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课件

时间:2019-05-11 21: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庸》节选课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庸》节选课件》。

第一篇:《中庸》节选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庸》首章,初步把握全书义理的总纲。

2.初步了解“中庸”的内涵,感知 “中庸” 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

理解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教学难点】

探讨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从而丰富人生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学习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中庸》介绍

《中庸》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於书,以授孟子。《中庸》最初作为《礼记》中的第31篇,一直未引起历代注疏家的注意。到了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大为尊崇《中庸》,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来校定章句并作注释,《四书章句集注》完成后《中庸》才得到重视。《中庸》一书有两个特点:一是最难理解,二是容易误读。朱熹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

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中庸》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 另一方面,《中庸》当中的“中庸”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遭遇到了不断的误读。

二、“中庸”释义

1.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 “中庸”的含义。2.名家的解读。

◎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郑玄:“庸者,用也。”

三、走进中庸

(一)疏通文脉

朗读接龙,疏音义。

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情况,订正字音释义。

概括段意,理文脉。

段意:“中庸”释义——“中庸”之于君子、小人的表现——“中庸”至高无上,民鲜能久——世教不行,“中庸”衰落——“中庸”之“三达德”——“中庸”之“九经”——“中庸”之至诚尽性

思路:何谓中庸?——中庸的意义——中庸的原则

要想了解《中庸》这本书的内在价值,首先就必须了解“中庸”二字的具体涵义。

(二)深入探究

1、中庸的涵义:

为什么子思不开门见山解释什么是中庸,而是从性、道、教娓娓道来?

此开卷第一章,是《中庸》全书的总纲。开篇从人的自然禀赋叫“性”,顺着本性行事叫“道”,按照道德原则修养叫做“教”。在这一过程中,“道”是不可片刻离开的。所以自身的修养必须谨严格遵循“道”。在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谈及中庸的内涵。因为中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子思对中庸是如何定义的呢?

子思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个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中是平静淡然的,叫做中,这是人的本性;喜怒哀乐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原则,这就是和。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 hǎi)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和”就像烹制羹汤一样,用水、火和各种佐料来烹制鱼肉,掌

管膳食的人去调和,再努力去达到适口的味道。味道淡了,或味浓了,随时调和,君子吃了就会感到满意,大到君臣治国,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古人常常用“调和鼎鼐”一词来形容治国,鼎鼐就是煮肉的器皿。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是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这就是中庸思想内涵“恰到好处”“因中致和”。

阅读第2章,思考:好好先生“一团和气”是中庸“因中致和”思想的奉行者吗?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而时中”,“小人无忌惮”。

君子言行时时处处符合原则,小人则无所不至。好好先生的“一团和气”则是毫无原则的和稀泥。

好好先生:毫无原则和稀泥。中庸之道:遵循并坚持原则。

正因为“中”是“性”,是天下的根本,“和”是“道”,是天下人普遍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所以孔子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是能否遵循“道”,严格遵循“道”那就能达到最高境界“中庸其至矣乎!”才会感叹“民鲜能久矣”。为何“民鲜能久矣”?那是因为孔子意识到世人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所以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

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常也。

纵观先贤对中庸内涵的解读,概括为:因中致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遵循并坚持定理(准则)。

中庸绝不是平庸而简单的中点,而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思想观念:对正确而普遍的真理不偏不倚的追求。

既是一种观念,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那么要想达到如此高深境界该践行哪些原则呢?

2、中庸的主要原则

朗读第20章,找关键句。(“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如何解读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天道是诚,人人都拥有天命所赋予的“性”,但是,诚性虽然人人具有,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即不经过个人努力而自发地实现,所以在追求诚的过程中,自身的努力,自我的完善就非常重要。这就回应了第1章纲目中所强调的“故君子慎其独也。”

“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的,是追求的手段。“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中庸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其思想广博深邃。其主要思想综合如下:因中致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慎独自修、至诚尽性。

四、运用中庸

中庸思想涉及到了各个领域,方方面面,可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用。我们的选修教材只是节选了其中一小部分,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讨论: 请你谈谈“中庸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要求结合实际,大至和谐社会,小至日常生活。

明确:

1、中庸思想在处理国家问题方面的应用。坚持“和平解决,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原则。在世界问题上提倡“和为贵”。育万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反对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不称王不称霸,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宝贵的思想资源。

3、保护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的人,人不能违反自然规则,以人力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只能是利用自然规律。融于自然,使其为人类所服务。

4、促进家庭关系和睦相处。

5、学习上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自暴自弃。

6、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以和为贵,但坚持原则,明辨是非。

7、做人方面注重自身修养,慎独自修,严格自律。

五、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

[2]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3]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注】①师、商:师,子张;商,子夏。二人均为孔子弟子。⑴ 语

[1]

则说

。(2分)

