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

时间:2019-05-15 11:4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1.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時代背景是什麼?

答: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於20世紀前中期。當時時代的主要特點是戰爭與革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造成革命形勢。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十月革命的影響和推動下,歐洲爆發了無產階級革命,東方各國民族解放運動也蓬勃發展起來。俄國與中國相鄰,國情與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十月革命的勝利對中國革命影響更為巨大和深刻。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努力運用它來指導中國革命活動,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起來,形成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就成為時代的基本要求。毛澤東思想,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和形成的。

2.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思想理論條件是什麼?

答:1915年9月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啟蒙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響,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中國思想界發生了巨變。中國先進的知識份子向俄國學習,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俄國革命經驗重新考慮中國問題。同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進行鬥爭,擴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陣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考察、思考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一系列總是逐步形成毛澤東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理論淵源。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和傳播,就不可能產生毛澤東思想。

3.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實踐基礎是什麼?

答: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前提。毛澤東思想來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偉大實踐在探索中國革命的發展道路和提示中國革命特殊規律的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實踐活動中,中國共產黨積累了豐富的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毛澤東思想就是對這些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科學總結而產生並形成科學體系的。離開了革命實踐,毛澤東思想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就不可能產生、形成和發展。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是毛澤東思想產生和形成的實踐基礎。

4.毛澤東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本點是什麼?

答: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本點是:①將中國資產階級區分為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對象,後者是革命的動力。②科學地分析了中國農民階級及其各個階層,指出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和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確立了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的思想。③指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武裝鬥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內容,農村根據地是中國革命的戰略基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唯一正確道路。④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加上中國共產黨自身的建設,就成為中國革命的“三個主要的法寶”。

5.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點是什麼?

答: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理論的基本點是:①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學說。②制定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③提出了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思想,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進行了初步探索。④創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為社會主義改革提供了理論依據;並對經濟體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思想觀點。⑤提出了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矛盾學說,著重闡明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主題的思想,並提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⑥確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和逐步實現“四個現代化”任務,提出了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以用一整套同時並舉的“兩條腿走路”的經濟建設方針。

6.為什麼說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

答: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的,是實現黨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體現,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之一。一切為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這個觀點主要是:①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地為人民謀利益,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②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把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當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③相位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根據群眾的實際需要和覺悟,團結、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④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共產黨人要先做群眾的學生,然後做群眾的先生。

7.怎樣理解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答:無產階級革命是國際性的事業,需要各國無產階級互相支持和幫助,但首先需要各國無產階級立足於本國,依靠本國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國的革命事業。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和原則,必須正確處理國家之間的關係,我們既要堅持獨立自主,也要尊重別國人民獨立自主的權利,黨際關係亦如此;正確處理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和向外國學習的關係,學習外國長處,加快我國發展;正確處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既堅決反對外國對中國的干涉和侵略,也支持反對任何國空對別國的侵略和干涉。中國人民永遠尊循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立場,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8.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鮮明特點是什麼?

答:毛澤東思想的獨創性理論和活的靈魂,構成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這一體系具有以下三個鮮明特點:①科學性。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②獨創性。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但不拘泥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已有的結論,而是根據中國特殊情況所作出的理論創造。③完整性。它在深入分析中國社會狀況的基礎下,系統地回答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領導權、道路、前途、步驟及轉變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它還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果。它貫通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它是中國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國理論。9.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是什麼?

答: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工夫玫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這就是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10.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答:1915年9月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啟蒙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它不公給封建專制主義、封建的倫理道德和迷信以前所未有的打擊,對啟發人民的民主主義覺悟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激起人們追求救國救民真理、探索民族解放新途徑的熱情,為西方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傳入中國敞開大門,從而為中國先進分子接受十朋革命的影響,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11.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答:1942年至1945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黨範圍內開展整風運動,即延安整風運動,其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宗派主義是主觀主義在組織關係上的表現;黨八股是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整風運動是以反對主觀主義為中心內容的。整風運動的方針,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也就是通過團結——批評——團結,達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這樣兩個目的。延安整風運動是一次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運動,也是破除黨內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的思想解放運動。經過這場整風運動,全黨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際之統一的毛澤東思想有了進一步認識,毛澤東思想在黨的七大上被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2.《反對本本主義》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國民革命失敗後,在“左”傾錯誤占統治地位的年代裏,毛澤東雖然屢遭排擠和打擊,但他從未停止過同黨內連續出現的“左”傾錯誤的鬥爭。他在1930年5月所寫的《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篇反對教條主義的重要文獻。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初步闡述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思想,對於中國共產黨人從教條主義的束縛中,以及從對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的迷信中解放出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毛澤東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所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烏黑城市革命道路理論,正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毛澤東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標誌。13.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答: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產生於歐洲的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和形式上都來一番變化;使它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為中國人民特有革命建國理論。這種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完全是中國的。在內容上,它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提示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並把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和概括,使之上升為理論,成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在形式上,它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和語言,變成中國的民族形式和語言。例如:用“實事求是”來概括中國共產黨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來提示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來說明黨內鬥爭的方針等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毛澤東思想產生、發展並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過程。14.什麼是理論聯繫實際?

答:理論聯繫實際,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只胡在他們善於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善於應用列寧和史達林關於中國革命的學說,進一步地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符合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造,才叫做理論和實際相聯系。”這就告訴人們,理論聯繫實際,一方面是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來正確認識中國的客觀實際,並從實際出發來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廣大,是要在實踐中,總結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使之馬克思主義,以中國自己獨創性的理論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15.怎樣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答:實踐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實踐是認識的源泉、發展動力和目的,也是檢驗認識是否為真理的標準。毛澤東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關於實踐是檢驗真理標準的思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了實踐標準的唯一性,指出,判斷認識或理論是否為真理,是由實踐結果而定的。真理的標準只能是實踐,除了實踐,再無別的檢驗的辦法,馬克思主義是真理,也接受了實踐的檢驗,並在與各國的實際情況結合中得到豐富和發展的。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是什麼?

答: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組成部分。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條總路線規定了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動力是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性質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前途是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

2.為什麼說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答:在中國半封建半殖民社會中,農民占人口的大多數。農民擔負著社會的基本生活任務,處在社會的最低層,受壓迫最重,生活最為淒慘。農民階級具有最強烈的反抗精神,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無產階級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鬥爭中,必須依靠農民。無產階級對農民的領導,是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在農民問題上,必須反對輕視農民的作法。

3.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答:1922年7月的中共二大揭示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提出了中共最高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打倒軍閥,建立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使之成為真正民主共和國。中共二大提出民主綱領,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革命對象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這表明,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又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4.簡述辛亥革命的基本情況。

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2月12日,溥儀退位。3月10日,辛亥革命失敗。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它結束了兩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推進了中國政治、經濟諸方面的近代化進程。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其失敗說明,在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

5.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什麼?

答: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下。,近代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演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對外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爭取民族獨立,對內推翻封建主義的壓迫,實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這是資產階級革命應該完成的歷史任務。因此,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6.簡述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

答:1947年,毛澤東在《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三在經濟綱領,即: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宋孔陳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其中,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中心內容。7.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是什麼?

