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中山大学翻译硕士考研的初试及复试经验
去年9月份才决定考研,用了大概一个礼拜的时间决定报考院校,在广外和中大之间最后选择了中大。后来得知中大30个名额推免了28个,一度想改报广外,最后坚持下来是考虑到:如果别人退出了而自己坚持了下来,也许机会又会更高一点。
妹子报的是笔译,她英语基础不错,大学四年都坚持不断的在做翻译兼职,实战经验还是挺丰富的,在考研之前已经拿下了人事部笔译二级,所以初试的翻译基础(考了113分)和硕士英语(考了78分)基本没怎么复习,也许看了一点专八的复习材料吧,总之这两科花的时间比较少。
政治是用功最多的一门,应该占了整个复习过程的70%~80%,用的是任汝芬的那四本书,以及在网上下载的一些视频教程,没报班。最后政治考了76分,总算没白费心血。百科复习我们起初完全抓不到门道,后来我跟她分析,其实名词解析的选择题只占50分,而应用文和作文两道大题就占了100分,名词解析复习起来难度大,不如抓一下应用文和作文,后来名词解析她坚持每天看china daily,还要我在这个论坛收集的一些精华帖子(感谢所有热心人,练了一些作文和应用文。百科考了106分。
初试考了373分,笔译排名第二。
复试复习看了一些翻译理论的书(后来复试的时候根本没碰到……),还有每天练口译(以为会考,但其实后来也没考到这方面,不过对面试时的英译汉有帮助到),面试就十分钟,自我介绍,英译汉和汉译英,没有提问题。应该是主要考查语音语调啥的吧,不过妹子说汉译英貌似自我感觉不太理想。
后来复试考了464分,笔译排名第一。
今年复试:笔译6人,口译10人。录取:笔译最后招2人,口译招了5人。
推荐阅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山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考研必读】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中山大学考研研究生报录比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第二篇:2012年中山大学宗教学考研初试复试经验
复试已经结束好几天了,可是每当想起复试的情景,想起老师告知复试通过的情景,内心还是难以平静。是高兴?抑或是激动?说不清,只是感觉像一场梦一样,从2010年一直做到2012年。
初试准备
本科是学旅游的我,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对未来有很多的疑惑,曾经一度想要读旅游的研究生。只是数学太差了,完全提不起兴趣,所以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准备活动。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时大二期末我在五台山实习了三个月,见到佛国圣地的清净澄明与往来人众熙熙攘攘,于是对佛教产生了兴趣,想要专门去研究研究这门学问,十月份下山后我便开始搜集有关佛教类考研的资料。说来有意思,刚开始我想报考的是武汉大学,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因为我单恋的女孩子(所谓的女神啦)要考那里的新闻。抱着这样有些可笑的理由,我买了有关武汉大学宗教学的复习资料,大概有段德智的《宗教概论》,肖前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赵敦华的《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冯达文、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另外还有一些在学校图书馆买的佛教史资料,这些算是我第一批比较系统的资料购买。在精读完这些资料后,我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武汉大学的宗教学是中哲西哲马哲在一份卷上一起考,复习起来会很麻烦的,这让没有专业哲学素养的我很头疼。而且招的人少,推免率也高。这时我正好发现了中山大学的考试内容很清爽,只要选择中西马中的一个方向就可以了,而且参考书目、往年的考题、录取比例、老师介绍等网上的信息非常全面,复习起来会很方便,于是便抱着和单恋的女孩子异地的风险,决定报考中山大学。
