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中秋节资料中秋
2010 年东园学校中秋节活动制度
1、积极主动收集有关中秋节日的习俗,包括中秋节日的来历、有关中秋节日的诗歌、歇后语等等方面的知识。
2、各班级自行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中秋习俗知识介绍的茶话会。
3、各班布置有关中秋感悟的小习作。
4、书写端正,要求是切身体会。
5、上交时间:2010 年 9 月 29 日。
2010 年 9 月 济水东园学校
2010 年东园学校中秋节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薛志敏 李玉霞 杨 娟 马小慧
副组长:李军霞 王伟强 组 员:班主任
任课教师
2010 年 9 月 济水东园学校
树亲情讲团结,树亲情讲团结,盼团圆促和谐
--年东园小学庆祝中秋节活动计划---2010 年东园小学庆祝中秋节活动计划
一、活动宗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这样的诗词已经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打下了 深深的文化烙印。然而,今天面对被“洋快餐” “洋文化”所包围的青少年,有多少人知 道中秋佳节的节庆内容,是否理解其中蕴涵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为此,我们通过开展 庆祝中秋节系列活动作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不断加深少年儿童对中华美德、民俗文化的认识,使民俗节庆内涵进一步挖掘,民族精神教育功能更为凸现,让新一代儿 童能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那悠久的历史和着灿烂的文化而自 豪。二.活动主题:树亲情 讲团结,盼团圆 促和谐 三.活动时间:2010 年 9 月----10 月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了解月饼种类 节日文化中有个重要内容,就是节日食品。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糕、过年饺子……无不蕴涵着我们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追求。这是孩子们较感 兴趣的内容。由此我引导学生了解月饼,收集有关月饼种类的资料,2.了解月饼制作过程 通过调查,学生对月饼兴趣很浓厚,尤其是月饼的制作过程。针对“月饼是怎样制作 出来的?你能通过什么方法知道或学到制作方法?”大家交流信息。于是我和学生一起 从网络上了解学习月饼制作方法,3.学唱歌曲《常回家看看》 交流中秋节时期一家人有没有去看望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为什么这个时期一定会 去? 4.写一篇有关中秋团聚的作文
通过中秋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写出关于中秋团圆的作文。作文要求: 1.记叙文,不少于 500 字 2.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出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全家团圆的场景,抒发浓浓的血脉亲情。3.可以拓展延伸到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团圆。
,
2010 年 9 月 济水东园学校
东园学校 2010 年 “树亲情讲团结,盼团圆促和谐”主题活动总结
中秋节是我国仅
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很多学生对这 个节日了解得并不深,为了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根据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 展“树亲情讲团结,盼团圆促和谐”主题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中秋节前夕,我校开展 了“树亲情讲团结,盼团圆促和谐”主题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 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 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体会中秋团聚的浓浓亲 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合作学校领导对活动开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成 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一、节前广泛宣传
1、利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2、在班会上讲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历史背景、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等,了解月 饼种类及其制作过程,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其充分体会到家 人团聚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丰富、全员参与、共同体验、收获快乐
1、在搜集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通过亲自观 看月饼的制作过程,对月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开展“唱响中秋,共度佳节”的比赛活动。通过对中秋歌曲的歌唱,不仅激发了 学生的浓厚兴趣,更使教育内容丰富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空洞的说教变得具体、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教育形式。切身的体验使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增强了学生对传统 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体会到了家人团聚的浓浓亲情。
3、进行中秋小习作活动。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来感受亲情,体会中秋佳节的寓 意。
“迎中秋、诉亲情”主题活动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
时 地 间 点 2010 年 9 月 18 日 济水东园学校教室 全体学生 为了庆祝中秋佳节,我班于 9 月 18 日下午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庆中秋”班会。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默契,让学生体会到了家 庭间的浓浓亲情。
一、“击鼓传花”
参加人员 参加人员
活 动 内 容
在此环节中,为同学们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展现了同学们的多才 多艺。
二、同学送上一曲“常回家看看”。
三、分发月饼,同时举行了一个“别样团圆”的小活动,在场地 中间准备了事先放好的蛋糕,又将蛋糕的外围围上一圈蜡烛,从不同 的距离,吹灭蜡烛的同时,大家把蛋糕涂在每个人的脸上。真的好开 心啊。
四、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节目。展示了大家的才艺。
五、教师布置作业:通过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来感受亲
亲情,体会 中秋佳节的寓意。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活 动 总 结
通过本次活动,号召学生和自己的家人在中秋佳节这一天过一个 美满和谐的节日。并以写作的形式,让学生来感受亲情、吐露心声,真正体会中秋佳节的寓意。
第二篇:文化中秋(中秋节资料)-中学语文在线.