答: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第一,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依賴的組織和領導者,中國革命從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由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即馬克思主義,並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為中國人民指明了鬥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第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繫,為中國革命獲得國際援助和避免是資本主義的道路提供了客觀可能性。8.簡述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轉變的社會歷史條件。答:第一,舊民主主義革命屢遭失敗,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走不通。這是轉變的歷史條件。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是轉變的經濟條件。第三,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這是轉變的政治條件。第四,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這是轉變的思想條件。

9.在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問題上,陳獨秀的錯誤理論是什麼? 答:在建黨初期,陳獨秀認為,工人階級還不是獨立的革命力量,資產階級的力量畢竟比農民集中,比工人階級雄厚。因此,資產階級革命應由資產階級領導,無產階級只是幫助資產階級革命,待無產階級成長壯大後,再進行推翻資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革命。這種錯誤理論的實質是把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交給了資產階級,從而割裂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聯繫。這種右的理論錯誤,導致了第一次國民革命的失敗。

10.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有那些特點?

答:民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其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他們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是中國革命的力量之一;一方面,他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缺乏徹底反封建反帝的勇氣。政治上,他們常常表現出進步革命與妥協軟弱的兩重性。

11.什麼是新民主主義的國營經濟?

答:國營經濟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五種經濟成分之一。它是新民主主義國家所經營的,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起來的以全民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代表著新民主主義經濟發展的方向。它是新民主主義政權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整個社會經濟的領導力量。12.中國無產階級有那些特殊優點?

答:中國無產階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階級,誕生於19世紀40年代,其社會力量和社會基礎比中國資產階級要廣大的多,不僅具有世界無產階級的一般優點,還有許多特殊優點: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革命性最強;和廣大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繫,便於與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高度集中,便於組織、動員。是中國社會最具有覺悟的階級。13.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是什麼?

答:毛澤東的《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幾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政體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的提出,保證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以後中國革命的社會主義方向。14.簡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答: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是:發展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根本區別於舊民主主義的文化;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化,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以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科學的,它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它的服務對象工農大眾,人民大眾是它的主體。15.為什麼說封建主義是中國社會進步的主要障礙?

答:封建剝削制度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主要支柱和中國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封建主義的統治是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是中華民族進步的攔路虎;封建剝削制度的殘酷性和封建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使中國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極度貧困。如何評價八七會議?

答:八七會議批判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並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主要任務,決定在湘、鄂、贛、粵四省發動和組織農民秋收暴動。八七會議為黨在新時期的革命鬥爭指明了方向,但會議沒有注意防止“左”傾情緒的滋長。2.為什麼說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戰略基地?

答:這是由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決定的: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國;敵人異常強大;紅軍相對弱小。帝國主義及其在同盟軍,長期佔據中心城市。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準備積蓄和鍛煉自己的力量,必須到農村創建根據地,依靠農民,開展遊擊戰,把農村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以反對敵人,並在長期戰鬥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3.為什麼說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

答:在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農民占總人口的80%以上,是封建勢力的主要壓榨對象和帝國主義者的掠奪對象。因而,農民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主力軍、最廣大的動力和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戰爭;中國共產黨的武裝戰爭,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戰爭。4.遊擊戰爭在中國革命中有何作用?

答:毛澤東指出,農村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略基地,中國革命的武裝鬥爭是農民遊擊戰爭,也是最好的鬥爭形式。

遊擊戰爭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是由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決定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大國,敵人異常強大,紅軍相對弱小,帝國主義及其在同盟軍,長期佔據中心城市。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準備積蓄和鍛煉自己的力量,必須到農村創建根據地,依靠農民,開展遊擊戰,把農村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以反對敵人,並在長期戰鬥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抗日戰爭中,遊擊戰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人民武裝開展遊擊戰爭,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抗擊了日軍和幾乎全部的偽軍,成為中國堅持抗戰、奪取最後的勝利的決定因素。

5.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的偉大意義是什麼? 答: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的偉大意義是:它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有機的結合起來,成功的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偉大戰略轉變;它開闢了在革命低潮形勢下重新聚集力量,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6.什麼是“工農武裝割據”?

答:“工農武裝割據”是毛澤東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新道路理論的一個科學概念。它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戰略陣地的三者密切結合。武裝鬥爭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鬥爭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內容,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戰略陣地,是開展土地革命,實行武裝鬥爭的基礎和依託。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機的統一體。

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答:中國是一個由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中國革命不可能像十月革命那樣,先爭取群眾,後建立政權,而是要通過紅色政權來創造紅軍;提出了一條紅色政權鞏固和擴大的路線;強調了堅持農村根據地鬥爭的意義。這些論述進一步發展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否定了照搬外國經驗的“城市中心論”,提出了“以鄉村為中心”的思想。至此,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的理論基本形成。

8.三灣改編的內容及其意義是什麼?

答:1930年1月,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委對部隊進行了整編,將一個師整編為一個團,決定在部隊建立各級共產黨組織,“支部建在連上”,連以上設黨代表,班排設黨小組,營、團建立黨委,全軍由黨的前委統一指揮。規定在部隊內部實行民主主義,連以上建立士兵委員會,官兵待遇平等,廢除舊軍隊的帶兵方法和壞習氣。三灣改編開始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

9.分析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革命路線和分配方法。

答: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只有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這就必須有一套解決土地問題的路線和方針政策。1931年中共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和分配方針。那就是:依靠貧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10.解放戰爭時期土改中應注意的兩個基本原則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土改總路線是什麼?

答:1947年12月,中共“十二月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土改中的兩個原則是:一是必須滿足貧農的要求;二是必須堅定的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

1948年4月,毛澤東指提出土改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的、有分別的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11.《古田會議決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麼?

答:《古田會議決議》的主要內容是:強調了共產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根本性質和宗旨集中解決了人民軍隊政治和健全軍隊內部一系列民主制度問題,奠定了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基礎;規定了紅軍除打仗外,還要擔負宣傳、組織和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的重大任務;著重分析了當時紅軍內部存在著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表現、來源以及危害,提出了糾正的辦法;還規定了紅軍的內外政策。

意義是:《古田會議決議》是中國人民軍隊建設史上的一個綱領性檔,它創造性的解決了長期分散的農村遊擊戰爭環境裏如何建設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

12.簡述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

答: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則,這就是在軍隊中肅清封建主義,廢除打罵制度,建立自覺紀律,實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從而使全軍團結一致。第二:軍民一致原則。這就是秋毫無犯的民眾紀律、宣傳、組織和武裝民眾,減輕民眾的經濟負擔,打擊危害軍民的漢奸賣國賊,從而使軍民團結一致。第三:互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軍獨有的光榮傳統,也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13.革命根據地對人民戰爭有什麼作用?

答:第一,進行人民戰爭必須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依託。第二,農村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奪取城市乃至取得中國革命在全國勝利的戰略基地。第三,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人民戰爭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資源和堅實後方基地。14.簡述人民軍隊的三大民主。

答:毛澤東提出的三大民主是:政治、軍事和經濟三大民主。政治民主,即不論職務高低,官兵政治上一律平等;軍事民主,即戰時發動士兵討論作戰計畫,練兵時官兵互教;經濟民主,即經濟公開,士兵參與經濟管理。

15.解放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打敗蔣介石進攻的軍事原則是什麼? 答: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各個殲滅敵人,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地方為主要目的。這一軍事原則成為戰勝蔣介石進攻的主要方法,是我軍十大軍事原則的核心。16.南昌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答: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等的領導下,南昌起義爆發。8月3日起義軍南下廣州。10月初在廣東失敗。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鬥爭的旗幟,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的領導革命戰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17.《反對本本主義》一文的發表有何重大意義?

