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习题十五练习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本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__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A.始终紧紧依靠群众B.为人民服务C.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是()
A.坚持“三个代表”B.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A.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4.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工农联盟D.地主阶级
5.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___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A.讲学习、讲党性、讲纪律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D.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
6.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
A.生死存亡B.领导地位C.兴衰成败D.荣辱是非
7.中国共产党是()
A.农民阶级B.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的领导核心
8.1935年召开的___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庐山会议D.党的七大
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B.统一党的领导C.服从党的领导D.坚持党的领导
10.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B.依靠人民解放军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
A.坚持群众路线B.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C.集体领导与分散合作制D.实现共产主义
1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最终奋斗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统一祖国D.推翻资本主义
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设中国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理论联系实际
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16.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7.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B.严肃党纪C.维护中央权威D.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责任制
18.党的___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
A.八届二中全会B.七届二中全会C.十届三中全会D.八届五中全会
1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放松思想工作B.脱离群众C.忽视民主D.组织涣散
20.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
A.人民群众B.农民C.工人D.人民解放军
21.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密切联系群众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理论联系实际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2.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
A.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B.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C.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D.不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
A.保持党的先进性B.与时俱进C.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B.全国各族人民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D.中国共产党
2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全国人民 D.工农联盟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历史的选择B.人民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2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是()
A.群众路线B.工农联盟C.实事求是D.发展路线
28.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作为主线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作风建设
2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
A.性质的根本体现B.任务的根本体现C.宗旨的根本体现D.思想建设的根本体现
二、多项选择
1.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批评与自我批评D.密切联系群众
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A.教育B.制度C.监督D.惩罚
4.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几个问题()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D.要讲廉洁
6.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作风D.组织路线
7.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的三方面的关系是()
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和根本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正确处理当前与全局的利益关系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8.执政党对国家权利系统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经济领导
9.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权为民所用C.情为民所系D.利为民所谋
10.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任务是()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的()群众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12.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______()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B.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C.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D.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13.当前加强党的建设要认真解决以下两大历史性课题()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C.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D.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4.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清正廉洁D.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15.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的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C.工农联盟D.全球华人
1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遵循的“三大规律”是:()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共产党执政规律D.领导规律
17.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
A.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B.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好的问题是什么?
4、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该正确把握原则是什么?
5、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四、辨析题: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无须改善党的领导。
3、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的优秀分子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党的阶级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6、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六、材料题
(一)、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2
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9月)
请回答:
(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
(2)新时期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
材料2: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起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上述四个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经验有哪些?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概论习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
2、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3、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指。
4、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
5、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6、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10、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
11、体现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标志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毛泽东写下的、、、、、、的理论体系。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13、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路线的主体是。
15、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是。
1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
17、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
18、新中国的基本党政制度是
19、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
21、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
22、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2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
2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25、在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是。
2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是27、1963年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
28、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29、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指出,我们需要党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
30、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是。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E、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2、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A、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E、实现共产主义的的社会制度
3、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良好的群众基础
C、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E、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国民革命时期,组成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政治联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大资产阶级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
A、民主与专政的相互结合B、衔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阶段
C、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D、扩大了对敌人专政的范围
E、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6、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是()
A、建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B、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建立人民公社
E、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主要有()
A、国营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E、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8、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A、《论人民民主专政》B、《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E、《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毛泽东提出的我国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方针是()
A、去粗取精B、全面继承C、兼容并包D、古为今用E、洋为中用
10、小资产阶级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片面性
B、政治倾向上的左右摇摆性
C、组织生活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D、组织关系上的宗派主义、山头主义
E、工作作风上的官僚主义
三、简答题:
1、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的关系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及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什么?
3、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怎样的解释,如何理解?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是什么?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是什么?
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7、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8、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阐述的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概论参考答案
一、1、毛泽东
2、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3、进行人民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
制度
4、一切从实际出发
5、五四运动
6、《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没收
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8、南昌起义
9、以乡村为中心
10、必须服从党的绝对领导
11、《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
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
对党八股》
12、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3、中国共产党
14、劳动者联盟
15、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6、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
17、茶陵
县工农兵政府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19、民族区域自治20、新
民族主义社会
21、国营经济
22、《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23、一化三改
24、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25、毛泽东
26、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7、科学技术现代化
28、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29、党外人士对我们的监督
30、群众路线
二、1、ABC2、BD3、ABCDE4、ABCD5、BCE6、ABC7、ABCDE8、CD9、DE10、ABCD
三、1、答: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和异常凶狠,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但
是,围绕着武装斗争,开展其他形式的斗争也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武装斗争就
不能取得胜利。
2、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总路线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
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中应注意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定地
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答:“‘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借用古人“实事求是”这个词将它的含义扩大了。他说的意思是指通过研究已经
发生的事实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4、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民族资产阶级。
5、答:第一、有助于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形成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当家作主;
第二、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发挥积极性,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有助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帮助,实现国家富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答: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
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7、答:第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中,实现的将马克思主
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不断深入中尤其是在同党内各种“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第三、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精华。第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8、关于现代世界的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
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
四、1、答:第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毛泽东思想
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第二、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党中央的一些总结革命经验、提出重大理论原则、制定重要政策的,在党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并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文献,都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发生过重大作用。
2、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第二、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革命纲
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
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答:第一、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明确了执政党
建设的客观依据。
第二、提出了学习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容。
第三、强调了务必防止骄傲情绪和保持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的问题,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与作风建设指明
了方向。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练习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在下列哪个报告中?(A)
P2 A.《论新阶段》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井冈山的斗争》
2.以下哪一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
P2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3.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党的会议是?(B)
P2 A.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遵义会议
D.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的共同理论基础是?(D)P7 A.共产主义理想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实事求是思想
D.马克思列宁主义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B)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5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为人民服务
6.下面哪一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A)P10 A.新民主主义理论
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政策和策略理论
D.党的建设理论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的历史文献是?(B)
P15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原则是什么?(D)P13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其独创性理论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其中不包括哪一个方面?(B)P13 A.实事求是
B.党的领导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10.毛泽东的思想理论当中指出(B)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组织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P11 A.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B.政策和策略
