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教务处信息
教务处信息
在2013年4月11日、12日,我校参加了新市区教研室组织的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九年级统一诊断性抽测考试。
为加强对驻区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强化过程性评价,新市区教研室依据我区初中教学实际,对驻区初中九年级中考学科进行统一测试。我校积极参加。
根据新市区教研室的安排,此次九年级统一诊断性测试的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思品、化学、历史。
本次诊断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考,贴近中考,通过抽测提高学生中考复习的兴奋度,让教师了解学情,提高教师指导复习的针对性。试题难度略低于或相当于中考难度。
接到通知后,我校积极准备,通过全校大会、年级组会、教研组会等渠道向老师们进行宣传,要求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好备考准备,教务处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使整个考试有条不紊的进行,圆满完成考试任务。我校九年级的老师们不畏辛苦,并于2013年4月13日,利用周六休息时间在52中进行阅卷。4月15日,周一,九年级的老师们一来,大家就立即开始分析试卷、登分,年级组长吴丽老师组织进行成绩分析。
学校要求9年级组长就本年级组各科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与学科任课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就取得的好的成绩、做法要进行全面推广。
47中教务处2013、4、16
第二篇:教务处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XX 学院教务处
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规定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1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政府信息公开有关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87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渝教办„2014‟12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学校总体部署要求,我处认真比对检查指标体系,对教学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逐项检查,形成本报告。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保实效 我处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在组织上加强领导,在行动上积极落实。为落实学校本次信息公开工作,我处及时召开全处信息公开工作布置会,组织全处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文件及检查指标体系,逐条梳理,分责任、分任务落实到每个科室。我处还要求各科室在未来工作中以学年为单位,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总结,全面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科学制定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按时完成各项内容的信息公开和工作报告。本次工作布置会,切实提高了全处教职员工对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处教职员工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全处把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紧抓好抓实。
二、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情况
(一)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
我处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校园网、广播、校报、公告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1.校园网
我处共负责二级网页四个,分别是教务处网页科研网页,学风建设网页,精品课程网页。通过校园网分别向校内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主动公开教学科研信息,这是我处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
2.数据平台
我处根据工作需要,每年需填报五个教育部数据平台,分别是“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简称学信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信息网(简称学位网)”、“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信息采集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公共服务信息与管理平台”、“中国教育统计网——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及时填报各类教学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布更新教学信息。
3.其他方式
通过每月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等有关会议向全校各二级学院和机关各部门公开教学信息;通过印发处发文、教学督导简报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公开教学信息;通过上报重大事项报告或项目申报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开教学信息;通过校内广播、校报、张贴栏等形式公布教学相关信息。
我处公布教学信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确保公开的信息不涉密,涉密的信息不公开。
(二)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处认真比对《2013—2014学信息公开工作检查 内容及评分表(高校)》,我处信息主动公开情况主要涉及 五项指标中的教学相关内容,分别是基本情况、教学质量、学生管理服务、学风建设、学位学科。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梳理补充,各项指标已基本完成,具体内容网站链接详见《教务处2013-2014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情况表》。
(三)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3-2014学年,我处未收到需受理或答复的师生和公众信息公开的申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措施
