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辅导资料十五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毛泽东思想概论辅导资料十五
主题:
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典型例题:
多选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文化领域里的矛盾
B、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
C、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
答案:ABD
解题思路:1956年底,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知识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资料18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辅导资料十八
主 题:第二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学习时间:2018年1月29日--2月4日
内 容: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二十四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本周的学习要求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
正确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明确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意识。知识点: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课程内容: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1.1929年6月,毛泽东在写给林彪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该信最初以《时局的估量与红军行动问题》为题印发给红四军广大干部士兵阅读、学习。解放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时,改题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2.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任务。
3.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命题。
4.1937年,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5.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第一次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6.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不纯的高度。
7.整风运动(1942年-1945年),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思想路线上获得了空前的统一。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1页
共4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1.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在:
一是针对不少人的思想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
二是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重新作了概括。2.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3.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胡锦涛总书记还多次强调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意义。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第2页
共4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证明,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1.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深刻地表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是我们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
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3.坚持与时俱进关键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典型例题:
1、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改革开放 D、为人民服务 答案:A
解题思路:所谓精髓,就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知识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单选题: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D、王稼祥 答案:B 解题思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毛泽东。这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把共产党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知识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3、单选题: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机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
第3页
共4页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B、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答案:D 解题思路:邓小平的这段话强调的是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邓小平针对不少人的思想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依然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而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知识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4页
共4页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习题十五练习题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本章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__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
A.始终紧紧依靠群众B.为人民服务C.始终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是()
A.坚持“三个代表”B.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A.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D.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4.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工农联盟D.地主阶级
5.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___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A.讲学习、讲党性、讲纪律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C.讲学习、讲纪律、讲团结D.讲政治、讲纪律、讲党性
6.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
A.生死存亡B.领导地位C.兴衰成败D.荣辱是非
7.中国共产党是()
A.农民阶级B.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D.知识分子的领导核心
8.1935年召开的___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庐山会议D.党的七大
9.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B.统一党的领导C.服从党的领导D.坚持党的领导
10.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B.依靠人民解放军
C.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在于()
A.坚持群众路线B.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C.集体领导与分散合作制D.实现共产主义
1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最终奋斗目标是()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统一祖国D.推翻资本主义
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设中国社会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理论联系实际
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由()
A.党的宗旨决定的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D.党纲党章规定的16.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7.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的检验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B.严肃党纪C.维护中央权威D.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责任制
18.党的___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
A.八届二中全会B.七届二中全会C.十届三中全会D.八届五中全会
19.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
A.放松思想工作B.脱离群众C.忽视民主D.组织涣散
20.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
A.人民群众B.农民C.工人D.人民解放军
21.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密切联系群众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理论联系实际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2.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根本在于()
A.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
B.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C.完善制度和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D.不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
A.保持党的先进性B.与时俱进C.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D.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A.工人阶级B.全国各族人民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D.中国共产党
2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全国人民 D.工农联盟
2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历史的选择B.人民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27.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是()
A.群众路线B.工农联盟C.实事求是D.发展路线
28.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作为主线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作风建设
29.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
A.性质的根本体现B.任务的根本体现C.宗旨的根本体现D.思想建设的根本体现
二、多项选择
1.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
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
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2.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理论联系实际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批评与自我批评D.密切联系群众
3.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正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包括哪些重要环节()
A.教育B.制度C.监督D.惩罚
4.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起正确的利益观.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几个问题()
A.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D.要讲廉洁
6.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作风D.组织路线
7.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的三方面的关系是()
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和根本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正确处理当前与全局的利益关系D.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8.执政党对国家权利系统的领导包括()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经济领导
9.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权为民所用C.情为民所系D.利为民所谋
10.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面临的三大任务是()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的()群众路线
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12.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______()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B.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C.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
D.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13.当前加强党的建设要认真解决以下两大历史性课题()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C.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D.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4.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党的各项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C.艰苦奋斗、清正廉洁D.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15.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的先锋队
A.中国工人阶级的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C.工农联盟D.全球华人
16.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遵循的“三大规律”是:()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C.共产党执政规律D.领导规律
17.十七大提出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包括()
A.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B.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D.反腐倡廉建设
三、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为什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好的问题是什么?