C.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 D.党的建设
11.党的哪一次会议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P17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2.以下哪一次会议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C)P17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13.以下哪次会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C)P17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14.什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D)
P19 A.解放思想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
15.什么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D)P22 A.共同的地域
B.共同的语言文字 C.共同的信仰
D.共同的思想基础
16.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我国社会面临的最大的实际是什么?(D)P28 A.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B.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我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影响力真正不断地增强。D.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7.实事求是思想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A)P29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
18.毛泽东在哪一篇文章中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B)P24 A.《实践论》
B.《反对本本主义》
C.《矛盾论》
D.《论十大关系》
19.1978年,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什么重要讲话,提出要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A)P26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D.《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 20.习近平指出,(D)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P31 A.为人民服务
B.群众路线
C.解放思想
D.实事求是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其具体体现为?(ABD)P4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C.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毛泽东思想是在哪几个阶段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BCD)P8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的严峻考验和政治**,战胜来自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赢得世界的赞誉和尊重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ABC)P23 A.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C.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 D.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鼓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是什么?(ABD)P23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经过哪几次运动或会议,实事求是思想在我们党得到了确立?(AB)P25 A.延安整风
B.中共七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真理标准大讨论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材料2毛泽东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请回答:
结合材料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各种矛盾之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P34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D.封建主义和封建主义
2.哪一次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D)P35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五四运动
D.十月革命
3.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事件是?(C)P35 A.甲午中日战争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4.党的哪一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C)P36 A.党的二大
B.党的三大
C.党的四大
D.八七会议
5.在哪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B)P36 A.党的三大
B.八七会议
C.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遵义会议 6.1948年,毛泽东在哪一篇文章中完整的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B)P38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新民主主义论》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A)P38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B)P39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9.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P40 A.农民阶级,尤其是贫农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0.中国革命的这些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B)P41 A.如何紧密团结和联系群众问题 B.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C.土地所有权问题 D.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11.1931年,毛泽东在哪篇文章中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C)P47 A.《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持久战》
12.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创建了以下哪个革命根据地?(C)P47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13.1938年,毛泽东的以下哪一篇文章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D)P47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井冈山的斗争》
C.《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D.《战争和战略问题》
14.什么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D)P51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武装斗争 C.坚持群众路线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5.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P50 A.党的绝对领导 B.独立自主
C.立场分明,分清敌我 D.以斗争求团结
二、多选题
1.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ABCD)P37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C.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D.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哪些?(ABCD)P39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BD)P49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群众路线 D.党的建设
三、材料分析题
P34、49 材料1:“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材料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当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着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而如果是不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要后退一步。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3,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事业越发展,我们就越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优势越得到发挥,团结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的事业就越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胡锦涛2006年7月12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34页
(2)结合材料2、3分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今天依然要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P49页
【答案要点】(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
(2)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党的一项长期方针。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选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A)P56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旧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从新民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D)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P57 A、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阶段的根本标志是(A)P57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4、(B)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P58 A、1952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9年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C)P59 A、社会主义农业化 B、信息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现代化
6、对农业的改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62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采取快速前进的方针,一蹴而就的步骤
D、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7、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一个阶级特性是(C)P64 A、革命性 B、妥协性 C、软弱性 D、两面性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三步是(D)P65 A、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 C、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9、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B)P63 A、按需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贡献参与分配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完成(B),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历史性胜利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一化三改” 11、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C)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A)P72 A、根本政治制度 B、基本政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P69 A、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完成对农业的改造
C、完成对手工业的改造 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4、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C)P71 A、政治建设比较落后 B、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文化落后 D、科技水平落后
1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是(D)P69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多选题
1、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BC)P56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合作社经济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三改”指(ACD)P65 A、对个体农业的改造
B、对制造业的改造
C、对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工业中用的方法是(ABC)P65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4、“四马分肥”是指对(ACDE)的分配P65 A、国家所得税 B、个人所得税 C、企业公积金 D、工人福利费 E、资方红利
5、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的是(ABCD)。P72 A、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三、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特 点是什么呢?第一,我们的国家是一 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 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首先是重工业,使我们的国家由落后 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这是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第二,在 我们的国家里,工人阶级的同盟者不 但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 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为了改造旧经 济,不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需要采取 和平改造的方法,而且对于资本主义 工商业,也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这就需要逐步进行,需要时间。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 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206页。请回答: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2)为什么我党可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的方针并能够取得成功? 答案要点 :
1、(1)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既是艰巨的,也是复杂的。首先,要完成恢复国民经 济工业化的起码的物质基础的任务; 其次,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生产 力,以奠定社会主义要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的任务。完成如此繁杂的任务,必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2)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就具有一定革命性,成为无产阶级的 同盟军,与我们党结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中,既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又有 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 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在强大的人民民 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 导下,我党完全有条件实行对民族资 产阶级的和平改造,并取得成功。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四个现代化。而实现这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D)P84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C)P78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3、以下哪篇文章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B)P75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应该按(D)的次序发展国民经济。P82 A、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B、轻工业、农业、重工业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5、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D)P80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和原则中,关于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是(C)P80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团结-批评-团结 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二、多项选择题
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矛盾。那么以下哪些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ABCD)P79 A、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B、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D、比较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同比较不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的一些人之间的矛盾
8、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ABC)P83 A、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国有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
9、在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该报告涉及到以下哪些方面。(ABCD)P76 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C、是非关系
D、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0、毛泽东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具体是指(AC)P83 A、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D、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三、论述题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P85 答案要点: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此外,在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部分也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为开启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四、材料分析题
下列是摘自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材料:
材料1: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材料2: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我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我们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我们的这个政策,那末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的范围。P79(2)分析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性质及相互关系。P79 答案要点:
(1)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等等。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反抗。反之,有些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单选题:
1、正式初级阶段的是(D)P95 A、十一届六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十二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2、(C)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P96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A)P99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B)P99 A、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D、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A)决定的。P100 A、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发展状况 C、我国的国情 D、我国的国际国内形势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P101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C)P105 A、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是(D)P105 A、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B)P105 A、中国共产党 B、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C、工农联盟 D、全体公民
10、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D)P109 A、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多选题:
1、下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正确的是(ABD)P96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 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C、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BCDE)P104 A、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第的讲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材料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1997年9月12日)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P10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特 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尽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 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 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 的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 期性、紧迫性、复杂性、艰巨性应有清醒的思想准备。(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重要意义?P98-9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而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就要在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牢牢立足于这个最大实际。坚持从这一最大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3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既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