答:1930年5月,毛澤東寫了《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提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瞭解中國情況,並積極的提倡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這表明,毛澤東從思想路線的高度為開創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指明了方向,並把這一道路的理論建立在堅實的唯物主義哲學基礎上。

18.為什麼說中國革命只能是以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 答: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內部沒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壓迫;外部沒有民族獨立,而受帝國主義壓迫。從北洋軍閥到蔣介石,都有龐大的軍隊,而且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憑藉強大的反革命武裝力量,對人民實行獨裁恐怖統治,對中國革命實行武裝鎮壓。這樣,決定了中國革命不可能走長期合法鬥爭以進入起義和戰爭的道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只能而且必須拿起槍桿子,以革命的暴力對付反革命的暴力,以革命的戰爭推翻強大殘暴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簡述中國革命建立廣泛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答: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無產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占人口的少數,而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中間階級卻占了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中國無產階級能否領導革命取得勝利,關鍵就在於能否處理好這些階級、階層的關係,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們建立並保持革命的統一戰線。

其次,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不平衡性,決定了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

簡析革命前期,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錯誤。

答:在土地革命時期,成立了工農民主統一占線。1927年以後,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主要錯誤,表現在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問題上。國民革命失敗後的一個時期,認為,民族資產階級已經全部反革命,犯了“左”傾主義錯誤,尤其,到王明路線時期,達到了更加嚴重的程度。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是什麼? 答:第一,廣泛的民族性和複雜的階級矛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僅包括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而且包括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資產階級。第二,有政權、有軍隊的合作。第三,沒有正式的固定的組織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綱領。解放戰爭時期統一戰線的特點是什麼?

答:首先,這個統一戰線是如此的廣大,它達到了包括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人民團體、國外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在內的宏大規模。其次,這個統一戰線是如此鞏固,它具備了戰勝任何敵人和克服任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進行了那些統一戰線工作?

答:堅決實行土地改革,在政治上、經濟上解放億萬農民,使革命戰爭得到堅實的群眾基礎;堅決保護和發展民族工商業;在國統區大力開展愛國民主運動,團結教育人民進行反美反蔣鬥爭,形成配合人民解放軍戰爭的第二條戰線;盡力爭取國民黨軍政人員棄暗投明,以分化瓦解敵人。加速蔣家王朝崩潰的進程;堅持與民主黨派真誠合作,正確處理中國共產黨於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的合作關係,批判“中間路線”,從而擴大和加強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應如何處理統一戰線中兩個聯盟的關係?

答:第一,放手發展和加強工農聯盟,使它真正成為統一戰線的基礎和依靠;第二,盡可能擴大第二聯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三,正確發揮兩個聯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它們相互促進。簡述統一戰線的主要經驗。

答:第一,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領導。第二,工農聯盟是統一戰線的基礎。第三,在同資產階級聯盟中實行有聯合有鬥爭的政策。

鞏固和加強工農聯盟的條件是什麼? 答:首先,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農民的利益,因而使工農聯盟極大地鞏固和加強起來。其次,是對農民進行教育和引導,提高農民的政治思想水準,才不斷鞏固了工農聯盟,擴大了統一戰線。9.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與頑固派做坐鬥爭策略原則是什麼? 答:中國共產黨與頑固派做坐鬥爭策略原則是“有理、有利、有節”。有理,就是自衛原則,這體現了鬥爭的防禦性;有利,就是勝利的原則;體現了鬥爭的局面性。有節,就是休戰原則,體現了鬥爭的暫時性。三原則是相互聯繫的,不可分割的,是又聯合又鬥爭,以鬥爭團結的政策在具體環境中的靈活運用。

10.簡述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以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內部關係的變化?

答:工農聯盟已經被推進到新的社會主義的基礎上,並加以鞏固;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正處在被消滅的過程中,大部分資本家得到了改造;知識界的面貌也發生了根本變化,知識份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各民主黨派已經基本上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團體;大多數少數民族先後走上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道路,在不同條件下前進。11.簡述中國共產黨制定的社會主義社會統一戰線的政策。

答:在知識份子問題上,宣佈我國知識份子絕大多數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應該最充分地動員和發揮現有的知識份子的力量。在科學文化事業發展上,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在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關係上,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在國內政治生活上,提出正確處理和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並提出具體政策。12.簡述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答:毛澤東把處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之外的、廣大的被壓迫民族和國家納入中間地帶的範疇。60-70年代亞非國家獲得獨立,在國際事務中作用增大;社會主義由於出現了蘇聯霸權主義而不復存在;由於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西方帝國主義集團也四分五裂。1974年毛澤東明確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這一理論把霸權主義國家與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區分開來,從而使世界反霸權主義的力量擴大到最大程度,極其有利於改善中國的國際環境,壯大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所必須的國際統一戰線。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答:首先,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其次,存在時間的長期性。14.中國人民政協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答:最廣泛的聯合、團結各方面人士,進行政治協商、實行民主監督,從而更好的推動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的貫徹執行,人民政協在代行全國人大職權期間,對於團結動員全國各民族人民和一切愛國力量,反對國內外敵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發揮了重大作用。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聯繫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機構。從第三界起政協列席人大,聽取政府工作報告,進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以及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15.簡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的意義。

答:首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增進了亞洲和世界各國對新中國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認同,促進了亞洲和世界各國對新中國的瞭解和合作。其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沉重的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策略,堅決的否定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強權政策,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策劃的強權外交、“實力政策“是一個勇敢的挑戰。最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為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的和平共處鋪平了道路,為國際間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規範,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謀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基礎。我國的國體是什麼? 答:政體是指國家的階級性質。即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我國的國體是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它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專政在中國的具體實現形式。

我國的政體是什麼?

答:政體是國家政權的構成形式,即統治階級採取何種形式去組織反對敵人,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我國的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

工農民主專政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黨提出“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在革命根據地建立起這樣的組織。1931年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這種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共和國,是新型的人民政權。它與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國民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處於對立地位。,工農民主政權的建立和發展、為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提供了政權保證。1935年將工農共和國的口號改變為人民共和國的口號。

4.“三三制”政權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三三制”政權在組織形式上,共產黨只占1/3或更少,他們代表無產階級和貧農;非黨進步分子占1/3,他們代表小資產階級,中間派及其他分子占1/3,他們代表中等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三三制”政權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政權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具體形式。對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5.什麼是聯合政府?

答:1945年,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闡述了建立聯合政府的一般綱領和具體綱領。作為一般綱領,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就是徹底打敗日本侵略後,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聯合一切民主階級的統一戰線的國家制度。作為具體綱領,是經過各黨各派和無黨派代表人物的協議,成立臨時聯合政府,在經過自由選舉,成立正式的聯合政府。但最終由於國民黨的撕毀協議,正式聯合政府沒有成立起來。6.什麼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答: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我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政體。這一制度是在長期的經驗基礎上確定的,是符合我國國家性質要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人民代表大會制為人民民主政權的組織形式,全國人代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利機關。

7.什麼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的政黨制度。主要包括:(1)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處於領導地位,民主黨派擁護共產黨的領導。(2)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民主黨是參政黨。(3)共產黨和民主黨是團結合作的友黨關係,不是在朝黨與在野黨、執政黨與反對黨的關係。8.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點是什麼?