(一)信息公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有待建立。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保障制度体系,促进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我处没有从事信息公开工作的专职人员,全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部分信息公开宣传不够到位、更新不够及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处将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及时更新,方便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士查询。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处将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积极借鉴兄弟学校教务处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拓展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规范公开的程序,健全和完善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机制,将信息公开和进一步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中心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第三篇:教务处工作总结
教务处工作总结
一学年来,教务处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提升技能水平为核心,以强化过程管理为抓手,扎实有序的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现将一学年的主要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大检查力度,注重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工作。按照《教学常规实施细则》要求,先后组织了教学计划检查、备课笔记检查。制订作业实施细则,通过定期不定对象的作业抽查、周学生例会反馈等渠道,加强对教师的作业布置、批改情况和学生的课业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不断规范课程作业常规。继续推行了职能科室参与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参与各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强化教师的集体备课意识,明确备课组的职责,特别是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制订了作业实施规范和技能测试方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2、加强常态课的过程管理。一如既往的做好课堂教学场外巡查工作,坚持每天必查制度,推行随堂推门听课制度,加强常态课的管理。实行周学生例会制度,每周三召开各班学习委员会议,听取各班一周教学情况汇报。分班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召开了学生座谈会。通过以上渠道及时的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反馈例会、场外巡查、随堂推门听课等工作中获取的信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通过检查及反馈,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强化了教师的责任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深化教学改革,推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技能教学推行目标管理。落实《市技能抽测方案》文件精神,开学初就多次召开相关人员会议,认真做好学前教育、汽
修、数控、电工、美术、旅游等专业技能抽测准备工作。制定技能教学测试方案,部分非抽测非考证专业技能课推行教学目标管理制度,组织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五项技能、图像处理、PLC、PC、CAD、常用工具软件、素描、色彩等专业技能课的测试。采用教研组集体评分、教考分离、交叉评分等形式对测试进行评价。结果高一的计算机基础课尝试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以上机实践操作能力测试代替书面考试,使评价内容更贴近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通过目标管理的推行,加强对专业技能课教学的管理与监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继续推进项目教学。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汽修、数控、旅游三个专业实施省新课改成果,推进项目教学;学前教育等其它专业也逐步加强过程模块达标管理,努力为专业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有效衔接服务。
3、推行多证制改革。调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推行技能等级证“多证制”,实行分阶段分重点强化钳工、普车、数车三种专业技能训练,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与市技能抽测进行衔接(市技能抽测钳工或普车),10级数控、机电专业参加钳工考证,初级证通过率100%,中级证通过率为82%。
4、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高二段的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专业特点,推行小组帮扶、分步达标、分层落实的形式,增强技能训练的实效性。09级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证考核,初级证获取率达100%,中级证获取率达90.42%,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普通话考证成绩是市各院校测试点最好的成绩。
5、继续推行晚自修管理改革。继续巩固技能训练项目的成果,通过教学例会对各专业训练项目进行调查,大部分项目都能
正常开展训练,针对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全校教师,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教师的职责。通过值周领导巡查等形式,加强视频教育项目的管理,逐步规范视频教育项目播放的时间及次数。
6、强化实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次组织学生到本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活动。数控、电子两个专业的学生到诚创轴承公司进行10—15天的生产实习,此次实习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对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方式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缩短了顶岗实习适应期,同时也积极的尝试了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先后还组织了“幼儿园见习、实习”、“梯田风景写生”、“旅游路线设计”、“参观本地企业”等教学实习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7、逐步推进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教学中实训基地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7S”管理模式。本学年主要抓机房“7S”管理,重点做好定点定位和整理整顿工作。制订了实施细则,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了各级管理职责,并通过管理员、教研组长、巡查小组三个层面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经过努力,机房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积极开展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竞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本学年共获得省级奖励14项,市级奖励62项,县级奖励17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续三年来,在省市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作品获得的奖项的数量、奖级均是市最多、最好的,为此,今年学校被确定为“省创新创业教学课程改革基地”。