⑵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语录[2]中形象地解释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⑶ 根据三条语录解释“中庸”,结合舜的事例谈“中庸”的现实意义。(6分)【参考答案】 ⑴过犹不及(2分)

⑵悟道,如人饮食,道恒在,但人或大嚼或浅尝,太过和不及都不曾品尝到真滋味。(4分)

⑶中庸:执中守常,无过无不及。(2分)现实意义:虞舜有道,执两用中,教化民众。(2分)启示我们,为人处事,当察纳意见两端,隐恶扬善,执中而行,则无过,亦无不及。(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中庸之天人合一课件资料(最终版)

中庸之道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滨河小额贷款公司的客户经理孔相鑫,今天早上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阅读《中庸》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我这几十分钟的分享能给你对的成长和发展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讲为什么要这样重视中庸的学习,在古代《中庸》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因为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由孔子提倡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中庸之道是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的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于至诚、至善中,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所以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通过《中庸》来完美的诠释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其实《中庸》不是一本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力去理解说他到底说什么。他来源于我的生活指导我们的人生。圣贤在于千古之前,他们用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通过精炼的语言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我们说《中庸》的内圣外王就不难理解,我们看这“圣”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1见图)

上面一个口一个耳字,底下一个人一个王字。这个口和耳在繁体字里面就是听的意思,也就是说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的人,既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和欲望,又能使别人听从自己。这个人就能由人而王,成为圣人。这就是《中庸》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合内外之道的理想状态,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的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至于,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状。当我垂锤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做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变我们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变整个世界。这个故事不正是为《中庸》说的做了很好的注释吗。要想成功,先要踏踏实实自我修炼,努力使自己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境界。用自己的行动和修养去影响和带动大家一起去改变世界。

其次,我们要读懂《中庸》,就要理解它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它是贯穿整本《中庸》灵魂。中庸的理论不断强调至诚至信,天人合一,顺应天道。那么就有下面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1为什么说人的本性决定命运? 2.为什么说顺着天性做事叫做“道”? 3.怎么达到天人合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理解这几句话对我们学习《中庸》很重要,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说的很清楚要做到天人合一,要了解和顺从“性”和“道”而后做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对性和道的理解对我们学习中庸很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千百年来沧海桑田,什么都变了。但是人没有变,人的本性没有变。所有古人认为人的任何思想都是从身体当中来的,比如我们国学里面《大学》讲至善,《中庸》讲太过与不及,实际上都是源于人身体构造内部的太过与不及。打个比方说,假如我们的肝火太盛的话(肝)木生(心)火,那么我们的心就会烦乱,做事情就会很急躁,如果肾精不足的话,我们的思维就会不够,就是思维力不够。这也让我想起前几天人事行政中心杨燕,杨主任在微信上发的“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而且天气变化反复无常,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加之生活饮食失调,作息不当,容易引发生理疾病,如感冒等。人事行政中心特准备了一些春季感冒、上火的常用药,有需要的同事可到人事行政中心领取的暖心帖子。还不忘告诉大家在OA论坛上推荐——《春季饮食:7种天然“感冒药”多吃抗病毒》的养生文章,让大家注意养肝护肝,注意春季饮食合理搭配。还有最近董事长在早课上一直在教导我们,人吃多了不运动不消耗,就容易上火,天有24个节气对人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人应该顺应节气去调理身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10:30以后就要休息,早上6:00起床,合理作息养成良好的习惯。敦敦教诲,沁人心田。这种人性化的关怀我只在咱们滨河公司见过,我是真心的称赞。

拿破仑有句话很经典叫“人的身体构造即是命运”。所以说人应该顺应人的自然禀赋也就是“性”,如弟子规说的“居有常,业无变”。做事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口渴了就要喝水,晚上该休息的时间就要休息,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做事不能失去节制,保持中正平和。这要才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然就是你就是有再大的能力和本事也枉然,如三国时期的郭嘉奉孝,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赤壁大战后曹操也叹息地说:“若是郭奉孝还在,不会让我弄到如此地步。”,一代鬼才,就因为年轻的时候喜欢纵欲饮酒,虽然受到过陈群的劝告,但是自己就是不以为然。最后在征讨乌丸的时候因为水土不服加上身体虚弱病逝了。这正是“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被窝里看韩剧看小说,过了12点还不睡。导致自己内分泌失调。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满脸小豆豆,一天到晚没见有精神。作息没有规律,让自己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的身体本身出了问题,你做事的行为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说明心见性很重要,他对我们的命运很重要。“如《中庸》阐述的核心思想之一慎独,它讲就君子应该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

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出现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辞海”也是这么解释。唐孔颖达疏曰:“‘天命之谓性’者,天本无体,亦无言语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贤愚吉凶,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云‘天命’……人自然感生,有刚柔好恶,或仁、或义、或礼、或智、或信,是天性自然,故云‘谓之性’。‘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者,通物之名。言依循性之所感而行,不令违越,是之曰‘道’。感仁行仁,感义行义之属,不失其常,合于道理,使得通达,是‘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谓人君在上修行此道以教于下,是‘修道之谓教’也。”在孔颖达看来,《中庸》讲“性”“道”“教”,是就人而言的;讲人之性源自于天,循性而有人道,修行此道而得以教化。总结来看,要理解道要从自然、人、循环。这个三个方面入手了。