答:⑴是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不允許任何一個民族自治的地方脫離國家的統一領導。民族自治地方沒有分離權,不能背叛國家統一。⑵是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她不是以各少數民族為民族單位進行“自治”,而是民族自治同區域自治相結合。⑶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政權機關,是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的機關,同時又是國家的一級政權機關,因此,它即行使同一級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行使自治權。

9.抗戰勝利後各主要政治派別的政治主張是什麼? 答:抗戰勝利後,國內政治形式發生了變化,各黨派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和大資本階級利益,堅持在戰後從建獨裁統治,實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專政。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的利益,認為戰後全民族的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實現民主、改善民主,實現全國的統一,建立獨立和富強的國家。中間階級及其中間黨派提出要把中國建立成為十足地道自由獨立的民主國家,即資產階級共和國。10.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⑴人民民主的國體和政體。國體,是指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中,不同階級處於不同的地位。政體即政權的組織形式,我國的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⑵人民民主與人民專政關係。人民民主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一方面是對敵人實行專政。這兩方面相互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任何情況下,必須堅持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11.民主與專政的辨證統一關係是什麼?

答:人民民主專政作為一種國家制度,是民主和專政的辨證的統一。民主和專政是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首先,民主和專政有各自不同的對象和方法,二者不能混淆。其次,民主和專政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民主和專政的統一。12.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和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答:人民民主的建立和發展,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二個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民主專政的任務是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人民民主專政的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13.人民民主專政主體結構中包括那些聯盟? 答:在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中,存在著兩個聯盟。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前,一個是工農聯盟,一個是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仍存在著兩個聯盟,一個是工人、農民、知識份子等社會主義勞動者之間的聯盟。一個是社會主義勞動者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之間的聯盟。

14.為什麼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第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夠全面、直接反映我們國家的性質,從根本上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力。第二,這個制度決定國家的其他制度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第三,這個制度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國家的最好政治組織形式”。15.為什麼說民主集中制是我國政權的組織原則?

答:第一,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必須以廣泛的民主為基礎,只有按照民主的原則組織政權,才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吸收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制定出符合國情和社會主義發展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有效的實行對敵人的專政。第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又必須實行集中,以便把人民群眾分散的、零星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國家意志,並以國家權利保證其貫徹實施,才能體現國家權利的權威和號召力。1.什麼是國家資本主義?

答:國家資本主義是一種同國家政權相結合並受國家政權控制的一種資本主義經濟。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就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進行的。這種做法利用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積極作用,限制了它的消極作用,促進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完成。2.什麼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 答: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制度是指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在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制度。

3.建國初期國民經濟五種經濟成分是什麼?

答:五種經濟成分是指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其中,國營經濟是領導,是社會主義的經濟成分。

4.建國初期土地運動是怎樣開展的?

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了土地改革運動,土改廢除了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其總路線是依靠貧農、雇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1953年,土改基本完成。5.“不要四面出擊”一策略是什麼?

答:不要四面出擊是中共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實行的戰略策略方針。1950年,毛澤東作了《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提出了我們的策略方針。毛澤東指出應集中力量孤立和打擊主要敵人,不要四面出擊,樹敵過多,造成全國緊張;民族資產階級仍然是我們團結的對象。這個策略的制定,保證了國民經濟恢復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6.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毛澤東建議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長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渡時期總路線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這是總路線的主體,一是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是總路線的兩翼。這兩方面相互聯繫,互相促進,互相制約。它代表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歷史發展的必然。

7.什麼是和平贖買政策?

答:和平贖買是指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後,對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通過和平方式並採取有償辦法實行國有化的政策。贖買政策的實行,減少了資本主義階級對社會主義改造的阻力,有利於逐步把資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8.何謂“四馬分肥”

答:四馬分肥是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企業利潤分配形式的形象說法。1953年國家規定,私營企業每年結算盈餘,其利潤分配為“四馬分肥”,即分為國家所得稅、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獎金、資方紅利四個部分。9.三反五反運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1951年底止1952年5月,針對黨內一些幹部嚴重腐化墮落的現象,中共中央決定在黨內和國家機關內部開展“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1952年1月,中共中央又在全國資本主義工商業中開展了“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劫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三反”“五反”的勝利,推動了在私營經濟中建立工人監督和實行民主改革,創造了對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有利條件。10.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理論包括那些內容?

答:第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是在國營經濟領導下,實行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制度。第二,新民主主義社會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第三,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文化是實行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第四,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國內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前者將決定新民主主義社會將來的前途,因此,對待資產階級既要聯合,又要鬥爭,對待私人資本主義經濟既要允許其充分發展,又要限制其不利與國計民生的方面。第五,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帶有過渡性的社會,是屬於社會主義體系的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社會。

11.農業合作社運動的主要經驗是什麼?

答:第一,在土改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及時地領導農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第二,根據我國農業的特點和農民的習慣,採取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等由低級到高級的步驟和形式,逐步引導農民擺脫私有制走上公有制的道路,這既能避免農村生產力的破壞,又能使農民願意接受,從而順利地完成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第三,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和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國家幫助的原則,貫徹了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知道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12.手工合作化運動的主要經驗是什麼?

答:第一,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實行了從手工業供銷小組到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步驟和方式。第二,手工業合作社的規模一般以一百人為宜,要與當時的手工業的生產力水準想適應。第三,手工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方針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為群眾生活服務,為出國貿易服務。13.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是什麼?

答:第一,嚴格區分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的界限,對民族資本採取利用、限制與改造的政策,實行和平贖買,避免暴力衝突,從而使我國和平地實現了生產關係的深刻變革。第二,創造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多種形式,堅持了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過渡形式,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注意把對企業的改造與資本家的改造結合起來,逐步把他們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14.何謂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

答:三大改造是指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步驟;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則採取了手工業供銷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逐步前進的步驟和方式;第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行的是和平贖買的政策。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誌著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15.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答: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資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專案為中心,由694個大中型建設專案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私營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基礎,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經濟成分的穩步增長;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

1.《論十大關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主要論述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應該正確處理的十個關係,即: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係,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係,經濟建設和國家建設的關係,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係,黨和非黨的關係,革命和反革命的關係,是非關係,中國和外國的關係。2.何為“三大主體”“三大補充”的思想?

答:“三大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是陳雲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種設想,它的主要內容是: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的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是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的補充;在生產計畫方面,計畫生產是工農業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在國家計畫許可範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畫生產的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一市場裏,國家市場是它的主體,一定範圍內的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是國家市場的補充。

3.什麼是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答: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的關於我國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它的基本點是: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主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努力生產,厲行節儉,勤儉建國。同時,也要積極爭取外援,開展與外國的經濟交流,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學習外國的長處和好的經驗。4.在法制建設的問題上,中共八大取得了那些成績?