4、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该正确把握原则是什么?
5、如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四、辨析题: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所以无须改善党的领导。
3、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4、“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5、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的优秀分子也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党的阶级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6、不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六、材料题
(一)、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在进行之中。――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材料2
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1994年9月)
请回答:
(1)分析说明“两个伟大工程”的关系。
(2)新时期如何搞好这个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8年
材料2: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起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上述四个材料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经验有哪些?
第四篇:《仲裁法》教学辅导资料(十五)
《仲裁法》重点法条
(四)第四章 仲裁程序
「重点法条」
第二十八条 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第四十六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相关法条」 本法第68条;《民事诉讼法》第258条。
「意思分解」
1仲裁进行中,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
2所有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由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委员会将申请提交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自身无权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措施。
3受理法院有不同情形:
(1)国内仲裁:
①财产保全:按民诉法执行,应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财产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规定》第11条);
②证据保全:证据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2)涉外仲裁:
①财产保全:被申请人住所地、财产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民诉法》第258条);
②证据保全:证据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仲裁法》第68条)。
「重点法条」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相关法条」 本法第30条;《贸仲规则》第24~27、65条。
「意思分解」
仲裁庭的组成及仲裁员的选定方式也是司法考试热点之一。应注意:
1仲裁庭组成方式:双方各选或委托主任指定一名,第三名由双方共选或共同委托指定,第三名仲裁员为法定的首席仲裁员。
2独任仲裁员的产生方式同首席仲裁员相同。
3贸仲的简易程序采独任制(《贸仲规则》第65条)。
「不要混淆」
当事人双方不能共同指定所有的3名仲裁员。
「重点法条」
第三十四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第三十七条 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
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相关法条」 本法第35~36条。
「意思分解」
1了解以上关于回避之情形及决定程序(第34~36条)。
2重点掌握第37条第2款:由仲裁庭依申请或职权决定已进行的程序重新进行与否;当事人仅有请求权而无决定权。
「重点法条」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第四十条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相关法条」 本法第42~43条;《贸仲规则》第32、36条。
「意思分解」
以上两个条文为司法考试热点。应注意:
1仲裁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书面审理为例外。
2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公开审理为例外。此点恰与诉讼相反。
3涉及国家秘密的这一种情形下,仲裁不得公开,即使当事人协议公开。
4注意本法第42、43条规定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的情形和仲裁庭自行收集证据的权力。
「重点法条」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第五十一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关法条」 本法第52条。
「意思分解」
1当事人可自行和解也可由仲裁庭主持调解。
2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有两种处理方式:
(1)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
(2)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3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可以反悔,此时仍可根据原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4调解达成协议,也有两种处理方式:
(1)制作调解书;
(2)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注意,此时,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不得反悔。
「不要混淆」
1再次提醒读者注意第50条的言外之意:原仲裁协议仍然有效,此不同于第9条第2款。
2仲裁庭主持调解不是“应当先行调解”,而是“可以先行调解”,此点严格区别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规定(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7条)。仅在当事人自愿调解情形下,仲裁庭才有义务“调解”。
3和解协议与调解协议效力不同。
4当事人和解后请求仲裁庭作出裁决书,不能反悔。
「重点法条」
第五十三条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第五十四条 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第五十五条 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第五十六条 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相关法条」 《贸仲规则》第54~56、61~62条。
「意思分解」
以上几个条文内容亦为司法考试重点,不可小视。应注意:
1首席仲裁员的特殊权力(第53条),不同于法院合议庭。
2仲裁裁决书也可以不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之情形。此点不同于法院裁判(第54条第1款)。
3仲裁员也可以不签名的情形。此点亦不同于法院裁判书的审判员签名制(第54条
第2款)。
4部分先行裁决制(第55条)。
5对裁决书中的文字性错误或遗漏事项的补正办法(第56条)。
6少数仲裁员的意见可以记入笔录而非裁决书中。
从以上几个条文可看出,法律对仲裁裁决书的要求比法院裁决书灵活。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网院考试复习题
绪 论
一、基本理论问题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中共七大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3、中共十二大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基本理论问题
1、社会矛盾学说及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中国革命任务的确立。
3、试图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理论以及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近代中国因西方列强侵略而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7、太平天国运动。
8、辛亥革命。
9、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10、五四运动
11、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3、共产国际
14、新文化运动
15、《新青年》
16、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表现。
17、三民主义理论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20、“八七”会议
2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左”倾错误。
22、《反对本本主义》
2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
24、遵义会议
25、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时间断限。
26、延安整风运动
27、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
28、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
三、重要人物
1、林则徐
2、魏源
3、洪秀全
4、洪仁玕
5、康有为
6、梁启超
7、孙中山