为了大家学习方面我制作下面这张图,如果大家把这张图学会了,大家也就基本上了解了《中庸》核心内容,以及国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含义。我们现在看这个图,一般大家都认为是上北下南,大家会说老师你这个图肯定是画错了,为什么南在上面呢,但是实际上这个图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一个图,很多的人都觉得这个图难以解释,跟现代地图的上北下南正好相反,原因很简单这更符合人与自然的统一。我们看东面是春天五行属木,主人身体的肝脏。大家想春天万物生发,春回大地。所以说是五常中代表仁德。西面是秋天五行属金,主人身体的肺功能,金秋十月,万物丰收的季节,需要去打猎去收割主收敛肃杀。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中国不仅骂人讲文化,连杀人都讲文化,就是秋后问斩。为什么一定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夏后问斩,春后问斩,因为它绝对不可以在别的季节。万物在生发的时候,你是不可以动一点点杀心的,如果这时候你动了杀心,你摘下了任何一朵花,你到秋天的时候都会少结一个果。在五常中代表义德,南面是夏天五行属火,主人身体的心脏,炎炎夏日,万物成长。火也代表文明,因为人类对火的合理运用,才让我们逐步从茹毛饮血,走向刀耕火种。所以在五常中火代表礼德。北面是冬天五行属水,主人的身体的肾脏,冬季粮食入库,万物蛰伏于大地之下,只有智慧的生物才能生存下去,代表一个循环的结束。所以说在五常中水代表智。中央是能运化万物的土,主人身体的脾胃,大地恒远以来承载万物繁衍生息,承载五行四季的变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说在五常中土代表信。人体内部对用外部的变化也是在不同季节不同的调整。这样也自然天性的循环和内外相和,就是就是道。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大家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去想一想,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经常会用到这样一些词汇,比如说魄力、精神、胆识、意志、聪明,像这些词都是表达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一些词汇,和代表我们领导力的一些词汇。那么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大家想一想。

所谓魄,你这个人有没有魄力,做事有没有决断性,那么这个魄力到底是什么呢?它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呢?实际上这个魄在中医里它涉及到一个词,它是肺的神。所谓神在这儿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神呢?就是肺气足了以后,它的外现就叫做神。他的表现,我们说你这个人有没有神,精气神的那个神,神足不足,实际上都是说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现,就像火焰的光芒一样,那个叫神。那么这个魄指的是肺神,而力关系到我们另外一个脏器就是肾。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都是从腰这儿来,所以力量是从肾来的。那么这两个概念,像肺和肾都涉及到一个本能的,我们先天本能的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魄力它关系到本能的问题,是学不来的。你不可以向别人学魄力,是你自己肺气足不足,和你自己的肾精足不足的问题。

那么另外一点,精神,说你这个人看上去真的很有精神,生命活力很旺盛,要不然你就特别萎靡,可是这个精到底是什么呢?这个精同样是肾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指精,在中医的概念里就指的是精,而神在这里边,神是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那么所谓精神,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医里有一个固定的词汇,是心肾相交的能力,就是你心和肾相交通的能力如何,它的能力的外现就是精神。如果你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你这个人就显得没有精神,所以这个精神也是指的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一种东西。

那么胆识,在中医里认为,胆是主决断的,那么你有没有决断力,这也是你的一个领导力的一个体现。那么决断力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胆气的足不足,并不是说这个人把胆囊切了,他就没有决断力,关键是一个胆气的足不足,胆精的问题目,所以你这个人聪明与否,关键在于看你的肝肾的能力。这样讲来就是说学习《中庸》,可以使我们更多的向内看,向内在的去观察我们人身,是在培养我们向内看的能力,但是向内看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向内看是很痛苦而且很难,这也是自古圣贤皆寂寞。比如说在西方社会,它追求的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而我们中国社会,是要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外面这个天和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于《中庸》说的至诚、至善。也就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 再次,讲到这里许多朋友就会问,你讲了这么多大道理,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呢。不急下面我们就聊聊,比如说好像很多人说不懂得国学,可是老百姓每天都在用着这些东西,所以这在古代里边来说,这叫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老百姓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所以说《中庸》一直强调让我们学习的方式,应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培养我们的洞察力,这对培养我们对天地自然的感悟非常重要。大家去认真的想一想,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说买东西不买南北,想过没想过,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我们看上面讲的这张图就明白了。