答:中共八大提出,在新建的國家內,法制不完備是不可避免的,但這種狀態不應該長期存在下去,目前還缺乏比較完備的法規、法制,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法制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依法辦事,是我們進一步加強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環節”依法辦事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必須有法可依,二是有法必依。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良好開端。5.毛澤東提出的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與外國文化的基本方針是什麼? 答:“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是毛澤東提出的關於正確對待古代文化遺產和外國文化成果的方針。她的基本思想是:對待傳統文化要做具體分析,要把封建主義的東西和非封建主義的東西區分開來,要批判地利用封建主義的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錇,以發展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對待外國文化,即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全盤接受,要學習外國的好的文化,要把中國的文化和外國的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6.“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答:“向科學進軍”是1956年提出的口號,這一口號反映了第一代領導集體關於科學技術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毛澤東、周恩來等多次提出,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需要更加充分地提高生產技術和發展科學,科學是關於我們的國防、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有決定性的因素。我國科學技術十分落後,要“向科學進軍”,大搞科學技術革命,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先進科學技術水準的差距,這一思想,成為第一代領導集體關於我國現代化建設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7.簡述中共八大的基本情況。

答: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開,取得了可喜成果。首先,大會提出,三大改造完成以後,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 8.什麼是在綜和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

答: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是關於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這個方針的主要內容是:要重視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規律。要從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農業國出發,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係,生產兩大部類的關係,農、輕、重的關係,經濟與國防的關係,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積累和消費的關係,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的關係,要顧全大局,全面安排,綜合平衡。要把國民經濟發展計畫放在即積極又穩妥可靠的基礎上,同時應注意使計畫富有彈性。必須做好財政、信貸和物資的平衡。要在全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基本平衡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

如何貫徹和理解“政治思想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答:這個思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保證,思想政治為經濟基礎服務,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會有變化,但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黨員幹部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保持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10.在我國工業化建設時期,為什麼要採取蘇聯模式?

答:原因有二: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上出現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尖銳對立,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和遏制,而社會主義的蘇聯則援助和幫助了中國。第二,中國沒有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經驗,需要向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學習,而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在工業化建設中所取得的高速度顯示了蘇聯模式的威力,並且這種模式又適應了新中國在工業化初期著重發展重工業的需要。11.我國人民生活中判斷言論和行動是非的標準是什麼?

答:⑴有利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⑵有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是不利於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⑶有利於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而不是破壞或削弱這個專政;⑷有利於鞏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削弱這個制度;⑸有利於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不是擺脫和削弱這個制度;⑹有利於社會主義的國際團結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國際團結,而不是有損於這個團結。12.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應遵循哪些基本方針?

答:1956年4月,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我們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要把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1957年,毛澤東又進一步闡述了這個方針。

13.中國共產黨提出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答:⑴三大改造完成後,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採取了蘇聯模式。⑶蘇共20大以前後,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缺點和錯誤,揭示了蘇聯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⑷新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

14.什麼是解決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途徑和辦法?

答: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來完成。具體的說,就是不能動搖和背離甚至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依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要求,依靠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有領導、有步驟、有秩序的對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的一面,上層建築不適應經濟基礎的一面調整和改革,使之更好地適應生產和發展。15.如何加強對國家工作的監督?

答:加強對於國家機關的領導和監督,加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對中央一級政府機關的監督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對地方各級政府機關的監督,加強各級政府機關的由上而下的監督和由下而上的監督,加強人民群眾和機關中的下級工作人員對於國家機關的監督。

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是什麼?

答:主要內容是: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始終為捍衛馬克思主義而進行堅決頑強的鬥爭;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堅持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原則;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和極嚴格的紀律;必須始終堅持自己的領導權和國際主義原則,反對社會沙文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什麼是黨的政治路線?

答:不同政黨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政治路線。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路線是根據黨的最高綱領制定的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的具體綱領,它規定著黨在某一歷史階段的總任務和總政策,是體現黨的工人階級先進性和實現黨對工人階級革命政治事業的重要基礎。黨的政治路線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什麼是黨內矛盾?

答:是指黨內原則問題上存在的諸方面的分歧、對立和鬥爭。黨內矛盾屬人民內部矛盾的範疇,是非對抗性的;不能把黨內矛盾看作對抗性矛盾,但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轉化為對抗性矛盾,處理黨內矛盾的關鍵在於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正確區分黨內矛盾的性質。4.“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這是毛澤東、劉少奇在延安整風中提出的處理黨內矛盾的方針和原則。“懲前毖後”就是對以前的錯誤一定要揭發,不講情面,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批判過去的壞東西,以便使後來的工作謹慎些、做的好些。“治病救人”是指揭發錯誤、批評缺點的目的,好象醫生治病一樣,完全是為了救人,而不是把人整死。這個方針的提出,對於延安整風運動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正確開展黨內鬥爭提供了寶貴經驗。

5.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法寶”是什麼?

答: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和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個法寶,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史稱“三大法寶”。

6.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⑴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有事同群眾商量,虛心向群眾學習,永遠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領導人民群眾自己當家作主,爭取和創造幸福生活。⑵黨對人民群眾實行正確領導,必須採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即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去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與行動,並在群眾行動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迴圈,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7.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優良傳統是什麼?

答:即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和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毛澤東在1945年七大中對黨的作風的理論概括。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標誌。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大作風在中國共產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8.怎樣認識思想入黨?

答:思想入黨是毛澤東建黨學說的一個重要原則,其基本精神是共產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達到共產黨員的標準。解決思想入黨問題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要經常以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的改造自己的世界觀,活到老,學到老。思想上入黨的黨員,才是名副其實的黨員。

9.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民主集中制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組織原則無產階級要成為一個統一的戰鬥整體,就必須嚴格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只有堅持這一原則,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才能實現和保持黨在思想上的統

一、政治決策上的正確、組織上的堅強團結,也才能使黨成為不可占勝的力量。10.什麼是黨內監督?

答:指黨的各級組織、各級紀律檢查機關對廣大黨員和黨的領導幹部實行的監察和督促,以及黨的領導幹部、黨員群眾、黨內上下級相互之間的監督。

11.毛澤東思想的基本點是什麼?

答:基本點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黨內矛盾;著重於從思想上建設黨;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培養黨的優良作風;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尤為重視在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問題。他特別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全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保持黨的優良作風;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格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接受黨內外的雙重監督;努力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12.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理論準備不足的原因是什麼?

答:第一,黨在誕生之時,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時間很短,不象歐洲各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第二,由於中國革命形式的成熟,黨成立後立即投入到實際革命鬥爭中,忙於應付各方面的複雜工作,無暇從事理論研究與鬥爭經驗的總結。第三,由於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等革命領袖都是歐洲人,在他們的著作中,說中國的事情並不多,而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具體道路和歐洲各國社會歷史發展的道路相比,有更大的特殊性。13.黨的自身建設於黨的政治路線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答:黨的自身建設與黨的政治路線關係密切,相互促進、相互制約。黨的自身建設的好壞決定著黨能否制定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政治路線,同時也決定著黨能否成功實踐這樣的政治路線;黨的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反過來又決定著黨的建設方向。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聯繫黨的政治路線,搞好黨的自身建設關鍵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黨的自身建設要緊密地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第二,加強黨的政治路線的教育,保持全黨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第三,加強黨的政策和策略教育,提高全黨的政策和策略水準;第四,正確開展反對錯誤傾向的鬥爭。14.如何認識和處理黨內矛盾?