历史实践表明,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以及各方面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C)P112 A. 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2.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P114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D)P113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D)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D.姓“资”姓“社”的问题 5.邓小平于(D)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P112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后期 C.20世纪70年代后期 D.20世纪80年代初期 6.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B)P115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除剥削和两极分化 D.共同富裕 7.(B)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P119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8.(B)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 P121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 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P112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0.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A)P123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安康 C.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安康
二、多选题
1.之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BCE)P115 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发展生产力,是阶级斗争的需要
E.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ABCDE)P114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E.从根本上破除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E)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E.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4.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ABCD)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保护落后生产力
E.最终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5.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ABC)P124 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推进改革创新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1: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座谈会上讲话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家伙四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名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材料2:胡锦涛在中国 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名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骨偶有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
材料3: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
(1)材料
2、材料3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
1、材料
2、材料3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答案要点:(1)主要说明了以下三个紧密关联问题,第一、说明了为什么发展即我们的发展不是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是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民发展的问题。第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及发展的落脚点是是人的发展。第三,他说明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即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新,坚持马克思追的群众观点,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发展成果有人民共享的思想前提和工作基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
(2)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章后习题
1.1为什么要学习《概论》?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人民大团结
B 改革
C 创新
D 爱国主义
3习近平多次对改革开放前后30年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其中不涉及这一评价的是()。
A《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B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
4要深刻理解《概论》课,就要学会正确区分和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1.2学习《概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下面对《纲要》课和《概论》课的区别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纲要》的重心在于讲史,《概论》的重心在于讲论
B 二者的编写体例不同
C 二者的教学目的不同
D 二者讲述的时间终点不同
2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最新理论贡献不包括()。
A经济新常态理论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C建设生态文明
D“一带一路”
3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形势下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及主攻目标。(×)
4学习《概论》课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
2.1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一)1下面属于陈独秀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观点的是()。
A要把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
B要把马克思主义跟中国的实际进行结合 C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D提出实际研究和实际活动的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在()。
A 中共一大召开后
B 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
C 遵义会议之后
D 红军长征开始时
3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A 恽代英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张太雷
4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一文是为了反对当时公理战胜强权的思想。(√)
2.2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二)1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贡献不包括()。
A 提出了“上山”思想
B 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C 延安整风
D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下面不是“左倾”错误表现的是()。
A 放弃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B 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C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D 认为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3王明、博古、李德在犯了错误之后都走向了攻击党的道路。(×)
4八七会议结束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国情的特殊需要
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C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发挥必须结合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2()最早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命题。A 张闻天 B 毛泽东
C 陈云
D 张浩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1938年提出来的,之前党内并没有这种思想。(×)4张闻天是毛泽东之前的党的最高领导人并帮助毛泽东逐渐取得领导地位。(√)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B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D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
A 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B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 以上都是
3实践大于实际,实际是实践的一部分。(×)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第四阶段指的是()。
A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基本理论 B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基本理论
C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基本理论
D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的基本理论
2习近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其中不包括()。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独立自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可以取代马克思主义。(×)
3.1在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评价上存在的问题
1以下哪本书全盘颠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
A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B 《千秋功罪毛泽东》
C 《历史的真实——评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D 《划分60年代》
2下面对毛泽东发动“文革”提出正面看法的学派和思潮不包括()。
A “新左翼”思潮
B 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C 后现代主义思潮
D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3诋毁毛泽东的书《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作者是()。
A 辛子陵 B 李志绥
C 张戎
D 矢吹晋
4李志绥对毛泽东的诋毁建立在种种谎言之上。(√)
3.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下面对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同属于一个思想体系
B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简单运用
C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列主义
D 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独创性的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对毛泽东个人理论创造的概括。(×)
3毛泽东思想都是正确的,毛泽东的思想则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3.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不包括()。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 对革命敌人斗争的实践
C 与自然界斗争的实践
D 与党内和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实践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不包括()。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C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D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中,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等重要。(×)
3.4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1()是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人。
A 张如新
B 李达
C 王稼祥
D 张闻天
2毛泽东思想在萌芽时期形成的理论观点不包括()。
A 将中国的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B 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C 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D 指出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3代表了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性文章不包括()。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井冈山的斗争》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4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代表了当时党内哲学理念的新高度。(√)
3.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凝练“三大作风”的理论是毛泽东在()中提出的。
A 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D 整风运动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不包括()。
A 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开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D 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3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工作生命线的理论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
3.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淮海战役是用小车子推出来的”体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哪个方面?()
A 以人为本
B 独立自主
C 实事求是
D 群众路线
2中国的特殊国情及毛泽东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毛泽东思想具有()。
A 全面性
B 层次性
C 独创性
D 开放性
3坚持独立自主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和学习国外模式。(×)
3.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指()。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科学发展观
2马列主义曾经传入多个国家,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根本原因在于()。
A 马列主义不被其它国家接受
B 马列主义不适合其它国家的实践活动
C 马列主义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D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了结合
3毛泽东思想对当代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道路仍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3.8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包括()。
A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B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C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和理论家 D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2对“两个凡是”的态度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完全肯定了毛泽东个人
B 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 维护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D 是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评价
3对毛泽东进行正确评价需要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别开来。(√)
3.9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1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但仍有许多正确的做法,其中不包括()。
A 发表《论十大关系》
B 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C 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列著作
D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习近平总结了毛泽东毕生最伟大的贡献,其中不包括()。A 文韬武略兼备
B 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的人共同奋斗的问题,这是解决了()方面的问题。
A 党的建设
B 武装斗争 C 统一战线
D 政策和策略
4习近平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晚年所犯的错误是第二位。(√)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的实践中产生的。
A 土地改革运动
B 文化大革命运动
C 改革开放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中国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邓小平
3关于苏联模式在发展战略方面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 以精细化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C 片面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D 具有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
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程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强大动力。(√)
4.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四大理论内容的是()。A、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
C、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的理论
2()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3()第一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4中共十二大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1江泽民认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以上都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命题是江泽民2000年2月在()视察“三讲”情况并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
A 上海
B 东北 C 广东
D 浙江
3在()上,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A、中共十五大会议 B、中共十六大会议 C、中共十七大会议 D、中共十八大会议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代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4.4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
1()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十五大会议 B、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七大会议 D、中共十八大会议
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3在科学发展观中,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A、社会和谐,生活致富 B、生活富裕,持续发展 C、生活富裕,公平正义 D、社会和谐,公平正义
2.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A、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仍处于并即将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正在步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已经步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3中共十八大一来,习近平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论和供给侧结构理论,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大发展”理念。(×)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包括()。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教育建设
2当前,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涵需把握好“三个一”,这“三个一”中不包括()。A、一条基本路线 B、一个总体布局 C、一个领导思路 D、一个发展目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A 一条基本路线
B 一个总体布局
C 一个领导思路
D 一个发展目标
4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7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A、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C、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以上都对
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主体地位。A、中国共产党 B、国家 C、无产阶级 D、人民
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根本体现是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奋斗目标 B、实现途径 C、思想基础 D、基本任务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发
C 坚持与时俱进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1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是()。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3年