在人体来讲,我们的人,心火,心在最上,而心就是它代表,你要是俯卧大地的话,心在最上,所以上边为南。那么从第一个层面来讲,就是大家想想,为什么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它按照一种取向比类的方式,它把东归属于木,把西归属于金,南是火,北是水。那么在远古来讲,在用木桶打水的那个年代,一般的来讲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木和金为可承受之物,是可以拎着走的,然后火和水是不可承受之物,这是第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国人是买东西不买南北。实际上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买南北,买水和火,如果水和火进入人的买卖层面,就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比如说买军火,买卖军火和买卖石油,大家可以知道,现在我们目前的所有动荡其实都跟这两个东西有关,它会对人类造成某种伤害。所以我们中国是讲文化的,开个玩笑说,就说我们中国人实际上连骂人都讲究文化。比如说我们为什么骂你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我们经常说你这人真不是东西,为什么这么讲,实际上说你不是东西,你就是什么,就是南北。就是在说你这个人就像水和火一样无情无义,它是在讲这个层面。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一个表层,东方又意味着生发,也就是生,长。中土是化,收,藏。那么就是东方为生发之象,南方为生长,西方为收敛,北方为收藏。先看一下,东方为什么有生发之象,实际上大家看这个东字,这个东(崬)字本身就是一个木,然后中间一个日,太阳从树木中冉冉升起,就是在形容它的逐渐上升的这个状态。那么金(西),在古文里的写法是这样的,大家看像什么,它实际上像一个大鸟立在自己的鸟窝上。那么人类在最初观察西方的时候,观察西方,他首先抓住的是一个象,他抓住一个什么象呢?就说的等到天快黑的时候,鸟都知道归巢了。连天地万物都知道收敛了,都知道回家,都知道该回去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收敛的象,所以实际上买卖,在中国买卖东西,实际上在讲的是文化的层面,讲的是非常文化的层面。那么买卖的什么呢?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讲,就是首先我们买卖的,要么是可以生发的东西,要么是可以收敛的,买卖要么你就买朝阳企业,你做的就是朝阳企业,要么你就是做的可以赚钱的企业,是从这个角度上去讲。然后南方意味着什么呢?南方实际上就意味着散,就是疏布,因为南方为火,是疏布之象,南方就是散,就有点类似于现在企业家做慈善。这是你该散的该花出去的,而且是不应该求任何回报的。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在这里边的另外一种比方就是,木这边是肝,这边是心,这个是肺,这个是肾,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是心——疏布,你看心永远在跳,并不是说你睡着了,它就可以停一会儿,它永远在那儿散着,这就是心的象。这是从象的角度理解我们的五脏,那么这个就是肾,就是主收藏。所以这是中国文化的里边,那么中央脾土是什么呢?就是化——生长,化——收藏,那么这个化,这是脾土,土为什么能够化万物呢?什么叫化呢?要知道我们人类也是大地孕育而生,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我们传统神话不是也讲到女娲捏黄土造人。所以说化实际上就是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那么这是化,这个过程叫做化,而中央脾土就是这个过程。它是要包含在生发、生长、收敛、收藏四象全都有的东西。所以中央脾土自身,它就是一个圆。那么这个解释呢,用什么来解释呢,就是用《易经》的乾卦的上九来解释,就是见群龙无首吉,见群龙无首吉就是它自成一个圆,既有生发又有生长,又有收敛

又有收藏,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就是说现在大家买房子的人特别多,都比较重视风水,那么大家一定要清楚什么叫风水,风水实际上讲的是什么呢?是说你如果老住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它的一些对你的影响是像风和水一样看不见的,但是它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老住东边的房子和住西边的房子,时间住久了它慢慢慢慢的会影响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如说住东边的房子住久了的话,那么你每天如果看到朝阳升起来,这样你每天都能保持着一种欣欣向荣的这么一种状态。就是说你每天你都能够跟着太阳升起而升起,太阳落山你就早早的休息了,你这样慢慢你就会保持着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如果你住在西边的房子,你每天都看到日暮西下,这样你对人生会有一种苍凉感,它慢慢的也会影响你的生活,比如说你会比住东边的房子要晚睡一个小时,要晚起一个小时,你的整个生活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无形的事物对我们心理、生活及环境的暗示与影响就是风水的涵义。