答:第一,科學的認識黨內矛盾和黨內鬥爭的性質。第二,掌握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基本方針。第一是“懲前毖後”,第二是“治病救人”。第三,認真貫徹處理黨內矛盾處理的原則:⑴認真負責、大公無私的開展黨內鬥爭,決不可以草率從事;⑵著眼於當時環境、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處理歷史問題,而不是著重於追究個別同志的責任;⑶採取分析態度,不要否定一切;⑷正確運用組織和紀律手段;⑸批評要適當,要有分寸,要抓住重點和中心,要全面評價他人的功過得失;⑹分清黨內鬥爭與黨外鬥爭的界限和適當聯繫,做到內外有別。⑺禁止黨內一切無原則的糾紛,允許反錯誤的同志進行申辯並給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時間。15.共產黨黨性修養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黨員要進行各方面修養,要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修養;要有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和處理各種問題的修養;要有無產階級革命戰略、戰術的修養;要有無產階級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修養;要有堅持黨內團結、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遵守紀律的修養;要有艱苦奮鬥的工作作風的修養;要有善於聯繫群眾的修養;要有各種科學的修養。

論述題

為什麼說過渡時期總路線反央了歷史的必然?

答:第一,實現國家工業化,是國家獨立和富強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建國三年,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工農業產品的產量達到或超過了歷史最高水準。但我國仍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必須加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使全國人民共同富裕起來,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更好的顯示出來。第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是迅速實現國家工業化,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迫切需要。新中國成立後,由於當時工業不發達,國家需要利用資本主義經濟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限制消極方面,這就在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之間發生了限制和反限制的鬥爭。從根本上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成為當時的客觀要求。第三,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發展農業和整個社會生產力的需要。在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進程中,需要農業提供更多的原料、資金和市場,農業只有靠互相合作來發展生產,滿足工業的要求。農村出現兩極分化,商業投機和高利貸日益活躍,要保證工農聯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只有把農民組織起來。因此有必要通過合作化把手工業個體所有制逐步改造為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2.新民主主義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為過渡到社會主義創造了哪些條件? 答:第一,實現了全國大陸的解放和統一,建立了各級人民政權。1951年10月,初臺灣和少數海島外,實現了全國的統一,選舉了地方政府。為過渡到社會主義準備了政治條件。第二,通過沒收官僚買辦資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國性質的營經濟。新中國成立後,對官僚資本採取了接受下來,逐步進行民主改造的辦法;對帝國主義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企業,採取了管制、徵用、代管、轉讓等形式,逐步收歸國有,這就為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物質基礎。第三,在廣大農村,實行了土改。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改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發展了農業。第四,在全國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打擊了資產階級的違法行為,純潔了幹部隊伍,鞏固了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第五,建國初期,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沉重的打擊了美國侵略,維護了世界和平,提高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總之,建國初的三年,為過渡到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為什麼說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

答:贖買政策是指無產階級在奪取了政權後,對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通過和平方式並採取有償辦法實行國有化的政策。馬克思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所有制是非勞動者的私有制,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可以通過採取沒收或贖買的辦法,把資本家的財產收歸國有,變為全民財產。列寧曾提出贖買政策,但未能實施。中國共產黨從中國實際出發,把資本主義經濟分為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分別對它們採取沒收和贖買的政策。贖買政策之所以能實現,是由於第一,民族資產階級仍然具有兩面性。第二,我國建立了強大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和鞏固的工農聯盟,形成了強大的政治力量。第三,我們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強大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第四,我們創造了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實現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贖買。這樣一來,我們就用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4.試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答:第一,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把農民引導到社會漢主義的道路上來。第二,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經過了具有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互助組、帶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和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幾個階段。第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了“定息”贖買的政策,採取委託加工、計畫定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第四,正確掌握農村的階級政策。第五,區別對待中國的資產階級,把對民族資本家的改造和對企業的改造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資本家的個人專長,使之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5.試述三大改造完成的偉大意義。

答:第一,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已經占絕對統治的地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是偉大的社會變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為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生產力,使全國人民逐步過上富裕的生活,為我國今後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礎。第二,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即創造了一系列有低級到高級的逐步的過渡方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同時把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個人的改造結合起來,在歷史上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對資產階級和平贖買的設想。6.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中的經驗和教訓是什麼?

答: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前提下,必須加強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的發展,這對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實事求是、穩步前進,即反保守有反冒進,保持工農業發展的綜合平衡。第三,要正確的處理經濟建設和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準的關係,貫徹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的原則,照顧到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要充分的調動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第四,在搞好綜合平衡的條件下,要保證重點建設以重點為中心,帶動和促進整個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第五,增加生產、厲行節儉,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辦好社會主義企業的重要辦法和經驗。7.建國初期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性質是什麼?

答:建國之初,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是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政權。這是因為第一,當時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任務是徹底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鎮壓國民黨反動派殘餘勢力和地主階級的反抗,鞏固新生的國家政權。第二,由於我國的歷史特點和基本國情所決定,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個階級還存在,並在國家政權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第三,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它所執行的政策符合工人農民的根本利益。

8.簡述對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實行和平贖買的可能性。

答:第一,馬、恩、列關於和平贖買的設想,為我國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提供了理論依據。第二,我國建立了強大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這就從政治上提供了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的政策的保證。第三,民族資產階級在我國是一個具有兩面性的階級它有剝削工人取得利益的一面,又有擁護新生的國家政權,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第四,我們建立了強大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國家對主要農產品實行了統購統銷政策,割斷了資本主義經濟命脈和個體經濟的聯繫。

9.中國共產黨關於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理論包括那些內容? 答:第一,土改完成後,農村中的資本主義自發勢力在一天天的發展,農村出現了兩極分化,個體經濟的脆弱性和局限性是不利於實現國家工業化的,所以,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互助合作運動,將極大的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二,就當時的實際情況看,進行農業合作化的運動存在著條件和可能。第三,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步驟、方針政策和具體措施是:把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結合起來;堅持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與農業生產同時並舉的方針;堅持自願互利的原則,反對強迫命令;採取循序漸進的步驟,逐步實現過渡;堅持黨的領導,正確掌握農村的階級關係。10.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的偉大意義和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答: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走社會主義道路,迅速發展國民經濟,儘快變農業國為工業國,擺脫貧困,消滅剝削制度的強烈願望,因此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烈擁護。同時,這一總路線,也集中的反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社會發展和開創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創造性貢獻,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但是,從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由於當時對什麼是社會主義認識上的局限和蘇聯模式的影響,沒有充分認識我國原來是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發展生產力是一項長遠的任務,總想在不長時間內把生產資料私有制全部變為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就孕育著“求純”的傾向,不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1.試述我國三大改造完成後的基本國情。

答:⑴我國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但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全建成和完全鞏固,不僅要時間,而且需要一定的條件,其中首要條件是必須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充分發揮社會生產力,使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獲得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⑵中國是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文化還十分落後的不發達的國家,這種狀況不可能在短時間雷根本改變。在中國,要建設起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需要上百年的時間。⑶國內的基本矛盾已基本解決,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

2.為什麼說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答:⑴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即敵我之間的矛盾和人民內部的矛盾。人民內部矛盾居於主導地位。必須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⑵以人民民主專政來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解決敵我矛盾,採用專政的辦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採用民主的辦法。⑶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目的在於團結全國人民,發展我們的經濟、文化,鞏固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我們的國家。3.毛澤東關於改革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機制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答;在經濟運行機制上,毛澤東思考有二:一是發展商品生產。毛澤東說,商品生產不能與資本主義混為一談。中國需要有一個發展商品生產的階段。在今後一個必要的歷史時期內,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必須有一個很大的發展。二是利用價值規律。1959年2月毛澤東指出,價值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經濟法規,違反了這一點不行的。價值規律是一個偉大學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會我們的幾千萬幹部和幾萬萬的人民,才有可能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否則一切都不可能。在管理體制上,毛澤東提出,應在鞏固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這對建設我們強大的社會主義比較有利,企業要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責任制。要實行“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制度。4.試述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意義。答:⑴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擺脫蘇聯模式,獨立自主地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很快認識到,蘇聯模式不適合中國國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第一代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⑵毛澤東等在探索中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它們是被實踐證明了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這些內容豐富了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毛澤東思想寶庫,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部分。⑶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取得的積極成果,為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為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⑷⑸

5.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主要成果有那些?這些成果與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有那些關係?

