华,慢慢的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就会又是豪情万丈,身上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这一次是因为在训练院辩论队的新队员的时候,我真的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觉得他们的实力和我的预计相差太远,很多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一点一点的教,一点一点的练,但是辩论赛又迫在眉睫。那几天的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怎么做,是应该放弃还是应该坚持。分析了很多很多之后我得到的结果就是我自己事情不少,考研、找工作、社团„„现在在加上这样的辩论队的训练。放弃的话我自己不愿意,毕竟我当初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带领他们打完比赛,不放弃我又实在不知道最后等待我的结果会是什么。

翻开《中庸》开篇的话就让我迅速感觉到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放弃有有悖于“庸”,为了自己的的一点事情,放弃了辩论队那么多的师弟师妹的期望有悖于“中”。我应该做的是坚持做好我应该做好的所有事情。一切的一切我只要尽力去完成就好了,结果远不及过程重要。之后我明白了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急于求成,不是急功近利。顺其自然,按部就班的完成现在应该做的所有训练,新生杯的比赛只是为了明年的院际杯的预演,一切都是为了今后的事情的铺垫。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为了眼前一点问题而烦恼。

之后我在辩论队中给他们的训练就是很简单的要求,首先是完善自己,做好一些表面的工作。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多读多看多学,这样正好是符合人类千年以来总结的成功的经验的。

第四篇: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因此我在读中庸的时候同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评论,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层含义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庸一词的字面意义。

事实上,所谓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集中反映在儒家巨作《中庸》中。

在许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 “平庸、折中”等类似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也部分继承了当时认为的“中庸”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反复强调内外的关系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虽然其主题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一文在极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时,也看到了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适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庸。知者、贤者以中庸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些都说明了“中庸”之难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于孔子中庸之道的赞美。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上法天,厂法地,故其道广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时,光明如日月。具备圣、仁、义、礼、知五德。足以有临、有容、打执、有敬、有别。言其大,则渊博如天;言其深,则渊泉如渊;言其用,见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扬溢于中国,施及蛮貊,其德可以配天。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待责罚而民白化,以致“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万物,达到无声无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对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发中和之为用。认为不偏不倚是衡量一切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也论述了达到中庸之道的条什和方法,“始合而开,其开也有渐。末后开而复合,其合也有渐。”结构严密,体例完整,是一篇逻辑严密,表达儒家哲学思想的论文。

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有的哲学家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中庸说来简单,实际上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失之偏颇。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人有很多弱点,人类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是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全心全意。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我对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一定能受用终身。

第五篇:读中庸有感

读中庸有感

(一)《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告诉了我们简单而又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www.xiexiebang.com)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教育的发展已呈日新月异之势。教材在不断更新,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科技创新的新世纪要求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以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视野在信息化时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会的事情他们能驾轻就熟。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准备”的重要性,无论言行只要事前准备充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唯有“准备”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下一代。

教师的“准备”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准备,二是行动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绩的好坏通过一两次考试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质量的优劣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融入社会后他(她)能否创新就是检验的标准。教师教出一个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容易,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却相对困难。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行动的准备才有目标和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首要的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外部的教育动向,重视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怎样体现;更新知识储备更是教师工作的重心。教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不仅要宽泛,而且要有深度。农村学校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面太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谈到深度,我们的教师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如果学生询问下一个学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关知识,我们往往会以“我讲了你也听不懂”加以搪塞,这样的回答对学生的伤害有多深我们思考过吗?

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游刃有余,我们必须制定终身学习计划,像久旱逢甘雨一样坚持学习;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研究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研究学生成长的环境,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对一班学生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并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给了我启迪,同时也给了我力量。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进行知识储备将成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因为自己读书少,《中庸》一书我并没有读过,但前段时间在搜狐网上看到了一本《中庸智慧心得》,就是一本蕴含处事哲理的书,于是读来看看。

本书分为三章——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分别从持中、仁爱和诚信三方面介绍了《中庸》一书的处事哲学。