还有我们东面山东有个泰山,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那么在秦皇汉武的时期,都有一个国家很重大的一个事件,就是真正伟大的帝王一定要封禅泰山,那么这个封禅泰山是从哪个意义上讲呢,就是说泰山实际上在五岳当中并不是最高的一座山,对吧,可是为什么都要封禅泰山,为什么不跑到西岳去,或者跑到中岳去,我们中国不是讲中土的吗,你干嘛不跑到中土去,中岳去,不是这样的,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说他封禅泰山,实际上作为国君,他要掌握的国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生发之机的问题,所以这也是东方的含义,也是为什么要封禅泰山的含义。比如说中国古代连打仗都是这样,因为鼓声是主生发的,嘭嘭嘭敲鼓。所以记着打仗的时候,刚开始一定是敲鼓,敲鼓就能够振奋士气,打仗开始前敲鼓,嘭嘭嘭敲鼓振奋士气,让他的肝气上来,然后让他可以往前冲,然后同时这边到该收兵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什么,鸣金收兵,鸣金收兵一定是吹号,就开始收兵。实际上鸣金收兵就是要收了,收敛了。因为西方属金要收敛,所以你要把这个东西懂了,实际上就是《中庸》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和天人合一。这些道理是我们日用而不知,每天都在使用这些东西,但是其中的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道其实很朴实,不管你悟与不悟他都在那里,实实在在的运作。就像我们的心脏一样不论昼夜都在那里跳动着,不是天黑了就停止跳动了。什么是天人合一,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

说的简单点从我们自身说起,要做到至善、至诚、至仁、至真,天人合一。首先第一点要做到顺其自然,我个人认为《中庸》一直在讲顺其自然,那么顺其自然。什么叫顺其自然,这句话说起来很好说,但是这四个字,要想做起来就很难,所谓顺其自然,后面我加了一句话叫因天之序,所谓天的序大家一定要记住,天的序就是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从冬再到春,这就叫天的顺序,这个顺序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么你人体也要顺应这个顺序。顺其自然这话说起来太容易了,但是我们做起来就很难,现在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身体不健康,都因为我们不顺其自然,比如说顺其自然就讲,春天花开了你如果折断一支,你秋天就少收一个果,那么这就是你自己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想,想清楚这五个点,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你如果是在春天的话,你就不要想着你明天就收钱,你这么想好像挺有为,实际上你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春天的时候就是生发,你要在生发的这个层面上,你就只想着生发,你别想着收敛。如果在收钱的这个程度上,你就只想着收敛,你就别想着生发。那么当然最好的状态,就是这个四象全有,那就是最好的。那就叫见群龙无首吉。这几个都是龙,无首,吉了。这是一点,那么这就是《中庸》的第一点,就是说你在这做事做人的当中,你一定要保持着这种情志,就是你到底在那个点位上。第二点它就强调的是君子之道靠自己,一定要记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靠别的就靠自己。所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中庸》在很大程度上是讲人生大道的一本书,所以它实际上在告诉你,浩然正气实际上是一个积精垒气的过程,靠的是吃好睡好学习好,这个以后我们马上要讲,靠的是吃好睡学习好了。人们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第三点就大家一定要记住,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法则在人身上都会有体现,也叫做有诸内必形诸外。你的内部表现是什么,外边一定会表现出来。比如中医有望闻问切,看你一眼就很清楚,因为你的内部的情况,在你的身体上会有所表现。所以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一定要跟自然和谐,它的和谐度越高就越接近于至善,这是天人合一的意义。所以《中庸》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天人合一。好,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到这里。有机会问跟大家继续交流《中庸》慎独的问题,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庸教案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择善固执

(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内容分析】

“诚”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本节课的学习是围绕“诚”而展开的,点名了“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认为人要达到诚的境界,必须要经过不懈的努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诵,读出文言文的语感和韵味,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2.通过探究学习和老师引导,初步理解“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等词句意思。

3.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示范引领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并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营造多元的学习氛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听、读、诵、背、写等方式,初步了解《择善固执》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和情感。

2.初步了解古人古人关于诚的认识,并在知识点熏陶中获得人格的提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本章内容,学习古人治学的严谨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诚者”和“诚之者”的区别,了解达到诚之境界的五个阶段——“博学、审问、慎行、明辨、笃行”。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书法“诚”字,看到这个字,你想起了那句名言和那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曾子杀猪》等)

2.师:诚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古人也非常看重。请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重耳大赦》。

3.提问:为什么重耳原谅了头须?(因为重耳信守承诺,说得做到。)4.引入:今天我们学校的内容就与“诚”有关。但要注意,今天的诚与古 时候的诚有什么异同。

二、诵读指导

1.范读感悟。你知道古代“诚”的意思是什么吗?你知道古人把学习分为哪几个过程吗?边听范读,边思考问题。

2.自读探究。要求:把字音读正确,读出停顿和韵律。(1)指名读第一段。正音:择(ze),评价他读得怎样?(2)指名读第二段。正音:慎(shen),笃(du),弗(fu),评价他读得怎样? 3.深入研读。

(1)播放音频范读感染(2)出示停顿符号跟读提高(3)指名读,小组接力读。

(4)趣读引背:第一段采用对对子的形式引读引背

第二段采用小组接龙的形式引读引背

三、理解感悟

1.出示“诚者”和“诚之者”这两个词,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释义:所谓诚者,指的是一种状态,即天性就有的纯真状态,不欺人也不自欺;诚之者,则是通过一定的修炼达到“诚”的状态的方法。

2.辨析理解:判断下面的学生哪些属于诚者?哪些属于诚之者?