在把最初的一批资料看完后,感觉应该详再学习些专业知识,于是我买了一些宗教学和哲学方面的经典书目,如《金枝》《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宗教之解释》《宗教思想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更为深入地学习了一些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知识。这里推荐一下《宗教与世界》丛书,里面都是一些宗教方面的经典书目,看起来很爽的。这一时期的学习,让我开拓了视野,同时也感到宗教学的博大与精深。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2011年7月份了,读书慢吞吞的我感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于是这时候我又买了方立天的《佛教哲学》、钱穆的《四书释义》《庄老通辩》《阳明学述要》《朱子学提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等书,作为佛教哲学和中国哲学的梳理资料。钱穆是我很喜欢的学者,他是自学出身,写的东西有理有据、行文流畅,常常有惊人的论点提出,虽然他算是老一辈的学人,但读起他的著作仍然是热血沸腾。方立天的《佛教哲学》虽然有很多地方观点显得有些陈旧,但内容平实易懂,读起来也很顺畅。
当然,除了专业课的准备,我也买了政治红宝书和英语黄皮书,但是直到11年年末我才开始看题。这里要向大家说明的是,政治和英语的复习我是完全不靠谱的。大家千万别参考。我没有报政治和英语的辅导班,个人觉得没用,省下的钱可以买很多书的。我的政治大纲解读只看了马哲部分,剩余的看不下去了,因为我文科出身,高中已经看了三年政治,现在又看这些东西,看的实在心烦,最后干脆就没看了。英语也没好好复习,仔细做了两套真题对了答案、划出生词,感受了一下考研英语的阅读的难度,就再也没看过了。所以相比很多考研的同学,我的时间会变得非常的空闲,毕竟跳过英语政治只复习专业课的话时间和精力还是很从容的。
时光荏苒,很快就要到考试的日子了。这段时间我有些烦躁,经常去网吧通宵,有些放纵自己。当时我一直在考虑如果考不上会去干什么,是再考一年还是直接工作,每天胡思乱
想。说来也巧,这时候我正好翻了翻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还有邓晓芒的文章《我是怎么学起哲学来》,两者都讲述了人在困境中不放弃个人追求的故事,这让我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了解到了不管以后结果如何,我是依然能够读书的,考上考不上都会有路走的。于是躁动的心又平静下来了。就这样,带着平静的心,我在12年一月步入了考研的考场。考政治的时候,写的挺顺的,选择题就是靠感觉,觉得说的好听就选,不靠谱的就不选。大题的时候就猛说好话,尽量回忆高中政治的答题思路,反正就那么的写完了政治。下午考英语,先写阅读,然后写作文,仔细写好后接着把其他的内容写完,总体来说也比较顺。考完以后内心很愉快,躺在床上又翻了一遍《新编中国哲学史》和钱穆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看完就到睡觉的时间了,便呼呼大睡。第二天上午好像考中哲公共试题,题目还不算太难,只是张载的一些资料我没细看,那个题只好草草答了些,总体来说感觉还好。下午考宗教概论,比较基本,最后的大题是分析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宗法性传统之间的关系,之前在图书馆正好看了牟钟鉴主编的《中国宗教与文化》丛书,很受启发,于是答这个题也很顺畅。
于是就这么的考完了,也没什么很兴奋的,因为复习的时候也不是很紧张的。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了个年。过年的时候在家顺便看了看闲书,也拿起《宗教思想史》看了看,因为复试要考比较宗教学嘛。
很快就到了出成绩的日子了,那天在宿舍没网,跑到别人宿舍去查,结果考了351,英语政治各六十多,专业课各一百多。看了看过了以往的分数线,觉得又了结了一件事。于是便专心准备复试。复试的准备主要看了《宗教思想史》,别的书也看了些,不过都忘记书名了。正好今年我的母校山西大学110周年校庆,毕业论文要提前交,于是还得准备论文的资料,这段时间安排的比较紧。
复试
复试是4月5号现场报名,我二号到的广州,之前联系好的热心的学姐帮我租好了房子,我就开始准备最后的复试了。学姐人非常热心,租好了房子,三号带着我在中大校园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还有越秀公园玩,四号上午又带我喝了正宗的广州早茶,又陪我逛了上下九步行街和沙面大街,让我完全没有了漂泊的愁绪,内心只剩下欢愉。四号下午我没有出去,好好休息了休息,五号上午报了到,了解了考试程序,下午也没什么事情,就又看了看书。
六号上午是笔试,先考两个小时的专业课。本以为会考比较宗教学,没想到考的还是初试的那种思路,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佛教把无明当做苦的根本原因的理由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等,剩下的忘记了。特别难的题也很少,于是立刻对老师产生了无比敬仰之情,感谢他们的手下留情。