答:積極成果: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在發展重工業的同時,必須重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要以農業為基礎;我國經濟建設的方針是,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統籌兼顧,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等;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上,突破傳統社會主義觀念,允許一定比例的非共有制的存在;在經濟運行機制和管理的問題上,允許一定比例的自由生產和自由失常,擴大地方的權力,盡一切可能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要擴大民主,重視知識份子在國家建設中的作用,向科學進軍;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雙百”方針,“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等等。這些成果的取得,是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的歷史基礎和理論基礎。十一界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總結和吸取了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經驗教訓,借鑒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經驗,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完成了第一代領導人的歷史任務。

6.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局限性是什麼?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答:⑴從總體上說,他們的探索還沒有擺脫蘇聯模式。⑵在探索中取得的一些正確的理論成果,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堅持下去,有的還被嚴重背離。⑶在探索中存在錯誤傾向逐步發展,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生。其產生的原因: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缺乏充分的思想理論準備,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言責遭到破壞,黨和國家領導制度上存在某些缺陷,以及國際因素的影響。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搞清“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7.毛澤東關於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是什麼?

答:毛澤東指出,中國工業化道路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問題。鑒於中國社會生產力落後,經濟基礎薄弱的情況,毛澤東指出,中國的工業化道路,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我國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是維護國家獨立、統一和安全,實現國家富強所必須的。但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尤其要重視農業的基礎作用。適當調整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的投資比例,發展工業和農業、輕工業同時並舉,要按照農、輕、重的順序安排國民經濟。8.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上,毛澤東提出了那些思想?

答: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主要特徵,但是,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搞社會主義是不是必須搞單一的公有制?毛澤東在1956年12月提出“可以消滅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的重要思想,毛澤東說,現在國營、合營企業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私人可以開廠,華僑可以開公司,他把這個思想稱為“新經濟政策”。這種“可以消滅資本主義,又搞資本主義”的思想,是對傳統的社會主義觀中所有制問題的重要突破,具有積極意義。

9.試述“雙百方針”的科學涵義。

答:“雙百方針”是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中國共產黨關於我國文藝工作的基本方針。1956年4月,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1957年2月,毛澤東又進一步的闡述了這個方針,他指出,“雙百”方針是促進文藝發展的科學進步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貫徹這個方針,就是使藝術上不同的風格和形式自由發展,使科學上不同的學術流派自由爭論;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要通過實踐來解決,通過自由討論來解決而不採用簡單方法來解決。

10.試述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思想。

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學說是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提出的。這個學說的主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社會同樣充滿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的特點是“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可以解決社會主義基本矛盾。這一學說,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

1.如何認識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和特殊困難? 答:有利條件:第一,黨的建設有一個好的思想基礎。建黨初期,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成為了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第二,黨的建設有一個好的階級基礎。中國工人身受三重壓迫,整個階級都有堅決的革命性。第三,黨的建設有一個完整的建黨學說。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建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結合,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建立完整的建黨學說。

特殊困難:第一,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半封建的國家,小資產階級群眾極其廣大。小資產階級思想在黨內常常有各色各樣的反映,它為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的發生提供了思想條件,對黨制定及執行正確的路線和政策危害極大。第二,黨的理論準備不足。黨在誕生之時,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時間還很短,;由於中國革命形勢的成熟,黨在成立後,立即投入實際革命鬥爭中,無暇從事理論研究和鬥爭經驗的總結。因此,要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第三,由於中國是一個封建歷史很長的國家,特別是封建專制主義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遺毒很難肅清,因此,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也比較嚴重。

2.試論黨的自身建設與統一戰線、武裝鬥爭的關係。

答:毛澤東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鬥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人衝鋒陷陣的英勇戰士。這三者是互相的關係。

從黨的建設與統一戰線的關係上看:⑴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全黨的馬克思理論水準,黨才能充分認識在中國革命的各個不同階段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必要性,並推動其建立。⑵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才能充分發揮黨的幹部和廣大黨員在統一戰線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從而增加統一戰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革命統一戰線的持久性和戰鬥力。⑶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才能科學的總結各個階級革命統一戰線的經驗教訓,從而促進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從黨的建設和武裝鬥爭的關係上看:⑴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才能在極端的白色恐怖下,堅定共產主義的信念不動搖,以大無畏的精神,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旗,揭開中國革命新的一頁。⑵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才能從實際出發,走上符合中國國情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⑶只有切實加強黨的建設,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素質和黨領導的武裝鬥爭的水準才能不斷提高,從而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建立奠定堅定的武裝力量。總之,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武裝鬥爭的關係極大,只有正確理解這三個的關係,才能正確領導中國革命。3.為什麼要著重於從思想上建黨?

答:所謂從思想上建黨,就是自覺的把思想教育、思想領導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體系去教育、改造黨員和幹部,糾正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和腐蝕。

為什麼要著重從思想上建黨,是由黨內的本質矛盾所決定的。舊中國是一個現代工業很少的國家,工人階級隊伍很少,而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的大多數。這種狀況使黨內無產階級思想和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和鬥爭十分突出。搞好黨的思想建設,必須堅持不懈的反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特別是小資產階級思想對黨的影響和侵襲。因此,要解決這一矛盾,必須著重於黨的思想建設,特別是用無產階級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小資產階級思想。4.試述毛澤東思想中有關民主集中制的主要內容。

答:第一,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最根本的制度。我們的黨是由全體黨員按照一定規律組織起來的有機體,是黨的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結合體,是黨的首腦(中央)、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依照一定的規律結合起來的統一體。這種規律是黨內的民主集中制。第二,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黨在思想上和組織上的一致。第三,民主與集中是辨證的統一關係。其一,民主和集中,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它們是矛盾的統一體。其二,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反對兩個錯誤傾向,幾“一言堂”或“家長制”同個人自由主義錯誤。其三,民主集中制必須實行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基本原則。第四,群眾路線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礎。5.毛澤東等關於加強執政黨自身建設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答:第一,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用無產階級世界觀武裝全黨。第二,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保持黨的優良作風。在執政的條件下,黨中央及毛澤東對黨員進行黨的優良作風的教育,特別是進行反對官僚主義和反對貪污腐化的教育。第三,接受黨內外的雙重監督,是保證黨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保持黨的有良作風的重要條件。第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格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根本制度。沒有這種民主集中制,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第五,努力培養和造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的問題,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黨的幹部工作中一個重要問題。