2探索新一届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需要把握:()。A、《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B、《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C、《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D、以上都需要
3执政党治国理政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5.2总论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核心、主题与灵魂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A、共同富裕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市场经济 D、和谐社会 2“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出自下列哪首诗?()A、《卜算子·咏梅》 B、《沁园春·长沙》 C、《沁园春·雪》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
5.3深刻、系统、全面阐述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治国方略
1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A、解决关键性的技术创新问题 B、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2法治中国的科学内涵不包括()。A、坚持科学立法 B、坚持严格执法 C、坚持公正司法 D、坚持三权分立
3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4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改革开放。(×)
5.4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总书记强调,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A、爱国精神 B、中华文化 C、和谐思想 D、民族信念
2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与下列哪项因素密切相关?()A、党的前途命运 B、国家长治久安
C、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D、以上都有
3中国军队的强军之要是能打仗、打胜仗。(√)
4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5.5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1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10字诀中,改革攻坚强调的是以下哪个字?()A、紧 B、自 C、啃 D、狠
2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是()。A、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B、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掌握历史唯物论 D、掌握辩证法
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机,成事之道。(√)
5.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与作用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第一次提出的时间是()。A、2013年 B、2014年 C、2015年 D、2016年
2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是()。A、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的主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4全面从严治党,前提是对党的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作出的战略判断。(√)
6.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理论创新 D、解放思想
2共产国际对中国教条主义的错误引导不包括()。
A 提出城市中心论
B 片面强调工人的成分
C 在白区进行全面进攻
D 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3泽东在对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界定时,指出“是”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4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正式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作用。(√)
6.2事实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之初,党的喉舌刊物两报一刊中没有参加的是()。
A、《人民日报》 B、《解放军报》 C、《光明日报》 D、《红旗》
2()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 D、十三届四中全会
3邓小平通过撰写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掀起了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4正是由于邓小平坚决反对“两个凡是”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6.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1部分官员只讲政绩而不从实际出发,下面不能体现这一行为的是()。A、修建面子工程
B、向上级展示形象工程 C、带领人民一起脱贫
D、向百姓摊派大型工程费用
2在实践过程中,判断所取得的经验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思想 B、群众是否满意
C、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 D、是否进行了创新
3当理论与新的实践产生矛盾时,应反复使用原有的理论来检测新的实践。(×)
4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脉相承,又是这些基本点的核心。(√)
6.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下面对实事求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 B、实事求是体现在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C、实事求是是渗透于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的原则 D、实事求是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党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受到的一切挫折都是因为抛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1五四运动的直接动机目标是()。A、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B、为举行全国群众游行运动做准备 C、要求帝国主义归还青岛 D、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打败两个最主要敌人是()。A、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B、民族资产阶级、封建主义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D、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依据不包括()。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C、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D、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4毛泽东指出,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7.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一)1五星红旗上的四颗小星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革命阶级,其中属于领导阶级的是()。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官僚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包括()。A、买办性 B、封建性 C、民族性 D、垄断性
3城市小资产阶级不包括()。
A 知识分子
B 自由职业者
C 手工业者 D 资产阶级
4农民包括贫农和中农,都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7.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二)1下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B、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一致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由无产阶级领导
2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普遍优点,也有自身的特殊优点,下面属于特殊优点的是()。
A、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联系 B、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 C、分布比较集中
D、没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
3只有首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
7.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不包括()。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保护手工业者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三个基本特征。(√)4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其封建性、买办性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7.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红色政权能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相当的正式力量红军的存在 B、中国半半社会的不平衡
C、老百姓普遍接受过国民革命思想的宣传和影响 D、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的鼓舞 2“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不包括()。A、开展土地革命 B、坚持武装斗争
C、加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毛泽东把当年的根据地形容为是波浪式发展是由于军阀混战使得红色政权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4正式的武装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7.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多 B、农民阶级少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少 D、城市小资产阶级多
2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不包括()。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3()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A、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B、无产阶级领导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形式。(×)
8.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任务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以()为标志。
A 1947年石家庄解放
B 194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签署《双十协定》
C 1938年中日战争爆发
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不包括()。A、新民主主义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论联合政府》是在毛泽东在以下哪次大会上作出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七千人大会
4.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8.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新民主主义国家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不包括()。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垄断经济
2民族资本主义在民主革命时期具有两面性,这个“两面性”指的是()。A、革命性和反叛性 B、欺骗性和营利性 C、革命性和软弱性 D、原始性和剥削性
3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4从1949年到1952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8.3中国共产党在过渡问题上的主要思考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一化三改”中的“三改”不针对以下哪个产业?()A、个体农业 B、个体手工业
C、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 D、国有工业
2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的思想是()。
A 封建主义的思想
B 民主主义的思想
C 共产主义的思想
D 民族主义的思想
3.“一体两翼”的“主体”是工业化。(√)
4.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8.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已完成成绩:?100.0分 1至1952年,中国的现代工业在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是()。A、26.6% B、30.7% C、29.4% D、25.9%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来源于()。
A 斯大林
B 列宁
C 赫鲁晓夫
D 恩格斯
3列宁认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截然分开的两种完全不同的革命形式。(×)4马克思认为,变革所有制可以采用暴力没收与和平赎买两种方式来进行。(√)
8.5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时已基本完成。A、1953年底 B、1954年底 C、1955年底 D、1956年底
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公私兼顾 B、统筹兼顾 C、四马分肥 D、劳资两利
3在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中,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4对官僚资本进行赎买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8.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中国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开始的。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群众内部矛盾
D、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要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逐步过渡的方法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要尊重资本家的意愿
D、在整个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4毛泽东认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要对资本家进行打击和资产没收,避免资产阶级思想的蔓延。(×)
8.7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与偏差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失误和偏差的原因是()。A、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
B、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 C、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D、以上都有
2我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标志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D、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3在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中,存在哪些问题?()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以上都有
4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5全民所有制是优于和高于集体所有制的。(×)
9.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面促使毛泽东提出用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B、“一五”计划的完成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 C、“一五”计划照搬苏联模式成效不明显 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缺点 2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说是()。A、实现三大改造 B、推动中国经济建设 C、摆脱苏联模式影响
D、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3《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十大关系,侧重于讨论()。A、国防问题 B、政治问题 C、经济问题 D、文化问题
4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我国的“一五”计划是照搬的苏联模式,对此毛泽东认为很有必要并且感到满意。(×)
9.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点的是()。A、剧烈的对抗和冲突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D、生产关系的不完善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
2在政治思想领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采取的方法是()。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专政
C、团结-批评-团结 D、民主集中制
3毛泽东指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有三种,其中不包括()。A、思想政治工作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改革
D、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4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各阶级阶层的矛盾,是基本利益对抗性的矛盾。(×)
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其中人民内部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9.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鉴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提出要把()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A、轻工业 B、农业 C、国防业 D、重工业
2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核心是以()为基础。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工业
3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工业发展要优先于农业。(×)
9.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在所有制结构调整问题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A、邓小平B、周恩来 C、陈云 D、朱德
2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不包括()。A、1990年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B、2000年实现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C、2050年实现四化
D、209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阶段,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多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
4在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从毛泽东开始就取得了成功。(×)5在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A 科学技术现代化
B 农业现代化
C 工业现代化
D 国防现代化
10.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述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社会主义发展分阶段问题的第一人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那么低级阶段叫做()。A、战时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3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认清了当时我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4在1875年前,马克思是没有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
5斯大林提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需要有三个具体的标准,那么,下列哪项不是这三个标准中的()。
A 农业集体化
B 基本实现工业化
C 消灭剥削阶级 D 消除两极分化
上次
10.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初步探索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什么叫共产,共产就是大车牲口全部归公,除了生活用品和存款是自己的,其余都是公有的,这就叫共产”这句话是()的观点。A、毛泽东 B、马克思 C、张国忠 D、赫鲁晓夫
2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初步探索中,有积极和消极的探索,下列属于消极探索方面的是()。
A、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B、共产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有许多发展阶段
C、严格地区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成社会主义” D、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
3.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10.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已完成成绩:?100.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描述最先出现在()。A、党的十二大报告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2()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3十三大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
10.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从社会性质方面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的社会。A、起始性 B、过渡性 C、发展性 D、建设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基础方面的相似处是()。A、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地位 B、国民经济为主体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3()对中国的评价是“一个新王朝的开始”。A、美国《时代周刊》 B、美国《新闻周刊》 C、《德国之声》电台 D、巴西《请看》
4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我国制定任何具体的工作方针,都必须从实际出发。(√)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一个起始阶段。(×)
10.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项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的总体概括()。A、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B、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C、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D、由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2党的十三大中,从我国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进行()方面的概括。A、九个 B、八个 C、四个 D、五个