接着是考专业英语英译汉,一篇长长的关于孔教的文章,难度适中,比较顺畅的把大意翻译下来了。下午是面试,按以往的比例,大概初试有二十多个人考,面试来了七个。一个人进去谈十几分钟吧,第一名先进去,我是第七,中间有个人没来,就在楼道看着细雨,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去。进去的时候老师先问我的教育背景和考研理由,于是我就把自己介绍了一番,考研理由就是文章开头讲过的那些。接着一个老师问我看过什么书,我就说了一些看过的,比如四书庄老等经典,钱穆的一些作品,宗教学方面的一些经典等等之类的书。另一个老师问我《齐物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我简单回答说万物齐一,取消物与物之间比较的基础什么的。接着中间的冯达文老教授又问我四书看的都是什么版本的,我就说《孟子》是中华书局版的,《论语》是随便一个版本的,《大学》《中庸》是钱穆评注版本的。老教授
又问我钱穆对于《论语》源流的看法,我说我不知道,只关注过钱穆对庄老源流的看法。然后老教授问我钱穆有什么看法,我就说他认为庄子的年代在老子之前什么的,老子沾染世俗气太重什么的,但是因为现代考古资料的发掘,加上冯达文教授在《新编中国哲学史》里面谈到的老子思想的三种分化情况什么的,钱穆先生的看法基本是可以推翻的。
说完了这些,旁边的龚隽老师又问我看过什么佛教史,我就说看过外国一本未出版的译作、黄忏华的、吕澄的、方立天的,他也没继续问下去。冯老师左边的老师这时又问我山西太原有什么寺庙,我就说了崇善寺和妙吉祥寺,还有山西省佛教协会在崇善寺。接着冯焕珍老师又问我知不知道昙鸾,我说他是净土宗的早期宗师,他在净土宗的祖庭(当时极度紧张,把玄中寺都忘光光了)传法什么的。由于此时我极度紧张,把昙鸾和昙曜都弄混了,竟然把昙曜五窟说是昙鸾住持修建的,真是丢人丢大发了。我当时都快没法继续说话了,从小到大从没有这种感觉的,只好停下来向老师承认自己十分紧张,很多东西的忘了,还好老师很大度,说没关系没关系。接着左边的老师拿着一份专业英语资料,指出一段让我朗读并口译,于是我就读了也翻译了,难度适中吧。
然后冯老师又说现在还不能确定能否录取你,如果录取你,自费你愿意上吗?我当然愿意啊,于是就说我愿意的。接着老师也没问什么问题了,我就出去了。面试完心情是比较低落的,因为比较紧张,说话有时候不是很流利的,再加上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感觉自己希望不大。细雨还没有停,我就沿着逸仙路来回走了走,平复了一下心情。转了会儿我又回到楼上,和一起复试的同学聊了聊。等了快一个小时吧,成绩出来了,复试上了,并有公费,让我很开心,也不敢相信。
回头再看看,我觉得专业课复习的重点还是积累吧,看书慢不怕,只要早做准备,多花些时间就可以了。每天看一些,时间长了也会有很多收获。此外博约结合也很重要,而且思想史的连贯性一定要把握好。专业真题也感觉感觉,虽然每年没什么原题出来,但用来测试一下自己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也是有用的。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就看别的贴吧,除了英语把阅读和作文做好了,个人没什么其他好的建议。
保持一颗平常心也是必须的,得失心太重的话压力会很大的。另外,千万别以为哲学类的专业分数低就觉得好考,可以混学历,这么想的人已经输在开始了。背会专业课和读懂专业课是两码事。就这些吧,只是些个人的经历,希望能对以后考宗教学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最后,祝所有付出努力的人成功!
推荐阅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山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考研必读】
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中山大学考研研究生报录比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第三篇:中山大学翻译硕士复试心得
复试心得
首先,初试要有一个比较靠前的名次,因为中大MTI初试和复试各占50%,所以,初试成绩好的话对复试是有利的,心理压力也会小点;第二,上午会有笔试,内容跟初试翻译基础难度相当,形式一模一样;这个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了,口译专业嘛,自然就不能离开积累;第三,下午是自我介绍,考察口语,这个就是口语能力了,没什么好讲的;第四,口语结束后,就是口译了,是两个小的片段,比较简单,今年口译的是香港大学百年校庆的校长致辞,是一个老师念得,自己做笔记。,然后开始口译,这个开始担心很多,但是实际上,比我们平日里训练的难度小很多。我成功了。而且分数和名次都还不错,复试分数第二名,最后初试和复试总分第三名,我成功了,所以,希望你也成功。需要交流咨询的话,关注我的新浪微博@IM吕吉祥!