2、积极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组建了13个兴趣活动小组,开展了技能节、“我爱家乡”征文比赛、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校园网、宣传窗、主题板块等宣传阵地,开展“技能节”等成果展,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彰,营造了“知识和技能改变生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
中体会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技能节。技能节活动共设置了数车等35个丰富的竞赛项目,参赛人次达1470余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技能竞赛。通过技能节这个传统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搭建了专业技能的展示平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巩固和检测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四、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教学指导,抓好高考复习工作
1、定期召开高三任课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各学科的复习情况,加强了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定期组织模拟考试,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针对问题及时寻找对策。今年50人参加高考,41名同学上线,其中计算机和电工专业上线率为100%。
2、做好与职技院的联办的“3+2”电子班的相关衔接工作,分别召开了任课教师会议和学生动员大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认真的做好学生的文化课备考工作,为了增进学生对职技院的了解,27人参加文化考试,24人被职技院录取。
教务处
第四篇:教务处工作制度
教务处工作制度
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执行机构,是教学管理指挥系统的中枢,为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好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制度如下:
1、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要求,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制订和实施学校专业设置及调整。
3、负责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制(修)订、实施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及各类教学管理文件;
4、负责教学任务安排、编排好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与调配,保证全校正常教学秩序。
5、做好学生的编班、学生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教务工作。
6、开齐开足课程,安排好全校排课、调课、代课登记等工作;教务处人员要认真搞好课堂检查记载工作。
7、负责组织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监控评;规划和制订各项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督导并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教学过程管理;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教学情况。
8、配合组织行政办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做好教师工作量的统计,以及超课时津贴的发放工作。
9、负责学校实验实训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验室、教学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工作;参与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0、协助学校教材招标领导小组进行教材招标;负责全校的教材的征订和发放;组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审定、评选。
11、负责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考察及协调工作;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的监控,会同相关系部对临床教学基地进行不定期的评估检查。
12、积极开展教务管理和教学内涵建设研究工作,开展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
13、组织教师参加业务活动和进修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上好研究课、公开课,不断提高教学行政管理。
14、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教学教改立项、教学成果奖励,制订相关规定和措施。
15、负责全校学生成绩管理及考务工作管理,发放学历证书。
16、收集、整理教育教学档案。
17、完成学校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高效运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学计划、总结
(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
A任教学科教材分析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分析。B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C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D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E教学进度安排
F课外辅导与教学实习。有实习任务的科目教学计划后应附实习计划,并对完成教学实习需要购买的仪器设备应及时写出请购单。
2、教学计划定稿后,必须在开学第二周周末前上交教务处。
(二)教学工作总结
1、教学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 A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B任教班级成绩统计。C教学工作的成功经验。D教学失误及原因。
E改进措施及今后教学工作的设想。
2、教学总结在每期放假前一周内交教务处。
二、备课
1、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一般每节课一个教案,两节连上的课可以只备一个教案。
2、每个教案必须有教学内容、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后记等内容。
3、复习课也应有复习教案,重点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融会贯通,教案的形式可以灵活一些。复习题、考试试卷每套在统计时作2个教案记。
4、实验实习操作课(含上机课)应有一个简单的教案,内容包括内容、目标、要求、用具及基本进程。
三、上课
(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基本规范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前要熟悉教材和教案,准备好上课用的教具。