3我国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的国家的一个历史阶段。(×)
10.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长期性的这个理论问题,最早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是()。
A、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但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需求 B、对外开放在日益扩大,但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渐激烈 C、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加,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 D、经济社会取得全面的进步,但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的问题 3我国发生像“大跃进”等等的一些错误,是因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这个问题上,以前只讲水平和程度而不管方向与性质。(×)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理论意义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的基础。(√)
11.1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关系已完成成绩:?100.0分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体系中()是最主要的,并且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之一的。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次要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主义社会其他矛盾
2()规定影响其发展全过程中的一切矛盾,()只规定或影响相应阶段的其他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A、主要矛盾;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C、基本矛盾;次要矛盾 D、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3社会的主要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提出过程已完成成绩1 1.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时的提法,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需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
C、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的矛盾
2()比较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解决基本矛盾的重要性。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D、周恩来
3中共八大决议的提法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提法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阐述的权威版本。(√)
4中共八大关于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任务的所有表述都是正确的。(×)
5()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停止了把“阶级斗争为纲”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国共产党八大
D 中国共产党九大
1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在社会的众多矛盾中,()处于从属地位。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次要矛盾 D、其他矛盾
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的人民包括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具有()。A、全面性 B、动态性 C、多元性 D、层次性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所以各方面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11.4基本路线的提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正式提出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A、党的八大二次会议 B、党的九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2党从成立到现在制定了五条基本路线,其中第二条路线是()。A、一化三改基本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C、新民主主义基本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3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11.5基本路线的具体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项不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2基本路线的具体内涵中哪一个是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A、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两个基本点分别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强国之路与“改革开放”的立国之本。(×)
11.6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的具体化。A、主要矛盾 B、基本矛盾 C、主要路线 D、基本路线
2下列哪项是十八大时加入社会主义初级基本纲领内容中的()。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B、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四有”公民 D、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基本纲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4坚持最高纲领是不能离开现实空谈理想的,要扎实做好最低纲领的每一项工作,才能阶梯式的、扎实的实现伟大理想。(√)5【单选题】党的最高纲领是()。
A 民主革命
B 向社会主义过渡 C 实现共产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1导师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看法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我国传统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观点主要来源是()。A、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B、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C、长期我国小生产统治所形成的传统观点和习惯势力 D、以上都对
2“社会主义就是全民所有制加集体所有制。”这一观点的提出人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是提出社会主义实质问题的第一人。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将来代替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A、物质财富 B、精神思想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实行集体经济的原则。(×)
12.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已完成成绩:?100.0分 1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分别是()。A、发展生产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提高人民收入和发展生产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D、提高人民收入和共同致富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萌芽阶段,邓小平明确指出()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A、土地改革 B、发展生产力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过程是()有了科学的表述。A、1980年到1987年 B、1982年到1992年 C、1980年到1992年 D、1982年到1987年
4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传统认为“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12.3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A、恩格斯 B、马克思 C、毛泽东 D、邓小平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个()的过程。A、突变 B、质变 C、动态 D、静态
3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告诉我们,生产关系的不断跃进就能带来生产力的稳定发展。(×)
4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关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起源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新型的生产方式。
B 从价值观念看,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
C 从社会形态看,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
D 以上都对
12.4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把手段和目的很好地统一起来
B、它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D、以上都对
2下列关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中,不属于表面特征的是()。A、强调计划经济 B、强调公有制
C、强调实现共同富裕 D、强调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13.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已完成成绩:?100.0分 1发展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A、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B、坚持科学发展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
2下列哪项不属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内涵()。A、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B、发展必须要抓住历史机遇
C、发展是全面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 D、发展是建立起一个新世界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保证人们得到实际的利益。(√)
13.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技术在时代前进中的作用()。A、管理 B、加速 C、乘数 D、先导
2科教兴国到()年的目标,是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10年
3.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讲话提出要实施()战略。A、科技兴国 B、科教兴国 C、人才兴国 D、技术兴国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两年评审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2名科学家。(×)5.1978年提出的863计划,被称为科学的春天。(×)
13.3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创新发展理念在未来实现转变的内容。()A、从血汗经济到智慧经济转变 B、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 C、从灌输思想到创新思想转变
D、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2()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五中全会
3创新思维有三层含义,分别为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
13.4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七届五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五中全会
2我国从建国之初的以国为本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互为表里。(×)
3北欧四国的高幸福指数与经济自由度、社会公正度、政府清廉度、大气透明度、水源清洁度这五个度直接相关。(√)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以人为本
B 依法治国
C 统筹兼顾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13.5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已完成成绩:?100.0分
1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为此我国出台了()A、绿色发展管理制度
B、产业准入负面清单C、监察监测检举制度 D、垂直管理制度
2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不包括()。A、创新 B、协调 C、可持续 D、开放
3下列哪一项不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四大方面()A、推动全面可持续发展 B、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C、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4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六大方面互相协调、互为补充和谐发展。√
5.绿色发展理念要有和谐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
13.6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A、科学发展 B、科学技术 C、自主创新 D、人才
2()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观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坚持统筹兼顾
3统筹兼顾是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统筹各方,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14.1“三步走”发展战略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项不是邓小平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A、解决温饱问题 B、实现小康
C、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
2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的独特政治优势。A、利于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与目标努力奋斗 B、利于发展战略的完成 C、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
D、利于国家实行长远的发展战略、保持政策稳定性
3在196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4发展战略是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对经济发展所作出全局性的谋划。(×)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
A 战略目标的确定
B 战略步骤的设计
C 战略重点的安排
D 战略方针的选择
14.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为什么毛泽东说“他(康有为)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A、国家政策的压制 B、社会因素的干扰 C、封建思想的残留 D、历史条件的制约
2我国要达到十六个基本监测指标的多少,才能进入小康水平。()A、60%左右 B、70%左右 C、80%左右 D、90%左右
3()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A、1978年 B、1979年 C、1980年 D、1981年
41990年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中,对小康水平进行了定义,制定了十六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
14.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全面小康的涵义()A、社会覆盖领域是全面的 B、发展理念是全新的 C、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 D、文化覆盖率是全面的
2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A、基本达到小康社会 B、总体达到小康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总体小康”目标虽然实现,但是只解决了衣食无忧的基本生存需要,并且只注重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
5()时候明确指出:我们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 十五届三中全会
B 十五届五中全会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14.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梦”这一提法的特点。()A、贴近生活 B、便于接受 C、通俗易懂 D、理想主义
2大国都有着世界性的“国家梦”,那么第三个世界性的“国家梦”是()A、梦回大唐 B、苏联梦 C、伦敦梦 D、罗马梦
3一个国家经济高度发展的时候,都会提出有着自己国家特色的“国家梦”。(√)4“中国梦”的第一次提出是在2012年3月17日。(×)
5.总书记是用下列哪一首诗的诗句来形容中国的今天()
A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 《行路难》
C 《忆秦娥·娄山关》
D 《西江月·井冈山》
14.5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1933年,《东方杂志》面向全社会征集了新年梦想,()持以悲观态度。A、戴应观 B、叶圣陶 C、巴金 D、郑振铎
2孙中山先生在()中提出了自己的中国梦。A、《大同书》 B、《新中国》
C、《新中国未来记》 D、《建国方略》
3青年是中国梦的主要践行者,青年人应该放弃自己的梦想,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级都表述了自己的中国梦。(√)
14.6中国梦的内涵已完成成绩:?100.0分
1()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A、制度问题 B、执政能力建设 C、信念问题 D、道路问题
2习近平指出,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改革创新 B、和平发展 C、与时俱进 D、解放思想
3实现中国梦必须落实到实干中来。√
4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力量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15.1革命与改革的含义待做
1()认为一般的革命即推翻现政权和破坏旧关系,是一种政治行为。
A 马克斯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2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干了三件大事是指()。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 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D 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
3从广义上讲,革命主要包括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4改革开放是在没有触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15.2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待做
1从1965年到1978年,中国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A 逐步缩小
B 基本不变
C 逐步扩大
D 先大后小
2在()中,欧洲主要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政权。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D 第四次工业革命
3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总的比资本主义优越,这个证明不是光在口头上去说,而是要靠我们真真正正的实际的发展来证明。(√)
4亚洲四小龙其实实行的是现代化导向的政府不加干预和赶超的这种模式。(×)
15.3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待做 1中国改革开放始于()。
A 十一届二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三届一中全会
D 十三届二中全会
2事实上,我们在改革的时候,()。
A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同步的 B 经济体制改革先于政治体制改革
C 经济体制改革后于政治体制改革
D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顺序不确定 3把中国的改革等同于革命,原因不包括()。
A 从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B 从改革的性质而言,其并非是一场改良运动
C 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它也是一场革命
D 从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5小岗村从包产到户开始迅速的发展至今可以看出,中国农村改革中一步领先就是步步领先,改革需要农民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力。(×)
15.4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待做 1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最多的中国人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2《时代周刊》在2008年9月首次在封面上用“繁荣”形容中国。(×)3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安康的广阔的道路。(√)
15.5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待做 1以下不属于邓小平观点的是()。
A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适应,要从实际出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C 达到了公有制,生产力就跟着跃进了
D 要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最先由毛泽东提出
B 是对抗性的矛盾
C 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调解得到解决
D 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3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之后,并没有特别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4改革实际上涉及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问题。(√)
16.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待做
1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根本方向是()。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C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D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下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把重点放在打老虎而不是打苍蝇上
B 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C 需要各种领域联动集成 D 需要不断加强执政党建设
3国家治理能力是指管理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4第四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国际背景。(√)
16.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待做
1下面有助于推动改革发展的措施是()。
A 政府要越管越多
B 政府完全不干预市场
C 让政府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D 简政放权
2针对我国改革应坚持的方向,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改革没有出路
B 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项现行体制
C 以改革之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出路
D 社会主义不能丢
3休克疗法帮助东欧国家实现了经济转型,所以中国也应该参照学习。(×)4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6.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待做 1下面会对社会发展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是()。