有的学生天生就很聪明,学习新知识一学就会,这是天资;有的学生没有那么聪明,但是勤能补拙,经过后天的努力同样能学得很好。3.提问,学生回答。

4.师:我们大部分人属于后者,但是天资聪明的人是很少的,我们大部分人都需要后天的刻苦学习,只要我们确立了目标,朝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这就叫做“择善而固执之”。5.在你的身边或者你了解的名人中,有哪些是经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呢?

(1)小组分享交流(2)推荐组员汇报

6.师:天生的“诚”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必须把诚树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它,这就是所谓的“诚之者”。

出示:许多普通人就是树立目标后,坚持不懈地追求、实践,最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李嘉诚、张海迪、海伦·凯勒

7.师:考考你:普通的人,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朝着它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这是文中那一句的意思?——出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8.师生合作读好第一段。9.师:“择善而固执之”是说只要坚持好的学习方法,普通人也能取得成功,那什么是好的方法呢?请齐读第二段。

(1)要达到择善这个目标,要经历那几个重要的阶段?请从文中概括几个关键词。

(2)学生回答后出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3)那怎样学习,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坚强呢?指名读出文中论述的句子。(4)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指名说。

10.小组探究: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这十个关键词你觉得最重要是那个?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指名汇报,回答那个都可以,言之有理就行。

(3)老师引导小结:博学是起点,是关键。要达到博学的目的,要经过问、思、辨、行这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里,行是最重要的。

四、经世致用

师:这几个关键词概括了古人学习的态度和坚持不懈地实现目标的几个阶段和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中学和著名大学的校训里就含有这几个关键词。

1.出示校训: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简介中山大学的校训。

2.这简单的十个字说明了追求目标的五个阶段,那就是——学、问、思、辨、行。

3.出示中山大学的校训释义 4.师小结:孙中山先生辩证地运用了中庸的思想,倡导世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要知行合一地去践行。

五、拓展延伸

1.看一看。观看《中山大学践行校训的视频》。

2.说一说。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怎样做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3.写一写。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量。请观赏神奇的汉字“容”的演变。容本来的意思是盛。能盛东西的器物叫容器,容器所装东西的限量叫容量。(出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跟老师写一写容字。

4.诵一诵。师: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再一次捧起课本,能背诵的同学们把书合上,让我们再一次回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悠长。(配乐)。

5.总结:诚,是天道;努力做到诚,是人道。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美好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坚守不渝,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上课附录材料

附录材料1:课文朗读停顿材料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附录材料2:故事《重耳大赦》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了晋国,做了国君。他成功粉碎了一场叛乱后,宣布赦免罪犯。于是,那些参加过叛乱的人,都心存疑虑,犹豫不决。

一个叫头须的人前来求见,重耳知道了,生气地说“我不杀他就格外开恩了,他居然还有脸来见我!”原来,在重耳流亡途中,头须竟然带着全部钱财,偷偷地逃走了。这使重耳备尝艰辛,甚至一度只能以要饭为生。可是,重耳的手下都劝他说:“既然已经发布了赦免令,为何不遵守呢?”重耳思考了很久,最终接受了建议,让头须为自己驾车,并经常坐车四处游玩。

人们见了,纷纷奔走相告,都说“连头须这样的人都被宽恕了,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重耳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辅助下,很快成就了霸业。他就是晋文公。

附录材料3:中山大学校训简介

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

首先,中山先生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其次,中山先生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第三,中山先生把古代“笃行”发展为社会实践。把造就振兴中华置于自己肩上的人才学校,作为“好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社会服务崇高理想的人,育的是合格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启示的意义。其一,学校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学校教育的方向,孙中山强调为革命造就人才,我们今天应给予继承和发展。其二,学校要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中山先生强调学生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不要把学生造就成新的欺负人民的新贵,这表明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科学地发展学、问、思、辨和行的教育认识规律,中山先生强调在立大志的前提下发挥学、问、思、辨和行五者的辨证关系,表达了对教育认识规律的合理性,今天我们要坚持的是,在坚持教育基本路线前提下必须坚持广博的学识,独立的思考,分辨正确与谬误,批判抵制社会和国际的错误思潮,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四篇:中庸教案

a

《中庸》教案

第一,二,三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第三节

一、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二、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七、作业:

1、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2、理解背诵

第四,五,六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四节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第五节 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师: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我认为①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②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师: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第六节 一,理解背诵

二,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第七八九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七节

继续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

师:孔子认为最好与“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进行交往,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与“狂狷”之士进行交往。

狂,课本注解为“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孔子又说“狂者进取”,那么有谁能举出“狂者”的例子?