(2)预备铃响后,教师必须及时到教室门口候课,并进行课堂组织工作,尽快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
(3)教师要仪表大方,举止庄重,行为规范,板书工整,有条理,教学语言严谨,脉络清楚,教师必须用普通话上课。
(4)教学目标明确,寓德于智之中,讲课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要贯彻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6)要充分体现“双主体”原则,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程序
(1)复习导引;(2)讲解新课;(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
(二)实验实习课基本规范要求
1、备好课,充分作好实验实习的准备工作。
2、实验实习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讲清实验实习的内容、目的、要求、操作要领及纪律和安全措施,并合理分好组。
3、实验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抓好演示、示范、学生操作、巡回指导、小结归纳等环节。除上机课外,学生应有实验实习报告。
(三)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1、体育课必须有教案,并按体育课的特点备课。
2、每节体育课(在教室内上理论课除外),教师必须集合学生整队,讲清本节课的内容、目的要求、操作要领并做好准备工作。
3、体育课结束,教师集合学生整队,对本节课作出小结。
四、作业批改
1、布置、批改标准。周课时四课时以下:每周批改作业不少于一次,四课时以上每周批改作业不少于两次,实验实习课每次布置批改实验报告一次(电脑操作课不作要求)。
2、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作文批改应有眉批、尾批,其它作业批改应注明对错和适当改错,实验报告、实习总结应有“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类别标志。批改必须全批全改。
五、考试考核
1、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做到难度适中(针对多数学生),符合双基和培养智能的要求,并认真组织考试和严格执行监考纪律,端正考纪考风。
2、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由教务处与各专业教研组共同组织实施。每个专业都必须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及过关考核标准。技能考核应分阶段性和终结性两类。平时(期中、期末)进行阶段性考核,学科结业进行终结性考核。技能考核不过关的学生,必须进行技能强化训练后补考。凡技能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能毕业。
3、学生学期学业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分别按10%、20%、70%计算。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实习、单元测验及各种考核成绩。优秀率、及格率以学校组织的考试为准。
六、教研教改
1、单周星期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应在开学后两周内将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交教务处。
2、教师之间应经常性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月听评课不少于4节。由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教改课无课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和评课。
3、鼓励教师自学成才、撰写论文、参加课题研究及发明创造活动。
七、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1、上机课课时系数为0.8,其他课时系数为1(体育课含两操在内)。
2、跨头上课的每夸一个头,每周加课时1节。
3、各岗位及各科的标准工作量(节/每周)定为:校长室领导为4;各处室主任(含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为6,副主任及干事为8;其它教师为12。超过此标准的为超课时,按规定享受超课时补助。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级-——(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根据形式发展,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3、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4、组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研队伍,开展老中青结对子活动,并负责督促检查。
5、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县、市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奖罚分明。
6、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
二级——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6、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2次听新教师课。
8、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考试题的质量,向建立学科题库方向发展。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9、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织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要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即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即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教研组工作制度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及时介绍教改新动态,反馈教学信息,传达上级有关教学研究的精神和安排意见。
2、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素质教育方案,积极落实“两全”方针。
3、举办业务知识讲座和教研理论辅导,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4、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培养青年教师,组织实施赛教活动。
5、及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落实。
6、做好教学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活动,及时搜集师生反馈意见,从而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案。
7、结合实际选题立项,进行教育教学专题研究,组织专题讨论活动,总结专题研究成果。
8、认真、扎实地落实常规教学要求,并指导各老师系统研究各学科教材、大纲,探讨教法,指导学法。
9、围绕教改实验项目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0、建立和完善各种档案,及时将计划、总结、活动记录、检查情况记录、质量分析、实验资料以及教师教研论文等归类存档,并妥善保存。
教师上课制度
1.按时进入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早退。2.上课不准接打手机,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3.严禁不备课进入教室,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情,体现备课环节。4.不准私下调课、换课,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换课,必须在本堂课30分钟前,报请教务处批准方可。