A 职工长期超负荷工作
B 企业在出现问题时积极寻求妥善解决
C 协调拆迁户利益和公共利益
D 公务人员执行工作有耐心
2下面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B 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不稳定
C 改革发展是稳定的基础
D 发展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3邓小平有三次特别强调了稳定的问题,其中第二次是在()。
A 文革时期
B 1979年到1980年改革方兴未艾时
C 1986年到1987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时
D 1989年以后国内外政治动荡时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强调的是决策要科学和全面。(√)
5我国的改革是一个由点到面、从顶层设计到摸着石头过河的逐步发展的过程。(×)
17.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待做
1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在()决定的。
A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
B 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 文革后期
D 建国初期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文革时期,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因素不包括()。
A 中苏关系紧张
B 西方世界对我国的封锁
C “左”的错误的影响
D 第一代领导集体决策失误
3即使在文革后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正式建交。(×)4马克思列宁时期还没有全球化的概念,因此他们并没有关于开放和世界市场的理论。(×)
17.2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待做 1列宁提出要在()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的策略。
A 自己国家国情
B 周边国家实际
C 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D 个别历史事件
2我国的发展要跨过“卡夫丁峡谷”,就要()。
A 实行对外开放
B 借鉴资本主义制度一切的优秀成果
C 大力弘扬本国优秀文化
D 坚持独立自主
3要实行改革开放,就要部分地放弃独立自主。(×)
17.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一)待做 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是()。
A 2008年
B 2006年
C 2004年
D 2001年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中的“全方位”指的是()。
A 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B 对所有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C 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
D 在能源、交通、金融、保险等领域对外开放 3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是()。
A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开办出口加工区
D 兴办经济特区
4首批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共有14个,包括天津、连云港、宁波等地。(√)
17.4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二)待做 1当前的国际关系更多的是()。
A 零和博弈
B 正和博弈
C 有利无义
D 强强联合
2我国在()联大上由非洲国家提议并支持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24届
B 25届
C 26届
D 27届 3我国免除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中不包括()。
A 这是中国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应承担的责任
B 我国主要援助当地发展重工业
C 我国的援助有助于中国的商品和企业走出去
D 免除外债是作为负责任大国常做的事
4“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贯穿到了非洲,为欧亚非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7.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待做
1在改革开放发展中,要维护国家的安全就要做到()。
A 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
B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政治安全
C 注重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文化安全
D 以上都是
2在引进来发展的过程中,青岛啤酒控股问题带给我们的警示是()。
A 要有意识地排除一些外资企业
B 引进资本的同时也要引进技术
C 注意引进多个国家的外资
D 中国要抓住股权的主要部分
3我国要在现有国际秩序不合理因素下取得更大的话语权,就要推翻现有国际秩序。(×)4我国很多品牌产品已经遍布国外市场,但距离真正的知名品牌和优势品牌还有一定距离。(√)
18.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待做
1改革开放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B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我国第一次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届三中全会
D 十二届四中全会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第二阶段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深化改革的目标。(×)
4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市场不能起决定作用。(√)
18.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待做 1下面不能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下面哪项不完全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A 混合所有制经济
B 个体经济
C 私营经济
D 外商投资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削弱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实质上就是所有制的问题。(√)
18.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待做
1下面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的是()。
A 按劳动产品数量分配
B 按资本投入分配
C 按知识产权分配
D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2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投入所取得利息、利润、红利,如按生产要素分配此类型属于()。
A按劳分配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D以管理和知识产权类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体现在全社会领域都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主体的分配原则。(√)
4按劳分配理论最早创立提出是在1975年恩格斯的《哥达纲领批判》上。(×)
18.4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待做
1下面不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特征的是()。
A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成为主体
C 从中高速增长转为高速增长
D 创新驱动
2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不包括()。
A 调整存量
B 增量扩能
C 做优增量
3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适应经济领域“破”和“立”的转换。(√)
19.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待做 1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
A 基层群众自治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
D 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密切联系群众
C 依法治国
D 党的领导 3在我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以德治国。(×)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稳定是前提,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19.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一)待做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 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 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平等
C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D 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
2“增量政治改革”这一概念是由()提出的。
A 雷颐
B 张千帆
C 俞可平
D 张维迎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的关键在于尊重历史、适合国情和顺应民心。(√)4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19.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二)待做
1以下仿效三权分立原则起草实施的文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法经》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大清律例》
2三权分立是指()之间的相互独立和互相制衡。
A 司法权、执政权、立法权
B 人权、行政权和立法权
C 立法权、行政权和执法权
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3孙中山拟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这五权的分立。(√)
4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度所必须的经济基础。(√)
19.4全面依法治国待做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正式把“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B 第十五次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各级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4小康社会实质上就是一个法治社会。(√)
20.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待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 培养创新型人才
B 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C 培养高素质人才
D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战略任务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B 中共十四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七届六中全会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方针,是由()提出的。
A 周恩来
B 邓小平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4文明有优劣之分。(×)
20.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一)待做
1提出要“用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来统治世界”的美国国家领导人是()。
A 尼克松
B 奥巴马
C 布什
D 克林顿
2西方对中国进行网络攻击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A 境外通过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境内主机
B 利用境外注册域名传播恶意代码
C 传播淫秽色情信息
D 境外攻击境内网站
3美国的前国务卿舒尔茨认为从宗教信仰到政治行动只有一小步的距离。(√)
4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往往滞后于经济建设。(√)
20.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二)待做 1十八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是()。
A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B 产业结构不合理
C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D 以上都是
2以下不属于非法集资案的是()。
A 沈太福案
B 邓斌案
C 彭宇案
D 吴英案
3我们既要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入侵,也要注意自己本国的精神文明建设。(√)4提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能有效改造整个社会的风气。(√)
20.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三)待做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社会主义和谐理论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下列哪一次会议通过的?()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五大
D 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3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4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所在。(√)
20.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待做 1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是()。
A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 继承
C 创新
D 拿来主义
2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A 振兴教育
B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
C 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D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不包括()。
A 古埃及
B 古罗马
C 古印度
D 古巴比伦
4只有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才能真正体会文化的价值。(√)
21.1“社会”的含义待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A 对外开放
B 社会和谐
C 共同富裕
D 创新能力 2正式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是在()。
A 2003年
B 2004年
C 2005年
D 2006年
3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一种状态。(√)
4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21.2“和谐”的科学含义待做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句出自()。
A 《周易》
B 《道德经》
C 《论语》
D 《礼记》
2《大同书》的作者是()。
A 谭嗣同
B 胡适
C 梁启超
D 康有为
3“法郎吉”的和谐制度是由傅里叶提出的。(√)4只有中国思想家对和谐问题进行了思考。(×)
21.3准确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待做
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十六字真言的提出者是()。
A 陈寅恪
B 梁漱溟
C 顾颉刚
D 费孝通
2“和而不同”这一观念是由()提出的。
A 孟子
B 荀子
C 孔子
D 庄子
3关于和谐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今天的社会就是一个完美的和谐社会
B 和谐社会不仅指宏观层面上的和谐,也包括微观层面上的和谐
C “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和谐
D 和谐是每个人人生的最高境界
4“和谐”指的是一种无矛盾、无冲突的社会状态。(×)
2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待做
1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A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D 十七大报告的提出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对外开放
B 社会和谐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 和而不同
3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的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4党的十六大在全面阐释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
2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待做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引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A 技术交流
B 人才培养
C 思想创新
D 科技创新
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是民生之本。
A 创新
B 和谐
C 就业
D 法治
3把和谐确定为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落实法制立国,为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21.6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待做
1从国际的最新统计来看,位于人类发展指数前十名的国家不包括()。
A 澳大利亚
B 德国
C 日本
D 新西兰
2据俄罗斯的“邮箱新闻网”2014年9月的报道,()是全球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A 希腊
B 瑞士
C 丹麦
D 巴拿马
3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低,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
21.7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待做
1.2015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
A 55%
B 65%
C 75%
D 85% 2要办好农村教育关键在()。
A 教师
B 教学设施
C 农村家长
D 乡镇干部
3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已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4我国将会延长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
21.8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演变待做
1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会议是()。
A 十六届三中全会
B 十六届四中全会
C 十八届三中全会
D 十八届五中全会
2我国第一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时间是()。
A 2013年
B 2014年
C 2015年
D 2016年
3社会治理的主体范围小于社会管理的主题范围。(×)4社会管理的运作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
21.9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待做 1坚持系统治理,需要:()。
A 加强党委领导
B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
C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D 以上都需要
2关于城市网格化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
B 通过城市网格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和资源共享
C 以乡镇的行政单位为区域的范围
D 运用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
3坚持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来化解社会矛盾。(√)4社会治理只能通过法律约束和纪律控制来实现。(×)
22.1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待做
1“十三五”期间确立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与生态文明相对应的是()。
A 协调
B 绿色
C 开放
D 共享
2()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宏观的目标。
A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议》
D 党的十八大
3生态文明要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体现了代际公正的原则。(√)
22.2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待做 1现阶段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
A 合理调节生态环境的开发进度
B 正确预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C 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D 合理分配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2()的思想要求牢固树立人和自然是对等互惠的思想。
A利用自然
B顺应自然
C尊重自然
D保护自然
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地球生态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 世界人均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下降
B 每年森林的砍伐面积高达1460万公顷
C 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已经超过2500平方公里
D 世界上还有12亿人口居住在人为性缺水的地方 4我国的石油、煤炭、铁矿石都高度依赖进口。(×)
22.3中国共产党在人与自然理念上的演变历程待做
1邓小平提出,要维持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从生态环境角度需要做到的内容不包括()。
A 强调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资源的使用
B 加强生态的适应性,发展经济要遵循自然的规律
C 长远规划,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D 以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的一个建设
2()正式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写入党的报告。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3毛泽东早在1956年提出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有了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论述。(√)4.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致五省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里面向全国人民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
22.4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一)待做
1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初次在文件中明确表述是在()。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1991年
2两型社会是指()。
A 人地协调型和生态保护型
B 人地协调型和环境友好型
C 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
D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3当前我国共有()个基本国策。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4节约资源这一基本国策是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首次提到的。(×)
22.5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二)待做
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颁布于()。
A 2007年
B 2008年
C 2009年
D 2010年
2关于循环经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经济