持中一部分主要是讲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可取,这也是《中庸》一书中“中”的哲学。其实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人都懂得,但如何把握这个度学问是很大的,通过实例论证是本书的一个特点,通过读这些实例,受益颇深,比如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相处,与领导相处,善于抓住机会等等。但我认为在生活中如果过于讲求“中立”,会迷失自我,让自己变得没有主见,朋友很多,但知心朋友却不多,因为你的表现就是过于圆滑,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也是我学到的凡事要有度,在该表达自己的观点,该展示自己的时候就要展示自己,自己的个性是需要一点外露的。

对于《中庸》中的仁爱,作为教师的受益很大,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家人的疼爱等等,只有施爱,才会得到爱,一句“ 在这种大爱面前,一切人世间的不幸、痛苦、烦恼乃至灾难,都可以得到化解和愈合。”大家都会感同身受吧。

诚信教育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本中就有强调了,现在的学生尤其需要诚信教育。现代的小孩子好像说谎是与生俱来的,就连我三岁的女儿说谎话跟真的一样。面对这样一群古灵精怪的学生,诚信教育不可失,当然,作为教师本身就应该给学生做个榜样,说到一定要做到,用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分享到:

读中庸有感

(二)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www.xiexiebang.com)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读中庸有感

(三)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论文《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论文就是《中庸》。中庸思想,也是来自于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太难了,普通人很少能够做到。中庸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讲的中庸与仁一样,有体有用。中庸的主题非常不好理解,中庸的作用就是此处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易。

什么是中呢?一个方框,代表上下四方,中间有一竖直贯下来,不歪不偏就是中。任何事情都要取中,无论偏左、偏右都不行。孔子着了一部历史,叫《春秋》,为什么叫春秋呢?取中之意。冬天冷、夏天热,温度不适中;冬日长、夏日短,日照不适中,都不合乎标准。只有春秋不冷不热,白天与黑夜一样长,有中才可以作为标准。孔子的五德是“温良恭俭让”,温是第一的,太热太冷都是偏,只有温才是中。

什么是庸呢?庸是庸常之意,就是我们说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庸才能长久,普通才是伟大,这是宇宙间的基本法则。我们现代人都不甘寂寞,要拔高、要精彩,讲究“玩的就是心跳”。人生平平安安就是福,高处没有道只有险,高处不胜寒。常人不是如此,不知足不知止,求高求好。一求高事准糟,所以叫“糟高”。中庸就是告诉我们“中不偏,庸不易”的道理。这两句话是宋儒程颢、程颐说的,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了就不偏、庸了就长久。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一生平安、幸福。

中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中的目的是和、是中和,所以子思在《中庸》里才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中才能达到和,和是宇宙万物之理。夫妻和才能生贵子,家和才能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总之都要和,不和就不生,就没有生气。天之和是太和,地之和是中和,人之和是保和。能时时保和就能达到中和,保持住中和就能恢复到太和。北京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正是此意吗?中者,天下之根;庸者,天下之本,中庸思想是一种客观的思想,也是一种唯物的思想;甚至可以说,中庸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世界的永远不变的平衡态。

下载中庸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庸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大学·中庸》有感

    读《大学·中庸》有感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中国的文化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青睐,特别是中国的国学,那是中国......

    读《礼记。中庸》有感

    读《礼记·中庸》有感 会昌小学 五(7)班余佳韵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数不胜数:《论语》、《大学......

    读《大学中庸通说》有感

    读《大学中庸通说》有感 该书的作者是邓球柏,他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国家二级教授),北京创新研究院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博......

    读《中庸》第三十一章有感[合集五篇]

    读《中庸》第三十一章有感 本科期间也曾看过《中庸》,但当时都是初略地浏览,很少能够静心品读。这次公司给了我一次仔细研读《中庸》的机会,每当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安静地研读《......

    中庸教案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择善固执 (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内容分析】 “诚”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本节课......

    中庸教案

    a 《中庸》教案 第一,二,三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

    中庸教案

    《中庸》二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3、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

    《中庸》节选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庸》首章,初步把握全书义理的总纲。 2.初步了解“中庸”的内涵,感知 “中庸” 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