5.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不准穿奇装异服,拖鞋、背心,进入教室。6.上课时间不谁接待来访客人,不准与其他人员闲谈,聊天。
7.保持课堂纪律,发现学生异常情况及时制止,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8.上课期间严禁在教室里吸烟,严禁酒后进教室上课。
学生上课制度
1.按时进入教室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2.上课认真听讲,保持安静。不随意讲话,不扰乱课堂秩序。凡屡教不改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3.不随意离开座位,如有特殊情况,须向老师说明原因并经老师许可。4.不说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话,不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凡屡教不改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5.尊敬教师,虚心接受老师教诲。不顶撞老师,有遗留问题,课下向老师说明,以免影响课堂秩序。
6.课堂师生交流应互相尊重,坦诚相待,禁用不文明语句。凡屡教不改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7.服从教师授课安排,认真完成课堂练习等各类学习任务。凡不服从教师教学安排,屡教不改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8.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正错题。按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凡不能完成上述要求并屡教不改者依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教材管理制度
一、教材订购
(一)各学科采用公开出版发行的教材,一律由教务处负责统一组织订购。教务处于每年春、秋两季组织教材的预订工作,每年5月份预订本年秋季教材,11月份预订次年春季教材。教学副校长审批后征订。
(二)各教研组应根据各专业实施性教学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提出订书的种类和数量。使用教材应首选国家规划教材、行业重点教材等并优先选用近二年出版的新教材。征订教材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务处下达的教材征订一览表,根据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认真查询相关出版社、教材内涵后选定教材,教材征订一览表包括教材名称、征订代号、出版社、编著者、参考单价、使用班级等项目。
(三)教材采购人员统一填写《教材征订单》,经教务处处长审查、批准后,按规定时间征订。
(四)凡在每年预订春、秋季统一征订教材期限以外,所报订的教材均为补订教材。对补订的教材,教务处受理后,进行联系或采购。
(五)预订教材的数量,一般只订下一个学期的教学用书数量。
(六)调整教学计划变更教材时,各组应提前报教务处审批,同时报教材调整计划,妥善解决调整前后的教材积压问题。
(七)追订教材。教材库管理员若发现库存教材不足,应及时计划并报教务处追订。
二、教材发放与领取
(一)学生用书。
教材的发放均以班为单位,开课前由教务处制定教材发放时间表,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直接到教材库履行签字手续后,按实领取教材的种类、数量。在领取教材时,对种类、数量核准后,方可领取。
(二)教师用书
1、任课教师凭教师任课聘任书到教材库领取教材及配套教学参考书,并在教师领用教材本上做好记录,不得由他人代领。
2、同版本教本一般只领取一次,如有破损可以旧换新。
3、非任课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领用教材,需用时可向对应处室借用。
三、教材费用计算方法。
凡是学生所用的各种教材,学校自编讲义等费用均由学生本人承担,以班为单位,统一记帐后结算教材费。
四、其它
(一)为节约学校经费,实行零库存管理,教材均按计划订购。
(二)凡是按计划订购的教材,不得随意调整并拒领。
(三)教材一经发到学生手中,不得退回。对于发出的教材确有缺漏页,倒装等情况影响使用时,可到教材库调换。
第五篇:2014教务处年终总结
教务处2014年工作总结
一年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落实,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务求实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模块化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推进模块化课程改革,学校先后派出4批物流管理、工业设计、软件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生物工程专业的50余位骨干教师去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相应的专业进行为期两周的模块化课程的学习,这些专业骨干教师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专业教授亲密接触,实地学习各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回国后教务处召开了模块化课程改革交流会议,通过模块负责人的汇报和专家提问,对于学习成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归纳出符合我校发展特点的改革思路。通过学习和交流,各专业骨干教师将德国的模块化课程理念和学校的课程建设结合,进行本土化的改革。
同时,学校对物流管理、工业设计、自动化、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以及生物工程7个专业先后进行了模块化课程建设检查验收和示范推广,请专家在模块与专业的关联度、模块内容的科学性、模块中能力或能力要素确定的准确度、模块构建程序的规范性、模块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安排、模块中项目伴随的设计、模块的教学方法、模块教材(讲义)建设情况模块教学评价(考核)设计的合理性、模块描述的准确性、完整性这10个方面予以评分,各专业骨干教师根据自身对模块的理解和建设,进行ppt的展示和汇报,除个别模块,各专业均通过检查验收。
二、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
结合我校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由教务处牵头,相关系部积极参与,今年3月完成了题为《突破学科定势 打造模块化课程 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成果奖申报,该成果对基于模块化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形成了教学改革方案,发表了相关论文并出版了有关专著。经由安徽省教育厅推荐,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9月获得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所获奖项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重大突破。