B 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
C 其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效率
D 是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发展道路
3夏尔·傅立叶认为“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财富”。(√)
4绿色发展就是以效率、和谐、高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方式。(×)
22.6当前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待做
1中国针对环境问题,早在()就明确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方针。
A 1954年
B 1965年
C 1979年
D 1983年
2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B 生态文明知识缺乏
C 违法犯罪成本过低
D 法律规定尚属空白
3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春耕、夏耘、秋收、冬隐”。(×)4生态文明不等于回到原始或者农耕时期。(√)
22.7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举措待做
1()进一步谈到,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A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2习近平《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提出要实行省以下的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管理制度。()
A平行
B 垂直
C 直接
D 间接
3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强调要形成每个人都有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观念。(√)4建设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把干部考核和追究直接与生态的环境挂钩。(√)
23.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待做
1下列哪项不属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理由的是()。
A 从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历史来看
B 从海峡两岸之间的历史关系来看
C 从国际公法和第二次大战后的两岸关系的现状来看
D 从大陆和台湾的地理位置与人口构成来看
2()为台湾的光复日,在台湾受降仪式上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周边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A 1945年的12月1日
B 1945年7月26日
C 1945年的10月25日
D 1952年8月5日
3《七子之歌》中七子分别代表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
23.2台湾问题的形成待做
1我国解放台湾的步骤是()。
A 拿到制海权与制空权——夺取台湾——拿到制海权与制空权
B 扫清屏障台湾的外围——夺取台湾——拿到制海权与制空权
C 夺取台湾——扫清屏障台湾的外围——拿到制海权与制空权
D 拿到制海权与制空权——扫清屏障台湾的外围——夺取台湾 2海峡两岸对峙格局形成的根本的原因是()。
A 朝鲜战争爆发与美国入侵台湾海峡
B 中国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与“反攻大陆”战略的厘定与推进
C 中共武力解放台湾构想的提出与实施
D 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之后,继续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3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从当时海峡两岸状况、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中美关系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23.3台湾问题的实质待做
1“统一问题,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够统一,分裂状况是背离民族意志的。”上述这段话是()提出的。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在90年代,台湾当局极力鼓吹用()来解决台湾问题。
A 公民投票
B 国际条约
C 两德模式
D 法理台独
3台湾问题的实质就是中国内政问题。(√)
23.4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待做
1“邓六条”中表明,台湾问题的核心是()。
A 主权完整
B 国家利益
C 自主自治
D 和平统一
2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真正改变,并停止了隔海炮战,开始了祖国和平统一新时期的标志是()。
A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的谈话
B 叶剑英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九条方针”
C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话
3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并确认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23.5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待做
1下列不属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基本点的是()。
A 和平统一
B 高度自治
C 两制并存
D 一个中国
2我国在“一个中国”的定义表述上,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那么第二个发展阶段是()
A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B 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C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 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才能代表中国政府
3“两制并存”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23.6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待做 1()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A 邓六条
B 胡萧会
C 胡六点
D习马会
2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根本原因是()。
A 两岸两会会谈机制的常态化与两岸人民的深入交流
B 美国与国际社会认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 中国国民党重新走向执政
D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
3下列哪项不是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轨道的标志()。
A 两岸人民对两岸关系认识上的改变
B 两岸三通基本实现
C 两岸官方机制建立
D 两岸交流代替了对峙
4“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23.7“九二共识”获得了更多台湾民众认同待做 1“台独”被遏制的根本原因是()。
A 台湾人民反对“台独”的人越来越多
B 明确鼓吹“台独”的建国党和台联党在台湾销声匿迹
C 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台独”
D “台独”分子在民进党执政后,越来以“柔性台独”的身份出现 2在台湾,()获得了更多台湾民众的认同。
A 中国共产党
B 一国两制
C 和平统一
D 九二共识
3.2012年3月22日胡锦涛在会见马英九时,认为海峡两岸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
23.8正确认识国民党败选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待做
1()台湾举行第十四届领导人大选,由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蔡英文获得胜利,对今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投下了一个新的变数。
A 2016年1月16日
B 2016年5月20日
C 2016年5月31日
D 2016年4月25日
2在台湾举行的第十四届领导人大选中,国民党败选的关键原因是()。
A 派系纷争
B 理想信念缺失
C 执政绩效不佳
D 美国丢弃了国民党
3要实现“一中同表”要坚持恪尊宪法、平等尊严、整体推动、民意为本这四项原则。(×)
23.9正确认识民进党重新执政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待做
1蔡英文修改课纲,重新使用2008年和2011年发布的旧版课纲,其表面理由是()。
A 鼓吹文化台独
B 课纲内容倾向性强
C 研修人员代表性不足,破坏国人共识和信念
D 学生对课纲有质疑,妨碍学生学习发展
2下列选项中没有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是()。
A 指出“艺妓外交”
B 冲之鸟礁问题
C 推动新南向政策
D 中正纪念党改为故宫分院
3蔡英文在选举过程中,强化了经济议题,始终有意识地回避“九二共识”和淡化“统独”,从而提高了民众的支持率。(√)
4民进党的上台标志着“台独”的胜利。(×)
24.1港澳问题的行成与中共港澳政策
(一)待做
1()签订之后,英国取得了九龙半岛99年的租借权。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下面关于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B 港澳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侵略的遗留问题
C 港澳问题涉及到统一的问题
D 港澳问题涉及到恢复行使中国主权的问题
3《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葡萄牙强行占领了澳门半岛。(×)
24.2一国两制构想指引下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待做
1.1999年5月,()当选为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A 董建华
B 何厚铧
C 曾荫权
D 崔世安
2“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年不变。
A 15
B 30
C 50
D 60 3(),中英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了中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十二条。
A 1982年9月
B 1984年6月
C 1984年9月
D 1984年12月
4早在1979年香港总督麦理浩访问北京时,邓小平就提出了香港可以继续实行资本主义的观点。(√)
24.3“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回归后的成功实践与挑战待做 1“一国两制”政策下,香港保留的自治权不包括()。
A 司法权
B 终审权
C 行政管理权
D 对外主权
2下面关于“占中”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非法集会
B 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
C 拓展了反对派的政治生存空间
D 意图削弱香港政府的管制
3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单独规划港澳部分,显示了国家对港澳发展的高度重视。(√)
24.4“一国两制”方针在澳门回归后的成功实践待做 1下面措施中推动了澳门博彩业发展的是()。
A 《澳门基本法》规定澳门自行制定旅游娱乐业的政策
B 实施内地城市港澳自由行
C 增加港澳自由行城市
D 以上都是
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 2011年
B 2012年
C 2013年
D 2014年
3澳门回归以后,依托祖国内地,经济地位和国际社会地位均取得了显著提高。(√)
25.1时代主题的内涵待做
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 战争与和平
B 革命与发展
C 和平与发展
D 战争与革命
2纵观人类发展史,战争一直占据主旋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推动力。(×)25.2党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轨迹待做
1下面对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B 发展和和平相辅相成
C 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2第一代领导人曾认为时代的主题偏向核战争的客观历史因素不包括()。
A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包围
B 中国成功爆发原子弹
C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
D 美国至少三位总统公开宣布要用原子武器对付中国 3.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其中属于第一个中间地带的国家或地区是()。
A 日本
B 北美
C 大洋洲
D 拉丁美洲
4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突破了意识形态的限制,认清了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
25.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待做 1国际格局发展的总趋势必然是()。
A 一超独霸
B 单极世界
C 多极化均衡发展
D 多级争霸
2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在意识形态上提出了()。
A 马歇尔计划
B 冷战遏制
C 反和平演变
D 和平演变
3世界格局多极化有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25.4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待做
1判断最不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包括()。
A 人均年收入在975美元以下
B 人文资源匮乏
C 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足
D 人口不超过7500万
2经济全球化的优点不包括()。
A 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B 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C 提高了产品竞争的水平
D 加快了核心科技成果的共享
3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富人越来越多,同时最不发达国家越来越少。(×)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习题(选择题)汇总
毛泽东思想概论(单项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
·P2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P2 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P3 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人是(D)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蔡和森 D王稼祥
·P3 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
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P8 在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A)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
C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D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P8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C)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P9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C)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P9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C)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达到成熟 D继续发展
·P10 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正确理论之一是(D)
A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P12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C)
A宗派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关门主义
·P12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章是(B)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反对本本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顿党的作风》
·P18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P18 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B)
A一切从原则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D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P19 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P20 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B)
A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 C思想路线 D组织路线
·P2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从中国实际出发,向外国学习D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P24 就毛泽东一生来看,他的功绩和过失的比重是(A)
A功大于过 B过大于功 C功过参半 D有功无过
「第二章」
·P29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B)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P30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D)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P30 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第一个最凶恶的敌人是(B)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民族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P30 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 D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
·P31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C)
A己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C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D同封建主义经济各占一半
·P32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P32 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P3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C)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P33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P35-36 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P39 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动力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D)
A《民众的大联合》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P39 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之一的论著是(D)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联合政府》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P39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P44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B)
A对军队的领导 B对农民的领导
C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领导 D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
·P4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P44 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P4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C)
A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D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P4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A)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人民所有
D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归全民所有
·P50页、第141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成分是(C)
A个体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营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P5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任务是(C)
A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B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C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第三章」
·P54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B)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合法斗争 D议会斗争
·P55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党的主要精力用于(B)
A发展党的组织 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 D开展军事斗争
·P55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A)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P55-56 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总方针的会议是(C)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P55-56 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D)
A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B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C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D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
·P63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P64-65 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文章是(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P65 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论断的领导人是(A)
A周恩来 B朱德 C王稼祥 D刘少奇
·P67 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P68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
A农民(土地)问题 B工人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P7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C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P71 《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所作的一个重大原则修改是(C)
A把土地所有权归政府改为归农民 B废除禁止买卖土地的规定
C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地主土地 D改“抽肥补瘦”为“抽多补少”
·P72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B)
A中共闽西一人决议 B五四指示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P73 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A)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P73 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根本原则确定于(C)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P74 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C)