第四篇:2013年南京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分享
结束复试等结果中。发个经验帖攒攒人品。拟定从心态、初试准备、复试准备和参考书目几个方面谈一谈,先把心态和初试放上来。初试226,考的南京大学,分数不算高,且文中皆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海涵。
一、心态
MPACC的考试的确有运气和临场发挥的因素在里面,但我认为考试,并不是单纯知识考核,其实也是对心理素质、时间统筹等方面的考核。且由于试卷存在主观题的客观因素,可以说MPACC考试的确是努力和分数并不成正比的。因此在决定考MPACC之前,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在考这个初试简单的考试里,是否能承受这个结果。毕竟,风险和收益是配比的,从来就没有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
同时,在考研之前其实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师兄师姐问经验,问哪个专业简单,问怎么准备。而是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只有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明确自己要靠考研达到的目标,在择校、规划复习时才可以科学、合理。从论坛最近的许多怨言就可看出,结合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择校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对自己的水平做出合理的测评是十分重要的。会计硕士由于只考2门,并且不涉及高数,致使许多同学在报考院校时低估了其难度。但其实仔细想想,大家都考的是同一份卷子,为什么高分的不多呢?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就自己是聪明人吗?而如果没有在择校时考虑到这点,很可能影响的就是自己一年的时光。
结合自己考研的目标,和自己的水平的合理估计,去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可以降低考不取的风险,毕竟人生苦短,没有多少年月可以蹉跎。
比方说,如果考研的目的是想提升学历以面对目前企业设置的211的门槛,而不是非投行等高端金融职业不可的态度,那么其实并非一定要考取名校,一些相对不那么热的211院校,甚至在目标工作地点的知名财经院校也可以达到你的预定目标。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一旦定下自己报考的院校,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毕竟从MPACC现在的趋势来看,调剂的机会是很渺茫的,但学校优先考虑第一志愿也并非不合理(高考也是如此,可见选报院校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对于第一志愿报考的同学来说,难道高分空降公平么?
废话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就是,考研不能盲目为了考研去考研,要结合自己条件和自己考研的目的去考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一年时光。
二、初试准备
初试分为联考和英语,对于这两门科目的准备并非都是越长越好(又不是男人,要那么长干嘛)。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太早准备的话,在考前失去了应有的状态反而是得不偿失。总的来说,英语宜早,而联考可以缓一缓,在9月开始准备也不迟。
(一)英语
英语是厚积薄发的学科,重在日常的积累,如果英语水平提高了,其实对英语类的考试是无须特地准备的。英语由于以前有一些基础,所以基本没有准备。买了老蒋的历年真题熟悉一下考试形式,还有老蒋的作文书,看看作文大致的框架,但基本没有用老蒋里面的模板和句型,感觉老蒋里面有的句子太狂了,个人不是很喜欢。
由于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1.单词
首先,要对考研英语单词进行背诵,这是重中之重,什么做题技巧都没有看懂单词从而
理解整篇文章管用。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有的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不用自己去计算记忆曲线)。就不一一赘述了,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法就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么。
2.阅读
其次,阅读、阅读再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去做阅读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去阅读英文文章。可以去买国家地理、TIMES或者ECONOMICS等期刊阅读,既有趣并且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英文水平。
3.作文
最后,在考前两个月(一个月也应该时间足够)的时候,可以开始准备作文、真题。作文提升技巧无他,多写是耳!既然作文的题材、范围已经给出,可以每天写一篇以熟悉写作方法。其实,最主要是熟悉大致的写作思路,当你熟悉了写作的思路后,其实具体体现在每一句里的句型就是看平时的积累和临场发挥了。特别建议:考试时先在草稿纸上把翻译和作文写一遍后,再誊写到试卷上,以保持卷面整洁。
(二)联考
联考考试对于有奥数基础的同学来说比较轻松,因为数学基本上算是在复习当初学的奥数知识。数学由于其相对比较客观,基本上做对了就是做对了,做错了就是做错了,甚少存在争议点,所以应该力争数学少错,这样对于整体分数的提升也有所裨益。
而逻辑题目,我认为可以先不看具体的讲解直接开始做题(尤其是对于观点类的非形式逻辑题目),以培养自己的题感。(有时用那些方法是化简为繁,况且有的问题也是难以解释的,纯粹就是一个感觉。)在9月份开始,可以系统地看逻辑的教材,并且结合一些公式、方法去解题。
至于写作,可以先参阅小君君的《写作高分指南》,尤其着重对写作的考试目的要做了解。尤其是大作文,如果不了解其目的的话,易写成议论文,或沦为套作文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本质还是在考核你的逻辑能力。它考核你是否可以提出自己论点后,采用合理的论证与论据去阐述、证明自己的论点。其实和GRE的写作有点类似。个人今年考试作文分数不高,分析觉得我在写作部分毕竟TOO NAIVE,选择了保守的方式,用了模板,没写出灵气,导致总体分数比预期略低。
Q:要不要报辅导班?