文化中秋(中秋节资料汇编)-中学语文在线
中秋
从08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固定下来,可以看出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节的来历:
一、古代帝王的祭拜: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拜月亮的地方。
二、神话传说:通常有许多人讲,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与仲秋:仲: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按照农历,秋天为七、八、九月,于是仲秋就指农历的八月。(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
中秋,指的是秋天的正中,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的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
月亮的象征意义
归纳月亮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轮明月照离人——思念
明月之夜,没有了白天的忙忙碌碌,没有了白天的喧嚣纷扰,这时,在外漂泊的游子,戍守边关的征夫,深闺里的痴情少女、孤单思妇,会觉得格外孤寂。那皎洁的月光,更容易引起他们的遐想,勾起他们别离的相思,团圆的期盼。他们会不自觉的把圆圆的明月和自己的处境联系起来,由明月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的聚散离合,由一轮孤月想到自己处境的凄凉,由明月的千里共照,想到异地的亲人、遥远的故乡。
月亮高悬在天空,月光遍洒人间,分居两地的人能共享月光,因此可以托月亮传达思念之情;
月光皎洁清冷,让人略生寒意,内心也沉静下来,一些最基本的思绪与感情(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就油然而生。其他
月亮是古人常用的一个意象,归纳意象意义时候,把月亮当成思念的象征,再细点的话,分成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是否都是这样呢?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的是恬淡闲适之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的是孤独寂寞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的是喜悦欢快之情。
更高层次
在唐宋诗词中,月亮的象征意义既丰富,又具有明显的复合性,因此,当代学者对唐宋诗词中的月亮意象特别关注。从当代学者的论著来看,不少论文从唐宋诗词的整体出发,探讨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观点:
一、月亮是女性的象征
月亮的基本象征义是母性和女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月亮的基本寓意是‘母性’、‘女性’,属‘阴’。月亮在神话和先秦两汉文学中已被纳入女性王国而成为了女性的表征。”[1]因为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和先秦时《诗经•月出》所蕴涵的忧愁之情与唐宋诗词思妇所表达的离愁别恨之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反映唐宋文人对女性和母亲的崇拜。“按照中国哲学的观点,月亮与女性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都具有阴、柔、静、冷的属性,两者之间在本质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农耕民族的文化圈里,“在漫长的心灵历程中,月亮就像一位温柔贞静的女性,负载着诗人词客们的脉脉温情和美妙憧憬。”
二、月亮象征怀人与忧愁
“月亮意象由于积淀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丰富社会心理,因而成为古代离别诗中常见的典型的意象,呈现出独特而丰富的社会心理内涵。” “月亮意象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与离人的感情需求相一致;月亮意象的惟一性、共享性使离人产生超越空间的玄妙之感,从而获得感情慰籍;月亮意象是离人期待团聚的寄托与象征。” “怀人伤别成了唐宋诗词中常见的主题,月亮也就成了诗人们表达情爱遥寄相思的理想选择。”
三、月亮象征宇宙永恒,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月亮时晦时阴,时缺时圆,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月亮的东升西落,盈虚循环,亘亘独照便自然成了诗人进行哲学思考的载体。”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李白的《把酒问月》,诗人通过月亮是对宇宙人生的进行哲理性的思考。“诗人借月亮抒发天问意识,寄托对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思考。”《春江花月夜》中的月亮意象,它不但是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哲理思考,而且体现了中国诗学“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找到了文人解脱的方法。