A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 B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P78 人民战争武装力量体制是(D)
A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相结合 B军官和士兵相结合 C军队和地方相结合 D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相结合 ·P80 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
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
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
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
「第四章」
·P84 中国革命阵营实现壮大自己、孤立和瓦解敌人而采取的政策是(C)
A加强地方政权建设 B实行军队内部民主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P88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B)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一大纲领 D中共二大纲领
·P88 中国共产党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B)
A中共五大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大 D毛儿盖会议
·P8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C)
A对待农民问题上 B对待小资产阶级问题上
C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 D对待地主问题上
·P90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是(B)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农工民主党 D中国民主同盟
·P91 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C)
A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B争取多数,反对少数
C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D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P91 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C)
A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B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C王明新投降主义 D张国焘分裂主义
·P91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目标是(D)
A发展人民民主运动 B消灭日本帝国主义残余力量
C进行土地改革 D推翻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
·P91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A)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P93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A)
A党的生命 B完成革命任务的工具
C团结人民的法宝 D对敌斗争的手段
·P94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体是(B)
A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盟 B劳动者联盟
C非劳动者联盟 D劳动者与非劳动者联盟
·P96 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D)
A左派 B右派 C中间派 D顽固派
·P96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C)
A地方实力派 B开明绅士 C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D汪精卫集团
·P98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D)
A政策和策略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
C资产阶级问题 D领导权问题
·P98 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要是指党对全国人民和革命阶级的(B)
A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组织领导 D军事领导
·P100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C)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
C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实行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
·P103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同顽固派斗争的策略方针是(A)
A孤立固势力 B消灭顽固势力
C争取顽固势力 D分化顽固势力
·P105 随着过渡时地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B)
A对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上
B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上
C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上
D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上
·P106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C)
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B大鸣大放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P106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B)
A根木保证 B必要条件 C依靠力量 D决定因素
·P107 1974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把霸权主义国家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区别开来的理论是(C)
A和平统一理论 B一国两制理论
C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D和平与发展理论
·P109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是(D)
A新民主主义政党 B各阶级的联盟
C资产阶级政党 D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
·P109 正式提出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文献是(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P110 新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C)
A工农联盟 B民主集中制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P111 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D)
A中央人民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五章」
·P117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D莲花县工农兵政府
·P117 1927-1935年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性质是(A)
A工农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专政
C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各抗日阶级的联合专政
·P117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D)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论联合政府》 D《新民主主义沦》
·P1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B)
A联合政府 B三三制政权 C国防政府 D自治政府
·P122 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C)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P123 标志着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D)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论人民民主专政》
·P127 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A)
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B民主与集中的结合 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 D集中与纪律结合
·P128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C)
A工农民主专政 B工农民族资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专政 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P130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B)
A工农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英美式资产阶级专政 D苏联式无产阶级专政
·P125 新民主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政治协商制 D委员会制
·P125、13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B)
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B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 D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P125 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议会制
C政治协商制 D委员会制
·P125 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A)
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 B民主与集中的结合 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 D专政与镇压的结合 ·P133—134 中国的基本政党制度是(D)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P134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A)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在野党
·P13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A)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在野党
·P134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是(B)
A在野党 B参政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P135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是(C)
A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B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C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P138 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D)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融合 D民族区域自治
·P138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是(A)
A内蒙古自治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
「第六章」
·P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C)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P142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P143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B)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P143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P143 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发表的重要计划是(A)
A《不要四面出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十大关系》 D《论人民民主专政》
·P143 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策略方针是(A)
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反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P143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A)
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反击
C针锋相对 D有理有利有节
·P144 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P14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C)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P145 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三反”运动的内容是(A)
A反贪污、反浪费、反宫僚主义
B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C反贪污、反腐败、反官僚主义
D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P148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P152 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C)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P153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P161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D)
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P16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P162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P164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P16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之后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
·P167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加强了我国的(C)
A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 B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共产主义经济基础
「第七章」
·P169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是(D)
A如何恢复国民经济 B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C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 D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P169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照搬了(C)
A美国的经验 B日本的经验 C苏联的经验 D西欧的经验
·P170 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是(A)
A毛泽东 B邓小平C刘少奇 D周恩来
·P170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正式指出了(D)
A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B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任务
C探索中国农业合作化道路的任务
D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P170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是(D)
A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突破苏联模式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P17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D)
A统筹兼顾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P173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对中国基本国情的形象描述是(B)
A百废待兴 B一穷二白 C日新月异 D突飞猛进
·P173—174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P174 毛泽东全面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C)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B《实践论》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矛盾论》
·P17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B)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相一致的 D可以转化的 ·P17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D)
A相适应 B相矛盾 C相一致 D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P175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C)
A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P175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是(D)
A国家的统一 B人民的团结 C经济的发展 D社会的矛盾
·P177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
A健全民主和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P178 毛泽东认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D)
A重工业的发展问题 B轻工业的发展问题
C农业的发展问题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P177 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毛泽东首倡的方针是(B)
A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P177 解决我国民族之间矛盾应实行的基本方针是(A)
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B民族融合 C反对大汉族主义 D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P180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B)
A刘少奇 B陈云 C邓子恢 D董必武
·P186 1963年周恩来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P189 中国共产党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方针是(D)
A中体西用 B全盘西化 C完全排斥 D洋为中用
「第八章」
·P198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从一开始依照的原则是(C)
A第一国际的原则 B第二国际的原则
C列宁的建党原则 D毛泽东的建党原则
·P198 中国共产党建党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因为党一开始就坚持了(C)
A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C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 D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原则
·P198 在中国共产党内把列宁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朱德
·P199 中国共产党内产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思想根源是(B)
A资产阶级思想 B小资产阶级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修正主义思想
·P202 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A)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P204 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实质是(A)
A思想斗争 B路线斗争 C阶级斗争 D群众斗争
·P205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C)
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B有错必纠,有反必肃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严厉打击,积极争取
·P206 毛泽东建党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P206 毛泽东强调,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A)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P208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C)
A纯洁党的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B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C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D克服主观主义,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P211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 B群众路线
C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D民主集中制
·P211 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D)
A为了加强党内的监督管理 B为了保证党的纪律的严明
C为了消除党内的官僚主义 D为了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P212 民主集中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D)
A个人服从组织 B少数服从多数
C下级服从上级 D全党服从中央
·P212 民主集中制的基础是(D)
A集体领导 B分工负责 C调查研究 D群众路线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B)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P213 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是(A)
A克服主观主义 B克服骄傲自满情绪
C克服宗派主义 D克服官僚主义
·P11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D)
A消灭私有制 B实现共产主义
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216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思想的会议是(B)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中共八大
·P220 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指出,我们需要党内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A)
A党外人士对我们的监督 B台港澳同胞对我们的监督
C海外侨胞对我们的监督 D国际友人对我们的监督
·P220 在中共八大上,着重论述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接受多方面监督的 领导人是(C)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D陈云
·P222 毛泽东指出,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百年大计的是(A)
A培养接班人 B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
C发展先进文化 D加强民主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