A:其实辅导班的效果因人而异。首先,辅导班在不同地方的师资不同,给你上课的不一定是机构名师,有时甚至是集合在教室放视频,那跟自己看视频有何区别。再次,报辅导班与取得高分没有关系,专硕初试本身的难度决定了其实讲解内容不算深奥,完全可以自学达到,甚至在自己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感悟,比纯粹去听课要效率高。最后,辅导班的价格略高,个人觉得有那钱还不如去旅游。
Q:我什么时候开始准备好?
A:严格来说这种问题因人而异,根据基础、专业背景的不同可以弹性调整。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准备时间和取得分数不是成正比的。时间的总量是一方面,时间的效率也不可忽略。每天起早贪黑,在图书馆耗上10个小时,放弃了一切社交、娱乐,我觉得是不明智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适当的放松,对学习是有帮助的,也可以降低考试压力,对考场发挥有益,我基本上考前1个月每天必定LOL。而分出时间社交也不至于让你错过人生中只能经历一次的东西,如毕业聚会什么的,本是一个与朋友们美好的回忆的机会,如果为了考研而放弃我觉得有些可惜。况且真正能帮你的,或许你的朋友会比那
两张证书要多得多。
个人建议是可以早点开始英语单词的准备工作,单词关过了,完型、阅读就是平时语感积累的过程。
而数学、逻辑、中英文作文尽量在3-4个月内集中、高效地解决。拖的时间长了,脑子容易疲乏,做题就没激情,效率就容易低下。
在之前的空闲时间则可以看看复试的科目,宗旨就是不求精读,但求反复过几遍,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大概了解后再精读。
三、复试
其实复试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跨学校参考性不强。但作为一个想以后学习会计的,总归需要的基础是共同的。
基本上来说,会计就是:
1.财务会计;
2.成本管理会计;
3.财务管理;
4.审计。
从南大今年的复试来看,审计的考核并未出现,或许随着审计硕士的出现,对审计的考核弱化了(纯粹臆测)。
分析题目来看,今年南京大学的复试偏向于基础知识的考核(无责任推测,或许因为面试的专业问题问太难了?),这与我对复试的复习思路也有一定重合。我认为,复试,着重于基础知识,高深知识有了解,但如果难理解可以根据实际时间考虑放弃。
为什么我觉得复试着重基础知识的把握呢。
原因在于:
1.很多进初试的同学并非会计专业的,对于跨专业同学来说要在1年内学习如此之多的书目,要做到广又深是十分难得。因此尽量把握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得分十分重要,因为高深的题目即便做,也可能拿不全分,那何不把握好基础知识的每一分呢?
2.从考试来看,考试题目如果深、难题多,那肯定区分度很低,尽量让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考题才是好的考题。高考、中考算是比较科学的考试了,一般来说,难题在卷子是10%-15%左右的分数,剩下的是相对基础或者稍有难度但基础牢固的话不难解决的问题。从效益角度考虑,难点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回报相对付出来说效率较低。再考虑到跨专业人数基数在哪,即便自己不会,别人可能也不会,或者会但答不全。而作为选拔性考试,绝对分数是没有意义的,相对分数才是重要的。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80分就可以被录取,那为什么要考90分?