6.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第一,闡明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是抓好執政黨建設的重要依據。第二,提出學習生產技術,學習生產管理技術等新任務,為執政黨的自身建設提出了新內容。第三,強調務必產生驕傲情緒和防止破壞黨的優良傳統及作風,為執政黨的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全會根據毛澤東的建議,提出了六條措施:⑴不給黨的領導者祝壽。⑵不送禮。⑶少敬酒。⑷少拍掌。⑸不用黨的領導者名字做地名、街名和企業名字。⑹不要把中國同志和馬、恩、列、斯並列。7.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必須能團結絕大多數人一道工作的無產階級政治家;必須是黨民主集中制的模範執行者;必須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富於自我批評精神,勇敢改正自己工作中的錯誤和缺點。8.小資產階級思想對黨有那些影響? 答:在思想上,小資產階級表現為觀察問題時的主觀性和片面性,黨內出現的只重書本不重實際的教條主義,和只注重感性知識而輕視理論的經驗主義反映了這一思想方法。在政治傾向上:小資產階級表現為隨情況變化而產生的左右搖擺,當革命發展順利時。易出現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當革命遭受挫折或與資產階級合作時期,易表現為悲觀失望,或追隨於資產階級之後的右傾情緒和觀點。在組織生活上,小資產階級表現為脫離群眾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脫離組織的宗派主義、山頭主義等等。因此,必須著重於黨的思想建設,特別時用無產階級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小資產階級思想。

9.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必須把握好的一些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⑴要懂得黨內鬥爭是一件最嚴重負責的時,決不能草率從事,必須站立在大公無私的立場上來進行。⑵處理歷史問題,不應著重於一些個別同志的責任方面,而應著重於當時環境的分析,當時錯誤的內容、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⑶對待問題應採取分析態度,不要否定一切。⑷要正確的運用組織和紀律手段。⑸批評要適當,要有分寸。⑹禁止黨內一切無原則的糾紛,允許犯錯誤的同志進行申辯,並給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時間,歡迎他們有微小的進步。10.實行民主集中制應當遵循那些原則?

答:⑴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⑵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都由選舉產生。⑶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各級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委員。⑷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群眾的意見。黨的下級組織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報告工作。⑸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⑹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⑥关于党的建设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地位。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民主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在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或直接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造成了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中国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

4.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以战争解决问题。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民主,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力;对外没有民主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异常残暴,不仅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经济、军事和技术的援助。面对这样的敌人,中国人民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5.简述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和以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

—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依托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7.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①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8.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的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三个基本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③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论述题:

1.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①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的指针。

④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及其艰难的事业。

⑤毛泽东思想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2.试分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农村包围城市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②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突破前人,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同形形色色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

④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调查和对中国国情科学把握。

⑤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树立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的榜样。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①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使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③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计划经济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①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其本质在于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②毛泽东思想上述理论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精神状态。③毛泽东思想也是同毛泽东本人一贯坚持的优良风貌内在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试题单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专业班级:命题教师:龚春学生姓名:学号:成绩:考试时间:月日第1页,共 4 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括号内)

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为人民服务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

3、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4、毛泽东之所以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靠的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B、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C、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B、推翻资本主义C、推翻帝国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7、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

A、封建势力B、官僚买办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8、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9、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D、《反对本本主义》

1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遵义会议后B、八七会议后C、古田会议后D、中共六大后

11、毛泽东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根据是()。

A、中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

B、人民军队的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D、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不适合大规模的阵地战

1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B、中共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D、中国国民党二大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

A、右倾投降主义B、右倾保守主义

C、“左”倾教条主义D、“左”倾关门主义

15、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

A、工人和小资产阶级联盟B、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C、工人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D、工人和大资产阶级联盟

17、标志着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议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三权鼎立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B、民主与集中的结合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D、民主与自由的结合20、在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性质的专政D、苏联式的专政

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2、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

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

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B、统购统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

2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6、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一篇著名讲话是()。

A、《不要四面出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是()。

A、突破苏联模式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

C、社会主义教育运动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9、在中国共产党内对列宁建党学说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陈云

3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实践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E、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为人民服务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E、密切联系群众3、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的条件是()。

A、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化重组

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E、辛亥革命的爆发

4、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的优点”在于()。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D、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E、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

5、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并将其开除党籍

C、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A、团结进步势力B、打击反动势力C、发展进步势力

D、争取中间势力E、孤立顽固势力

7、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合中国国情的()。

A、政权组织形式B、无产阶级专政C、人民民主专政

D、根本的政治制度E、政党制度

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 E、重点突破

9、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错误有()。

A、急于求成,盲目求纯B、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越大越公越好

C、不重视发展生产力D、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E、浮夸风与“共产风”泛滥

10、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选举制B、个人服从组织C、少数服从多数

D、下级服从上级E、全党服从中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群众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三湾改编

4、土改运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向科学进军”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五、论述题(共12分)

怎样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经典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一)《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二)《〈共产党人〉的发刊词》(1939年)

1、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2、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三)《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四)《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中共十二月会议)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

1、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中共三大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经典著作导读修订版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内容: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六、《矛盾论》(1937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内容: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八、《<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九、《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十、《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十一、《论政策》(1940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1、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批判了“两个极端政策”;

2、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提出了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4、利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处理国内阶级关系的基本政策。

十二、《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十三、《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十四、《反对党八股》(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十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提出中共三大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

3、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4、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5、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十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十七、《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十八、《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十九、《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二十、《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

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二十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必背知识: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三大纲领:土地、没收官僚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共十五大报告(1997年)

1、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毛、邓);

2、三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

(1)辛亥革命(1911年)

(2)新中国成立(1949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3)改革开放

3、三大伟人(孙、毛、邓);

4、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1949)和人民解放(1956),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1-5BDABA

6-10BBCAD

1.ABD 2.ABCD 3.ABE 4.ABCDE 5.ABD 6.ABCD 7.ABCDE 8.ABC

9.CDE 10.ACE

简答题

三.中国无产阶级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最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除此之外,它还有自己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其受压迫剥削的残酷程度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农民意识和革命的彻底性。第二,在中国,没有产生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除少数工贼之外,整个无产阶级都是最革命的。第三,中国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又集中分布在沿海和内河,这种集中便于组织,便于团结战斗,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第四,中国无产阶级很大一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同农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巩固的联盟。.四

(1)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2)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人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答:整风——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泽东思想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泽东思想概论

    只有“诚”才能有“信”,也只有“诚信”,才能获得信誉。“信誉”是诚信的表现,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同样信誉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一个获得社会广泛信誉的企业,一个获得消费......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概课感想 班级:生物制药1002班姓名:陶巧丽学号:201018360419 这学期上的毛概课,其内容很多都是在高中学习过的,只是毛概课是以前学过知识的深入,以前学习的理论是毛概课的铺垫。......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网院考试复习题 绪 论 一、基本理论问题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 二、 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

    毛泽东思想概论

    学了毛泽东思想概论之后,我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这对我的人生观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我能够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毛泽东思想 1943年7月,王稼祥发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1981年6月......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毛泽东思想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其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必然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毛泽东思想的......

    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 -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A.张如心 B.刘少奇 C.王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