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毛泽东思想
1943年7月,王稼祥发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明确提出并多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和科学内涵作出了新的概括。即: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船,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
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解决了农民首要的土地问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②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壮大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③保护民族工商业。中国共产党将中国资本主义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部分,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的政策,即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发展。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毛泽东借用这个成语,吸收其中朴素合理的因素,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作了新的科学解释,成为表述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科学概念。
1941年5月,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即: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4.“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中共八大期间,陈云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可以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
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营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②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③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的这个设想是对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的改革方案,为八大决议所采纳。
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6.“两个务必”
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深刻预见了革命胜利后共产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党内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问题。
毛泽东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意义。
7.《论十大关系》
在迈进社会主义大门准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十分敏锐地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发现我们学习的样板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
1956年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先后听取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方针政策。
4月,毛泽东在中国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这篇讲话,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中国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简答题
1.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中国其他政党的最显著特点。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中国共产党在各政党中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眼光和崇高的理想;只有共产党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把革命进行到底。
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而庄严的使命。
2.《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十大关系是:
①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②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③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④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
⑤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⑥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⑦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⑧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⑨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⑩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3.如何理解从思想上建党?
1927年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之后,党的组织主要长期处在农村和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党员成分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民及其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了绝大多数。
毛泽东肯定大批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参加共产党,是一件大好事,可以壮大党的队伍,实现党的群众性、广泛性。但另一方面,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被带入党内,使党内思想严重不纯,从而妨碍党的政治路线的执行。
从思想上建党,就是说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全体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首先,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学习。其次,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再次,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党经过20余年,终于找到了这个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来实现思想上建党的好方法。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在关联是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讲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的关系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实事求是,也就失去了灵魂,将一事无成。
②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性的最大的政治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失去了根本,也将一事无成。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共同构成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论述题
1.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造成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城市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的状况。同时,城市太小,乡村太大,广大的人力、物力在乡村不在城市,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存在。这就使得中国的城市虽带有领导性质,但不能完全统治乡村。
其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造成了政治上的大小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同时,中国是个被许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不同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各派军阀相互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纷争。于是,中国统治集团的不统一和矛盾冲突,为中国革命首先在农村发展并取得胜利提供了可利用的巨大缝隙和机遇。
再次,这时的中国已经有了新的政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革命人民,这是战胜敌人的基本力量。当强大的敌人长期地占据着集中的几个城市时,革命政党和革命人民把分散的广大乡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就可以大大打击反革命统治。
1928年10月,在为中共湘赣边界二大写的决议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毛泽东具体分析了农村根据地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主客观条件。毛泽东指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是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毛泽东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2.如何看待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内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认为当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人民群众对于这个新制度还需要有一个习惯的过程,国家工作人员也需要一个学习和取得经验的过程。此时,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十分必要了。
这篇讲话的基本点是:
①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
②两类矛盾性质完全不同。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来说,除了对抗性的一面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
③两类矛盾解决的方法不同。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要靠专政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要遵循“团结——批评——团结”,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
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相应地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等。
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协调人民内部的各种关系,解决人民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创造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巩固新制度和建设新国家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3.为什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是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必须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呢?