第五篇:2013年中山大学MAud审计硕士考研复试经验
2013年中山大学MAud初试&复试经验谈
我在2012年八月初做出了考研的决定。最终初试考了210多分。虽然相对于那些220甚至230分的“牛人”,自己还是差距不小(初试实在拉不开差距,很多并列名次,往往一分都能排好几个人),但我已经比较满意了。有很多很多感慨,下面我会一一道来。
一、初试
英语二
英语二包括完形填空(鸡肋题型)、阅读A/B两节、翻译、写作A/B两节这四大部分,总分100分,三个小时完成。我强烈建议大家听下老蒋的2014英语二备考导论(你买的2014版的老蒋书籍里都有附赠),绝对能让你宏观上把握复习方向及侧重点,因而在此不再赘述。只说明自己的几点心得:○1在你备考之前先做一遍最新的英语二真题(不要太关注做题时间,尽量把会做的都做了就行了),估计一下自己目前的“英语二”水平,做到“知己”,前面的老蒋英语二备考导论算是“知彼”。2就像蒋老师所说真题再怎么利用都不为过,确实是这样,○
我从来没做过模拟试题(我指的是整套的仿真题——当然不包括老蒋的仿真题,他的质量还是信得过的),不是刻意给蒋老师打广告,只是先生早已声名在外,名不虚传啊!我印象中自己前前后后做了不下五遍真题,而且反复的听过老蒋历年真题详解,每次都有很大收获。这里还要纠正许多跟我曾经一样有过的错误想法“以为题目做一遍就行”,殊不知人家写书的人写一本书绝对不会是在你读一本书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试想一下我们写一篇文章跟作家写一篇文章哪个有可读性呢?能写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你一定要不止一遍的做曾经做过的题(前提是题目的质量较高),对于像真题这种被一群人思考一年产生的玩意儿,做一遍真的领悟不了多少的,一定要反复做。○3有点后悔的是,今年英语二新题型部分出现了以往没考过但大纲有的“七选五”题型。考试前夕我曾经重点关注过,但最后还是错了两道。所以大纲规定的每类题的题型(其实就那么一两种)务必掌握做题方法技巧。务必树立起一分就可能拉下几个人,竞争很残酷,你必须警惕起来!○4建议大家在12月份参加一次四六级考试,不用刻意准备,用准备英语二的功力去迎考即可,以体验考场的感觉。○5考场上要随机应变,比如我刚开始做阅读,发现第二篇读的有点不解,于是我便转变策略,从写作下手(顺便说一下,除非你很牛,有能力原创,不然建议大家每类题型都要背而且默熟一篇文章,不要觉得年龄大背不会,如果背不会就不能吃饭睡觉,我想你这时的“记忆力”不会比你背唐诗的年代要差,该逼自己时不要不忍心),这样,写作很快完成,心境也平静了,后面自然是顺风顺水○6最后阶段一定要有一定量的模考,完全模拟考场,把握做题时间(很多考场没有挂钟的,所以考试时切记要带上手表),我有一个研友不听劝,没戴手表,结果考政治的时候几道大题都没有时间看。○7考试的时候不要受其他人的干扰,不要着急做题,我今年考试时感觉做
题和平时差不多速度,但做完时还是提前了将近一个钟。慢功夫出细活,做题时不太确定的题目想清楚了再写,甭急(但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我是属于喜欢学习英语的一类人,虽然本科非英语专业,但大学一直没有间断过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基础相对不错)。○8如果你不会做阅读,建议还是买点视频学习下(如新东方屠浩民老师的阅读课,感觉很好),因为你在纸上看到的方法,如果没人领着你运用一下是很难理解的。
备考之路是比较纠结的,常常遇到各种各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和困难。非常欣赏Randy教授(“最后一课”的演讲者,优酷上面有,建议大家看下,每次绝望时他下面的这句话都给了我很大的力量)的一句话“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它只是用来检验你究竟有多么渴望做成你想做的事”。
推荐大家多利用微博和YY语音,添加一些考研的老师和机构,有选择的听一些YY讲座,它们对我而言帮助很大。比如老蒋英语培训、跨考教育(考MPAcc的考生中跨考生很多的)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管综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部分。如果你英语不差,就是经过备考可以达到70-80分之间,那么你跟别人的区别就在于管综能拿多少分了。管综也有备考导论,不过很多考研机构都会讲,大家有选择的听下(优酷上面搜下应该都有的)。1数学 数学其实本身不难,但难就难在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作答(每道题○
3分呢)如果基础一般,时间充足(8、9月份都来得及)建议刚开始采用机工版的“精点”系列,那几本书讲的很好,很有针对性。不过个别内容太过简单,你只需要大略看下即可。大部分内容还是要好好研究的,还是那句话“做错的题目反复研究,千万不要把错误带到考场上面”。做完这一本,你的基础也锤炼的可以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买一些难度大点的书。我当时买的是老蒋系列之数学必备,感觉里面有些知识点讲的太难,很多知识并不适宜备考,考试时你会发现题目还是比较常规的,大部分题目的技巧你都知道的,就是看你用的熟不熟练了。
2逻辑 这是一门让我很头疼的课,一直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虽然我学过离○
散数学,但那是符号化的数学逻辑,跟中文文字化的逻辑题目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如果你对逻辑没什么概念,建议还是买本机工版的“逻辑精点”系统学习下。因为最终没能想出克服逻辑的招数,也不敢谈论什么经验,这里仅跟大家推荐几个老师,大家可以关注下他们的微博。鄢玉飞、熊师路老师。
3写作 其实管综整个的一条主线就是考逻辑,包括写作部分。比如写作第一篇○
叫“论证有效性分析”,说白了就是分析这篇文章存在的逻辑问题。另外是写一篇议论文。如果你是文科生,这部分应该比较胸有成竹。但是考试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a.在三个小时内完成这三部分,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尤其是今年在逻辑难度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先做哪一块很重要,一般我是按照数学、写作、逻辑来做的。今年特别走运,逻辑加难了,但我最后才做,我相信有很多人输就输在逻辑上,逻辑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因而就如同奥巴马第一次竞选总统时的口号“make a change”那样,我们不要固化已有的习惯,考场上面随时都可能有新情况发生,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随机应变!