四、月亮象征美丽的灵魂 月悬于天,何等高洁,何等神圣。月亮不仅是高洁人生志趣的象征,还是人类心目中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是纯净的美,有着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美”“诗人们用‘冰轮’、‘玉盘’等来指称月亮,表明月洁净品格和自己的独特情怀。”月亮的纯净美是诗人人品高洁和独特情怀的象征,月亮就成了诗人人格化的意象。苏轼、王维、陶渊明、杨万里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是文人士大夫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为典型例子,强调月亮意象已不是一种纯然的客观物象,而是诗人人格化的结果,体现诗人高洁的人格。“诗人达到了一种超现实的审美境界,纷扰相争的现实世界已全然抛到了脑后,将心绪系于纯洁澄澈,永恒的自然之月身上,获得身心的宁静与升华。这是文人士大夫常常追求的‘道’家境界”。
五、月亮意象象征人类精神故乡
团圆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可谓源远流长,无限深广。一轮满月悬中天,引发出人们浓重的乡愁和深沉的离恨,使少妇为之垂泪,让男儿为之伤感。这种见月圆而起的对万事如意,完美无缺的追求,对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的祈盼,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心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们能从月亮中得到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补偿,实现心中的梦想。人们对团圆的向往和难以抑制的激情,蕴涵着一种本能的力量,从而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心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心态的产生,与‘月’崇拜及‘月’这种自然之力给予人类的心理暗示力有着密切联系。‘圆’不仅被看作是‘天道’,而且被认为是‘运而无穷’的神力。基于这样的宇宙观和心态,对一般民众来说,‘圆’便是一种万事如意的同义语,久而久之,人们对‘圆’的理解,对‘月圆’的自然现象,逐步形成了心灵上的谐振,迸发出一种难以抑止的文化认同感,在思维方式上便热切地向往追求完美无缺。在这故乡是作为人的肉体与精神的诞生地从而与人的生活结下不可替代的联系的。故乡是养育人的扩大化的母体,故乡还是一个人开眼看世界的初始点,可以说思乡从本质上来说是出自人心深处本能的对生命的原始与归宿的体认。
有关月亮的诗句
中秋赏月,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佳篇?《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出塞》、《静夜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旅夜书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江楼感旧》、《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关山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泊船瓜洲》……
在共望明月却不能相知相闻的残酷现实面前,人们只好依托这可以跨越千山万水的明月遥寄这份相思之情,派遣相思之苦,著名的诗句还有:
“长夜不得眠,明月何灼灼”(南北朝民歌)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小楼昨夜有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曾巩《泊船瓜洲》)
受青睐原因:
一、月亮的自然属性符合唐宋诗人词客的审美目光
月亮在唐宋诗人词客审美观照中,首先是一幅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从外形特点看,月亮呈现出圆和曲两种形状。圆月给人造成的视觉印象是美满、丰盈;缺月则是柔美、回旋。从光色看,月亮色彩柔和,有着含蓄的光彩。这些都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世界。月亮的清、幽、淡、雅的特点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月亮的阴柔美符合唐宋文人自然闲适、清静虚远、淡泊宁静的审美感知世界。月亮阴柔之美恰似女性之阴柔,月亮与人的距离可近可远,近得每个人都可直接面对,远得无人可以触摸,符合美学中的距离原则;月亮有一种和谐之美,给人以光明却不耀眼。中国文化的含蓄美与月相似”。自然美是月亮受到重视并广泛入诗的重要原因。圆月、满月更是人们心目中最为丰满,最为圆润、最为充盈的月亮,诗人们对中秋月的爱怜简直成了一种“温柔的狂热。”
二、月亮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致性
嫦娥奔月神话说明月亮是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原始文化内容,流转了中国广阔的心灵空间,凝聚着民族的生命感情和审美感情,成为高悬于天际的文化原型。
三、月亮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