(1:天龙八部中有个梦求复国的慕容复,尽管振兴燕国,在他人看来尽是痴人说梦,他的追求终为黄粱一梦,但其执着狂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狂者”。2:我认为世界名著塞万提斯的《堂诘柯德》,其主人公堂诘柯德也算得上是一位“狂者”。他作为一个穷乡绅,以恢复灭亡了的骑士制度为已任,效法古代骑士,单枪匹马周游天下,行侠仗义,想打尽天下之不平„„透过他的顽强与执着,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狂者”。3:孔子曾在陈,发出过“吾党之小子狂简”感慨,由此看来孔门之士大多为狂士,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始终不改出道时的志向„„)

师:各位都举得很好。狂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事积极进取,但都过了头。

那么,狷者是怎样的人呢?有谁能根据对注释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狷者”呢?(1: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我认为,孔子时代的隐者,当属狷者无疑。他们因不愿和污浊的社会同流,又无力改变社会现状,采取了洁身自好的态度,避世独立,以善其身。如荷蓧丈人、接舆、长沮、桀溺者等是也。2:我认为不食周黍而死的伯夷与叔齐也是狷者。孤竹君的这两个儿子认为周占商地,而耻食周粟,在首阳山靠采集野果充饥,不惜饿死以成全气节,也可算是狷者中孤介自守的典范。)师:伯夷与叔齐曾拦住周武王伐纣之师,骂他趁父丧出师,为不孝;臣弑君,为不忠。随之逃往首阳山,不食周黍,而以“采薇”为生,甚至不食“周薇”绝食而死!确实是不折不扣的狷者!其实,狷者与狂者一样,也有很多,如不愿为官以水洗耳的许由也是其一,不再赘述。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必也狂狷乎!”该作何理解?

(我认为,与狂者交往,可使人积极进取,与狷者交往,可使人守节自洁。终归比与看似颇有德行的乡原先生交往,强上千百倍。)

师:狂者在处世上可谓“过”,而狷者在处世上可谓“不及”,君子若在修道进德时,若能不狂、不狷,这样离中庸不远了。板书:狂、狷[交往原则] 第八节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师:在理解之前,我们先来区分一下君子与小人,两者有何之别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师:君子与小人为何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前者尚义,故能团结而不勾结;后者尚利,故为勾结却不团结。)师: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等同,小人混同而不和谐”。那么,“和”与“同”有何区别呢?

(我认为君子是以义相处的,君子之间没利害关系的冲突,在“淡如水”的交往中,故能和谐;而小人以利相处,只是短时的混同,一旦有利益冲突,便会反目,故不可和谐。)师:“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作为处世为人原则,尽显中庸本色。第九节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也不难理解有子把“和为贵”视为“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足以显示出孔子中庸思想之高之大。师:有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是如何理解的?(有子认为,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和”而“和”,“和”还必须受到“礼”的节制。如毛竹有节,虽是一气相通,却是上下有别。好比君臣、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必须有别,有所节限,如此方能相与成“和”。)师:由此看来“言和,必和顺于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 板书:和而不同[中和原则] 讨论:结合《论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师: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试结合已学课文的有关内容,来谈谈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

(1:我认为孔子对“文质的关系”(第六课12.8章)的看法,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孔子认“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11.22章),也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第八课4.26章),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4:孔子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以直报怨”上(第八课14.34章)。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5:我认为孔子“忠恕之道”(第五课5.12章、6.30章),也是体现中庸之道的。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师(总结):大家对孔子中庸认识,可谓初“得其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去体会、去运用。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

板书设计:

中庸之道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好人、恶人 [是非原则] 无过、无不及 [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狂、狷 [交往原则] 和而不同 [中和原则]

四、作业:

1、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2、理解背诵

第十,十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2、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教学过程:

第十节

一、导入:请同学谈谈自己对中庸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文本:

(一)诵读感知:

嗯,说得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对其的理解,这跟孔子心中的“中庸之道”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社会,是一个 个性的社会,在这样一个个张扬的社会中,中庸之道究竟还有现实价值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走进课堂。首先呢,大家来齐读下课文。老师来读题目,男生读一则,女生读一则,依次交替进行。

(二)大意感知:

昨天我们预习这篇文章时,做了一个小小的练习,要大家概括了“中庸之道”具体表现的方面,我呢根据大家的答案,把它大致概括的成了四个方面: 道德(6.29)恰当地待人处事 恰当地运用礼 和而不同

第十一节

这四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庸之道”“道”的四个基本点,是四种方法和途径。在这四个基本点之前还有一个前提“中庸”。我们先来看中,中庸的中是折中取半,高平均主义吗?从文章的解释看:中是动态的平衡点,是适当、不走极端的意思,而庸是用的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题目理解为:按照适当的方法做事的途径和方法。那么我们来回过来看这四点,中庸的道德是一种适当的道德,我们可以概括为“中德”,恰当地待人处事是适当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成“中行”,依次一下几点可以概括成:中礼和中和。1.中德

我们先来看,中庸之道在道德上的表现。对于这一点,孔子论述地很简单(请同学读和翻译)