4建议大家如果没有逻辑的基础,还是买点视频学习下,会有很大帮助的(我○
之前用的是新东方张乃越老师的逻辑课,感觉讲的还行,就是内容比较少,大家可以参考下其他考研机构的)。
初试结束之后,我只是象征性的休息了两天,就又投入到复试备考中去了。我深刻地知道我的弱点在哪里:我是一名跨专业考生,没有专业课的功底。在此,我奉劝那些向往中山大学的孩子:中山大学竞争好大,如果你是一名跨专业考生,真的不敢耽误接下来的时间。其实我原本是报考MPAcc的,但我的成绩只排在了50多名的位置,比我高10分左右就能排在前15名内,中大今年MPAcc统招13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竞争的力度。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在我经过一系列的纠结认为“中大初试拉不开差距,我还可以凭借复试来拼一把”之后,我决定寒假留校复习。刚开始其实也是胡乱看一些书,就比照着2012年的一份MPAcc复试专业课指导大纲把人大版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中的一些重点章节看了一下。开学之后,我跟中大MPAcc办公室打电话,询问我的成绩能否进复试,老师很直接的跟我说“你这个成绩希望很渺茫哦”,我说去年不是200分就可以进复试吗?老师说“去年是为了照顾在职的”(后来分数线不知怎么的还是200),之后的两天我就魂不守舍了,也看不进书了,觉得看了也是没用,一下子没了方向感。我想到了调剂,于是有意无意的关注调剂信息,发现调剂真够麻烦的,要打听来打听去。我不敢太耽搁时间,便给管院的谭老师去了一封邮件,管院的老师真心好。他很快回复了我,不过他说他也不知道,只是让我继续等待,一切都还是未知。我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多想,只是觉得,多思无益,于是继续看起书来。后来终于等到分数线出来,居然还是200分。就像新东方的校训那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考研必备积极乐观心态。再后来出了复试方案,发现审计硕士要从报考MPAcc的学生中招收10名调剂生,我再次面临抉择,是选择继续留守呢,还是另觅一片新天地。我问了一个考上MPAcc的师姐,她跟我说其实审计硕士和会计硕士课程设置有很多是重叠的,怀抱着对会计学科的热爱,我做出了调剂审计硕士的决定。至少目前看来,我的决定是明智的。李开复说过“我们要有选择的智慧,不去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二、复试
复试方案里给了刘峰《会计学基础》和12年的注会《审计》这样两本参考书,注会《审计》难度对我太大,我决定还是按照人大版的《审计学》来复习,这本书比较简单,而且还有配套的习题册(练习册有关于每个章节的重点知识讲解)练习。我按照2012年会计硕士复试专业课指导大纲,将其中提及的审计部分再次看了一遍(寒假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学会选择重点来看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并且把那本习题册上相关章节的题目做了一遍(因为大部分都不会做,其实是比照着抄了一遍,然后照着狂背)
26号复试
上午 是英语笔试和专业课笔试。这么说吧,考场上气氛挺轻松的,老师也没有想象的那样严肃,并且可以带手机在身上。英语笔试跟MPAcc题型一样,包括语法选择题、改错题(后来因为翻译太难,老师怕不够时间做,临时变成只需要指出错误就行,呵呵,我因为先做后面的完型填空,所以又赚到了),完形填空,翻译几部分。前面的题型都比较常规,最后的翻译好难,因为涉及到专业词汇,而且有两大段,好长啊,好多长难句,我觉得有些句子不亚于英语一的翻译。专业课笔试题型有单选题(30道)、多选题(20道)、问答题(两道)、分录题(20