唐宋诗词的月亮意象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契合是诗人喜爱它的另一个原因。月亮所反映的心灵空静与空间明净的审美趣味,与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正相吻合,体现着中国艺术精神的动向。静观一直是中国哲学的努力目标。古代哲学家在静观中摒弃尘世中的凡念俗想,进入无牵无累的逍遥游的自由精神境界。月亮体现了一种自然之美,中和之美,变幻之美,玲珑剔透之美,形成了形神兼具、虚实相生、变化有序,损益互补的美学观念,符合中国的中庸之道。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和,讲求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不提倡激越强烈,不提倡狂飙巨浪。而月亮柔和温馨的审美特征正与此契合。文人们对‘月亮’这个代表阴柔、和谐随顺与宁静的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偏爱并不是一种巧合,它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唐宋以来一些以自然闲适、清净虚远、淡泊宁静为生活和艺术目标的文人雅士在生活情调和审美情趣上的必然反映,这种反映恰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在美学追求上的某种差异。
(汶上一中 郭玉亮 整理)
第三篇:我爱中秋中秋节黑板报资料
我爱中秋中秋节黑板报资料
“叮叮叮”闹钟响了,我很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看了一眼日历,立马蹦下床,两三下就把衣服穿好,要知道今天可是中秋节呀!我穿着拖鞋,三下五除二洗刷完毕,等我来到餐厅,妈妈早把早餐准备好了,我吃完早点。这时妈妈对我说:“宝贝,帮妈妈拿钱包去,我们去洪客隆购买赏月的东西!”“哦,知道啦!”我大声对爸爸说:“爸爸,记得带上购物袋。”
我们步行来到洪客隆超市,目光立马被卖月饼的地方就给牵了过去,我们来到跟前,我看了一下,哇!有好多口味的月饼:蛋黄味、草莓味、水果味……我挑了我最喜欢的口味,随后爸妈买了些菜和水果,我们就回家了。
“叮~”门铃响了,我一开门,原来是外婆她们来了,我开心极了。我请她们进来,并拿出甜品来招待。
晚上,妈妈和爸爸分工炒菜,我当传菜工,就这样,菜上齐了,有香喷喷的烤鹅、糖醋小黄鱼……吃过晚饭,爸爸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的一片草坪上,在桌子上摆上月饼、柚子、莲藕,之后爸爸跑出去,并叫上妈妈,他们要干嘛?过了一会儿,他们回来了,手里抱着各种各样的烟花。
我正准备放,姝姝也吵着要吃桌上的月饼,都被爸爸挡住了,必须赏完月才能放烟花和吃月饼。姝姝在和外婆玩游戏,我就缠着爸爸问:“中秋为什么要吃月饼?”爸爸就跟我讲吃月饼的典故: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
我仰望天空,看着明月,此时月亮就像是一块皎洁的玉佩,别在蔚蓝色的布上,星星众星拱月般环绕在月亮的身边。看到这,我想到了广寒宫的嫦娥和玉兔,我想,中秋节到了,它们会不会下来呢?我多想去看一看呀!我想到此时远在深圳的阿姨正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在思念外婆他们?……就在这时,我看见有一个小球冲上天,立刻绽放,像一朵绽开的鲜花,我跑到爸爸那,叫他放烟花,火花在天空中开放,把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
我爱中秋,更爱中秋的月圆团圆之夜,它让游子寄予了思念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四篇:中秋节前话中秋
中秋节前话中秋
中秋简介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1]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习俗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拜月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第五篇:[中秋节征文]中秋
[中秋节征文]中秋
清晨,我在昏暗的光线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今天没有刺眼的阳光,阴天吗?”我暗自思忖着。
推开窗帘,外面一串串水珠从高空落下:“啊,下雨了,今天可是中秋节啊!”我感叹着老天的不开眼,为什么要在如此的佳节干出这么“不地道”的事情,晚上我们没有月亮可以看了,我无奈地开始写作业。
当我甩着有些酸痛的手放下笔时,窗外一缕柔柔的亮光正好投入我的视野:“雨停了?”我自问着,迅速探起身子向外张望,可不是嘛,雨停了,厚重的云层下面正有一些暖光在极力向外扩张、晕染,是太阳想要挤身出来呢。我不再咒骂老天的“不开眼”,有些郁闷的心情也一扫而光,甚至开始有些感激之情在心中来回游荡,我该谢谢这个“有眼”的老天爷啊,是它在我失望之余竟然又给我带来了希望,中秋之夜,我应该是可以看到那美丽的圆月了。白天渐渐脱下一天的华服,正在掩面擦去美丽的脂粉,黑夜趁机把自己的大氅扑天一甩,白天没有来得及再次谢幕,便被遮盖在黑色的薄纱之下,没有了动静。黑夜在“收服”了白天之后,若无其事的整整自己的衣衫,轻轻挥动着衣袖,把自己珍藏的宝贝小心地从袖中抖出,一颗神奇的珠子慢慢升向空中,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最后它变成了一个圆盘,承载了满满的一盘祝福悬挂在了九州之上。
晚上7点我站在了院子里,举头观月。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而今年,据测算,却是难得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晚19时13分将会月圆,天文学意义上的“满月”将在夜空出现。
我仰望着圆月,时间一点点接近“满月”,今夜京城的月儿呈现黄色,已经“满月”的月亮有些朦胧之意,但我可以清晰的看到月亮上的花斑,那是什么?也许是嫦娥的身影,也许是广寒宫的阙围,也许是吴刚与桂树?此时此刻,我相信无数的人都在仰望圆月,都在聊着和月亮有关的故事。
京城今天“满月”了,我也满十岁了,甜甜的月饼塞满了我的嘴巴,这种幸福伴着我度过了一个“满月”的中秋节。
北京大兴区北京二中亦庄学校(小学部)5.5五年级:段沁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