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秋节项目书资料
中秋节习俗
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 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 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州——树中秋,中秋节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每逢中 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开头多样,不果品灯,也有鸟兽、鱼虫灯,也可砌 成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用绳系在竹竿上。然后 将竹竿插在房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也叫“竖中秋”。
中秋古诗词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十五夜抵建宁》
--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第二篇: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资料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1-2]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文名:中秋节、中秋節(繁)
外文名:ちゅうしゅうせつ(日)추석(朝韩)Mid-Autumn Festival(英)别 名:团圆节,秋夕,八月节等 时 间:农历八月十五日习俗: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流传地区: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
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发展: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6]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节日别称: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传统活动: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
歇后语: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节气清明)▪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冬至(节气冬至)▪ 尾牙(农历腊月十六)▪ 祭灶(农历腊月廿四)
▪ 头牙(农历二月初二)▪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除夕(农历十二月卅日)
第三篇:中秋节资料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1985年9月10日,是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举行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是一个感谢老师一年来教导的节日,不同国家规定的教师节时间不同。每年公历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北京庆祝了第一个教师节。2009年9月10日是中国第25个教师节。
第四篇:资料书
上世纪末,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的开展,京杭运河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著作和论文大量问世。与学术研究相比较,运河文献的搜集、整理明显滞后,这不仅制约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人们对运河历史和现实作用的认知。事实上,运河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既是运河文化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又可为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很需要的支撑点。就笔者研究所及,以为京杭运河历史文献大致可分为六类。一是专门著作。元代以来,参与运河兴修管理的官员、学者编撰了许多关于运河的著作,流传至今的有一百多种,散见于几种丛书及各大图书馆藏的珍善本书中。这些著作,有的是修治运河的论著,有的是治河名臣奏议奏疏选编,有的专门记述运河及相关工程,有的则是漕运资料汇编。就内容而言,涉及到治河治水的理论理念、运河河道开挖挑浚、运河工程建设维护、漕运及其管理体制、黄河与运河关系、运河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状况等。这些专门著作中,有些如《漕河图志》、《行水金鉴》、《治水筌蹄》已经整理出版,但印量不大;有几部如《清代漕运全书》、张鹏翮《治河全书》已单独影印出版,有一些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华山水志丛刊》(线装书局2004年出版)、《中国水利志丛刊》(广陵书社2006年出版)影印出版,但均未加整理;还有很多重要典籍,作为珍善本书藏于各大图书馆,一般读者难以寓目。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搜求那些散藏于各地的至今尚未出版印行的典籍,以方便关注运河的人们阅读使用;另一方面,鉴于未经整理校勘的著作存在卷帙残缺、书版漫漶、文字错讹、编目混乱等问题,应择其要者进行校勘、标点,弄清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撰写内容提要,揭示其史料价值。
二是史书方志。二十五史的《河渠志》、《食货志》、《地理志》中有不少关于运河与漕运的记载,人物传记中散落着大量治运人物事迹及河政河务方面的材料。其他史书中也有关于运河的资料,但均较为零散。运河流经区域的省志、府志、州志、县志、镇志、乡土志、山水志、榷关志等等,总量有数百种之多,其中有很多内容涉及运河修治、河道变迁、漕粮征运、民风民俗等。方志是运河研究的重要资料库,其中有关运河工程、管理机构、历史沿革等的记载,比正史和一般史书要详尽具体,应该进一步加强搜集、整理和利用。