三、完成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和振兴计划部分项目的申报和检查工作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皖教办〔2013〕8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4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14〕64号)文件要求,各教学单位积极申报,6月完成了振兴计划部分项目的申报,获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新专业建设项目1项、重大教学改革项目5项。9月,经专家评审,完成了质量工程各类的项目申报,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精品开放课程5门、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教学名师3位、教学团队2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坛新秀4位、教学研究项目16项、名师工作室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9项。12月根据教育厅皖教秘高[2014]97号文件要求,邀请了省内部分高校的多位专家对质量工程和振兴计划的13个大类72个项目进行检查。各类项目整体进度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建设的细节问题。
四、推进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实施
2014年,我校“卓越计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卓越工程师试点班”卓越人才培养稳步开展。根据教育部下发的《卓越计划实施工作评价方案》,我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除了继续围绕“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专门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外,还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准备工作,准备陆续提出申请并接受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的专业认证。
与此同时,我校与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初步建成,投入实际运行,在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案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五、制订工程实训中心建设方案
化工、建工、机械等三个专业工程实训中心,是三期首批建设的重点项目,在院领导直接指导下,教务处、建设办及相关系部共同努力,2014年已初步制订了建设方案,并分别邀请专家进行了论证,根据专家论证结果及院领导指示,教务处牵头,相关部门对实训中心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修正,使之不断完善。现土建工程已开工,下一步将根据土建工程进展,安排相关设备采购、水电布局等后续工作。
六、完成3000万元实验室硬件建设
2014年,累计完成各级财政支持实验室建设资金3000万,其中合肥市财政1143.79万;安徽省提升计划530万,2013提升计划、振兴计划等项目结转资金729.7万;中央财政500万。
完成PCB及SMT制作检测实训中心、面向企业场景的嵌入式系统综合实训中心、金融数据分析中心、心理学实验室、数字创意与表现实验室、单元化物流实验室等20余个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对数学建模实验室、电路原理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进行了改扩建。
完成2014省级财政资金新增政府采购计划申报。通过经济科目细化及调整,将超过2200万各类项目资金,安排用于设备购置,现已进入招标程序。
七、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根据学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要求,2014继续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2014年元月,按照学校安排,由校领导带队,教务处组织专家开展了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首次专项检查,围绕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实验室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对全校15个教学系部进行了全面检查评比。随后召开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对评比结果进行通报,分析总结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力推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八、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
以现代教学理念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统筹规划和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为所有学生、教师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2014年规划部署了智能自助打印系统,完成12月份的CET4/6级准考证打印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准考证的打印,将逐步开放学籍异动申请打印、成绩表自助打印、在读证明自助打印等功能。同时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完成教务处内教学信息化培训,组织教师参加MOOC研讨会、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培训,并协助部分教师进行网络辅助教学,同时继续协助军事理论教研室2014级新生军事理论课网络教学。
九、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的工作
以项目研究为抓手,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质量工程项目及科研项目,促进教师的教研和科研能力提升,让教师深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大与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教师开展产学研活动。邀请校内骨干教师传授教学经验,通过多次活动已在全校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针对性小范围研讨活动,并邀请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及企业工程师来我校指导工作,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同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给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利用和德国各高校合作的基础,多次邀请德方教授对全校的教师进行模块化课程建设的培训和讲座,让暂时不能走出去的教师通过讲座和报告,理解并领会模块化课程建设的理念和精神实质。中心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研究,由我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申报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研究》获得安徽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立项。
应国内很多高校的要求,中心分批组织百色学院、钦州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很多高校进行为期1-2周的大规模的学习交流,每个学校派出教师多达40人,中心安排专业对口教师就学校的教学发展和模块化教学改革进行交流,同时在学校中遴选骨干教师给来访教师做就他们所开展的教学工作和改革的讲座,既锻炼了本校教师,也对其他学校教师的发展发挥了作用。
十、完成新专业申报工作