个)。总体来讲,专业课笔试还是相对简单的,都是最最基础的知识,单选题和多选题主要都是审计的相关基础知识,另外也各有少部分纯粹的基础会计的一些题目。问答题一个考审计(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的问题),一个考财务分析的相关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比率,分析应收账款之坏账准备的计提方式改变带来的影响)。好后悔啊,本来英语和专业课的试卷都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太自信了,居然没去拍。考完专业课差不多12:20了,急忙去吃饭,吃了饭立马回到指定的教室等待面试。在这期间,记得一定要看点跟专业课相关的东西,算是保持一种考试状态吧!很快,就开始了,我知道自己很幸运,抽到的号码比较靠后,这样老师从前面学生的回答中就能大致估摸我们这些人的专业课水准了,所以后面的同学也就不会刻意的刁难了。本来以为大家面试完不会给后面的同学说内容的,但一有人问都抹不开面子,也就都说了,以至于后来我们呆的那个阶梯教室里吵吵闹闹,就像是没啥事坐着聊天一样。但你不要被这表面的现象迷惑了,大家虽然嘴上说着现在再看书也是白看,但其实都没闲着,忙着查找前面同学给出的老师所问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时刻具有竞争意识。轮到我时,我抽了一道时事题,是关于微博的影响的,这个我比较了解,所以应付起来没问题。关键是说话时要有条理,讲究逻辑,做到这样就好了。来到面试室时,还在外面等了几分钟,正好可以整理下思路。进了面试室,要处处注意礼貌问题。先问候老师,然后老师让坐再落座。管院的老师非常慈祥,进去后很是松了一口气。老师先让我回答所抽的题目,然后问了我什么专业,初试考了什么课程。专业课看过什么书,存货,审计的类型等很基本的概念。不过中间也会打断你给你压力。比如问到我存货时,我下意识的重复了一句,老师便说,别说其它的,就告诉我你知道还是不知道。然后又问我当物价上涨时,对期末利润的影响。我回答会使得期末利润降低(其实是升高,不过是虚增利润,实际确实是降低了)。他又问“你确定”......有压力吧......我认真想了一下说“确定”。其实我觉得老师倒不一定看中你的答案,主要可能还是考察你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等。然后老师说面试完了,起身说“老师再见”之类的告别语,关门时小心关门(管院的面试室的门不太好关,搞不好动静很大)。回到阶梯教室,又等了约莫半个钟,才开始第二轮面试。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管院做的真够绝的,非常的公平。有种“英雄不问出处”的感觉。老师在面试之前专门提醒我们,不允许把个人信息传达给考官,考官也被要求不能问考生的具体信息(学校什么的),而且考官不知道面试者的名字,只是根据上午报到时发的一张号码牌来辨认。第二场面试是跟你的前一组相互交换,比如我是B组,这轮面试就要被A组的老师来面。第二组面试,同样也没有问难的问题,比如只是问了像“你对审计的理解”、“你的专业”、“为什么报考中大”、“职业计划”、“本科所学的课程”等很基本的问题,基本不问专业课问题。而且同样的,老师都非常非常nice.面试完差不多已经5:30了,然后去吃晚饭。吃完又立即折回来,下午老师已经告诉了我们晚上英语面试会提到诸如“个人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问题,所以赶紧地把这些准备了。大约七点钟左右,就开始面试了,我的名次靠后,所以还是可以听那些面试过同学的新鲜“面经”,已经感觉到,其实不难的,也基本是老师下午说的那几类问题,而你的搭档就是你抽到序号的前面或后面相邻的同学(如果你抽到的是偶数,那你的搭档就是序号在你之前的那位同学。如果你抽到的是奇数,那你的搭档就是序号在你之后的那位同学。),最好提前熟悉一下,这样到时候老师给你一个topic(其实是老师用英语讲出来的一个topic,所以你得用心听,别领会错了意思),你们俩才能聊得融洽一点。记得我们组问的是“工作中如何缓解压力”。就
这样,一天的笔试加面试结束,回想起来,感觉真的不是形式一下的,所以后来报考的孩子们你们一定不能大意复试哦!