8、李大钊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基本理论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动力、对象、性质与前途。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与文化纲领。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中共一大
2、中共二大
3、中共三大
4、中共四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
9、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10、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工农联盟思想的首次提出。
11、如何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阶级构成。
13、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
14、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5、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
16、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及两面性特点。
17、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18、中国资产阶级两个组成部分的科学划分。
19、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20、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及联系。
21、“二次革命论”
22、“一次革命论”
23、《论联合政府》
2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与政体。
25、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26、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
27、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三、重要人物
1、陈独秀
2、张国焘
3、王明
4、张闻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途径与胜利保证
一、基本理论问题
1、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理论。
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理论。
5、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基本理论。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暴力革命的基本原则。
2、“八七”会议
3、秋收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执行“城市中心论”的三起三落。
5、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6、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7、中国革命三大法宝。
8、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9、三湾改编。
10、古田会议。
11、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2、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
13、人民军队三大民主制度。
14、人民军队的宗旨
15、人民军队三大任务
16、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17、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
18、洛川会议
19、十大军事原则20、《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历程和特点。
22、第一次国共合作
23、国民党一大
24、孙中山三大政策25、1931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
26、瓦窑堡会议
27、西安事变
2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30、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3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内容。
3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标志。
3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34、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3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36、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原则。
37、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38、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39、从政治上建设党的含义。40、民主集中制
41、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
三、重要人物
1、瞿秋白
2、李立三
3、王明
4、博古
5、张国焘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理论问题
1、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2、过渡时期总路线。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条件。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6、中国共产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
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和平赎买资产阶级的设想。
8、新中国和平赎买民族工商业的可能性。
9、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
10、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11、“四马分肥”。
12、定息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基本理论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2、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5、执政党建设理论。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过程。
4、中华苏维埃政权
5、瓦窑堡会议
6、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国方案。
7、“三三制”政权。
8、“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9、《将革命进行到底》
10、《论人民民主专政》
11、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1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4、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
15、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16、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1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0、中国特色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21、“两个务必”思想。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 第七章 新中国的外交和国防建设
一、基本理论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3、新中国的外交思想。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中国工业化道路
2、“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3、“两参一改三结合”。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5、“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
6、开国外交三原则
7、新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
8、“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
9、实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原则的具体措施。
10、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11、《共同纲领》阐述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有关条款。
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三个世界”划分思想。
14、建国初期人民军队军事建设的“三大制度”。
1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
三、重要人物
1、陈云
2、周恩来
第八章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基本理论问题
1、实事求是。
2、群众路线。
3、独立自主。
二、重点掌握的具体问题
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思想路线”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
3、《改造我们的学习》
4、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根据。
5、《九月来信》
6、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作风。
7、《反对本本主义》
8、遵义会议
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间的关系。
1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