这是由当时各种国内外客观因素决定的:(1)经济、政治上十分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缺乏远见和足够的勇气,并且有不少人害怕民众,因此,既没有能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也没有能力在中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决不能容许资产阶级独占革命的胜利果实,不希望自己刚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又重新遭受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3)国际环境不允许在中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激烈斗争的国际环境,长期支持中国革命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希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国家只想使中国成为它们附庸国,也不愿意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中国当时还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中国革命虽然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却十分落后,中国并不具备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这一理论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阶段是可以超越的,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只有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才有可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并获得自身的巩固与发展。而中国恰恰是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因此,必须先发展新民主主义,通过扩展新民主主义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
2010-12-27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⑥关于党的建设
3.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逐渐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完整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地位。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③民主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处在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或直接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造成了中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中国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
4.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武装夺取政权,以战争解决问题。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内没有民主,没有合法斗争的权力;对外没有民主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另一方面,中国的反动统治者异常残暴,不仅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经济、军事和技术的援助。面对这样的敌人,中国人民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5.简述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和以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
—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
—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依托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7.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①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矛盾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8.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的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三个基本要求: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为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③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论述题:
1.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种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
①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
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的指针。
④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及其艰难的事业。
⑤毛泽东思想乃是发展着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2.试分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农村包围城市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②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出来的,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突破前人,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同形形色色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
④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调查和对中国国情科学把握。
⑤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树立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的榜样。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①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使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上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程。③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计划经济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①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理论,其本质在于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和与时俱进的品质。②毛泽东思想上述理论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与精神状态。③毛泽东思想也是同毛泽东本人一贯坚持的优良风貌内在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试题单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概论专业班级:命题教师:龚春学生姓名:学号:成绩:考试时间:月日第1页,共 4 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括号内)
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为人民服务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
3、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4、毛泽东之所以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靠的是()。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
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B、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C、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6、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实现社会主义B、推翻资本主义C、推翻帝国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7、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
A、封建势力B、官僚买办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8、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9、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D、《反对本本主义》
1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遵义会议后B、八七会议后C、古田会议后D、中共六大后
11、毛泽东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的根据是()。
A、中国在较长时期内敌强我弱的特点
B、人民军队的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游击战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
D、中国的地理环境便于开展游击战,不适合大规模的阵地战
1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1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B、中共三大
C、中国国民党一大D、中国国民党二大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是()。
A、右倾投降主义B、右倾保守主义
C、“左”倾教条主义D、“左”倾关门主义
15、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6、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
A、工人和小资产阶级联盟B、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C、工人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D、工人和大资产阶级联盟
17、标志着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形成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议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三权鼎立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结合B、民主与集中的结合C、民主与协商的结合D、民主与自由的结合20、在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性质的专政D、苏联式的专政
2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2、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
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
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B、统购统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
2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大干快上,超英赶美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6、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一篇著名讲话是()。
A、《不要四面出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中心思想是()。
A、突破苏联模式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8、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
C、社会主义教育运动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9、在中国共产党内对列宁建党学说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陈云
3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实践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
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D、武装斗争E、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A、为人民服务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E、密切联系群众3、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创造的条件是()。
A、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分化重组
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E、辛亥革命的爆发
4、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的优点”在于()。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B、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D、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E、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
5、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并将其开除党籍
C、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A、团结进步势力B、打击反动势力C、发展进步势力
D、争取中间势力E、孤立顽固势力
7、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适合中国国情的()。
A、政权组织形式B、无产阶级专政C、人民民主专政
D、根本的政治制度E、政党制度
8、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 E、重点突破
9、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错误有()。
A、急于求成,盲目求纯B、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越大越公越好
C、不重视发展生产力D、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E、浮夸风与“共产风”泛滥
10、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选举制B、个人服从组织C、少数服从多数
D、下级服从上级E、全党服从中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群众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三湾改编
4、土改运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毛泽东阐明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2、“向科学进军”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五、论述题(共12分)
怎样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经典必考文献要点归纳
(一)《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二)《〈共产党人〉的发刊词》(1939年)
1、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2、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三)《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年)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四)《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中共十二月会议)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
1、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中共三大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经典著作导读修订版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
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内容: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六、《矛盾论》(1937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内容: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八、《<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九、《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十、《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十一、《论政策》(1940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1、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批判了“两个极端政策”;
2、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提出了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4、利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处理国内阶级关系的基本政策。
十二、《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十三、《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十四、《反对党八股》(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十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2、提出中共三大作风:
(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
3、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4、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5、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十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十七、《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十八、《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十九、《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二十、《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
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二十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必背知识: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三大纲领:土地、没收官僚主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共十五大报告(1997年)
1、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毛、邓);
2、三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
(1)辛亥革命(1911年)
(2)新中国成立(1949年)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
(3)改革开放
3、三大伟人(孙、毛、邓);
4、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1949)和人民解放(1956),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概论
1-5BDABA
6-10BBCAD
1.ABD 2.ABCD 3.ABE 4.ABCDE 5.ABD 6.ABCD 7.ABCDE 8.ABC
9.CDE 10.ACE
简答题
三.中国无产阶级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最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历史上最进步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除此之外,它还有自己许多特殊的优点。第一,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其受压迫剥削的残酷程度是世界各国所罕见的,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农民意识和革命的彻底性。第二,在中国,没有产生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基础,除少数工贼之外,整个无产阶级都是最革命的。第三,中国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却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工业城市,这些城市又集中分布在沿海和内河,这种集中便于组织,便于团结战斗,易于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第四,中国无产阶级很大一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同农民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巩固的联盟。.四
(1)决定党的性质的主要是它的理论和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党员占绝大多数,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侵入党内,给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带来严峻的挑战。(2)但是,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党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人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因而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五
答:整风——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是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好形式。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