根据《转发教育部关于201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有关问的说明的通知》(皖教秘高〔2014〕54号),学校的教学改革要求和我校的办学定位,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大支柱产业,经过统筹规划,充分调研,申报2个新专业,分别是:机械电子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同时将学校11个中外合作专业上报教育部备案。
十一、探索招生及招生宣传方式改革
今年,我校普通本科总计划为4400人,实招4415人。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年一贯制”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皖教发〔2014〕13号)文件,我校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合作试点,首次招生200人。其中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招收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与安徽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招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两个专业。
从近年的招生总结中看出,报考我校考生的专业志愿无法满足且专业不服从的考生比例在逐年增加。生源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起点,招生宣传效果对生源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根据2014年教育部对高考招生方式的改革,今后我校招生宣传工作也将进行改革,拓展宣传渠道,加强对学校及学科专业的内涵宣传。
今年是我校研究生招生第三年,由于今年理工类专业达线考生数有限,2014年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较大困难,但在多次向省考试院汇报、争取政策后,圆满完成了招生计划。
十二、完成了教学管理文件汇编工作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而学校所培养 的人才质量,取决于学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促进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由于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原有教学管理文件产生冲突或不再适应,为使我校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经过近两年的调研、征询意见、对原有文件进行了重新整理和修订,汇编成册。这些教学管理文件基本上反映了我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貌,今后我们将根据高教改革的新形势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十三、常规工作井然有序
1、维护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教务处维护了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对各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进行了认真的审核,出色的完成了全校课表编排和教室调度与管理工作,对于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于紧急的,临时出现的各类型教学活动的变更进行了积极的,及时的协调及处理。
2、组织各类型考试的考务工作
完成了近3000余场考试的安排调度任务,组织完成了我校一年两次近18000人参加的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务工作,以及我校约2000人参加安徽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务工作及证书打印工作。
3、学籍处理的工作
完成了2014级新生学籍注册及老生学年注册工作,并对2013级新生转专业、2013-2014学年的升留级、退学学生及学生学籍异动的情况作了认真的核实及调查及处理工作。
4、教材的征订、发放,结算和清理。
我科对2013-2014学各专业各班教材及时的征订和准确的发放;对上一全院各专业各班级的教材费进行了结算,及时完成了各班教材款的补交、退还工作。2014-2015第二学期教材征订工作目前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5、毕业生信息处理及相关工作
完成了2014届毕业、学位资格审核及证书制作、发放工作,协助完成2014届毕业典礼,并将毕业生学历、学位进行了电子注册,毕业生学业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同时对合作办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资格/学位授予资格审核及证书制作发放。2014年,教务处对以前学信网上应毕业而未毕业学生的梳理汇总,并提交相关部门处理。完成2015届毕业生图像信息采集工作。
6、辅修“第二专业”与“第二校园经历”的管理工作
辅修“第二专业”与“第二校园经历”学习是为了帮助拓展在校生掌握更多专业技能,了解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
通过2013年的辅修“第二专业”的开设,会计、金融学专业受到学生的热捧,在允许报名的大一学生中,2014年报名学生近500多人,经审核后,最终录取200多人。
2014年我校继续推进“第二校园经历”校际交流工作,在与厦门理工学院进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2014年新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交流合作学校,目前我校有6名同学在合作学校交流,合作学校3名同学在我校学习。
7、毕业设计(论文)与认知实习工作
2014年我校首次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术成果相似性检测。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中,对各系推荐的131份候选设计(论文),经专家评阅,小组讨论,最终评选出优秀毕业设计(论文)83篇,其中一等奖13篇,二等奖28篇,三等奖42篇。
2012级学生的认知实习,全校14个教学系、44个专业的3552名本科学生参加,实习地点主要有合肥伊利乳业有限公司、荣电集团、安徽芳草日化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锦绣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等100余家省内外单位。此外,在科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实践教学小学期,实验室信息数据采集,实践教学状态数据采集等工作。
8、配合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做好2014年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9、执行学校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及时、认真的核实全校专业教师及外聘教师的课时。
10、根据学校安排,完成其他各类工作(如职称评定的材料审核、教学各阶段的检查等)。
总的来说,2014年全处同事在处领导的指导下共同努力,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教务处人员少事务多等客观原因,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近年来一直提出的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管理理论学习仍不足,协作工作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新的一年,教务处将加强学习力度,争做学习型处室,规范管理,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服务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力曾实现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