三是档案资料。据初步统计,中国第一档案馆藏上谕档和大臣奏疏中,内容涉及运河的约有5000件左右,是研究历朝治水思想、河道工程、河务管理、漕粮运输、运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的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使用起来较为困难,一是查阅档案工作量很大;二是上谕奏疏的内容与史实未必完全吻合,需要与其他资料互为依据,方能弄清事情原委及君臣言论的内容实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这类材料基本上没有被使用,因此将其中的重要史料编排影印,实为嘉惠学林的盛事。明清时期,各地政府及水利部门也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档案,如开挖运河的奏疏详文、勘察报告、工程预算、往来公文、竣工验收报告、开支清册等等。明代朱国盛《南河志》、清代李庆云《江南水利全案》等,都是当时的水利工程档案选编。明清时期的地方档案多毁于兵燹,晚清民国档案尚有保存至今者,解放初期治理运河的档案,数量甚多,分布甚广,这些都是研究运河的宝贵资料。
四是政书类书。明清时期官修政书种类多,部头大,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运河方面的材料不少。如《明会典》、《清会典》、《大清会典则例》、《大清会典事例》、《续三通》、《清三通》等,大都有河工水利、漕粮征运、钞关仓储等类目,集中保存了与运河有关的史料。唐代以后,历代编有类书,宋代以后的类书中多有与运河相关的材料。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类书的集大成者,《食货典》、《山川典》搜集了运河方面的材料。《清稗类钞》的《地理类》、《名胜类》、《巡幸类》、《屯漕类》、《吏治类》等篇目中,也都有与运河有关的资料。政书、类书按内容分类编排材料,运河方面的资料相对集中,使用比较方便。但类书多属工具书性质,其材料全由其他书籍摘录抄掇而来,在使用的时候应查找原始出处,认真核对,以免出现错讹。
五是文集笔记。明清时期,官员文士经过运河往返于京城与南方各地,或在运河沿线地方政府任职,或沿途办理公务、驻足游历、访朋会友,他们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记录下来,著为文章。粗略翻阅一下明清时期的诗文集就会发现,运河沿线的城市,即便是仅仅建有船闸码头的小镇,也都有文人留下的文章诗作。明清时期的文人笔记常见的有五六百种之多,其中所记与运河有关的史事人物,生动形象,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生活的具体描述,更是其他书籍所欠缺。明清小说有些以运河区域社会为背景,某些篇章还直接描写运河沿线人物世事,可以为运河研究提供帮助,如《金瓶梅》中描写临清商业繁华、钞关胥吏奸诈、富商大家生活的文字,都是运河区域社会研究的佐证材料。文集、笔记、小说中的资料十分零散,虚构夸张、道听途说者在此多有,使用时要特别慎重。
六是外国史料。元代以后,亚洲各国的使者商团经常沿大运河往返北京与沿海港口之间,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商人、使臣等也经由运河前往各地,他们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运河及运河区域社会的记述。其中比较著名的如朝鲜人写的《漂海录》、《燕行录》、《奉使录》,日本贡使写的《初渡集》、《再渡集》、《壬戊入明记》,欧洲人写的《马可波罗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利马窦中国札记》、《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等。朝鲜大臣崔溥的《漂海录》中关于明代运河工程、宦官奢华骄横、南北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差异等记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日本和尚策彦周良的《入明记》,以日记形式记录了日本贡使两次沿运河往返北京与宁波间的所见所闻,内容丰富翔实。这些著作虽然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但使用其中的材料研究中国运河与运河区域社会的论著并不多见,需要逐步加强。
此外,散见于民间的各种文献如碑文、族谱、民间契约,在运河研究中的价值也不可低估。而各地政协编印的文史资料,各社会团体印行的民间文艺方面的材料,记载了许多与运河有关的见闻、回忆、民谣、传说、风俗民情、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等,也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近年来,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杭运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课题,正在制作京杭运河文献数据库,上述文献资料大部包含其中,届时将为人们了解、研究运河历史及运河区域社会提供基本资料。
第五篇:中秋节手抄报资料
中秋节手抄报资料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著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眼下正值中山陵举办桂花节,市民不妨与家人踏东郊,赏时花,度佳节。
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方民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芋而食之,倒还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呢。
中秋食藕,也是寄团圆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市场上藕的品种主要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浙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中医认为,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徵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中秋节手抄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