鲜,缺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作为一种道德,人民缺少它很久了呢?人民缺少了,说明道德在谁的控制中呢? 明确:所以说中庸之道“民鲜久矣”归根到底,是由于“民”的价值不被重视久矣。长久以来,道德的规范性是为统治者的利益过度张扬,而人民的主体性不被突出。我们知道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它要求着统治者必须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在自己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2.中行

在政治上孔子讲究一种平衡,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为人处事也要平衡孔子用最长的篇幅论述一部分。——中行。现在呢,我请两位同学来扮演子贡和孔子,朗读11.16 孔子对于师与商的评价是“过犹不及“,那么什么是“过犹不及”

明确:事情办得过火和办得不到位,都是不好的。我们心里总是有误区,觉得做得过头总比不到位要好其实两者都是不好的。所以恰当地待人处事,我把它总结为“中行”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次有过很多论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等片语中,每个“而不”后面的字儿,非过即不及也。请同学找找在生活中“过犹不及”的例子 讲一个历史小故事,总结“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

交往中过分的热情和冷漠都会对方的感到窒息,凡事要有度。与人交往也要亲密有度。请大家在文中找找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义之与比

以义为准则,符合义的就去做,不符合义的就不要去做,做事只要合情合理,就是君子了。请大家根据义在文中找找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不值得交往? 明确:值得 君子 狂狷

不值得 小人 乡愿 区别小人与乡愿

明确:乡愿在人格上有欺骗性,是道德的破坏者,是一枝向仁德射去“暗箭”,小人缺点明确,是分辨,是刺向仁德的一枝“明枪”,在孔子眼里,小人尚有可取之处。所以,求真君子固然难,求真小人也不易,唯独伪君子易找。

3、中礼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平衡,需要礼来维系,孔子所说的礼是一种适度的礼。从1.12、17.24找找中礼的作用何在?

明确:维护等级制度以达到和谐。礼就是一种伦理秩序,对于维系人与人的和谐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礼要求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恰如其分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试谈谈在 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怎样做才符合适度的礼?又有哪些现象是违礼的呢?

4、中和(收集并交流有关“和”的熟语、格言。)家和万事兴(家庭)协和万邦(外交)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事业)

政通人和(政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

明确: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存在于个个方面。有人与自然之间的,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社会之间的。那么,我请大家来从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和”的思想。

在古代,著名的都江堰一定是人类与大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最好标志。瞻国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227年创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座丰碑,誉为世界奇观。2250多年来,引水灌溉,才使蜀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都江堰是“天府”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灌溉良田1000多万亩。

和的论述也只用了一则,我们来齐读下:请一位同学解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用同来区别和告诉我们“和”是一种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只有保持了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和。所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是君子能用自己的意见去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小人总是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不是盲目地协调,而是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和谐。

板书设计:

中庸之道

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好人、恶人 [是非原则] 无过、无不及 [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狂、狷 [交往原则] 和而不同 第十二,十三课节教学目标: 1.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第十二节

一、师:中庸思想是什么?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二、中庸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第十三节

三、学习《中庸》思想、积累名言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四、诵读背诵

五、课外阅读:

六、布置作业:理解背诵

第十四,十五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十四节

一、导入:

二、学习《中庸》思想、积累名言

引导学生参照注释理解《中庸》名言 意思和思想

1、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①鲜:少,不多。【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2、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

(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十五节

一、诵读背诵

二、课外阅读:

三、布置作业:理解背诵

第五篇:中庸教案

《中庸》二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3、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一、作家作品

1、《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2、《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大致是指,人们通过自学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类与自然的理想境界。具体表现为:

第一、天道与人道合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圣人本能地达到天人合一,贤人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第二、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仁至诚至真的,人性要达到天性。第三、理性与情感合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理性来控制情感,就是“致中和”。

第四、鬼神与圣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包括鬼神,“人”包括圣人。第五、内外合一。即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知与行的合一。

3、什么是中庸?“程子曰: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具体表现: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三、文章译文

第一章: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第十四章: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下载《中庸》节选课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庸》节选课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庸》教案大全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

    《中庸》读后感(本站推荐)

    《中庸》读后感我本月按集团下发的2个学习课件进行学习,主要是对比较陌生的、以前只知其个别词语,没有系统阅读过的国学大作的《中庸》进行重点选读。 《中庸》选自《礼记》,乃......

    中庸读后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中庸” ——读《中庸》有感 上饶市实验小学龚射祥 题记: 中庸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糟粕,认为中庸思想让人保守不前,庸碌无为,这与时代的发展是背道而......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1 一直以来就对我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初中的时候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只零碎的学过一些,然而都不够系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其精神实质。到了高中有了很多自由......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现在又组织学习了《大学中......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中庸》读后感《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献,通常被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它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哲学......

    《中庸》心得体会

    读《中庸》心得体会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1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下载了“羊城分级阅读下载“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下载,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